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南黄沙坪矿区花岗岩的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原垭斌 袁顺达 +3 位作者 刘晓菲 弥佳茹 轩一撒 赵盼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37-2442,共6页
黄沙坪矿床是湘南地区最大的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区内发育的花岗岩出露面积最大仅为0.6km2,却导致铅、锌等金属巨量堆积,因此明确其成矿物质来源是理解矿床成因的关键。为探究矿床内硫的来源,本次研究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黄沙坪矿区石... 黄沙坪矿床是湘南地区最大的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区内发育的花岗岩出露面积最大仅为0.6km2,却导致铅、锌等金属巨量堆积,因此明确其成矿物质来源是理解矿床成因的关键。为探究矿床内硫的来源,本次研究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黄沙坪矿区石英斑岩和花岗斑岩进行了系统的全岩硫同位素分析,并与已有硫化物硫同位素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矿区石英斑岩和花岗斑岩的δ34 S范围分别为+4.1‰^+7.5‰和+4.9‰^+11.4‰,与典型的S型花岗岩硫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而明显低于区内矿石δ34S值(+2.3‰^+17.5‰)。综合上述,我们认为矿区岩浆硫的同位素组成应接近或略低于花岗质岩石全岩硫同位素组成,成矿物质硫除部分来自岩浆外,很大程度上有地层或膏盐层硫的加入,这可能是黄沙坪成为区域上最大铅锌多金属矿床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岩硫同位素 成矿物质硫来源 黄沙坪矿床 湘南
下载PDF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硫同位素问题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钟康惠 廖文 +1 位作者 宋梦莹 张勇强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8,共9页
运用地球化学理论,剖析云南会泽铅锌矿床硫同位素相关认识,重新厘定硫同位素组成,探讨矿床硫源及成矿机理。认为确定矿床硫同位素组成时,样品必须为矿床主要硫化物且样点控制整个矿床。会泽铅锌矿床硫同位素特征为:方铅矿δ34 S=4.8‰~... 运用地球化学理论,剖析云南会泽铅锌矿床硫同位素相关认识,重新厘定硫同位素组成,探讨矿床硫源及成矿机理。认为确定矿床硫同位素组成时,样品必须为矿床主要硫化物且样点控制整个矿床。会泽铅锌矿床硫同位素特征为:方铅矿δ34 S=4.8‰~14.5‰,极差为9.7‰;闪锌矿δ34 S=6.9‰~16.0‰,极差为9.1‰。矿床下部硫化矿带的黄铁矿δ34 S=12.1‰~17.4‰,极差为5.3‰;总的δ34S=4.8‰~17.4‰,极差为12.6‰。成矿流体具自上而下流动特点,导致上部早期硫化物富轻硫,向下较晚晶出的硫化物δ34S随深度增加而增高;矿床硫源自容矿层的层间海水硫酸盐。成矿机理为地壳深部高温、贫硫、富金属(包括Fe2+)成矿流体沿导矿断裂上移,至容矿层后转而向下运移,与层间海水硫酸盐相遇并将其不断还原,持续成矿,最终形成超大型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泽 铅锌矿床 硫同位素 硫源 成矿机理
下载PDF
四川拉拉铁氧化物铜金矿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7
3
作者 朱志敏 李庭学 +2 位作者 陈良 谭洪旗 刘应冬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7,共10页
硫的来源对于了解铁氧化物铜金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成因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统计了拉拉铁氧化物铜金矿硫化物的硫同位素数据,并结合地质特征和矿相学研究,分析和讨论了硫的同位素组成特征和硫的来源。结果表明,拉拉铜金矿硫同位素组成变... 硫的来源对于了解铁氧化物铜金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成因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统计了拉拉铁氧化物铜金矿硫化物的硫同位素数据,并结合地质特征和矿相学研究,分析和讨论了硫的同位素组成特征和硫的来源。结果表明,拉拉铜金矿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不考虑一个异常样品,δ34S值极差达到14.9‰),表明成矿硫来源的多样性;其中,黄铁矿δ34S值范围为-1.4‰~4.9‰(平均1.8‰),黄铜矿的δ34S值范围为-5.9‰~9‰(平均1.5‰)。结合硫化物的生成机制分析,并与其他典型矿床硫同位素数据对比,表明海水沉淀的蒸发岩是黄铁矿和黄铜矿的重要硫来源,但也不能排除岩浆硫的贡献。目前没有证据支持变质作用减少拉拉矿区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 铁氧化物铜金矿 硫源 拉拉铜金矿
下载PDF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与蒸发岩的成因关系
4
作者 田力丹 宋玉财 +1 位作者 庄亮亮 黄钢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2-1033,共22页
MVT铅锌矿床的形成与蒸发岩关系密切,但在蒸发盐矿物发生溶解或转变为其他矿物而“消失”时,人们常忽视其曾经存在。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对蒸发岩的转变、识别特征及其与MVT铅锌成矿流体来源、硫来源及储矿构造三个方面的关系进行综述。其... MVT铅锌矿床的形成与蒸发岩关系密切,但在蒸发盐矿物发生溶解或转变为其他矿物而“消失”时,人们常忽视其曾经存在。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对蒸发岩的转变、识别特征及其与MVT铅锌成矿流体来源、硫来源及储矿构造三个方面的关系进行综述。其中,MVT矿床迁移铅锌的盆地卤水主要来自蒸发海水,少量来自蒸发岩的溶解,区域上蒸发岩的发育可指示该区具有成矿流体的发育条件。铅锌金属硫化物中的硫均来自于硫酸盐还原作用,而石膏和硬石膏等蒸发盐矿物是硫酸盐的重要提供者。蒸发岩溶解垮塌利于形成角砾岩与垮塌空间,铅锌矿化可赋存于角砾岩内或其邻近岩层中;盐底辟构造会形成有利于流体聚集和矿质沉淀的构造/化学圈闭,铅锌矿化赋存于底辟体顶部冠岩、边部过渡层和围岩、直立的底辟角砾筒或侧向底辟形成的穹隆体顶部。此外,蒸发盐矿物的假晶、残留的蒸发盐矿物是“消失”蒸发岩存在的直接证据,钠长石和方柱石、正延性玉髓/燧石、富碱土元素双锥状石英等,可指示蒸发岩曾经存在;蒸发岩溶解垮塌构造具有顺地层延伸长等特点,盐底辟构造具有穿层及角砾来自下部层位等特点,是可以协助识别蒸发岩的相关构造。可以看出,区域地层记录有蒸发沉积环境是MVT铅锌成矿必要条件,蒸发岩溶解垮塌和底辟构造是重要找矿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岩 MVT矿床 卤水 硫源 溶解垮塌构造 盐底辟构造
下载PDF
贵州小屯乡萤石-锑矿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旎 周家喜 徐阳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0-829,共10页
贵州省贞丰县小屯乡萤石矿床地处黔西南州中部,其深部发育锑矿体,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锑资源。为查明锑矿体中硫的来源与演化,通过岩相学观察、全矿物消融法及原位激光剥蚀法,对锑矿体的矿物组合和辉锑矿的硫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贵州省贞丰县小屯乡萤石矿床地处黔西南州中部,其深部发育锑矿体,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锑资源。为查明锑矿体中硫的来源与演化,通过岩相学观察、全矿物消融法及原位激光剥蚀法,对锑矿体的矿物组合和辉锑矿的硫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硫矿物主要为辉锑矿,极少量为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和萤石。辉锑矿亏损重硫同位素(δ34S为-28.40‰~-25.07‰,n=9,全矿物消融法;δ34S为-26.74‰~-22.44‰,n=12,原位激光剥蚀法),其硫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于华南锑矿带上大部分锑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暗示二者硫的来源或还原硫形成机制不同。在开放体系中,细菌硫酸盐还原作用(BSR)可以产生大量显著亏损重硫同位素的还原硫,小屯乡矿床的赋矿围岩中有草莓状沉积黄铁矿和海相硫酸盐矿物发育,暗示有BSR存在。因此,本文推测该矿床的硫主要来自地层(沉积黄铁矿和海相硫酸盐),是BSR过程的产物。另外,萤石的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100~176℃)显示成矿温度超出细菌存活温度,故推测BSR发生在锑成矿之前。小屯乡矿床的辉锑矿与沉积黄铁矿均亏损重硫同位素,表明富锑流体与富硫流体的混合作用应是导致辉锑矿沉淀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 硫同位素 硫来源 小屯乡萤石-锑矿床 华南锑矿带
下载PDF
中国南方砂(页)岩铜矿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崔银亮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5-30,共6页
以中国南方著名的滇中和会理盆地砂页岩铜矿床宏观地质特征和硫同位素分析数据为基础,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南方砂页岩铜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特征。首次用筛分模式、分馏效应对硫同位素总体进行评分,结果表明硫主要有三个来源:有机质分解或... 以中国南方著名的滇中和会理盆地砂页岩铜矿床宏观地质特征和硫同位素分析数据为基础,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南方砂页岩铜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特征。首次用筛分模式、分馏效应对硫同位素总体进行评分,结果表明硫主要有三个来源:有机质分解或还原流酸盐,占11.3%;地下水,占42.5%;热卤水,占46.2%。本研究为该类型矿床的成因、成矿地球化学环境及指导区域找矿勘探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砂岩 硫同位素 地球化学
下载PDF
贵州尾若金矿床载金矿物EPMA分析与原位硫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馨月 胡煜昭 刘晓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8-107,共10页
尾若金矿位于南盘江盆地西北部,是烂泥沟金矿区外围的小型金矿床,找矿潜力较好。该矿床的黄铁矿按其矿物组合和脉体穿插关系可划分为浸染状黄铁矿阶段(S1)和细脉状石英-黄铁矿阶段(S2)。为了查明该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和硫化物中硫的来源,... 尾若金矿位于南盘江盆地西北部,是烂泥沟金矿区外围的小型金矿床,找矿潜力较好。该矿床的黄铁矿按其矿物组合和脉体穿插关系可划分为浸染状黄铁矿阶段(S1)和细脉状石英-黄铁矿阶段(S2)。为了查明该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和硫化物中硫的来源,在金属硫化物组构特征观察的基础上,采用了电子探针(EPMA)和原位硫同位素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金属硫化物中Au、As、S、Fe等元素的含量和δ34S组成。结果表明,尾若金矿床的载金矿物为含砷黄铁矿和毒砂,金主要以纳米级自然金(Au0)形式存在,少部分以固溶体(Au+)形式存在。该矿床的硫同位素值介于10.6‰~14.0‰之间,2个阶段形成的硫化物具有较为相似的硫同位素值,表明2期热液中硫的来源相同,均来自于海相硫酸盐,TSR(热化学还原作用)是尾若金矿床硫酸盐的还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若金矿 金赋存状态 硫源 电子探针 原位硫同位素
下载PDF
便携式红外烟气分析仪在污染源二氧化硫监测的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家清 解光武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8期145-146,共2页
随着我国对大气污染防治和污染物总量减排力度逐年加大,烟气分析仪在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比对和检验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红外烟气分析仪和电化学烟气分析仪各自特点及工作原理,同时对红外烟气分析仪和电化学烟气分析仪... 随着我国对大气污染防治和污染物总量减排力度逐年加大,烟气分析仪在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比对和检验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红外烟气分析仪和电化学烟气分析仪各自特点及工作原理,同时对红外烟气分析仪和电化学烟气分析仪在污染源二氧化硫监测中的优缺点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烟气分析仪 电化学烟气分析仪 污染源监测 二氧化硫(SO2)
下载PDF
矿化剂元素硫(S)与成矿 被引量:9
9
作者 马生明 朱立新 +2 位作者 苏磊 汤丽玲 刘艳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27-2436,共10页
矿化剂元素硫(S)是绝大多数有色金属矿床成矿矿物中必不可少的组成物质,其对矿床形成的直接控制作用不言而喻。在目前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中,有关S的研究多集中在示踪成矿流体来源方面,而关于地质体中S初始富集及其在成矿过程中的活动特性... 矿化剂元素硫(S)是绝大多数有色金属矿床成矿矿物中必不可少的组成物质,其对矿床形成的直接控制作用不言而喻。在目前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中,有关S的研究多集中在示踪成矿流体来源方面,而关于地质体中S初始富集及其在成矿过程中的活动特性对成矿的控制却少有涉及。本科研团队历经十余年,在40多个矿床上对矿化剂元素S与成矿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热液成因矿床均产出在富S地质体中,地质体中S的富集与赋矿围岩同期形成,而且伴生有成矿元素的富集,构成初始矿源,奠定成矿物质基础。热液活动期间,初始矿源中矿化剂元素S及成矿元素发生活化、迁移和再富集,是控制成矿的直接因素。青海野马泉铁多金属矿研究结果证实,试验区灰岩中S的富集与灰岩同期形成,同时伴生有Pb、Zn、Ag、Cu等富集,构成矿源层。后期热液作用主导矿源层中S与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和再富集是成矿的必要条件,矿源层的沉积环境具有其特殊性。此项研究成果对矿床形成机制研究和矿床地球化学勘查均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剂元素硫 初始矿源 富硫地质体 多属性异常 成矿控制
下载PDF
选矿拜耳法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硫的危害及脱除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国红 任静勇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8期14-15,共2页
本文介绍了选矿拜耳法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硫积累到一定值时,对溶出、赤泥沉降、蒸发及产品质量均造成不利的影响,且使钢质设备严重腐蚀;通过对系统硫的收支平衡计算,发现铝土矿带入的硫是系统硫的主要来源,必须从源头严格控制铝土矿中硫... 本文介绍了选矿拜耳法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硫积累到一定值时,对溶出、赤泥沉降、蒸发及产品质量均造成不利的影响,且使钢质设备严重腐蚀;通过对系统硫的收支平衡计算,发现铝土矿带入的硫是系统硫的主要来源,必须从源头严格控制铝土矿中硫的含量,浮选法脱除铝土矿中的硫是比较经济可行的脱硫方法,经过浮选脱硫,铝土矿中的硫从1.8%降至0.3%左右,可满足生产需要,使高品位、高硫铝土矿得到了综合利用。另外本文还简要介绍了氧化法、添加除硫剂等其他脱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矿拜耳法 硫的来源和危害 脱硫方法
下载PDF
塔河轻烃站单质硫的腐蚀机理及其来源
11
作者 张志宏 高秋英 +3 位作者 杨祖国 钟显康 刘强 孙海礁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106,110,共8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检测分析了塔河油田轻烃站部分设备内表面的腐蚀产物,并且通过现场取样试验对单质硫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轻烃站内设备及管线的腐蚀产物中含有大量单质硫...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检测分析了塔河油田轻烃站部分设备内表面的腐蚀产物,并且通过现场取样试验对单质硫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轻烃站内设备及管线的腐蚀产物中含有大量单质硫,单质硫腐蚀是该轻烃站腐蚀的重要原因之一;该轻烃站内的单质硫主要来源于原料气;该轻烃站单质硫腐蚀的主要机理为水解机理即单质硫水解生成硫酸、硫化氢等腐蚀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质硫 腐蚀机理 单质硫来源
下载PDF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ethanethiol-Producing Bacteria from Agricultural Soils
12
作者 LIU Hui SHI Chengfei +3 位作者 WU Ting JIA Qina ZHAO Juan WANG Xinmi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083-1091,共9页
Methanethiol(MT) produced from terrestrial soils can have important effects on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ecosystem-level processes, and it originates mainly from the metabolism of sulfur-containing amino acids by micr... Methanethiol(MT) produced from terrestrial soils can have important effects on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ecosystem-level processes, and it originates mainly from the metabolism of sulfur-containing amino acids by microorganisms.Methanethiol producing bacteria(MPB) were enriched and isolated from agricultural soils in a modified basal medium containing methionine(Met) as the sole carbon source.The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as Bacillus sp.WH-R1, WH-R2, and WH-R3; Arthrobacter sp.SZLB-W3; and Delftia sp.CHZG-R4 based on cell morphology,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16 S r RNA sequence analysis.Delftia sp.CHZG-R4 was identified as a novel strain producing MT using Met as a precursor, and it had the most active MT-producing potential, with the production of MT being 21.8 μg at 30℃ and pH 7.0.Optimal MT production was observed at 35℃ and pH6.0, with 51.3% of sulfur content in Met being converted into MT.Under these conditions, MT production changed according to the supply of both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The addition of 2 g L^(-1) each of starch, sucrose, urea, and potassium nitrate promoted MT production by more than 10%, whereas addition of 2 g L^(-1) each of ammonia sulfate and peptone decreased MT production by16% and 87%, respectively.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report MT production by Delftia sp.CHZG-R4, providing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microbial mechanism of MT production from agricultural soils.Our findings also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our knowledge of the function of Delftia sp.CHZG-R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hrobacter sp. Bacillus sp. carbon source Delftia sp. METHIONINE nitrogen source volatile organic sulfur compounds
原文传递
基于煤层注水技术的源头释硫可行性分析
13
作者 路凯旋 徐连满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7-180,共4页
煤在燃烧过程当中生成的SO2气体对环境的影响相当大,严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因此为了将硫去除,提出利用煤层注水技术将硫部分从源头去除的方法,主要通实验室研究了采煤源头释硫的原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煤层注水添加螯合剂可以有效... 煤在燃烧过程当中生成的SO2气体对环境的影响相当大,严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因此为了将硫去除,提出利用煤层注水技术将硫部分从源头去除的方法,主要通实验室研究了采煤源头释硫的原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煤层注水添加螯合剂可以有效的将矿物质硫释放;IDS作用后增加煤层注水效果;浸泡时间对Fe离子浸出量影响不大,而IDS的浓度及所处环境的温度对Fe离子浸出量影响较大,固液比小的离子浸出量大,固液比大的离子浸出量反而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注水 螯合剂 黄铁矿 源头释硫 环境污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