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n Dijk的社会——认知话语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辛斌 刘辰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19,共6页
van Dijk提出的"社会—认知"话语分析在批评话语分析中常被称为"话语—认知—社会三角"理论;该理论强调心智、话语和社会间的紧密关联,重视语境模型、知识机制、意识形态等的核心作用。van Dijk的社会认知理念是对... van Dijk提出的"社会—认知"话语分析在批评话语分析中常被称为"话语—认知—社会三角"理论;该理论强调心智、话语和社会间的紧密关联,重视语境模型、知识机制、意识形态等的核心作用。van Dijk的社会认知理念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都为其社会—认知话语观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支持,而他的"社会—认知"话语分析也对这些理论进行补充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方法 话语分析 语境模型 K-机制
原文传递
谁的责任:中国媒体气候变化的责任归属话语研究——基于《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2010—2018)的气候报道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李静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6-125,共10页
本研究从框架理论出发,运用社会认知话语分析,考察2010—2018年《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对气候变化责任归属的话语实践。研究发现:中国媒体的责任归属话语表达与气候变化作为国际议题或国内议题密切相关。国际政治是媒体气候报道... 本研究从框架理论出发,运用社会认知话语分析,考察2010—2018年《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对气候变化责任归属的话语实践。研究发现:中国媒体的责任归属话语表达与气候变化作为国际议题或国内议题密切相关。国际政治是媒体气候报道最为显著的主题,国家的责任、国家及同盟间责任区分主导着媒体的话语表达。近年中国媒体也开始将气候变化呈现为国内议题,凸显政府在政策制定方面的责任,也逐渐重视本地气象或环境风险下的民众个体责任。但总体上,媒体气候报道预设了国家或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国家间责任区分的认知图式,该认知图式可能也主导着公众的信息理解。研究拓展了我们对气候变化媒体呈现的认识,也为面向公众的气候传播实践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责任归属 框架理论 社会认知话语分析
下载PDF
论社会认知语用学视角——以“我不责怪中国”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姜望琪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11,112,共7页
本文以特朗普的"我不责怪中国"为例阐释社会认知语用学视角的必要性。特朗普这句话什么意思?他真的不怪中国吗?单纯从语义信息角度,很难做出肯定的回答。因此,作者提出,分析类似话语必须在注意信息真假的同时考虑情感因素,即... 本文以特朗普的"我不责怪中国"为例阐释社会认知语用学视角的必要性。特朗普这句话什么意思?他真的不怪中国吗?单纯从语义信息角度,很难做出肯定的回答。因此,作者提出,分析类似话语必须在注意信息真假的同时考虑情感因素,即要同时考虑语言的社会、认知两个维度。这就是社会认知语用学视角,也是当代语用学的出路所在。作者建议把社会、认知维度作为语境因素引入语用推理模式,并以特朗普这句话为例展示了其具体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视角 语用学 话语分析 特朗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