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基软磁非晶/纳米晶合金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49
1
作者 姚可夫 施凌翔 +3 位作者 陈双琴 邵洋 陈娜 贾蓟丽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非晶合金通常是将熔融的金属快速冷却、通过抑制结晶而获得的原子呈长程无序排列的金属材料.由于具有这种特殊结构,铁基软磁非晶合金具有各向同性特征、很小的结构关联尺寸和磁各向异性常数,因而具有很小的矫顽力H_c,但可和晶态材料一... 非晶合金通常是将熔融的金属快速冷却、通过抑制结晶而获得的原子呈长程无序排列的金属材料.由于具有这种特殊结构,铁基软磁非晶合金具有各向同性特征、很小的结构关联尺寸和磁各向异性常数,因而具有很小的矫顽力H_c,但可和晶态材料一样具有高的饱和磁感强度B_s.优异的软磁性能促进了铁基软磁非晶合金的应用研究.目前,铁基软磁非晶/纳米晶合金带材已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成为重要的高性能软磁材料.本文回顾了软磁非晶合金的发现和发展历程,结合成分、结构、工艺对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软磁性能的影响,介绍了相关基础研究成果和工艺技术进步对铁基软磁非晶/纳米晶合金研发和工业化应用的重要贡献.并根据结构、性能特征将铁基软磁非晶合金研发与应用分为三个阶段,指出了目前铁基软磁非晶合金研发与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软磁性能 纳米晶合金
下载PDF
FeCuNbSiB非晶合金的纳米晶化及其软磁性能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志 李建中 郭金柱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336,共4页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了宽2mm,厚20μm的Fe75.5Cu1Nb3Si13.5B7非晶薄带,通过等温退火得到了非晶纳米晶双相结构的软磁性材料,纳米晶平均晶粒尺寸为8~11nm。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分析(DTA)研究了非晶晶化后的组织与性能,发现非晶基体...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了宽2mm,厚20μm的Fe75.5Cu1Nb3Si13.5B7非晶薄带,通过等温退火得到了非晶纳米晶双相结构的软磁性材料,纳米晶平均晶粒尺寸为8~11nm。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分析(DTA)研究了非晶晶化后的组织与性能,发现非晶基体上析出了单一bcc结构的α-Fe(Si)固溶体。研究了Fe基合金在不同退火条件下纳米晶化后的软磁性能,结果表明:在783~865K退火1h后,可获得较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Bs和较低的矫顽力Hc,并且在823K退火1h后,表现出最佳的软磁性能,饱和磁化强度Bs为135.266Am2.kg-1,矫顽力Hc最低为1.8A.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非晶合金 纳米晶化 软磁性
下载PDF
现代不锈钢材料:结构、性能、特点和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亚丕 牛振标 +2 位作者 周焊峰 石凯翔 石康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16年第1期72-77,80,共7页
对不锈钢材料进行了概述,并详细论述了不锈钢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及不锈钢的磁性能与其它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对影响不锈钢磁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接着,对现代铁素体不锈钢材料及其物理性能作了简要介绍,着重介绍了现代铁... 对不锈钢材料进行了概述,并详细论述了不锈钢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及不锈钢的磁性能与其它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对影响不锈钢磁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接着,对现代铁素体不锈钢材料及其物理性能作了简要介绍,着重介绍了现代铁素体不锈钢材料的分类及描述其性能的主要技术参数,并把该材料与常用的几种软磁合金进行了对比,最后讨论了现代铁素体不锈钢材料的性能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在使用现代铁素体不锈钢材料过程中人们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如饱和磁化、耐蚀能力、易切削性、矫顽力等,并详细讨论了合金元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以供设计人员和材料开发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软磁不锈钢 铁素体不锈钢 物理性能 磁性能 软磁性能 微结构 合金元素
下载PDF
块体非晶合金Fe-Ni-P-B-Ga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0
4
作者 甘章华 王敬丰 肖建中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85-1088,共4页
采用助熔剂净化和铜模铸造相结合的工艺,用工业纯原料制备出块体(Fe40Ni40P14B6)100-xGax(x=0-8)合金.样品为直径3mm的圆柱体或宽6 mm、厚1 mm的片材,长度都在10至15 mm左右.XRD与DSC分析表明,x=4-6时易于形成非晶合金.测试表明,这些非... 采用助熔剂净化和铜模铸造相结合的工艺,用工业纯原料制备出块体(Fe40Ni40P14B6)100-xGax(x=0-8)合金.样品为直径3mm的圆柱体或宽6 mm、厚1 mm的片材,长度都在10至15 mm左右.XRD与DSC分析表明,x=4-6时易于形成非晶合金.测试表明,这些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软磁性能.显微硬度测试表明,对相同成分合金,非晶态的显微硬度值比晶态的低.适量Ga的加入,提高了Fe-Ni-P-B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i—P—B—Ga块体非晶 显微硬度 耐腐蚀性能 软磁性能
下载PDF
高饱和磁感纳米晶软磁合金Fe-M-B的磁特性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立军 王六一 阎仲亭 《金属功能材料》 CAS 1997年第4期162-165,184,共5页
介绍了高饱和磁感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系Fe-M-B(M=Zr,Nb,Hf)的物理和磁性能,该合金具有1.5~1.7T高饱和磁感值的同时具有高的有效磁导率μe值和低的高频铁损,同时还具近于零的饱和磁致伸缩系数λs和优良的... 介绍了高饱和磁感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系Fe-M-B(M=Zr,Nb,Hf)的物理和磁性能,该合金具有1.5~1.7T高饱和磁感值的同时具有高的有效磁导率μe值和低的高频铁损,同时还具近于零的饱和磁致伸缩系数λs和优良的噪声衰减特性。改进型Fe84Zr3.5Nb3.5B8Cu1合金具有与Fe73.5Nb3Cu1Si13.5B9相当的有效磁导率,而Bs值却高达1.53T。此外Fe-M-B纳米晶合金还具有优良的温度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及应力不敏感特性,因此可望能在变压器、电感器、磁头及其它元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 纳米晶合金 软磁合金 磁性
下载PDF
Fe-Ni-Mo-(Si)-B非晶的晶化及纳米晶合金磁性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赵玉华 何开元 +5 位作者 赵恒和 张玉梅 李国纲 程力智 全明秀 陈文智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1-294,共4页
对Fe40Ni38MO4B18, Fe38Ni35MO4Si5B18和 Fe39Ni36MO2Si5B18(均为原子分数,%)三种非晶合金在 400-520℃等温退火1h后的晶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 Fe40Ni38... 对Fe40Ni38MO4B18, Fe38Ni35MO4Si5B18和 Fe39Ni36MO2Si5B18(均为原子分数,%)三种非晶合金在 400-520℃等温退火1h后的晶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 Fe40Ni38MO4B18合金的磁性.结果表明: Fe4ONi38MO4B18;合金经430-450℃温度退火后,在非晶基体上析出了 fcc γ-(Fe,Ni)固溶体,平均晶粒尺寸D接近 10nm,具有很好的软磁性能;当退火温度Ta 470℃时,除析出(Fe,Ni)固溶体外又析出了Fe3 B,Fe23B6和Mi2B化合物,磁性显著下降.Fe38 Ni35 MO4Si5B18和Fe39Ni36MO2Si5B18两种非晶合金退火后,析出相由-(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纳米晶合金 晶化 软磁性能 软磁材料
下载PDF
磁场热处理对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健 孟利 +3 位作者 王天宁 马光 杨富尧 朱承治 《智能电网》 2015年第6期500-506,共7页
磁场热处理能够明显改变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的磁性能。分别从矫顽力、磁导率、饱和磁致伸缩系数及铁损等方面总结纵向磁场处理、横向磁场处理和旋转磁场处理对非晶纳米晶材料软磁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为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选择合... 磁场热处理能够明显改变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的磁性能。分别从矫顽力、磁导率、饱和磁致伸缩系数及铁损等方面总结纵向磁场处理、横向磁场处理和旋转磁场处理对非晶纳米晶材料软磁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为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提供参考依据。横磁处理可降低铁损,作为制备高效非晶纳米晶变压器铁心处理工艺,有望促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磁处理 横磁处理 旋转磁场处理 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 软磁性能
下载PDF
化学镀Fe-N合金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吉云秀 许阳 +1 位作者 公维民 高玉周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4期33-35,共3页
鉴于铁-氮合金薄膜具有优良的软磁性能,以铜片为基体,在碱性条件下制得化学镀铁-氮合金薄膜;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硫酸亚铁铵4g/L、氯化亚铁12g/L、酒石酸钾钠12g/L、水合肼60g/L、pH为12、温度85~90℃;通过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对镀... 鉴于铁-氮合金薄膜具有优良的软磁性能,以铜片为基体,在碱性条件下制得化学镀铁-氮合金薄膜;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硫酸亚铁铵4g/L、氯化亚铁12g/L、酒石酸钾钠12g/L、水合肼60g/L、pH为12、温度85~90℃;通过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对镀样的形貌、成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化学镀铁-氮合金薄膜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氮薄膜 化学镀 软磁性能
下载PDF
粘结剂对温压非晶软磁粉芯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志远 黄钧声 +2 位作者 徐永春 付敏 罗滔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温压成形技术研制了非晶Fe78Si9B13软磁粉芯,分别研究了粘结剂233耐高温有机硅树脂和JH1123两种粘结剂对该种软磁粉芯的微观形貌、密度、磁导率、损耗、品质因数的作用,结果表明:粘结剂对提高粉末的压坯密度有重要作用,粘... 采用粉末冶金温压成形技术研制了非晶Fe78Si9B13软磁粉芯,分别研究了粘结剂233耐高温有机硅树脂和JH1123两种粘结剂对该种软磁粉芯的微观形貌、密度、磁导率、损耗、品质因数的作用,结果表明:粘结剂对提高粉末的压坯密度有重要作用,粘结剂的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磁粉芯的压坯密度。添加3.0%JH1123(质量分数,下同)粘结剂时获得的最高压坯密度是4.93 g/cm3。相比于硅树脂233粘结剂,同样含量下JH1123粘结剂对应的有效磁导率明显较高,添加3.0%JH1123粘结剂50 k Hz时的有效磁导率可达到最高值50.2(50 k Hz时)。50--200 k Hz下磁损耗均较小,品质因数在高频下可以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 非晶 软磁 粉芯 粘结剂
下载PDF
解析正Preisach磁滞模型的推导与修正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任 杜莹雪 +2 位作者 李琳 陈彬 唐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70-2078,共9页
准确且快速地模拟软磁材料的磁滞特性是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电磁场仿真及其优化设计等工作可靠展开的基本前提。然而,经典Preisach磁滞模型因包含了复杂的双重积分运算而难以达到上述要求,而现有唯一的纯解析Preisach模型存在推导失... 准确且快速地模拟软磁材料的磁滞特性是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电磁场仿真及其优化设计等工作可靠展开的基本前提。然而,经典Preisach磁滞模型因包含了复杂的双重积分运算而难以达到上述要求,而现有唯一的纯解析Preisach模型存在推导失误、无法通用等问题。为此,针对该解析Preisach模型的问题,推导正确的Everett函数解析表达式,并基于Preisach基本原理,分析在其基础上考虑可逆磁化分量的本质原因,继而提出首个正确且通用的解析正Preisach模型。将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提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磁材料 磁滞特性 正Preisach磁滞模型
下载PDF
Fe-Co-Nd-Nb-B非晶合金的形成和软磁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民 孙羽 +2 位作者 全明秀 王沿东 左良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99-704,共6页
Fe_(67)Co_(10-x)Nd_3B_(20)(x=0,2,4,6,10)非晶合金中,当x=6时可以扩大过冷液相区到87K,提高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γ判据和过冷液相区判据具有相似性,均证实x=6时具有最大的玻璃形成能力.非晶合金具有较好的软磁性能,在低于玻璃转变温... Fe_(67)Co_(10-x)Nd_3B_(20)(x=0,2,4,6,10)非晶合金中,当x=6时可以扩大过冷液相区到87K,提高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γ判据和过冷液相区判据具有相似性,均证实x=6时具有最大的玻璃形成能力.非晶合金具有较好的软磁性能,在低于玻璃转变温度40K退火40min,可使软磁性能得到显著改善,最大比饱和磁化强度提高到157.3A.m^2/kg,而矫顽力降低到0.2—1.2A/m.非晶合金退火后的结构弛豫和超精细磁场的增加导致了软磁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非晶合金 过冷液相区 玻璃形成能力 软磁性能
下载PDF
具有宽过冷液相区的多元Fe基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和磁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民 全明秀 +3 位作者 胡壮麒 赵玉华 程力智 何开元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37-642,共6页
研究了具有宽过冷液相区的Fe-(Nb)-Al-Ge-P-C-B非晶合金及其热稳定性和磁性结果表明,少量Nb元素能够有效地提高热稳定性和玻璃形成能力,最大过冷液相区可达65.7K.非晶合金具有好的软磁性能,饱和磁化强度... 研究了具有宽过冷液相区的Fe-(Nb)-Al-Ge-P-C-B非晶合金及其热稳定性和磁性结果表明,少量Nb元素能够有效地提高热稳定性和玻璃形成能力,最大过冷液相区可达65.7K.非晶合金具有好的软磁性能,饱和磁化强度较高,饱和磁致伸缩系数较低在接近晶化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能够有效地降低矫顽力,改善软磁性能晶化导致软磁性能显著下降.Fe基非品合金热稳定性的高低与其软磁性能有一致性,即高热稳定性的非晶合金具有更好的软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热稳定性 过冷液相区 玻璃形成能力 软磁性能
下载PDF
铁基非晶纳米晶磁粉芯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铭 张于顺 +4 位作者 柏忠卫 高海丰 刘景涛 刘顺才 李雪 《铸造技术》 CAS 2020年第9期891-893,共3页
非晶纳米晶磁粉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非晶软磁材料,有高频损耗低,工作范围宽,性价比高等特点。从制备工艺的角度,分类介绍了非晶纳米晶磁粉的制备工艺、绝缘包覆工艺以及非晶纳米晶磁粉芯的压制处理工艺,重点阐述了各种方法对非晶纳米晶... 非晶纳米晶磁粉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非晶软磁材料,有高频损耗低,工作范围宽,性价比高等特点。从制备工艺的角度,分类介绍了非晶纳米晶磁粉的制备工艺、绝缘包覆工艺以及非晶纳米晶磁粉芯的压制处理工艺,重点阐述了各种方法对非晶纳米晶磁粉芯软磁性能的影响,并从工业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各方法的优势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 纳米晶 磁粉芯 制备工艺 软磁性能
下载PDF
Fe80.8Si7.2B6Nb5Cu非晶/纳米晶磁粉芯软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宗阳 刘先松 +3 位作者 张丛 李浩浩 孟祥雨 刘超成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38-1342,共5页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Fe_(80.8)Si_(7.2)B_6Nb_5Cu非晶条带,然后经过退火、研磨、成型、退火等一系列的处理,得到了结构致密的非晶纳米晶双相磁粉芯。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磁粉芯的微观形貌、磁导率、功率损耗、品质因数等基本性能。研究结...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Fe_(80.8)Si_(7.2)B_6Nb_5Cu非晶条带,然后经过退火、研磨、成型、退火等一系列的处理,得到了结构致密的非晶纳米晶双相磁粉芯。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磁粉芯的微观形貌、磁导率、功率损耗、品质因数等基本性能。研究结果表明:Fe_(80.8)Si_(7.2)B_6Nb_5Cu非晶纳米晶双相磁粉芯具有较高磁导率(36~37),且在不同的频率和磁场下比较稳定;低频下(小于200 kHz),当磁场小于50 m T时,其功率损耗最大值仅为49.42 W/kg;同时,有着较好的品质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80.8Si7.2B6Nb5Cu 非晶纳米晶 双相 软磁性能 磁粉芯
下载PDF
新型Fe_(80.5)Si_(7.2)B_(12.3)非晶合金带材的退火工艺与磁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苏 陈文智 +4 位作者 张广强 郑伟 张迁 邢彦兴 周少雄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研究了新型Fe_(80.5)Si_(7.2)B_(12.3)非晶合金带材在不同退火工艺下的磁性能及磁损耗特性,并与传统的铁基非晶合金Fe_(80)Si_(9)B_(11)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型Fe_(80.5)Si_(7.2)B_(12.3)非晶合金带材比Fe_(80)Si_(9)B_(11)具有更高... 研究了新型Fe_(80.5)Si_(7.2)B_(12.3)非晶合金带材在不同退火工艺下的磁性能及磁损耗特性,并与传统的铁基非晶合金Fe_(80)Si_(9)B_(11)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型Fe_(80.5)Si_(7.2)B_(12.3)非晶合金带材比Fe_(80)Si_(9)B_(11)具有更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在励磁磁场强度为3500 A/m下其磁通密度值为1.607 T;在f=50 Hz、Bm=1.4 T下,经无磁场退火处理后其磁损耗高于Fe_(80)Si_(9)B_(11),达到0.411 W/kg;经纵磁退火后磁损耗与Fe_(80)Si_(9)B_(11)基本相当,其值为0.197 W/kg;经横磁退火后损耗仅为0.175 W/kg低于Fe_(80)Si_(9)B_(11),而且初始磁导率和恒磁导率均优于Fe_(80)Si_(9)B_(11);新型Fe_(80.5)Si_(7.2)B_(12.3)非晶合金带材的最佳退火温度区间(360~400℃)与Fe_(80)Si_(9)B_(11)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饱和磁感应强度 非晶合金 磁场退火 软磁性能 磁损耗
原文传递
Fe_(86)Zr_7B_6Cu_1非晶条带在热等静压中的纳米晶化及其软磁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邰忠智 刘文胜 +3 位作者 唐建成 马运柱 周科朝 黄伯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0-464,共5页
为了细化纳米晶软磁材料中纳米颗粒的晶粒尺寸和提高其体积分数,对热等静压(HIP)晶化处理非晶Fe86Zr7B6Cu1条带进行研究。利用DSC对非晶合金进行热分析,利用X线衍射(XRD)对纳米晶条带进行相结构、晶粒尺寸和体积分数分析和测算,采用振... 为了细化纳米晶软磁材料中纳米颗粒的晶粒尺寸和提高其体积分数,对热等静压(HIP)晶化处理非晶Fe86Zr7B6Cu1条带进行研究。利用DSC对非晶合金进行热分析,利用X线衍射(XRD)对纳米晶条带进行相结构、晶粒尺寸和体积分数分析和测算,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定试样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和矫顽力。研究结果表明:当压力由常压增大到150MPa时,α-Fe纳米颗粒的晶粒尺寸由13.2nm降至7.3nm;当压力由常压增大到100MPa时,α-Fe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由64.8%上升到72.2%,而后当压力进一步增大到150MPa,体积分数则降至70.2%;当压力由常压增大到150MPa时,试样的矫顽力由15.8A/m减小到1.8A/m;经100MPa热等静压处理后,试样的饱和磁感应强度高达1.65T,矫顽力仅为2.4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材料 显微组织 软磁性能 热等静压
下载PDF
钝化处理对温压非晶软磁粉芯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钧声 徐永春 +2 位作者 王志远 付敏 潘志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66-6069,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温压成形技术研制了非晶Fe78Si9B13软磁粉芯,研究了磷酸丙酮溶液钝化处理对该种软磁粉芯的微观形貌、密度、磁导率和损耗的作用,结果表明,添加磷酸丙酮溶液可以明显降低软磁粉芯的损耗,但是却减小了密度和磁导率;随着磷酸... 采用粉末冶金温压成形技术研制了非晶Fe78Si9B13软磁粉芯,研究了磷酸丙酮溶液钝化处理对该种软磁粉芯的微观形貌、密度、磁导率和损耗的作用,结果表明,添加磷酸丙酮溶液可以明显降低软磁粉芯的损耗,但是却减小了密度和磁导率;随着磷酸丙酮溶液浓度由0提高到8%,密度、损耗和磁导率均逐渐降低,添加8%的磷酸丙酮溶液时均达到最低值;添加10%时又都有所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 非晶 软磁性 粉芯 钝化处理
下载PDF
稀土改性非晶带材的制备与软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达国 朱正吼 宋晖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4-7,共4页
利用稀土La掺杂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合金,成功制备了稀土La改性的非晶带材。对制得的非晶带材进行热处理和显微组织分析,最后测试了带材的软磁性能。结果表明:添加La改变了非晶带材的晶化温度,随着La含量的增加,晶化温度呈下降趋... 利用稀土La掺杂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合金,成功制备了稀土La改性的非晶带材。对制得的非晶带材进行热处理和显微组织分析,最后测试了带材的软磁性能。结果表明:添加La改变了非晶带材的晶化温度,随着La含量的增加,晶化温度呈下降趋势。显微金相分析表明带材表面存在纹路,且纹路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带材中内应力分布不均造成带材的厚度随温度变化而波动。La原子加入后使非晶带材的尺寸波动范围变窄,尺寸波动的临界温度也由400℃下降到300℃;在550℃×0.5 h热处理工艺时,FeCuNbSiB(La-0.5wt%)带材综合软磁性能最佳,饱和磁感强度可达到1.7 T以上,磁导率为5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非晶 FeCuNbSiB合金 软磁性能
下载PDF
新型钴基非晶态合金屏蔽材料的磁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春玲 曾国荪 《上海金属》 CAS 2006年第1期35-37,52,共4页
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和不同冷却条件下,新型屏蔽材料钴基非晶态合金Co66Fe4Ni1Si15B14的初始磁导率和矫顽力。结果表明采用两步冷却法(F&W)可通过协同降低内热应力和抑制磁有序,提高了样品的软磁性,也即F&W法试样的初始磁导率比... 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和不同冷却条件下,新型屏蔽材料钴基非晶态合金Co66Fe4Ni1Si15B14的初始磁导率和矫顽力。结果表明采用两步冷却法(F&W)可通过协同降低内热应力和抑制磁有序,提高了样品的软磁性,也即F&W法试样的初始磁导率比炉冷法(FC)和水淬法(WQ)分别提高了50%和100%。而在3.1MHz高频下对磁阻抗比(MIR)和磁导率增量(PR)的测试表明,FC法和WQ法比F&W具有更好的软磁性,其机理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非晶态合金 软磁性 退火温度 冷却方法
下载PDF
Fe基非晶纳米晶的等温退火工艺 被引量:5
20
作者 方斌 李维火 李维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18,共5页
通过重力式单辊喷带机制备成分为Fe_(73.5)Si_(13.5)B_9Nb_3Cu_1非晶带材,并对其进行等温退火处理。DSC测试结果表明,重力非晶条带的等温晶化过程是受三维扩散控制的、形核率不断减小的晶化过程,以晶化相的稳态长大过程为主。随着退火... 通过重力式单辊喷带机制备成分为Fe_(73.5)Si_(13.5)B_9Nb_3Cu_1非晶带材,并对其进行等温退火处理。DSC测试结果表明,重力非晶条带的等温晶化过程是受三维扩散控制的、形核率不断减小的晶化过程,以晶化相的稳态长大过程为主。随着退火温度增高纳米晶α-Fe相的晶格常数不断减小表明固溶在α-Fe晶格中的Si含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α-Fe的晶粒尺寸仅仅略有增加。真空退火样品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成分样品的最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为退火温度552℃保温时间为8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非晶纳米晶合金 热处理 晶化动力学 软磁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