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沉静的凝定”到“碎片的狂欢”——试论郑敏三个时期诗歌图像与声音运用的流变
1
作者
王欣闻
《阴山学刊》
2018年第3期23-27,共5页
郑敏诗歌写作分跨两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与归来复出,后者又可细分为两个时期。虽然经历时代变迁,个体经验层面有深邃的省思与拓展,然而其写作技艺却似乎秉持其早期即已寻获的"意象化"手法,不像其同时代人、同为联大校园诗人...
郑敏诗歌写作分跨两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与归来复出,后者又可细分为两个时期。虽然经历时代变迁,个体经验层面有深邃的省思与拓展,然而其写作技艺却似乎秉持其早期即已寻获的"意象化"手法,不像其同时代人、同为联大校园诗人出身的穆旦,从20世纪40年代"新的抒情"所追求的叙事性、戏剧化手法,在20世纪70年代"回归"典范的抒情诗形式。但是,深入文本,我们将会看到,郑敏的诗歌写作在形式层面也经历了内隐却重要的变化,这一变化当然是伴随着诗人主体经验与诗学探索的自觉而发生的,表现在形式层面即是,曾经"直观而完整"的诗歌图像与声音意象为"碎片化、多义性"的声色元件所取代,诗人青年时代的沉静凝定亦转变为晚期的碎片式狂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敏
四十年代
新时期
声色图像
完整性
碎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沉静的凝定”到“碎片的狂欢”——试论郑敏三个时期诗歌图像与声音运用的流变
1
作者
王欣闻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阴山学刊》
2018年第3期23-27,共5页
文摘
郑敏诗歌写作分跨两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与归来复出,后者又可细分为两个时期。虽然经历时代变迁,个体经验层面有深邃的省思与拓展,然而其写作技艺却似乎秉持其早期即已寻获的"意象化"手法,不像其同时代人、同为联大校园诗人出身的穆旦,从20世纪40年代"新的抒情"所追求的叙事性、戏剧化手法,在20世纪70年代"回归"典范的抒情诗形式。但是,深入文本,我们将会看到,郑敏的诗歌写作在形式层面也经历了内隐却重要的变化,这一变化当然是伴随着诗人主体经验与诗学探索的自觉而发生的,表现在形式层面即是,曾经"直观而完整"的诗歌图像与声音意象为"碎片化、多义性"的声色元件所取代,诗人青年时代的沉静凝定亦转变为晚期的碎片式狂欢。
关键词
郑敏
四十年代
新时期
声色图像
完整性
碎片化
Keywords
Zheng
Min
1940s
the
new
period
sound
and
color
images
integrity
fragmented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沉静的凝定”到“碎片的狂欢”——试论郑敏三个时期诗歌图像与声音运用的流变
王欣闻
《阴山学刊》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