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室中应用相变储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1
作者 王宏丽 邹志荣 +1 位作者 陈红武 张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4-307,共4页
相变储热是近年来建筑与能源界非常重视的研究热点,将其应用于温室节能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温室应用相变储热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温室储热的相变材料的性能与技术问题,指出了建立温室储热系统的可行的应用途径为墙体储热、... 相变储热是近年来建筑与能源界非常重视的研究热点,将其应用于温室节能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温室应用相变储热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温室储热的相变材料的性能与技术问题,指出了建立温室储热系统的可行的应用途径为墙体储热、地下储热和室内外联合储热。该文可为温室应用相变储热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温室 太阳能利用 储热系统
下载PDF
落叶阔叶树种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对林缘不同光环境光能和水分的利用 被引量:48
2
作者 郭志华 张旭东 +2 位作者 黄玲玲 巨关升 ChenJiquan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47-1056,共10页
由于砍伐、林火等形成的林缘是典型的生态过渡区,并以高生物多样性和快速变化的光环境为最显著特征。研究植物在林缘附近不同光环境下对光能和水分的利用特征有利于在个体层次揭示林木更新、森林群落动态的生理生态学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砍伐、林火等形成的林缘是典型的生态过渡区,并以高生物多样性和快速变化的光环境为最显著特征。研究植物在林缘附近不同光环境下对光能和水分的利用特征有利于在个体层次揭示林木更新、森林群落动态的生理生态学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蒙古栎是长白山地区落叶阔叶林及阔叶红松林中的常见阳性树种。通过对长白山白桦林林缘及附近蒙古栎的野外观测研究,结果表明:①林冠对林缘光照等的影响随距离林缘远近的不同而不同。林缘及附近区域的光环境存在巨大差异,温度和水分条件等也有显著变化。②蒙古栎光合的日进程为单峰型,净光合速率的高峰值达20μmolCO2·m-2·s-1,未见明显午休;林外蒙古栎的净光合速率及日光合总量均大于(或远大于)林缘和林内的净光合速率及日光合总量,表明蒙古栎在林外强光下生长最快;此外,对低光的高效利用显示蒙古栎可在林内低光环境正常生长。③蒙古栎在不同光环境下蒸腾速率的日进程为单峰型,林外最高可达近8mmolH2O·m-2·s-1。虽然蒙古栎在林外的蒸腾速率、日蒸腾量及水分利用率均较高,但与林内弱光环境相比,水分利用率增加的趋势略有降低,这是蒙古栎对林外强光环境的一种适应。④蒙古栎叶片的气孔导度随光照的增加而增大,这有利于植物在强光下增加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有利于植物在强光下快速生长。另外,蒙古栎的叶片胞间CO2浓度从早至晚呈增加趋势;随日PAR总量的增加,蒙古栎的叶片胞间CO2浓度呈降低趋势。弱光环境下胞间CO2浓度的增加,有利于植物固定CO2、增加对光能和水分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缘 光环境 光能利用 水分利用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下载PDF
试析光合作用的研究动向 被引量:29
3
作者 程建峰 沈允钢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4-704,共11页
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和"生命界最重大的顶极创造之一",在生物演化、生物圈形成和运转及人类诞生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过程中都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从最近召开的国际和国内光合作用会议来... 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和"生命界最重大的顶极创造之一",在生物演化、生物圈形成和运转及人类诞生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过程中都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从最近召开的国际和国内光合作用会议来看,当前进行的研究呈现出领域越来越宽广、层次越来越深入、技术越来越先进的特点;研究重点集中在探讨光合作用反应机理、结构与功能,揭示光合机构组装、运转与调节机制及光合作用与人类可持续发展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能转化 光合作用 光合机构 太阳能利用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基于SEM的公众太阳能光伏发电认知和采纳意愿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丁丽萍 帅传敏 +2 位作者 李文静 闫琼 郭晴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14-1423,共10页
当今世界,化石能源日益短缺、能源危机加剧,作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应运而生,世界各国都加快了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步伐。公众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采纳主体,直接影响着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及光伏发电的推广速度。因此,开展公... 当今世界,化石能源日益短缺、能源危机加剧,作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应运而生,世界各国都加快了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步伐。公众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采纳主体,直接影响着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及光伏发电的推广速度。因此,开展公众对太阳能光伏发电认知和采纳意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武汉地区330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公众太阳能光伏发电认知和采纳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理论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认知与采纳意愿的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SEM)并对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政策对公众的节能意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的选择倾向和采纳意愿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其中对公众的节能意识影响最大;2公众节能意识对其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认知与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的采纳意愿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其中对采纳意愿的影响最大;3公众的节能意识和公众认知对其选择倾向产生的直接影响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且公众认知和选择倾向对其采纳意愿产生的直接影响也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利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 公众认知 采纳意愿 结构方程模型(SEM)
原文传递
吉林省太阳辐射变化规律及太阳能资源利用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廉士欢 靳英华 彭聪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年第3期30-34,共5页
为揭示吉林省的太阳能资源变化规律,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和线性相关分析及M-K检验法对1960年以来长春、延吉代表站的太阳总辐射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的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4 787.4 M J/m2.a,夏季太阳总辐射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 为揭示吉林省的太阳能资源变化规律,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和线性相关分析及M-K检验法对1960年以来长春、延吉代表站的太阳总辐射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的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4 787.4 M J/m2.a,夏季太阳总辐射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吉林省年平均太阳总辐射在波动中下降,且下降趋势不显著,20世纪60年代太阳总辐射较高,80年代达到最低值,90年代以后小幅度回升。春、秋、冬季的太阳总辐射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冬季太阳总辐射下降趋势显著,夏季呈显著增加。吉林省年日照时数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的地域分布差异;而在时间上也呈现出由春季到冬季依次减少的分布特征。吉林省的太阳能资源总量丰富,变化趋势不显著,这对于利用太阳能资源是十分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变化规律 太阳能利用 吉林
下载PDF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及其节能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志刚 祝秀娟 《建设科技》 2020年第23期98-102,106,共6页
本文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论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以北京某光伏发电项目为案例,计算该建筑应用光伏发电技术带来传统能源替代量和环境减排效益。
关键词 太阳能利用 光伏发电技术 绿色建筑 节能减排
下载PDF
硝酸熔盐储热材料在太阳能利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宏韬 赵有璟 +5 位作者 张萍 时历杰 李锦丽 康为清 黄培锦 王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60,共7页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危机日渐凸显,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如何高效利用太阳能资源值得深究。熔盐具有良好的蓄热特性,在石化、电池及冶金行业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尤其可以作为传热蓄热介质应...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危机日渐凸显,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如何高效利用太阳能资源值得深究。熔盐具有良好的蓄热特性,在石化、电池及冶金行业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尤其可以作为传热蓄热介质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和太阳能制氢中。其中硝酸盐的特性较为适合用于熔盐储热材料。主要针对硝酸熔融盐体系,一是介绍了硝酸熔融盐体系在太阳能方面的应用,二是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此体系的物化性质研究,如工作温度范围、热力学性质及热稳定性等。通过对比,总结了不同混合熔融盐各项性能的异同。指出了硝酸熔融盐性能深入研究的方向,为硝酸熔盐在能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熔盐 传热蓄热 太阳能利用 蓄热介质
下载PDF
西藏高原低能耗建筑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加平 杨柳 +1 位作者 刘艳峰 田国民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第10期40-46,共7页
针对西藏高原地区城乡居住建筑环境质量差、常规能源缺乏的现状,通过对城乡居住建筑的大规模实地勘察、对建筑物理环境和能耗等指标的详细测算以及对城镇居住建筑和传统民居基本模式的综合分析,提出了适合西藏高原自然气候条件和社会经... 针对西藏高原地区城乡居住建筑环境质量差、常规能源缺乏的现状,通过对城乡居住建筑的大规模实地勘察、对建筑物理环境和能耗等指标的详细测算以及对城镇居住建筑和传统民居基本模式的综合分析,提出了适合西藏高原自然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低能耗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关键技术问题。研发了低能耗建筑设计基本气象参数数据,创作出以太阳能综合利用为核心技术、适合当地民族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城镇节能居住建筑体系和新型乡村生态民居建筑并建成示范工程,在满足基本热舒适条件下,同时保证了居住建筑的采暖和空调的超低能耗。编制了西藏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相关标准和图集,推动了当地建筑节能行业的整体进步。研究成果对于西部其他地区亦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 建筑节能 太阳能利用 居住建筑 低能耗建筑
下载PDF
太阳能发电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9
作者 胡忠文 张明锋 郑继华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1年第1期14-16,47,共4页
介绍了太阳能发电研究现状及其在未来能源供应中的重要性,通过对太阳能发电两个重要利用方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研究分析,阐述了他们目前研究和应用进展及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为太阳能发电研究指出方向,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太阳能利用 光伏发电 太阳能热发电
下载PDF
一种强化太阳能换热的新型涡流发生器换热机理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国兵 张于峰 +1 位作者 齐承英 王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1-785,共5页
提出一种强化太阳能热风干燥器和集热器气侧换热的新型涡流发生器—斜截半椭圆柱体,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及机理分析。在雷诺数为4000~38000的紊流范围内对矩形风道内分别布置单排一对直角三角翼、矩形翼、梯形翼、斜截半圆柱体、斜截... 提出一种强化太阳能热风干燥器和集热器气侧换热的新型涡流发生器—斜截半椭圆柱体,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及机理分析。在雷诺数为4000~38000的紊流范围内对矩形风道内分别布置单排一对直角三角翼、矩形翼、梯形翼、斜截半圆柱体、斜截半椭圆柱体等涡流发生器的强化传热效果和压降特性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在稳态的气水逆流换热方式下进行,并固定各涡流发生器的高宽比为1/2,该迎流攻角为60°。结果表明,斜截半椭圆柱体是具有优越的强化气侧换热效果和低压降特性的新型涡流发生器。该对这种新型涡流发生器强化换热的机理作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利用 强化传热 涡流发生器 压降 马蹄涡 端部涡
下载PDF
粤东地区太阳能资源及其利用气候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丁丽佳 林巧美 《气象科技》 2008年第4期491-494,共4页
利用1971~2000年广东省汕头站日射观测资料,计算了粤东地区太阳总辐射,从太阳总辐射、气温、天空状况等方面分析了粤东地区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特点,指出粤东地区具有太阳总辐射量大、气候环境温度高、天空状况良好等自然气候条件... 利用1971~2000年广东省汕头站日射观测资料,计算了粤东地区太阳总辐射,从太阳总辐射、气温、天空状况等方面分析了粤东地区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特点,指出粤东地区具有太阳总辐射量大、气候环境温度高、天空状况良好等自然气候条件,太阳能资源丰富,热状况优越,太阳能利用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资源 太阳能利用 气候分析
下载PDF
二氨基马来腈共聚合改性氮化碳光催化剂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郑华荣 张金水 +1 位作者 王心晨 付贤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36-2342,共7页
利用二氨基马来腈(DMNA)与二聚氰胺(DCDA)的高温共聚合反应,制备了石墨相氮化碳(g-C3N4),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透射电镜(TEM)、氮气吸脱附实验(N2-sorption)、电子顺磁共振(EP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 利用二氨基马来腈(DMNA)与二聚氰胺(DCDA)的高温共聚合反应,制备了石墨相氮化碳(g-C3N4),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透射电镜(TEM)、氮气吸脱附实验(N2-sorption)、电子顺磁共振(EP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和荧光(PL)光谱等表征手段,系统考察了共聚合改性对g-C3N4晶体结构、化学结构、能带结构、织构、光吸收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共聚合改性后氮化碳材料仍保持石墨相晶体结构,但其π电子的离域性增强,并在催化剂表面产生异质结构,进而提高了氮化碳在可见光区域的光吸收性能,并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性能评价结果显示,DMNA改性的氮化碳在可见光下光催化产氢活性明显高于未改性的样品,当DMNA用量为0.01g时,催化剂的产氢速率最高,达到45.0μmol·h-1,为纯氮化碳样品的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太阳能利用 氢能源 共聚合 氮化碳
下载PDF
基于相变储能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孙誉桐 蒋绿林 范文英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9-174,共6页
针对由天气变化导致太阳能利用不稳定和寒冷地区热泵性能低的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相变储能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气象情况灵活切换4种供暖模式,大大减少了系统耗电量。文章通过独特设计的储能冷凝器,不仅可以调节... 针对由天气变化导致太阳能利用不稳定和寒冷地区热泵性能低的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相变储能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气象情况灵活切换4种供暖模式,大大减少了系统耗电量。文章通过独特设计的储能冷凝器,不仅可以调节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能量分配,改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制热量和建筑热负荷之间不平衡的供需关系、提高太阳能利用率,还可以提高空气源热泵低温性能,快速恢复供暖,从而实现提高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整体性能的目的。文章以石家庄农村某户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供暖效果较好,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COP最大值为5.19,节能环保效益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利用 空气源热泵 储能冷凝器
下载PDF
高效可变采光倾角日光温室的结构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勇 邹志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3-118,124,共7页
【目的】通过对温室内光照理论的分析,提出一种适用于高性能采光温室的可变采光倾角温室,并对其温光性能进行了研究。【方法】试验测定了位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学试验基地内的试验温室,并选取2010年冬季典型晴天和典型阴天的... 【目的】通过对温室内光照理论的分析,提出一种适用于高性能采光温室的可变采光倾角温室,并对其温光性能进行了研究。【方法】试验测定了位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学试验基地内的试验温室,并选取2010年冬季典型晴天和典型阴天的试验数据,分析研究了可变采光倾角日光温室与固定采光倾角日光温室内光照度与温度的差别。【结果】本试验条件下,与固定采光倾角日光温室相比,典型阴天时可变采光倾角日光温室内平均光照度提高了22.27%,平均温度提高了2.9℃;典型晴天时可变采光倾角日光温室内的平均光照度提高了29.00%,平均温度提高了4.3℃。【结论】与普通固定采光倾角温室相比,可变采光倾角温室内的平均光照度和平均温度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采光性能 太阳能利用 温室结构
下载PDF
太阳能腔式熔盐吸热器随时空变化的光-热-力耦合一体化方法、机理分析及其失效准则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雅玲 杜保存 +2 位作者 王坤 邱羽 刘占斌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4307-4320,共14页
基于本团队前期已提出的蒙特卡洛光线追迹(MCRT)与杰勃哈特(Gebhart)方法耦合的光学模型,在综合考虑了吸热器内复杂的导热-对流-辐射耦合换热过程的前提下,建立了塔式系统中熔盐吸热器的光-热-力耦合的一体化数值分析模型.基于此模型,... 基于本团队前期已提出的蒙特卡洛光线追迹(MCRT)与杰勃哈特(Gebhart)方法耦合的光学模型,在综合考虑了吸热器内复杂的导热-对流-辐射耦合换热过程的前提下,建立了塔式系统中熔盐吸热器的光-热-力耦合的一体化数值分析模型.基于此模型,探讨了典型工况下吸热器的太阳辐射能流、温度以及热应力的时空分布特性,并考察了不同管材导热性能、熔盐流路布置方式对吸热器的光-热-力耦合特性的影响规律;最后提出了光-热-力耦合条件下腔式熔盐吸热器应力失效的临界能流密度判定准则.结果表明:非均匀的辐射能流对吸热器的温度与热应力影响显著,温度与热应力分布也呈强烈非均匀性;辐射能流与热应力随时空变化显著,但温度变化不明显,正午时刻辐射能流与热应力峰值最高,与上午11时和下午13时相比,峰值热应力分别增加11%与10%;不同管材对热应力的影响较为显著,采用高导热性能的吸热管材可有效降低热应力,与800H管材相比,采用高导热性能的316H管材峰值热应力可降低37%;采用低能流区向高能流区的熔盐流路布置方式吸热器温度分布更均匀,有利于降低热应力峰值,与相反的流路布置相比,峰值热应力可降低20%;管材断裂韧性可作为判断熔盐吸热器应力失效的重要指标,由本文提出的应力失效的临界能流密度判定准则表明,管材断裂韧性劣化越严重,导致吸热器应力失效的临界能流密度越低,增加吸热器失效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利用 熔盐腔式吸热器 光-热-力耦合 应力失效
原文传递
等光强分布的折平板反射聚光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江守利 陈则韶 +5 位作者 胡芃 莫松平 王刚 毛华芳 高静轩 张谦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7-920,共4页
基于平板玻璃镜反射聚光获得等光强分布的方法,提出了折平板反射聚光太阳能系统的设计方案。推导了平行光聚光公式,可在给定接收截面宽度、倾角和安装高度时,给出一定聚光比所需的反射板数量、宽度、倾角及坐标位置;建立了CCD法测... 基于平板玻璃镜反射聚光获得等光强分布的方法,提出了折平板反射聚光太阳能系统的设计方案。推导了平行光聚光公式,可在给定接收截面宽度、倾角和安装高度时,给出一定聚光比所需的反射板数量、宽度、倾角及坐标位置;建立了CCD法测量能流密度分布的测试平台以及聚光光伏实验装置,并对折平板聚光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折平板玻璃镜聚光系统可以得到较为均匀的辐射能流密度,并且系统的发电效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利用 聚光系统 均匀能流密度 平板玻璃镜
原文传递
潜热蓄热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玉文 陈钟颀 董志锋 《甘肃科学学报》 1993年第3期28-32,共5页
本文对以十二水磷酸氢钠(Na_2HPO_4·12H_2O)为介质的潜热蓄热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给出了蓄热能力、(火用)效率的计算公式。通过与以水为介质的显热蓄热系统进行比较,发现潜热蓄热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蓄热方式,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中... 本文对以十二水磷酸氢钠(Na_2HPO_4·12H_2O)为介质的潜热蓄热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给出了蓄热能力、(火用)效率的计算公式。通过与以水为介质的显热蓄热系统进行比较,发现潜热蓄热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蓄热方式,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热蓄热 太阳能利用 热力学分析
下载PDF
吸收式太阳能制冷空调经济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豫杰 任绳风 常茹 《建筑节能》 CAS 2007年第8期48-52,共5页
通过对我国太阳能资源情况的介绍,指出了发展太阳能空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分析模型,考虑环境成本,对太阳能吸收式空调机组与燃气吸收式空调机组和传统的电力压缩式空调机进行经济性和能耗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应加强引导、积极推广使... 通过对我国太阳能资源情况的介绍,指出了发展太阳能空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分析模型,考虑环境成本,对太阳能吸收式空调机组与燃气吸收式空调机组和传统的电力压缩式空调机进行经济性和能耗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应加强引导、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空调 经济性分析 环境成本 能源利用
下载PDF
植物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劳慧敏 李金页 贾玉平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9-193,共5页
植物微生物燃料电池(plant-microbial fuel cell,P-MFC)是一项新型的能源技术,该技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具备产电能力的微生物持续提供基质,由此源源不断的输出电能,实现太阳能至电能的转化。植物微生物燃料电池能够与多项现有环境... 植物微生物燃料电池(plant-microbial fuel cell,P-MFC)是一项新型的能源技术,该技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具备产电能力的微生物持续提供基质,由此源源不断的输出电能,实现太阳能至电能的转化。植物微生物燃料电池能够与多项现有环境治理技术和能源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环境友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利用 生物质能利用 植物微生物燃料电池 P-MFC
下载PDF
户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耦合供能系统性能模拟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春枝 王可 +2 位作者 李涛 周思童 毛前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7-875,886,共10页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家庭供冷、供暖和生活热水需求特点,建立了一套户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耦合供能系统.调研形成了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用能模型,构建住宅建筑模型,进一步用TRNSYS软件搭建系统仿真模型,模拟系统全年运行并得到相应数据.仿真...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家庭供冷、供暖和生活热水需求特点,建立了一套户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耦合供能系统.调研形成了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用能模型,构建住宅建筑模型,进一步用TRNSYS软件搭建系统仿真模型,模拟系统全年运行并得到相应数据.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全年运行的太阳能集热效率在40%左右,系统能效比为4.45,系统不保证率为0.9%,佐证系统的可行性;对系统全年能耗进行分类分析,与传统系统进行对比,成本差额动态回收期为11.0 a,年运行费用节省621.8元,年碳排放减少621.2 kg,验证了系统的经济性与环保性;通过对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和贮热水箱体积进行调节模拟确立系统参数的最佳匹配范围,以夏热冬冷地区两居室为例,空气源热泵依据供冷供热负荷选型后,匹配的太阳能集热器面积推荐范围为2.7±0.3m^(2)、贮热水箱容积推荐范围为0.20±0.05 m^(3),可为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住宅建筑 太阳能热利用 空气源热泵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