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进展及现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鲁静 贾志军 +2 位作者 郭强 王毅 齐涛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0-909,共10页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多为有机液体,易燃易爆、安全性差。用固态电解质制备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化学窗口宽、能量密度大和安全性高等优点,是电动汽车和规模化储能应用的理想化学电源。本工作主要介绍了全固态电解质的电解质材料及电极...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多为有机液体,易燃易爆、安全性差。用固态电解质制备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化学窗口宽、能量密度大和安全性高等优点,是电动汽车和规模化储能应用的理想化学电源。本工作主要介绍了全固态电解质的电解质材料及电极/电解质界面调控与机理问题,为改善固/固界面相容性及降低界面阻抗方面提供解决方案。阐述了目前主流的正负极材料、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及目前的专利申请状况,简要讨论了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产业应用角度展望了其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从业者全面了解全固态电池的发展提供有利依据。要点:(1)目前有潜力实现大规模产业应用的固态电解质材料有NASICON, Garnet氧化物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和聚合物电解质等。(2)针对固态电极/固态电解质(固/固)界面的研究尚未达到对固态电极/液体电解质(固/液)界面认识的程度,界面阻抗大、稳定性不良、应力变化等问题尚未解决。(3)急需开发能量密度高及稳定性好的正、负极材料,并匹配适当的电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固态电解质 固/固界面 电极材料 界面阻抗
原文传递
反平面集中力作用下不同材料界面共线裂纹问题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又文 蒋持平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893-902,共10页
本文研究在反平面集中力作用下,不同弹性材料界面上的共线裂纹问题.运用复变函数的解析延拓方法并结合对奇性主部的分析,获得了一般解;求出了几种典型情况的封闭解;算出了应力强度因子.本文解答的若干特殊情形,与前人成果吻合.通过比较... 本文研究在反平面集中力作用下,不同弹性材料界面上的共线裂纹问题.运用复变函数的解析延拓方法并结合对奇性主部的分析,获得了一般解;求出了几种典型情况的封闭解;算出了应力强度因子.本文解答的若干特殊情形,与前人成果吻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在局部对称加载下,本文结果与同种材料的相应解答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界面 裂纹 剪切 应力强度因子
下载PDF
用动态光弹法记录的超声脉冲沿固-固界面的传播过程 被引量:8
3
作者 诸国桢 孙耀 傅德永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10,共4页
本文报导了用动态光弹法记录的沿两种玻璃形成的界面上超声脉冲的传播过程。实验中所用的固-固界面是由两种玻璃组成(玻璃Ⅰ的声速较高,玻璃Ⅱ的声速较低)。实验记录了沿界面的两组波脉冲(一组传播较快,一组传播较慢)的形成及独立传播... 本文报导了用动态光弹法记录的沿两种玻璃形成的界面上超声脉冲的传播过程。实验中所用的固-固界面是由两种玻璃组成(玻璃Ⅰ的声速较高,玻璃Ⅱ的声速较低)。实验记录了沿界面的两组波脉冲(一组传播较快,一组传播较慢)的形成及独立传播的过程。快波组包括快速层中的纵波脉冲及其产生的三种头波,慢波组包括慢速层中的纵波脉冲及其产生的二种头波。实验中出现的波组的种类和成员与已有的脉冲线源的理论解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光弹法 超声脉冲 固-固界面 声场
下载PDF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锂负极界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黄俊俏 沈之川 +2 位作者 钟嘉炜 谢文浩 施志聪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77,共16页
固态锂电池是新能源领域最有希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之一。本文以聚合物固态电解质-锂负极界面的构型特征和形成机理为基础,系统讨论界面接触性、界面化学和电化学反应、锂负极枝晶生长等问题对二者之间的界面稳定性与兼容性的... 固态锂电池是新能源领域最有希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之一。本文以聚合物固态电解质-锂负极界面的构型特征和形成机理为基础,系统讨论界面接触性、界面化学和电化学反应、锂负极枝晶生长等问题对二者之间的界面稳定性与兼容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重点阐述了掺杂改性、结构设计等手段在三种聚合物基体与锂负极之间的界面的应用。此外,本文还综述了常见界面表征手段及其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锂负极界面的应用情况。最后,基于设计和构筑稳定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锂负极界面的相关策略,本文对掺杂、核层设计等界面优化手段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锂电池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锂负极 固-固界面 界面修饰 界面表征
下载PDF
Review Article Li-current collector interface in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5
作者 Tian-Yu Wang Dingyi Zhao +1 位作者 Keyue Liang Yuzhang Li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0期8706-8728,共23页
Interfaces within batteries,such as the widely studied 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SEI),profoundly influence battery performance.Among these interfaces,the solid-solid interface between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current... Interfaces within batteries,such as the widely studied 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SEI),profoundly influence battery performance.Among these interfaces,the solid-solid interface between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current collectors is crucial to battery performance but has received less discussion and attention.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latest research advancements on the solid-solid interface between lithium metal(the next-generation anode)and current collectors(typically copper),focusing on factors affecting the Li-current collector interface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from perspectives of current collector substrate(lithiophilicity,crystal facets,mechanical properties,and topological structure),electrolyte chemistry,current density,stacking pressure,SEI,electric field and temperature,and provides a future directions and opportunities on this top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metal anode current collectors Li-current collector interface solid-solid interfac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原文传递
圆形界面裂纹反平面问题的基本奇异解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又文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44-254,共11页
本文研究反平面集中力作用下,不同弹性材料的圆形界面上有多条裂纹的问题。运用复变函数的解析延拓技术与奇性主部分析方法,首次获得该问题的一般解答,求出了几种典型情况的封闭解;算出了应力强度因子,并由此导出一系列特殊结果,其中几... 本文研究反平面集中力作用下,不同弹性材料的圆形界面上有多条裂纹的问题。运用复变函数的解析延拓技术与奇性主部分析方法,首次获得该问题的一般解答,求出了几种典型情况的封闭解;算出了应力强度因子,并由此导出一系列特殊结果,其中几个与已有文献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裂纹 反平面问题 奇异解
下载PDF
降低固-固界面接触热阻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吕晓卫 冯展鹰 +1 位作者 冯杏梅 金贵东 《电子机械工程》 2015年第4期37-40,共4页
接触热阻是影响固-固界面之间传热的重要因素,文中研究了界面压力、接触面粗糙度、接触面平面度和在固-固界面添加导热介质等方式对固-固界面接触热阻的影响。研究显示在低压力水平和四角加压的方式下,降低接触面粗糙度和在接触面之间... 接触热阻是影响固-固界面之间传热的重要因素,文中研究了界面压力、接触面粗糙度、接触面平面度和在固-固界面添加导热介质等方式对固-固界面接触热阻的影响。研究显示在低压力水平和四角加压的方式下,降低接触面粗糙度和在接触面之间填充导热介质可以有效降低固-固界面的接触热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固界面 接触热阻 粗糙度 填充介质
下载PDF
SiC颗粒增强LD_2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方生 刘玉先 陈茂爱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174-178,共5页
采用液态浸渍后直接挤压工艺制备了SiC颗粒增强LD2 基复合材料 金相显微镜与透射电镜分析观察表明 ,颗粒状的SiC较均匀分布在α -Al基体中 ,两相之间发生了界面反应 ,反应产物为六方结构的Al4 C3与面心立方结构的Mg2 Si Al4 C3 呈棒状 ... 采用液态浸渍后直接挤压工艺制备了SiC颗粒增强LD2 基复合材料 金相显微镜与透射电镜分析观察表明 ,颗粒状的SiC较均匀分布在α -Al基体中 ,两相之间发生了界面反应 ,反应产物为六方结构的Al4 C3与面心立方结构的Mg2 Si Al4 C3 呈棒状 ,晶内存在孪晶亚结构 ,孪晶面为 (0 0 0 3) ,其长轴方向即晶体生长方向为 [10 10 ] SiC颗粒的分布状态对界面反应层厚度及Al4 C3 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LD2基复合材料 微料增强 固体-固体界面
下载PDF
固态锂金属电池中原位聚合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徐攀 孔伟进 +3 位作者 黄雪妍 孙硕 黄文泽 赵辰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60,共12页
在下一代电池体系中,固态金属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潜力,同时有望避免目前电池面临的燃烧、爆炸等安全隐患.其中,固态电解质和电极材料之间的固-固界面接触差是其实用化面临的重要挑战.近年来,经电池内部原位聚合反应制得的原位聚合电... 在下一代电池体系中,固态金属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潜力,同时有望避免目前电池面临的燃烧、爆炸等安全隐患.其中,固态电解质和电极材料之间的固-固界面接触差是其实用化面临的重要挑战.近年来,经电池内部原位聚合反应制得的原位聚合电解质用于固态锂金属电池具备界面一体化提升固-固界面相容性、抑制枝晶的形成、抑制正极过渡金属离子/多硫化物/氧化还原介质的溶解/穿梭并提升电池电化学性能多种优势.本文首先讨论了聚合电解质的反应机理,然后分析了电池内部常见电解质的原位聚合原理,总结了固态锂金属电池中原位聚合电解质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未来原位聚合电解质的发展方向和商业化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锂金属电池 原位聚合 固态电解质 固-固界面
下载PDF
Realizing a“solid to solid”process via in situ cathode electrolyte interface(CEI)by solvent-in-salt electrolyte for Li-S batteries 被引量:1
10
作者 Jiajun Huang Mengli Tao +7 位作者 Weifeng Zhang Guangli Zheng Li Du Zhiming Cui Xiujun Wang Zhenxing Liang Shijun Liao Huiyu So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3年第4期5018-5025,共8页
Lithium-sulfur batteries(LSBs)are regarded as the most promising next-generation energy system due to their high theoretical energy density.However,LSBs suffer the“shuttle effect”if undergoing the solid-liquid-solid... Lithium-sulfur batteries(LSBs)are regarded as the most promising next-generation energy system due to their high theoretical energy density.However,LSBs suffer the“shuttle effect”if undergoing the solid-liquid-solid sulfur conversion process during cycling.Herein,we design a solvent-in-salt(SIS)electrolyte with co-solvent vinylene carbonate(VC)to synthesize an in situ dense cathode electrolyte interface(CEI)and successfully change sulfur conversion into a solid-solid way to avoid shuttle effect by separating the contact of sulfur and ether solvent.Dense CEI is formed at the beginning of first discharge by the combined action of SIS electrolyte and filmogen VC.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 show that SIS electrolyte controls the initial formed lithium polysulfides(LiPSs)to stay very closely on the cathode surface,and then converts them into a dense CEI film.As a result,Coulombic efficiency(above 99%)and cycling performance of LSBs are improved.Furthermore,the in situ dense CEI can nearly stop the self-discharge of LSBs,and enable the LSBs to work under a pretty lean electrolyte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sulfur battery solid-solid conversion cathode electrolyte interface no-shuttle-effect
原文传递
基于无机钠离子导体的固态钠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林峰 贾欢欢 +3 位作者 丁庆 赵宇明 谢佳 程时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370-1382,共13页
锂离子电池的迅速发展导致锂价格上涨,另外,锂资源地壳储量低且分布不均,引起了人们对锂离子电池替代品的研究。钠资源丰富且与锂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使得钠离子电池受到广泛关注。基于不可燃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固态钠电池,兼具高安全和低... 锂离子电池的迅速发展导致锂价格上涨,另外,锂资源地壳储量低且分布不均,引起了人们对锂离子电池替代品的研究。钠资源丰富且与锂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使得钠离子电池受到广泛关注。基于不可燃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固态钠电池,兼具高安全和低成本的优势,成为规模化储能领域非常有前景的储能器件。经过不懈努力,适用于固态钠电池的电解质已经被陆续开发,包括常见的β-Al2O3、NASICON型、硫化物型固态电解质以及新型富钠反钙钛矿和复合氢化物等。这些钠离子固态电解质经过合成条件优化、元素取代或置换、结构调控等手段,室温离子电导率可达10-3 S/cm以上,已经完全可满足实用需求。但是,固态钠电池的实际应用依然受到较大挑战,主要是固态电池中电解质与正负极材料间的化学、电化学相容性差,以及固-固界面接触问题。本文通过梳理近些年与固态钠电池相关的研究,总结了不同类型固态电解质应用到固态钠电池过程中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相应解决策略,同时讨论了固态钠电池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总的来说,主要通过引入离子液体或聚合物、多孔结构设计、电解质包覆,以及复合正极设计等方式,提升固态钠电池电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钠电池 固态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电化学稳定性 固-固界面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中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婉卿 孙歌 +2 位作者 姚诗余 陈楠 杜菲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133,共13页
在新一代储能领域中,相比于传统的有机液态电池,全固态电池具有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和循环寿命长等优势,对其电解质的研究更是关注的重点。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结合了无机固态电解质高强度、高稳定性、高离子电导率与聚合物固态电... 在新一代储能领域中,相比于传统的有机液态电池,全固态电池具有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和循环寿命长等优势,对其电解质的研究更是关注的重点。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结合了无机固态电解质高强度、高稳定性、高离子电导率与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质软、易加工的优势,是目前最有潜力的电解质体系。对锂离子固态电解质的基础进行了简介,并着重对有机-无机复合电解质存在的问题(离子电导率、固固界面、电化学窗口及两相相容性)及优化策略进行总结,最后对复合电解质面临的关键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固态电解质 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固固界面
原文传递
锂镧锆氧(LLZO)基固态锂电池界面关键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翟朋博 常冬梅 +2 位作者 毕志杰 赵宁 郭向欣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847-2865,共19页
与目前采用有机电解液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相比,引入固体电解质的固态锂电池在同时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成为开发下一代锂电池的重点。在众多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石榴石型的锂镧锆氧(Li_(7)La_(3)Zr_(2)O_(12),LLZO)... 与目前采用有机电解液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相比,引入固体电解质的固态锂电池在同时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成为开发下一代锂电池的重点。在众多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石榴石型的锂镧锆氧(Li_(7)La_(3)Zr_(2)O_(12),LLZO)凭借高锂离子电导率、优异的对锂稳定性和宽电化学窗口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然而,LLZO的引入带来诸多界面之间的突出问题,例如固固界面的物理接触、应力应变、电荷重新排布以及电化学稳定性等。这些问题不仅是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而且带来了很多新的物理化学现象需要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从LLZO基固体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外部界面和固体电解质及复合电极内部界面两个角度入手,依据本课题组多年的研究积累,结合领域内最新研究动态,详细讨论了:(1)LLZO基固体电解质粉体材料表面碳酸锂(Li_(2)CO_(3))的形成原因、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克服这一问题的手段;(2)LLZO基固体电解质层内部界面调控对锂离子电导率及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3)LLZO/Li界面特性及Li在LLZO基陶瓷电解质中贯穿生长,深入探讨了诱导Li析出和生长的电场、电荷、应力应变等作用机制;(4)复合正极内部界面问题及其与电解质层外部接触界面的一体化构筑方法。希望通过本文对LLZO固态锂电池界面问题的关键科学和技术的分析总结,为构筑高导通高稳定界面,推动高性能固态锂电池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 固-固界面 电荷传输 界面调控 固态锂电池
下载PDF
全固态锂硫电池中界面问题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政刚 张学习 +2 位作者 钱明芳 耿林 熊岳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97-9107,共11页
由于锂金属负极的理论比容量和固态电解质的安全性高,全固态锂硫电池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与液态锂硫电池相比,全固态锂硫电池最大的不同在于使用固态电解质替换了液态电解质,且固态电解质材料不可燃,因此有着更高的安全性。此外,... 由于锂金属负极的理论比容量和固态电解质的安全性高,全固态锂硫电池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与液态锂硫电池相比,全固态锂硫电池最大的不同在于使用固态电解质替换了液态电解质,且固态电解质材料不可燃,因此有着更高的安全性。此外,经过优化处理后的固态电解质有着足够的机械强度,可以有效抑制锂枝晶的产生。同时在产品的制备和运输方面,全固态电池也有着更大的优势。然而,全固态电池中存在着大量的固固界面,这些固固界面会导致在循环过程中产生界面电阻、体积畸变等一系列问题,会制约全固态锂硫电池的商业应用。因此,近年来学者们对固固界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不断改进制备工艺,表征界面变化过程,并对离子迁移路径进行了模拟和验证。目前,全固态锂硫电池已经有部分投入了商业应用。全固态锂硫电池主要包括含硫正极、锂金属负极和固态电解质,而固态电解质主要分为无机固态电解质和有机固态电解质两大类。因此,对固态电解质界面的研究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态电解质内部界面,包括无机电解质与无机电解质之间的界面或者无机电解质与有机电解质之间的界面,该界面主要对离子电导率有着重要影响;另一类主要包括固态电解质与正负极之间的界面,对电池的化学稳定性、体积稳定性和离子电导率等均存在较大的影响。近年来,研究者发现通过改变混合方法、粒径、多孔基体和体积压力等能够有效改善界面。同时,随着表征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原位界面表征技术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界面的变化状态。本文系统性地阐述了全固态锂硫电池的内、外界面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全固态锂硫电池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以期为制备稳定、高性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锂硫电池 固固界面 固态电解质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固态锂硫电池电解质及其界面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鑫鑫 蒋伟 +6 位作者 万正威 赵澍 李泽珩 王利光 倪文斌 凌敏 梁成都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48-862,共15页
固态锂硫(Li-S)电池通过固态电解质代替传统液态电解液体系,有望同时解决液态Li-S电池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锂金属与液态电解液的副反应、安全性能差等关键科学问题,发挥其高稳定性、高能量密度的优势。然而,固态Li-S电池在固态电解质... 固态锂硫(Li-S)电池通过固态电解质代替传统液态电解液体系,有望同时解决液态Li-S电池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锂金属与液态电解液的副反应、安全性能差等关键科学问题,发挥其高稳定性、高能量密度的优势。然而,固态Li-S电池在固态电解质和电极/电解质界面问题上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详细介绍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聚合物基体电解质在Li-S电池中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分析了电极/电解质固-固界面接触问题。针对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存在的本征缺陷,阐述了改善固态电解质化学及电化学稳定性的方法;针对有机聚合物电解质,总结分析了影响其离子电导率的关键因素及提升方法。在电极/电解质界面问题方面,揭露了影响界面离子传输及界面稳定性的本征特性,并总结了近年来报道的针对正(负)极/电解质界面离子传输低的改进方法。最后指出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不同种类电解质的本征缺陷,并结合科学模拟深入研究界面传输机制,在实践中对电极/电解质界面结构的合理设计,对固态Li-S电池的实用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锂硫电池 固/固界面 固态电解质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固态锂硫电池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政刚 钱明芳 +3 位作者 叶凤柏 张学习 耿林 熊岳平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第19期87-90,共4页
全固态电池选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质,其化学性质稳定,能够改善金属锂负极的安全隐患,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由于其高离子导率和可加工性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与液态电解质相比,固态电解质的低离子导率和固固接触导致的界面问... 全固态电池选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质,其化学性质稳定,能够改善金属锂负极的安全隐患,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由于其高离子导率和可加工性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与液态电解质相比,固态电解质的低离子导率和固固接触导致的界面问题依然制约其实际应用。本文讨论了固态锂硫电池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目前的问题和研究现状,并从离子导率和界面问题两方面介绍了全固态锂硫电池的发展趋势,为全固态锂硫电池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锂硫电池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固固界面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 of interface design in garnet electrolyte-based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被引量:2
17
作者 Junrun Feng Zhonghui Gao +2 位作者 Lin Sheng Zhangxiang Hao Feng R.Wang 《Carbon Energy》 CAS 2021年第3期385-409,共25页
Inorganic solid-state electrolytes(SSEs)are nonflammable alternatives to the commercial liquid-phase electrolytes.This enables the use of lithium(Li)metal as an anode,providing high-energy density and improved stabili... Inorganic solid-state electrolytes(SSEs)are nonflammable alternatives to the commercial liquid-phase electrolytes.This enables the use of lithium(Li)metal as an anode,providing high-energy density and improved stability by avoiding unwanted liquid-phase chemical reactions.Among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SEs,the garnet-type electrolytes witness a rapid development and are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top candidates to pair with Li metal due to their high ionic conductivity,thermal,and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However,the large resistances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garnet-type electrolytes and cathode/anode are the major bottlenecks for delivering desirabl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all-solid-state batteries(SSBs).The electrolyte/anode interface also suffers from metallic dendrite formation,leading to rapid performance degradation.This is a fundamental material challenge due to the poor contact and wettability between garnet-type electrolytes with electrode materials.Here,we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recent contributions in mitigating such materials challenges at the interface.Strategies used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ar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categories with regard to their working principles.On one hand,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anode/garnet interface,such as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Li-alloy anode and different artificial interlayers,significantly improving interfacial performance.On the other hand,the desired cathode/garnet interface is still hard to reach due to the complex chemical and physical structure at the cathode.The common methods used are nanostructured cathode host and sintering additives for increasing the contact area.On the basis of this information,we present our views on the remaining challenges and future research of electrode/garnet interface.This review not only motivates the need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damentals,stability,and modifications of the garnet/electrode interfaces but also provides guidelines for the future design of the interface for SS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garnet electrolytes garnet/electrode interface solid-solid interface
下载PDF
浅析SOFC性能衰减的材料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克卿 刘晓天 +2 位作者 赵二庆 樊丽权 熊岳平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从SOFC工作状态出发,分析了材料在氧化还原气氛中的固-气界面化学稳定性、材料间固-固界面的扩散与相互反应的特性,以及外部化学物质的介入对三相界面反应的干扰等三方面因素对电池性能可能产生的影响.作者认为,注重探究实用的SOFC电池... 从SOFC工作状态出发,分析了材料在氧化还原气氛中的固-气界面化学稳定性、材料间固-固界面的扩散与相互反应的特性,以及外部化学物质的介入对三相界面反应的干扰等三方面因素对电池性能可能产生的影响.作者认为,注重探究实用的SOFC电池性能衰减材料因素有助于我国SOFC电堆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 固-气界面 固-固界面 三相界面
下载PDF
Study on the Pulsed Flashover Characteristics of Solid-Solid Interface in Electrical Devices Poured by Epoxy Resin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曼苹 吴锴 +3 位作者 杨战平 丁曼 刘鑫 成永红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9期856-860,共5页
In electrical devices poured by epoxy resin, there are a lot of interfaces between epoxy resin and other solid dielectrics, i.e. solid-solid interfaces.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flashover characterist... In electrical devices poured by epoxy resin, there are a lot of interfaces between epoxy resin and other solid dielectrics, i.e. solid-solid interfaces.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flashover characteristics of two typical solid-solid interfaces (epoxy-ceramic and epoxy~ PMMA) under steep high-voltage impulse for different electrode systems (coaxial electrodes and finger electrode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epoxy resin (neat epoxy resin, polyether modified epoxy resin and polyurethane modified epoxy resi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ashover of solid-solid interface is similar to the breakdown of solid dielectric, and there are unrecoverable carbonated tracks after flashover. Under the same distance of electrodes, the electric stress of coaxial electrodes is lower than that of finger electrodes; and after the flashover, there are more severe breakdown and larger enhanced surface conductivity at interface for coaxial electrodes, as compared with the case of finger electrode.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oxy resin solid-solid interface flashover characteristic BREAKDOWN
下载PDF
In situ characterizations of solid-solid interfaces in solid-state batteries using synchrotron X-ray techniques 被引量:2
20
作者 Marcos Lucero Shen Qiu Zhenxing Feng 《Carbon Energy》 CAS 2021年第5期762-783,共22页
The solid-solid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solid-state batteries(SSBs),as ionic diffusion,reaction,transformation,and restructuring could all take place.As these processes str... The solid-solid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solid-state batteries(SSBs),as ionic diffusion,reaction,transformation,and restructuring could all take place.As these processes strongly influence the battery performance,study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solid-solid interfaces,particularly in situ during battery operation,can provide insights to establish th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 for SSBs.Synchrotron X-ray techniques,owing to their unique penetration power and diverse approaches,are suitable to investigate the buried interfaces and examine structural,compositional,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In this review,we will discuss various surface-sensitive synchrotron-based scattering,spectroscopy,and imaging methods for the in situ characterization of solid-solid interfaces and how this information can be correlated to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SBs.The goal is to overview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technique by highlighting representative examples,so that similar strategies can be applied by battery researchers and beyond to study similar solid-solid interface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situ characterizations solid-state battery solid-solid interface synchrotron X-ra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