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创生和发展 被引量:47
1
作者 魏戈 陈向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7-117,158,159,共13页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何种知识语境和社会情境下得以可能?本文从思想史研究中的知识社会学视角,对过去半个世纪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寻找教师专业合法性是其根本诉求。社会-政治话语和学术-技术话语...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何种知识语境和社会情境下得以可能?本文从思想史研究中的知识社会学视角,对过去半个世纪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寻找教师专业合法性是其根本诉求。社会-政治话语和学术-技术话语的时代演变与互动,影响着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不同取向的创生与发展。而研究者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解之转变,进一步丰富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在维度。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关注焦点,从最初对教师专业实践的观测,走向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建构,最终回归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以专业精神中的伦理与德性赋予教师专业合法性的价值根基。通过描绘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复杂谱系,对我们理解教师专业化的历史地图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性知识 教师知识 教师教育 专业化 思想史 知识社会学
下载PDF
情境知识与社会互动——符号互动论的知识社会学思想评析 被引量:46
2
作者 赵万里 李路彬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7-93,共7页
符号互动论既是现代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又是知识社会学的微观取向的思想传统。它关注被实证主义社会学所忽略的情境知识,并赋予这种知识本源性的地位,将情境知识与社会互动的双向建构作为重要的研究议题。符号互动论将"意义... 符号互动论既是现代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又是知识社会学的微观取向的思想传统。它关注被实证主义社会学所忽略的情境知识,并赋予这种知识本源性的地位,将情境知识与社会互动的双向建构作为重要的研究议题。符号互动论将"意义"视为关于"自我"和客观世界的知识,这种知识产生于行动者对行动情境的反应和泛化他人的态度。情境知识作为现实知识的构成部分,具有影响行动并建构社会的功能。符号互动论的理论视角和描述性方法不仅为现代知识社会学打开了新的研究视域,而且提供了对知识进行经验研究的有效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社会学 符号互动论 情境知识 社会互动
下载PDF
“燕京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及其应用围绕吴文藻、费孝通、李安宅展开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杨清媚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3-133,共31页
本文比较了吴文藻、费孝通和李安宅对知识社会学的引介与消化,以及在此指导下的经验研究,基于此尝试论证三人分别开拓了三种知识社会学的经验研究路径。吴氏以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为主要依据,主张知识与知识人受限于社会本体论,走向实践... 本文比较了吴文藻、费孝通和李安宅对知识社会学的引介与消化,以及在此指导下的经验研究,基于此尝试论证三人分别开拓了三种知识社会学的经验研究路径。吴氏以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为主要依据,主张知识与知识人受限于社会本体论,走向实践改造社会的国家主义。费氏一直到1950年代之前似乎在曼海姆与韦伯之间摇摆;到晚年则尝试从新儒家出发,提出社会科学应借鉴诠释学,关注"心"的问题,从而重新接近张东荪的知识社会学。李氏原先引介曼海姆最积极,后来转向吸收张东荪的思想而走向韦伯,认为应该更全面地考察整个知识系统在社会中沉淀的不同层面。通过上述比较,文章尝试指出,社区研究可能需要与知识社会学结合,才能将我们对国家与社会的理解推至更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社会学 燕京学派 吴文藻 费孝通 李安宅
下载PDF
知识社会学视域下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39
4
作者 李洪修 陈栎旭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4,共7页
知识社会学作为研究知识与社会之间关联的理论和方法,将知识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知识的价值负载性与社会建构性的命题,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的分析路径。课程知识在不同的教育场域中,依据不同的建构规则存在着不同的内在规定性和表达。知... 知识社会学作为研究知识与社会之间关联的理论和方法,将知识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知识的价值负载性与社会建构性的命题,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的分析路径。课程知识在不同的教育场域中,依据不同的建构规则存在着不同的内在规定性和表达。知识的“生产场域”蕴涵课程思政的育人本源,“再脉络化”场域孕育课程思政育人的生长点,“再生产”场域中教学实践的转化推动着课程思政育人价值的实现。知识社会学视域下课程思政的实现,必须尊重课程知识的特性,把握课程思政育人的内生路径;须关注不同形态的课程知识,探索课程思政与社会境域的双向互动;须增强不同类型课程知识的内在联系,系统推进“大思政”格局;须转变教师课程角色,实现课程知识的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社会学 课程思政 内在逻辑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传播学研究的自主性反思 被引量:32
5
作者 吴飞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8,共8页
在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彰显的时代,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研究一直处于一种相对贫困之境,学术自主性不足,学术研究的空间也往往受到越来越多的其他力量的牵制。而作为学术场域边缘之传播学更因为长期没有获得知识界的认同,而显得尤为焦虑,... 在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彰显的时代,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研究一直处于一种相对贫困之境,学术自主性不足,学术研究的空间也往往受到越来越多的其他力量的牵制。而作为学术场域边缘之传播学更因为长期没有获得知识界的认同,而显得尤为焦虑,相关的学术反思活动也没有停止过。传播学理论的建构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力量作用的结果,制约性的力量既有来自政治和经济权力的规训与诱惑,也来自学术场域日益严重的官僚做派以及学术场域内位置与权力之争,甚至还有其他学科的冷遇与抵制。长期的边缘学术地位,使得传播学研究的自主性受到严重挫伤。要走出危机,就必须进行自主性的反思,打破学科壁垒、重视概念再造、注重学科交叉、直面人类的困境与苦难,努力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揭示和建构知识统一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知识社会学 自主性 学术
下载PDF
刑法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融合 被引量:25
6
作者 周光权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9-155,共7页
刑法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是近代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学派,前者将表现于外的犯罪人的行为及其实害作为刑事责任的基础,后者则看重个体的危险性格,理论视角的不同决定了两派在刑法学重大问题上必然存在对立。20世纪30年代以来,学派融合的... 刑法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是近代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学派,前者将表现于外的犯罪人的行为及其实害作为刑事责任的基础,后者则看重个体的危险性格,理论视角的不同决定了两派在刑法学重大问题上必然存在对立。20世纪30年代以来,学派融合的趋势开始出现。作者对此过程做了简要描述,并以国家观念、知识社会学和知识客观性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刑法学中学派融合现象出现、学派之争终结的真正原因。作者指出:法治意义的重新被强调、科学主义的迅速衰落是导致刑法客观主义的本位化以及知识融合的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客观主义 刑法主观主义 国家观 知识社会学 知识客观性
下载PDF
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看图书情报知识生产 被引量:29
7
作者 张秀华 靳茜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2,共6页
作为知识生产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所支持的图书情报研究,是图书情报知识生产的主渠道之一。以历年图书情报学科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为统计数据源,通过分析图书情报立项课题的学科分布、区域分布、主要机构、核心作者... 作为知识生产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所支持的图书情报研究,是图书情报知识生产的主渠道之一。以历年图书情报学科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为统计数据源,通过分析图书情报立项课题的学科分布、区域分布、主要机构、核心作者等情况,在一定意义上展现当代中国图书情报学术生产格局,并反映科研成果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社会学 图书情报 知识生产 国家社科基金
下载PDF
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社会建构——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观点 被引量:23
8
作者 齐学红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6-72,共7页
知识是一个不断生成着的概念。人的知识是在社会中不断建构起来的,它具体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起来的。知识的建构过程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即作为合法化的教科书知识与建立在个人... 知识是一个不断生成着的概念。人的知识是在社会中不断建构起来的,它具体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起来的。知识的建构过程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即作为合法化的教科书知识与建立在个人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教师和学生的个人知识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充斥着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在看似客观公正的知识传输背后隐藏着不同权力和利益之间的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社会学 教学过程 知识 社会建构
下载PDF
作为知识生产的新闻评论:知识话语呈现的公共修辞与框架再造 被引量:28
9
作者 刘涛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108,共9页
知识社会学立足于历史—社会决定论,致力于揭示知识的生产原理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影响。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形态,新闻评论具备"类知识化"的思想属性与社会功能。将知识社会学引入新闻评论研究,这在理论思路上不仅是可能的,而且... 知识社会学立足于历史—社会决定论,致力于揭示知识的生产原理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影响。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形态,新闻评论具备"类知识化"的思想属性与社会功能。将知识社会学引入新闻评论研究,这在理论思路上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相对于其他新闻样式,新闻评论是最接近公共知识(public knowledge)生产的一种话语实践。立足于公共修辞(public rhetorics)的基本话语实践,公共知识的生产过程依赖于三种内在关联的修辞框架——概念框架、隐喻框架和故事框架。从"观点"到"公共知识",往往是借助修辞学意义上的接合实践(articulation)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评论 知识社会学 公共修辞 公共知识 修辞框架 接合实践
原文传递
论大众传播的历史性与意识形态性:基于技术的知识社会学视角 被引量:28
10
作者 胡翼青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2-119,共8页
早期传播学采取了自然科学的姿态为大众传播下了各种定义,然而这些定义有两个共同特点:其一是它们共同忽视大众传播所处的社会框架;其二是它们忽视大众传播更为抽象的技术座架。因而这些定义不具有现实意义,也不具有继续深入探索的潜力... 早期传播学采取了自然科学的姿态为大众传播下了各种定义,然而这些定义有两个共同特点:其一是它们共同忽视大众传播所处的社会框架;其二是它们忽视大众传播更为抽象的技术座架。因而这些定义不具有现实意义,也不具有继续深入探索的潜力。批判的社会学从各种角度生动地描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与大众传播的关系,但多少忽视了作为技术的大众传播为何能嵌入这种社会框架原因。采用技术的知识社会学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时间、空间、权力关系等维度揭示大众传播的历史性与意识形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播 知识社会学 历史性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环境治理的社会学研究:进程、议题与前瞻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陈涛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62,107,共11页
环境治理研究曾被认为是自然科学的专属领域,随着环境治理中多重问题的暴露,环境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得以凸显。以环境治理的“结”与环境善治的“解”为线索的文献研究发现,社会学界在环境治理的绩效审视、环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反思... 环境治理研究曾被认为是自然科学的专属领域,随着环境治理中多重问题的暴露,环境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得以凸显。以环境治理的“结”与环境善治的“解”为线索的文献研究发现,社会学界在环境治理的绩效审视、环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反思、环境治理的社会机制等议题开展了多维度研究。环境治理不是一项孤立的社会行动,而是嵌入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系统中。近年来,国家环境治理态势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环境治理绩效发生了显著变化。今后,社会学界可在社会响应、社会过程及社会影响框架下深化环境治理研究,其深入研究对于推动环境社会学知识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结构化 环境社会学 知识生产
下载PDF
作为知识的新闻:知识特性和建构空间——重思新闻业的边界问题 被引量:23
12
作者 郑忠明 江作苏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2-156,共15页
网络时代新闻职业权威受到的挑战使诸多学者开始思考新闻业的边界问题。本文从帕克"新闻作为一种知识类型"的思想出发,将新闻知识领域划分为核心知识领域和外围知识领域,这种空间上的区分有助于更为细致地考察新闻业的边界问题。
关键词 帕克 知识 定界 知识社会学
原文传递
作为知识生产的国家话语:国际传播中的知识理性与主体性认同 被引量:20
13
作者 陈薇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0-119,共10页
国际传播实践中,国家话语面临的主体性模糊、受众视角缺位和理性退遁等问题,源于全球性知识与权力同构和调校的话语霸权桎梏。知识社会学系统阐述了知识与权力、日常生活世界等社会之维共生共构的关系,提供了透视话语权力的理论视角。... 国际传播实践中,国家话语面临的主体性模糊、受众视角缺位和理性退遁等问题,源于全球性知识与权力同构和调校的话语霸权桎梏。知识社会学系统阐述了知识与权力、日常生活世界等社会之维共生共构的关系,提供了透视话语权力的理论视角。以话语的可理解性为前提,理性对话得以在主体间性与事实理性中展开,国家话语的知识属性得以彰明。在此基础上,从知识生产、知识共享和知识对话三个层面丰盈国家话语的自主性、开放性和理性维度,创新和优化基于知识生产的国家话语传播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话语 知识社会学 国际传播 主体性
原文传递
PM2.5、知识生产与意指概念的阶层性批判:通往观念史研究的一种修辞学方法路径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涛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86,共24页
如何把握观念史研究特别强调的观念起源、存在形式及其历史过程,知识社会学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理论路径,其方法论上的操作基础就是探讨"观念的社会影响""观念的生成机制"和"观念的群体意识"。作为一种被科... 如何把握观念史研究特别强调的观念起源、存在形式及其历史过程,知识社会学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理论路径,其方法论上的操作基础就是探讨"观念的社会影响""观念的生成机制"和"观念的群体意识"。作为一种被科学话语精心构筑的意指概念,PM2.5的"出场"意味着一场深刻的知识赋权行为,人们得以通过对PM2.5的识别来把握雾霾及其环境观念。然而,秸秆焚烧事件打破了城市话语和乡村话语长久以来的对话关系,PM2.5深层的话语实践和社会文化实践均呈现出明确的阶层属性。PM2.5议题分析过程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观念史研究的修辞学方法路径,具体表现为对六大修辞命题——修辞资源、话语形式、框架形态、接合机制、修辞实践和阶层批判的识别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观念史 知识社会学 意指概念 秸秆焚烧 接合实践
原文传递
法官判决的知识基础 被引量:17
15
作者 方乐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6,共14页
通过两个有关法官判决的司法文本的对比阅读,力求揭示"常识"这一知识形态自身内部结构因素的流变以及逻辑基础和知识谱系的转化,进而动态地展现其与司法知识之间的微观内在勾连;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在社会转型、权力分工以及司... 通过两个有关法官判决的司法文本的对比阅读,力求揭示"常识"这一知识形态自身内部结构因素的流变以及逻辑基础和知识谱系的转化,进而动态地展现其与司法知识之间的微观内在勾连;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在社会转型、权力分工以及司法知识形态的流变三者之间建立起一定意义的内在关联,进而揭示出当下中国司法知识专业化建设所可能面临的问题,从而指出解决问题的可能的司法模式或司法改革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识 司法知识 司法判决 知识社会学
下载PDF
试论当代知识社会学对图书馆学理论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杨晓农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共6页
文章在概述知识社会学基础上,分析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的知识、社会与图书馆的互动和信息交流机制,探讨知识社会学对图书馆学若干理论问题的影响。
关键词 知识社会学 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影响
下载PDF
从宣传研究到传播研究:对拉斯韦尔宣传定义的知识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14
17
作者 郑保卫 叶俊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4-94,共11页
本文以知识社会学方法,考察了拉斯韦尔的宣传定义。本文发现,拉斯韦尔在定义宣传时,背后受到研究方法、政治环境、学术取向等多种因素影响。从宣传定义的流变可以发现,拉斯韦尔修正宣传定义的背后实则是发现了制约宣传的新因素。在宣传... 本文以知识社会学方法,考察了拉斯韦尔的宣传定义。本文发现,拉斯韦尔在定义宣传时,背后受到研究方法、政治环境、学术取向等多种因素影响。从宣传定义的流变可以发现,拉斯韦尔修正宣传定义的背后实则是发现了制约宣传的新因素。在宣传研究中,拉斯韦尔逐渐转向了传播研究,但却始终没有放弃宣传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传 传播 拉斯韦尔 知识社会学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期刊承认”与“共同体承认”:我国学术知识生产动力机制的“悖论” 被引量:14
18
作者 袁同成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31,共6页
本文在整合布迪厄与默顿关于知识生产动力机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法,考察了量化考评制度对两所地方性大学44名学术人知识生产实践和观念的影响。文章认为,由于我国的"期刊承认"并未得到大部分学术... 本文在整合布迪厄与默顿关于知识生产动力机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法,考察了量化考评制度对两所地方性大学44名学术人知识生产实践和观念的影响。文章认为,由于我国的"期刊承认"并未得到大部分学术人的真正认同,已非"共同体承认"的有机组成部分,"期刊承认"与"共同体承认"之间的冲突导致了我国学术知识生产动机机制的失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学 知识生产 动力机制 冲突
原文传递
生成图式与反思理性 解析布迪厄的知识社会学理论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万里 赵超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50,共18页
知识社会学思想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理解他的整个社会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线索。布迪厄借用现象学概念,对知识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重新诠释,并为当代知识社会学的解释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认为,布迪厄对知识社会... 知识社会学思想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理解他的整个社会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线索。布迪厄借用现象学概念,对知识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重新诠释,并为当代知识社会学的解释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认为,布迪厄对知识社会学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借鉴现象学认识论,将人类的思维原则述作"生成图式"或"信念",用二重性表述替代了认知范畴与社会范畴的二元对立;第二,通过对"实践知识"与"科学(含社会学)知识"遵循的相异逻辑进行说明,探讨了客观真知的生成所倚赖的具体社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迪厄 知识社会学 生成图式 实践感 反思性
下载PDF
职业社会学视角下中国档案职业专业化程度分析:“知能”的垄断性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光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34,共10页
对中国档案职业的现状进行定位是引导中国档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本文基于职业专业化理论,以中国档案职业入口为考察范围,一方面,通过对档案职业的“入口”标准进行定性推断,发现档案职业以行政资质的考察代替了专业资质的考察;另... 对中国档案职业的现状进行定位是引导中国档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本文基于职业专业化理论,以中国档案职业入口为考察范围,一方面,通过对档案职业的“入口”标准进行定性推断,发现档案职业以行政资质的考察代替了专业资质的考察;另一方面,采用二次分析的研究方法统计了2009—2018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档案职位数据,从“仅向档案专业开放的档案职位”“向档案专业和其他专业同时开放的档案职位”和“不向档案专业开放的档案职位”三个层次对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档案专业具有广泛的可被替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社会学 职业专业化 档案职业 职业知识 职业技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