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水分对作物根系生长及分布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09
1
作者 冯广龙 刘昌明 王立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6年第3期5-9,共5页
冯广龙,刘昌明,王立。土壤水分对作物根系生长及分布的调控作用。生态农业研究,1996,4(3):5~9. 研究了作物根系生长、分布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特别是水分胁迫条件和不同灌溉方式的动态响应特征及其与冠部生长、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关... 冯广龙,刘昌明,王立。土壤水分对作物根系生长及分布的调控作用。生态农业研究,1996,4(3):5~9. 研究了作物根系生长、分布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特别是水分胁迫条件和不同灌溉方式的动态响应特征及其与冠部生长、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关系,指出对作物根系实施调控的方法,为寻求节水高产途径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 根冠关系 土壤水分 作物
下载PDF
我国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特征与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0
2
作者 史静 张乃明 包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87-794,共8页
设施土壤质量退化已成为制约现代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了解设施土壤退化成因与特征,并采取适宜的调控措施,对于促进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目前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酸化、微生物区系破坏、养分失... 设施土壤质量退化已成为制约现代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了解设施土壤退化成因与特征,并采取适宜的调控措施,对于促进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目前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酸化、微生物区系破坏、养分失调、有害物质积累等5个方面的退化特征与成因。简述了生物、农业、工程3类调控措施在改良设施土壤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且针对我国设施土壤质量研究中存在的关于探索形成原因和控制机理方面的研究少,原创性设施土壤改良与调控技术仍然十分缺乏,大尺度、长时间设施土壤质量演变的长期定位研究和动态监测工作十分滞后,有关设施土壤退化因素叠加效应与交互作用机理研究尚未涉及等问题,提出应将构建设施土壤质量标准体系,开展设施土壤质量退化演变机理以及拓展调控与改良技术,系统研究不同退化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拓展新技术在设施农业土壤研究中的应用等4方面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土壤质量退化 调控 中国
下载PDF
黑龙江海伦农田黑土水分特征 被引量:51
3
作者 孟凯 张兴义 +1 位作者 随跃宇 赵军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4,共4页
根据多年观测资料研究 ,提出黑龙江海伦区域农田黑土水分的基本特征 ,黑土水分季节动态变化规律和垂直动态变化规律 ,同时分析了影响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黑土 变化规律 土壤水分特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赤泥碱性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4
作者 薛生国 李晓飞 +4 位作者 孔祥峰 吴川 李义伟 李萌 李楚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815-2828,共14页
赤泥是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强碱性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难、环境风险高,严重制约了氧化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赤泥土壤化是实现规模化处置赤泥的一种可行方法,而碱性调控则是赤泥土壤化的关键环节.论文在综述氧化铝生产过程碱性物... 赤泥是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强碱性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难、环境风险高,严重制约了氧化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赤泥土壤化是实现规模化处置赤泥的一种可行方法,而碱性调控则是赤泥土壤化的关键环节.论文在综述氧化铝生产过程碱性物质形成过程的基础上,从可溶性碱和化学结合碱角度分析了赤泥碱性物质的赋存状态,阐述了国内外化学调碱法和生物调碱法的研究进展和碱性转化机制,剖析了赤泥碱性调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赤泥碱性调控研究的发展方向.这将为赤泥规模化处置和堆场生态重建、保障氧化铝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赤泥土壤化 碱性赋存形态 碱性调控
原文传递
土壤硝化作用的抑制剂调控及其机理 被引量:47
5
作者 孙志梅 武志杰 +1 位作者 陈利军 贾立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89-1395,共7页
既要保证氮肥在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中的促进作用,又要保证农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减轻氮肥污染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氮素在土壤中的生物化学转化过程入手,通过抑制剂的施用来调控氮素的转化,减缓硝化过程的进行,是... 既要保证氮肥在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中的促进作用,又要保证农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减轻氮肥污染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氮素在土壤中的生物化学转化过程入手,通过抑制剂的施用来调控氮素的转化,减缓硝化过程的进行,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本文从硝化抑制剂的定义、筛选硝化抑制剂的条件、国内外较受关注的硝化抑制剂品种以及硝化抑制机理等几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硝化作用 硝化抑制剂 调控机理
下载PDF
适当保水剂施用和覆盖促进旱作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被引量:47
6
作者 李倩 刘景辉 +3 位作者 张磊 陈勤 于健 Surya N.Achary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3-90,共8页
为明确保水剂、秸秆覆盖及行间覆膜等抗旱保水措施对旱作马铃薯渗透调节物质、质膜体系等生理特性的影响和对产量的作用效果,以夏波蒂品种马铃薯为材料,设对照、秸秆覆盖、行间覆膜、单施保水剂、秸秆覆盖加施保水剂、行间覆膜加施保水... 为明确保水剂、秸秆覆盖及行间覆膜等抗旱保水措施对旱作马铃薯渗透调节物质、质膜体系等生理特性的影响和对产量的作用效果,以夏波蒂品种马铃薯为材料,设对照、秸秆覆盖、行间覆膜、单施保水剂、秸秆覆盖加施保水剂、行间覆膜加施保水剂6个处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的马铃薯叶片细胞质膜透性苗期较大,而后呈先降后升趋势;丙二醛、脯氨酸含量随生育期推进呈逐渐增加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行间覆膜加施保水剂、单施保水剂、秸秆覆盖、秸秆覆盖加施保水剂处理较好地缓和了土壤的干旱情况,有效降低了马铃薯叶片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和质膜体系。马铃薯生育后期,至淀粉积累期,各处理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较为稳定,行间覆膜加施保水剂处理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较对照分别减少15.57%、6.90%、42.79%和17.69%,单施保水剂处理分别减少2.31%、5.17%、10.62%和8.04%,秸秆覆盖处理分别减少28.45%、3.45%、51.63%和25.58%,秸秆覆盖加施保水剂处理分别减少25.14%、12.07%、49.17%和22.58%,降低干旱胁迫程度明显。马铃薯成熟收获期,秸秆覆盖及其加施保水剂处理各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变化相对稳定;0~20cm土层加施保水剂处理的土壤含水率相对高于不加保水剂处理。秸秆覆盖、秸秆覆盖加施保水剂、单施保水剂及行间覆膜加施保水剂处理显著增加了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P<0.05)。总体上,秸秆覆盖处理较有效地缓和了土壤旱情,秸秆覆盖加施保水剂、单施保水剂和行间覆膜加施保水剂处理作用效果也较好,降低了干旱胁迫程度,促进了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产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土壤含水率 渗透性 马铃薯 保水剂 覆盖 渗透调节 质膜透性
下载PDF
不同结构土壤中接地网冲击特性的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42
7
作者 司马文霞 李晓丽 +1 位作者 袁涛 杨庆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42-1346,共5页
变电站接地网的冲击特性研究对于接地网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能系统真实反映接地装置在不同土壤结构中的冲击特性,基于量纲相似性原理,利用冲击电流发生器进行了接地网在均匀及双层土壤中的冲击接地模拟试验。在均匀土壤中测量了5... 变电站接地网的冲击特性研究对于接地网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能系统真实反映接地装置在不同土壤结构中的冲击特性,基于量纲相似性原理,利用冲击电流发生器进行了接地网在均匀及双层土壤中的冲击接地模拟试验。在均匀土壤中测量了5种埋深、3种冲击电流注入点位置时对应的接地网冲击接地电阻值,并测量了典型情况下接地网的地表电位分布情况;在双层土壤中测量了3种土壤厚度、3种冲击电流注入点位置时对应的接地网冲击接地电阻值。通过分析不同试验条件下接地网模型的冲击接地电阻及电位分布得到了冲击电流注入点位置、地网埋深及土壤结构等因素对接地网的冲击接地特性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网 冲击模拟试验 冲击特性 影响因素 土壤结构 影响规律
下载PDF
不同农作措施对云南红壤坡耕地径流调控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付斌 胡万里 +2 位作者 屈明 段宗颜 刘宏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0,共4页
通过天然降雨径流小区,动态监测降雨-径流过程中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量,研究4种农作措施对云南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径流量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顺坡垄作>横坡垄作+揭膜>横坡垄作+秸秆覆盖+揭膜>横坡垄作,泥沙... 通过天然降雨径流小区,动态监测降雨-径流过程中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量,研究4种农作措施对云南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径流量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顺坡垄作>横坡垄作+揭膜>横坡垄作+秸秆覆盖+揭膜>横坡垄作,泥沙流失量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顺坡垄作>横坡垄作>横坡垄作+秸秆覆盖+揭膜>横坡垄作+揭膜。不同农作措施对应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泥沙流失>径流流失>产径流降雨。在4种农作措施中,横坡垄作+秸秆覆盖+揭膜农作措施对径流流失和泥沙流失的调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措施 坡耕地 水土流失 径流调控
下载PDF
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对茄子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其嫁接调节 被引量:32
9
作者 周宝利 徐妍 +1 位作者 尹玉玲 叶雪凌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0-294,共5页
探讨了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对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和嫁接对重要相关因子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茄子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呈下降趋势,真菌数量呈增加趋势;根际土壤中的过氧化氢... 探讨了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对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和嫁接对重要相关因子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茄子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呈下降趋势,真菌数量呈增加趋势;根际土壤中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的活性呈降低趋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是影响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主要因子,蛋白酶是影响根际土壤中真菌数量的主要因子。嫁接能提高土壤酶活性,缓解连作土壤带来的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连作土壤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嫁接调节
原文传递
赣南脐橙园土壤酸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梁梅青 薛珺 +2 位作者 范玉兰 李勋 彭良志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13,共4页
采集赣南脐橙园土壤1 405个农化样和229个背景样,研究脐橙园土壤酸度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与背景土壤相比,赣南脐橙园农化土壤pH值平均下降了0.46个单位,pH值<4.5的强酸性农化土壤占样本总数的45.7%,比背景样增加了近15个百分点... 采集赣南脐橙园土壤1 405个农化样和229个背景样,研究脐橙园土壤酸度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与背景土壤相比,赣南脐橙园农化土壤pH值平均下降了0.46个单位,pH值<4.5的强酸性农化土壤占样本总数的45.7%,比背景样增加了近15个百分点,脐橙园土壤普遍酸化;不同种植年限脐橙园前4年土壤酸化趋势比较明显;不同土壤类型pH值下降最大的是紫色土,下降了1.36个单位。根据脐橙园土壤酸化特征及对脐橙园的现状调查,分析了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防止脐橙土壤酸化的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 脐橙园 土壤PH值 土壤酸化 调控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与调控 被引量:30
11
作者 杭小帅 王火焰 周健民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5-251,共7页
简要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特点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土壤重金属污染防范措施和2种不同类型的治理与调控措施。针对典型污染源引起的局部重度重金属污染土壤,宜使用工程修复与植物修复及其联用技术... 简要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特点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土壤重金属污染防范措施和2种不同类型的治理与调控措施。针对典型污染源引起的局部重度重金属污染土壤,宜使用工程修复与植物修复及其联用技术进行调控。针对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引起的大面积轻度重金属污染土壤,宜从提高土壤自净能力的角度,运用环境矿物修复和农业生态措施进行调控。继而,进一步提出了今后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与调控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土壤 防治 调控措施 长江三角洲
原文传递
调节茶园土壤pH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12
作者 刘炳君 杨扬 +4 位作者 李强 呼广雷 陈向阳 方建新 王世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9822-19824,共3页
[目的]考察酸化和碱化作用对茶园土壤主要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进而探讨pH值变化与三者之间关系。[方法]用石灰调节茶园土壤pH进行不同天数培养后研究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结果]酸性土壤经石灰调节提高pH 1~2,... [目的]考察酸化和碱化作用对茶园土壤主要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进而探讨pH值变化与三者之间关系。[方法]用石灰调节茶园土壤pH进行不同天数培养后研究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结果]酸性土壤经石灰调节提高pH 1~2,引起土壤中速效磷、可交换性酸降低,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加近10倍,真菌随pH增加而减少;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活性随pH调节而增高。[结论]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茶园土壤pH呈降低趋势;土壤中速效磷、交换性酸、真菌数量及转化酶活性与pH之间呈负相关;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及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的酶活性与pH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土壤养分 微生物 酶活性 PH调节
下载PDF
湿地土壤在湿地环境功能中的角色与作用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红丽 李艳丽 +1 位作者 张文佺 王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2-66,128,共6页
文章阐述了湿地土壤在湿地大气调节以及污染物净化方面的角色并介绍了目前湿地土壤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进一步强化湿地土壤环境功能的可能性,希望对今后湿地土壤环境功能的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 湿地土壤 碳循环 气候调节 污染净化 环境功能
下载PDF
硝化抑制剂和通气调节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改玲 郝明德 陈德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6,共5页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土壤水分含量和温度对硝化反应速度、N2O排放及施用硝化抑制剂(N-Serve)和土壤掺砂对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硝化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30℃时反应进行最快;水分对硝化反应速度的影响不显著。N2O排放通量...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土壤水分含量和温度对硝化反应速度、N2O排放及施用硝化抑制剂(N-Serve)和土壤掺砂对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硝化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30℃时反应进行最快;水分对硝化反应速度的影响不显著。N2O排放通量随温度和水分含量升高而加大,最高排放通量出现在水分含量28.5%,20℃或30℃时。30℃、低水分(14.2%)时,N2O排放量较低,15d累积排放量为126.4 mg/kg,且主要来自硝化反应,施用N-Serve可使总排放量减少65.0%;水分含量增加到28.5%,反硝化反应发生,N2O排放量急剧增加,15d累积排放量达764.4 mg/kg;施用砂子或N-Serve,总排放量分别减少82.9%、62.1%。因此,低水分时,施用N-Serve可抑制硝化反应;高水分时,施用砂子或砂子与N-Serve配合,可有效抑制N2O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水分 硝化抑制剂 通气状况 N2O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森林土壤水文行为及其对河川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贤赵 黄明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2-76,共5页
通过比较瓦窖沟小流域林地、农田、撂荒地3种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下的降雨入渗、产流特性及林区与非林区流域径流的季节变化,系统地分析了黄土高原林地水文行为及森林对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林地土壤高入渗率、低产流率和强烈的... 通过比较瓦窖沟小流域林地、农田、撂荒地3种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下的降雨入渗、产流特性及林区与非林区流域径流的季节变化,系统地分析了黄土高原林地水文行为及森林对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林地土壤高入渗率、低产流率和强烈的蒸腾耗水作用形成的土壤干层以及森林对河川径流季节分配的均化作用。土壤干层的出现使土壤水库对干旱调节功能丧失,影响林木的持续生长;还将削弱入渗降雨转化为地下水的比例,减少地下水资源的数量,使森林对流域枯季径流的补偿效应受到制约。森林均化径流分配的作用通过削减汛期径流和补充非汛期流水来实现。林区河川径流年内季节分配较非林区均匀,汛期削洪效能明显,并有效地补充了9~11月和3~5月的非汛期流水,补枯效果达4~1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森林土壤 土壤水文行为 河川径流 调节作用 土壤干层 森林均化径流分配
下载PDF
植物对重金属铬胁迫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6
作者 钟旻依 张新全 +3 位作者 杨昕颖 胡乙月 姜杏 聂刚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8期1962-1975,共14页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加剧。由于铬(Cr)在化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其向环境释放速度加快,成为一种主要的环境污染重金属离子。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严重时可将植物致死且存在对人类食品安全的潜在...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加剧。由于铬(Cr)在化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其向环境释放速度加快,成为一种主要的环境污染重金属离子。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严重时可将植物致死且存在对人类食品安全的潜在威胁。铬离子对植物的影响因价态而有所不同,主要通过阻碍植物种子发芽、抑制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以及损害细胞结构等方式影响植物正常生命活动。本文综述了铬离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及分子调控等多方面的影响,将植物对铬胁迫的响应机制做多层面的总结梳理,以期为今后开发土壤重金属铬污染修复植物、选育耐重金属铬胁迫低毒作物、研究植物耐重金属胁迫机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污染 分子调控
下载PDF
稻田土壤关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耦合过程及其微生物调控机制 被引量:23
17
作者 吴金水 葛体达 胡亚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6626-6634,共9页
水稻土是在长期植稻下人为培育的特殊耕作土壤,是我国土壤学的特色,其研究也反映我国土壤学的国际地位。水稻土是研究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理想模型。稻田土壤关键元素(碳氮磷硫铁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耦合机理及其驱动机制研... 水稻土是在长期植稻下人为培育的特殊耕作土壤,是我国土壤学的特色,其研究也反映我国土壤学的国际地位。水稻土是研究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理想模型。稻田土壤关键元素(碳氮磷硫铁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耦合机理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是土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之一。因此,以国际土壤年为契机,结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资助的"土壤生物学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以稻田关键元素(碳氮磷硫铁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其耦合的微生物驱动机制为核心,重点讨论了稻田土壤基本生物化学特征、稻田土壤碳-氮、碳-氮-磷、碳-氮-铁等多元素耦合过程及其与微生物之间的反馈机制,并由此提出了稻田土壤关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微生物驱动机制研究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为:1)土壤关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异质性及其微生物过程的互作机制研究;2)微生物参与机制对土壤关键元素循环过程的响应、反馈机制与调控机制研究;3)土壤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计量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土壤 碳氮磷硫铁 微生物生态学 耦合过程 调控机制
下载PDF
根际微生物组构建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8
作者 葛艺 徐绍辉 徐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20-2130,共11页
基于根际微生物调控作物生长发育已成为生态健康和农业发展研究的热点。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植物根际微生物组构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根际周边微生物从土壤进入植物根系内部的定殖选择过程,重点关注植物本体、土壤类型、地理位... 基于根际微生物调控作物生长发育已成为生态健康和农业发展研究的热点。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植物根际微生物组构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根际周边微生物从土壤进入植物根系内部的定殖选择过程,重点关注植物本体、土壤类型、地理位置、生长环境等因素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组的调控作用,揭示国内外研究中发现的影响根际微生物组构建的主控因素,阐明根际微生物组-宿主复杂的互作关系,以期为绿色农业、环境生态保护等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微生物 土壤 植物 调控作用 定殖机制
下载PDF
根际微生物对植物与土壤交互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9
作者 刘王锁 李海泉 +3 位作者 何毅 黄业芸 邱开阳 谢应忠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8-327,共10页
土壤中拥有非常丰富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对植物与土壤之间的交互作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尤其是根际微生物,其中一些重要的功能微生物作为主要的共生功能体参与到植物根系养分转化中。对根际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形成及其与土... 土壤中拥有非常丰富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对植物与土壤之间的交互作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尤其是根际微生物,其中一些重要的功能微生物作为主要的共生功能体参与到植物根系养分转化中。对根际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形成及其与土壤环境、植物根系之间互作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这些研究成果均肯定了根际微生物群落和多样性是积极促进植物个体和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活跃因子,并展望了今后土壤微生物在多组学、植物功能性状和全球变化方面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微生物 根际分泌物 土壤环境 交互调控 养分循环
下载PDF
改良剂与生物有机肥配施方式对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杨旎 宗良纲 +3 位作者 严佳 姚欢 马爱军 何任红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9-1075,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碱性改良剂(秸秆炭、生石灰粉和钙镁磷肥)与"爸爱我"生物有机肥的不同配施方式对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外源硒素添加的前提下,通过这种内源调控途径能够有效提高强酸性高硒...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碱性改良剂(秸秆炭、生石灰粉和钙镁磷肥)与"爸爱我"生物有机肥的不同配施方式对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外源硒素添加的前提下,通过这种内源调控途径能够有效提高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秸秆炭、生石灰粉和钙镁磷肥与"爸爱我"生物有机肥的3个错时配施处理对提高土壤硒有效性的效果最佳,分别使土壤有效硒含量提高105.98、114.09和146.71μg/kg,茶叶中硒含量相应提高0.96、1.14和1.24μg/g,增幅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生物有机肥 内源调控 土壤有效硒 硒的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