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文化的社会、经济及系统特征 被引量:23
1
作者 但新球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2年第3期58-61,共4页
提出了森林文化的产生及概念、森林文化的社会经济与系统表现形式 ;分析了现阶段森林文化的居住、食物、生产工具、休闲、技术、艺术、认识与实践、区域等方面的文化特征特点 ;
关键词 森林文化 系统特征 社会经济 表现形式
下载PDF
信用行政惩戒不宜定性为行政处罚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文凯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67,共13页
将信用行政惩戒定性为行政处罚是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但是,这一观点所衍生的“遗漏惩戒”“过度惩戒”和“循环惩戒”等问题,不仅与当前的地方信用立法实践相冲突,而且违背信用行政惩戒的运行规律。信用行政惩戒作为一种新型行政方式,... 将信用行政惩戒定性为行政处罚是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但是,这一观点所衍生的“遗漏惩戒”“过度惩戒”和“循环惩戒”等问题,不仅与当前的地方信用立法实践相冲突,而且违背信用行政惩戒的运行规律。信用行政惩戒作为一种新型行政方式,与行政处罚在行政任务、行政目的、理论基础、运行规律以及责任属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二者是双轨并行而非互为隶属的关系。推此及彼,此二者的区隔同样也存在于信用行政惩戒与其他传统行政行为之间。于此情形,应考虑通过行政行为体系发展,将其定性为一种新型行政行为。面对一种新型行政行为,行政法治应当摒弃简单套用传统行政行为法治框架的形式主义法治路径,实现行政法治功能由“控权论”到“形塑论”的时代转变,进而通过行政法体系与信用行政惩戒法律特性交互观察的实质主义法治路径,形塑与之相适应的法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行政惩戒 行政处罚 形塑论 法治路径
原文传递
论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四重超越 被引量:3
3
作者 颜景高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4期11-22,共12页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和鲜明特质,这种现代化的基本设置及其运作诉求,在于最大限度地攫取“超额剩余价值”,盘剥自然、贫富分化、扩张攫取以及文明冲突成为资本主义全球化体系的现代性后果。依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和鲜明特质,这种现代化的基本设置及其运作诉求,在于最大限度地攫取“超额剩余价值”,盘剥自然、贫富分化、扩张攫取以及文明冲突成为资本主义全球化体系的现代性后果。依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实现了四重超越:一是扬弃“掠夺生态”“控制自然”的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在”的生态文明类型超越;二是扬弃“剥削劳动”“贫富分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结构,实现全体人民“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社会制度形态超越;三是扬弃“暴力掠夺”“霸权崛起”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逻辑,实现世界各国“互利合作”“多赢共赢”的全球化格局超越;四是扬弃“弱肉强食”“零和博弈”的资本主义社会丛林法则,实现人类社会“天下为公”“命运与共”的文化理念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类型 社会制度 全球化秩序 文化理念
下载PDF
我国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构建的思考 被引量:27
4
作者 郭亦农 马艳红 +4 位作者 邹本旭 任清亮 陈祥岩 张睿 隋志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22,31,共4页
通过对我国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开展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认为加强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必须构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提出培训体系构建的原则,培训内容的基本构成,即组织体系、保障体系、工作体系和评估... 通过对我国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开展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认为加强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必须构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提出培训体系构建的原则,培训内容的基本构成,即组织体系、保障体系、工作体系和评估体系,高等院校在培训体系构建中的作用以及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构建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 培训体系 构建
下载PDF
宪法宣誓、人民主权与执政党的政治伦理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国旺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35,共13页
已有对宪法宣誓的研究,要么从比较法视角入手,侧重其与国际接轨的意义;要么从具体的宣誓程序着眼,侧重其制度设计的完善。若将宪法宣誓看作普法意义上的社会动员,探讨它与人民主权的内在关联,以及它对激活和更新执政党之政治伦理的意义... 已有对宪法宣誓的研究,要么从比较法视角入手,侧重其与国际接轨的意义;要么从具体的宣誓程序着眼,侧重其制度设计的完善。若将宪法宣誓看作普法意义上的社会动员,探讨它与人民主权的内在关联,以及它对激活和更新执政党之政治伦理的意义,则会得出下述认识:第一,宪法宣誓制度包含着政治过程、法律过程和社会动员过程三个维度,政治过程是动因,法律过程是形式,社会动员过程是本质;因而它不是向宣誓者施加责任的法律机制,而是示范某种特定情感的社会仪式。第二,宪法宣誓既包含"向宪法宣誓",也包含"通过宪法来宣誓",宪法宣誓的聆听者不再只是宪法,而更多的是借由宪法而在场的"人民";宣誓者既是向结构化的人民宣誓,也是通过已结构化的人民向"人民本身"宣誓。第三,宪法宣誓的主体不仅代表其个人,而且也代表执政党向人民重申自身的政治伦理。第四,执政党政治伦理的激活必须直面宪法、历史和社会生活内在的多重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宣誓 宪法实施 社会动员性 人民 执政党的政治伦理
原文传递
浅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建设
6
作者 李飞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51-54,共4页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公众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关注,中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基本达成共识。阐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披露形式,分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体系建设 披露形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