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软土地区盾构施工地面沉降与注浆加固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龙 徐海清 +2 位作者 李长冬 姚文敏 于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1-136,共6页
城市软土地层中盾构施工极易引起地面沉降,沉降的分析与控制对于保护隧道周边建筑物尤为重要。依托武汉软土地区地铁3号线某盾构隧道工程,选择典型软土地质断面,将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研究了不同软土地质分布下盾构施工沉降规... 城市软土地层中盾构施工极易引起地面沉降,沉降的分析与控制对于保护隧道周边建筑物尤为重要。依托武汉软土地区地铁3号线某盾构隧道工程,选择典型软土地质断面,将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研究了不同软土地质分布下盾构施工沉降规律,并对软土深厚区段注浆加固范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软土空间分布对盾构施工地面沉降影响较大,且沉降量随着隧道断面软土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减小隧道断面与软土相交能有效降低地面沉降;对于软土深厚区段洞内注浆加固能显著改善地面沉降,但随着注浆的范围增大,改善效果逐渐减小,注浆范围达到隧道以外3 m就能较好地控制地面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软土地层 施工沉降 注浆加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软土地层地铁盾构施工风险可拓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胡长明 陆征宇 +2 位作者 梅源 张文萃 张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6,共6页
为了综合评价软土地层地铁盾构施工风险,结合软土地层土质特点,选取地质复杂情况、地下水状况、最小覆土厚度、最小曲率半径、掘进长度、与临近周边环境距离和施工管理水平7个风险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简单关联函数法计算得到各评... 为了综合评价软土地层地铁盾构施工风险,结合软土地层土质特点,选取地质复杂情况、地下水状况、最小覆土厚度、最小曲率半径、掘进长度、与临近周边环境距离和施工管理水平7个风险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简单关联函数法计算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干扰,运用可拓学理论建立了风险可拓评估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宁波轨道交通工程2号线栎社机场站-栎社新村站盾构区间的风险评估,得到该区间盾构施工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评估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工程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软土地层 盾构施工 可拓理论 简单关联函数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地铁列车循环荷载下软土地区盾构隧道长期沉降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杨兵明 刘保国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67,共7页
为分析地铁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宁波软土地区盾构隧道的长期沉降问题,运用室内土的动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围压和不同循环动应力条件下宁波淤泥质软黏土的塑性累积应变;依据淤泥质黏土的室内动三轴试验结果,拟合得到修正的指数预测模型中的... 为分析地铁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宁波软土地区盾构隧道的长期沉降问题,运用室内土的动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围压和不同循环动应力条件下宁波淤泥质软黏土的塑性累积应变;依据淤泥质黏土的室内动三轴试验结果,拟合得到修正的指数预测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将数值模拟与修正的指数预测模型相结合并运用分层总和法,对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某区间盾构隧道的长期沉降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线路的不平顺、地铁列车循环荷载的大小及频率对宁波淤泥质软黏土地区隧道下卧土层的长期沉降有较明显的影响,同等试验条件下,线路不平顺时下卧软土的长期沉降约为平顺时的2.9倍;地铁列车循环荷载的频率越高,所引起宁波淤泥质软黏土地层的塑性变形幅值越小;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运营10年后隧道下卧土体的累计沉降约为22mm,第1年的沉降较大,约占运营10年累计总沉降量的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盾构隧道 土动三轴试验 循环荷载 长期沉降
下载PDF
富水含砂软土地层轨道交通盾构选型及施工效果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全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2,共5页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盾构隧道主要穿越黏土、粉细砂土层,地下水位较高,选择合适的盾构机形式是实现洞通的关键。通过参考国外选型经验及国内盾构选型状况,根据2号线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其工程特点,按照"安全性、适应性、...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盾构隧道主要穿越黏土、粉细砂土层,地下水位较高,选择合适的盾构机形式是实现洞通的关键。通过参考国外选型经验及国内盾构选型状况,根据2号线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其工程特点,按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环保性"的原则,对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和泥水平衡式盾构这两类型盾构进行比选,确定2号线区间隧道使用土压平衡盾构,最终成功穿越运营城际铁路风险较大的工程,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并按计划顺利实现洞通节点目标,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软土地层 盾构选型 土压平衡盾构
下载PDF
软土地层桥梁群桩基础桩土共同作用性状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汪优 刘建华 +1 位作者 王星华 蔡君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45-951,共7页
通过对某高速铁路特大桥群桩基础进行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结合现场试验得出的规律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研究了软土地层桥梁群桩基础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基底土体附加应力、孔隙水压力分布、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和群桩基础荷载沉降规... 通过对某高速铁路特大桥群桩基础进行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结合现场试验得出的规律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研究了软土地层桥梁群桩基础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基底土体附加应力、孔隙水压力分布、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和群桩基础荷载沉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基桩所承受的轴力,角桩>边桩>中心桩,角桩和边桩的轴力沿桩身减小的幅度较大,而中心桩的轴力沿桩身减小的幅度稍小;各基桩桩侧摩阻力的发挥情况,侧摩阻力值总体上呈角桩>边桩>中心桩,相对滑移量基本呈上大下小的形态,即桩身上部桩-土之间产生的相对滑移量较中下部要大;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土体附加应力和超孔隙水压力主要集中在承台底以下土体的一定范围内,其衰减梯度沿深度方向逐渐降低,随着固结时间的延长,群桩基础沉降达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软土地层 非线性有限元 桩土共同作用
下载PDF
软土地层盾构穿越密集房屋群水平定向注浆加固技术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国栋 袁冯丹 许超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28-1235,共8页
为解决土压平衡盾构在敏感软土地层穿越密集房屋群过程中极易引发地表沉降和建(构)筑物损坏的问题,依托广州市轨道交通14号线盾构下穿姓钟围房屋群加固工程,提出水平定向注浆加固技术,该技术将水平定向钻孔技术与地面注浆技术相结合,利... 为解决土压平衡盾构在敏感软土地层穿越密集房屋群过程中极易引发地表沉降和建(构)筑物损坏的问题,依托广州市轨道交通14号线盾构下穿姓钟围房屋群加固工程,提出水平定向注浆加固技术,该技术将水平定向钻孔技术与地面注浆技术相结合,利用无线随钻测斜系统实现钻机参数测量、采集、分析和定位,采用特制钢阀管下入钻孔,通过阀管向拟加固区域进行水平定向注浆。介绍该技术的水平孔钻探工艺,并分析其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应用水平定向注浆加固技术,加固区变形量控制在±5 mm以内,未造成房屋开裂、倾斜、倒塌等不良社会影响,能有效保障土压平衡盾构在敏感软土地层中安全顺利通过密集房屋群;水平定向注浆加固较MJS高压旋喷桩加固可节省费用600余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盾构 下穿 水平定向注浆 房屋群 加固技术
下载PDF
软土地层盾构隧道渗漏水量与沉降关系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庄丽 张银屏 《中国建筑防水》 2006年第6期13-15,共3页
上海地区的隧道多处于饱和含水的软土地层,施工方法以盾构法为主。隧道的渗漏水往往是引发隧道沉降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从盾构隧道的特点分析了渗漏水的原因,并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渗漏水量对沉降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隧道长期... 上海地区的隧道多处于饱和含水的软土地层,施工方法以盾构法为主。隧道的渗漏水往往是引发隧道沉降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从盾构隧道的特点分析了渗漏水的原因,并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渗漏水量对沉降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隧道长期沉降的变化规律,为上海地区盾构隧道的施工和防水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盾构隧道 渗漏水 沉降
下载PDF
宁波地铁1号线高流变软土地层盾构掘进参数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汪辉武 郭建宁 +1 位作者 李国栋 方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54,共6页
对宁波地铁1号线海晏北路站—福庆北路站区间盾构施工进行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研究盾构机在高流变海相饱和软土地层中掘进时盾尾管片注浆时间、管片注浆压力、上下顶进力差、顶进力、隧道埋深等因素对管片上浮与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 对宁波地铁1号线海晏北路站—福庆北路站区间盾构施工进行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研究盾构机在高流变海相饱和软土地层中掘进时盾尾管片注浆时间、管片注浆压力、上下顶进力差、顶进力、隧道埋深等因素对管片上浮与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上下顶进力差与管片注浆压力对隧道管片上浮影响最大,盾尾管片注浆时间次之,埋深与顶进力影响最小;上下顶进力差、埋深、盾尾管片注浆时间与管片上浮量呈负相关关系,而顶进力、管片注浆压力与管片上浮量呈正相关关系;盾尾管片注浆时间、管片注浆压力、埋深对地表沉降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其次是上下顶进力差,而顶进力的影响较小;上下顶进力差、管片注浆压力、埋深与地表沉降量呈正相关关系,仅盾尾管片注浆时间与地表沉降量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盾构 软土地层 数值模拟 管片上浮 地表沉降
下载PDF
软土地层小半径盾构隧道下穿在建高铁地基加固效果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曹小平 韦志凯 +3 位作者 卢洪强 牟晶 符小林 李志超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9-218,共10页
以福州地铁5号线盾构下穿在建福厦高铁为工程背景,针对软土地层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下穿高铁高填方路基交叉施工工程的特殊性,利用现场监测数据对交叉施工全过程展开分析,研究该类工程地基加固效果及施工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该工程若采... 以福州地铁5号线盾构下穿在建福厦高铁为工程背景,针对软土地层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下穿高铁高填方路基交叉施工工程的特殊性,利用现场监测数据对交叉施工全过程展开分析,研究该类工程地基加固效果及施工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该工程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地基加固,后期地铁盾构施工不具备施工条件,需施作桩板结构进行地基处理;采用桩板结构对软土区域进行加固处理后,实测数据中最大地表沉降量为5.6 mm,为地表沉降控制值的18.67%,在可控范围内;提前进行地基加固后,当盾构隧道下穿施工时,路基不同位置处仅发生微小沉降,说明桩板结构加固对交叉施工变形有很好的控制效果;随着路基填筑高度增大,各层土压力值整体呈增大趋势,各层土压力变化速率呈“双峰曲线”,路基中间位置的土压力值比靠近两侧的土压力值大;盾构隧道下穿前,桩板结构混凝土支撑轴力的变化大致可分为“线性增长—过渡—再增长—稳定”4个阶段,当盾构下穿后,混凝土支撑轴力有小幅增大,后期逐渐趋于稳定。从监测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桩板结构的加固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高速铁路 软土地层 桩板结构 交叉施工
下载PDF
软土地层并行曲线隧道施工顺序对既有隧道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邓碧 张俊伟 +4 位作者 诸葛绪松 刘文献 林星涛 苏栋 陈湘生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0-176,共7页
为了研究并行曲线隧道施工顺序对既有隧道的影响,以横琴杧洲隧道工程为依托,建立了并行曲线隧道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工顺序和曲率半径r(r=500,800 m)下新建曲线盾构隧道开挖对既有隧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 为了研究并行曲线隧道施工顺序对既有隧道的影响,以横琴杧洲隧道工程为依托,建立了并行曲线隧道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工顺序和曲率半径r(r=500,800 m)下新建曲线盾构隧道开挖对既有隧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工顺序对既有隧道位移影响较小,曲率半径对既有隧道位移影响相对较大;随着曲率半径(r=500~800 m)的增加,既有隧道位移增加约15%;既有隧道的位移主要在盾构开挖面前方2D(D为隧道外径)、后方1D范围内产生;施工顺序对既有隧道内力的影响与曲率半径有关;隧道曲率半径为500 m时,施工顺序对既有隧道内力变化影响规律相似,即离盾构开挖面最近的既有隧道剖面产生的弯矩最大,且最大弯矩和最小弯矩均出现在靠近新隧道一侧;内侧隧道先开挖时,既有隧道的弯矩(绝对值)更小,此时对于并行曲线隧道施工,内侧隧道先开挖更安全;在盾构开挖面前方一定距离内既有隧道产生的轴力最大;隧道曲率半径为800 m时,双线隧道近似于平行隧道,施工顺序对既有隧道内力变化和大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曲线隧道 施工顺序 曲率半径 结构内力
下载PDF
上海软土地层盾构始发施工技术 被引量:12
11
作者 鲍永亮 郑七振 唐建忠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8-122,共5页
研究目的:在城市隧道施工过程中,始发往往成为盾构施工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通过对土体加固方法、导轨设置、反力系统的安装、验算等进行分析研究,选择合理的始发掘进参数,保证施工质量。研究结论:(1)始发洞口地基采用1000三... 研究目的:在城市隧道施工过程中,始发往往成为盾构施工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通过对土体加固方法、导轨设置、反力系统的安装、验算等进行分析研究,选择合理的始发掘进参数,保证施工质量。研究结论:(1)始发洞口地基采用10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进行加固,并按0.5%-1%比例钻芯取样,经试验测得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0.8 MPa,确保了土体的稳定性;(2)在始发洞内安设洞口始发导轨保证了盾构在始发时不致于因刀盘悬空而产生盾构"叩头"现象;(3)土仓压力略高于前方土体压力,防止了盾构脱离始发基座后的"叩头"现象及并且有效地避免了地表产生过大沉降;(4)通过对始发反力架进行力学验算,确保了盾构始发过程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隧道 盾构 始发 施工技术
下载PDF
滨海软土地层浅埋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开挖面破坏机理及加固范围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宋棋龙 祁文睿 +3 位作者 李文静 张新建 苏栋 林星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5-162,共8页
为了确定软土地层中隧道加固的合理范围,保证盾构隧道在软土地层施工的安全性,以珠海横琴杧洲隧道工程为背景,开展了软土地层浅埋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开挖面破坏机理及合理加固范围的研究。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加固范围对开挖面主、... 为了确定软土地层中隧道加固的合理范围,保证盾构隧道在软土地层施工的安全性,以珠海横琴杧洲隧道工程为背景,开展了软土地层浅埋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开挖面破坏机理及合理加固范围的研究。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加固范围对开挖面主、被动破坏形式及地表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固土层厚度t的增加,地层受开挖扰动的区域逐渐缩小,地层显著位移区域由地表收缩至开挖面前方土体,破坏形式由整体破坏转为局部破坏,t=0.20D(D为隧道直径)相比t=0时地表沉降(隆起量)减少70%~80%,地表最大变形点沿纵向的位置基本一致,均在开挖面前方约0.5D处;随着t的增加,开挖面支护压力可调节范围增加,t=0.20D时相比t=0时可调节范围增加了32.5%,这使得实际施工过程更有利于维持开挖面的稳定性;结合经济及加固效果两方面考虑,实际工程进行地层加固时取加固土层厚度t=0.20D为较合理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加固范围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 开挖面 破坏机理
下载PDF
深基坑钻孔咬合桩特点及关键施工技术 被引量:10
13
作者 聂宗泉 朱川鄂 +1 位作者 孟少平 胡世山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18-921,共4页
在基坑工程中,钻孔咬合灌注桩是一种新型的围护结构。除岩层以外,钻孔咬合灌注桩可适用于任何土层,尤其适用于淤泥、流沙、地下水富集等不良条件的沿海地区软土地层。它具有防渗效果好、经济适用等优点。
关键词 深基坑 咬合灌注桩 软土地层
下载PDF
临水软土基坑双排钢板桩支护结构变形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武坤鹏 罗俊兴 +1 位作者 梁小丛 周红星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7-163,共7页
针对软土地层中双排钢板桩支护结构变形过大的问题,以某船厂基坑为依托,通过现场测试数据分析、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双排钢板桩在软土地层中的变形特性,分析变形过大的原因。采用极限状态识别和临界状态参数反演的方式,提出根... 针对软土地层中双排钢板桩支护结构变形过大的问题,以某船厂基坑为依托,通过现场测试数据分析、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双排钢板桩在软土地层中的变形特性,分析变形过大的原因。采用极限状态识别和临界状态参数反演的方式,提出根据现场数据进行回填反压应急处理的方法以及采用大排距双排灌注桩进行加固的措施。结果表明,提出的应急处理方法和加固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双排钢板桩围堰在软土基坑中变形往往较大,进入临界状态后将迅速产生较大的变形,应采取有效的坑内加固措施,避免超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钢板桩 临水基坑 软土地层 变形控制
下载PDF
软土地层地铁深基坑施工智能化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媛 《北方交通》 2022年第10期63-66,70,共5页
为保证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需要通过监测手段及时掌握周边地层、支护结构、管线、水位及建(构)筑物的动态,但在软土地层地铁深基坑面临的复杂高风险环境下,人工监测存在的滞后性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阐述了地铁基坑中智能化监测系统... 为保证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需要通过监测手段及时掌握周边地层、支护结构、管线、水位及建(构)筑物的动态,但在软土地层地铁深基坑面临的复杂高风险环境下,人工监测存在的滞后性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阐述了地铁基坑中智能化监测系统应用的实施过程及要点,监测结果表明:智能化监测技术在软土地层深基坑项目中可明显提升监测预警效率,通过智能化的监测手段及时反馈开挖过程中基坑的状态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很大程度上弥补人工监测“滞后反应”的缺陷,可有效预防工程破坏事故和环境事故的发生,在软土地层地铁深基坑中值得推广使用。对智能化监测系统后续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地铁深基坑 智能化监测系统 预警分析
下载PDF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河漫滩软土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祝欢 吴涛 +3 位作者 周小涵 张吉禄 刘瀚之 张馨元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6期63-71,共9页
以南京市乌龙山大跨浅埋偏压连拱隧道为背景,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口边坡的安全系数和塑性区分布特征,探明了不同坡角和隧道埋深下边坡稳定性情况与破坏模式发展规律,并提出相应施工建议。结果表明:边坡角度越大... 以南京市乌龙山大跨浅埋偏压连拱隧道为背景,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口边坡的安全系数和塑性区分布特征,探明了不同坡角和隧道埋深下边坡稳定性情况与破坏模式发展规律,并提出相应施工建议。结果表明:边坡角度越大、隧道埋深越小时,隧道开挖过程中上覆边坡的安全系数越低。及时施作隧道衬砌能大幅度提高坡体稳定性,但当隧洞顶部埋深超过洞高的1.5倍后,衬砌加固效果相对有限;当边坡角度为60°时,坡体潜在滑动面将沿隧道浅埋侧拱顶附近产生,当隧道洞顶埋深达1.5倍洞高时,边坡破坏面不再经过隧道,而是分布于拱顶上方;针对隧道洞口段安全性较差问题,建议根据不同隧道埋深和边坡角度采用不同范围的坡表注浆加固方案。当隧道埋深>1.5倍洞高时,无须坡表注浆;当隧道埋深<1.5倍洞高且边坡角度<60°时,应在隧道浅埋侧施工前对坡脚至中隔墙区域进行注浆,且加固深度不应小于隧道拱腰埋深;当边坡角度达60°时,深埋和浅埋侧隧道施工前均需进行坡表注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连拱隧道 软弱土层 强度折减法 边坡稳定性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软土地层盾构隧道长期沉降规律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兵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7-92,共6页
研究目的:模型试验是研究隧道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为分析软土地层隧道长期沉降的主要原因,本文以宁波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为研究背景,在考虑其地质及工程条件的同时,采用离心模型试验模拟淤泥质黏土和砂土的长期沉降,同时考虑隧道下... 研究目的:模型试验是研究隧道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为分析软土地层隧道长期沉降的主要原因,本文以宁波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为研究背景,在考虑其地质及工程条件的同时,采用离心模型试验模拟淤泥质黏土和砂土的长期沉降,同时考虑隧道下卧层土层含水率变化、盾构管片不渗漏水和渗漏水对盾构隧道长期沉降的影响。研究结论:(1)盾构隧道下卧层含水率对工后地层沉降影响很大,土层含水量不同,隧道的长期变形可表现为上浮或下沉;(2)处于淤泥质黏土层中的隧道后续沉降不易稳定,砂土有漏水时,隧道的长期变形主要表现为沉降,且沉降稳定的时间较快;(3)利用对数曲线模型推求的沉降预测值与离心模型试验所得的工后沉降值进行对比,两者沉降值基本一致,对数曲线预测模型可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长期沉降 离心模型试验 对数曲线法
下载PDF
软土地层加固对盾构姿态调控及地层变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栋 谭毅俊 +2 位作者 沈翔 黄昌富 陈湘生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8-148,167,共12页
依托珠海市横琴杧洲软土地层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建立未加固和预加固地层大直径盾构掘进数值仿真分析模型,通过改变推进系统荷载分布来施加偏转力矩,研究偏转力矩与盾构机俯仰角之间的关系以及盾构机姿态变化对地层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 依托珠海市横琴杧洲软土地层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建立未加固和预加固地层大直径盾构掘进数值仿真分析模型,通过改变推进系统荷载分布来施加偏转力矩,研究偏转力矩与盾构机俯仰角之间的关系以及盾构机姿态变化对地层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成该工程盾构机初始“低头”状态的重力偏心矩为261 MN·m,地层预加固条件下,使姿态调至水平所需的偏转力矩约为21 MN·m,较未加固情况(111 MN·m)小81.1%;地层预加固条件下正偏转力矩每增加100 MN·m,盾构机俯仰角增加约0.015°,较未加固情况(0.095°)小84.2%;相同负偏转力矩条件下,预加固后俯仰角的绝对值较未加固情况小85.0%以上;地层预加固使地表最大隆起量和最大沉降量均减小9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盾构姿态 偏转力矩 俯仰角 地层变形
下载PDF
软土地层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礼强 宋卓华 《建筑技术》 2023年第11期1288-1291,共4页
中交集团上海超高层总部基地项目总占地2.7万m2,其基坑采用“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进行围护,基础最大埋深17.25m。地上为7栋单体建筑,包括两栋框架核心筒结构、4栋钢框架结构以及1栋历史保留建筑。作为“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其工... 中交集团上海超高层总部基地项目总占地2.7万m2,其基坑采用“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进行围护,基础最大埋深17.25m。地上为7栋单体建筑,包括两栋框架核心筒结构、4栋钢框架结构以及1栋历史保留建筑。作为“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其工程质量不仅对地下结构施工有很大影响,更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对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控,以控制墙体的工程质量。为了研究软土地层中地下连续墙施工及其质量控制的关键问题,依托该工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了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周围地层的方法,以确保成槽质量。最后介绍了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施工控制指标、工程监测、施工注意事项以及部分重要的质量问题与安全问题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基坑工程 软土地层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软土地层浅埋盾构施工的精细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0
作者 曹洋 林向荣 李子路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9-158,共10页
滨海软土地层稳定性受外界施工影响显著,为阐明浅埋盾构隧道工程对地层的扰动机制,基于有限差分平台建立模拟盾构动态开挖的精细化数值模型,分工况研究各施工因素对地层的扰动效果。模型考虑刀盘摩擦力、开挖面支护力、盾尾注浆压力和... 滨海软土地层稳定性受外界施工影响显著,为阐明浅埋盾构隧道工程对地层的扰动机制,基于有限差分平台建立模拟盾构动态开挖的精细化数值模型,分工况研究各施工因素对地层的扰动效果。模型考虑刀盘摩擦力、开挖面支护力、盾尾注浆压力和盾壳摩擦力对周围土层的综合作用,并参考实际工程中注浆层的性态变化,将盾尾注浆时压力消散和浆液凝固间的关系分为3个阶段,分别模拟浆液的流动状态、初凝状态和终凝状态,进而将对应参数分区段赋予计算模型中新建隧道外注浆层,且伴随开挖过程对注浆参数进行实时调整。由此,真实地反映了盾构全过程,实现了对施工的精细化模拟。借助厦门地铁1.0D(D为隧道外径)埋深盾构隧道工程,通过现场监测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计算对比了浅埋开挖过程中以上4类施工因素对软土地层的扰动影响,总结了各因素在扰动变形中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刀盘顶推作用使前方土体径向扩张;盾尾注浆阶段,在开挖空间两侧各1.0D范围内形成沉降槽,隧道侧面土体水平位移在注浆层凝固期间,出现近场回弹和远场扩张现象。刀盘摩擦力和盾壳摩擦力的增大会进一步加剧地层扰动变形,而开挖面支护力及盾尾注浆压力增大时,地表沉降有所减缓,侧面水平位移显著增加。研究成果对盾构浅埋开挖扰动预测及参数选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浅埋 软土地层 精细化模拟 现场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