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地退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63
1
作者 许志信 李永强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3年第1期65-68,共4页
植被是土地的保护伞 ,它具有拦截雨滴 ,缓和雨点冲击 ;阻挡水的流动 ,减缓径流的速度 ;固结土壤 ,防风保土 ;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善土壤结构等四大功能。植被一旦退化 ,土壤侵蚀便会发生 ,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目前全国土地荒漠化... 植被是土地的保护伞 ,它具有拦截雨滴 ,缓和雨点冲击 ;阻挡水的流动 ,减缓径流的速度 ;固结土壤 ,防风保土 ;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善土壤结构等四大功能。植被一旦退化 ,土壤侵蚀便会发生 ,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目前全国土地荒漠化面积 2 62 .2万 km2 ,占国土面积2 7.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 367万 km2 ,占国土面积 38%。内蒙古水土流失面积为 2 7.1 7万km2 ,占全区土地总面积 2 2 .97% ,占草原面积 2 1 .5 % ;风蚀面积 7636万 hm2 ,占内蒙古土地总面积 65 % ,全区草地风蚀面积 5 949万 hm2 ,占草地总面积 75 .5 %。各种试验表明 ,植被减少是导致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 ,凡是植被盖度和密度小的草地 ,水蚀和风蚀程度最为严重。因此 ,保护草原植被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为此 ,必须确定合理的草地载畜量 ,增加对草原的投入 ,依法管理草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退化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 土地荒漠化 生态环境 草原保护
下载PDF
陕北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主要水工环问题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69
2
作者 叶贵钧 张莱 +3 位作者 李文平 沈智慧 段中会 华解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446-455,共10页
分析了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所面临的主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问题。以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研究为基础 ,给出了榆神府矿区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水环境受开采影响的预期结果。并提出了实现保水采煤的水工环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建议。
关键词 榆神府煤矿区 水土流失 沙漠化 水环境 保水 防治 煤炭资源开发
下载PDF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崩岗侵蚀的分布及其环境背景分析 被引量:46
3
作者 牛德奎 郭晓敏 +1 位作者 左长清 李相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04-206,共3页
崩岗是华南地区分布最普遍、发育最旺盛和危害最严重的侵蚀类型。本文就崩岗侵蚀的地域分布及其特点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崩岗发育程度大致与华南海岸线相平行地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弱。主要在花岗岩类母质残积物上发生。花岗岩地质年龄... 崩岗是华南地区分布最普遍、发育最旺盛和危害最严重的侵蚀类型。本文就崩岗侵蚀的地域分布及其特点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崩岗发育程度大致与华南海岸线相平行地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弱。主要在花岗岩类母质残积物上发生。花岗岩地质年龄自西北向东南越来越年轻 ,但残积红土发育的强度却是相应增强的 ,厚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崩岗侵蚀 环境背景 双峰型暴雨
下载PDF
陕北榆神府矿区地质环境现状及采煤效应影响预测 被引量:38
4
作者 李文平 段中会 +4 位作者 华解明 叶贵钧 赵向军 杨宏科 付立群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24-333,共10页
以我国西部特大型煤田榆神府矿区为例 ,从环境工程地质学角度分析了该区煤炭资源开发中主要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并进行了综合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和采后变化预测评价。研究结果对该区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宏观决策和规划设计有直接指导意义。
关键词 榆神府煤田 水土流失 综合地质环境 采煤效应
下载PDF
高速公路建设水土流失分析及水土保持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马少杰 刘国东 《公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8-134,共7页
高速公路的修建往往会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以西南地区的4条高速公路为基础,阐述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成因、特点及防治对策。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并积极地采用新方法、新技术,以期搞好高速公路水土保持工... 高速公路的修建往往会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以西南地区的4条高速公路为基础,阐述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成因、特点及防治对策。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并积极地采用新方法、新技术,以期搞好高速公路水土保持工作,从而有效地改善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新技术 生态环境
原文传递
长江流域泥沙特点及对流域环境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长安 殷鸿福 俞立中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4期504-509,共6页
泥沙是流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通量,对流域环境具有直接影响。近40年来,长江上游流域的植被覆盖率减少近一半,水土流失扩大了一倍多。金沙江下游干支泥沙80年代较60年代增加了 12%~ 60%,而通过长江宜昌站的泥沙年... 泥沙是流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通量,对流域环境具有直接影响。近40年来,长江上游流域的植被覆盖率减少近一半,水土流失扩大了一倍多。金沙江下游干支泥沙80年代较60年代增加了 12%~ 60%,而通过长江宜昌站的泥沙年平均输沙量则没有增加。由水土流失、山地灾害等带给流域系统的泥沙大部分堆积在各支流的中下游河道。50%以上的支流河道出现了严重的泥沙加积,加积速率可达5~20 cm/a,部分支流因泥沙过渡淤积而呈辫状河特点。支流河道泥沙的过度淤积,构成长江环境的巨大隐患。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或环境突然变化,堆积在支流的泥沙必然会进入主河道。一旦爆发,将严重影响到长江环境的安全。应尽快开展长江流域上游和支流泥沙的运移和淤积现状及规律调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泥沙 流域环境 长江
下载PDF
我国土壤侵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9
7
作者 景可 陈永宗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9-38,共10页
本文论述我国土壤侵蚀类型与自然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关系,分析影响侵蚀强度时空分布和侵蚀泥沙输移的环境因素及流域条件。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地理 环境 泥沙 输移
下载PDF
安徽省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2
8
作者 程先富 余芬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61-1470,共10页
基于USLE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安徽省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了土壤侵蚀空间分布与地形、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省2002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49.5t/km2.a,土壤侵蚀总量为33599148t/a。土壤侵蚀空间... 基于USLE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安徽省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了土壤侵蚀空间分布与地形、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省2002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49.5t/km2.a,土壤侵蚀总量为33599148t/a。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呈块状分布特征。淮北平原地区土壤侵蚀较弱,皖南丘陵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土壤侵蚀较严重。在不同高程带上,200~500m高程带土壤侵蚀最强;不同坡度等级中,15°~25°坡度上的土壤侵蚀最强,>35°坡地上则较弱;不同坡向中,东南坡土壤侵蚀最强,其次是东坡;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壤侵蚀程度不同,草地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其次是林地;在各种土壤类型中,紫色土和黄褐土的土壤侵蚀最为突出,棕壤的土壤侵蚀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USLE 空间分布 环境因子 安徽省
原文传递
土壤侵蚀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及防灾减灾的机制 被引量:21
9
作者 唐克丽 《土壤与环境》 CSCD 1999年第2期81-86,共6页
以土壤侵蚀学和环境学的交叉为基础,讨论了土壤侵蚀环境学的内涵、土壤侵蚀环境演变及其调控、全球变化及防灾减灾的机制。为揭示土壤侵蚀的实质及制定土壤侵蚀的防治对策提供了新的思想。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环境 全球变化 防灾减灾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退耕还林(草)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16
10
作者 彭珂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64-171,共8页
朱总理针对 1 998年我国水土流失加剧而致使洪灾造成 2 2 5 1亿元人民币巨大损失的现实 ,于 1 999年 8月提出了“退耕还林 (草 )、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措施 ,为根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良化我国的生态环境指明了方向。文... 朱总理针对 1 998年我国水土流失加剧而致使洪灾造成 2 2 5 1亿元人民币巨大损失的现实 ,于 1 999年 8月提出了“退耕还林 (草 )、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措施 ,为根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良化我国的生态环境指明了方向。文章在上述背景下分析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低下、水源缺乏、灾害频繁的四大问题 ,根据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以下几条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 ;2解决好退耕后脱贫 ;3推进东西部合作政策 ;4保证人均一定的农田 ;5实现农林牧业最佳结合 ;6提出合理的措施 ;7健全保障机制 ;8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研究的基本思路可供同类地区的干部和群众为退耕还林 (草 ) ,搞好植树造林 ,治理水土流失 ,脱贫致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坡耕地 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中国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其危害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彭珂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2期88-94,共7页
根据中国土壤侵蚀面积高达 4 92万km2 ,占国土总面积的 51 2 % ,已严重的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的实际情况 ,本文对土壤侵蚀形成的原因作了系统的分析 ,研究土壤侵蚀出现破坏土地资源、制约粮食增长、致使灾害发生、降... 根据中国土壤侵蚀面积高达 4 92万km2 ,占国土总面积的 51 2 % ,已严重的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的实际情况 ,本文对土壤侵蚀形成的原因作了系统的分析 ,研究土壤侵蚀出现破坏土地资源、制约粮食增长、致使灾害发生、降低土壤肥力、污染水资源环境、淤积库容湖泊、危害城市安全等一系列的危害 ,从中可以知道土壤侵蚀是破坏生态环境最为关键的因素 ,以供决策部门提出最佳的综合防治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成因 危害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中国
下载PDF
云南东川小江流域生态环境初探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桂香 王士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52,共3页
小江流域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流域面积3 040 km2,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恶劣,地质灾害最频繁的区域之一。东川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泥石流灾害严重,小江流域泥石流分布广泛,爆发频繁,严重危害着农业、城镇、铁路、公路... 小江流域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流域面积3 040 km2,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恶劣,地质灾害最频繁的区域之一。东川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泥石流灾害严重,小江流域泥石流分布广泛,爆发频繁,严重危害着农业、城镇、铁路、公路及农田建设;植被破坏导致生态功能退化,引发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重大自然灾害;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造成土壤的理化性质、生物化学特性恶化,肥力下降,耕地生产力低下,农民生活贫困,经济收入拮据。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东川人民强烈认识到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以小江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做到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但是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林型、树种单一,人口增长过快,陡坡耕作,缺乏统一的管理等等。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今后小江流域生态治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江流域 土壤侵蚀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东北黑土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杨凤海 宋佳佳 +2 位作者 赵烨荣 赵佳琳 牛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80-1587,共8页
为及时快速地监测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状况,以拜泉县为例,选取1985年、1996年、2006年和2015年Landsat影像,反演得到能反映生态环境的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依据RSEI(遥感生态指数)对拜泉县1985—2015... 为及时快速地监测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状况,以拜泉县为例,选取1985年、1996年、2006年和2015年Landsat影像,反演得到能反映生态环境的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依据RSEI(遥感生态指数)对拜泉县1985—2015年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85—2015年拜泉县RSEI从0.645增至0.851,增幅为31.94%,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地区面积高于退化区域面积,总体上生态质量向好的方向发展;拜泉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3.78升至4.87,各乡镇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从空间分布来看,西南部和南部乡镇的变幅大于北部,中部基本保持不变,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的指标均为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绿度逐渐成为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正向作用的重要指标,说明植树造林等生态治理措施对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主导作用.研究显示,RSEI能够综合刻画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质量,同时拜泉县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不断改善,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遥感生态指数(RSEI) 生态环境质量 拜泉县
下载PDF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及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申洪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分析了水土流失在农业生产、水利工程、洪涝灾害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危害 .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生态工程建设和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以及耕作措施 .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建设
下载PDF
汉江流域开发史上的环境问题 被引量:13
15
作者 鲁西奇 蔡述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65-270,共6页
汉江流域全面开发的契机是明清时期流域外移民的大规模移民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口的大幅度增殖。流域经济的全面开发导致了对流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上中游山区因滥垦滥殖,而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逐渐加重,生态... 汉江流域全面开发的契机是明清时期流域外移民的大规模移民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口的大幅度增殖。流域经济的全面开发导致了对流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上中游山区因滥垦滥殖,而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逐渐加重,生态环境最终全面恶化;(2)下游江汉平原垸田围垦膨胀,湮塞河湖,导致水系紊乱,洪涝灾害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流域 区域环境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城市化建设和采矿对土壤侵蚀及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向东 匡尚富 +2 位作者 王兆印 苏晓波 刘峡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45,共7页
本文着重研究了城市化建设与采矿业占地对土壤侵蚀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对土壤侵蚀程度的影响。作者收集了北美部分地区土地利用的不同历史阶段产沙速度资料加以整理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拟计算了可能的土地产出损... 本文着重研究了城市化建设与采矿业占地对土壤侵蚀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对土壤侵蚀程度的影响。作者收集了北美部分地区土地利用的不同历史阶段产沙速度资料加以整理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拟计算了可能的土地产出损失率。清楚地说明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引起产沙的巨大变化。讨论了土地利用变化发展的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建设与采矿业 土壤侵蚀与环境 人工神经网络 土地生产率
下载PDF
水土保持的水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爱民 段淑怀 +1 位作者 刘大根 潘玉娟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7-13,共7页
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很多湖库型水源地的主要污染源,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危害。水土保持措施是防治非点源污染,保护水源水质,保障饮水安全的重要手段。笔者界定了水土保持水环境效应的概念;将非点源污... 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很多湖库型水源地的主要污染源,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危害。水土保持措施是防治非点源污染,保护水源水质,保障饮水安全的重要手段。笔者界定了水土保持水环境效应的概念;将非点源污染的类型划分为农业型、水土流失型、农村生活型、城市径流型和降水降尘型;首次系统地揭示水土保持的水环境效应机制;定量分析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区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的水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水环境效应 非点源污染 综合治理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退耕还林(草)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12
18
作者 彭珂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0年第3期9-14,共6页
分析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低下、水源缺乏、灾害频繁的四大问题 .根据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具体情况 ,提出以下对策 :①提高对退耕还林 (草 )的认识 ;②解决好退耕后的脱贫致富问题 ;③促进东西部合作 ;④保证一... 分析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低下、水源缺乏、灾害频繁的四大问题 .根据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具体情况 ,提出以下对策 :①提高对退耕还林 (草 )的认识 ;②解决好退耕后的脱贫致富问题 ;③促进东西部合作 ;④保证一定的基本农田 ;⑤实现农林牧业的最佳结合 ;⑥提出合理的退耕措施 ;⑦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⑧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坡耕地 土壤侵蚀 种草种树 水土保持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侵蚀环境下土壤有机碳对植被恢复的响应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玉进 胡澍 +1 位作者 焦菊英 吴多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100-4107,共8页
植被恢复是提高土壤有机碳累积和储存的重要措施。以黄土丘陵区两个典型侵蚀环境下的小流域即黄土区坊塌流域和砒砂岩区满红沟流域退耕坡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含量(SOCC)、有机碳密度(SOCD)在同一侵蚀环境不同群落下的变化以... 植被恢复是提高土壤有机碳累积和储存的重要措施。以黄土丘陵区两个典型侵蚀环境下的小流域即黄土区坊塌流域和砒砂岩区满红沟流域退耕坡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含量(SOCC)、有机碳密度(SOCD)在同一侵蚀环境不同群落下的变化以及在同一群落不同侵蚀环境间的差异,旨在探明不同侵蚀环境下土壤有机碳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1)同一侵蚀环境下,与坡耕地相比,自然恢复方式下退耕地植被恢复初期SOCC、SOCD均显著降低,之后随植被恢复均显著升高(P<0.05);人工恢复方式下退耕地20—25年柠条锦鸡儿群落和13—14年刺槐群落SOCC、SOCD均显著升高(P<0.05),说明同一侵蚀环境内,退耕地在两种恢复方式下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累积和储存。2)同一侵蚀环境下,与相近恢复年限的自然恢复群落相比,刺槐群落SOCC、SOCD均显著高于长芒草+铁杆蒿群落(P<0.05),砒砂岩区柠条锦鸡儿群落SOCC、SOCD均显著低于铁杆蒿群落(P<0.05),黄土区柠条锦鸡儿群落SOCC显著低于而SOCD显著高于铁杆蒿群落(P<0.05),说明相同恢复时间内,相对于自然恢复方式,人工刺槐造林在两种侵蚀环境下均能累积与储存较多的土壤有机碳,而柠条锦鸡儿造林在两种侵蚀环境下累积土壤有机碳的效果均不佳,在黄土区储存土壤有机碳效果好于砒砂岩区。3)同一群落下,黄土区人工和自然恢复群落SOCC均高于砒砂岩区;黄土区人工恢复群落SOCD均显著高于而自然恢复群落SOCD均低于砒砂岩区(P<0.05),说明黄土区人工恢复累积和储存土壤有机碳及自然恢复累积土壤有机碳的效果较好,而砒砂岩区自然恢复储存土壤有机碳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植被恢复方式 侵蚀环境 黄土区 砒砂岩区
下载PDF
中国水土流失问题的初探 被引量:15
20
作者 彭珂珊 《四川草原》 2004年第1期6-12,共7页
长期以来,水土流失直接威胁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所有的生态破坏中,水土流失称之为“环境破坏第一杀手”。针对我国山地丘陵面积大、地质条件复杂、人为破坏加速、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情况,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整治经验及野外工作所... 长期以来,水土流失直接威胁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所有的生态破坏中,水土流失称之为“环境破坏第一杀手”。针对我国山地丘陵面积大、地质条件复杂、人为破坏加速、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情况,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整治经验及野外工作所积累的大量数据分析,以生态恢复学为指导,总结了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研究了水土流失治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了水土流失给生态安全造成的巨大危害,展望了水土保持的预期目标,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水土流失 生态恢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生态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