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7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土工程特性和软土地基设计 被引量:425
1
作者 沈珠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0-111,共12页
在总结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在软土地基方面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有关天然软土结构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有效固结应力法的设计方法,并提出了建立软土结构性模型的新思路。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工程特性 地基设计
下载PDF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7
2
作者 武玉 徐刚 +1 位作者 吕迎春 邵宏波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9,共12页
生物炭是有机物原料在完全或者部分缺氧条件下,经过高温热裂解(通常<700℃)产生的一类富碳、高度芳香化和稳定性高的有机物质。生物炭为全球气候变化、粮食危机和生态污染修复等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生物炭对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 生物炭是有机物原料在完全或者部分缺氧条件下,经过高温热裂解(通常<700℃)产生的一类富碳、高度芳香化和稳定性高的有机物质。生物炭为全球气候变化、粮食危机和生态污染修复等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生物炭对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其多孔特性和比表面积有利于土壤聚集水分、提高孔隙度、降低容重,从而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生物炭是酸性土壤一种理想的改良剂。其含有的养分元素可直接输入土壤,其表面电荷和官能团有利于土壤养分的保留。但是,生物炭由于受原材料和制备条件的影响,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综述了生物炭输入对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需要加强的方面,从而为生物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改良 有机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原文传递
放牧对草原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252
3
作者 高英志 韩兴国 汪诗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90-797,共8页
介绍了放牧对草原土壤物理性质 (容重、渗透率 )、化学性质 (有机质、N素 )和微生物的影响。由于草原土壤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滞后性和弹性 ,放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不尽相同。一般而言 ,随放牧强度的增大 ,动物践踏作用的增强 ,土壤孔隙... 介绍了放牧对草原土壤物理性质 (容重、渗透率 )、化学性质 (有机质、N素 )和微生物的影响。由于草原土壤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滞后性和弹性 ,放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不尽相同。一般而言 ,随放牧强度的增大 ,动物践踏作用的增强 ,土壤孔隙分布的空间格局发生变化 ,土壤的总孔隙减少 ,特别是大孔隙 (>5 0μm)和较大中等孔隙 (9~ 5 0μm)减少 ,使土壤容重增加 ,土壤的渗透阻力加大 ,土壤的保水和持水能力下降。但在有机质含量很低的沙质土壤中 ,超载过牧 ,造成有机质含量降低 ,土壤的团粒结构减少 ,稳定性团聚体减少 ,土壤结构遭到破坏 ,使得土壤容重反而降低。土壤有机质和放牧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 ,土壤有机质对放牧的响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植被和土壤的初始状况 ;环境因素 ,特别是水分和温度 ;放牧历史 (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和动物类型 )。同时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比含量高的土壤更易受放牧的影响 ,而使有机质发生变化。土壤微生物量碳是最具活性的土壤碳库 ,对环境的变化敏感 ,能较早地指示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当考虑时间尺度时 ,高强度放牧对土壤肥力有负面的影响 ,短期内 ,由于加速了养分的循环效率 ,产生有利的影响 ,但长期无管理的超载放牧必然造成系统物质 (资源 )输入和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草原生态系统 土壤性质 养分循环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长期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某些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1
4
作者 张志国 徐琪 R.L.Blevins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84-391,共8页
免耕农作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态管理系统。长期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土壤性质的变化及作物产量可以反映这一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长期(1970年—1994年)免耕与犁耕相比土壤容重并未增加;而表层(0—5cm)土壤有机C和有机N显著增加;... 免耕农作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态管理系统。长期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土壤性质的变化及作物产量可以反映这一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长期(1970年—1994年)免耕与犁耕相比土壤容重并未增加;而表层(0—5cm)土壤有机C和有机N显著增加;并有随N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土壤pH随NH4NO3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免耕表层土壤的交换性Ca、Mg、K和可提取P与犁耕比较有明显的表聚现象。交换性Ca、Mg、及可提取P随NH4NO3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少。交换性K的分布则不受N肥施用量的影响,从1984至1994年,免耕玉米的产量显著高于犁耕玉米的产量,从1970至1982年犁耕玉米的产量略高于免耕,但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持续性农业 土壤理化性质 玉米产量
下载PDF
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原的影响 被引量:127
5
作者 王玉辉 何兴元 周广胜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5-49,共5页
研究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原植物群落组成、数量特征、生物量及土壤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 ,羊草草原的植被盖度和生物量随之降低 ,优势羊草群落将逐渐被盐生植物所替代 ,群落结构趋于简化 ,物种向旱生化和盐生化演替... 研究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原植物群落组成、数量特征、生物量及土壤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 ,羊草草原的植被盖度和生物量随之降低 ,优势羊草群落将逐渐被盐生植物所替代 ,群落结构趋于简化 ,物种向旱生化和盐生化演替。同时土壤容重、含水量、有机质和氮、磷、钾、钙、镁等营养元素含量亦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春季过度放牧对土壤表层的水分、有机质和钙、镁等元素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因此 ,制定科学的草原管理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羊草草原 群落特征 土壤特性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对林下植被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52
6
作者 康冰 刘世荣 +1 位作者 蔡道雄 卢立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23-2331,共9页
采用样方调查及取样分析方法,研究广西大青山南亚热带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及土壤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自然发育14a后,林分密度从1050株.hm-2增加到1800株.hm-2,林下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增高.密度为1800株.hm-2时,多样... 采用样方调查及取样分析方法,研究广西大青山南亚热带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及土壤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自然发育14a后,林分密度从1050株.hm-2增加到1800株.hm-2,林下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增高.密度为1800株.hm-2时,多样性指数最高.当林分密度继续增大到2250株.hm-2,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却呈降低趋势.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指数对林分密度变化的响应不敏感;在林分密度影响下,林下灌木生物量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一致.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草本生物量呈降低趋势;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理化特性差异显著(P<0.05).除全K、速效K和速效P外,土壤表层(0~20cm)养分含量与林下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一致.不同密度林地速效K和速效P含量变化波动较大.密度为2100株.hm-2的林分土壤全P含量较高.中密度(1800株.hm-2)林地的土壤持水量和孔隙度均较高,土壤容重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林分密度 林下层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土壤性质
原文传递
人为干扰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油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42
7
作者 张希彪 上官周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685-3695,共11页
研究了放牧、收集枯落物及清灌等人为干扰活动对黄土高原于午岭油松林土壤结构及抗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0~50cm土壤中砂粒含量比无干扰时分别增加了11.83%、37.80%和51.60%;粉粒下降了8.16%、11.83%... 研究了放牧、收集枯落物及清灌等人为干扰活动对黄土高原于午岭油松林土壤结构及抗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0~50cm土壤中砂粒含量比无干扰时分别增加了11.83%、37.80%和51.60%;粉粒下降了8.16%、11.83%和15.55%;粘粒下降了8.10%、20.84%和30.72%,土壤表现出粗骨化趋势;〉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比无干扰林地分别下降了16.59%、43.12%和61.13%。〉1.0mm的团聚体含量仅为无干扰林地土壤的27.78%和24.34%,1.0—0.25mmm的团聚体下降幅度较小;〉0.05mm微团聚体的比例分别下降了19.39%、32.62%和33.47%。而〈0.05mm微团聚体所占比例随干扰程度的增加而大幅度上升。土壤容重增加了0.11-0.41g/cm^3。土壤总孔隙度分别降低了13.64%、25.47%和39.14%,毛管孔隙下降了7.79%、11.54%和29.32%,非毛管孔隙下降了28.47%、60.79%和64.08%。说明表层土壤非毛管孔隙对人为干扰更为敏感。最大持水量分别下降23.42%、37.15%和52.92%;毛管持水量下降33.79%、43.01%和52.22%;自然含水量下降31.03%、39.34%和46.28%。饱和持水量下降16.14%、28.80%和49.68%;田间持水量下降了12.39%、33.92%和47.47%;土壤有效水含量下降了9.55%、20.55%和58.91%。土壤前3min初渗率下降了38.74%、51.45%和63.23%;稳渗速率下降了54.06%、71.63%和84.10%,相应地受人为干扰林地前30min累计人渗量也较未受人为干扰林地土壤分别低48.15%、65.93%和73.35%。饱和导水率较对照下降了8.73%、33.33%和51.00%。土壤的结构系数。由79.12%下降到27.32%。团聚度由59.48%下降到11.11%,分散率上升了l倍多,分散系数上升了4倍多。土壤枯落物层及有机质的减少是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油松人工林 森林土壤 物理性质 人为干扰 土壤退化
下载PDF
18种杂草对重金属的超积累特性研究 被引量:115
8
作者 魏树和 周启星 王新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2期152-160,共9页
针对目前植物修复中Cd Cu Zn Pb复合污染的超富集植物缺乏研究,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对东北沈阳地区9科18种田间杂草植物进行其积累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狼把草(Bidenstripartite)、龙葵(Solanumnigrum)地上部Cd和Zn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 针对目前植物修复中Cd Cu Zn Pb复合污染的超富集植物缺乏研究,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对东北沈阳地区9科18种田间杂草植物进行其积累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狼把草(Bidenstripartite)、龙葵(Solanumnigrum)地上部Cd和Zn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且地上部Cd和Zn的含量大于根部Cd和Zn的含量,具备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杂草植物地上部重金属含量与植物地上部生物量的相关分析表明,这些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量与植物地上部生物量的大小无关,它们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重金属污染 杂草 超积累特性 重金属富集 植物修复 超富集植物 富集系数
下载PDF
我国果园生草研究进展 被引量:148
9
作者 寇建村 杨文权 +3 位作者 韩明玉 陈奥 李冰 张维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4-159,共6页
果园生草栽培是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植草本植物作为覆盖物的一种果园管理方法,我国果园生草研究起步较晚。果园生草栽培对果园小气候、土壤、果实品质等都有很大影响。对我国果园生草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指出:草种的管理技术、草种与果... 果园生草栽培是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植草本植物作为覆盖物的一种果园管理方法,我国果园生草研究起步较晚。果园生草栽培对果园小气候、土壤、果实品质等都有很大影响。对我国果园生草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指出:草种的管理技术、草种与果树的配套研究、草种对果树根系影响的研究还不够完善。由此提出了今后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我国果园生草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生草 草种 果树 土壤特性
下载PDF
关于杉木林下植被对改良土壤性质效用的研究 被引量:107
10
作者 盛炜彤 杨承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7-385,共9页
为了防治连栽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本文重点论述通过间伐,增大林内透光度,降低林分郁闭度,发育林下植被,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郁闭度0.7以下的林分中,林下植被发育迅速,间伐4~5a后,每公顷... 为了防治连栽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本文重点论述通过间伐,增大林内透光度,降低林分郁闭度,发育林下植被,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郁闭度0.7以下的林分中,林下植被发育迅速,间伐4~5a后,每公顷生物量可达到4~5t,有效地提高了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增加了土壤中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并使微生物类群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效地维护和恢复了土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林下植被 土壤性质 土壤改良
下载PDF
黄土坡耕地退耕还林后土壤性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116
11
作者 彭文英 张科利 +1 位作者 陈瑶 杨勤科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2-278,共7页
退耕还林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论文以退耕历史较长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县为例,选取不同类型植被恢复和不同恢复年限的退耕样区,探讨了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坡耕地退耕后,遭侵蚀破坏的土体构型渐... 退耕还林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论文以退耕历史较长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县为例,选取不同类型植被恢复和不同恢复年限的退耕样区,探讨了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坡耕地退耕后,遭侵蚀破坏的土体构型渐趋恢复,土壤容重、pH值减小,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等增大;土壤有机质增加了2.75倍,碳增加了27.29%,氮增加了46.79%;而且,土壤速效养分增加的速度大于土壤全量元素增加的速度。土壤质量恢复效益最大的是刺槐林地,其次是柠条灌木地,最小的是撂荒地。混交林土壤全氮含量最高,柠条最利于铵态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积累。不同类型植被,土壤速效养分的差异比土壤全量元素间的差异明显。随恢复时间的增加,土壤结构不断得到改善,土壤有机质、全碳、全氮以及主要离子含量呈明显增加趋势,土壤速效养分增加更明显。土壤有机质在植被恢复5年以上开始明显增加,土壤碳、氮和速效养分则在10年以后增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退耕还林还草 土壤性质
下载PDF
缙云山森林群落次生演替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20
12
作者 刘鸿雁 黄建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41-2046,共6页
选择典型、有代表性的不同演替阶段群落,进行了植被调查和土壤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在演替方向和土壤剖面上表现出较强的规律.土壤有机质随植被从低级向高级演进逐渐积累,分别是19.5(X1)、37.0(X2)、50.1(X3)和71.6 g.kg-1(X4);... 选择典型、有代表性的不同演替阶段群落,进行了植被调查和土壤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在演替方向和土壤剖面上表现出较强的规律.土壤有机质随植被从低级向高级演进逐渐积累,分别是19.5(X1)、37.0(X2)、50.1(X3)和71.6 g.kg-1(X4);土壤全N、碱解氮和速效钾等也呈上升趋势;土壤pH和盐基饱和度降低,阳离子交换量增加.在土壤剖面上,有机质、全N等指标表现出A>B>C层的趋势.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随着演替的进行,土壤肥力提高,物种丰富度和郁闭度也相应增加.不同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在不同季节有显著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影响植物与土壤在大时间尺度下的演变方向.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与植物演替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 次生演替 人类活动干扰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生物炭对我国南方红壤和黄棕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8
13
作者 张祥 王典 +3 位作者 姜存仓 朱盼 雷晶 彭抒昂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79-984,共6页
为了探讨生物炭对不同土壤的改良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生物炭对我国南方两种代表性土壤(红壤和黄棕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强酸性红壤施用生物炭能明显提高pH而降低其酸度,同时增加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 为了探讨生物炭对不同土壤的改良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生物炭对我国南方两种代表性土壤(红壤和黄棕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强酸性红壤施用生物炭能明显提高pH而降低其酸度,同时增加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且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生物炭量/土壤量:0、0.5%、1.0%、2.0%)的增加,改良效果不断加强;弱酸性黄棕壤施用生物炭也提高了土壤p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但对该土壤中的碱解氮含量无明显影响。不同生物炭用量的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在2.0%时对两种土壤各理化性质影响均表现为最明显,红壤pH平均增加0.61,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分别平均提高203.4%、369.3%、368.0%、30.4%,而黄棕壤p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平均增加0.55、124.2%、57.5%、50.3%。因而,相同用量的生物炭对红壤的改良效应好于黄棕壤,且施用生物炭对两种土壤速效钾含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有机质、pH、速效磷、碱解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红壤 黄棕壤 土壤改良 理化性质
下载PDF
北京东灵山地区地形土壤因子与植物群落关系研究 被引量:95
14
作者 刘世梁 马克明 +3 位作者 傅伯杰 康永祥 张洁瑜 张育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6-502,共7页
地形与土壤因子是决定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同时植物多样性在不同尺度上影响着景观中的流,植物、地形与土壤三者之间在不同尺度上密切联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生态系统功能过程非常重要。针对东灵山地区异质化景观现状,在小... 地形与土壤因子是决定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同时植物多样性在不同尺度上影响着景观中的流,植物、地形与土壤三者之间在不同尺度上密切联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生态系统功能过程非常重要。针对东灵山地区异质化景观现状,在小流域尺度上选取了76个20m×20m的样地进行调查,研究选取了16个指标,分别代表地形因子、植物群落与土壤性质。利用多元统计手段,对选取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与典范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植被、地形因子三者相互影响:地形因子与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着植被的分布格局与群落结构,反过来群落因子也对土壤的理化因子产生较大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指示土壤肥力的一个敏感指标,3种不同肥力类型中,群落的层盖度与丰富度存在较大的差别,而决定其分布的地形特点也不相同。不同指标集团的典范相关分析表明,坡位主要影响乔木层盖度,海拔高度与全氮相关性密切,而乔木层物种丰富度与有机质含量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东灵山地区 植物群落 土壤性质 地形因子
下载PDF
生草对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11
15
作者 李会科 张广军 +1 位作者 赵政阳 李凯荣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32-39,共8页
对黄土高原渭北苹果园生草土壤性状测定结果表明.生草能降低0~60cm土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田间贮水量,且与生草年限呈正相关;能显著提高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种植禾本科牧草有机质年积累量为0.10%.种植豆科牧草年... 对黄土高原渭北苹果园生草土壤性状测定结果表明.生草能降低0~60cm土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田间贮水量,且与生草年限呈正相关;能显著提高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种植禾本科牧草有机质年积累量为0.10%.种植豆科牧草年积累0.15%;随生草年限的增加.较深土层土壤有机质趋于增加,种植白三叶改善较深土层土壤有机质的效果强于种植黑麦草。对N、P、K营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0~40cm土层,生草的前期(4年)土壤养分消耗大于积累,苹果与牧草在该土层存在养分竞争,在第5年全氮、全磷、全钾呈现恢复性增长,全氮、全磷、全钾的演变呈现“S”型的演变过程.但生草能提高0~40cm土层水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具有活化有机态N、P、K的功能,有利于果树对N、P、K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生草类型不同,活化N、P效果不同.黑麦草活化P的作用大于白三叶,而白三叶活化N的作用大于黑麦草;生草后土壤三大微生物类群数量及过氧化氢酶、尿酶、碱性磷酸酶活性都显著提高.并随生草年限的增加趋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生草 黄土高原 苹果园 土壤性状 渭北地区
下载PDF
不同粒径制间土壤质地资料的转换问题研究 被引量:84
16
作者 蔡永明 张科利 李双才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1-517,共7页
使用不同土壤类别的黄绵土、灰褐土机械组成资料 ,通过对比三次样条插值、二次样条插值、线性插值法插值结果 ,探讨了不同粒径制间土壤质地的数学转换方法 ,结果表明三次样条插值法是最优方法 ,其最小相对误差不到 0 6% ,最大相对误差... 使用不同土壤类别的黄绵土、灰褐土机械组成资料 ,通过对比三次样条插值、二次样条插值、线性插值法插值结果 ,探讨了不同粒径制间土壤质地的数学转换方法 ,结果表明三次样条插值法是最优方法 ,其最小相对误差不到 0 6% ,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 3 5 % ,平均 2 48%。土壤质地转换数学方法的建立对于应用土壤普查资料计算土壤可蚀性K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粒径 土壤质地 土壤类别 黄绵土 灰褐土 机械组成资料 样条插值 线性插值法
下载PDF
用通径分析法研究土壤水解酶活性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93
17
作者 刘广深 徐冬梅 +2 位作者 许中坚 王红宇 刘维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56-762,共7页
为正确评价土壤性质对酶活性的影响程度 ,运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浙江 5种土壤 1 2个样品中的土壤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是制约脲酶、转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主要因素 ,而... 为正确评价土壤性质对酶活性的影响程度 ,运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浙江 5种土壤 1 2个样品中的土壤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是制约脲酶、转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主要因素 ,而阳离子交换量对三种酶活性的影响均很微弱 ;就通径分析的直接效应而言 ,pH对脲酶活性的影响最为显著 ,对转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程度大致相当。然而pH对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的这种直接效应在很大程度上被通过其它因素对三种酶的间接效应所抵消 ;土壤粉粒对转化酶活性的作用尤为显著。此外 ,粘粒对酸性磷酸酶、砂粒对脲酶有一定影响且均主要体现为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径分析法 土壤 水解酶活性 土壤性质 土壤脲酶 转化酶 酸性磷酸酶 有机质 全氮 全磷
下载PDF
机械压实对土壤质量、作物生长、土壤生物及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94
18
作者 杨晓娟 李春俭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008-2015,共8页
不合理的农田机械作业会造成土壤紧实度增加,这不仅会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而且会使作物生长以及土壤生物活动受到影响,并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土地退化、作物产量降低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之一。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 不合理的农田机械作业会造成土壤紧实度增加,这不仅会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而且会使作物生长以及土壤生物活动受到影响,并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土地退化、作物产量降低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之一。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土壤机械压实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减轻土壤紧实度的可能方法和措施,为中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合理使用农业机械,减少土壤机械压实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紧实 农业机械 作物生长 土壤生物 土壤性质
下载PDF
影响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盐分化学性质要素及其强度研究 被引量:91
19
作者 刘广明 杨劲松 姚荣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7-252,共6页
为评估土壤盐分化学性质对土壤溶液电导率的影响强度,应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滨海盐土的1∶5土水比土壤浸提液电导率(EC1∶5)与土壤盐分化学性质各要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浸提液盐分浓度(SSC)、Cl-和钠吸附比(SAR)是影响土壤浸... 为评估土壤盐分化学性质对土壤溶液电导率的影响强度,应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滨海盐土的1∶5土水比土壤浸提液电导率(EC1∶5)与土壤盐分化学性质各要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浸提液盐分浓度(SSC)、Cl-和钠吸附比(SAR)是影响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最重要因素,而pH、CO2 -3 、HCO-3 、可溶性钠百分率(SSP)和钠钙镁比(SDR)对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影响很微弱;SO2 -4、Ca2 + 、Mg2 + 、K+ 和Na+ 对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直接通径系数并不高,但由于被其他各化学性质要素的间接效应所增强,使得其对溶液电导率的间接通径系数之和较大。验证结果表明:EC1∶5与土壤浸提液盐分浓度(SSC)、Cl-和SAR的多元线性函数具有较高精度和良好可靠性,在土壤盐分过高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分 溶液电导率 盐分浓度 化学性质 通径系数 通径分析 分化 浸提液 增强 可溶性
下载PDF
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4
20
作者 路克国 朱树华 张连忠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05-208,共4页
通过不同有机肥对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果实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肥力,提高果实品质。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容重较对照降低12.5%,毛管孔隙度增加9.8%,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和... 通过不同有机肥对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果实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肥力,提高果实品质。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容重较对照降低12.5%,毛管孔隙度增加9.8%,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高出47.8%、77.1%、35.7%、65.0%、75.8%,优果率(80%)是对照(4O%)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化性质 红富士苹果 果实品质 生物有机肥 绿色农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