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浅喻”迈向“深喻”——论伯恩斯坦对“新”教育社会学的批判 被引量:6
1
作者 胡雪龙 谢维和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31,共10页
伯恩斯坦并不能简单地归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新"教育社会学运动;他通过对"新"教育社会学以及相关的再生产研究模式的分析,揭示了该运动所遗留下的研究盲区——它仅仅描述了教育现象的"浅喻",即教育... 伯恩斯坦并不能简单地归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新"教育社会学运动;他通过对"新"教育社会学以及相关的再生产研究模式的分析,揭示了该运动所遗留下的研究盲区——它仅仅描述了教育现象的"浅喻",即教育与外部社会结构的直接关联,忽略了教育知识的选择、组织和传递的基本原则。"新"教育社会学之所以陷入"浅喻",原因在于它将知识关系化约为外部权力关系,将知识问题简化为意见或权力平衡的问题。因此,从"浅喻"迈向"深喻"的关键在于,澄清学校教育的知识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克服"非社会化"的本质主义与"过度社会化"的建构主义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喻 深喻 新教育社会学 教育再生产 社会建构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