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腐熟羊粪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温烜琳 马宜林 +9 位作者 周俊学 高佳凯 张水源 张枫 申欣 王悦华 申洪涛 元野 李友军 刘领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4-811,共8页
为了探究腐熟羊粪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洛阳烟区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肥力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控制试验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不施肥(CK)、100%无机氮肥(T0)、50%羊粪有机肥氮+50%无机氮肥(T50)和100%羊粪有机肥氮(T100)4个... 为了探究腐熟羊粪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洛阳烟区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肥力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控制试验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不施肥(CK)、100%无机氮肥(T0)、50%羊粪有机肥氮+50%无机氮肥(T50)和100%羊粪有机肥氮(T100)4个处理下植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差异,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了土壤肥力指标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烟土壤细菌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土壤真菌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T50处理的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最高,但放线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最低;NMDS分析和相似性分析发现,T50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Alpha多样性分析也表明,T50处理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不同处理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关键酶活性差异显著,以T50处理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碳氮代谢酶的活性最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蛋白酶和脲酶活性与植烟土壤微生物多样的关系最为密切。总之,采用腐熟羊粪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通过影响植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促进了土壤养分的释放和转化,有利于土壤养分的供应和土壤质量的提升,研究结果为洛阳烟区应用羊粪有机肥改良土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熟羊粪有机肥 烤烟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细菌 真菌 多样性和群落组成
下载PDF
江淮地区不同轮茬作物对苜蓿产量及根际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争艳 徐智明 +1 位作者 师尚礼 贺春贵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8-39,共12页
为阐明江淮地区不同轮茬作物对苜蓿产量及根际土壤质量的影响,以苜蓿生长4年翻耕灭茬重新种植1年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轮茬处理(3年苜蓿-玉米-苜蓿记作T 1,3年苜蓿-高粱-苜蓿记作T 2),利用传统法测定苜蓿产量及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质,... 为阐明江淮地区不同轮茬作物对苜蓿产量及根际土壤质量的影响,以苜蓿生长4年翻耕灭茬重新种植1年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轮茬处理(3年苜蓿-玉米-苜蓿记作T 1,3年苜蓿-高粱-苜蓿记作T 2),利用传统法测定苜蓿产量及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质,使用试剂盒测定根际土壤酶活性,通过高通量测序法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轮茬玉米(T 1)及轮茬高粱(T 2)后苜蓿产量分别是苜蓿连种(CK)的1.27和1.13倍;轮茬高粱使土壤pH、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轮茬玉米土壤总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轮茬玉米及轮茬高粱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P<0.05);不同轮茬均能减轻土壤容重,且轮茬高粱更为显著;与苜蓿连种相比,轮茬玉米与轮茬高粱土壤过氧化氢酶及土壤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苜蓿连种土壤(P<0.05);借助高通量测序法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表明,各处理土壤前3位高丰度表达优势细菌门均为变形菌、拟杆菌和厚壁菌;轮茬玉米与轮茬高粱处理根际土壤细菌种群数量显著高于CK,OTU数量分别是苜蓿连种土壤的1.25和1.39倍,且轮茬高粱处理的土壤细菌Shannon、Chao、Sobs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苜蓿连作土壤(P<0.05);而在细菌相对丰度上,苜蓿连作土壤中变形菌及厚壁菌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轮茬处理(P<0.05),而轮茬土壤中绿湾菌及浮霉菌要显著高于连作土壤(P<0.05)。综上表明,江淮地区轮茬较苜蓿连作更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稳定细菌群落结构,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进而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轮茬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土壤酶活性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南亚热带典型人工纯林土壤剖面细菌群落组成差异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彭雯 谭玲 +2 位作者 明安刚 何友均 覃林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61-1369,共9页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16S rDNA的V4~V5可变区进行测序,探讨了南亚热带地区5种典型乡土树种人工纯林(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米老排(Mytilaria l...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16S rDNA的V4~V5可变区进行测序,探讨了南亚热带地区5种典型乡土树种人工纯林(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山白兰(Paramichelia bailonii)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外来速生桉树(Eucalyptus)人工林土壤表层(0~20 cm)与底层(20~40 cm)的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性。结果表明:6种林分土壤表层与底层共有已定义细菌类群20门34纲48目82科131属110种,其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绝对优势菌门。在门、纲、目分类水平上均表现出桉树林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其他5种乡土人工林存在明显差异,并建议在目分类水平上可较好的表征南亚热带地区人工纯林土壤细菌群落组成间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细菌 群落组成 人工纯林 高通量测序技术 南亚热带
原文传递
土壤细菌和线虫对热带雨林优势植物凋落物特性和多样性的响应
4
作者 刘金花 李风 +1 位作者 田桃 肖海峰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2-163,共12页
地上植物资源向地下部输入被认为是调控土壤生物群落的关键因素,因为植物是几乎所有土壤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然而,关于植物凋落物特性和多样性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和微型动物的多样性和群落仍然知之甚少。本研究以土壤细菌和线虫为研究... 地上植物资源向地下部输入被认为是调控土壤生物群落的关键因素,因为植物是几乎所有土壤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然而,关于植物凋落物特性和多样性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和微型动物的多样性和群落仍然知之甚少。本研究以土壤细菌和线虫为研究对象,通过盆钵试验,设置单一添加不同热带森林优势植物种凋落物,以及构建不同种凋落物混合的多样性梯度(1种、2种、4种和7种),探究不同植物凋落物本身特性及多样性对土壤细菌和线虫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1)凋落物添加显著提高了土壤碳、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并显著增加了土壤pH值。(2)与对照处理(不添加凋落物)相比,添加单一植物种凋落物降低了细菌和线虫多样性。(3)与对照处理相比,单独添加不同植物种的凋落物对细菌和线虫群落均有显著影响。然而在不同凋落物添加处理之间,只有望天树凋落物处理与其他处理间细菌群落具有显著差异,其余处理间细菌和线虫群落差异均不显著。(4)凋落物多样性会显著影响细菌和线虫多样性及群落组成,具体表现为细菌和线虫多样性随凋落物多样性梯度增加而增加。相较于低的凋落物多样性处理(CK、1种、2种),高多样性条件下(4种和7种)细菌和线虫群落相似度更低。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地上凋落物多样性不仅会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还将通过级联效应影响更高营养级别的土壤动物群落。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植物与细菌和线虫多样性及群落的关系、热带森林中土壤养分斑块的聚集效应、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以及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多样性丧失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细菌 土壤线虫 凋落物特性 凋落物多样性 群落组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