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76年松潘7.2级地震前几种异常波形的记录特征及其在大震短临预报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姚同福 付印发 +1 位作者 侯康明 王先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57-61,共5页
本文研究了1976年松潘7.2级地震前,几个台站记录到的异常地震波形的形态特征及时空分布特征。异常波形可分为4种形态;震中距小于80km的台站都不同程度地记录到了异常波形;临近地震时,记录中出现的波形数量增多,振幅增... 本文研究了1976年松潘7.2级地震前,几个台站记录到的异常地震波形的形态特征及时空分布特征。异常波形可分为4种形态;震中距小于80km的台站都不同程度地记录到了异常波形;临近地震时,记录中出现的波形数量增多,振幅增大;临震前10天波形密集,呈现明显的突跳变化。根据异常波形的特征,本文还对异常波形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异常波形的出现是地震前孕震区岩石产生微破裂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地震波形 地震 短临预报
下载PDF
The Deep Geo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Longmen Mountains Tectonic Belt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被引量:4
2
作者 YU Nian WANG Xuben +3 位作者 HU Xiangyun CAI Xuelin KAN Aike ZHAO N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期483-497,共15页
Investigation of the deep geo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Longmen Mountains tectonic belt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s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s.By using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profiles o... Investigation of the deep geo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Longmen Mountains tectonic belt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s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s.By using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profiles of the Luqu-Zhongjiang and Anxian-Suining;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s of the Sichuan Maowen-Chongqing Gongtan,the Qinghai Huashi Gorge-Sichuan Jianyang,and the Batang-Zizhong; and magnetogravimetric data of the Longmen Mountains region,the deep geo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Songpan-Ganzi block,the western Sichuan foreland basin,and the Longmen Mountains tectonic belt and their relation was discussed.The eastward extrusio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rusts the Songpan-Ganzi block upon the Yangtze block,which obstructs the eastward movemen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The Maoxian-Wenchuan,Beichuan-Yingxiu,and Anxian-Guanxian faults of the Longmen Mountains fault belt dip to northwest with different dip angles and gradually converge in the deeper parts.Geophysical structure suggests that an intracrustal low-velocity,low-resistivity,and high-conductivity layer is common between the middle and upper crust west of the Longmen Mountains tectonic belt but not in the upper Yangtze block.The Sichuan Basin has a thick low-resistance sedimentary layer on a stable high-resistance basement; moreover,there are secondary paleohighs and depression structures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western Sichuan foreland basin with characteristic of high magnetic anomalies,whereas the Songpan-Ganzi block has a high resisitivity cover of upper crust and continues to a low-resistance layer.Considering the Longmen Mountains tectonic belt as the boundary,there are Bouguer gravity anomalies of "one belt between two zones." Thus,we infer that there is a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the inferred crystalline basement of the Songpan block and the underlying basin basement of the Longmen Mountains fault belt.Furthermore,there may be an extensive ancient Yangtze block,which is west of the Ruoergai block.In addition,the crust-mantle d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men Mountains tectonic belt Wenchuan earthquake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seismic sounding songpan-Ganzi folded belt Qinghai-Tibet plateau
下载PDF
松潘小河地区地震山地灾害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吉廷 陈安勇 《四川地震》 1995年第2期36-53,共18页
本文通过1976年松潘、平武7.2级地震诱发的山地灾害的实地跟踪调查,着重对松潘小河地区地震前后山地灾害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就该地区地震山地灾害的类型、特点、成因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针对山地灾害爆发突然、成灾... 本文通过1976年松潘、平武7.2级地震诱发的山地灾害的实地跟踪调查,着重对松潘小河地区地震前后山地灾害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就该地区地震山地灾害的类型、特点、成因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针对山地灾害爆发突然、成灾迅速、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特点,提出灾时的应急措施及长、中期防御与重建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灾害 救灾对策 减灾措施 松潘地震
下载PDF
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序列与1973~1976年松潘强震序列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姜祥华 臧阳 +1 位作者 孟令媛 周龙泉 《四川地震》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比较了2017年九寨沟地震、1976年松潘震群和1973年松潘黄龙地震的序列特征。九寨沟序列的空间演化特征与松潘震群序列存在一定差异。M-t图显示,九寨沟地震序列衰减迅速,余震活动水平较低,松潘震群第一次主震后的余震存在强度升级现... 本文比较了2017年九寨沟地震、1976年松潘震群和1973年松潘黄龙地震的序列特征。九寨沟序列的空间演化特征与松潘震群序列存在一定差异。M-t图显示,九寨沟地震序列衰减迅速,余震活动水平较低,松潘震群第一次主震后的余震存在强度升级现象,随后发生了第二、三次主震。九寨沟序列和松潘黄龙序列余震的等待时间与发生时间符合双对数线性关系,为主余型序列。松潘震群序列的等待时间计算结果则不符合上述特征,直到最后一个主震发生后,余震的等待时间与发生时间转而表现出很好的双对数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7.0级地震 松潘地震 地震序列
下载PDF
关于1976年松潘地震成因的讨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武英 李龙海 +1 位作者 吴建华 马兰花 《华北地震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21,共6页
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1976年松潘7.2级地震的有关资料的分析,同时与海城地震和唐山地震进行对比,认为松潘地震及伴随该次地震而发生的各类现象是共出一因的,其成因可能与地壳内岩浆上涌有关.作者用岩浆的上涌力、热的发散及气... 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1976年松潘7.2级地震的有关资料的分析,同时与海城地震和唐山地震进行对比,认为松潘地震及伴随该次地震而发生的各类现象是共出一因的,其成因可能与地壳内岩浆上涌有关.作者用岩浆的上涌力、热的发散及气体的逸出,对该次地震的发生、前兆及震后效应等现象作出了解释,最后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地震 地震成因 岩浆活动 侵入作用
下载PDF
大陆地表温度场的时空变化与现今构造活动 被引量:43
6
作者 马瑾 陈顺云 +2 位作者 扈小燕 刘培洵 刘力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4,共14页
试图利用地表温度场数据获取中国西部的构造活动信息。在建立热与应变关系的基础上,对中国西部MODIS/Terra地表温度产品进行分析处理。研究发现:(1)地表温度在一些地区发生偏离年变现象,这种年变偏离与一些活动构造带的活动有关;(2)在... 试图利用地表温度场数据获取中国西部的构造活动信息。在建立热与应变关系的基础上,对中国西部MODIS/Terra地表温度产品进行分析处理。研究发现:(1)地表温度在一些地区发生偏离年变现象,这种年变偏离与一些活动构造带的活动有关;(2)在扣除年变基准场等主要气候因素后,年变残差(ΔT)中长周期成分(LSTLOW)更接近构造活动所引起的热信息,能为构造活动提供一定的指示信息。研究发现,一个地震的发生对周围不同构造区的影响不同,有的地区升温,有的地区降温。2004年印尼地震最大的影响是引起青藏高原中部巴颜喀拉—松潘地块的降温;(3)与前者相对应,发生在中国周边地区的不同地震引起的温度变化格局不同,对同一地区的影响也不同,例如2001年东昆仑8.1级地震引起龙门山断裂带升温,而2003年斋桑泊7.9级地震和2004年印尼9级地震却引起该带的降温;(4)不同地区地温变化的时间过程不同。这些现象均对构造变形过程有一定的启示。在上述现象的基础上,笔者结合GPS观测结果,不同深度的地温信息以及地震活动等资料,对地表温度场中包含构造活动信息进行了初步检验,并对地表温度场反映的区域构造变形模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地表温度场 南北地震构造带 巴颜喀拉—松潘地块 现今构造活动 地震活动
下载PDF
松潘—甘孜块体东北端强震间相互作用及地震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单斌 熊熊 +1 位作者 金笔凯 郑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329-2340,共12页
松潘—甘孜块体位于中国大陆西南部、南北地震带的中段,其东段与扬子块体相接,拥有多条活动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的主要构造单元.该地区地震活动性强烈,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灾难性地震.本文基于地震触发原理和黏弹松弛分层地壳模型,计... 松潘—甘孜块体位于中国大陆西南部、南北地震带的中段,其东段与扬子块体相接,拥有多条活动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的主要构造单元.该地区地震活动性强烈,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灾难性地震.本文基于地震触发原理和黏弹松弛分层地壳模型,计算了松潘—甘孜块体东北端历史强震之间应力传输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模型结果显示,受之前地震导致的库仑应力场变化的影响,1879年武都地震和1976年8月23日松潘M7.2级地震震中库仑应力积累提升,将促进这些地震提前发生;1933年M7.5叠溪地震和1973年M6.5松潘地震震中库仑应力降低,前续地震的影响可能使得这两次地震的发震时间推迟;在研究历史地震对1960年漳腊M6.7级地震、1976年8月16日M7.2级和1976年8月22日M6.7级松潘地震的作用时,有效摩擦系数的取值十分重要,当有效摩擦系数取0.8时,前续地震导致的应力场变化将促进以上三次地震的发生.松潘—甘孜块体东北端的强震活动有效地增强了西秦岭北缘断裂、东昆仑断裂玛沁—玛曲段、鲜水河断裂康定—道孚段和岷江断裂中段上的库仑应力积累,将提升这些断裂今后发生地震的概率;有效降低了龙日坝断裂上库仑应力的积累,降低了该断层上发生地震的概率.松潘—甘孜块体的地震活动降低了汶川地震震中位置的库仑破裂应力,但提升了破裂面东北段的应力积累,有助于汶川地震向东北端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甘孜块体 库仑破裂应力 地震相互作用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Static Stress Triggering Effects Related with M_s8.0 Wenchuan Earthquake 被引量:9
8
作者 朱航 闻学泽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32-41,共10页
In this article, firstly, w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e patterns of Coulomb stress changes induced by a sequence of strong earthquakes that occurred in Songpan (松藩), Sichuan (四川) Province in 1973 and 1976, an... In this article, firstly, w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e patterns of Coulomb stress changes induced by a sequence of strong earthquakes that occurred in Songpan (松藩), Sichuan (四川) Province in 1973 and 1976, and discovered that the Ms8.0 Wenchuan (汶川) earthquake of 2008 was epicentered in a relevant Coulomb stress triggering zone. This suggests that the Coulomb stress on the middle and southern segments of the Longmenshan (龙门山) fault zone increased after the Songpan sequence of strong earthquakes, and the stress increment might cause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having al- ready occurred somewhat ahead of time. Further, w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Coulomb stress changes coinduced by both the Songpan sequence and the Ms8.0 Wenchuan mainshock.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s6.4 Qingchuan (青川) earthquake of May 25, 2008 on the northeastern segment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was triggered by the Wenchuan mainshock, and that the southwestern segment of the fault zone is also in the stress triggering zone. Besides, the Maoxian (茂县)-Wenchuan fault (i.e., the back-range fault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which extends parallel to th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s in a shadow zone of the Coulomb stress changes, and therefore, its potential hazard for producing a strong or large earthquake in the near future could be reduced rela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songpan strong earthquake sequence static stress triggering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 seismic hazard.
原文传递
强地震前水汽中长期异常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梅花 邓志辉 +2 位作者 马晓静 陶京玲 王煜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9-559,共11页
以川西及其邻近地区为例,研究了在强震孕育中长期阶段水汽含量的时空动态特征。通过对2008年汶川8.0级地震、1976年松潘强震群和2010年玉树7.1级地震的分析,发现在川西及其邻近地区的强地震孕育过程中,水汽含量异常频度会出现先下降,然... 以川西及其邻近地区为例,研究了在强震孕育中长期阶段水汽含量的时空动态特征。通过对2008年汶川8.0级地震、1976年松潘强震群和2010年玉树7.1级地震的分析,发现在川西及其邻近地区的强地震孕育过程中,水汽含量异常频度会出现先下降,然后快速上升的现象。下降开始时间较早,出现在震前10a以上,持续9a以上,属中长期异常信息;而快速上升则发生在震前4a内,属中短期异常表现。地震前水汽含量异常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岩层中裂隙、孔隙的开合、地下流体的运动和地热能的变化,影响地面温度和潜热交换的分布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异常 水汽含量 汶川地震 松潘震群 玉树地震
下载PDF
松潘甘孜地块四姑娘山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证据及与汶川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戴宗明 孙传敏 +1 位作者 张宽忠 李振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3-636,共14页
松潘甘孜地体东部的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印支晚期至燕山初期,其中四姑娘山花岗岩体的锆石普遍具有岩浆锆石的特征。通过四姑娘山花岗岩体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的23粒锆石的锆石激光探针U-Pb定年,确定其岩浆结晶年龄为燕山早期(191±1)... 松潘甘孜地体东部的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印支晚期至燕山初期,其中四姑娘山花岗岩体的锆石普遍具有岩浆锆石的特征。通过四姑娘山花岗岩体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的23粒锆石的锆石激光探针U-Pb定年,确定其岩浆结晶年龄为燕山早期(191±1)Ma,此年龄对解决龙门山断裂带形成的初始时间有重要意义。虽然在松潘甘孜地体多数岩体长轴走向和矿物定向均呈北西向,但过去区调中划分的北西向的金川—理县构造岩浆带不能代表这种楔入作用的产物,而应重新划分为北东向的道孚—金川—小金—黑水构造岩浆带,四姑娘山岩体是这个北东向构造岩浆带中的典型。这些花岗岩主要是扬子地块沿龙门山构造带向松潘甘孜地体内楔入导致松潘甘孜地体中下地壳低速层发生部分熔融的结果。地球物理资料显示,四姑娘山地区是有"山根"的,这些"山根"主要由巨大的花岗岩基组成,它们不是引起汶川地震的原因,但是减弱了汶川地震的地震波向西北方向的青藏高原传递,并对汶川地震时的龙门山断裂带向西南段的扩张起了一定的阻挡作用,即降低了汶川地震的大量余震在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发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甘孜地体 龙门山断裂带 汶川地震 花岗岩 锆石 U-PB定年
下载PDF
Interaction between adjacent left-lateral strike-slip faults and thrust faults: the 1976 Songpan earthquake sequence 被引量:5
11
作者 Y. John CHE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8年第16期2520-2526,共7页
Based on the published focal mechanisms we have built the fault model of the main shocks of the 1976 Songpan earthquake sequence and calculated the coseismic Coulomb stress changes in the reg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Based on the published focal mechanisms we have built the fault model of the main shocks of the 1976 Songpan earthquake sequence and calculated the coseismic Coulomb stress changes in the reg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of the aftershocks had occurred in the region where the Coulomb stresses had been increased, indicating a trigger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in shocks and the aftershocks. We also show that the first main shock (Ms = 7.2), which is a left-lateral slip event, had increased the Coulomb stresses by 5×105 Pa at the second main shock (a thrust event with Ms = 6.7). Therefore, we conclude that the first main shock had triggered the second main shock. The third main shock is also a left-lateral event, however, the trigger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ird main shock and the previous two events is less obvious. General model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re is a good triggering relation- ship between adjacent left-lateral slip fault and thrust fault, but triggering between parallel slip faults is rather we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大地震 序列 断层 地震波
原文传递
松潘-平武地震前地震视应变场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彬 杨选辉 易志刚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5-239,共5页
利用松潘-平武周边地区的地震资料研究了1970-1975年该地区地震视应变场的分布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震视应变的时空变化与松潘-平武强震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1970年在附近就出现异常区,并且地震视应变总体上逐年增加,地震就发生... 利用松潘-平武周边地区的地震资料研究了1970-1975年该地区地震视应变场的分布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震视应变的时空变化与松潘-平武强震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1970年在附近就出现异常区,并且地震视应变总体上逐年增加,地震就发生在地震视应变异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应变 地震矩 地震能量 松潘-平武地震
下载PDF
汶川地震与松潘地震前异常现象分析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万正 《四川地震》 2012年第1期1-8,共8页
分析了1976年松潘7.2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异常现象。汶川8.0级地震为地震活跃期的首发大地震,震前区域性中小地震相对平静,区域地震活动b值为0.77;松潘7.2级地震是活跃期间发生的地震,震中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密集,曾发生松潘黄... 分析了1976年松潘7.2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异常现象。汶川8.0级地震为地震活跃期的首发大地震,震前区域性中小地震相对平静,区域地震活动b值为0.77;松潘7.2级地震是活跃期间发生的地震,震中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密集,曾发生松潘黄龙6.5级地震,震前区域地震活动b值为0.62;汶川地震前区域主压应力方位与错动类型总体上与8.0级地震给出的解大体一致,这与松潘7.2级地震前的情况有显著差异,震前地震与余震震型有差异。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和异常判定结果认为,松潘地震与汶川地震前的观测异常没有一个台项是重复出现的,短临异常数前者显著多于后者。松潘地震与汶川地震前的宏观异常现象差异极大,更未出现火球、地光临震异常现象。这说明,已有的短临前兆观测异常的出现仅有个案特征,而无普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比较 地震活动 应力状态 观测异常 宏观异常 汶川地震 松潘地震
下载PDF
Earthquake fault framework and seismotectonics of the Songpan-Garze region since 1900
14
作者 Jiasheng Zhang Weijun Gan +2 位作者 Minghua Zhang Xiongnan Huang Feng Liu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2年第5期451-458,共8页
Based on 4 781 observed faults (〉2 km length) from a 1:200 000 scale digital geologic map and 5 220 recorded seismic events since the year 1900, 993 earthquake faults are identified within the triangular Songpan-G... Based on 4 781 observed faults (〉2 km length) from a 1:200 000 scale digital geologic map and 5 220 recorded seismic events since the year 1900, 993 earthquake faults are identified within the triangular Songpan-Garze study region. The study area is delineated by the nearly EW-trending East Kunlun fault zone to the north, the NW-trending Xianshuihe fault to the south and the NE-trending Longmenshan thrust belt to the east. Seismicity changes along these earthquake faults, spanning four 10-year intervals since 1970, show that following a strong earthquake swarm, which occurred in the Huya area in the mid-1970s, seismic activity increased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migrated eastward along each major strike-slip fault zone. GPS observation data before 2008 indicate a displacement rate across the Xianshuihe fault zone to the south of -6.5- 8.6 mm/a, whereas across the East Kunlun fault zone to the north it was -1.8- 2.2 mm/a. The May 12, 2008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which occurred in the southeast corner of the study region, was the result of stable, high-speed left-lateral displacement along the Xianshuihe fault zone, and a sharp eastward bend of the fault trend in response to the presence of crystalline rocks in the Kangding area. Therefore, the 110-year established seismotectonic framework of the Songpan-Garze region can be defined by a network of various earthquake faults and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 of the local earthquake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pan-Garze region earthquake fault GPS Wenchuan earthquake
下载PDF
松潘-平武7.2级地震预测预报对策和体会──纪念松潘-平武地震预报20周年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兴怀 《四川地震》 1996年第4期1-13,共13页
本文扼要记述了1976年松潘-平武7.2级地震预报过程,并对震前预测预报各个阶段的对策和震后的应急措施等作了详细的回忆和归纳,对本次地震的预报效益和工作体会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 地震预报 松江地震 地震对策
下载PDF
我们是怎样预报松潘7.2级地震的——纪念松潘7.2级地震30周年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珍 《四川地震》 2007年第3期22-27,48,共7页
回顾了1976年8月16日松潘7.2级地震中期、短期与临震预报,以及震后趋势判断的过程,简述了当年预报所依据的各类前兆异常。
关键词 松潘7.2级地震 前兆异常 地需活动性 地震预报
下载PDF
松潘—甘孜块体边缘强震的余震时空特征对比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梦怡 吴晶 +4 位作者 艾印双 刘国明 钱旗伟 孙业君 陈学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72-2885,共14页
松潘—甘孜块体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认识高原扩展的重要区域.近年来,该块体不同边缘强震频发(2008年四川汶川M_(W)7.9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M_(W)6.9地震、2013年四川芦山M_(W)6.6地震、2017年四川九寨沟M_(W)6.5地震、2021年青海玛多M_(... 松潘—甘孜块体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认识高原扩展的重要区域.近年来,该块体不同边缘强震频发(2008年四川汶川M_(W)7.9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M_(W)6.9地震、2013年四川芦山M_(W)6.6地震、2017年四川九寨沟M_(W)6.5地震、2021年青海玛多M_(W)7.4地震),但针对这些强震的余震特征比较的研究鲜见,忽略了“从震源演化的角度揭示块体不同位置结构的差异”.本文依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13年的地震观测数据(2008-01-01—2020-11-30),采用双差定位方法(HypoDD)开展松潘—甘孜块体近年不同强震的余震演化研究.研究表明处于块体不同位置的余震序列时空特征存在差异:(1)块体南缘的玉树地震有前震事件,其余均未观测到前震;(2)块体南缘的玉树地震与东缘的汶川、芦山地震均激发共轭断裂,其余则未激发;(3)汶川、芦山地震与其他地震的双侧破裂形态不同,为单侧破裂;(4)余震分布密集区位于同震滑移极值区的周缘.结合该区的构造背景与震源时空分布特征,我们指出块体不同位置的余震时空分布主要受到块体所处的局部结构的约束:龙门山断裂带与玉树断裂带较块体北缘的东昆仑断裂带,粗糙度与非均匀度更高;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壳内物质的物性差异较其余断裂带更强;四川盆地具有西倾到松潘—甘孜壳内下方的几何形态、而松潘—甘孜块体的北边界与南边界主要为南北两侧块体拼贴的接触关系.未来,基于深度学习的余震识别研究是定量获取断层物质属性、几何形态、块体边缘接触关系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松潘—甘孜块体 精定位 强震序列 余震演化
下载PDF
1970~1976年四川地震群测群防实践
18
作者 江在雄 《四川地震》 2007年第1期27-31,共5页
记述了1970-1976年四川地震群测群防的兴起和发展,介绍了四川群测群防、专群结合预测预报地震的典型事例,特别对松潘—平武7.2级地震预测预报群测群防的作用作了反映。在此基础上,就这一时间四川群测群防、专线结合地震工作实践作了评... 记述了1970-1976年四川地震群测群防的兴起和发展,介绍了四川群测群防、专群结合预测预报地震的典型事例,特别对松潘—平武7.2级地震预测预报群测群防的作用作了反映。在此基础上,就这一时间四川群测群防、专线结合地震工作实践作了评析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测群防 专群结合 松潘 武平地震
下载PDF
1976年松潘、平武2次M_(S)7.2地震前相关气象因子的变化
19
作者 杨星 张铁宝 路茜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2期182-183,共2页
1976年8月16日和23日,四川省北部松潘、平武相继发生MS 7.2地震,震中均位于岷山NS向构造带的虎牙断裂。关于这2次地震的大量研究表明,震前存在流体、形变、宏观等长中短临异常,为后续气象三要素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气压、湿度和... 1976年8月16日和23日,四川省北部松潘、平武相继发生MS 7.2地震,震中均位于岷山NS向构造带的虎牙断裂。关于这2次地震的大量研究表明,震前存在流体、形变、宏观等长中短临异常,为后续气象三要素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气压、湿度和温度等气相因子受干扰较少,记录时间、可回溯周期长,且保留较为完整,计算并分析其震前变化,寻找可能存在的异常,为地震预报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以松潘和平武两地气象站1960-1975年记录的气温、气压和湿度数据的日均值为背景场,计算数据在1976-1978年与背景场距平及标准差,研究气象因子在2次地震前的异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要素 松潘M_(S)7.2地震 平武M_(S)7.2地震
下载PDF
1976年松潘、平武7.2级地震前后甘肃一侧震情监视的回顾
20
作者 钱家栋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9-20,共12页
在重新全面深入收集整理历史档案和资料的基础上,回顾性研究总结了1976年8月16—23日松潘、平武两次7.2级地震的监测预报和防震抗震工作。研究表明,对于该次地震甘肃省和四川省地震工作者从中期预测开始,到短期、临震阶段,从地震... 在重新全面深入收集整理历史档案和资料的基础上,回顾性研究总结了1976年8月16—23日松潘、平武两次7.2级地震的监测预报和防震抗震工作。研究表明,对于该次地震甘肃省和四川省地震工作者从中期预测开始,到短期、临震阶段,从地震预测到强震观测,组织开展了诸多有成效的工作。使松潘地震这个称之为重要的成功预报的实例,在我国地震工作发展史的记载中有更加充实、完整和科学的记载。并根据修订过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中心数据库给出的地震系列参数,对该次地震命名提出商榷,认为这次地震应当称之为“松潘-文县地震”,或“平武-文县地震”或“松潘-文县-平武地震”更为妥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 平武7 2级地震 震情监视 回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