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粱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海莲 管延安 +2 位作者 张华文 杨延兵 秦岭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9-556,共8页
高粱是世界上主要的谷物作物之一,是越来越重要的生物燃料作物,是恶性杂草约翰逊草的祖先,同时也是很多具有复杂基因组的热带禾本科植物的植物学模型。因此高粱成为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高粱基因组学研究的丰富历史随着重... 高粱是世界上主要的谷物作物之一,是越来越重要的生物燃料作物,是恶性杂草约翰逊草的祖先,同时也是很多具有复杂基因组的热带禾本科植物的植物学模型。因此高粱成为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高粱基因组学研究的丰富历史随着重要的自交系材料BT×623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而达到顶峰,这为更好研究高粱基因及其相关功能打下了基础。对甘蔗亚族谷类植物以外的植物的更进一步的基因组特征分析,将有利于发现基因组大小和结构进化的机制,水平和模式,为进一步研究甘蔗和其它重要的经济作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基因组学 后基因组学 进化机制
下载PDF
基于AFLP和SSR标记的高粱分子遗传连锁图构建 被引量:6
2
作者 卞云龙 邓德祥 +1 位作者 王益军 才宏伟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61-666,共6页
以茎秆糖份含量高的高粱自交系1095和低糖高粱自交系N3杂交获得的F2分离群体(205个个体)为材料,采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和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两种分子标记,构建了包含273个(232AFLP,41SSR)标记,覆... 以茎秆糖份含量高的高粱自交系1095和低糖高粱自交系N3杂交获得的F2分离群体(205个个体)为材料,采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和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两种分子标记,构建了包含273个(232AFLP,41SSR)标记,覆盖基因组长度为978.1cM的高粱分子标记连锁遗传图。以SSR标记为锚标记,19个连锁群中,18个连锁群各自被归并于高粱的10个连锁群(A-J)中。该连锁图平均图距和最大图距分别为3.6cM和19.4cM,未出现大的空隙(gap>25cM),归并后的10个连锁群(A-J)分别对应于高粱染色体SBI-01、SBI-02、SBI-03、SBI-04、SBI-07、SBI-09、SBI-10、SBI-08、SBI-06、SBI-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遗传图谱 AFlP SSR
下载PDF
高粱MYC基因家族序列、表达模式及自然等位变异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柴文婷 杨博慧 +9 位作者 赵珊珊 郭志强 朱立勋 范佳利 杨伟 赵威军 郝艳平 吕晋慧 孙文献 张春来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0-1194,共25页
高粱蚜(Melanaphis sacchari)和丝轴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侵染高粱,导致其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和品质下降。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高粱发育过程及病虫发生下的MYC基因表达模式变化与自然等位DNA变异,为选育... 高粱蚜(Melanaphis sacchari)和丝轴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侵染高粱,导致其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和品质下降。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高粱发育过程及病虫发生下的MYC基因表达模式变化与自然等位DNA变异,为选育抗逆、高产和优质高粱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高粱基因组含28个MYC基因,不均匀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基本螺旋-环-螺旋_MYC_N(basic helix-loop-helix_MYC_N,bHLH_MYC_N)与螺旋-环-螺旋(helix-loop-helix,HLH)结构域是高粱MYC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基因表达分析显示,SbbHLH35.7g在叶片中表达水平最高;SbAbaIn在早期籽粒中表达强;SbMYC2.1g在成熟花粉中表达水平高。在抗、感蚜品系5叶期叶片中,显著诱导表达的是SbAbaIn、SbLHW.4g和SbLHW.2g。SbbHLH35.7g在穗组织表达水平最高,且受丝轴黑粉菌侵染显著诱导表达。SbMYCs启动子区包含脱落酸、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干旱诱导等相关元件,使其更好地响应逆境胁迫。通过分析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鉴定到SbMYCs关键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或插入缺失标记(insertion-deletion,INDEL)变异。SbAbaIn与TIFY结构域蛋白等互作,SbbHLH35.7g与多药剂外泵蛋白(multidrug efflux transporter,MDR)和核转运蛋白(imporin)等互作。高粱蚜和丝轴黑粉菌侵染分别诱导SbAbaIn和SbbHLH35.7g表达,SbAbaIn通过茉莉酸(jasmonic acid,JA)途径诱导相关基因表达,增强抗虫性;SbbHLH35.7g可能通过解毒途径提高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MYC 高粱蚜 丝黑穗病 基因表达 自然等位DNA变异
原文传递
农杆菌介导甜高粱转Bt cry1Ah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莉 郎志宏 +4 位作者 李桂英 何康来 岳同卿 张杰 黄大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89-1996,共8页
【目的】建立一套高效、稳定的甜高粱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并在甜高粱中验证来源于苏云金芽胞杆菌新型杀虫基因cry1Ah表达产物的杀虫活性。【方法】以甜高粱幼穗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密码子优化过的Bt cry1Ah导入2个甜... 【目的】建立一套高效、稳定的甜高粱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并在甜高粱中验证来源于苏云金芽胞杆菌新型杀虫基因cry1Ah表达产物的杀虫活性。【方法】以甜高粱幼穗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密码子优化过的Bt cry1Ah导入2个甜高粱品种"BABUSH"和"MN-3025"中。对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PCR检测、RT-PCR分析及除草剂抗性、目的蛋白表达水平和抗虫性鉴定分析。【结果】对336块幼穗愈伤组织块进行了农杆菌侵染,经双丙氨膦(Bialaphos)梯度筛选后共获得66株再生植株,PCR鉴定在8个转化事件中有22株为阳性植株,平均转化率为2.38%。RT-PCR检测结果表明,cry1Ah在T0甜高粱转基因植株中能够正常转录。Western blotting分析和ELISA定量测定显示,有5株可检测到Bt蛋白,但Bt蛋白含量差异较大,最高可达165.69 ng.g-1叶片鲜重(FW),最低的仅为1.93 ng.g-1叶片鲜重(FW),平均为87.50 ng.g-1 FW。饲虫试验表明,有2株转基因甜高粱植株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表现为抗性。【结论】利用建立的以甜高粱幼穗为外植体的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可获得具有玉米螟抗性的转基因甜高粱植株,其后代遗传稳定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cry1Ah 农杆菌转化 抗虫性
下载PDF
甜高粱生物学性状与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7
5
作者 赵文杰 徐薇 +6 位作者 张景龙 程爽 郑甲成 刘言龙 殷世霞 李杰勤 詹秋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45-1954,共10页
为探讨甜高粱的遗传多样性,选取31份甜高粱品种资源,通过生物学性状的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SSR分子标记试验,获得如下结果:13个生物学性状在品种资源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品种资源间的产量和品质差异真实存在;生... 为探讨甜高粱的遗传多样性,选取31份甜高粱品种资源,通过生物学性状的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SSR分子标记试验,获得如下结果:13个生物学性状在品种资源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品种资源间的产量和品质差异真实存在;生物学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株高与茎粗、鲜质量和叶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粗与鲜质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呈极显著正相关;分蘖数与茎粗呈极显著负相关,茎粗与粗纤维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可以将前4个主成分作为品质主因子、产量主因子、糖分和产量次因子,以及产量辅助因子;基于生物学性状的聚类分析可以将全部品种资源分成6大类群,其中第Ⅰ类属于高产型,第Ⅱ类属于高产低质型,第Ⅲ类属于高含糖量型,第Ⅳ、Ⅴ类群利用价值不大,第Ⅵ类属于高分蘖型。根据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计算得到甜高粱品种资源每个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757,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将全部品种资源聚为6大类群,这与生物学性状聚类结果相类似,但又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生物学性状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高粱基因组学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袁爱萍 毛雪 +2 位作者 侯爱斌 张福耀 李润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12,共5页
高粱是全球第五大禾谷类作物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高粱基因组相对较小 (75 0Mbp) ,遗传多样性丰富 ,被认为是禾谷类作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模式基因组之一。近年来 ,综合运用AFLP等分子标记、BAC文库、ES... 高粱是全球第五大禾谷类作物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高粱基因组相对较小 (75 0Mbp) ,遗传多样性丰富 ,被认为是禾谷类作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模式基因组之一。近年来 ,综合运用AFLP等分子标记、BAC文库、EST及cDNA作图和FISH技术 ,加速了高粱高分辨率基因组图谱的构建。高粱基因测序、基因功能鉴定和克隆 ,以及遗传转化 ,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高粱特有的多种适应逆境胁迫等优异基因资源的发掘及其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基因组学 遗传图谱 物理图谱 分子标记 遗传转化
下载PDF
高粱与苏丹草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89
7
作者 詹秋文 钱章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3-77,共5页
高粱与苏丹草杂种优势明显 ,F1 单株生物产量性状高于双亲平均值 ,甚至超过或接近高亲。影响高粱 苏丹草杂交种单株茎叶鲜重的主要因素是主茎粗、叶长 ;决定单位面积鲜草产量的主要是密度、叶长和单株茎叶鲜重。多年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 高粱与苏丹草杂种优势明显 ,F1 单株生物产量性状高于双亲平均值 ,甚至超过或接近高亲。影响高粱 苏丹草杂交种单株茎叶鲜重的主要因素是主茎粗、叶长 ;决定单位面积鲜草产量的主要是密度、叶长和单株茎叶鲜重。多年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 ,杂交种单位面积鲜草产量显著超过苏丹草 ,并以 30万株 hm2 为最适种植密度。杂交种营养品质与苏丹草相近 ,氰化物含量低 ,在孕穗后期含糖量达到最大值为 1 0 0 % (B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苏丹草 杂种优势 鲜草产量 品质 氰化物
下载PDF
散穗高粱与苏丹草杂种的ISSR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周亚星 于卓 +4 位作者 马艳红 李晓宇 李长青 李小雷 纪明妹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8-722,共5页
为明确散穗高粱(Sorghum bicolor(L.)与黑壳苏丹草、白壳苏丹草、棕壳苏丹草、红壳苏丹草4个种间杂种F1在DNA分子水平上的差异程度,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散穂高粱与4种苏丹草(S.sudanense(Piper)Stapf)杂种F1及其亲本间的多态... 为明确散穗高粱(Sorghum bicolor(L.)与黑壳苏丹草、白壳苏丹草、棕壳苏丹草、红壳苏丹草4个种间杂种F1在DNA分子水平上的差异程度,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散穂高粱与4种苏丹草(S.sudanense(Piper)Stapf)杂种F1及其亲本间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个ISSR适宜引物共扩增出451条带,其DNA片段长度为200~2000 bp,多态性条带416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2.2%;9个供试材料间的遗传距离(GD)变幅为0.1818~0.7838,平均为0.6892;散穗高粱与红壳苏丹草GD值较大,而与白壳苏丹草GD值较小;以GD值0.44为基准,9个材料聚为3类:第一类为散穗高粱、棕壳苏丹草、黑壳苏丹草、白壳苏丹草,第二类为散穗高粱×黑壳苏丹草F1、散穗高粱×白壳苏丹草F1、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1、散穗高粱×棕壳苏丹草F1,第三类为红壳苏丹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穂高粱 苏丹草 种间杂种F1 遗传差异 ISSR分析
下载PDF
高粱蛋白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伟敏 谭小蓉 钟耕 《粮食与油脂》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该文介绍高粱蛋白质的组成和分布,及影响高粱蛋白质分离和提取因素等;同时还介绍高粱蛋 白质营养特性及其应用。
关键词 高粱 蛋白质 营养特性
下载PDF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品质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詹秋文 林平 +1 位作者 李军 钱章强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4,共4页
通过对高粱 苏丹草杂交种品质性状的调查与分析 ,发现高粱 苏丹草杂交种营养丰富 ,氰化物含量低 ,适口性好 ,可作为畜牧。
关键词 高梁 苏丹草 杂交种 品质性状 饲料作物
下载PDF
Effect of Planting Date o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Grain Sorghum Hybrids
11
作者 Bandiougou Diawara Sory Diallo +2 位作者 Brahima Traore Scott Staggenbord Vara Prasad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CAS 2024年第5期387-402,共16页
In Kansas, productivity of grain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is affected by weather conditions at planting and during pollination. Planting date management and selection of hybrid maturity group can help to ... In Kansas, productivity of grain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is affected by weather conditions at planting and during pollination. Planting date management and selection of hybrid maturity group can help to avoid severe environmental stresses during these sensitive stages. The hypothesis of the study was that late May planting improves grain sorghum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compared with late June planting.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lanting dates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different grain sorghum hybrids, an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lanting date and hybrid combination for maximum biomass and grains production. Three sorghum hybrids (early, medium, and late maturing) were planted in late May and late June without irrigation in Kansas at Manhattan/Ashland Bottom Research Station, and Hutchinson in 2010;and at Manhattan/North Farm and Hutchinson in 2011. Data on dry matter productio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were collected. Grai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were influenced by planting date depending 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t Manhattan (2010), greater grain yield, number of heads per plant, were obtained with late-June planting compared with late May planting, while at Hutchinson (2010) greater yield was obtained with late May planting for all hybrids. The yield component most affected at Hutchinson was the number of kernels∙panicle<sup>−1</sup> and plant density. Late-May planting was favorable for late maturing hybrid (P84G62) in all locations. However, the yield of early maturing hybrid (DKS 28-05) and medium maturing hybrid (DKS 37-07) was less affected by delayed planting. The effects of planting dates o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grain sorghum hybrids were found to be variable among hybrid maturity groups and lo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Grain Yield Yield Components
下载PDF
高粱抗旱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国琴 葛玉彬 +1 位作者 张正英 贺春贵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6期67-72,共6页
从抗旱性鉴定、抗旱机理和抗旱分子水平3个方面,综述了高粱抗旱种质筛选、干旱胁迫下高粱形态和生理响应和抗旱分子水平研究,并对高粱抗旱育种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高粱 抗旱性 种质筛选 抗旱机理 分子水平
下载PDF
高粱SSA-1无融合生殖特性及其遗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福耀 孟春刚 +6 位作者 阎喜梅 郑晋波 平俊爱 王立新 韦耀明 牛天堂 吴树彪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8-94,共7页
采用去雄杂交鉴定、遗传分析,对高梁(Sorghum bicolor L.Moench)SSA-1无融合生殖系的自主结实特性,无融合生殖频率及其遗传行为进行了鉴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SA-1具有自主结实特性,其自主结实频率为13.3%~32.7%。自主结实受两对隐... 采用去雄杂交鉴定、遗传分析,对高梁(Sorghum bicolor L.Moench)SSA-1无融合生殖系的自主结实特性,无融合生殖频率及其遗传行为进行了鉴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SA-1具有自主结实特性,其自主结实频率为13.3%~32.7%。自主结实受两对隐性基因控制,无融合生殖频率为25.5%~52.2%,为典型的兼性无融合生殖类型。该系无杂交不孕性,无融合生殖表达不受授粉方式、父本类型等因子的影响,是目前无融合生殖研究以及固定杂种优势的良好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SSA-1 无融合生殖特性 遗传
下载PDF
氮磷钾肥对甜高粱含糖量和子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罗峰 李子芳 +2 位作者 高建明 裴忠有 孙守钧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459-5462,共4页
以辽甜1号甜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肥对甜高粱含糖量和子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氮、钾肥或氮、磷肥用量固定时,甜高粱含糖量随施磷量或施钾量的递增而递增;但当磷、钾肥固定时,甜高粱含糖量... 以辽甜1号甜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肥对甜高粱含糖量和子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氮、钾肥或氮、磷肥用量固定时,甜高粱含糖量随施磷量或施钾量的递增而递增;但当磷、钾肥固定时,甜高粱含糖量随施氮量的递增表现出无规律的变化。甜高粱植株中部节位含糖量较高,两端节位含糖量较低,含糖量最高值出现在第4~7节,且甜高粱全株含糖量可用第12和13节含糖量的平均值来表示。其最优施肥方案为N 20 kg/hm2、P2O528 kg/hm2、K2O 40 kg/hm2或N20 kg/hm2、P2O540 kg/hm2、K2O 28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肥 甜高粱 含糖量 子粒产量
下载PDF
钠盐胁迫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探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志恒 黄思麒 +2 位作者 邹芳 杨秀柳 魏玉清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03-1012,共10页
为探讨甜高粱种子在不同钠盐胁迫下的萌发特性,本研究以‘辽甜1号’甜高粱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钠盐(NaCl,Na HCO3,Na2SO4及其复合钠盐)溶液进行处理,分析比较甜高粱种子萌发阶段对不同钠盐胁迫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 为探讨甜高粱种子在不同钠盐胁迫下的萌发特性,本研究以‘辽甜1号’甜高粱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钠盐(NaCl,Na HCO3,Na2SO4及其复合钠盐)溶液进行处理,分析比较甜高粱种子萌发阶段对不同钠盐胁迫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总体上甜高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萌发指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不同浓度的钠盐胁迫均显著抑制甜高粱种子的干物质转移和早期幼苗的生长(p<0.05),对幼根的抑制高于幼芽。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PC1主要包含芽干重、根干重、根长、活力指数,代表"生长综合因子"(85.87%),PC2主要包含发芽率、发芽势、发芽速度,代表"速率综合因子"(8.36%)。二者共同解释12个萌发指标的94.23%的信息。运用隶属函数法评价不同浓度钠盐胁迫下甜高粱种子的毒害作用,在Na+浓度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组成钠盐对甜高粱种子萌发的抑制程度高低为NaHCO3>复合钠盐>NaCl>Na2S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 种子萌发 钠盐胁迫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高梁生育期间光合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雁鸣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169-179,共11页
1988~1989年,对田间生长条件下高粱叶片的表观光合速率、叶面积、叶片功能期等光合性能进行了研究,初步明确了高粱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叶位叶片的伸展过程和1日内不同时间的叶片光合性能的时空变化并对有关光合性能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1988~1989年,对田间生长条件下高粱叶片的表观光合速率、叶面积、叶片功能期等光合性能进行了研究,初步明确了高粱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叶位叶片的伸展过程和1日内不同时间的叶片光合性能的时空变化并对有关光合性能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生态因子对光合性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光合性能 生态因子
下载PDF
高粱与苏丹草EST-SSR标记的开发 被引量:3
17
作者 卢杰 詹秋文 +2 位作者 陆景标 李杰勤 王敏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89-394,400,共7页
从769条含SSR位点的高粱EST序列中设计了103对EST-SSR引物。用设计出的103对EST—SSR引物,对高粱品种TX623A和苏丹草品种S722进行了PCR扩增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80对引物同时在两品种中扩出了条带,占引物总数的77.7%,20对引物... 从769条含SSR位点的高粱EST序列中设计了103对EST-SSR引物。用设计出的103对EST—SSR引物,对高粱品种TX623A和苏丹草品种S722进行了PCR扩增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80对引物同时在两品种中扩出了条带,占引物总数的77.7%,20对引物在两品种中表现出多态性,占引物总数的19.4%,占能在两品种中扩出带引物的25.0%。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高粱EST建立高粱与苏丹草EST-SSR标记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苏丹草 EST序列 EST-SSR标记 多态性
下载PDF
高粱叶片及其它营养器官细胞形态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雁鸣 郑丕尧 王瑞舫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运用细胞离析法对高粱两个品种各叶位叶片细胞形态的观察表明,随叶位升高,三环以上的多环细胞所占的比例有增加趋势,但中部叶位的略有下降.叶肉细胞随叶位升高逐渐变小,但品种间叶肉细胞高度的变化趋势却有不同.冀杂6号叶片表皮气孔密... 运用细胞离析法对高粱两个品种各叶位叶片细胞形态的观察表明,随叶位升高,三环以上的多环细胞所占的比例有增加趋势,但中部叶位的略有下降.叶肉细胞随叶位升高逐渐变小,但品种间叶肉细胞高度的变化趋势却有不同.冀杂6号叶片表皮气孔密度随叶位升高而增加,而y2203的却差异不大.高粱叶鞘薄壁细胞的形态与叶片细胞的显著不同.对高粱叶片和其他营养器官细胞形态变化的生态生理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细胞 叶片 营养器官 细胞形态
下载PDF
影响高粱茎秆汁液含量基因的精细定位(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翟国伟 邹桂花 +3 位作者 严松 王华 邵健丰 陶跃之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6-861,共6页
无论是用作牲畜饲料或榨汁做糖,茎秆汁液含量对于甜高粱而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农艺性状。本研究通过对两套独立的F2群体观察统计发现,影响高粱茎秆汁液含量(MCS)的基因Dd呈现质量性状基因的遗传规律,且干髓对多汁为显性。用SSR标记初... 无论是用作牲畜饲料或榨汁做糖,茎秆汁液含量对于甜高粱而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农艺性状。本研究通过对两套独立的F2群体观察统计发现,影响高粱茎秆汁液含量(MCS)的基因Dd呈现质量性状基因的遗传规律,且干髓对多汁为显性。用SSR标记初定位表明该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扩大定位群体后,用群体F2-1将其定位在标记sm06068和sm06093之间,用群体F2-2将其定位在sm06068和sm06069之间,两个区段的物理距离均约为470 kb。为了进一步缩小定位区间,对定位群体的亲本进行了测序分析并开发了2个InDel标记。最终,目标基因被锁定在只包含6个候选基因的区间范围内。基因d的精细定位为该基因的克隆及今后分子育种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基因Dd 遗传分析 精细定位
下载PDF
苏丹草高粱及其杂种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詹秋文 朱立猛 +2 位作者 吴娟娟 张伟 张天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06-1212,共7页
苏丹草(S. sudanense)与高粱(S. bicolor)均为禾本科高粱属植物, 两者的杂种优势明显, 杂交种品质好, 抗逆性强, 在水产、畜禽养殖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上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但两者是否属于同一个种至今存在争议。本文采用去壁低... 苏丹草(S. sudanense)与高粱(S. bicolor)均为禾本科高粱属植物, 两者的杂种优势明显, 杂交种品质好, 抗逆性强, 在水产、畜禽养殖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上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但两者是否属于同一个种至今存在争议。本文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 分析了 2 份苏丹草、2 份高粱及其 3 个杂种 F1 有丝分裂核型, 观察了 3 个杂种F1 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和 2 个杂种 F2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结果表明, 苏丹草、高粱及其杂种 F1 均为 1A 核型, 但核型公式不完全相同, 苏丹草 Sa 为 2n=18m+2sm(sat), 高粱 3042A 和 3042A×Sa F1 为 2n=20m, 其余材料均为2n=20m(sat)。苏丹草、高粱及其杂种 F1 3 者在 10 条染色体的绝对长臂、绝对短臂、绝对全长、臂比和相对全长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 说明苏丹草与高粱在染色体长度上的变化不明显。杂种 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终变期和中期 I 染色体核型和数目清晰可见(2n=2x=20), 配对行为规则; 棒状和环状二价体的频率因组合不同而异, Tx623A×S722 F1、3042A×Sa F1 和 Tx623A×Sa F1 棒状二价体频率分别为 4.887、5.710 和 5.126, 环状二价体频率分别为 5.113、 4.290 和 4.874; 在后期 I, 配对的染色体能够正常分离。杂种 F2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20(2n=20)。因此, 苏丹草与高粱的亲缘关系非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草 高粱 杂交种 染色体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