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源区不同植被类型覆盖下季节冻土冻融过程中的土壤温湿空间变化 被引量:48
1
作者 程慧艳 王根绪 +1 位作者 王一博 胡宏昌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1,共7页
在对不同植被覆盖度(95%,70%~80%,40%~50%和10%)下的土壤水分(θ_V)和土壤温度(T_s)进行日观测的基础上,研究了冻融过程中植被覆盖变化对土壤水分分布和温度的影响.土壤温度与水分关系的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冻融过程明显受植被覆盖变化... 在对不同植被覆盖度(95%,70%~80%,40%~50%和10%)下的土壤水分(θ_V)和土壤温度(T_s)进行日观测的基础上,研究了冻融过程中植被覆盖变化对土壤水分分布和温度的影响.土壤温度与水分关系的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冻融过程明显受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植被覆盖变化还导致土壤水分和温度的耦合变化.使用了一个土壤水分和温度的耦合模型来研究植被覆盖的影响,结果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对土壤温度的变化范围和幅度都有影响,高盖度下的土壤比低盖度土壤持水性强.此外,在冻结过程中,由于水的热容量大于土壤的,高盖度土壤能够抑制土壤温度的降低幅度,高盖度土壤具有较好的绝热功能.对于黄河源区不同植被类型覆盖下季节冻土冻融过程中的土壤温湿空间变化研究有利于为高寒冻土地区冻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和水分 植被覆盖 黄河源区 水分温度耦合变化模型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对新疆棉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39
2
作者 贺欢 田长彦 王林霞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6-831,共6页
土壤温度和水分是棉花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通过测定不同覆盖下土壤温度的变化发现,覆膜对土壤的增温效应主要表现在棉花生长前期,5月份不同程度的覆膜可使土壤温度增加0.9~2.3℃,秸秆覆盖土壤温度比无覆盖情况低3.6~6.5℃。... 土壤温度和水分是棉花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通过测定不同覆盖下土壤温度的变化发现,覆膜对土壤的增温效应主要表现在棉花生长前期,5月份不同程度的覆膜可使土壤温度增加0.9~2.3℃,秸秆覆盖土壤温度比无覆盖情况低3.6~6.5℃。土壤温度最大日变幅与深度可拟合成对数函数关系,且两者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在整个观测过程中秸秆和地膜覆盖对土壤都有很好的保水作用,窄膜、宽膜、全膜以及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含水量较之裸露地可分别提高0.15%~5.01%,0.19%~5.26%,1.34%~7.71%和0.47%~4.55%。但是,覆盖秸秆在棉花的生长过程中对株高几乎没有提高作用,而不同面积的覆膜对棉花株高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土壤温度 覆膜 秸秆覆盖 土壤含水量 克拉玛依 新疆
原文传递
黄河源玛多县退化草地土壤温湿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海存 李晓东 +2 位作者 李凤霞 周秉荣 李昌玉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40,共6页
土壤水热状况变化是退化草地土壤的主要特征,对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青藏高原退化草地的土壤温湿度变化规律,可以对高原草地在各季节、各时段的土壤温度和湿度变化进行动态预测,同时,对于退化草地的恢复和改善环境具有... 土壤水热状况变化是退化草地土壤的主要特征,对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青藏高原退化草地的土壤温湿度变化规律,可以对高原草地在各季节、各时段的土壤温度和湿度变化进行动态预测,同时,对于退化草地的恢复和改善环境具有指导意义。选择青藏高原玛多地区典型退化草地,利用一年的观测数据,计算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及土壤热通量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特征,分析土壤温度和湿度及热通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季节变化上,土壤温度和湿度在夏季均为最大值,土壤温度在各季节的变化趋势较一致,土壤热通量变化幅度比温度和湿度大,日振幅达到102 W.m-2;在年变化上,土壤湿度在6月出现最大值,12月出现最小值,极值年较差为12.6%。春季和夏季的土壤热通量均大于0 W.m-2,冬季均小于0 W.m-2。青藏高原退化草地土壤温湿度及热通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特征,就土壤湿度而言,夏季是高原的湿润期,春季和秋季为干旱期。青藏高原地区土壤从11月开始冻结,次年4月开始解冻。土壤热通量在春季和夏季均为正值,说明这一时段热量由大气向土壤传递;冬季则相反,热量由土壤向大气传递。整体而言,土壤温度和湿度及土壤热通量之间的关系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地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土壤热通量 玛多县 黄河
原文传递
秸秆覆盖还田及腐解率对土壤温湿度与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马永财 滕达 +2 位作者 衣淑娟 刘少东 王汉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0-99,共10页
为探究东北黑土区秸秆覆盖还田及其腐解率对土壤温湿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2019年和2020年在大庆市肇州县进行了秸秆覆盖全量还田(试验组)和留茬10 cm左右还田处理(对照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秸秆腐解率4月仅为4.3%和4.5%,5月为17... 为探究东北黑土区秸秆覆盖还田及其腐解率对土壤温湿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2019年和2020年在大庆市肇州县进行了秸秆覆盖全量还田(试验组)和留茬10 cm左右还田处理(对照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秸秆腐解率4月仅为4.3%和4.5%,5月为17.8%和16.8%,6月为22.3%和27.8%,秸秆腐解主要集中在7、8月。土壤温湿度受地表残余秸秆影响较为明显,5月试验组土壤含水率比对照组分别低1.2、1.1个百分点,但随着秸秆腐解率增大,试验组土壤含水率在6—9月平均高出对照组约3个百分点。试验组0 cm处土壤温度在5—8月日间大气升温阶段受到抑制,相同时段温度与对照组最大差值为4.8、3.8℃,10、20 cm处土壤温度在5、6月受地表秸秆覆盖影响较为明显,7—9月影响不显著,30 cm处土壤温度除6月影响明显外,其他月份相比对照组变化较小。在每天大气降温时段,试验组不同深度处的土壤温度降温较对照组平缓,保温保墒作用较明显。地表秸秆覆盖影响作物出苗,试验组比对照组出苗分别晚4、3 d,在拔节期对照组比试验组的作物株高分别高7.3、7.4 cm,茎粗大0.2、0.1 cm,但在抽穗期和灌浆期试验组的株高和茎粗均大于对照组;2019年试验组的玉米产量为10716.0 kg/hm^(2),比对照组增产193.5 kg/hm^(2)。综合分析,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温湿度具有双向阻碍作用,秸秆腐解程度对双向阻碍作用有一定影响,秸秆覆盖全量还田的保温保墒作用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还田 秸秆腐解率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率 玉米产量
下载PDF
播种方式对旱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晓伟 何宝林 +1 位作者 康恩祥 郭天文 《作物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81,共5页
针对甘肃省旱作农业区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匀、冬小麦生产中春旱严重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5种不同播种方式对旱区冬小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方式能有效调控耕层的昼... 针对甘肃省旱作农业区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匀、冬小麦生产中春旱严重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5种不同播种方式对旱区冬小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方式能有效调控耕层的昼夜温差,减少冬、春季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和孕穗期之前的土壤温度,提高了农田降水利用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全膜覆土穴播处理的产量可达4 268.23kg/hm2,比露地高32.88%;水分利用效率为13.23kg/(hm2.mm),比露地高2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覆土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滨海湿地不同水位梯度下的土壤CO_2通量比较 被引量:16
6
作者 欧强 王江涛 +3 位作者 周剑虹 李艳 姜楠 王开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2-998,共7页
为了解水位对滨海湿地土壤CO2通量的影响,利用Licor-8100土壤CO2通量测定仪器对崇明东滩滨海湿地植物生长季(4-10月)不同水位梯度(低水位、中水位和高水位)下的土壤CO2通量进行观测,主要包括CO2通量日动态、季节动态、温度敏感性指数(Q... 为了解水位对滨海湿地土壤CO2通量的影响,利用Licor-8100土壤CO2通量测定仪器对崇明东滩滨海湿地植物生长季(4-10月)不同水位梯度(低水位、中水位和高水位)下的土壤CO2通量进行观测,主要包括CO2通量日动态、季节动态、温度敏感性指数(Q10)、总CO2通量释放量以及土壤温度和CO2通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中、高水位生长季土壤CO2通量总量分别为32 490.36、38 173.46和26 200.94 kg hm-2;3个水位梯度土壤CO2通量的日动态和季节动态均主要受温度影响.中、低水位土壤CO2通量的日变化峰值出现在12:00左右,比高水位提前2 h左右,不同水位梯度最小值均出现在凌晨4:00左右.不同水位梯度下的土壤CO2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呈单峰型,最大通量均出现在7月底;低、中、高水位生长季土壤CO2通量均值分别为644.65、757.41和519.86 mg m-2 h-1,不同水位梯度间差异显著.这表明,水位降低会促进土壤CO2释放,但水位下降超过一定限度,则会抑制其释放.各水位梯度下的土壤CO2通量与土壤5 cm温度均呈显著指数关系,土壤温度对土壤CO2通量的解释率由低水位到高水位依次降低.Q10值高水位最大(3.9)、中水位最低(2.8).整个生长季不同水位梯度下土壤含水量对土壤CO2通量影响不显著,但高温季节有较大影响.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二元方程仅对高水位土壤CO2通量季节变异的解释率有所增强,对中、低水位的解释率均降低.综上所述,合理调控滨海湿地水位有助于降低其土壤CO2通量,进而增强其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梯度 滨海湿地 CO2通量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原文传递
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还田对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刁生鹏 高日平 +4 位作者 高宇 任永峰 赵沛义 袁伟 高学峰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89,共7页
内蒙古清水河县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沟壑纵横,是典型的北方干旱缺水地区。为明确秸秆翻耕还田对该区域玉米农田土壤蓄水保境效果及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小区试验,探究Okg/hm^2(CK)、3000kg/hm^2(SF1)、6000kg/hm^2(... 内蒙古清水河县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沟壑纵横,是典型的北方干旱缺水地区。为明确秸秆翻耕还田对该区域玉米农田土壤蓄水保境效果及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小区试验,探究Okg/hm^2(CK)、3000kg/hm^2(SF1)、6000kg/hm^2(SF2)和12000kg/hm^2(SF3)4种秸秆还田量下玉米农田全生育期地温、土壤水分、植株生长发育、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促进了玉米叶面积指数提高和地上部生物量的积累,2018年,SF2处理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较CK分别提高13.17%和10.70%;玉米全生育期0~30cm土层土壤温度、0~80cm土层土壤含水率、生育期贮水量和农田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均表现为SF2>SF3>SF1>CK;2018年,SF1、SF2和SF3产量分别较CK提高了8.5%、11.4%和9.3%。秸秆翻耕还田措施能够显著改善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状况、促进植株生长、提升子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6 OOOkg/hm^2还田处理效果最好,可作为节水保墙栽培模式在内蒙古黄土高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玉米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率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原文传递
黄河源区不同降雪年土壤冻融过程及其水热分布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边晴云 吕世华 +2 位作者 文莉娟 李照国 陈世强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6-911,共6页
利用黄河源区鄂陵湖西侧野外观测站一个多雪年和一个少雪年的数据,对多雪年和少雪年土壤冻融过程及水热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源区多雪年积雪集中时段1—3月气温明显偏低,分别比少雪年低3.04℃、3.15℃、3.58℃。多雪年1—... 利用黄河源区鄂陵湖西侧野外观测站一个多雪年和一个少雪年的数据,对多雪年和少雪年土壤冻融过程及水热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源区多雪年积雪集中时段1—3月气温明显偏低,分别比少雪年低3.04℃、3.15℃、3.58℃。多雪年1—3月地气间热交换明显弱于少雪年,且多雪年土壤由热源转为热汇的时间晚于少雪年。多雪年1月土壤净输出的热量少于少雪年1月,多雪年2—3月土壤净输出的热量多于少雪年2—3月,导致多雪年1月土壤温度高于少雪年各土层,而2—3月土壤温度明显低于少雪年,且多雪年1—3月土壤升温速度慢于少雪年,使得多雪年5~40 cm各土层土壤消融初日比少雪年分别晚24 d、23 d、11 d和12 d,从而导致多雪年土壤湿度增加晚于少雪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 冻融过程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土壤热通量 黄河源区
原文传递
模拟降雨对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和橡胶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董丽媛 武传胜 +1 位作者 高建梅 沙丽清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87-1892,共6页
降雨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对土壤呼吸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土壤呼吸与降雨的关系,对准确估算大气中的CO2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人工模拟降雨事件,应用野外原位测定方法,测量了热带次生林和橡胶林土壤呼吸速率、地下5cm土壤温... 降雨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对土壤呼吸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土壤呼吸与降雨的关系,对准确估算大气中的CO2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人工模拟降雨事件,应用野外原位测定方法,测量了热带次生林和橡胶林土壤呼吸速率、地下5cm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以探究热带两种主要植被类型的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对旱季单次降雨事件的响应过程与规律。研究发现,在旱季连续一周没有降雨的情况下,人工模拟降雨事件使土壤呼吸在降雨后的2h内被迅速激发,次生林的土壤呼吸最大达到11.15 μmolCO2·m-2·s-1,是对照的近7倍;橡胶林的土壤呼吸最大达到了15.88 μmolCO2·m-2·s-1,是对照的近11倍。随后激发效应迅速降低,尤其是橡胶林,在人工模拟降雨6h后处理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人工模拟降雨前两种林型的土壤含水量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人工模拟降雨后的2d内土壤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人工模拟降雨前后土壤温度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支持了"Birch effect",2种主要热带林型在旱季时期,由于单次降雨事件激发而释放到大气中的CO2是降雨前的数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次人工降雨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原文传递
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永胜 卜崇峰 高国雄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2-359,共8页
土壤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土壤水盐运移、生物的数量与活性、土壤碳平衡等均有较大的影响。为了研究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区和裸沙区土壤温度的差异,于2010年9~11月在陕北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神木县圪丑沟地区,选择晴朗天气进行定位观测试... 土壤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土壤水盐运移、生物的数量与活性、土壤碳平衡等均有较大的影响。为了研究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区和裸沙区土壤温度的差异,于2010年9~11月在陕北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神木县圪丑沟地区,选择晴朗天气进行定位观测试验。结果表明:①同一剖面深度,生物结皮样地土壤温度的日变化趋势同裸沙样地一致;且从6:00~21:00时每隔3 h,土壤垂直剖面的温度沿着"\"型、微"("型、明显"("型、"/"型、微")"型、"\"型进行周期性变化。②生物结皮的覆盖极显著降低了地表的土壤温度(P<0.01)。③生物结皮样地和裸沙样地表层土壤温度变幅最大,随剖面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变化趋缓。当气温和土壤含水量较低时,生物结皮对同一深度土壤温度变化幅度的影响更明显。从垂直剖面角度看,生物结皮降低了土壤温度及其变幅。④生物结皮提高了0~25 cm深度土壤温度对气温的敏感程度。表明土壤温度的变化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前人仅根据生物结皮的颜色来判断其对土壤温度的影响是不够的。生物结皮对土壤温度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其改变了土壤表层结构及土壤水分状况。在今后相关研究中如水分蒸发、土壤化学性状的改变等,要特别注意生物结皮的温度效应对这些过程的影响,从而使分析更加客观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日振幅 毛乌素沙地 陕北
原文传递
基于HYDRUS模型低温水入渗下土壤水热运移模拟 被引量:13
11
作者 任杰 沈振中 +2 位作者 杨杰 李琛亮 高金强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6-252,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高坝大库低温水下泄对河(渠)两岸土壤水分、温度动态变化的影响机理,构建了低温水入渗土壤水热运移的数学模型,利用HYDRUS-2D软件进行了求解,并对土壤水热运移数学模型进行参数率定与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模拟分析了不同水头... 为了深入研究高坝大库低温水下泄对河(渠)两岸土壤水分、温度动态变化的影响机理,构建了低温水入渗土壤水热运移的数学模型,利用HYDRUS-2D软件进行了求解,并对土壤水热运移数学模型进行参数率定与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模拟分析了不同水头低温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温度动态变化规律。经过试验验证,总体的模拟与实测温度和水分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074和0.01,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均吻合较好。模拟结果表明,水头变化对土壤温度场和水分场的分布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当模拟达到相对稳态后,土壤平均温度从上到下逐渐降低,土壤中的温度场分布较为均匀;当入渗水温相同时,随着水头增加,土壤内部平均温度降低,土壤深层低温区域逐渐扩大,温度梯度增加;土壤的深层含水率较高,达到饱和状态,含水率分布从上到下逐步增加;随着水头增加,土壤深层饱和区域逐渐扩大,并逐渐向土壤表层区域扩展。该研究揭示了不同水头下低温水入渗对土壤内部温度场、水分场影响分布的一般规律,对进一步改善水库下游河岸带生态环境,丰富土壤水动力学基本理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US模型 模型参数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水热运移模拟
原文传递
不同地表覆盖物对城市表层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心语 李素艳 +4 位作者 孙向阳 张骅 熊凯毅 曲炳鹏 贠炳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78,共8页
研究不同地表覆盖物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为减少城市绿地裸露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建设海绵城市提供理论依据。共选择5种覆盖物(水性聚氨酯有机覆盖垫、酚醛树脂有机覆盖垫、园林绿化废弃物、树皮、鹅卵石)和对照进行桶装实验,研究其... 研究不同地表覆盖物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为减少城市绿地裸露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建设海绵城市提供理论依据。共选择5种覆盖物(水性聚氨酯有机覆盖垫、酚醛树脂有机覆盖垫、园林绿化废弃物、树皮、鹅卵石)和对照进行桶装实验,研究其温度、水分、孔性等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树皮覆盖可以在1月提升土壤温度,在7月降低土壤温度,园林绿化废弃物覆盖温差最小,水性聚氨酯有机覆盖垫7月日温差最小; 2)水性聚氨酯有机覆盖垫在春夏秋季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冬季差异不显著; 3)鹅卵石覆盖可显著增加土壤密度,其他处理之间密度差异不显著。综合指标表明水性聚氨酯有机覆盖垫和树皮覆盖对于土壤物理性质有较优的影响,可作为裸土覆盖的首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地表覆盖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土壤密度
下载PDF
秸秆还田和施氮对土壤水热因子及呼吸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媛 任广鑫 +3 位作者 冯永忠 张青 李慧瑛 杨改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6-152,共7页
【目的】探讨秸秆还田和施氮对土壤温度、含水量及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为促进农田高产、节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陕西关中地区,在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分别设置施氮、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施氮以及秸秆不还田不施氮(CK,... 【目的】探讨秸秆还田和施氮对土壤温度、含水量及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为促进农田高产、节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陕西关中地区,在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分别设置施氮、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施氮以及秸秆不还田不施氮(CK,为对照组)4个处理,于2012年6-9月,测定玉米不同生育期4个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温度和含水量,于玉米播种前和收获后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并分析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含水量的相关性。【结果】在玉米全生育期,4个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均呈现先增后减的单峰型曲线变化,其中秸秆还田+施氮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明显高于其他处理,4个处理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是秸秆还田+施氮处理】施氮处理】对照组】秸秆还田处理。4个处理中,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平均值明显高过其他处理,与对照组相比,秸秆还田处理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提高了6.07%。土壤呼吸速率与5~15cm土层土壤温度相关性较高,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不显著。与播种前相比,施氮处理和秸秆还田+施氮处理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玉米收获后,与对照组相比,其他3个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结论】施氮和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呼吸速率,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且秸秆还田具有保水缓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施氮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围栏封育对天山北坡草甸草原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胡毅 朱新萍 +3 位作者 韩东亮 贾宏涛 胡保安 李典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6379-6386,共8页
对新疆天山北坡草甸草原围封9a的样地和围栏外的放牧样地进行比较,采用LI-8100土壤呼吸监测系统对草甸草原围栏内外土壤呼吸进行监测,分析围栏内外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围栏内外土壤呼吸速率存在... 对新疆天山北坡草甸草原围封9a的样地和围栏外的放牧样地进行比较,采用LI-8100土壤呼吸监测系统对草甸草原围栏内外土壤呼吸进行监测,分析围栏内外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围栏内外土壤呼吸速率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变化规律,均呈单峰曲线,且在植物生长季峰形比较明显,围栏内和围栏外土壤呼吸速率最高值出现在6月份17:00,分别为5.87、4.41μmol m^(-2)s^(-1),围栏内土壤呼吸速率比围栏外高出33.1%。最低值出现在10月份8:00,分别是0.26、0.29μmol m^(-2)s^(-1)。土壤CO_2日排放量与日均气温和地温的变化特征一致,与日均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相反,围栏内的土壤呼吸明显高于围栏外。土壤呼吸速率与气温和5 cm地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其它深度的地温相关性不显著;与土壤湿度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栏封育 土壤呼吸 地温 土壤含水量 草甸草原
下载PDF
紫色土丘陵区保护性耕作下旱地土壤呼吸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赛 王龙昌 +1 位作者 张晓雨 周航飞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0-530,共11页
为了探讨保护性耕作对旱作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自带的土壤呼吸室(6400-09)在重庆北碚西南大学试验农场对传统耕作(T,traditional farming)、垄作(R,ridge planting)、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tradition... 为了探讨保护性耕作对旱作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自带的土壤呼吸室(6400-09)在重庆北碚西南大学试验农场对传统耕作(T,traditional farming)、垄作(R,ridge planting)、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traditional farming+straw mulching)、垄作+秸秆覆盖(RS,ridge planting+straw mulching)、传统耕作+秸秆覆盖+秸秆速腐剂(TSD,traditional farming+straw mulching+decomposing agent)、垄作+秸秆覆盖+秸秆速腐剂(RSD,ridge planting+straw mulching+decomposing agent)6种处理下的西南紫色土丘陵区小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作物生长季节的土壤呼吸及其水热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6种处理中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明显,各处理日均土壤呼吸速率差异显著。其中在小麦-大豆条带,小麦土壤呼吸速率均值为1.53μmol m-2s-1,大豆土壤呼吸速率日均值为4.10μmol m-2s-1,各处理日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大小排序为T<R<TS<TSD<RS<RSD。在空地-玉米-空地条带,玉米土壤呼吸日均值为2.56μmol m-2s-1,介于小麦和大豆土壤呼吸速率之间,各处理日平均土壤呼吸大小排序为R<T<RS<TS<RSD<TSD。整个套作体系土壤呼吸总量C为1 543~2 134 g m-2,表现为T<R<RS<TS<TSD<RSD。研究结果还显示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是影响旱地农田土壤呼吸的主要因素,二者分别解释了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的28.9%~53.7%和13.7%~42.0%。水热因子与土壤呼吸速率的回归分析表明,指数方程较好地模拟了土壤呼吸与10 cm土温的关系,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指标Q10值在2.25~2.69之间;而土壤呼吸与5 cm土壤水分的关系以抛物线型函数模拟最优。土壤呼吸对土壤水分的响应阈值为14.94%。该研究为明确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的控制机理提高参考,对估算全球碳平衡、评估区域碳源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率 关系模型
下载PDF
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近地层及土壤微气象要素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茂善 马耀明 +4 位作者 Hirohiko Ishikawa 马伟强 孙方林 王永杰 朱志鲲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63-1268,共6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2005年9月—2006年8月一年的大气与土壤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珠峰地区微气象特征和土壤特征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该地区具有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不同的微气象变化特征,气温在12月最低,6、... 利用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2005年9月—2006年8月一年的大气与土壤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珠峰地区微气象特征和土壤特征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该地区具有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不同的微气象变化特征,气温在12月最低,6、7月最高,土壤温度呈正弦变化,土壤冻结时间较短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峰北坡地区 微气象特征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下载PDF
氮沉降对北亚热带麻栎林土壤呼吸及其温湿度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余景松 付若仙 +2 位作者 俞元春 李春涛 陶晓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29-1037,共9页
近年来,含氮化合物排放量迅速增加,并随着人口增长及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而持续增加,这些氮元素以沉降的形式降落到森林生态系统中,对森林土壤碳通量产生深远影响,使氮沉降成为影响森林土壤呼吸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安徽省万佛山麻栎... 近年来,含氮化合物排放量迅速增加,并随着人口增长及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而持续增加,这些氮元素以沉降的形式降落到森林生态系统中,对森林土壤碳通量产生深远影响,使氮沉降成为影响森林土壤呼吸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安徽省万佛山麻栎天然林为对象,通过模拟氮沉降试验,采用LI-8100土壤呼吸仪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及土壤温湿度,探讨短期氮添加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其温湿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0(对照)、N1(低氮)、N2(高氮)3种处理下土壤呼吸及其各组分均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征,N1和N2处理均轻微提高了麻栎天然林土壤总呼吸及各组分呼吸速率,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N1、N2处理年平均土壤总呼吸速率分别为2.17和2.13μmol·m^(-2)·s^(-1),较N0处理分别提高了6.90%和4.93%;麻栎林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指数关系(P<0.001),N0、N1、N2处理下土壤总呼吸Q_(10)分别为2.04、1.99和2.10,低氮(N1)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养呼吸Q_(10),而降低了异养呼吸Q_(10);高氮(N2)提高了土壤呼吸各组分Q_(10);土壤含水率与土壤呼吸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但其相关性小于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的复合模型优于单因子模型。研究结果为预测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在氮沉降增加下的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天然林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率 Q10 氮沉降
原文传递
浑善达克沙地土壤水热对黄柳蒸腾速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健 朱仲元 +1 位作者 宋小圆 赵宏瑾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2,共6页
以浑善达克沙地典型植物黄柳为对象进行研究,测量其生育期蒸腾速率,并对黄柳生长区内的土壤水热进行测量,通过相关分析,确定土壤水热对黄柳蒸腾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柳生育期蒸腾速率与相应时间段的土壤含水率呈显著相关,土壤含... 以浑善达克沙地典型植物黄柳为对象进行研究,测量其生育期蒸腾速率,并对黄柳生长区内的土壤水热进行测量,通过相关分析,确定土壤水热对黄柳蒸腾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柳生育期蒸腾速率与相应时间段的土壤含水率呈显著相关,土壤含水率大的时间段,黄柳的蒸腾速率明显增加;不同埋藏深度条件下的土壤温度与黄柳的蒸腾速率相关性较好,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对黄柳的蒸腾速率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柳 土壤含水率 土壤温度 蒸腾
原文传递
免耕留茬对内蒙古后山地区油菜田土壤呼吸和水热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婕 李倩 +4 位作者 刘景辉 崔凤娟 李立军 刘兵 王健康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85,共5页
分析了常规耕作、免耕留高茬(30cm)、留中茬(20cm)、留低茬(10cm)四种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种处理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明显,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土壤呼吸日变化峰值出现在14∶00... 分析了常规耕作、免耕留高茬(30cm)、留中茬(20cm)、留低茬(10cm)四种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种处理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明显,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土壤呼吸日变化峰值出现在14∶00~17∶00,日变化趋势受温度影响较大,变化幅度受土壤水分含量影响较大;季节变化的峰值出现在8月3日,整个生长季CO2平均排放速率影响表现为传统耕作>留低茬处理>留中茬处理>留高茬处理,各处理之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免耕留茬处理有很好的保温、保水作用,且随留茬高度的增加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土壤呼吸速率与0~10cm土壤含水量和0~5cm地温的相关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留茬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油菜
原文传递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温湿度及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郑梅迎 张继光 +7 位作者 程森 朱启法 薛琳 黄仲江 董玉兵 王生才 肖艳松 蔡宪杰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6期13-21,共9页
为明确不同覆盖方式的烟田生态效应,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无覆盖、地膜覆盖、立体覆盖和稻草覆盖4种覆盖方式对垄体土壤温湿度及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下各土层土壤温度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 为明确不同覆盖方式的烟田生态效应,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无覆盖、地膜覆盖、立体覆盖和稻草覆盖4种覆盖方式对垄体土壤温湿度及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下各土层土壤温度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同一覆盖方式不同土层温度变化具有一致性。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的提升效果最好,能促进烟苗早发快长,但团棵期膜内地表温度过高可能影响根系生长;稻草覆盖对生育期内土壤的保温效果较好;立体覆盖处理在烤烟生育内的土壤温度最低。地膜覆盖不利于根系土壤接纳降雨,土壤含水量最低;稻草覆盖对蓄积土壤水分的效果最优;立体覆盖次之。从团棵期烤烟生物量及农艺性状看,地膜覆盖在烤烟团棵期可明显提高烤烟的长势,稻草覆盖次之但烟叶根冠比最高,立体覆盖再次,无覆盖处理的烟叶长势最差。试验表明立体覆盖对烟田土壤温湿度及团棵期烤烟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效果比地膜覆盖低,后续应对烤烟整个生长发育时期、产质量特征及其覆盖的成本效益和环境影响等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地膜覆盖 稻草覆盖 立体覆盖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