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地蘑菇圈对植被及土壤真菌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灏 杨超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774-1780,共7页
蘑菇圈是由土壤真菌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现象,通过分析蘑菇圈的存在对植被氮磷营养、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真菌结构的影响,旨在为揭示土壤真菌–真菌互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蘑菇圈的圈上区域,植被生物量、含氮量和含磷量均显著... 蘑菇圈是由土壤真菌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现象,通过分析蘑菇圈的存在对植被氮磷营养、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真菌结构的影响,旨在为揭示土壤真菌–真菌互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蘑菇圈的圈上区域,植被生物量、含氮量和含磷量均显著高于圈外及圈内区域(P<0.05)。2)3个区域间的土壤理化性质也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3)真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蘑菇圈圈上区域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圈外对照区域(P<0.05)。4)土壤真菌类群在科水平分类结果显示,伞菌科(Agaricaceae)、囊担菌科(Cystobasidiaceae)、戴维迪科(Davidiellaceae)和丛赤壳科(Nectriaceae)的相对丰度在蘑菇圈圈上区域均显著高于圈外区域(P<0.05);相反,囊藻科(Cystofilobasidiaceae)、大壶菌科(Chytridiaceae)及虫草科(Cordycipitaceae)的真菌的相对丰度在圈上区域显著低于圈外区域(P<0.05)。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有效磷含量是影响土壤真菌结构组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蘑菇圈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真菌结构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Microfungal communities in soil polluted with fluoride
2
作者 Galina A. Evdokimova Maria V. Korneykova 《Natural Science》 2010年第9期1022-1029,共8页
There have been identified three zones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soil pollution with fluoride in the impact area of air emissions of the Kandalaksha Aluminium Smelter (Russia): zone of maximum pollution up to 2.5 km ... There have been identified three zones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soil pollution with fluoride in the impact area of air emissions of the Kandalaksha Aluminium Smelter (Russia): zone of maximum pollution up to 2.5 km from the emission source with the content of fluoride from 5000 to 1200 mg/kg, zone of strong pollution up to 13 km from the plant with the content of fluoride between 1200-400 mg/kg and zone of moderate pollution up to 20 km from the source with content of fluoride between 400-200 mg/kg. Emissions of the aluminium plant have reduced the number and the diversity of fungi and have caused an increase in fungal communities that are potentially pathogenic fungi. The biomass of fungi has decreased in the organic horizon of the maximum polluted soil from 5.4 to 3.6 mg/g. As a whole, emissions from the aluminium plant in the Murmansk region are less toxic for the environment, than emissions of copper-nickel enterpri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LUTION GRADIENT FLUORIDE soil fungal COMMUNITIES Number Diversity structure
下载PDF
不同林型红松林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 被引量:32
3
作者 陈秀波 朱德全 +3 位作者 赵晨晨 张路路 陈立新 段文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21-1234,共14页
采用基于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的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云冷杉红松林、椴树红松林、红松人工林和红松天然次生林四种林型的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共获得1 316个OTUs,四种林型... 采用基于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的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云冷杉红松林、椴树红松林、红松人工林和红松天然次生林四种林型的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共获得1 316个OTUs,四种林型的土壤含有大量未知真菌,在已知真菌类群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优势菌门,其中后者在四种林型土壤中的分布差异显著(P<0.05)。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原始红松林(云冷杉红松林和椴树红松林)真菌群落丰富度指数(Ace和Chao1指数)显著高于红松天然次生林(P<0.05)。β多样性分析显示:四种林型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显著(R=0.537,P=0.001),但两种原始红松林之间、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之间组成无显著差异。土壤全氮、总有机碳、pH、水分含量和总孔隙度是显著影响四种林型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环境因子(P<0.05)。研究结果为原始红松林的保护、人工植被恢复和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红松林 人工林 天然次生林 真菌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山西太岳山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特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然 康峰峰 +5 位作者 韩海荣 程小琴 周文嵩 王泺鑫 陈晶 田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83-3190,共8页
本文以山西太岳山3个林龄(18、35和51年生)华北落叶松林为对象,研究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并利用通径分析,探讨土壤和凋落物养分含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华北落叶松林年龄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生... 本文以山西太岳山3个林龄(18、35和51年生)华北落叶松林为对象,研究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并利用通径分析,探讨土壤和凋落物养分含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华北落叶松林年龄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逐渐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占其与可溶性有机碳之和的比例也逐渐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在51年生华北落叶松林中最大(13),约为其他两个林龄华北落叶松林的1.6倍;土壤微生物碳熵在35年生华北落叶松林中最低(1.5%),在18年生华北落叶松林中最高(2.8%)。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真菌Shannon指数、土壤和凋落物碳/氮比在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林中的变化趋势均为35年生>18年生>51年生。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有较大的直接作用,凋落物自身化学组成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有显著影响,土壤碳/氮比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是调控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因素。总的来说,35年生华北落叶松林的土壤有机碳活性最小,土壤碳库稳定性较好,养分状况优于另外两个林龄华北落叶松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碳氮比 土壤微生物熵 通径分析
原文传递
4种豆科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因子间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苏贝贝 张英 道日娜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70-2677,共8页
为探究4种豆科牧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因子间相互关系。利用Illumina HiSeq PE250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4种豆科植物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u、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蚕豆Vicia faba L.根... 为探究4种豆科牧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因子间相互关系。利用Illumina HiSeq PE250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4种豆科植物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u、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蚕豆Vicia faba L.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真菌优势类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豆科植物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高通量测序共得到267532条有效序列和966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4种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Chao1指数为蚕豆>紫花苜蓿>红豆草>扁蓿豆;Shannon指数为蚕豆>扁蓿豆>红豆草>紫花苜蓿。在门分类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球囊菌门(Mortierell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优势类群。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真菌多样性与土壤理化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4种豆科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差异显著,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和有机质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豆科牧草 高通量测序 土壤真菌群落 土壤理化指标
下载PDF
减氮条件下高碳基肥对烤烟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吴东 刘福童 +7 位作者 王博 李帅兵 赫英宇 董贤春 牟毅 唐婷婷 唐韵 任天宝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7-1425,共9页
【目的】探究减氮条件下施用高碳基肥对烤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烟叶质量的影响,为南方烟区烟稻轮作土壤保育、微生物群落调控及提高烟叶质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计,设常规施肥对照(CK)和减氮条件下施用高碳基肥处... 【目的】探究减氮条件下施用高碳基肥对烤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烟叶质量的影响,为南方烟区烟稻轮作土壤保育、微生物群落调控及提高烟叶质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计,设常规施肥对照(CK)和减氮条件下施用高碳基肥处理(T,较常规施肥减氮15%+高碳基肥600 kg/ha)。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应用NMDS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解析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性及土壤养分与真菌丰度间的相关性,并测定烟叶化学成分和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结果】减氮条件下施用高碳基肥可显著改善土壤质量(P<0.05,下同),与CK相比,T处理的土壤含水率、p H、有机质、碱解氮、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增加24.17%、20.42%、23.59%、17.41%、108.32%和92.24%。减氮条件下施用高碳基肥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土壤真菌群落Simpson指数显著提高,可观察OTU数、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降低;也可改善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尤其是功能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如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分别增加20.35%和4.6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担子菌门、油壶菌门(Olpidiomycota)和芽枝霉门(Blastochadiomycota)与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碳氮显著相关。在烟叶质量方面,T处理的烤后烟叶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碱比、两糖比和中性香气物质总量分别增加18.26%、28.10%、30.98%、7.31%和13.11%。【结论】减氮条件下施用高碳基肥可改善南方烟区烟稻轮作土壤的理化性质,调节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也可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高碳基肥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烟叶化学成分 中性香气物质
下载PDF
环青海湖地区多年生栽培草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7
作者 张小芳 张春平 +6 位作者 董全民 霍丽安 童永尚 张雪 杨增增 俞旸 曹铨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03-2815,共13页
为探究环青海湖地区多年生栽培草地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多年生单播和混播栽培草地为对象,采用ITS测序方法对土壤真菌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FUNGuild进行真菌的功能预测,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进一步揭示土壤真菌群落的驱... 为探究环青海湖地区多年生栽培草地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多年生单播和混播栽培草地为对象,采用ITS测序方法对土壤真菌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FUNGuild进行真菌的功能预测,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进一步揭示土壤真菌群落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多年生栽培草地的真菌优势菌门。与单播草地相比,混播没有显著改变土壤真菌群落的组成,但显著增加了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FUNGuild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多年生栽培草地土壤真菌的潜在功能和营养方式具有多样性,且混播草地真菌的病理-腐生-共生型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单播草地。影响研究区土壤真菌群落的主要因子包括土壤全磷、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全碳:全磷。相比于单播,混播有助于增加土壤全氮和全碳含量,促进土壤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更有利于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青海湖地区 多年生单播栽培草地 多年生混播栽培草地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功能预测
下载PDF
马铃薯长期连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胡新元 谭雪莲 +2 位作者 孙小花 谢奎忠 柳永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5-191,共7页
利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2019年基于ITS高通量测序研究马铃薯/春小麦/碗豆轮作(R)、马铃薯连作1 a(C1)、3 a(C3)、5 a(C5)、7 a(C7)和9 a(C9)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演替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真菌菌群丰度和Chao1... 利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2019年基于ITS高通量测序研究马铃薯/春小麦/碗豆轮作(R)、马铃薯连作1 a(C1)、3 a(C3)、5 a(C5)、7 a(C7)和9 a(C9)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演替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真菌菌群丰度和Chao1显著增加,C7和C9马铃薯土壤真菌菌群丰度最高,R土壤真菌菌群丰度最低,C7和C9真菌群落的相似度较高,C7、C9处理与R处理的真菌群落相似度低,C1、C3、C5的真菌群落结构介于C7、C9与R之间;土壤真菌群落的相似度在纲水平上分为两类,C7和C9为一组,R、C1、C3、C5为一组;在不同连作年限的马铃薯农田土壤中,共检测到273个真菌属,其中有13个真菌属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青霉菌(Penicillium)在C5、C7和C9土壤中数量显著高于R,绿僵菌属(Metarhizium)在C5、C7、C9中相对丰度显著高于R、C1、C3,镰刀菌属(Fusaruim)在C5中相对丰度达最高,显著高于R、C1、C3以及C7、C9;马铃薯连作5 a后引起农田真菌群落分布发生变化。青霉菌、绿僵菌属在长期连作农田中大量富集,镰刀菌属数量下降,连作障碍程度趋于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连作 土壤真菌群落
下载PDF
高原鼠兔对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干扰
9
作者 暴涵 陈克龙 章妮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7-123,142,共8页
青藏高原鼠兔干扰严重影响高寒草甸生态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土壤真菌群落对生境的变化高度敏感,高原鼠兔的干扰对其具有显著影响。该研究以瓦颜山观测站自然状态0~10 cm土壤(Sck1)、自然状态10~20 cm土壤(Sck2)、高原鼠兔干扰0~10... 青藏高原鼠兔干扰严重影响高寒草甸生态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土壤真菌群落对生境的变化高度敏感,高原鼠兔的干扰对其具有显著影响。该研究以瓦颜山观测站自然状态0~10 cm土壤(Sck1)、自然状态10~20 cm土壤(Sck2)、高原鼠兔干扰0~10 cm土壤(ST1)、高原鼠兔干扰10~20 cm土壤(ST2)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土壤真菌香农-威纳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在Sck1、Sck2、ST1和ST2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hao1指数和观察到的物种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真菌群落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优势菌纲为伞菌纲(Agaricomycetes),优势菌目为伞菌目(Agaricales),优势科为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Lefse分析发现32个差异菌群,且对于潜在的标志物,Sck1可能为粪壳菌纲和煤炱目,ST1可能为小囊菌目,ST2可能为棉革属。总体而言,高原鼠兔的干扰显著影响了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且对0~10 cm的土层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子囊菌门
下载PDF
化肥减施对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峰 陈玉真 +3 位作者 吴志丹 江福英 余文权 尤志明 《茶叶学报》 2021年第4期170-178,共9页
为揭示不同化肥减施模式对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的影响,以武夷山水仙茶园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当地常规施肥(CF)、有机替代(OF,化肥减量50.7%)、新型缓释肥(SRF,化肥减量34.4%)和茶树专用生物炭基肥(BF,化肥减量30.3%)... 为揭示不同化肥减施模式对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的影响,以武夷山水仙茶园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当地常规施肥(CF)、有机替代(OF,化肥减量50.7%)、新型缓释肥(SRF,化肥减量34.4%)和茶树专用生物炭基肥(BF,化肥减量30.3%)5个处理。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FUNGuild对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土壤真菌群落主要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主导,分别占42.24%~48.79%和21.65%~36.11%。与CF处理相比,OF和BF处理的球囊菌门(Mortierellomycota)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OF处理的担子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其他菌门变化不显著。在纲水平上,与CF处理相比,OF处理的微球黑粉菌纲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伞菌纲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BF处理的被孢霉纲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5个处理间其它菌纲差异不显著。有机替代施肥模式的Sobs和Shannon指数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P<0.05),其余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施肥模式之间真菌的营养类型以腐生营养型为主(37.74%~61.56%)。与CF处理相比,由于加入新的有机质,有机替代模式土壤病理营养型真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37.72%,腐生营养型真菌相对丰度则显著提高42.27%,增加主要以内生-垃圾腐生-土壤腐生-未定义腐生真菌、外生菌根-真菌寄生菌和真菌寄生菌为主,这有利于降低茶园中土传病害风险。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施肥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变化是驱动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组成的主要因子。总体而言,长期单施化肥会降低真菌种群多样性,有机无机肥配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真菌多样性和腐生真菌比例,降低土壤病理营养型真菌相对丰度,有利于保持茶园土壤生态系统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施 土壤真菌群落 多样性 FUNGuild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