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脑缺血后期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司全明 吴根诚 曹小定 《上海针灸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0-41,共2页
在大脑中动脉阻塞及再灌注动物模型上,观察电针对脑缺血85天后的体感诱发电位,脑损伤体积及丘脑萎缩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缺血电针组缺血侧的体感诱发电位恢复明显优于脑缺血组,脑损伤体积明显小于脑缺血组,丘脑萎缩程度明显轻于... 在大脑中动脉阻塞及再灌注动物模型上,观察电针对脑缺血85天后的体感诱发电位,脑损伤体积及丘脑萎缩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缺血电针组缺血侧的体感诱发电位恢复明显优于脑缺血组,脑损伤体积明显小于脑缺血组,丘脑萎缩程度明显轻于脑缺血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体感诱发电位 电针疗法
下载PDF
悬吊运动疗法结合推拿理筋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上肢感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阴涛 罗彬 +2 位作者 高强 王琰 张杰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9-173,共5页
目的采用悬吊运动疗法(suspension exercise therapy,SET)结合推拿理筋手法的治疗方案,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上肢感觉功能的变化,并评估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SET疗法结合推拿理筋手法... 目的采用悬吊运动疗法(suspension exercise therapy,SET)结合推拿理筋手法的治疗方案,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上肢感觉功能的变化,并评估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SET疗法结合推拿理筋手法组)与对照组(单纯颈椎牵引治疗组),每周治疗6次,疗程4周。检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尺神经的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的峰潜伏期(peak latency,PL)、上肢电流感觉阈值(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并观察患肢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变化,判定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臂丛电位N9、颈髓电位N13的SEP峰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CPT等级、VAS疼痛评分均有降低(P<0.01),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SET加推拿理筋手法可有效促进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感觉功能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悬吊运动疗法 体感诱发电位 电流感觉阈值 推拿理筋手法
下载PDF
三七皂苷对脑梗塞所致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史以菊 邢国庆 +1 位作者 孟庆华 庞继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29-731,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三七皂苷 (PNS)对局灶脑缺血所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及超微结构的影响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 3 5只 ,随机分组。按照文献制备可逆性大脑中动脉梗塞 (MCAO)性脑缺血模型。利用诱发电位肌电图测试仪 ,测各组MCAO前后SE...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三七皂苷 (PNS)对局灶脑缺血所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及超微结构的影响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 3 5只 ,随机分组。按照文献制备可逆性大脑中动脉梗塞 (MCAO)性脑缺血模型。利用诱发电位肌电图测试仪 ,测各组MCAO前后SEP的变化 ,脑皮质NO、SOD含量 ,及电镜超微结构的改变 ,观察三七皂苷对MCAO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PNS 4 0 0mg·kg-1、2 0 0mg·kg-1均能明显缩短MCAO后SEP潜伏期时间 ,降低缺血区NO含量 ,增加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超微结构研究显示 ,三七皂苷能明显减轻缺血脑组织细胞损伤及神经元的坏死程度。结论 :三七皂苷能减轻局灶性脑缺血所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作用机理可能与增加SOD活性 ,降低脑NO含量 ,阻止Ca2 +内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诱发电位 sep 超微结构 一氧化氮 NO 三七皂苷 脑梗塞 中医药治疗 神经功能障碍
下载PDF
脊髓及神经根监测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齐宗华 刘勇 +2 位作者 王德春 胡有谷 西永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556-1558,共3页
[目的]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行颈、胸椎手术脊髓监护及应用自发肌电图行腰椎手术神经根监护,对2种电生理检查的方法学、准确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颈、胸椎手术采用SEP监测,根据不同阶段SEP的... [目的]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行颈、胸椎手术脊髓监护及应用自发肌电图行腰椎手术神经根监护,对2种电生理检查的方法学、准确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颈、胸椎手术采用SEP监测,根据不同阶段SEP的变化与术后功能相结合,判断SEP的准确性。腰椎手术采用自发肌电图监测神经根功能,以判断神经根在术中是否受到牵拉、激惹及刺激。并观察手术中SEP及自发肌电图的影响因素,减少监测假阳性及假阴性的发生。[结果]颈、胸椎手术128例病人中,监护未达到预警标准116例,术后无神经症状加重表现。术中SEP变化达到预警标准8例,及时提醒手术医生,暂停手术操作,7例患者SEP波幅渐恢复,术后无神经症状加重。1例患者因SEP波幅降低时间超过10 min未恢复,术后神经症状加重。非手术原因如麻醉、低血压及局部低温对SEP的影响均未达到预警标准。假阴性3例,假阳性1例。腰椎手术40例,12例术中出现肌电反应,及时提醒手术医生,避免过多的刺激及牵拉,术后均未出现神经根损伤症状。[结论]颈、胸椎手术,采用SEP监测,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体感诱发电位可较准确地反应脊髓的生理或病理状况。腰椎手术采用自发性肌电图,在严格控制肌松剂使用下,可准确及时地反应神经根的功能,避免神经根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脊髓监护 自发肌电图 腰神经根
下载PDF
七氟醚和异丙酚对上肢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群喜 乔慧 +4 位作者 李建珉 朱军 刘淑玲 王明然 刘莉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7年第4期199-203,共5页
目的:比较全麻药物异丙酚和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病人的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七氟醚(S)组30例和异丙酚(P)组20例。S组于诱导后吸入七氟醚,使肺泡内七氟醚浓度依次达到0.5、1.0、1.5 MAC,... 目的:比较全麻药物异丙酚和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病人的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七氟醚(S)组30例和异丙酚(P)组20例。S组于诱导后吸入七氟醚,使肺泡内七氟醚浓度依次达到0.5、1.0、1.5 MAC,并分别将其作为观察点作SEP术中监测;P组于诱导后全凭静脉稳定泵入异丙酚,并分别将诱导后泵入前、泵入后15、30、45 min作为观察点作SEP术中监测。记录两组麻醉前及上述各时点的SEP波幅、潜伏期变化。结果:S组随着麻醉深度的改变和七氟醚浓度的增加,其SEP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下降,在各肺泡七氟醚浓度之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P组平稳麻醉各时点对SEP潜伏期及波幅的影响小,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时吸入性麻醉药物七氟醚对SEP波幅、潜伏期有明显影响,吸入浓度小于1.0 MAC时SEP较为稳定,麻醉效果较为理想;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SEP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sep) 术中监测 麻醉 异丙酚 七氟醚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与体感诱发电位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马超 麦明泉 +1 位作者 许俭兴 燕铁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2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 (SEP)评定和预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按照脑血管疾病分类标准 ,选择脑梗死急性期患者 19例 (男性 13例、女性 6例 )作为病例组。同时 ,选择 18例非神经系统损伤患者 (男性 11例、女性7...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 (SEP)评定和预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按照脑血管疾病分类标准 ,选择脑梗死急性期患者 19例 (男性 13例、女性 6例 )作为病例组。同时 ,选择 18例非神经系统损伤患者 (男性 11例、女性7例 )作为对照组 ;在发病 7d内 ,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SEP的潜伏期和波幅值的改变 ;对病例组患者 ,于住院 3 0d时再次进行下肢SEP检测 ,并在两次SEP检测的同时进行下肢Fugl Meyer评定 (FMA) ,以对SEP潜伏期与FMA评分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SEP潜伏期和波幅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病例组患者住院 3 0d时的SEP潜伏期值较入院时明显缩短 (P <0 .0 1) ,并与下肢FMA评分有相关性 (r =0 .741— 0 .792 ,P <0 .0 1) ,但住院 3 0d时的SEP波幅值改变与入院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入院时和住院 3 0d时下肢SEP潜伏期值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 ,并与FMA评分有相关性 ,说明SEP潜伏期值对预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有一定参考价值 ,但SEP波幅的敏感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体感诱发电位 运动功能 预后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定量评价大鼠脊髓损伤 被引量:5
7
作者 伊超凡 范新成 +4 位作者 赵伟 彭国庆 常彬 刘益雷 刘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492-1496,共5页
[目的]评价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大鼠脊髓损伤(SCI)中的意义。[方法]50只雌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Allen’s打击制备SCI 40 g·cm组、60 g·cm组、80 g·cm组和100 g·cm组。监测体感诱发电位(S... [目的]评价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大鼠脊髓损伤(SCI)中的意义。[方法]50只雌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Allen’s打击制备SCI 40 g·cm组、60 g·cm组、80 g·cm组和100 g·cm组。监测体感诱发电位(SEP)和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同时进行大鼠运动功能评分(BBB)。[结果]随损伤程度的增加,SEP和MEP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幅减小。损伤后各时间点,不同组别间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 g·cm损伤后SEP和MEP波消失。随着打击程度的加重,BBB评分明显下降(P<0.05)。损伤程度分组与评价指标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Spearman秩相关的R值依次为MEP潜伏期、MEP波幅、BBB评分、SEP潜伏期、SEP波幅。[结论]通过神经电生理监测指标,特别是MEP,可以准确客观地判断SCI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大鼠 神经电生理 体感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诱发电位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晓云 王昆兰 +1 位作者 胡代军 王瑛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8年第4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糖尿病患者应用WD4000型神经电位诊断仪行SEP检查,同时均行临床神经系统物理检查。结果:经SEP检查神经病变阳性率为75%,而物理检查...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糖尿病患者应用WD4000型神经电位诊断仪行SEP检查,同时均行临床神经系统物理检查。结果:经SEP检查神经病变阳性率为75%,而物理检查方法仅为214%。结论:SEP可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做到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糖尿病神经病变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和脑电图对非外伤性昏迷患儿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兰兴会 张琴 +2 位作者 冯成功 王莉 徐娜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7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脑电图(EEG)检测在非外伤性昏迷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昏迷患儿[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早期进行双侧正中神经的SEP检测和EEG检查,随访6个月后进行预后分析。结果:①26例昏迷患儿SEP...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脑电图(EEG)检测在非外伤性昏迷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昏迷患儿[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早期进行双侧正中神经的SEP检测和EEG检查,随访6个月后进行预后分析。结果:①26例昏迷患儿SEP 11例正常,15例(58%)异常,SEP的异常均表现为皮层电位N20异常,其中6例皮层N20波缺失;26例患儿EEG结果均为异常,其中5例为背景活动低电压,1例为弥慢性θ活动,20例为弥漫性δ慢活动;②SEP正常的11例中,9例预后良好,2例(18%)预后不良,SEP异常的15例中,14例(93%)预后不良,其中6例死亡,5例EEG为背景活动低电压患儿的SEP均严重异常,预后最差。结论:①早期对非外伤性昏迷患儿的预后判断SEP优于EEC;②SEP皮层电位N20波缺失,同时EEG为背景活动低电压患儿,预后最差;③SEP对非外伤性昏迷患儿在早期判断预后是一种客观、有效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体感诱发电位(sep) 脑电图(EEG) 昏迷 预后
下载PDF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SEP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华强 应薇娜 卫国华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04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SEP与MCV、SCV检测在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症状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糖尿病伴有神经症状者施行了胫神经感觉诱发电位(SEP),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总异常率为7... 目的:探讨SEP与MCV、SCV检测在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症状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糖尿病伴有神经症状者施行了胫神经感觉诱发电位(SEP),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总异常率为75.41%。SEP异常率最高(65.57%);SCV次之(50.82%);MCV最低(26.23%)。大多数(80%)SCV减慢患者均有SEP延长,而1/3 SCV正常的病人,SEP潜伏期是延长的。结论:SEP与SCV、MCV合并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程度的判断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sep 临床研究 胫神经感觉诱发电位 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正中神经中、短潜伏期的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建军 李乐加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8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研究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MN-SSEP)与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MN-MSEP)在脑梗死(CI)患者应用中各自的特点及其优势。方法:对37例CI患者与21位正常对照者进行MN-SSEP和MN-MSEP检测和比较。结果:①CI组中患侧MN-SSEP中N20波... 目的:研究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MN-SSEP)与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MN-MSEP)在脑梗死(CI)患者应用中各自的特点及其优势。方法:对37例CI患者与21位正常对照者进行MN-SSEP和MN-MSEP检测和比较。结果:①CI组中患侧MN-SSEP中N20波消失和MN- MSEP各波消失;②CI组中患侧MN-SSEP正常,MN-MSEP中N20、P25的峰潜伏期(PL)正常,而N35、P45、N60的PL延长,这些异常成分与健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以N60的PL延长(异常)尤为显著;③CI组的健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N20波的消失与皮层功能缺失或上传感觉通路阻断有关。N20波正常,而其后的皮层电位异常可能与皮层间的网络连接被破坏使传导受阻有关,N60波异常的突出表现可以作为观察皮层功能变化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sep) 短潜伏期 中潜伏期 脑梗死(CI)
下载PDF
不同程度脊髓牵拉损伤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洪俊 费军 +1 位作者 刘宏亮 汪琴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9期2164-2165,共2页
目的探讨脊髓牵拉损伤中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方法采用不同重量牵拉大鼠脊髓,模拟医源性脊髓牵拉损伤,测量牵拉后大鼠体感诱发电位诱发波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结果牵拉后以及牵拉重量增加1倍后,诱发波的潜伏期和波幅均有明显变化(P<0... 目的探讨脊髓牵拉损伤中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方法采用不同重量牵拉大鼠脊髓,模拟医源性脊髓牵拉损伤,测量牵拉后大鼠体感诱发电位诱发波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结果牵拉后以及牵拉重量增加1倍后,诱发波的潜伏期和波幅均有明显变化(P<0.05),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牵拉重量与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程度相关(P<0.05)。牵拉重量增加1倍后,潜伏期的变化较波幅的变化明显。结论在脊髓牵拉损伤中,潜伏期可能是较波幅更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脊髓 牵拉损伤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联合体感诱发电位对于昏迷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邱素丽 成家欣 陈秀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9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联合体感诱发电位评估昏迷患者脑功能状态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的昏迷患者30例,平均将其分成两组,对对照组进行GCS评分、脑干反射等临床评估,动态检测并观察患者预后,对实验组患...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联合体感诱发电位评估昏迷患者脑功能状态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的昏迷患者30例,平均将其分成两组,对对照组进行GCS评分、脑干反射等临床评估,动态检测并观察患者预后,对实验组患者实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探讨BAEP和SEP判断昏迷患者脑功能状态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实验组的准确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联合体感诱发电位可以提高昏迷患者预后评估的准确性,在临床上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 预后评估
下载PDF
两种经皮穴位电刺激方法对脑卒中患者体感诱发电位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东山 陈月桂 金冬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24期4710-4712,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患侧上肢及双上肢两种不同方法对脑卒中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24名脑卒中患者根据TAES治疗的部位分为2组,刺激患侧上肢组(12名)和同时刺激双上肢组(12名)。两组对象分别接受一次30min的TAES... 目的:比较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患侧上肢及双上肢两种不同方法对脑卒中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24名脑卒中患者根据TAES治疗的部位分为2组,刺激患侧上肢组(12名)和同时刺激双上肢组(12名)。两组对象分别接受一次30min的TAES治疗,刺激参数为频率4Hz,脉宽250μs,强度为患者最大耐受量。分析双上肢SEP N9,N20的波幅和潜伏期,比较两组患侧上肢电刺激前后SEP值的变化。结果:两种方法都能使患侧上肢SEP N9和N20的波幅明显增高而潜伏期明显缩短,虽然治疗后两组间SEP各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间各参数变化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上肢或双上肢TAES治疗能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SEP值,但双上肢组对SEP值的改变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体感诱发电位 脑卒中
原文传递
脊柱侧弯手术中正常体感诱发电位时频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帆 谢小波 +1 位作者 陆瓞骥 胡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7年第6期453-457,共5页
目的提取脊柱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的时频特征参数,确定时频域特征参数的正常值范围。方法选取1998年9月至2006年1月脊柱侧弯手术病人183例,其中皮层诱发电位168例有效(92%),女性129例,男性39例,年龄7~40岁(平均年龄16.8岁);下皮层诱... 目的提取脊柱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的时频特征参数,确定时频域特征参数的正常值范围。方法选取1998年9月至2006年1月脊柱侧弯手术病人183例,其中皮层诱发电位168例有效(92%),女性129例,男性39例,年龄7~40岁(平均年龄16.8岁);下皮层诱发电位183例有效(100%),女性144例,男性39例,年龄7~40岁(平均年龄16.69岁)。运用短时傅立叶变换对手术中采集的体感诱发电位进行分析处理,提取信号在时频域的三个特征参数,并与时域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谱峰功率比波幅的变异系数更小,SEP(Cz′)的谱峰时间以(41.2±4.1)ms为中心,范围是29~55ms,谱峰频率以(53.6±6.2)Hz为中心,范围是37~79Hz;SEP(Cv)的谱峰时间以(30.1±2.9)ms为中心,范围是21~39ms,谱峰频率以(81.8±4.9)Hz为中心,范围是67~111Hz。结论运用短时傅立叶变换获得的脊柱手术时频谱具有稳定的时频特征参数分布,为建立自动判别标准及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 短时傅立叶变换 体感诱发电位 时频域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不同时期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琰 郝冬梅 +2 位作者 吕岫华 王修力 田蕴青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7-305,共9页
脑电信号(EEG)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可观测脑内活动的动态变化、完全无损检测等优点,常用于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本研究探讨脑缺血后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变化及大脑皮层的功能恢复。利用线栓法建模成功的25只SD雄性大鼠分为5组,分... 脑电信号(EEG)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可观测脑内活动的动态变化、完全无损检测等优点,常用于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本研究探讨脑缺血后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变化及大脑皮层的功能恢复。利用线栓法建模成功的25只SD雄性大鼠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和左侧中动脉缺血术后4、24、48 h和1周4个实验组。采用SEP记录法,在术后不同时间段电刺激大鼠的右前爪正中神经支配区,记录对照组和实验组左侧皮层脑电信号,提取SEP,并对安静状态下的脑电进行频谱分析,定量评价左侧中动脉缺血后初级体感皮层SEP及功率谱变化过程。实验结果显示,术后4 h,SD大鼠左侧大脑皮层测得的SEP潜伏期较正常状态显著增大((16.0±1.1)ms vs(33.7±1.3)ms,P<0.01),波幅变小((197.2±13.0)μV vs(25.1±2.0)μV,P<0.01),θ波、α波、β波、γ波的能量明显变小。θ波:(139 367.86±178.66)μV2vs(2.22±0.40)μV2,P<0.01;α波:(5389.33±25.55)μV2vs(0.23±0.01)μV2,P<0.01;β波:(79.11±4.16)μV2vs(0.01±0.01)μV2,P<0.01;γ波:(0.30±0.12)μV2vs(0.00±0.00)μV2,P<0.01。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上述特征与对照组的差距逐渐缩小,但还不能达到正常状态的水平。研究提示,SEP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功率谱 初级体感皮层
下载PDF
身高、体质量、年龄对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护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红岩 陆瓞骥 胡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7年第4期281-286,共6页
目的研究脊柱侧凸病人体质量、身高、年龄与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护的关系。方法以70例脊柱侧凸病人为对象,其中男性19例,女性51例;年龄4~35岁,平均年龄17.5岁;身高100~188cm,平均159.44cm;体质量15.5~84kg,平均44.39kg。分析术... 目的研究脊柱侧凸病人体质量、身高、年龄与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护的关系。方法以70例脊柱侧凸病人为对象,其中男性19例,女性51例;年龄4~35岁,平均年龄17.5岁;身高100~188cm,平均159.44cm;体质量15.5~84kg,平均44.39kg。分析术中皮层和下皮层SEP的潜伏期和波幅在不同手术阶段的百分比变化率与体质量、身高、年龄的相关性。结果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各监护阶段SEP波峰潜伏期和波幅的百分比变化率与病人的体质量、身高和年龄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35,P>0.05)。结论在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术中脊髓监护过程中,病人的身高、体质量和年龄不会对SEP监护结果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脊柱矫形手术 体感诱发电位(sep) 潜伏期 波幅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联合感觉神经传导测定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谭凯儒 李艳萍 +1 位作者 简敏威 陈敏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9年第5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EP)联合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12月随机抽取2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其中A组88例,B组100例,C组84例。A组进行双侧下肢SEP检测;B组进... 目的:探讨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EP)联合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12月随机抽取2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其中A组88例,B组100例,C组84例。A组进行双侧下肢SEP检测;B组进行SCV测定,C组进行双侧下肢SEP联合SCV测定。结果:通过3组的检测结果比较得出:A组异常率为72.7%,B组异常率为53.0%,C组异常率为84.5%。3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与C组、E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其中,A组与C组比较,C组的SEP联合SCV检测优于A组单纯的SEP检测,B组与C组比较,C组的SEP联合SCV检测优于B组单纯的SCV检测。结论:SCV能够早期反映糖尿病对外周神经轴索以及脱髓鞘损害;SEP能够为糖尿病并发深感觉损害以及中枢段病变提供早期诊断依据。SEP与SVC联合检测能更全面地反映2型糖尿病外周及其中枢神经系统情况,使病变早期诊断更为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sep)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糖尿病
下载PDF
阴茎体感诱发电位联合阴茎皮肤交感反应在早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谭凯儒 李艳萍 +2 位作者 简敏威 陈敏 李袅艳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09-213,共5页
目的:评估阴茎体感诱发电位(SEP)联合阴茎皮肤交感反应(SSR)在早泄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随机抽取的82例早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进行测定。其中A组27例.B组27例.C组28例。A组进行阴茎SEP检测;B组进行阴茎SSR检测,C... 目的:评估阴茎体感诱发电位(SEP)联合阴茎皮肤交感反应(SSR)在早泄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随机抽取的82例早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进行测定。其中A组27例.B组27例.C组28例。A组进行阴茎SEP检测;B组进行阴茎SSR检测,C组进行阴茎SEP联合阴茎SSR检测。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3组的阴茎SEP、阴茎SSR结果及其临床反应进行分析,探究其产生结果与相关因素的具体关系。结果:通过分别对3组的检测,A组异常率为67%.B组异常率为48%,C组异常率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其中,A组与C组比较,C组的阴茎SEP联合阴茎SSR检测优于A组单纯的阴茎SEP检测,B组与C组比较,C组的阴茎SEP联合阴茎SSR检测优于B组单纯的阴茎SSR检测。结论:阴茎SEP能够反映早泄患者阴茎背神经传人至中枢整个通路的变化;阴茎SSR是交感皮肤反应的一种,不同于在掌心、足心记录的阴茎SsR,阴茎SSR可以反映出阴茎区域特异性交感神经活动的变化。阴茎SEP与阴茎SSR联合检测能更全面地反映早泄的病因.能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 早泄 体感诱发电位(sep) 皮肤交感反应(SSR)
下载PDF
孤啡肽对大鼠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和Na^+-K^+ 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淑伟 李玉荣 +2 位作者 曲丽辉 邹向晖 张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68-871,共4页
目的观察脑室注射孤啡肽和吗啡对大鼠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孤啡肽在脑内致痛觉过敏和抗吗啡镇痛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经硬膜外引导SEP;用ATP酶测试盒,检测大鼠皮层体感... 目的观察脑室注射孤啡肽和吗啡对大鼠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孤啡肽在脑内致痛觉过敏和抗吗啡镇痛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经硬膜外引导SEP;用ATP酶测试盒,检测大鼠皮层体感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Na+-K+ATP酶的活性。结果1)脑室注射0·9μg的孤啡肽后,皮层SEP的P1-N1峰峰值和N1-P2峰峰值波幅明显增加(P<0·01)。脑室分别注射0·04μg、0·45μg、0·9μg、1·8μg的孤啡肽,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Na+-K+ATP酶的活性(P<0·01)。2)脑室注射20μg吗啡后,皮层SEP明显被抑制,Na+-K+ATP酶活性显著增加(P<0·01)。3)脑室联合注射孤啡肽(0·9μg)和吗啡(20μg)后,皮层SEP和Na+-K+ATP酶活性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孤啡肽在中枢可能通过影响SEP和Na+-K+ATP酶产生痛觉过敏和抗吗啡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啡肽 吗啡 大脑皮层体感区诱发电位 NA^+-K^+ATP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