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施肥条件下菜田-蔬菜生态系统变化的研究——(Ⅱ)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被引量:51
1
作者 葛晓光 张恩平 +2 位作者 高慧 张昕 王晓雪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8-182,共5页
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大约占土壤全氮含量95%的可矿化氮量也随之增加,土壤供氮能力增强;而单施氮素化肥以及在此基础上配施磷钾肥的处理,土壤中氮库难以扩大,碱解氮的含量急剧下降。在设施内长期施肥后土壤全磷富集,钾素不足。长... 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大约占土壤全氮含量95%的可矿化氮量也随之增加,土壤供氮能力增强;而单施氮素化肥以及在此基础上配施磷钾肥的处理,土壤中氮库难以扩大,碱解氮的含量急剧下降。在设施内长期施肥后土壤全磷富集,钾素不足。长期偏施过量无机氮肥加速了土壤的酸化及交换性盐基数量的下降及其比例的失调,设施栽培长期施用有机肥以及氮磷钾配施可阻止其进程。土壤物理性退变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过程,对土壤的破坏性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田-蔬菜生态系统 长期施肥试验 土壤有机质 土壤矿质养分量 土壤PH值 土壤物理性质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胡宁 娄翼来 +2 位作者 张晓珂 梁文举 梁雷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92-1496,共5页
以辽宁省彰武县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对比研究了传统犁耕和6年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结果表明:在15cm土层内,保护性耕作土壤的交换性K、Ca、Mg含量和盐基总量(S... 以辽宁省彰武县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对比研究了传统犁耕和6年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结果表明:在15cm土层内,保护性耕作土壤的交换性K、Ca、Mg含量和盐基总量(SEB)较传统犁耕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表明保护性耕作使土壤的保肥和缓冲能力增强.相关分析表明,这与土壤的有机质和粘粒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保护性耕作土壤的K/SEB和Ca/Mg高于传统犁耕,而(Ca+Mg)/SEB、Ca/K和Mg/K低于传统犁耕,说明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交换性盐基比例关系的影响以交换性Ca、K特别是K的相对富集为主要特征;保护性耕作提高了交换性K、Ca、Mg含量与SEB的分层比率(0~5cm/5~15cm和0~5cm/15~30cm),表明交换性盐基在耕层剖面的垂直变异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免耕 秸秆覆盖 土壤交换性盐基 分层
原文传递
不同利用方式对潮棕壤交换性钾钠及盐基总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玉革 梁文举 +1 位作者 姜勇 张玉龙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6-821,共6页
为深刻认识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交换性离子的影响,本文对潮棕壤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过14年后,在0~150cm剖面中土壤交换性钾、钠、交换性盐基总量的剖面分布及交换性钾钠比值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为深刻认识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交换性离子的影响,本文对潮棕壤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过14年后,在0~150cm剖面中土壤交换性钾、钠、交换性盐基总量的剖面分布及交换性钾钠比值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和撂荒地各土层交换性K含量及土体中交换性K储量具有高于水稻田和玉米地的趋势;水稻田和撂荒地0~20cm各土层的交换性Na含量显著高于林地和玉米地;林地0~150cm深度土壤交换性Na储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利用方式(P<0.05);0~150cm深度内土壤交换性盐基总储量大小依次为林地、玉米地、撂荒地、水稻田;水稻田剖面土壤交换性K/Na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则是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管理和植物自身的特性在土壤剖面中交换性离子的构成以及土壤交换性盐基库的重建等方面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棕壤 交换性钾 交换性钠 土地利用 土壤交换性盐基
原文传递
模拟酸雨和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淋溶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平 王兴祥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2-327,共6页
采用原状土柱进行模拟淋溶实验,比较研究了模拟酸雨和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红壤交换性盐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去离子水对照相比,pH 3.5和pH 4.5模拟酸雨淋洗后,0-20 cm土层土壤交换性K+、Na+、 Ca2+和Mg2+含量增加了5.19%-14.65%... 采用原状土柱进行模拟淋溶实验,比较研究了模拟酸雨和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红壤交换性盐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去离子水对照相比,pH 3.5和pH 4.5模拟酸雨淋洗后,0-20 cm土层土壤交换性K+、Na+、 Ca2+和Mg2+含量增加了5.19%-14.65%,而这种增加主要发生在10-20 cm土层。100 μmol/L和10 mmol/L的柠檬酸、苹果酸和草酸淋洗后,0-20 cm土层土壤交换性K+、Na+、Ca2+和Mg2+含量与模拟酸雨淋洗后的结果相差不大,有的层次甚至还要稍低;而在20-50 cm土层则增加了10.42%-96.41%。有机酸淋洗后,土壤交换性盐基的增加受矿物溶解和盐基迁移两方面的影响,而下层的增加可能主要是盐基迁移的影响,由此可见有机酸或许加快了盐基离子向下迁移的速度和土壤酸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低分子量有机酸 淋溶 土壤交换性盐基
下载PDF
多年施用有机肥对植烟土壤酸化的缓解作用
5
作者 王鹏 聂立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45-51,共7页
【目的】探明多年有机肥还田对植烟土壤酸化的影响,为植烟土壤的酸度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国北方典型的植烟棕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8年田间定位试验设置CK,不施肥;T_(1),单施化肥(N、P_(2)O_(5)、K_(2)O分别为82.20 kg/hm^(2... 【目的】探明多年有机肥还田对植烟土壤酸化的影响,为植烟土壤的酸度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国北方典型的植烟棕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8年田间定位试验设置CK,不施肥;T_(1),单施化肥(N、P_(2)O_(5)、K_(2)O分别为82.20 kg/hm^(2)、83.25 kg/hm^(2)、249.75 kg/hm^(2));T_(2),在化肥基础上配施有机肥(N、P_(2)O_(5)、K_(2)O分别为82.20 kg/hm^(2)、83.25 kg/hm^(2)、249.75 kg/hm^(2),有机肥15.00 t/hm^(2));T_(3),单施有机肥(有机肥22.50 t/hm^(2))共4个处理,通过测定土壤的活性有机碳、pH、土壤交换性酸和土壤交换性盐基含量,分析其对土壤酸化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单施化肥处理显著降低土壤pH;施有机肥处理增加土壤pH,其中,单施有机肥处理T_(3)效果最显著;施有机肥处理可显著降低交换性酸含量,其中,主要降低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对交换性氢含量的影响不显著,T_(3)降低效果最显著;施有机肥处理可显著增加交换性盐基总量,但分别对土壤交换性钾钠钙镁影响不显著;随着施肥和耕作年限的增加,施肥处理土壤的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较CK均有所增加,其中,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以无机肥配施有机肥处理T2效果最优,较CK显著增加143.14%。【结论】植烟土壤经多年有机肥还田后,土壤质量显著提升,有效防治土壤酸化。在实际生产中,合理配施有机肥,既能防治土壤酸化,又能全面提升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土壤酸化 有机肥还田 土壤质量 pH 活性有机碳 土壤交换性酸 土壤交换性盐基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对潮棕壤比表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玉革 姜勇 张玉龙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8-442,共5页
对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潮棕壤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过14年后在0—150cm土体10个土层中土壤比表面的剖面分布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比表面差异显著,除林地0—... 对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潮棕壤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过14年后在0—150cm土体10个土层中土壤比表面的剖面分布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比表面差异显著,除林地0—5cm表层外,4种土地利用方式在80cm以内深度的土层中土壤比表面随剖面深度增加呈渐次增大的趋势,说明林地表层高有机碳积累对土壤比表面增加可能产生了重要影响。150cm深度土壤比表面平均值为林地〉玉米地〉撂荒地〉水稻田。土壤比表面与土壤风干含水量及交换性盐基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林地中土壤比表面与风干含水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767、0.911、0.943、0.953(n=30,P〈0.001);与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7、0.978、0.673、0.780(n=30,P〈0.001)。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比表面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pH、硫、磷之间的关系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比表面可作为指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可行的土壤物理学指标,测定不同土壤的比表面可以基本反映出土壤交换性能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棕壤 土地利用 土壤比表面 土壤水 土壤交换性盐基
原文传递
温室蔬菜栽培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42
7
作者 姜勇 张玉革 梁文举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81,共4页
对沈阳市大民屯镇蔬菜生产基地温室番茄栽培条件下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组成变化的研究表明,使用5年和11年温室0~30 cm土层的土壤交换性K平均含量分别是其相邻露地菜田的4.1倍和8.7倍.由于土壤交换性K含量的增加,交换性K与盐量总量的比... 对沈阳市大民屯镇蔬菜生产基地温室番茄栽培条件下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组成变化的研究表明,使用5年和11年温室0~30 cm土层的土壤交换性K平均含量分别是其相邻露地菜田的4.1倍和8.7倍.由于土壤交换性K含量的增加,交换性K与盐量总量的比值随温室使用年限增加而显著增加,而Ca+Mg与盐基总量的比值随温室使用年限增加而显著降低.土壤水溶性与交换性Ca、Mg、K之间、水溶性阳离子总量与交换性盐基离子及总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表明温室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是土壤水溶性盐分积累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与露地菜田相比,高量施肥条件下温室土壤交换性K含量的显著增加是交换性盐基组成及盐基离子之间比值变化的一个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温室 土壤交换性盐基 交换性钾 施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