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碱化的实测光谱响应特征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芳 熊黑钢 +1 位作者 栾福明 卢文娟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60,共6页
通过实地定点土壤取样和光谱测量,研究了实测光谱反射率与土壤PH值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反射率Reflectance、一阶导数FDR、倒数之对数log(1/R)和波段深度BD四种光谱指标建立对PH值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并且利用验证样本集对回归模型... 通过实地定点土壤取样和光谱测量,研究了实测光谱反射率与土壤PH值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反射率Reflectance、一阶导数FDR、倒数之对数log(1/R)和波段深度BD四种光谱指标建立对PH值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并且利用验证样本集对回归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野外实测反射光谱与PH值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建模精度最高,R2可达0.873,具有快速、高精度估算土壤碱化程度的潜力,既符合野外实际环境,也利于今后同遥感影像进行对应分析.光谱倒数之对数(lg(1/R))的建模精度略低于实测反射率建模精度,因此对实测光谱进行倒数之对数计算对于提高估算精度作用不大.而光谱微分法(FDR)和波段深度(BD)的模型判定系数分别为0.728和0.648,预测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测反射率 土壤碱化 奇台绿洲
下载PDF
咸淡水交替淋溶下土壤盐分运移试验 被引量:11
2
作者 吕烨 杨培岭 +2 位作者 管孝艳 李江华 游艳丽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93,共4页
为确定咸淡水交替灌溉后土壤盐分的运移规律,采用2 g/L,4 g/L两种矿化度的咸水分别与淡水连续、交替淋溶室内土柱,初步研究了咸淡水交替淋溶下土壤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咸淡水交替淋溶下土壤表层盐分逐渐下移,两个试验处理的... 为确定咸淡水交替灌溉后土壤盐分的运移规律,采用2 g/L,4 g/L两种矿化度的咸水分别与淡水连续、交替淋溶室内土柱,初步研究了咸淡水交替淋溶下土壤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咸淡水交替淋溶下土壤表层盐分逐渐下移,两个试验处理的土柱都出现积盐情况,且4g/L时的积盐量大于2 g/L时的积盐量,土壤溶液中Na+,Ca2+的分布与EC值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此条件下盐分的增加没有引起土壤的碱化,灌水结束后,两个试验处理的土壤溶液EC值都小于4 dS/m,在作物耐盐的范围内,可推广应用到大田咸淡水交替灌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淡水交替淋溶 土壤盐分运移 土壤碱化 咸水灌溉
下载PDF
实测反射率与影像反射率对土壤碱化预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芳 熊黑钢 +1 位作者 龙桃 卢文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7-232,共6页
以新疆奇台绿洲碱化土壤及其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反射率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定点土壤取样和光谱测量,将碱化土壤的实测反射率与同期获取的TM影像反射率相对照,分析二者与土壤pH值的关系,分别建立对土壤pH值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并对模... 以新疆奇台绿洲碱化土壤及其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反射率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定点土壤取样和光谱测量,将碱化土壤的实测反射率与同期获取的TM影像反射率相对照,分析二者与土壤pH值的关系,分别建立对土壤pH值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后验差检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与反射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H值增加,反射率随之增加,以板结为特征的碱化土壤对光谱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实测反射率与影像反射率对研究区碱化土壤均具有良好的监测潜力。实测反射率预测pH值的模型精度较高,其预测精度主要受地表板结程度的影响。植被对TM反射率预测精度的影响较大,直接用TM反射率预测pH值精度较低,去除植被影响后,其预测模型等级与实测反射率预测模型等级接近,均达到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碱化 实测反射率 TM影像反射率 光谱响应特征
下载PDF
基于PLSR-BP复合模型的绿洲土壤pH高光谱反演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凯龙 熊黑钢 张芳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05-1009,共5页
以土壤pH、野外实测光谱以及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为基础,利用数学方法(主成分回归PCA、偏最小二成回归PLSR、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建立了土壤pH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土壤实测光谱和经过MSC方法预处理的光谱数据均与pH... 以土壤pH、野外实测光谱以及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为基础,利用数学方法(主成分回归PCA、偏最小二成回归PLSR、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建立了土壤pH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土壤实测光谱和经过MSC方法预处理的光谱数据均与pH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并呈极显著水平,后者的相关性更高。PCA和PLSR两种土壤pH估测模型均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BP神经网络模型则因输入变量多,预测精度较低。但利用PCA和PLSR模型所获得主成分,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所建立的复合模型,可明显提高模型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土壤盐碱化 多元散射校正 预测模型 奇台 新疆
原文传递
府谷县镁渣堆场对土壤pH的影响调查研究
5
作者 禹洪丽 刘阳 +2 位作者 杜亚洁 余娅婷 任宇泽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16期67-69,共3页
府谷县作为我国最大的金属镁生产基地,采用皮江法炼镁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金属镁还原渣被堆存和填埋。通过对府谷县11家金属镁企业的镁渣堆场进行了土壤pH调查测试研究,发现镁渣长时间堆存对土壤pH值有一定的影响,渣场周边土壤pH碱化趋... 府谷县作为我国最大的金属镁生产基地,采用皮江法炼镁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金属镁还原渣被堆存和填埋。通过对府谷县11家金属镁企业的镁渣堆场进行了土壤pH调查测试研究,发现镁渣长时间堆存对土壤pH值有一定的影响,渣场周边土壤pH碱化趋势明显,深层土壤碱化趋势高于表层土壤,重度碱化土壤所在位置与污染迁移途径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镁还原渣 土壤污染 土壤PH 土壤碱化
下载PDF
碱化盐土饱和导水率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迟春明 王志春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1-607,共7页
选择碱蓬地和碱斑地2组典型碱化盐土剖面,对原状土和扰动土的饱和导水率(K10)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盐度、碱度、结构、有机质、质地、容重等土壤基本性质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化盐土的K10极低,原状土仅为0.05~0.22mm d-1... 选择碱蓬地和碱斑地2组典型碱化盐土剖面,对原状土和扰动土的饱和导水率(K10)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盐度、碱度、结构、有机质、质地、容重等土壤基本性质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化盐土的K10极低,原状土仅为0.05~0.22mm d-1,其与土壤碱度、盐度、结构系数、团聚度的相关性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极显著(p【0.01)负相关,与砂粒和粉粒含量分别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和负相关,与砂粒/(粉粒+黏粒)呈极显著(p【0.001)直线递增关系,底层(20~100 cm)原状土和表层(0~10 cm、10~20 cm)扰动土K10均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p【0.001)幂函数递减关系;土壤质地和容重对K10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度 土壤碱度 土壤结构 有机质 土壤质地 容重
原文传递
冲水灌溉对西北硫酸盐型土壤中盐分离子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国锋 徐增洪 +1 位作者 么宗利 来琦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8-123,共6页
盐碱土壤有效的治理措施一直是盐碱土壤综合利用的瓶颈。本研究选择西北内陆硫酸盐型盐碱地为对象,研究采用冲水洗盐方式对表层土壤中盐碱离子含量消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土壤中主要盐碱离子消减效果明显,关键盐碱离子Na+、SO_2-4和... 盐碱土壤有效的治理措施一直是盐碱土壤综合利用的瓶颈。本研究选择西北内陆硫酸盐型盐碱地为对象,研究采用冲水洗盐方式对表层土壤中盐碱离子含量消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土壤中主要盐碱离子消减效果明显,关键盐碱离子Na+、SO_2-4和盐度、电导率与总溶解性固体物含量降幅明显。试验期间,表层土壤Na+、SO_2-4平均含量分别从35. 39cmol/kg、36. 94 cmol/kg降为6. 56cmol/kg、16. 25cmol/kg;土壤盐度从初期的16. 58‰降为末期的8. 14‰,降幅为51%;电导率从初期的6314μs/cm降为末期的2454μs/cm,降幅达61%。土壤p H值变幅较小,不超过1个p H值单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碱度不是单纯的由土壤中CO_2-3、HCO-3影响,而是受土壤中Mg2+、Na+、SO_2-4等离子组成与含量综合影响。相较于Na+的易洗脱性,土壤中SO_2-4较难洗脱,也表明盐碱土壤治理不但受土壤质地影响,同时土壤盐分离子组成对土壤碱度消减具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盐碱地中土壤改良,需要对土壤中关键盐碱离子进行消减、土壤盐度下降后,才能达到预期的盐碱土壤综合改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壤 硫酸盐型 盐碱离子 土壤盐度 碱度
原文传递
Effect of Saline Water on Soil Acidity, Alkalinity and Nutrients Leaching in Sandy Loamy Soil in Rwamagana Bella Flower Farm, Rwanda
8
作者 Abel Mwubahaman Wali Umaru Garba +3 位作者 Hussein Bizimana Jean de Dieu Bazimenyera Eric Derrick Bugenimana Jean Nepomuscene Nsengiyumva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4年第1期15-35,共21页
The necessity to saline and sodic waters is sometimes used for irrigating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but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use of these waters comes with specific consideration... The necessity to saline and sodic waters is sometimes used for irrigating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but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use of these waters comes with specific considerations and limitations. One way to decrease undesirable effects of sodic waters o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s is to apply organic and chemical amendments within the soil. 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saline water on soil acidity, alkalinity and nutrients leaching in sandy loamy soil at Bella flower farm, in Rwamagana District, Rwanda. The water used was from the Muhazi Lake which is classified as Class I (Saline water quality). Column leaching experiments using treated soils were then conducted under saturated conditions. The soil under experimental was first analyzed for its textural classification, soil properties and is classified as sandy loamy soil. The t-test was taken at 1%, 5% and 10% level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mpared to control soi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saline water to soils caused an increase in some soil nutrients like increase of Phosphorus (P), Potassium (K<sup>+</sup>), Magnesium (Mg2<sup>+</sup>), Sulphur (S), CN ratio and Sodium (Na<sup>+</sup>) and decreased soil textur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remained soil nutrients. Consequently, the intensive addition of saline water leachates to soil in PVC pipes led to decreased of soil EC through leaching and a raiser Soluble Sodium Percentage (SSP). The rate of saline water application affected the increase accumulation of SAR and Na% in the top soil layers.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saline water is an inefficient amendment for sandy soil with saline water irrigation. The study recommends further studies with similar topic with saline water irrigation, as it accentuated the alkalinity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TRIENTS LEACHING Saline Water soil Acidity soil alkalinity
下载PDF
新疆玛纳斯流域非农业种植地盐碱性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魏阳 丁建丽 +2 位作者 王飞 邹杰 蔡亮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7655-7666,共12页
土壤盐渍化是导致干旱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基本问题。充分挖掘不同分类体系下盐渍土空间变异性可以为实施开垦或恢复生态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干旱区开垦近50a的玛纳斯流域为研究区,在不同... 土壤盐渍化是导致干旱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基本问题。充分挖掘不同分类体系下盐渍土空间变异性可以为实施开垦或恢复生态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干旱区开垦近50a的玛纳斯流域为研究区,在不同分类体系下,以土壤盐度,p H值,离子类型为指标,分析该区域非农业种植地(弃耕地,盐碱地,裸地,沙地)盐渍土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68%的样本属于非盐渍化,不同类型的盐渍土主要以链状分布于泉水溢出带-冲积平原-干三角洲地带,由南向北,区域整体盐分大致遵循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趋势,半方差函数分析土壤盐分呈现弱变异,说明这种分布情况是受随机(人为)因素的影响;而p H整体由南向北递增,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分析结果都表明土壤碱化呈现中等变异,受结构(自然)因素和随机(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表层土壤除在溢出带为氯化物型盐渍土外,其他地区自南向北由硫酸-氯化物型逐渐变为氯化-硫酸盐型和硫酸盐土、苏打盐土,离子的半方差函数拟合模型结果均是弱变异和中等变异,与美国盐度实验室分类体系的变异性结果相同,此类分布特征也是结构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析五种典型地貌的盐渍土分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种地貌类型均呈现盐分表聚特征,碱化度则由南向北递增;其中盐碱特征最为显著的是泉水溢出带。泉水溢出带的盐土垂直方向的变化趋势为由表层至深层,盐土类型由硫酸-氯化物盐土变为氯化盐土;冲积平原和干三角洲样点处全剖面为氯化物-硫酸盐土,冲积洪积扇和沙漠地区则包含所有阴离子盐土类型。对玛纳斯流域盐渍土特性的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可以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治理与改善土壤盐渍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度 土壤碱性 盐土类型 空间变异
下载PDF
Modeling the contribution of abiotic exchange to CO_2 flux in alkaline soils of arid areas 被引量:2
10
作者 WenFeng WANG Xi CHEN +1 位作者 GePing LUO LongHui LI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4年第1期27-36,共10页
Recent studies on alkaline soils of arid areas suggest a possible contribution of abiotic exchange to soil CO2 flux(Fc).However,both the overall contribution of abiotic CO2 exchange and its drivers remain unknown.He... Recent studies on alkaline soils of arid areas suggest a possible contribution of abiotic exchange to soil CO2 flux(Fc).However,both the overall contribution of abiotic CO2 exchange and its drivers remain unknown.Here we analyzed the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suggested as possible drivers by previous studies and constructed a function of these variables to model the contribution of abiotic exchange to Fc in alkaline soils of arid areas.An automated flux system was employed to measure Fc in the Manas River Basin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China.Soil pH,soil temperature at 0–5 cm(Ts),soil volumetric water content at 0–5 cm(θs)and air temperature at10 cm above the soil surface(Tas)were simultaneously analyzed.Results highlight reduced sensitivity of Fc to Ts and good prediction of Fc by the model Fc=R10Q10(Tas–10)/10+r7q7(pH–7)+λTas+μθs+e which represents Fc as a sum of biotic and abiotic components.This presents an approximate method to quantify the contribution of soil abiotic CO2 exchange to Fc in alkaline soils of arid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respiration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Q10 model soil abiotic CO2 exchange soil alkalinity
下载PDF
区域表层土壤EC_s和pH时空变异性分布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迪 丁昆仑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共5页
应用地质统计学原理与方法,在山东簸箕李灌区开展区域表层土壤盐性和碱性分布状况的研究,描述表层土壤EC_s和pH的空间与时间变化分布趋势和特征,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EC_s和pH在周年内表现出相近的区域时间变异分... 应用地质统计学原理与方法,在山东簸箕李灌区开展区域表层土壤盐性和碱性分布状况的研究,描述表层土壤EC_s和pH的空间与时间变化分布趋势和特征,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EC_s和pH在周年内表现出相近的区域时间变异分布趋势和相反的区域空间分布状况。EC_s和pH在灌区上游的西南方向和下游的分布状况相对稳定,而在中游的变化却呈现出各自的时间季节性差异,表层土壤盐性的区域空间分布状况似乎影响到其碱性的空间分布趋势。EC_s和pH间存在的负相关性不仅表观上与表层土壤盐化程度有关,还受到其它诸多因子的影响。受当地季风气候影响,EC_s在夏玉米收获期内明显低于冬小麦收获期,而pH在湿润的初秋时节则高于干旱的初夏季节,表层土壤质地类型差异对土壤盐性和碱性的影响较为明显。研究成果为灌区制定合理的区域农田水土管理策略和作物种植模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表层土壤 时间变异性 空间变异性 相关性 土壤电导率 ECS 土壤PH值 分布 土壤盐性 土壤碱性
下载PDF
安徽主要土壤酸碱性及其酸缓冲性能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王文婧 戴万宏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5期67-72,共6页
为了解安徽省土壤酸碱性分布状况和影响因素、以及未来酸雨可能给土壤带来的酸化影响,选取采集了安徽省不同地理区域4种主要土壤的0~20 cm表层样品,通过收集资料、室内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土壤酸碱性和酸缓冲容量的大小、分布规律... 为了解安徽省土壤酸碱性分布状况和影响因素、以及未来酸雨可能给土壤带来的酸化影响,选取采集了安徽省不同地理区域4种主要土壤的0~20 cm表层样品,通过收集资料、室内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土壤酸碱性和酸缓冲容量的大小、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主要土壤pH和酸缓冲容量均呈现由北向南依次递减趋势;pH大小顺序为: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红壤,土壤酸碱性与年均降水量、交换性铝、交换性酸和水解性总酸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2=0.7010~0.9039**);土壤酸缓冲容量大小顺序为:潮土(87.6 mmol/kg)>砂姜黑土(36.4 mmol/kg)>水稻土(29.2 mmol/kg)>红壤(23.0 mmol/kg),土壤酸缓冲容量与土壤pH、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土壤盐基饱和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2=0.7631~0.9494**);由此可见安徽几种主要土壤的酸碱性存在很大差异,土壤基本性质和环境条件强烈影响着土壤酸碱性和对酸的缓冲性能,由此也必然影响着土壤受酸雨影响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土壤 土壤酸碱性 酸缓冲性 缓冲容量
下载PDF
盐碱胁迫下水稻渗透调节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志春 杨福 +1 位作者 齐春艳 梁正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3-157,共5页
以盐碱土和非盐碱土充分混合,以土壤碱化度(ESP)2.41,13.67,25.67,42.30和53.13作为胁迫处理,测定了水稻分蘖期、抽穗期、乳熟期和完熟期地上部干重、叶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累积量等生理指标和产量,结果表明:盐碱胁... 以盐碱土和非盐碱土充分混合,以土壤碱化度(ESP)2.41,13.67,25.67,42.30和53.13作为胁迫处理,测定了水稻分蘖期、抽穗期、乳熟期和完熟期地上部干重、叶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累积量等生理指标和产量,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抑制水稻生长,重度盐碱胁迫下的水稻产量比非盐碱胁迫对照降低78.58%;随着盐碱胁迫增加,重度盐碱胁迫下,水稻四个生育阶段叶片电解质外渗率比对照分别高49.8%、45.0%、43.6%和34.3%,分蘖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分别高9.20%、59.40%、72.25%和83.12%,分蘖期叶片游离脯氨酸累积量在土壤ESP为42.30和53.13时分别比对照高87.71%和167.80%。盐碱胁迫下水稻渗透调节以营养生长期较为敏感,进入生殖生长期后敏感性降低;低盐碱胁迫下水稻渗透调节响应不明显,高盐碱胁迫下水稻渗透调节响应增强,适当增加土壤盐碱胁迫强度可以提高水稻生理响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碱胁迫 水稻 渗透调节 电解质外渗率 可溶性糖 游离脯氨酸
下载PDF
湖北省土壤酸碱度趋势分析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元培 吴颖 郑雄伟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8年第B11期30-34,共5页
湖北省"金土地"工程项目获得了大量地球化学数据,对该项目三年所取得的数据进行抽样研究,系统分析沿江平原区、鄂北岗地区、鄂西山区三大区20个县市耕地土壤酸碱度,其总体特征表现为:沿江平原区>鄂北岗地区>鄂西山区。... 湖北省"金土地"工程项目获得了大量地球化学数据,对该项目三年所取得的数据进行抽样研究,系统分析沿江平原区、鄂北岗地区、鄂西山区三大区20个县市耕地土壤酸碱度,其总体特征表现为:沿江平原区>鄂北岗地区>鄂西山区。趋势分析可见:沿江平原区自西向东土壤pH值显著上升,表现为一阶线性趋势,自北向南土壤pH值为二阶非线性趋势;鄂北岗地区自西向东土壤pH值显著上升,表现为一阶线性趋势,自北向南土壤pH值为二阶非线性趋势;鄂西山区自西向东土壤pH值显著上升,表现为一阶线性趋势,自北向南土壤pH值为二阶非线性趋势。土壤类型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草甸土>潮土>石灰土>沼泽土>紫色土>黄棕壤>黄壤>水稻土>棕壤,土壤类型对土壤酸碱度影响较大。成土母质对黄棕壤pH值的影响:泥质岩>碳酸盐岩>红砂岩;不同成土母质棕壤pH值:石灰岩>泥质岩>石英砂岩;不同成土母质红壤pH值:泥质页岩>石英砂岩>红砂岩;不同成土母质黄壤pH值:红砂岩>碳酸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碱度 土壤类型 成土母质 湖北省
下载PDF
土壤及水质条件与莼菜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昌全 李焕秀 +2 位作者 彭国华 周永红 李廷轩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65-268,共4页
通过对莼菜引种栽培地雅安、名山、乐至、西昌和原产地雷波等田间试验及盆栽试验的调查、室内分析 ,发现莼菜生长与土壤及水质条件关系密切。莼菜最适宜于在微酸性、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高、氮素供应充足、土层深厚、表土结构良好、土体柔... 通过对莼菜引种栽培地雅安、名山、乐至、西昌和原产地雷波等田间试验及盆栽试验的调查、室内分析 ,发现莼菜生长与土壤及水质条件关系密切。莼菜最适宜于在微酸性、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高、氮素供应充足、土层深厚、表土结构良好、土体柔和、具有 30cm厚淤泥层的脱钙沼泽性或脱沼泽性潜育型水稻土上生长。石灰性、结构不良和表土坚硬的土壤 ,不适宜种植莼菜 ;水质清洁、水层厚度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 潜育型水稻土 土壤酸碱度 水质
下载PDF
香榧-大豆复合经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江丽娟 郑怀阳 +3 位作者 周伟龙 叶邦宣 章伟民 郑文彪 《福建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22-24,29,共4页
于2012-2015年在浙江省松阳县开展香榧幼林下套种大豆试验(以不套种大豆为对照),探讨香榧幼林下套种大豆对林地土壤pH值和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连续3 a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套种3 a后土壤pH值提高1.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9.4%,速... 于2012-2015年在浙江省松阳县开展香榧幼林下套种大豆试验(以不套种大豆为对照),探讨香榧幼林下套种大豆对林地土壤pH值和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连续3 a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套种3 a后土壤pH值提高1.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9.4%,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提高27.2%、12.2%、5.5%。说明香榧幼林下套种大豆能改善林地土壤的酸碱度,并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氮、磷、钾速效养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套种 土壤酸碱度 土壤养分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效磷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张雄 李敏 +4 位作者 端爱玲 杨树俊 张贺 刘耕苑 孙东年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21年第6期56-59,共4页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过程中,一般利用不同浸提剂对酸、碱性土壤进行分别提取,浸提液再利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其中的磷酸盐。操作复杂,耗时长,试验剂量大,影响因素多。该方法采用氟化铵和盐酸提取酸性土壤,碳酸氢钠提取中性和钙质土壤。利用...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过程中,一般利用不同浸提剂对酸、碱性土壤进行分别提取,浸提液再利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其中的磷酸盐。操作复杂,耗时长,试验剂量大,影响因素多。该方法采用氟化铵和盐酸提取酸性土壤,碳酸氢钠提取中性和钙质土壤。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并测定石灰性土壤中有效磷的稀释比。发现当萃取液稀释2倍时,钙质标准品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未经稀释,待测样品中过多的盐可能会堵塞取样系统,干扰待测离子。结果表明,酸性土壤法的检出限为0.18 mg/kg,精密度(RSD)<4.5%,相对误差(RE)<7.0%。中性/钙质土壤法的检出限为0.15 mg/kg,精密度(RSD)<5.0%,相对误差(RE)<4.5%,满足DD 2005-03对大量土壤样品中有效磷测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磷 ICP-AES法 稀释方法 土壤酸碱性
下载PDF
生物炭-壳聚糖复合材料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
18
作者 杨克俭 李忠徽 +3 位作者 姜凌 闫江涛 王显炜 杨雅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生物炭-壳聚糖复合材料(CBC)对镉(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方法]以黑麦草为供试植物进行盆栽试验,探究向酸性低镉土壤、中性高镉土壤和碱性高镉土壤中分别添加0、0.5%、1.0%和3.0%(W/W)的CBC时,土壤pH、全镉含量、有效态镉... [目的]探讨生物炭-壳聚糖复合材料(CBC)对镉(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方法]以黑麦草为供试植物进行盆栽试验,探究向酸性低镉土壤、中性高镉土壤和碱性高镉土壤中分别添加0、0.5%、1.0%和3.0%(W/W)的CBC时,土壤pH、全镉含量、有效态镉含量、黑麦草根和茎叶的生物量以及其中的全镉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施用CBC可以提高酸性和中性土壤的pH。随着CBC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效态镉含量降低,当施加量至3.0%时达到显著水平。CBC可以钝化土壤中的镉活性,其钝化效果与土壤污染程度、酸碱性密切相关。随着CBC施加量的增加,黑麦草根和茎叶中镉含量降低,尤其植物地上部分降低效果明显,也证明了CBC对土壤中镉具有钝化作用;黑麦草的富集系数(BCF)和转运系数(TF)随CBC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小,表明施用CBC能够减弱土壤中的镉向植株体内的迁移,从而达到缓解镉毒害的作用。[结论]CBC可以用于镉污染土壤的修复,尤其是在污染程度严重的酸性土壤中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壳聚糖复合材料 土壤酸碱性 钝化修复 镉污染土壤 黑麦草
下载PDF
“上棉下渔”对沿黄盐碱地土壤的改良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晓梦 孙健 +3 位作者 吴佳洁 王慧 王淑生 季相山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5期206-212,共7页
"上棉下渔"、"上粮下渔"盐碱地开发模式始于20年前。近几年来随着养虾效益的提高,在山东博兴地区发展较快。探讨"上棉下渔"模式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可以为下一步大力推广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在博兴县选择3个取样点,分别为未经开... "上棉下渔"、"上粮下渔"盐碱地开发模式始于20年前。近几年来随着养虾效益的提高,在山东博兴地区发展较快。探讨"上棉下渔"模式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可以为下一步大力推广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在博兴县选择3个取样点,分别为未经开发的盐碱土,通过"上棉下渔"模式改良2年和20年后的台田土。为减少取样点土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选择的这3个取样点都相距在10 km以内;每个取样点在5个土层取样,分别为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层。对3个取样点不同土层的土壤总盐度、碱度、p H值、有机质及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发2年后,脱盐率达到59.7%,开发20年之后,脱盐率达到90.3%;开发2年后,土壤碱度变化不大,20年后,土壤碱度由最初的2.004×10^-3mol/L下降到0.6311×10^-3mol/L,说明土壤碱度改良难度较大;随着开发年数的增加,各土层p H值都较未开发时有所下降,逐渐接近中性;开发20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5.58%;在0~20 cm土层,开发2年之后的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总量是未开发的12.73倍。总体上来看,"上棉下渔"对沿黄盐碱地土壤有较好的改良作用,"上棉下渔"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盐碱地改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棉下渔 改良 沿黄盐碱地 土壤盐碱度 有机质 微生物数量
下载PDF
四川省三个自然保护区箭竹生长与土壤条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仁绥 黄碧护 刘世全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312-317,共6页
通过对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喇叭河自然保护区、王朗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冷箭竹在酸性、盐基饱和度小、土层深厚而石砾含量少的灰化土类上,生长良好;在石灰土类、土壤碱性、含CaCO_3、土层浅薄夹砾量高的土壤上,开花死亡。
关键词 箭竹 土壤 生长 自然保护区 四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