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40
1
作者 李琼 赵阳 +1 位作者 李松林 李湘玲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01-1417,共17页
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研究2002-2017年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适应、共同发展逐渐增强,但耦合协调度等级没有发生明显的跃迁,研究... 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研究2002-2017年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适应、共同发展逐渐增强,但耦合协调度等级没有发生明显的跃迁,研究期内全国整体属于勉强耦合协调类范围,四大区域的耦合协调性呈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态势。②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收缩,向中部地区集聚的态势较明显;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整体上具有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四种类型中,高高型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低低型多在西部地区,高低型和低高型相对分散。③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在空间上的差异是内外部因素驱动的结果。内部驱动力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GDP起到关键性作用;外部驱动力中,城镇化率和民营企业就业人数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 时空特征 驱动力
原文传递
负责任创新:内涵辨析与启示 被引量:27
2
作者 梅亮 陈劲 李福嘉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53,共5页
近年来,创新活动的负外部性与其潜在风险引发了专家学者及政策制定者对"负责任创新"这一新兴理念与创新范式的广泛讨论。本研究围绕负责任创新的"What"议题,从"责任与创新","研究聚焦","... 近年来,创新活动的负外部性与其潜在风险引发了专家学者及政策制定者对"负责任创新"这一新兴理念与创新范式的广泛讨论。本研究围绕负责任创新的"What"议题,从"责任与创新","研究聚焦","理论问题","时域、空间、层次"四个方面系统辨析负责任创新的内涵,并提出相关研究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责任创新 道德伦理接受 社会期望满足 时空情境
原文传递
2002-2015年中国社会保障水平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琼 周宇 +2 位作者 田宇 吴雄周 张蓝澜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62-1876,共15页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2-2015年的中国社会保障水平进行测算,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同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中国社会保障总体、地区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区域相对保障水平差距有扩大趋势。(2)中国...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2-2015年的中国社会保障水平进行测算,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同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中国社会保障总体、地区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区域相对保障水平差距有扩大趋势。(2)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发展不均衡,社会保障水平的"东—中—西"的格局与中国地区发展的格局相吻合。社会保障水平的热点区和冷点区表现出较明显的空间演变特征,高热点区在东部地区扩散并向中部地区辐射,冷点区在西部地区分布并不断加深和强化。(3)人均GDP、农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教育水平、财政转移支付5个因素,形成经济、教育、财政和社会四大驱动力引致社会保障水平的时序变化和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水平 时空分异 驱动机制 中国
原文传递
社会时空·科学技术·人的自由——从马克思的视角看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明仓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7-61,共5页
本文依据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 ,把人的实践活动理解为社会时空的本质 ,并进而对倍受忽视的社会时空与科学技术的内在联系以及社会时空因素对于科学技术和人的自由的重要意义作了阐释。从社会时空角度反思现代科技的合理性 ,实质上是... 本文依据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 ,把人的实践活动理解为社会时空的本质 ,并进而对倍受忽视的社会时空与科学技术的内在联系以及社会时空因素对于科学技术和人的自由的重要意义作了阐释。从社会时空角度反思现代科技的合理性 ,实质上是对现代科技对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意义进行反思 ,而这种反思与社会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时间 社会空间 实践论思维方式 科学技术 自由 马克思
下载PDF
湖泊流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及调控研究——以滇池为例 被引量:19
5
作者 余中元 李波 张新时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116,共7页
脆弱性研究领域不断从自然生态系统向社会自然复合系统扩展,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动态化和人文化地研究脆弱性已成为趋势。湖泊流域是多层级的复合的社会生态系统,从流域角度、社会生态系统层面、体制机制维度,综合分析社会生态系统脆弱... 脆弱性研究领域不断从自然生态系统向社会自然复合系统扩展,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动态化和人文化地研究脆弱性已成为趋势。湖泊流域是多层级的复合的社会生态系统,从流域角度、社会生态系统层面、体制机制维度,综合分析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驱动机制,对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湖泊流域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滇池为例,将"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暴露度—敏感性—恢复力"模型结合,构建脆弱性分析框架和评价模型,探寻湖泊流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规律和脆弱性驱动机制,提出了湖泊流域脆弱性调控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流域 社会生态系统 脆弱性 时空演变 驱动机制
原文传递
近年来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研究综述 被引量:6
6
作者 高鸿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0-65,共6页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回顾国内近年来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研究状况:马克思社会时空观问题的提出;国内学者对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理论特色、时代意义、发展阶段以及内涵的阐释;学者在社会时空的特征、社会时空与可持续发展、数字化与时空观...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回顾国内近年来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研究状况:马克思社会时空观问题的提出;国内学者对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理论特色、时代意义、发展阶段以及内涵的阐释;学者在社会时空的特征、社会时空与可持续发展、数字化与时空观等问题上的新探索,虚拟时空是虚拟实践引起的社会时空的新变化,这是数字化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社会时空理论的当代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时空观 研究综述 社会形态 自由时间 时空转化 虚拟时空
原文传递
流动在时空中的听觉文化与声音景观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志高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0,34,共7页
听觉是人类最初获得的感官,从文化角度考察听觉是为凸显其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听觉必然牵涉发声者与聆听者,声音的大小决定了声音传播的距离,从而建构出不同的听觉场域。听觉媒介的发展、声音政治的变迁、视听技术的不断融合致使听... 听觉是人类最初获得的感官,从文化角度考察听觉是为凸显其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听觉必然牵涉发声者与聆听者,声音的大小决定了声音传播的距离,从而建构出不同的听觉场域。听觉媒介的发展、声音政治的变迁、视听技术的不断融合致使听觉文化和声音景观在不同时空中产生变化,其要义也需放在具体的时空中进行研究才能被精准把握。声音的意义也取决于聆听者与声音景观之间的关系,由聆听者来判定。这些都能从叙事作品中反映出来,因此分析叙事作品中的听觉信号与声音景观,我们既能激活历史的回响,又能把握时代脉搏。只有从社会关系的范畴去分析听觉和声音景观,才能从感官角度感触社会关系的动态历史变迁,才能理解听觉研究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文化 声音景观 社会关系 时空
下载PDF
基于社会控制论的校园欺凌现象初探 被引量:10
8
作者 邹红军 柳海民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6-29,共4页
当前,我国校园欺凌多发,其对涉事学生及相关主体造成的伤害不容小觑。解读校园欺凌需要多重视域的融合用力,社会控制论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又一可能的进路,而校园欺凌的时空机制也是解读其机理的全新视角。从社会控制论来... 当前,我国校园欺凌多发,其对涉事学生及相关主体造成的伤害不容小觑。解读校园欺凌需要多重视域的融合用力,社会控制论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又一可能的进路,而校园欺凌的时空机制也是解读其机理的全新视角。从社会控制论来看,欺凌行为的生发是社会控制的力度、刚度与控制网络致密度三者的缺位或介入有限的后果,而主体社会关系的依恋、投入、卷入及信念是防治校园欺凌的实践径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控制论 校园欺凌 时空机制
下载PDF
时空的社会视角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翟媛丽 袁颖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85-90,共6页
马克思的社会时空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革命性的。社会实践是社会时空的源泉,时间形式赋予社会发展持续性、不可逆性,空间形式赋予社会发展空间性、向外扩张性、向内积累性,社会时空是社会发展的存在形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 马克思的社会时空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革命性的。社会实践是社会时空的源泉,时间形式赋予社会发展持续性、不可逆性,空间形式赋予社会发展空间性、向外扩张性、向内积累性,社会时空是社会发展的存在形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社会时空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虚拟时空、压缩时空的产生引起了人类社会的急剧变革。在这种背景下,研究社会时空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立足于社会时空坐标,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社会时间 社会空间
下载PDF
“空账”不空——对国有资本与社保基金关系的社会时空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严新明 童星 《社会保障评论》 CSSCI 2020年第2期17-28,共12页
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在经过比较长时间的讨论之后,成为一项政策并付诸实施。本文引入马克思的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理论,揭示国有资本经营过程中的国有企业及其职工劳动的社会时空性质,分析国企职工养老保障改革中"视同缴费年限... 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在经过比较长时间的讨论之后,成为一项政策并付诸实施。本文引入马克思的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理论,揭示国有资本经营过程中的国有企业及其职工劳动的社会时空性质,分析国企职工养老保障改革中"视同缴费年限""做实个人账户"等政策的社会时空依据与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举措的社会时空意义,进而就社会保障改革中确保其他干部群众公平、合理地享有对国有资本的社会保障权益,从而实现国有资本的全民所有属性进行剖析,并为建设符合我国国情、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转国有资本 社保基金 社会时间 社会空间
下载PDF
“社会世界”的更新:新闻与现代性的发生 被引量:8
11
作者 卞冬磊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本文借用舒茨的"社会世界"理论,尝试回答"新闻何以使现代性成为可能?"这一问题。研究发现,新闻这一"现代文化形式",主要描绘"共同世界"的及时变化,并重构了周遭、前人和共同三个世界的关系。由... 本文借用舒茨的"社会世界"理论,尝试回答"新闻何以使现代性成为可能?"这一问题。研究发现,新闻这一"现代文化形式",主要描绘"共同世界"的及时变化,并重构了周遭、前人和共同三个世界的关系。由于"社会世界"不断更新,"共有的现实"持续扩大,人类才得以根据当下和自身安排生活。在此意义上,新闻促进了人的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 现代性 文化 社会世界 时空
原文传递
旅游产业与社会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鲁延召 王宁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19年第6期855-860,共6页
在"十三五"规划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背景下,旅游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破点,对我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系统耦合理论,从协同角度研究了旅游产业与社会发展系统,并以我国31个省份为对象... 在"十三五"规划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背景下,旅游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破点,对我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系统耦合理论,从协同角度研究了旅游产业与社会发展系统,并以我国31个省份为对象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全国旅游产业与社会发展耦合协调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省份旅游产业与社会发展的耦合协调值较低,多数省份耦合协调值虽然稳步上升,但仍处于不良耦合状态;各地区之间耦合协调程度差异明显,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态势,发展方式呈现出以中部为中心,辐射中西部高速演变;在演化过程中,耦合协调系统类型呈现出"金字塔"向"橄榄核"模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社会发展 耦合协调度 时空演变 系统耦合
下载PDF
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时代阐释——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时空观视角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明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80-91,共12页
社会时空从根本上说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并通过人的活动和社会运动而取得其现实性,是马克思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通览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历程和生动实践,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社会时空观的... 社会时空从根本上说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并通过人的活动和社会运动而取得其现实性,是马克思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通览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历程和生动实践,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社会时空观的视角出发,对社会时空中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一主题进行深刻的探讨和分析,阐释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时代内涵。在基本矛盾分析的前提基础上对发展和安全进行科学统筹和精准匹配资源,深入理解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意义,全面、完整、准确、彻底地把握好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为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时空观 发展 安全 时代阐释
下载PDF
社会转型、时空压缩与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6
14
作者 包双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68,154,共6页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呈现"时空压缩"特征,表现在社会转型历史方位目标和社会系统各个领域发展的"时空压缩"。转型社会"时空压缩"特征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时空压缩"给中国生态...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呈现"时空压缩"特征,表现在社会转型历史方位目标和社会系统各个领域发展的"时空压缩"。转型社会"时空压缩"特征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时空压缩"给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后发优势,即拥有"择优综合"的外部条件和合作共赢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时空压缩"也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更加紧迫的现实任务和国际社会压力。在"时空压缩"背景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健康推进需要社会转型目标和社会结构的优化,以及对地方性生态思维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时空压缩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边疆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社会时空重建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万红 李晓娇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6-106,共11页
时空视角作为认识现代化社会的重要视角之一,能够解释中国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易地搬迁地区的发展具有社会时空的压缩和延伸的统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的双重属性,面临社会时空再造的困境。与现有研究将社会时空作为宏观制... 时空视角作为认识现代化社会的重要视角之一,能够解释中国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易地搬迁地区的发展具有社会时空的压缩和延伸的统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的双重属性,面临社会时空再造的困境。与现有研究将社会时空作为宏观制度的结构性产物视角不同,本研究从时空主体“人”的生活体验和真实感受出发,运用社会时空的理论分析框架,从身份、关系、资本三个要素对易地搬迁社区中的社会时空进行分析,剖析其通过实践活动构建自我生产式社会时空的过程。研究发现:个人时空的主体性身份缺失,表现在制度性身份替代主体性身份、劳动实践的缺失和主体的不确定性;社会时空的关系网络断裂,如家庭主体间沟通不畅;微观社会资本和宏观社会资本难以构建,与社会资本的连接能力不足。笔者认为边疆易地搬迁社区的时空重建要聚焦人的主体性,关注人的空间生活体验,提升社会时间质量,探索更多的生活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 社会时空 主体性
下载PDF
“社会记忆”的政治哲学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武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17-124,共8页
社会记忆的生产与再生产可分为唤起、重构、固化和刻写四个阶段。时空属性是社会记忆的基本属性之一,伴随社会记忆产生、转换和消失的整个过程;不同的时空秩序决定了社会记忆的不同存在方式。社会记忆的政治之维包含两个内核:(1)社会记... 社会记忆的生产与再生产可分为唤起、重构、固化和刻写四个阶段。时空属性是社会记忆的基本属性之一,伴随社会记忆产生、转换和消失的整个过程;不同的时空秩序决定了社会记忆的不同存在方式。社会记忆的政治之维包含两个内核:(1)社会记忆是一种话语权,这是社会记忆的静态内核;(2)社会记忆表现为一种权力博弈过程,这是社会记忆的动态内核。在政治哲学语境下,社会记忆的实质就是记忆的不同权力主体通过对话语的掌控在整个政治社会领域中的博弈;它不仅促进了社会从理念到事实本身的变迁,同时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记忆 政治哲学 时空 权力
下载PDF
社会时空关系的后现代审视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茂钰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2期26-32,共7页
时间和空间作为社会发展的必要向度,是研究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晚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时空领域的后现代变革,出现了时空运动加速化、时空伸延异质化、时空关系虚拟化的全新现象,引发了时空观念的理论调整。后现代时空理论在"... 时间和空间作为社会发展的必要向度,是研究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晚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时空领域的后现代变革,出现了时空运动加速化、时空伸延异质化、时空关系虚拟化的全新现象,引发了时空观念的理论调整。后现代时空理论在"社会时空观"的基础上,致力于破除"自然时空观"、"绝对时空观"、"主观时空观"和"有限时空观"的理论局限,"时空压缩"、"时空伸延"、"时空生产"理论的提出推进了对社会时空与社会生产关系的辩证思考,实现了从时空中的生产到时空本身的生产的理论转向。但是,后现代时空理论在放逐"历史决定论"的同时,放逐了时间逻辑和历史研究,人为构建了一种时间与空间之间的二元对立,形构了一种后现代意义上的空间拜物教,未能全面思考社会发展的复杂性。为此,我们必须立足于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实际状况,坚定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从而科学地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后现代 时间 空间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社会转型的时空压缩性特征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帆宇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8-32,共5页
"时空压缩"是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显著特点。"时空压缩"给我国生态文明带来影响是双重的:它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择优综合"的外部条件,也为我国生态文... "时空压缩"是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显著特点。"时空压缩"给我国生态文明带来影响是双重的:它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择优综合"的外部条件,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合作共赢的国际环境。同时,时空压缩性也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国内外的双重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时空压缩性 生态文明 双重影响
下载PDF
社会运行理论的时空观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少杰 邵占鹏 《社会学评论》 2016年第2期37-49,共13页
社会运行理论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时空思想,研究社会运行理论的时空观,对于准确理解社会运行理论的理论脉络与学术贡献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运行理论的时空观包括时空定位与时空建构两个方面,时空既作为社会学研究的起点,又作为社会学研究... 社会运行理论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时空思想,研究社会运行理论的时空观,对于准确理解社会运行理论的理论脉络与学术贡献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运行理论的时空观包括时空定位与时空建构两个方面,时空既作为社会学研究的起点,又作为社会学研究所建构的内容;社会运行理论的时空观在立论出发点、侧重点、研究路径与理论逻辑四个方面明显区别于结构化理论的时空观,这些思想观点值得进一步阐释和扩展。本文在揭示社会运行理论时空观念的基础上,比较了社会运行理论时空观与结构化理论时空观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运行理论 时空观 时空定位 时空建构
原文传递
社会空间研究刍议:实质、误区及反思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品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5年第4期58-62,共5页
社会空间研究的实质是植根于社会活动之中,实现"社会—空间—时间"的辩证整合。然而,现实中的关于社会空间的经验研究导致社会与空间的研究分裂,而空间结构和空间发展研究采用静态分析模式,缺乏时间性。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社... 社会空间研究的实质是植根于社会活动之中,实现"社会—空间—时间"的辩证整合。然而,现实中的关于社会空间的经验研究导致社会与空间的研究分裂,而空间结构和空间发展研究采用静态分析模式,缺乏时间性。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空间不是原质,只是物质存在的环境,以社会空间为对象的研究难免会出现偏重空间和偏重社会两种倾向。社会空间研究要走出误区,必须克服学界流行的时空分裂态度,重视时间在社会建构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空间研究 社会 时间 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