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直径水泥密度测井仪的源距优化
1
作者 秦纳 雷晓煜 +3 位作者 李琴 程晓峰 杨哲 熊万军 《测井技术》 CAS 2021年第5期483-487,共5页
随着中国各地区对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大多数井采用5 in*套管进行固井,但常规固井质量测井仪的测量范围为5.5~7.0 in,在5 in套管井中无法下井。因此,需要研制适应4.5~5.5 in的小直径固井质量评价测井仪,解决小井眼套管固井评价的问... 随着中国各地区对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大多数井采用5 in*套管进行固井,但常规固井质量测井仪的测量范围为5.5~7.0 in,在5 in套管井中无法下井。因此,需要研制适应4.5~5.5 in的小直径固井质量评价测井仪,解决小井眼套管固井评价的问题。通过对小直径水泥密度测井仪建立Monte Carlo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分析长、短源距探测器计数率随钻井液密度、套管壁厚度以及水泥环密度变化的规律,选择最佳的长、短源距,应用于小直径水泥密度测井仪上。研制的小直径水泥密度测井仪能够精细评价固井质量,应用效果良好。填补了小尺寸套管无法应用扇区水泥胶结/水泥密度固井质量测井的技术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井眼 套管 源距 小直径水泥密度测井仪
下载PDF
油砂地层井眼水源距对中子-伽玛能谱影响的模拟
2
作者 庞巨丰 田亚娟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4-431,共8页
介绍了中子-伽玛能谱测井中研究中子-伽玛射线随空间、能量、时间分布的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软件包。在裸眼井、井眼里无下井仪器、油饱和砂岩地层、井眼注淡水等条件下,用该软件包计算了井轴和井壁的不同源距(和垂距)地层中子-... 介绍了中子-伽玛能谱测井中研究中子-伽玛射线随空间、能量、时间分布的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软件包。在裸眼井、井眼里无下井仪器、油饱和砂岩地层、井眼注淡水等条件下,用该软件包计算了井轴和井壁的不同源距(和垂距)地层中子-伽玛射线随能量、时间的分布,以及井轴和井壁在各种源距下的中子-伽玛射线能谱,亦即研究了源距变化对中子-伽玛射线随能量、时间分布以及井轴与井壁中子-伽玛射线能谱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模拟 中子伽玛测井 源距 伽玛能谱 油砂地层 井眼水
下载PDF
纯钛TA2薄板电弧辅助激光焊高速焊接过程的电弧和熔池特征行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洋 孔谅 +2 位作者 王敏 李芳 华学明 《电焊机》 2020年第7期24-29,58,I0004,共8页
针对0.5 mm纯钛TA2薄板的电弧辅助激光焊高速焊接,研究了热源间距和热源相对位置对激光电弧耦合、熔池形态的影响,利用高速摄影对电弧形态和熔池形状进行分析,探索不同热源间距和热源相对位置对薄板高速焊接过程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 针对0.5 mm纯钛TA2薄板的电弧辅助激光焊高速焊接,研究了热源间距和热源相对位置对激光电弧耦合、熔池形态的影响,利用高速摄影对电弧形态和熔池形状进行分析,探索不同热源间距和热源相对位置对薄板高速焊接过程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两种热源相对位置(Laser Leading,LL和Arc leading,AL)模式下,随着热源间距的减小,TIG电弧面积均会有所增加;在AL状态下,电弧起预热作用,LL状态下,当热源间距减小到6 mm时,激光和TIG电弧共同作用形成共熔池现象;LL状态下的TIG电弧面积标准差更小,LL状态的焊接过程稳定性优于AL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辅助激光焊 热源间距 热源相对位置 电弧形态 熔池形貌
下载PDF
刻度对补偿密度测井仪测量值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文学 伍妍红 +3 位作者 王恒 李吉林 高荣兵 王献军 《石油仪器》 2013年第1期63-65,10,共3页
由于补偿密度测井使用的伽玛放射源对人体和环境危害较大,一般要求测井一次成功,所用的测井仪器要有较高的测量准确度和稳定性。文章针对密度测井仪器的性能和仪器的刻度方法,提出了提高补偿密度测井质量的刻度验证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由于补偿密度测井使用的伽玛放射源对人体和环境危害较大,一般要求测井一次成功,所用的测井仪器要有较高的测量准确度和稳定性。文章针对密度测井仪器的性能和仪器的刻度方法,提出了提高补偿密度测井质量的刻度验证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结果证明该方法对提高测量准确度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密度测井 测量准确度 源距 刻度模块 数据 刻度验证法
下载PDF
瞬变电磁井间勘探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赟 沈建国 张小康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143,共12页
依据瞬变电磁全空间响应的传播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井间勘探方法.在井内用线圈激发,在本井和邻近井接收瞬态响应波形.基于Maxwell方程分析了位移电流和传导电流所引起的两种传播特征,明确了在邻井接收到的波形中包含界面的电导率信息.... 依据瞬变电磁全空间响应的传播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井间勘探方法.在井内用线圈激发,在本井和邻近井接收瞬态响应波形.基于Maxwell方程分析了位移电流和传导电流所引起的两种传播特征,明确了在邻井接收到的波形中包含界面的电导率信息.详细研究了线圈在无限大均匀介质中激发的瞬变电磁响应波形以及电场在不同时刻的空间分布.瞬变电磁近源距响应波形幅度随源距的增大衰减很快,响应持续时间短;远源距对应的响应波形上升速度快,达到峰值之后缓慢下降.随着源距的增加,响应波形上升和下降的速度均减慢,峰值向后移动,能够看到明显的传播特征(与位移电流引起的电磁波形态不变差异很大).与此对应,瞬变电场的空间分布也随着波形幅度的上升迅速扩大,随着幅度的减小快速收缩.在电磁能量向外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界面时会发生透射和反射,使得测量得到的波形形状会在无界面条件下波形基础上发生改变.界面信息隐含在这种波形形状改变中,需要通过瞬变电磁反射和透射模型进行提取,实现井间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圈激发 瞬变电磁场 井间勘探 传播 响应波形 源距
原文传递
源距对快中子透射检测油垢厚度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小强 艾尔肯.阿不列木 +6 位作者 赵经武 李长圆 谢贵英 涂传火 阿布都莫明 周满 李佳懿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93-1497,1508,共6页
由241Am-Be源、ZnS探测器和微机多道谱仪等组成的实验装置,测量了聚乙烯厚度的透射中子计数,同时应用蒙特卡洛MCNP/4C程序,分别计算了单层铁板代替管道、双层铁板代替管道、无保温层圆形输油管道以及有保温层圆形输油管道四种情况下,不... 由241Am-Be源、ZnS探测器和微机多道谱仪等组成的实验装置,测量了聚乙烯厚度的透射中子计数,同时应用蒙特卡洛MCNP/4C程序,分别计算了单层铁板代替管道、双层铁板代替管道、无保温层圆形输油管道以及有保温层圆形输油管道四种情况下,不同源距时油垢厚度对透射快中子计数的响应(灵敏度),实验和模拟结果显示随着源距的增加,测量灵敏度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NP 模拟 源距 透射中子
下载PDF
地层元素测井仪器结构设计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琳 《测井技术》 CAS 2021年第2期134-137,共4页
为提高地层元素测井仪器快中子屏蔽率,减少干扰信号,增加适用井眼范围,需要对地层元素测井仪器进行结构设计优化。通过建立地层元素测井仪器的蒙特卡罗模型,对具有不同源距、不同中子屏蔽体厚度及不同尺寸晶体探测器的地层元素测井仪器... 为提高地层元素测井仪器快中子屏蔽率,减少干扰信号,增加适用井眼范围,需要对地层元素测井仪器进行结构设计优化。通过建立地层元素测井仪器的蒙特卡罗模型,对具有不同源距、不同中子屏蔽体厚度及不同尺寸晶体探测器的地层元素测井仪器测井曲线进行模拟。分析地层元素测井仪器中子屏蔽体厚度、源距及晶体探测器尺寸变化和仪器响应关系。优化后的地层元素测井仪器结构参数:中子屏蔽体厚度14 cm,源距42 cm,晶体探测器尺寸Φ5 cm×2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仪器 元素测井 蒙特卡罗模拟 结构优化 中子屏蔽体厚度 源距 晶体探测器尺寸
下载PDF
数字方法的兴起:Web在社会与文化研究中的重定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鹏 《哲学分析》 CSSCI 2018年第2期108-118,198,共12页
数字方法是理查德·罗杰斯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网络研究方法。按照罗杰斯的话来说,数字方法是相对于虚拟方法而言的,数字方法旨在将Web重新应用于社会和文化研究中。数字方法与以往的互联网研究存在的本质差异源于认识论的分野,数字... 数字方法是理查德·罗杰斯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网络研究方法。按照罗杰斯的话来说,数字方法是相对于虚拟方法而言的,数字方法旨在将Web重新应用于社会和文化研究中。数字方法与以往的互联网研究存在的本质差异源于认识论的分野,数字方法对互联网的认识基础是虚拟已经终结,网络空间时代已经结束,我们正在进入后网络空间时代。此外,数字方法与传统的互联网研究中所采取的方法论也存在着差异,数字方法的本质进路是遵从媒体,遵从互联网本质的演变特性,遵从互联网的各类原生数字对象,遵从互联网的主流工具和平台。基于遵从媒体的进路,数字方法开发了距离方法、截屏纪录片、跨圈分析方法、后人口统计方法等许多具体的研究方法,并综合地利用这些方法,对搜索引擎的权利、国家Web特征、维基百科的文化参照以及社交媒体的后人口统计等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方法 虚拟的终结 遵从媒体 源距离 跨圈分析 截屏纪录片 后人口统计方法
下载PDF
两种中子源条件下补偿中子测井仪探测器设计方法
9
作者 任晓荣 赵福宇 陈浩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9,共5页
使用同位素中子源或中子发生器将直接影响补偿中子探测器的参数设计,论文主要探讨了探测器源距设计方法,通过3700中子刻度筒实验,比较了两种中子源条件下的实验结果,采用数据拟合方法,给出了将测量得到的计数率比值转换为地层孔隙度的... 使用同位素中子源或中子发生器将直接影响补偿中子探测器的参数设计,论文主要探讨了探测器源距设计方法,通过3700中子刻度筒实验,比较了两种中子源条件下的实验结果,采用数据拟合方法,给出了将测量得到的计数率比值转换为地层孔隙度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可以用中子发生器代替同位素中子源实现补偿中子测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源 补偿中子探测器 源距 地层孔隙度
下载PDF
荒漠草原带沙源及灌丛对灌丛沙堆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谢国勋 罗维成 赵文智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3-581,共9页
灌丛沙堆是干旱区一种典型的景观类型,经常出现在靠近流沙地带。在地处荒漠草原带的宁夏盐池北部的流沙边缘就发育有典型的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灌丛沙堆。本文对不同沙源距离和灌丛生长状况下的白刺灌丛沙堆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 灌丛沙堆是干旱区一种典型的景观类型,经常出现在靠近流沙地带。在地处荒漠草原带的宁夏盐池北部的流沙边缘就发育有典型的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灌丛沙堆。本文对不同沙源距离和灌丛生长状况下的白刺灌丛沙堆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荒漠草原带白刺灌丛沙堆的高度0.2~4.8m,90.05%的高度小于3.0m;体积0.11~805.17m3,6.08%的体积小于150m3;面积0.86~333.3m2,72.26%的小于50m2。灌丛沙堆长轴长和短轴长、高度和面积、高度和体积、面积和体积间都存在很好的幂函数关系,随着灌丛沙堆高度的增加,其面积和体积也增加。沙源对白刺灌丛沙堆的分布特征有显著影响,灌丛沙堆的高度、面积和体积和沙源距离都有很好的抛物线形关系。白刺灌丛的生长状况对灌丛沙堆的形态特征也有明显的影响,即白刺灌丛生长状况越好,灌丛沙堆的高度、面积和体积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灌丛沙堆 形态特征 沙源距离 灌丛
原文传递
VSP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伟 《煤炭技术》 CAS 2006年第11期101-102,共2页
VSP技术是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的一门科学,在提取地层地质参数,地层速度,地震子波等地震参数方面有很大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和利用。本文通过对转角普查区的Z25和Z26孔的VSP测井的研究,着重论述了VSP测井的野外施工和应用效果。
关键词 井源距 VSP-LOG剖面 VSP-CDP剖面
下载PDF
D-D中子孔隙度测井泥质影响及校正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丽 韩笑 +2 位作者 于华伟 贾文宝 耿学森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48,共8页
可控源替代同位素中子源进行中子孔隙度测井是核测井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可控D-D源中子孔隙度测井的可行性及测量精度,本文对D-D源中子孔隙度测井中泥质影响进行分析。首先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对比分析三种源(^(241)Am-Be源、D-T源、... 可控源替代同位素中子源进行中子孔隙度测井是核测井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可控D-D源中子孔隙度测井的可行性及测量精度,本文对D-D源中子孔隙度测井中泥质影响进行分析。首先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对比分析三种源(^(241)Am-Be源、D-T源、D-D源)中子孔隙度测井过程中泥页岩响应;然后通过改变D-D源中子孔隙度测井中近、远源距位置,优选出D-D源的源距组合,重点分析通过改变源距的方式弱化泥页岩的影响。研究表明:D-D源和^(241)Am-Be源的泥页岩响应规律比较接近,当D-D源的源距设计相比于^(241)Am-Be源更近即采用25~45 cm的源距组合时,D-D源中子孔隙度测井中泥页岩影响与^(241)Am-Be源接近程度最高。虽然源距组合的改变不能使D-D源与^(241)Am-Be源的泥页岩响应完全一致或者彻底消除泥质影响,但这种较高程度趋近为D-D源中子孔隙度测井中泥页岩校正提供了思路,也为今后测井仪器中放射源的可兼容替代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源 ^(241)Am-Be源 中子孔隙度测井 源距组合 泥质影响
原文传递
近场地震快慢横波到时差测量离散辨析和改正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承泽 雷军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3356-3368,共13页
快慢横波到时差是地震物理预报的重要线索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快慢横波到时差的较大离散,横波观测到时差变化与地震发生过程中应力变化之间无法建立能被绝大多数观测结果证实的物理联系.快慢横波测量离散既可能来自观测台站下方地层结构... 快慢横波到时差是地震物理预报的重要线索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快慢横波到时差的较大离散,横波观测到时差变化与地震发生过程中应力变化之间无法建立能被绝大多数观测结果证实的物理联系.快慢横波测量离散既可能来自观测台站下方地层结构和介质的各向异性差异,也可能来自数据处理过程.本文利用新西兰南岛北部KHZ台站从2013年1月到2017年1月的单台近震数据,在观测台站底部介质物性和结构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基于横波偏振矢量分析和可视化方法对横波数据进行处理,对横波处理过程中引起快慢横波倒时差测量离散的频率滤波、距离归一化因素进行了逐一的对比,并对台站下方介质各向异性分层可能引起的多次分裂所表现出来的"假离散"现象进行了分析,由此给出了改正横波测量离散的方法.用"有效震源距"作为到时差归一化路径长度得到的横波归一化到时差随震源距变化的关系图清晰地展示出7.8级地震前后应力变化的空间范围和影响程度,是较大地震前后观测地区存在应力积累的明确标识.给出了确定横波分裂界面深度的方法,得到了新西兰南岛北部KHZ台站下3个横波分裂界面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波分裂 到时差离散 有效震源距 临界深度 各向异性分层
原文传递
BH-VDT垂直钻井工具无线电磁短传模块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赵亮 黄峰 +4 位作者 王峰 陶松龄 刘郅轩 郭超 刘义彬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5,64,共7页
垂直钻井工具组合大扭矩螺杆一体化提速技术,是山前高陡构造防斜打快的主要手段。BH-VDT垂直钻井工具采用随钻测量、控制和实时上传一体化设计,如何绕过螺杆将近钻头采集信息高效传输至地面,成为了当下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为此,将脉冲... 垂直钻井工具组合大扭矩螺杆一体化提速技术,是山前高陡构造防斜打快的主要手段。BH-VDT垂直钻井工具采用随钻测量、控制和实时上传一体化设计,如何绕过螺杆将近钻头采集信息高效传输至地面,成为了当下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为此,将脉冲发生器从工具中分离出来,加入无线电磁短传模块,在螺杆的两端接入无线发射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钻井试验模型来分析影响无线电磁短传模块的因素。仿真结果与现场试验数据符合较好,无线电磁短传模块中的接收天线正极距离套管底部的距离大于20 m时,套管对接收信号强度的屏蔽影响趋于平缓,钻井液电阻率和地层电阻率对该模块的无线传输效果影响较大,接收天线两级的绝缘距离越长对传输效果越有利;而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距离在8~15 m范围内,对接收信号强度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无线电磁短传模块是解决BH-VDT垂直钻井工具绕过螺杆实现井下信息实时高效传输的有效手段,对其他工具为解决此类问题的设计、现象解释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钻井 无线电磁短传 偶极子天线 电阻率 接收源距
下载PDF
化工罐区重质气体多源泄漏扩散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宁 滕欣 +2 位作者 冯磊 李娜娜 魏钰人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18,64,共5页
在模拟实验平台开展了罐区重质气体多源泄漏扩散的实验研究,考察多泄漏源同时泄漏时,泄漏源在罐区的位置、泄漏源间距对罐区重质气体漏扩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源越靠近罐区边缘,重质气体扩散范围越大;泄漏源越靠近罐区中心区域,... 在模拟实验平台开展了罐区重质气体多源泄漏扩散的实验研究,考察多泄漏源同时泄漏时,泄漏源在罐区的位置、泄漏源间距对罐区重质气体漏扩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源越靠近罐区边缘,重质气体扩散范围越大;泄漏源越靠近罐区中心区域,周围罐的阻碍作用较大,中心区域的重质气体浓度越高;泄漏源间的间距越小,泄漏源中间区域的重气浓度越大,泄漏源间的间距增大,气体扩散范围也增大,事故影响范围越大;泄漏压力、体积速率总和相同时,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多源同时泄漏时空间各点的重质气体浓度与各泄漏源单独泄漏时空间各点重质气体浓度总和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气体 多源泄漏 泄漏源位置 泄漏源间距 泄漏叠加效应
下载PDF
一种用于虚拟内窥镜的改进边界距离变换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晓琪 王海录 +2 位作者 任国印 贾东征 孟会含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51-1256,共6页
虚拟内窥镜自动漫游的中心路径提取采用边界距离变换算法实现。通过判断与组织相关的体素点、计算体素点的ID值和灰度值、标记处理点并将其作为新的边界点的方法来缩短边界距离场的建立时间;利用下标与体素点的边界距离一致的结构体数... 虚拟内窥镜自动漫游的中心路径提取采用边界距离变换算法实现。通过判断与组织相关的体素点、计算体素点的ID值和灰度值、标记处理点并将其作为新的边界点的方法来缩短边界距离场的建立时间;利用下标与体素点的边界距离一致的结构体数组作为快速查找表,将体素点按照其边界距离链接到数组的相应位置,每次选取位于数组下标最大位置的点进行处理,利用数组查询时间复杂度低的方法提高建立源距离场的时间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实现方法时间效率高,提取的中心路径漫游效果好,实时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内窥镜 自动漫游 边界距离变换 边界距离场 源距离场
下载PDF
基于COMSOL的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耦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红伟 王群 +1 位作者 李京龙 马志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18-222,共5页
采用COMSOL软件对7A05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焊接过程的电弧等离子体温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际焊接过程的高速摄影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较高时,随着MIG电流的增加,作用区的温度波动较小;当激光功率达到一定程度后,再... 采用COMSOL软件对7A05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焊接过程的电弧等离子体温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际焊接过程的高速摄影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较高时,随着MIG电流的增加,作用区的温度波动较小;当激光功率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激光功率对作用区的温度场影响较小。当激光与电弧电极的热源间距为2mm时,在作用区上方的阴极区出现平台式温度,这对形成具有稳定流速和质量的熔滴状态具有重大意义。电弧电流200 A,功率3.5 k W,热源间距2 mm为较优的工艺参数,此时阴极电极附近出现温度平台区,作用区温度变化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05 铝合金 CO2 激光 -MIG 复合焊 激光功率 MIG 电流 热源间距
下载PDF
设定地震场地相关设计反应谱的研究
18
作者 陈厚群 张翠然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7-314,共8页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GB 51247—2018)规定,场地相关设计反应谱宜采用与基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GB 17741—2005)的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相应的“设定地震”确定。为便于工程技术人员理解和应用,本文进...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GB 51247—2018)规定,场地相关设计反应谱宜采用与基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GB 17741—2005)的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相应的“设定地震”确定。为便于工程技术人员理解和应用,本文进行了确定设定地震内涵和步骤的高级科普性阐述,将按《〈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 35047—2015)设定地震确定场地相关设计反应谱补充说明》,以“最大发生概率原则”的确定方法加以说明。我国缺乏直接由强震记录统计的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权且采用美国“下一代衰减关系(NGA)”,其中涉及到震中距和断层距的转换,本文对转换过程进行了进一步论述,以期形成共识。此外,考虑到不同“NGA”衰减关系给出的加速度反应谱差异较大,提出确定设定地震反应谱的新思路。建议汇集已有岩基上较近距离的实测强震记录的反应谱资料,对其按震级和距离进行适当分档,然后插值确定设定地震的场地相关设计反应谱,这样既可以免除当前我国缺乏反应谱衰减关系的困难,还能使确定场地相关设计反应谱的过程大为简化和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相关设计反应谱 设定地震 反应谱衰减关系 震中距 断层距
下载PDF
基于发光二极管的黄疸光疗仪最优光源距离测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青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1年第11期188-191,195,共5页
目前研究的黄疸光疗仪最优光源距离测试方法测试传播时延过长,导致测试结果精准率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发光二极管研究了一种新的黄疸光疗仪最优光源距离测试方法,分析黄疸光疗仪工作原理,确定黄疸光疗仪工作过程,确定发光二极... 目前研究的黄疸光疗仪最优光源距离测试方法测试传播时延过长,导致测试结果精准率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发光二极管研究了一种新的黄疸光疗仪最优光源距离测试方法,分析黄疸光疗仪工作原理,确定黄疸光疗仪工作过程,确定发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从而得到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通过分析激光器的输出光电率P与注入电流I的关系曲线,计算出黄疸光疗仪和发光二极管各自的振动频率。以发光二极管的中心位置作为起始点,完成黄疸光疗仪最优光源距离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发光二极管的黄疸光疗仪最优光源距离测试方法能够有效缩短测试传播时延,提高测试结果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黄疸光疗仪 最优光源 光源距离测试
原文传递
改进的边界距离变换算法在虚拟内窥镜中应用
20
作者 吕晓琪 王海录 +1 位作者 贾东征 张明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03-407,共5页
为提高虚拟内窥镜实现中提取中心路径的时间效率,改善虚拟内窥镜的实时漫游,边界距离变换算法是提取中心路径的常用算法。上述算法在建立边界距离场和源距离场时非常耗时,故实时性很差。针对建立两个场非常耗时的缺点,提出定义超大数组... 为提高虚拟内窥镜实现中提取中心路径的时间效率,改善虚拟内窥镜的实时漫游,边界距离变换算法是提取中心路径的常用算法。上述算法在建立边界距离场和源距离场时非常耗时,故实时性很差。针对建立两个场非常耗时的缺点,提出定义超大数组,建立体素点ID值和体素点在体素点集中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减少在确定体素点位置时对体素集的扫描次数,从而提高算法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时间效率高,实时漫游效果好,速度快,提取的中心路径漫游效果好,实现了虚拟漫游效果,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与理论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内窥镜 边界距离变换 边界距离场 源距离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