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微乳体系中纳米银的制备及其连续相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张万忠 乔学亮 +1 位作者 罗浪里 陈建国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77-1381,共5页
在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为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为连续相形成的微乳体系中,利用水合肼还原AgNO3制备了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银.利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透射电镜(TEM)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TEM显微图像表明形成粒子为球形结构,平均... 在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为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为连续相形成的微乳体系中,利用水合肼还原AgNO3制备了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银.利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透射电镜(TEM)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TEM显微图像表明形成粒子为球形结构,平均粒径为5.10nm,标准偏差为2.84nm.分别利用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环己烷和十二烷等作连续介质,研究了微乳液中连续相对纳米银形成的影响.随着正烷烃碳链长度的增加,微乳液中胶束之间的交换速率增大,形成粒子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十二烷形成的微乳体系制备的纳米银溶胶具有最宽的共振吸收峰,所得的纳米银粒子平均粒径最小.环己烷形成的微乳液中反胶束具有特殊的界面强度,导致纳米银晶核的形成速率过低,纳米银晶粒的生长不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粒子 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 微乳液 连续相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琥珀酸-2-乙基己基磺酸钠非极性溶液中反胶束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宜鲁 武培怡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758-1762,共5页
利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对琥珀酸-2-乙基己基磺酸钠(AOT)的反胶束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红外光谱进行二维相关分析,可以分辨出AOT分子在CCl4溶液中具有旁式和反式两种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旁式结构向反式结构转变... 利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对琥珀酸-2-乙基己基磺酸钠(AOT)的反胶束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红外光谱进行二维相关分析,可以分辨出AOT分子在CCl4溶液中具有旁式和反式两种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旁式结构向反式结构转变,反胶束体系能量降低,38℃时,反式结构所占比例达到最大值,此时反胶束具有最大尺寸,并处于最稳定的能量状态.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反式结构开始向旁式结构转变,反胶束尺寸变小,直至最后反胶束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2-乙基己基磺酸钠 反胶束 衰减全反射(ATR) 二维相关光谱
下载PDF
混合型反相微乳体系萃取茶渣蛋白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阳 代成 +3 位作者 谭梓铭 李璐 李雁 解新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94-203,共10页
使用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AOT)、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别和吐温80(Tween80)混合制备了三种反相微乳体系,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量、水分含量(W0)、水相pH、萃... 使用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AOT)、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别和吐温80(Tween80)混合制备了三种反相微乳体系,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量、水分含量(W0)、水相pH、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蛋白质前萃率和KCl浓度、水相pH和萃取温度对蛋白质后萃率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萃取条件。结果表明,Tween80-CTAB微乳体系对茶渣蛋白的提取效果较好,在表面活性剂浓度0.10 mol/L,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量70%,水相pH13.0,W025,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为40 min的最佳条件下,茶渣蛋白的前萃率达到最大值16.17%,其后萃率在KCl浓度为1.2 mol/L,pH7.0,提取温度40℃的最佳条件下可达到94.78%。SDS-PAGE电泳图的结果表明,反相微乳萃取得到的茶渣蛋白分子条带较小,即能够选择性的萃取小分子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 茶渣蛋白 前萃取 后萃取 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二烷基硫酸钠 吐温80
下载PDF
反相微乳液方法制备氧化锡纳米粒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春霞 吕伟 吴佑实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112-115,共4页
以AOT 异辛烷反相微乳液体系制备了粒径 3~ 6nm的单分散金红石相氧化锡纳米晶及其掺杂体系 .X 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得氧化锡纳米粒子为纯金红石构型 .分别以XRD ,TEM ,FTIR和UV VI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此反相微乳液方法制备的掺杂与未掺... 以AOT 异辛烷反相微乳液体系制备了粒径 3~ 6nm的单分散金红石相氧化锡纳米晶及其掺杂体系 .X 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得氧化锡纳米粒子为纯金红石构型 .分别以XRD ,TEM ,FTIR和UV VI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此反相微乳液方法制备的掺杂与未掺杂氧化锡纳米体系均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较小颗粒的尺寸 .此外两体系的紫外吸收光谱均出现两个分离的激子峰 ,铜离子掺杂引起氧化锡吸收带边的微弱红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锡 纳米粒子 反相微乳液 双二乙基琥珀酸钠
下载PDF
水/AOT/正庚烷微乳体系中水结构的FT-IR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泉 李维红 +2 位作者 翁诗甫 吴瑾光 徐光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38-444,共7页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水/AOT/正庚烷微乳体系中水的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加水量的增大,水分子O-H伸缩振动的红外光谱由3493cm-1向低频移动至3417cm-1.微乳体系中,水分子与AOT分子的磺酸基作用的...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水/AOT/正庚烷微乳体系中水的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加水量的增大,水分子O-H伸缩振动的红外光谱由3493cm-1向低频移动至3417cm-1.微乳体系中,水分子与AOT分子的磺酸基作用的同时,与Na+也有一定的作用,这两种离子对水分子O-H健的强度均有一定的影响.磺酸基的作用使水分子中O-H伸缩振动向高波数方向移动,而Na+的作用与磺酸基相反,是使其向低波数方向移动.根据微乳体系中水分子O-H伸缩振动红外光谱的二阶导数谱,对3050-3750cm-1范围内的红外光谱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四个子峰,位于3590±20cm-1,3520±10cm-1,3465±10cm-1及3270±20cm-1处,分别被指认为自由水、磺酸基的结合水、本体水及钠离子的结水,AOT分子中羰基伸缩振动的红外光谱呈现非对称吸收峰,其强度比Ir(I1739/I1722)随体系中加水量的增大而减小,这是由于钠离子与羰基弱的相互作用随着加水量的增大而减弱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庚烷 曲线拟合 FTIR 微乳液 AOT
下载PDF
二-(2-乙基己基聚氧化烯烃)琥珀酸双酯磺酸钠的表面活性及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姚传义 吴金川 何志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6-108,共3页
二-(2-乙基己基聚氧化烯烃)琥珀酸双酯磺酸钠的表面活性及应用姚传义吴金川何志敏*(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天津300072)关键词二-(2-乙基己基聚氧化烯烃)琥珀酸双酯磺酸钠,表面活性,反胶团酶反应,橄榄油水解19... 二-(2-乙基己基聚氧化烯烃)琥珀酸双酯磺酸钠的表面活性及应用姚传义吴金川何志敏*(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天津300072)关键词二-(2-乙基己基聚氧化烯烃)琥珀酸双酯磺酸钠,表面活性,反胶团酶反应,橄榄油水解1997-09-19收稿,19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T 表面活性剂 反胶团酶反应 橄榄油水解
下载PDF
反胶团酶促水解青霉素G制备6-APA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志敏 郭从容 +1 位作者 吴金川 胡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04-407,共4页
研究将青霉素酰化酶包埋于AOT/异辛烷反胶团中水解青霉素G制备6-APA的工艺,探讨了各种操作条件对水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胶团酶反应体系中,底物浓度提高了一倍左右,且在反应过程中不需滴碱调节pH值。在水相与反... 研究将青霉素酰化酶包埋于AOT/异辛烷反胶团中水解青霉素G制备6-APA的工艺,探讨了各种操作条件对水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胶团酶反应体系中,底物浓度提高了一倍左右,且在反应过程中不需滴碱调节pH值。在水相与反胶团体系各自的最适条件下分别进行水解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青霉素酰化酶在反胶团体系中的酶活力高于水相酶活力,水解6h 后其转化率可达70% 以上;与相应的水相酶促反应相比,转化率提高了3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 6-APA 反胶团酶 水解
下载PDF
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对微乳液毛细管电泳分离蛋白质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项小兰 吴桂勇 何金兰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3-356,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了在生理条件下,同时分离酸性和碱性蛋白质的毛细管电泳方法。在12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5mmol/L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110mmol/L正辛烷+500mmol/L正丁醇+3mmol/LNa2B4O7+3mmol/LNaH2PO4(pH6.7)的微乳体系中,分离... 本研究探讨了在生理条件下,同时分离酸性和碱性蛋白质的毛细管电泳方法。在12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5mmol/L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110mmol/L正辛烷+500mmol/L正丁醇+3mmol/LNa2B4O7+3mmol/LNaH2PO4(pH6.7)的微乳体系中,分离电压20kV,25min内完成核糖核酸A、细胞色素C、牛血清蛋白、α-淀粉酶和β-乳球蛋白5种不同酸、碱性蛋白质基线分离;分离效率为7.8×105~4.4×105/m;迁移时间的RSD为1.5%(n=11)。并讨论了蛋白质在AOT组成的复配微乳体系中的分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毛细管电泳 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 蛋白质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增溶多元醇特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周丹 喻文 +1 位作者 徐琴琴 银建中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00-1304,共5页
用2.5%、5.0%和7.5%(w)的1,3-丙二醇(1,3-PDO)稀水溶液为模型物质,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连续相,以琥珀酸二酯磺酸钠(AOT)为表面活性剂,乙醇为助剂,在压力为6.9-10.3MPa的范围内,温度为30-50°C时,分别对三种AOT浓度下的四元体系AOT/C... 用2.5%、5.0%和7.5%(w)的1,3-丙二醇(1,3-PDO)稀水溶液为模型物质,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连续相,以琥珀酸二酯磺酸钠(AOT)为表面活性剂,乙醇为助剂,在压力为6.9-10.3MPa的范围内,温度为30-50°C时,分别对三种AOT浓度下的四元体系AOT/CO2/乙醇/水和五元体系AOT/CO2/乙醇/1,3-PDO/水的热力学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通过合理调控系统的操作条件,可以形成热力学稳定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并能实现选择性增溶1,3-丙二醇.该结果可为指导工业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 琥珀酸二酯磺酸钠 1 3-丙二醇 相行为 增溶特性
下载PDF
表面修饰剂存在下银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10
作者 陈国杰 吴全才 +1 位作者 陈延明 沈国良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8年第9期44-46,共3页
以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为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还原剂,硝酸银为原料,制备了银纳米粒子,研究了合成银纳米粒子较为合适的实验条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合成的银纳米粒子的光学性... 以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为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还原剂,硝酸银为原料,制备了银纳米粒子,研究了合成银纳米粒子较为合适的实验条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合成的银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及形貌特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 AOT 对银纳米微粒可以产生较好的表面修饰作用,得到银纳米粒子水溶胶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中能够产生纳米银所具有的表面等离子态的特征吸收峰。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果表明,球形银纳米微粒的尺寸在10~15 nm 范围内,且具有较好的尺寸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T 表面活性剂 纳米粒子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透射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