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间隔格栅墙加固地基的抗液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蔡飞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1-11,共11页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引起了大范围的砂土地基液化,液化严重损坏了大量的住宅、厂房及公共建筑。为提高既有建筑地基的抗液化能力,文章提出了一种大间隔格栅状水泥土搅拌墙与垂直塑料排水管联合加固地基的方法。通过动离心模型试验与动有...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引起了大范围的砂土地基液化,液化严重损坏了大量的住宅、厂房及公共建筑。为提高既有建筑地基的抗液化能力,文章提出了一种大间隔格栅状水泥土搅拌墙与垂直塑料排水管联合加固地基的方法。通过动离心模型试验与动有效应力有限元分析研究其抗液化效果,发现格栅墙阻止了可液化层的侧向变形,排水管保证了格栅内可液化层在振动时不会产生过高的超静孔压,维持了可液化层的地基强度,也防止了格栅墙外侧向建筑物以下可液化层的渗透排水;探讨了格栅状水泥土搅拌墙间隔对抗液化效果的影响,发现格栅墙所围面积越大建筑物沉降量也越大,说明格栅间隔越大格栅墙的抗液化效果越小,但是即使格栅间隔扩大后,格栅墙仍可在_定程度上限制可液化层的侧向变形。以实际可液化场地上的低层办公楼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计算验证了大间隔格栅状水泥土搅拌墙与垂直塑料排水管联合加固地基的抗液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抗液化加固 水泥土搅拌墙 垂直排水管 动离心模型实验 动有效应力分析 数值仿真
下载PDF
预应力管桩用于基坑支护的抗弯刚度分析及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苑举卫 孙邦宾 +1 位作者 郭彤 姚兵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1-74,共4页
预应力管桩水泥土复合挡墙支护技术(简称PCMW工法)采用PHC管桩作为挡土构件,其抗弯刚度的合理选取对设计结果和支护安全影响较大。本文引入刚度降低系数,通过开展PHC管桩和钻孔桩的抗弯刚度对比分析研究,建立了面向设计的PHC管桩抗弯刚... 预应力管桩水泥土复合挡墙支护技术(简称PCMW工法)采用PHC管桩作为挡土构件,其抗弯刚度的合理选取对设计结果和支护安全影响较大。本文引入刚度降低系数,通过开展PHC管桩和钻孔桩的抗弯刚度对比分析研究,建立了面向设计的PHC管桩抗弯刚度和弯矩取值原则;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PHC管桩抗弯刚度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预应力的存在,使得预应力管桩开裂后的刚度衰减速度远低于钻孔灌注桩;采用本文推荐的PHC管桩抗弯刚度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基坑监测结果规律性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管桩 抗弯刚度 预应力管桩水泥土复合挡墙 变形 基坑支护
下载PDF
加劲水泥土支护结构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孔德志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61,32,共4页
为了探讨加劲水泥土地下连续墙的工作机理,对型钢水泥土复合结构进行抗弯试验。对试件的强度、刚度和裂缝试验结果分析发现,水泥土对复合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具有一定的贡献,但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贡献很小,在工程中可以忽略不计。试验中还发... 为了探讨加劲水泥土地下连续墙的工作机理,对型钢水泥土复合结构进行抗弯试验。对试件的强度、刚度和裂缝试验结果分析发现,水泥土对复合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具有一定的贡献,但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贡献很小,在工程中可以忽略不计。试验中还发现,水泥土对复合结构承载能力最重要的贡献是约束型钢的侧移,提高了型钢的整体稳定性,使型钢的强度和刚度得到较大的发挥。在工程中,水泥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保证型钢的稳定性,使其强度和刚度得到充分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劲水泥土 地下连续墙 强度 刚度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等效原理的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在堤坝排水管沟漕基坑开挖支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丁云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年第3期139-145,共7页
针对沿河流中被填土隔断的堤坝走向布置的市政排水管沟漕基坑开挖支护问题,提出采用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支护方案。为解决按单排柱列式排列组成的内插型钢水泥土搅拌桩等效成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的计算理论问题,以及堤坝两侧的河水水压力对基... 针对沿河流中被填土隔断的堤坝走向布置的市政排水管沟漕基坑开挖支护问题,提出采用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支护方案。为解决按单排柱列式排列组成的内插型钢水泥土搅拌桩等效成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的计算理论问题,以及堤坝两侧的河水水压力对基坑稳定影响问题。根据相应的基坑设计规范,假设型钢水泥土搅拌桩墙是弹性材料,借助等效原理,使用MIDAS/GTSNX数值模拟软件将河水水压力和等效原理结合起来,建立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在堤坝排水管沟漕基坑开挖支护中应用的数值模型进行基于强度折减法的稳定性分析和变形计算,利用最小安全系数、现场监测数据、监测报警值和最大基坑计算变形限制值进行基坑稳定的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坝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 基坑 等效原理
下载PDF
PCMW工法在砂质土层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苑举卫 陈永战 孙邦宾 《江苏建筑》 2014年第6期46-48,共3页
PCMW工法,即预应力管桩水泥土复合挡墙基坑支护技术,即在水泥深层搅拌桩的施工过程中插入预应力管桩,从而形成挡土、止水合二为一的连续墙体。文章以某砂质土层基坑为例,详细介绍了PCMW工法在该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和基坑监测情况。基坑监... PCMW工法,即预应力管桩水泥土复合挡墙基坑支护技术,即在水泥深层搅拌桩的施工过程中插入预应力管桩,从而形成挡土、止水合二为一的连续墙体。文章以某砂质土层基坑为例,详细介绍了PCMW工法在该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和基坑监测情况。基坑监测结果表明,基坑运营状况良好,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变形均安全范围内,基坑侧壁无渗漏情况,该工法止水效果良好。作为一种不仅可保证基坑安全,且施工快捷、环保的支护技术,可供相似基坑支护工程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支护 PCMW工法 预应力管桩水泥土复合挡墙 砂质土层
下载PDF
深厚粉细砂地层基坑工程中双排SMW工法桩的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亦农 《土工基础》 2019年第3期243-245,249,共4页
国内基坑工程中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在不加支点的双排桩支护体系中的使用比较少见。基于佛山市顺德区某一基坑工程,针对该地区深厚粉细砂的软土地层,结合建设单位的紧迫需求,阐述了不加锚杆及支撑的双排型钢水泥土搅拌桩... 国内基坑工程中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在不加支点的双排桩支护体系中的使用比较少见。基于佛山市顺德区某一基坑工程,针对该地区深厚粉细砂的软土地层,结合建设单位的紧迫需求,阐述了不加锚杆及支撑的双排型钢水泥土搅拌桩作为围护结构的设计思路与施工措施。根据基坑支护的典型剖面,利用大型二维有限元软件PLAXIS进行了计算,将其与基坑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可知在深厚粉细砂地层中,双排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是可行的,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桩 SMW 基坑 粉细砂 设计与施工
原文传递
水泥土搅拌桩(墙)应用现状 被引量:4
7
作者 周书东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446-449,共4页
水泥土搅拌桩已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利、交通等行业的岩土工程中,具体应用于地基处理、截水帷幕及基坑支护工程。总结水泥土搅拌桩(墙)的应用现状,分析水泥土搅拌桩(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介绍新型施工工艺及其优点,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 水泥土搅拌桩已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利、交通等行业的岩土工程中,具体应用于地基处理、截水帷幕及基坑支护工程。总结水泥土搅拌桩(墙)的应用现状,分析水泥土搅拌桩(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介绍新型施工工艺及其优点,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对于水泥土搅拌桩(墙)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搅拌桩 应用 现状
原文传递
超厚砂层的深大基坑工程降隔水方案选型 被引量:2
8
作者 彭戡 《土工基础》 2021年第6期686-689,731,共5页
郑东新区龙湖金融中心外环建筑群项目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北龙湖金融岛,共由24个地块组成,基坑总面积达28.52万m^(2),挖深约12.5 m~20 m。基坑面积广阔,周边环境条件复杂,需针对超厚砂层潜水含水层采取安全经济合理的地下水控... 郑东新区龙湖金融中心外环建筑群项目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北龙湖金融岛,共由24个地块组成,基坑总面积达28.52万m^(2),挖深约12.5 m~20 m。基坑面积广阔,周边环境条件复杂,需针对超厚砂层潜水含水层采取安全经济合理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基坑实施前通过单井试验获得巨厚潜水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确定了合理的帷幕设计深度。由于隔水帷幕需穿越超过20 m厚且标贯指标较高的细砂层,因此在环境保护要求高区域采用成墙质量优异、止水效果好的TRD等厚度水泥搅拌墙隔水帷幕施工工艺,其余侧采用常规的三轴水泥土搅拌桩,达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降隔水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群井试验 TRD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 地下水控制措施
原文传递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钱朝阳 倪惠冰 《土工基础》 2016年第3期294-297,共4页
对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及其优点作简要阐述,通过基坑工程实例,分析了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支护方案选型及设计,工程实践表明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具有明显的空间优势和成本优势,可在基坑工程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 基坑 设计计算
原文传递
改进最小二乘法对基坑支护结构竖向位移预测
10
作者 王波 欧阳治华 肖晓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79-1283,共5页
为提高支护结构竖向沉降预测精度的问题,采用改进最小二乘法模型.在前期沉降值的基础上,引入一个修正后的最小二乘法预测曲线,得到新的预测模型,建立既保证原来的维数,而又不影响整个沉降发展趋势的改进最小二乘法模型.以SMW工法基坑支... 为提高支护结构竖向沉降预测精度的问题,采用改进最小二乘法模型.在前期沉降值的基础上,引入一个修正后的最小二乘法预测曲线,得到新的预测模型,建立既保证原来的维数,而又不影响整个沉降发展趋势的改进最小二乘法模型.以SMW工法基坑支护为工程实例,利用改进最小二乘法对采集的监测数据进行研究,求出支护结构竖向位移拟合曲线,进而得到拟合值.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的实测值和预测值进行比较,与实测值误差很小且满足规范规定的数值,证明该方法在SMW工法支护结构竖向位移预测中应用的有效性及预测所提高的精度;既保证了传统最小二乘法位移曲线的维数,又不影响整个预测沉降变形曲线的发展趋势,更适用于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支护结构竖向位移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W工法桩 最小二乘法 改进最小二乘法 沉降预测 基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