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区土壤-玉米重金属富集及健康风险 被引量:19
1
作者 熊霜 桂和荣 彭位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0-86,共7页
为研究矿区农田土壤-玉米系统中重金属的富集迁移,以安徽省淮北煤田临涣矿区为例,对该区玉米地中Cd、Ni、Pb、Cr、Zn和Cu的含量、玉米植株富集转移系数及健康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Cd超过国家土壤二级标准的28.57%,其余均未超过相... 为研究矿区农田土壤-玉米系统中重金属的富集迁移,以安徽省淮北煤田临涣矿区为例,对该区玉米地中Cd、Ni、Pb、Cr、Zn和Cu的含量、玉米植株富集转移系数及健康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Cd超过国家土壤二级标准的28.57%,其余均未超过相应标准;地累积污染评价结果显示,Cd和Cu属于无污染-轻污染,其余几种重金属都属于无污染;除Cu外,其余几种被吸收到玉米体内的重金属大部分都积累在根部,且Cd的富集转移系数最大;运用目标危险系数法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六种重金属对儿童引起的健康风险均大于成人,且健康风险指数的大小为Pb>Ni>Cu>Cd>Zn>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土壤-玉米系统 重金属 富集系数 转移系数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有色冶金区土壤-玉米系统汞累积及健康风险 被引量:15
2
作者 纪小凤 郑娜 +2 位作者 王洋 刘强 张静静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845-3851,共7页
有色冶金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尤其是汞污染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为了了解葫芦岛市稻池村玉米地汞在土壤-玉米农田系统中的迁移转化,以葫芦岛市稻池村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玉米地土壤Hg含量、分布特征、污染现状及玉米植株各器官Hg含量进行分析... 有色冶金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尤其是汞污染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为了了解葫芦岛市稻池村玉米地汞在土壤-玉米农田系统中的迁移转化,以葫芦岛市稻池村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玉米地土壤Hg含量、分布特征、污染现状及玉米植株各器官Hg含量进行分析.玉米地土壤Hg含量范围为0.25~3.49 mg·kg-1,平均值1.78 mg·kg-1,是辽宁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的48倍.在锌厂周围2~3 km范围内,以锌厂为中心,随着距离的增大土壤Hg含量逐渐增加.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玉米地土壤Hg污染均在中等污染以上,其中,属于严重污染的土壤样品占总样品的54.6%.运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玉米地土壤Hg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潜在生态风险为极强的占72.7%.运用目标危险系数法(THQ)对暴露人体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虽然土壤中富含汞,但是由于汞较难在土壤-玉米系统中迁移,因此籽粒中的汞富集并不高,食用玉米对人群没有明显的健康风险,但是儿童遭遇Hg健康风险要远高于成人,危险指数达到0.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冶金区 土壤-玉米系统 生态风险评价 健康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焦化厂周边土壤—玉米系统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子姣 范智睿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1995-1998,共4页
为了解焦化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在太谷县某焦化厂周边采集土壤样品和玉米样品各30份,分析测定土壤和玉米籽粒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及土壤pH值,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高的是Hg元素... 为了解焦化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在太谷县某焦化厂周边采集土壤样品和玉米样品各30份,分析测定土壤和玉米籽粒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及土壤pH值,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高的是Hg元素,其污染达到了中等危害水平,其他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均处于轻度危害水平;焦化厂附近居民经玉米途径摄入的单一污染元素对人体健康的损害风险并不大;Pb、As、Hg、Cr、Cd这5种重金属污染叠加后对成人和儿童的总危害指数分别是0.0017和0.0010,5种重金属元素中As的贡献率最高,达到7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厂 土壤—玉米系统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山东沂南东部土壤-玉米系统重金属元素与其他元素间相互作用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
4
作者 康鹏宇 张勇 +3 位作者 肖丙建 梁成 焦永鑫 王凯凯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4年第1期105-113,共9页
在沂南县东部地区重金属元素高的背景状态下,为研究土壤-玉米系统中重金属元素和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的微量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有效性,在研究区采集了50件玉米籽实及其根系土土壤样品。通过样品中重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统... 在沂南县东部地区重金属元素高的背景状态下,为研究土壤-玉米系统中重金属元素和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的微量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有效性,在研究区采集了50件玉米籽实及其根系土土壤样品。通过样品中重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统计其含量及富集特征,探讨了玉米籽实及其根系土土壤中各元素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玉米根、茎、叶、籽实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根系土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总结了玉米根、茎、叶、籽实以及根系土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规律并对玉米籽实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①各元素含量在玉米根系土土壤和玉米籽实中差异明显,玉米籽实中元素富集系数间多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②玉米籽实中As、Ni、Se含量与土壤中元素含量多呈拮抗作用,玉米籽实中元素含量间多呈协同作用;③Cu、Zn、Cd、Hg主要富集于叶中,Cr、Pb、Ni、As主要富集于根中,除1件玉米籽实样品外,其他样品均符合绿色、无公害等相关标准,研究区玉米籽实安全性较好。研究成果可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玉米系统 重金属 相互作用 生物有效性 山东沂南
下载PDF
吉林省农田长期施用猪粪的土壤-玉米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健康风险 被引量:2
5
作者 崔政武 王洋 +1 位作者 于锐 王佳宁 《土壤与作物》 2022年第4期470-481,共12页
畜禽粪便的农田施用可引起土壤和作物中重金属累积,并通过生物链传递,影响人群健康。以吉林省7家大型养猪场周边长期施用猪粪的玉米农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和玉米籽粒中重金属的含量特征,以阐明猪粪农田施用对土壤质量及人群健康的... 畜禽粪便的农田施用可引起土壤和作物中重金属累积,并通过生物链传递,影响人群健康。以吉林省7家大型养猪场周边长期施用猪粪的玉米农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和玉米籽粒中重金属的含量特征,以阐明猪粪农田施用对土壤质量及人群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As、Cd、Cr、Cu、Hg、Ni、Pb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430、0.128、31.21、28.15、0.021、19.60、26.00和71.76 mg·kg^(-1),As、Cd、Cu、Pb和Zn等平均含量高于吉林省土壤背景值;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污染状况的评价表明,土壤Cu和As处于轻-中污染水平,综合污染水平处于安全等级。玉米籽粒中As、Cd、Cr、Cu、Hg、Ni、P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0.164、0.036、0.698、2.196、0.0038、0.357、0.295和25.23 mg·kg^(-1),Pb、Ni和As含量不同程度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不同重金属在玉米籽粒中的富集能力具有较大差异,Zn富集程度最高,Pb富集程度最低。不同重金属对成人的健康风险较小,As对儿童的健康风险指数大于1;成人和儿童的综合健康风险均大于1,表明长期施用猪粪的玉米具有一定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土壤—玉米系统 重金属 含量特征 健康风险
下载PDF
NPK养分对Pb在土壤-玉米系统中转化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谢文军 申宝忠 +3 位作者 赵艳云 杨红军 周健民 王火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2-125,共4页
采用根袋技术,研究了NPK养分对土壤-玉米系统中Pb转化行为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NPK、NP、NK、PK和CK(不施肥)。结果表明,P对土壤中Pb有显著的固定作用,与不施P处理相比,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交换态Pb降低了4%~9%,根际土壤残渣态Pb增加... 采用根袋技术,研究了NPK养分对土壤-玉米系统中Pb转化行为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NPK、NP、NK、PK和CK(不施肥)。结果表明,P对土壤中Pb有显著的固定作用,与不施P处理相比,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交换态Pb降低了4%~9%,根际土壤残渣态Pb增加了5%~8%,非根际土壤增加了5%~12%。加入N后,土壤pH显著下降,P固Pb作用显著增强,交换态Pb降幅增加了1%~4%,残渣态增幅提高了3%~6%。根际土壤残渣态Pb含量较非根际显著降低,根际过程对土壤中残渣态Pb的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可能与根际土壤较高的可溶性有机物含量、微生物活性以及酸性环境等有关。CK处理玉米地上部Pb含量最高,施P大大降低了玉米地上部Pb含量,其约为CK处理的1/2。与NK相比,CK地上部Pb含量也显著增加。因此,Pb在低肥力污染土壤中,生物有效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玉米系统 根际 NPK PB 转化
下载PDF
氮肥施用对紫色土-玉米根系系统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项虹艳 朱波 +3 位作者 况福虹 李侃 王玉英 郑循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3-420,共8页
通过不同施氮水平与不同氮肥品种2个田间试验,结合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川中丘陵区2005年5—9月石灰性紫色土-玉米根系系统的N2O排放变化.结果表明:1)施用氮肥显著地增加了N2O排放,在3个施氮水平下(0、150和250kg·hm^-2)... 通过不同施氮水平与不同氮肥品种2个田间试验,结合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川中丘陵区2005年5—9月石灰性紫色土-玉米根系系统的N2O排放变化.结果表明:1)施用氮肥显著地增加了N2O排放,在3个施氮水平下(0、150和250kg·hm^-2),N2O排放总量分别为0.88、2.19和2.52kg·hm^-2;施氮量越高,N2O排放量也越高.当施氮量超过一定水平后,施肥量高低对N2O排放总量的影响并不显著.由氮肥施用引起的N2O排放量占施氮量的0.87%(150kg·hm^2)和0.66%(250kg·hm^-2).2)氮肥品种显著影响N20排放,尿素(酰胺态氮肥)和硫酸铵(铵态氮肥)处理的N20排放量分别为2.09和1.80kg·hm^-2,显著高于硝酸钾(硝态氮肥)处理(1.27kg·hm^2),三者排放量分别占施氮量的0.80%、0.60%和0.27%.3)降雨是玉米生长季N2O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而无机氮则是影响N2O排放的主要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紫色土 土壤-玉米根系系统 N2O排放 施氮水平 氮肥品种
下载PDF
平度市金矿区农田土壤-玉米系统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璐 王凯荣 +2 位作者 王芳丽 宋宁宁 刘君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1-166,共6页
本研究以平度市典型金矿区农田土壤-玉米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评价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中4种重金属潜在风险程度为:Cd>Zn>P... 本研究以平度市典型金矿区农田土壤-玉米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评价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中4种重金属潜在风险程度为:Cd>Zn>Pb>Cr,均表现出中等及以上污染风险,其中Cd呈极严重污染风险;采样点的农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均处于轻度以上污染程度,其中一半以上处于中等以上污染等级。矿区居民经玉米途径摄入的单一重金属元素对健康的损害风险不大;4种重金属叠加的总危害指数分别是2.99×10^(-3)(成人)和7.13×10^(-3)(儿童),摄食玉米后,矿区居民可能遭受一定的健康风险危害,其中Cd贡献率最高(60.30%),且对儿童造成的健康风险明显高于成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区 农田土壤-玉米系统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评价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生物炭对复合污染土壤——作物中镉砷累积和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周昶 霍捷 +3 位作者 李鼎豪 薛培英 陈苗苗 刘文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3-399,共7页
针对镉砷复合污染土壤中小麦籽粒重金属积累问题,采用生物模拟方法,以镉砷复合污染区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杏核生物炭(C1和C2分别表示3%和6%生物炭添加量)对复合污染土壤—小麦/玉米系统中镉砷累积和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C1... 针对镉砷复合污染土壤中小麦籽粒重金属积累问题,采用生物模拟方法,以镉砷复合污染区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杏核生物炭(C1和C2分别表示3%和6%生物炭添加量)对复合污染土壤—小麦/玉米系统中镉砷累积和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C1、C2)显著降低了小麦季根际/非根际土壤Cd、As有效性,并且小麦籽粒中Cd、As含量分别比CK平均降低19.25%和50.70%,但前者差异不显著。对玉米而言,生物炭C1、C2处理显著降低穗中Cd和As含量,降幅分别为85.67%,61.28%和98.36%,96.48%;此外,施用生物炭显著降低了小麦—玉米体系中镉砷的转运和累积,但对小麦镉由秸秆向籽粒转运及籽粒中镉累积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总之,添加3%生物炭可降低小麦籽粒和玉米穗中镉、砷含量,且对玉米穗中重金属镉、砷降低效果更明显,综合分析生物炭对镉、砷在复合污染石灰性土壤—小麦/玉米体系中迁移和累积的阻控效应,推荐施用3%生物炭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小麦/玉米体系 土壤镉砷有效性 籽粒镉砷富集
下载PDF
蚯蚓介导下镉胁迫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禹明慧 孟祥怀 +5 位作者 段昌群 潘瑛 秦媛儒 岳敏慧 王朋 刘嫦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54-2665,共12页
为了探讨重金属如何驱动土壤动物的行为(垂直分布)进而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与作物生长,以赤子爱胜蚓为研究动物,利用室内模拟实验系统研究了镉胁迫下蚯蚓的生理响应、趋避行为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镉污染影响了蚯蚓生理特征... 为了探讨重金属如何驱动土壤动物的行为(垂直分布)进而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与作物生长,以赤子爱胜蚓为研究动物,利用室内模拟实验系统研究了镉胁迫下蚯蚓的生理响应、趋避行为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镉污染影响了蚯蚓生理特征,总体上造成蚯蚓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这种不利效应导致蚯蚓作出了趋避响应,表现出向土壤深层分布的趋势.例如,处理第50 d,10 mg·kg^-1和30 mg·kg^-1镉处理组表层(0—10 cm)蚯蚓数量分别下降19.73%和22.17%,且其垂直分布与蚯蚓体内SOD活性显著负相关、与MDA含量显著正相关.蚯蚓垂直分布还改变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与速效磷含量,处理第50 d,30 mg·kg^-1镉处理组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29.24%、15.50%、17.37%,且与蚯蚓分布数量极显著正相关.此外,玉米生物量和株高与土壤碱解氮、有机质、速效磷含量之间显著正相关.因此,土壤镉胁迫改变了蚯蚓的垂直分布,其行为变化改善了深层土壤营养状况(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区),促进了玉米苗的生长,本研究成果可为镉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生态风险性评价提供新的实验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蚯蚓-玉米系统 规避效应 营养元素 生态风险
下载PDF
小麦-玉米-大豆轮作下黑土农田土壤呼吸与碳平衡 被引量:29
11
作者 梁尧 韩晓增 +2 位作者 乔云发 李禄军 尤孟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5-401,共7页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与碳平衡对于科学评价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下的源汇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下黑土小麦-玉米-大豆...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与碳平衡对于科学评价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下的源汇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下黑土小麦-玉米-大豆轮作体系2005—2007年的作物固碳量与土壤CO2排放通量进行了观测,并对该轮作体系下黑土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状况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在小麦-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中,作物固碳量的高低表现为:玉米>大豆>小麦,平均值分别为6 513 kg(C).hm-2、4 025 kg(C).hm-2和3 655kg(C).hm-2。从作物生长季土壤CO2排放总量来看,3种作物以大豆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CO2排放总量最高,平均值达4 062 kg(C).hm-2;其次为玉米,为3 813 kg(C).hm-2;而小麦最低,为2 326 kg(C).hm-2。3种作物轮作下NEP(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均为正值,表明黑土农田土壤-作物系统为大气CO2的"汇",不同作物系统的碳汇强度表现为玉米>小麦>大豆,三者的平均值分别为3 215 kg(C).hm-2、1 643 kg(C).hm-2和512 kg(C).hm-2。长期均衡施用氮、磷、钾化肥或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后,小麦、玉米和大豆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量和土壤CO2排放总量均明显增加,并在氮、磷、钾配施有机肥处理下达到最高。不同的施肥管理措施将改变土壤-植物系统作为大气CO2"汇"的程度,总体表现为化肥均衡施用下NEP值较高,而化肥与有机肥配施下农田生态系统的NEP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小麦-玉米-大豆轮作 土壤-作物系统 土壤呼吸 固碳量 碳平衡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