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泥生产碳排放核算及减排途径 被引量:7
1
作者 桑圣欢 陈艳征 +1 位作者 钟永超 罗超 《水泥工程》 CAS 2017年第5期40-42,共3页
介绍了水泥生产中CO_2排放的关键来源及排放量计算。CO_2排放来源主要有生料碳酸盐分解、生料中的配料、燃料燃烧及间接排放。论述了碳减排途径,主要有提高能源效率、采用替代燃料、采用熟料替代物、减少水泥用量和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等。
关键词 co2来源 排放量 排放核算 碳减排
下载PDF
喀斯特关键带水-土-气CO2分压垂直转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汪炎林 周忠发 +4 位作者 薛冰清 李坡 田衷珲 张结 汤云涛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8-1021,共14页
喀斯特关键带是碳循环在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主要综合作用区域,各层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反应体系,其中,CO2扮演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双河洞洞穴上覆土壤及洞穴水及空气CO2浓度的监测,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根据碳酸平衡... 喀斯特关键带是碳循环在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主要综合作用区域,各层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反应体系,其中,CO2扮演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双河洞洞穴上覆土壤及洞穴水及空气CO2浓度的监测,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根据碳酸平衡系统理论对CO2的垂直向转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CO2的垂直向转化过程受洞穴内外部气温变化、滴水pH及脱气沉积过程的影响,其供给来源、离子饱和状况在雨季和旱季存在明显差异;雨季时,大气降水在土壤中下渗速度较快,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封闭环境,土壤、表层喀斯特带对渗透水CO2补充作用较弱,渗透水中CO2分压(即PCO2)变化范围在0.035~0.126 vol%,洞内水—气CO2分压(△lg PCO2> 0),洞穴水具有溶蚀性,此时表层喀斯特带下部中的CO2应为洞穴水CO2的主要来源;旱季时,由于降水量较小,渗透水有充分时间接受土壤与表层喀斯特带CO2补充,构成开放系统,渗透水变化范围为0.038 vol%~0.095 vol%,更有利于发生先期沉积过程(PCP),此时洞内空气PCO2小于洞穴水(△lg PCO2<0),促使滴水在洞内再次发生沉积、形成沉积物,此时土壤和表层喀斯特带均为洞穴水CO2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关键带 垂直转化 水—土—气Pco2 co2来源 双河洞系
原文传递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CO_2变化特征及来源解析
3
作者 孙守家 张骁博 +2 位作者 舒健骅 李新宇 李春友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1-808,838,共9页
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内外近地层大气为研究对象,测定距离道路不同位置的CO_2浓度和δ^(13)C值,利用Keeling plot方程结合Iso Source软件定量区分CO_2来源。结果表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CO_2浓度随远离道路呈下降趋势,距离五环路5... 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内外近地层大气为研究对象,测定距离道路不同位置的CO_2浓度和δ^(13)C值,利用Keeling plot方程结合Iso Source软件定量区分CO_2来源。结果表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CO_2浓度随远离道路呈下降趋势,距离五环路500 m处绿地为354. 7μmol·mol^(-1),比五环路低约71. 0μmol·mol^(-1)。CO_2浓度的日变化受车流量变化和植物光合呼吸作用的共同影响,五环路在8:00和20:00时较高,绿地系统内在6:00时较高,二者CO_2浓度差在12:00达到最大,约90. 6μmol·mol^(-1)。不同来源δ^(13)C值差异显著,其中,生态系统呼吸(-22. 01‰)>大气本底(-22. 90‰)>机动车尾气(-28. 13‰)>天然气废气(-33. 39‰),7:00—9:00、12:00—14:00和18:00—20:00的3个时段中绿地系统内空气中CO_2的δ^(13)C值均高于五环路,绿地系统内来源于生态系统呼吸的CO_2比例明显高于五环路,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天然气废气的CO_2比例变化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co2浓度 稳定碳同位素 co2来源 绿地系统
下载PDF
基于DSP的数字化CO_2焊接电源波形控制实现及仿真
4
作者 姬轩 胡绳荪 王珩 《焊接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50,共2页
采用波形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焊接飞溅的产生。本研究在以DSP为核心的CO2焊数字化电源基础上,嵌入波形控制系统,用以提高传统模拟控制的精度、速度和稳定性。本研究使用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根据焊接现场条件,建... 采用波形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焊接飞溅的产生。本研究在以DSP为核心的CO2焊数字化电源基础上,嵌入波形控制系统,用以提高传统模拟控制的精度、速度和稳定性。本研究使用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根据焊接现场条件,建立数字化电源控制器的试验测试环境。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拟定的波形控制策略能够在这个系统上实现,并且该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速度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控制 co2焊数字化电源 SIMULINK仿真
下载PDF
不同锂源制备正硅酸锂及其CO_2吸附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潇湘 熊卓 +3 位作者 余学海 赵永椿 张军营 郑楚光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7-261,共5页
选取了3种锂源化合物LiNO_3、Li OH和Li_2CO_3与石英在固相合成法下制备正硅酸锂(Li4Si O4).采用X射线衍射仪、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仪对3种锂源合成的Li_4SiO_4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台架上进行了CO_2循环吸附/脱附的实验研究... 选取了3种锂源化合物LiNO_3、Li OH和Li_2CO_3与石英在固相合成法下制备正硅酸锂(Li4Si O4).采用X射线衍射仪、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仪对3种锂源合成的Li_4SiO_4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台架上进行了CO_2循环吸附/脱附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Li_2CO_3,LiNO_3和Li OH作为锂源降低了合成反应所需温度.在低浓度CO_2(15%)气氛下,样品吸附量与颗粒微观形貌有直接关系.LN700和LH700原样颗粒呈多孔状,由更小颗粒团聚而成,二者初始吸附量较高,而经过15次CO_2吸附/脱附循环后,LN700颗粒比表面积增大到原来的2.6倍,虽孔隙塌陷,吸附效率没有明显降低;而LH700颗粒比表面积大大降低,表面烧结,吸附量仅为初始值的20%,.LC800颗粒比表面积15次循环前后略微降低,吸附量亦稍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锂 锂源 co2吸附/脱附循环
下载PDF
渤中坳陷石臼陀凸起东段幔源CO_2充注对储集层粘土矿物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清斌 臧春艳 +3 位作者 朱文森 赵国祥 袁志刚 冯冲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4-680,共7页
探讨了渤中坳陷石臼陀凸起东段CO2来源及CO2充注对储层粘土矿物的影响。研究表明,CO2中δ13C组成较重,R/Ra值较大,CO2为幔源成因;控盆的深大断裂是CO2的主要运移通道;CO2热流体晚期充注对砂岩储集层粘土矿物产生了明显的影响:CO2热流... 探讨了渤中坳陷石臼陀凸起东段CO2来源及CO2充注对储层粘土矿物的影响。研究表明,CO2中δ13C组成较重,R/Ra值较大,CO2为幔源成因;控盆的深大断裂是CO2的主要运移通道;CO2热流体晚期充注对砂岩储集层粘土矿物产生了明显的影响:CO2热流体侵位后形成的热波动效应加快了储集层中伊蒙混层粘土的演化,含CO2储集层中伊蒙混层中蒙脱石含量要比同深度的泥岩低15%~30%;CO2热流体晚期侵入加剧了长石的溶蚀作用,长石溶蚀促进了自生高岭石的大量形成;CO2热流体侵位后形成的偏酸性环境抑制伊利石生长,促进了其他粘土矿物向高岭石转化;含CO2储集层以少见的高自生高岭石、低伊利石为特征,这对储层物性改善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源co2 碎屑岩储集层 粘土矿物 渤中坳陷
下载PDF
玄武岩风化是重要的碳汇机制吗? 被引量:8
7
作者 曾庆睿 刘再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41-1049,共9页
在全球碳循环的研究中,硅酸盐化学风化被认为是大气CO_2的一个重要汇.自1996年Gislason开展对冰岛玄武岩(硅酸盐岩的一种)风化碳汇的研究以来,玄武岩风化引起的"大气"CO_2高消耗更成为研究热点.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系统梳理... 在全球碳循环的研究中,硅酸盐化学风化被认为是大气CO_2的一个重要汇.自1996年Gislason开展对冰岛玄武岩(硅酸盐岩的一种)风化碳汇的研究以来,玄武岩风化引起的"大气"CO_2高消耗更成为研究热点.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发现玄武岩流域的所谓"大气"CO_2高消耗(碳汇)可能与下述原因有关:(1)碳通量较高的玄武岩研究区多位于热带或洋岛-岛弧地区,该区雨量充沛,河流径流量大,进而造成碳通量较大;(2)硅酸盐岩流域高的溶解无机碳(DIC)浓度并非来自硅酸盐矿物的风化,而是来自广泛分布在硅酸岩中的痕量碳酸盐矿物的快速风化,而这应该归为碳酸盐风化对岩石风化碳通量的贡献;(3)外源酸溶解痕量碳酸盐矿物,贡献HCO_3^-,但并未构成大气碳汇;(4)玄武岩流域中参与岩石风化的CO_2并非全部来自大气和土壤,其中一部分可能来自深源CO_2,而深源CO_2参与形成的DIC不仅不能归为大气碳汇,反而是碳源.由此可见玄武岩风化是否是一个重要的碳汇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厘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 玄武岩风化 径流 碳酸盐风化 深部co2
原文传递
海洋的变化及其对中国气候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蔡榕硕 陈幸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20,共12页
本文重点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的变化及其对中国气候的作用,评估了中国近海及相邻大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未来变化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958-2018年,特别是1970年代末以来,全球和中国海洋明显变暖,且中国海洋升温高于... 本文重点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的变化及其对中国气候的作用,评估了中国近海及相邻大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未来变化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958-2018年,特别是1970年代末以来,全球和中国海洋明显变暖,且中国海洋升温高于同时段全球平均,主要归因于黑潮暖水入侵中国近海陆架的年代际增强;在不同气候情景下(温室气体从低到高排放的情景,RCP2.6,4.5,8.5)中国近海尤其是东中国海(渤海、黄海和东海)可能成为全球海洋升温最高的海区之一。197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东海和南海海表盐度呈现下降趋势。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近海环流变化显著,黑潮入侵东中国海陆架以及通过吕宋海峡入侵南海出现年代际增强,冬季黄海暖流以及南海上层环流年代际减弱。②20世纪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约1.5±0.4mm/a,主要贡献来自海水热膨胀和陆地冰川冰盖融化;2006年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明显加速,上升速率达3.6mm/a。1980年迄今,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4mm/a,高于同时段全球平均;在不同气候情景下海平面将持续上升,当前沿海地区百年一遇极端水位的重现期将显著缩短。③1970年代之后,热带海洋的海温分布如厄尔尼诺信号出现年代际变化,厄尔尼诺显著增强,持续时间更持久;并且,1990年之后,中部型厄尔尼诺趋于频发,发展年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华南降水偏多,次年春季华南降水偏少,而东部型厄尔尼诺的影响则大致相反;未来厄尔尼诺对中国气候的影响预估有较大不确定性。印度洋海盆增暖明显加强,与此相关的是中国东部高温天气频发。1977年以来,全球超强台(飓)风和海洋热浪等极端事件趋频、趋强。④中国近海总体可能是大气CO2的汇,每年从大气中吸收约10.8TgC的CO2。长江口和珠江口及附近海域有长期酸化和溶解氧降低的现象,但近海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海洋 极端事件 中国 碳源汇
下载PDF
湿地生态系统CO_2源/汇研究综述 被引量:4
9
作者 董成仁 郗敏 +2 位作者 李悦 孔范龙 谢秀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14,共6页
湿地生态系统独特的生态特性使其在温室气体的固定和释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湿地生态系统CO2源/汇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该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湿地生态系统CO2源/汇特征,探讨了自然环境因子以及人类活动对湿地CO2源/汇功能... 湿地生态系统独特的生态特性使其在温室气体的固定和释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湿地生态系统CO2源/汇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该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湿地生态系统CO2源/汇特征,探讨了自然环境因子以及人类活动对湿地CO2源/汇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绝大多数湿地生态系统是大气CO2的汇,湿地CO2源/汇特征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异性。气温是气象因素中影响湿地净生态系统CO2通量(NEE)变化的一个重要甚至首要因子;土壤状况因子包括温度、pH值等均对NEE有明显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湿地水文对CO2源/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干、湿季以及水位变化对NEE的影响上;植被类型及干扰程度不同,湿地CO2源/汇功能具有很大差异;人类活动尤其是将湿地开垦为农田,会使湿地变成大气CO2的源,而生态修复则使湿地作为大气CO2汇的能力得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co2源/汇特征 影响因子 人类活动
下载PDF
The source of CO_2 in lamprophyres from Laowangzhai gold orefield, Yunnan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2
10
作者 HUANG Zhilong, LIU Congqiang and XIAO Huayun Open Laboratory of Ore Deposit Geochemistry,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ses Academy of Sciences, Guiyang 550002.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9年第S2期201-203,共3页
CARBONATES in lamprophyres have various occurrences. The source of CO<sub>2</sub> in lamprophyres provides animportant clu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mprophyres and gold mineralizatio... CARBONATES in lamprophyres have various occurrences. The source of CO<sub>2</sub> in lamprophyres provides animportant clu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mprophyres and gold mineralization.Demeny et al.determined the C and O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various carbonates from Mesozoic lamprophyres in Transdanubian Range of Hungary, and suggested that the carbonates with different occurrences were different in origin. That is to say, the CO<sub>2</sub> in lamprophyres has various sources. TheLaowangzhai gold deposits, Yunnan Province, China, is a typical orefield where lamprophyres are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related to gold mineralization. The CO<sub>2</sub> contents of relatively fresh lampropyres from theorefield (the range of content is 5.10%-9.56%, averaging 7.45% ) a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primary lamprophyres (about 0.5%). Huang et al.considered that the CO<sub>2</sub> in relatively fresh l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rce of co2 LAMPROPHYRES gold FIELD Yunnan Province.
原文传递
贵州麻黄洞空气CO_(2)与上覆土壤空气CO_(2)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亮星 周忠发 +4 位作者 丁圣君 董慧 范宝祥 安丹 汤云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3-232,共10页
CO_(2)作为岩溶作用的驱动力,在岩溶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岩溶区特有的地上地下二元结构表明,洞穴系统作为地下空间的窗口,对其CO_(2)及δ^(13)C_(CO_(2))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对贵州绥阳麻黄洞上覆土壤空气CO_(2)、洞穴内部和外部... CO_(2)作为岩溶作用的驱动力,在岩溶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岩溶区特有的地上地下二元结构表明,洞穴系统作为地下空间的窗口,对其CO_(2)及δ^(13)C_(CO_(2))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对贵州绥阳麻黄洞上覆土壤空气CO_(2)、洞穴内部和外部大气参数以及CO_(2)浓度和δ^(13)C_(CO_(2))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①麻黄洞洞穴空气和上覆土壤空气CO_(2)与δ^(13)C_(CO_(2))均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规律,表现出雨季CO_(2)浓度高、δ^(13)C_(CO_(2))偏轻,旱季CO_(2)浓度低、δ^(13)C_(CO_(2))偏重的特征。②土壤CO_(2)是内源性CO_(2)以及大气CO_(2)经平流渗透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温度、湿度双向调控下土壤微生物作用存在差异进而导致CO_(2)浓度和δ^(13)C_(CO_(2))存在时空差异,洞穴CO_(2)浓度和δ^(13)C_(CO_(2))主要受上覆土壤CO_(2)及其通风效应的影响。③麻黄洞CO_(2)主要来源于上覆土壤CO_(2)以及外部大气,在通风干预下洞穴内部产生稀释效应或者集聚效应。探究土-气CO_(2)和δ^(13)C_(CO_(2))变化特征,探明洞穴CO_(2)来源,不仅有利于了解洞穴系统碳循环机制,而且对全球碳循环中“遗漏碳汇”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co_(2)来源 稳定碳同位素
下载PDF
四川黄龙沟天然水中的深源CO_2与大规模的钙华沉积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再华 K Yoshimura +2 位作者 Y Inokura M Noto 曹云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0,共10页
在有大规模钙华沉积的四川黄龙沟中,使用化学成分数据以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对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区钙华沉积的地表溪流水质基本上受到两种水混合的制约,即断层泉水和山区的融雪(冰)水。泉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经由断... 在有大规模钙华沉积的四川黄龙沟中,使用化学成分数据以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对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区钙华沉积的地表溪流水质基本上受到两种水混合的制约,即断层泉水和山区的融雪(冰)水。泉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经由断层提供的CO2,结果高浓度的溶解CO2使得其溶解的碳酸盐岩比普通的岩溶泉溶解的碳酸盐岩高得多,同时也导致硅酸盐岩的溶解。黄龙沟中上游的泉水相对于方解石接近于平衡。溶解无机碳(DIC)的浓度和它们的δ13C值是大约由c=0.02mol·L1δ13C=-3‰的CO2(aq)与含有δ13C=+3‰的碳酸盐岩在封闭系统条件下反应的结果。估计这些CO2中约有70%来自上地幔。所有泉水的水化学数据均落在高岭石稳定域内,但对Na长石和Ca长石具有侵蚀性。由于这些长石矿物的溶解速率太慢,所以水中的化学成分远离长石稳定域。地表溪流的DIC种类之间达到同位素平衡,在不同观测点发现的δ13CDIC变化主要是由于从水中释放出的CO2的程度不同引起的。水样的δ18O值与其采集点的海拔高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研究区的地表溪流的氧同位素组成受到蒸发的制约。在流经钙华沉积物的地表溪流中白天和夜晚的水化学及pH的日变化表明生物作用促进了碳酸盐的沉积,尽管作用不显著。据估计研究区碳酸钙的日沉积速率是4778kg·km2,即约1mm·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华沉积 co2 黄龙 规模 四川 天然水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深源 碳酸盐岩 δ^13C值 氧同位素组成 溶解无机碳 同位素平衡 研究区 成分数据 硅酸盐岩 封闭系统 化学数据 溶解速率 长石矿物 化学成分 线性关系 海拔高度 生物作用
下载PDF
空气中直接捕集CO_(2)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杰 郭伟 +3 位作者 张博 张榕江 杨伯伦 吴志强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7-68,共12页
减少碳排放并推动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碳中和技术已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焦点。目前碳捕集与封存主要对工业固定源排放的CO_(2)进行处置捕集,而对占CO_(2)总排放近50%的分布源CO_(2)关注度... 减少碳排放并推动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碳中和技术已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焦点。目前碳捕集与封存主要对工业固定源排放的CO_(2)进行处置捕集,而对占CO_(2)总排放近50%的分布源CO_(2)关注度不高。直接空气捕集(direct air capture,DAC)技术不仅可对数以百万计的小型化石燃料燃烧装置以及数以亿计的交通工具等分布源排放的CO_(2)进行捕集处理,还可有效降低大气中CO_(2)浓度。介绍了DAC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综述了已有DAC技术的工艺流程以及反应装置,对DAC现行工艺中涉及的空气捕捉模块、吸收剂或吸附剂再生模块、CO_(2)储存模块进行了叙述,对比了几种工艺的优缺点以及吸附剂类型和再生方式,指出DAC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研发高效低成本的吸收/吸附材料和设备。分析了DAC吸收/吸附材料的作用原理以及吸附效果,碱性溶液原料成本相对低廉,但再生过程中能耗较高。分子筛及金属有机框架吸附剂虽然再生能耗较低,但对空气中CO_(2)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选择性表现一般。胺类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由于其再生温度较低,可使用工业废热或少量热能为系统供能;使用胺类吸附剂时吸附和解吸在一个单元中逐步发生,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操作时间,有望降低DAC系统成本。对比了DAC与其他碳捕集技术的成本并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DAC成本主要包含运营和维护成本(N_(Q&M))、吸附剂材料成本(N_(S))和工厂设备的净成本(N_(bop));指出目前限制DAC工业化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于吸收/吸附材料和相关工艺成本过高,随着阴离子交换树脂等新型吸附剂的出现和工艺的发展,DAC成本逐年下降。全面探究吸收/吸附材料稳定性、动力学、吸附容量、选择性、再生能量损失等综合性能,研发利于快速装载和卸载吸附剂的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气捕集技术 分布源co_(2) 物理吸附 化学吸收 经济性分析
下载PDF
秸秆与氮肥配比对农田土壤内外源碳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孙昭安 张轩 +3 位作者 胡正江 王开永 陈清 孟凡乔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9-466,共8页
秸秆配施氮肥调节C/N比不仅影响外源秸秆的矿化,也影响内源土壤有机碳(SOC)的分解(即激发效应),因此研究秸秆与氮肥配比对土壤内外源有机碳分解的影响,对于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和土壤肥力提升具有双重意义.本研究以山东桓台农田土壤为研究... 秸秆配施氮肥调节C/N比不仅影响外源秸秆的矿化,也影响内源土壤有机碳(SOC)的分解(即激发效应),因此研究秸秆与氮肥配比对土壤内外源有机碳分解的影响,对于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和土壤肥力提升具有双重意义.本研究以山东桓台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为了探究秸秆与氮肥的配比对秸秆与SOC分解的影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采用13C标记玉米秸秆进行室内土壤培养32周,设置4个处理:CK、秸秆(S)、秸秆+低量尿素(SN1)和秸秆+高量尿素(SN2).在整个培养期进行16次动态取样,借助13C两元线性模型,拆分土壤释放CO2中源于秸秆和SOC的比例.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进行,SOC分解对土壤释放CO2的贡献呈先减少后升高的趋势,相反,秸秆矿化对土壤释放CO2的贡献呈先升高后减少的趋势,到培养期末,SOC和秸秆分解对土壤CO2释放的贡献分别为0.84~0.86和0.14~0.16;在整个培养期,施氮对秸秆累计分解的影响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高氮和低氮施用对秸秆分解的促进程度最高分别为15.8%和7.9%,经历整个培养期,低氮抑制秸秆幅度达到7.1%,而高氮呈轻度促进秸秆分解的趋势(0.7%).在整个培养期,秸秆配施不同氮量对SOC矿化的激发效应程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第7 d取样达到最高为55%~148%,并且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升高,随着培养时间的进行,各处理的激发效应程度趋于相等,约为50%.因此,秸秆配施氮肥调节C∶N不仅影响外源秸秆对SOC的贡献,也影响内源SOC的分解,进而影响土壤碳的固持,经过整个培养期,土壤残留秸秆碳不能完全补偿因激发效应导致SOC的损失,导致SOC库的净亏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效应 秸秆分解 两源区分土壤co2 13C标记 C/N比
原文传递
胜利油田边缘及外围找寻不同类型深部天然气的可能性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赫英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2-36,共5页
笔者依据对前人资料和本人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提出在胜利油田的边部碱性橄榄玄武岩发育地带找寻无机成因二氧化碳气藏和在油田外围金伯利角砾岩筒或含地幔岩包体的碱性玄武岩火山口附近找寻地球深部来源烃类气藏的建议。
关键词 胜利油田 二氧化碳 气藏 天然气 烃类 找矿
下载PDF
玉米生长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碳与有机碳释放的根际效应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昭安 赵诣 +4 位作者 朱彪 陈清 曹慧 何敏毅 孟凡乔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8-1007,共10页
利用IsoSource模型三源区分玉米根际土壤CO_(2)释放来源(根源呼吸、土壤无机碳与有机碳释放),研究玉米根际效应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碳与有机碳释放的影响。在玉米拔节期(24~53 d)、抽穗期(54~66 d)和灌浆期(67~99 d)末分别破坏性取样,测定... 利用IsoSource模型三源区分玉米根际土壤CO_(2)释放来源(根源呼吸、土壤无机碳与有机碳释放),研究玉米根际效应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碳与有机碳释放的影响。在玉米拔节期(24~53 d)、抽穗期(54~66 d)和灌浆期(67~99 d)末分别破坏性取样,测定根系、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13)C含量等指标;自拔节期开始至生育期末,每隔3d测定种植玉米与不种玉米的土壤呼吸CO_(2)量以及^(13)C-CO_(2)含量。结果表明,利用IsoSource软件三源区分土壤CO_(2)的排放,土壤CO_(2)排放累计量以根源呼吸贡献为主(48.0%),其次为土壤有机碳(31.2%),最小为土壤无机碳(20.8%)。玉米对土壤无机碳与有机碳释放均表现为正根际效应,从拔节期至生育期末,种植玉米土壤有机碳与无机碳的释放分别较不种植土壤多65%和156%。土壤无机碳对于稳定全球碳库和调节大气CO_(2)浓度具有重要意义,若忽视石灰性土壤无机碳对土壤CO_(2)释放的贡献,有可能高估土壤有机碳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效应 三源区分土壤co2 土壤有机碳分解 土壤无机碳溶解 根源呼吸
下载PDF
温室气体的“源”与“汇”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晓峰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2年第2期13-15,共3页
从"源"与"汇"理论入手,分析大气中四种主要温室气体CO2、CH4、N2O和CFCs的"源"与"汇",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
关键词 温室气体 co2 CH4 N2O CFC8
下载PDF
CO_(2)对东海盆地丽水凹陷丽水36-1气田成藏的影响
18
作者 郭刚 李威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6,33,共8页
从宏观地质、微观地化相结合的角度对丽水西次凹丽水36-1气田进行精细解剖,揭示了丽水西次凹油气成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丽水西次凹灵峰组普遍发育超压,垂向上分为3个带:超压封闭箱、对流层、深部流体滞留层。(2)丽水西次凹垂向上... 从宏观地质、微观地化相结合的角度对丽水西次凹丽水36-1气田进行精细解剖,揭示了丽水西次凹油气成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丽水西次凹灵峰组普遍发育超压,垂向上分为3个带:超压封闭箱、对流层、深部流体滞留层。(2)丽水西次凹垂向上明显的分层结构导致构造带油气充注具有三阶段,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底部超压封闭箱和顶部滞留层范围内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为正常充注现象,而在中部对流层均一温度表现出幕式充注的特征。(3)丽水36-1构造带具有超压封盖、异常热流体突破改造的成藏模式。早期油气被封盖在灵峰组超压带之下,后期由于幔源岩浆的剧烈活动,幔源CO_(2)携带原生油藏向上运移,在明月峰组区域盖层的作用下聚集成藏,形成现今的丽水36-1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凹陷 丽水36-1气田 超压封闭箱 油气成藏 幔源co_(2)
下载PDF
丽水凹陷幔源CO_(2)充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19
作者 马文睿 《复杂油气藏》 2023年第3期282-288,共7页
丽水凹陷勘探中发现了许多圈闭含CO_(2),同位素分析显示以幔源无机成因为主。凹陷深大断裂附近未发现含CO_(2)气藏,而已发现CO_(2)气藏周边均有岩浆活动发育,故认为丽水凹陷幔源CO_(2)运聚与岩浆幕式活动必然存在联系。因此,油气勘探中... 丽水凹陷勘探中发现了许多圈闭含CO_(2),同位素分析显示以幔源无机成因为主。凹陷深大断裂附近未发现含CO_(2)气藏,而已发现CO_(2)气藏周边均有岩浆活动发育,故认为丽水凹陷幔源CO_(2)运聚与岩浆幕式活动必然存在联系。因此,油气勘探中为规避风险需开展岩浆活动期次与油气成藏期分析、关注岩浆活动区与圈闭距离、识别CO_(2)的断裂-砂体运移通道与圈闭的空间接触关系等。结合丽水凹陷烃源岩生排烃关键期和圈闭分布分析,认为烃源岩生烃高峰(56 Ma)后的第Ⅲ期(23.03 Ma)岩浆活动带来的幔源无机CO_(2)充注对油气藏可能具有占位和破坏作用,位于岩浆体纵向上直接与其搭接或与岩浆岩通过断裂间接搭连的圈闭含CO_(2)风险高。该研究结果对丽水凹陷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源co_(2) 岩浆幕式活动 断裂-砂体运移通道 丽水凹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