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任务、学习者互动和二语习得
被引量:
3
1
作者
胡行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38-144,152,共8页
从认知角度和社会文化角度综述学习者互动和二语习得之间关系的研究,讨论各种类型的交际任务在互动和习得研究中的作用,提出今后互动和习得的研究应采用更宽泛的角度,将语言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关键词
学习者互动
二语习得
任务
认知途径
社会文化途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播学中社会文化分析的方法论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司景新
药琦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1年第4期110-119,共10页
为了探索传播与社会的关系,传播学研究总是关注社会文化因素。基于社会文化分析理论与方法,勾勒出一条“宏观文化整体—实践情景—微观认知”的研究聚焦方向,展示了理论与解释方式在长时段内的流变,指出了社会文化分析的文化整体论、实...
为了探索传播与社会的关系,传播学研究总是关注社会文化因素。基于社会文化分析理论与方法,勾勒出一条“宏观文化整体—实践情景—微观认知”的研究聚焦方向,展示了理论与解释方式在长时段内的流变,指出了社会文化分析的文化整体论、实践理论与认识方法三种取向,并讨论了它们各自的核心理论、方法论预设、三种取向之间的竞争关系。研究发现,三种取向至今仍然相互缠绕,它们分别基于不同的认识论视角,有各自的资料收集手段与资料形式,并在不同层面进行解释。新功能主义与框架分析等在传播学中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明晰三种取向,有助于理清传播学对社会文化分析的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分析
文化整体论
实践理论
认知取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创造力社会文化取向对传统心理测量取向的启示
3
作者
李良敏
陈红兵
罗玲玲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2-106,共5页
从创造力社会文化取向与传统心理测量取向比较研究的角度看,传统心理测量取向本质上侧重研究创造力是什么,社会文化取向本质上侧重探讨创造力在哪里产生。社会文化取向主张创造力是一种全方位的社会文化现象,从情境的角度洞察创造力的...
从创造力社会文化取向与传统心理测量取向比较研究的角度看,传统心理测量取向本质上侧重研究创造力是什么,社会文化取向本质上侧重探讨创造力在哪里产生。社会文化取向主张创造力是一种全方位的社会文化现象,从情境的角度洞察创造力的本质、研究方法侧重多元反馈以及现象解释侧重社会现实和文化意义的建构等方法论特征,对传统心理测量取向容易导致创造力研究的碎片化、去质化和生态效度低下等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研究
社会文化取向
传统心理测量取向
启示
原文传递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考察韩国语语言变化的特点
4
作者
顾家维
《科教文汇》
2017年第27期184-185,共2页
语言变化和社会经济的改变密切相关。作为一名韩国语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随时洞察语言所发生的变化。因此,为了在实际教学中更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笔者从韩国语发音、形态、句子结构等方面对近代韩国语...
语言变化和社会经济的改变密切相关。作为一名韩国语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随时洞察语言所发生的变化。因此,为了在实际教学中更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笔者从韩国语发音、形态、句子结构等方面对近代韩国语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其中发音的变化主要包括元音的混用、辅音的添加、过度紧音化等,形态的变化包括助词的变化、词尾的变化、动词的活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变化
规范语言
语法教育
社会文化角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文化语言学“指示原则”与国家形象构建——以习近平联大演讲为例
被引量:
19
5
作者
张虹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21,共5页
本文以习近平在70届联大上的演讲为语料,基于社会文化语言学中的"指示原则",探讨如何通过话语构建国家形象。研究表明,演讲者通过隐含与预设、评价话语、经典话语和直接标识4种语言手段成功地将中国构建成"世界和平的建...
本文以习近平在70届联大上的演讲为语料,基于社会文化语言学中的"指示原则",探讨如何通过话语构建国家形象。研究表明,演讲者通过隐含与预设、评价话语、经典话语和直接标识4种语言手段成功地将中国构建成"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有担当、负责任、着眼于全球共同发展繁荣的国际型国家"的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构建
指示原则
社会文化语言学
政治话语分析
习近平
原文传递
二语写作理论、教学与评估研究五十年
被引量:
6
6
作者
孔文
郭泉江
《外语测试与教学》
2012年第4期14-22,30,共10页
本文主要评述了二语(L2)写作理论、教学与评估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剖析了三种流派各自的写作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即以文本为中心的写作研究流派,以作者为中心的写作研究流派以及以读者/社会文化语境为中心的写作研究流派。三种流派...
本文主要评述了二语(L2)写作理论、教学与评估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剖析了三种流派各自的写作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即以文本为中心的写作研究流派,以作者为中心的写作研究流派以及以读者/社会文化语境为中心的写作研究流派。三种流派虽强调的重点不同,但也不乏相通之处。时至今日,三种流派仍然在影响着L1和L2写作教学与评估,为满足不同的写作需求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写作
以文本为中心的写作研究流派
以作者为中心的写作研究流派
以读者/社会文化语境
为中心的写作研究流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文化学理论与体演文化教学法
被引量:
2
7
作者
刘颖
吴剑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3年第1期59-65,110,共8页
近年来,社会文化学理论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学习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文化是认知发展的关键,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本文回顾了社会文化学视角下语言、文化以及语言习得的基本理念,梳理了理念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社会文化学理论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学习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文化是认知发展的关键,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本文回顾了社会文化学视角下语言、文化以及语言习得的基本理念,梳理了理念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社会文化学理论在体演文化教学法中的应用,阐述了国际中文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学
国际中文教育
体演文化教学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任务、学习者互动和二语习得
被引量:
3
1
作者
胡行超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38-144,152,共8页
文摘
从认知角度和社会文化角度综述学习者互动和二语习得之间关系的研究,讨论各种类型的交际任务在互动和习得研究中的作用,提出今后互动和习得的研究应采用更宽泛的角度,将语言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关键词
学习者互动
二语习得
任务
认知途径
社会文化途径
Keywords
learner
interacti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asks
cognitive
approach
sociocultural
approach
分类号
H319.3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播学中社会文化分析的方法论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司景新
药琦
机构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出处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1年第4期110-119,共10页
基金
部校共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教材项目。
文摘
为了探索传播与社会的关系,传播学研究总是关注社会文化因素。基于社会文化分析理论与方法,勾勒出一条“宏观文化整体—实践情景—微观认知”的研究聚焦方向,展示了理论与解释方式在长时段内的流变,指出了社会文化分析的文化整体论、实践理论与认识方法三种取向,并讨论了它们各自的核心理论、方法论预设、三种取向之间的竞争关系。研究发现,三种取向至今仍然相互缠绕,它们分别基于不同的认识论视角,有各自的资料收集手段与资料形式,并在不同层面进行解释。新功能主义与框架分析等在传播学中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明晰三种取向,有助于理清传播学对社会文化分析的借用。
关键词
社会文化分析
文化整体论
实践理论
认知取向
Keywords
sociocultural
analysis
cultural
holism
practice
theory
cognitive
approach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造力社会文化取向对传统心理测量取向的启示
3
作者
李良敏
陈红兵
罗玲玲
机构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2-106,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新时代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文化研究”(18VSJ088)。
文摘
从创造力社会文化取向与传统心理测量取向比较研究的角度看,传统心理测量取向本质上侧重研究创造力是什么,社会文化取向本质上侧重探讨创造力在哪里产生。社会文化取向主张创造力是一种全方位的社会文化现象,从情境的角度洞察创造力的本质、研究方法侧重多元反馈以及现象解释侧重社会现实和文化意义的建构等方法论特征,对传统心理测量取向容易导致创造力研究的碎片化、去质化和生态效度低下等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创造力研究
社会文化取向
传统心理测量取向
启示
Keywords
creativity
research
sociocultural
approach
traditional
psychometric
approach
enlightenment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考察韩国语语言变化的特点
4
作者
顾家维
机构
江西服装学院向塘校区
出处
《科教文汇》
2017年第27期184-185,共2页
文摘
语言变化和社会经济的改变密切相关。作为一名韩国语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随时洞察语言所发生的变化。因此,为了在实际教学中更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笔者从韩国语发音、形态、句子结构等方面对近代韩国语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其中发音的变化主要包括元音的混用、辅音的添加、过度紧音化等,形态的变化包括助词的变化、词尾的变化、动词的活用等。
关键词
语言变化
规范语言
语法教育
社会文化角度
Keywords
language
change
normative
language
grammar
education
sociocultural
approach
分类号
H55 [语言文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文化语言学“指示原则”与国家形象构建——以习近平联大演讲为例
被引量:
19
5
作者
张虹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
出处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21,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2015MZD011)子课题"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国际比较及其国际传播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以习近平在70届联大上的演讲为语料,基于社会文化语言学中的"指示原则",探讨如何通过话语构建国家形象。研究表明,演讲者通过隐含与预设、评价话语、经典话语和直接标识4种语言手段成功地将中国构建成"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有担当、负责任、着眼于全球共同发展繁荣的国际型国家"的国家形象。
关键词
国家形象构建
指示原则
社会文化语言学
政治话语分析
习近平
Keywords
country
image
projection
indexicality
principle
sociocultural
linguistic
approach
pol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Xi
Jinping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二语写作理论、教学与评估研究五十年
被引量:
6
6
作者
孔文
郭泉江
机构
常州大学外语学院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
出处
《外语测试与教学》
2012年第4期14-22,30,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YJC740055)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0CGWW13YB)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主要评述了二语(L2)写作理论、教学与评估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剖析了三种流派各自的写作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即以文本为中心的写作研究流派,以作者为中心的写作研究流派以及以读者/社会文化语境为中心的写作研究流派。三种流派虽强调的重点不同,但也不乏相通之处。时至今日,三种流派仍然在影响着L1和L2写作教学与评估,为满足不同的写作需求服务。
关键词
二语写作
以文本为中心的写作研究流派
以作者为中心的写作研究流派
以读者/社会文化语境
为中心的写作研究流派
Keywords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text-oriented
approach
writer-oriented
approach
reader-oriented/
sociocultural
approach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文化学理论与体演文化教学法
被引量:
2
7
作者
刘颖
吴剑
机构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3年第1期59-65,110,共8页
基金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汉语二语在线写作教学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2YJC740084)
2022年浙江省来华留学教育科学研究重点委托课题“国际中文教育MOOC与教材:同向同行”(项目编号:FHKT2022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近年来,社会文化学理论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学习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文化是认知发展的关键,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本文回顾了社会文化学视角下语言、文化以及语言习得的基本理念,梳理了理念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社会文化学理论在体演文化教学法中的应用,阐述了国际中文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关键词
社会文化学
国际中文教育
体演文化教学法
Keywords
sociocultural
theory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performed-culture
approach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任务、学习者互动和二语习得
胡行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传播学中社会文化分析的方法论研究
司景新
药琦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创造力社会文化取向对传统心理测量取向的启示
李良敏
陈红兵
罗玲玲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原文传递
4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考察韩国语语言变化的特点
顾家维
《科教文汇》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社会文化语言学“指示原则”与国家形象构建——以习近平联大演讲为例
张虹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9
原文传递
6
二语写作理论、教学与评估研究五十年
孔文
郭泉江
《外语测试与教学》
201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社会文化学理论与体演文化教学法
刘颖
吴剑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