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遥感与社会感知数据的城市土地利用分类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吴郁文 林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5,107,共14页
传统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大多基于对资料或影像的人工解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结合空间大数据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低成本快速的土地资源管理已成为研究热点。以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为例,提出了融合遥感影像和社会感知数据的城... 传统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大多基于对资料或影像的人工解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结合空间大数据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低成本快速的土地资源管理已成为研究热点。以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为例,提出了融合遥感影像和社会感知数据的城市土地利用分类方法。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光谱特征、从推特数据中提取用户活动时空和主题特征,基于随机森林法和深度神经网络法,构建了细粒度的城市土地利用分类模型。通过对比不同特征组合分类方法的精度,得到结合光谱特征和用户活动时空、主题特征的深度神经网络方法的结果最优,总体精度达82.65%,Kappa系数为70.1%。结果表明,社会感知数据中隐含的用户活动时空模式和活动主题信息均有助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分类的精度,而神经网络法可有效融合多源数据,为快速、低成本获取城市土地利用信息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分类 遥感 社会感知 随机森林 深度神经网络
下载PDF
社会感知视角下的若干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再思考 被引量:83
2
作者 刘瑜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4-575,共12页
近年来,不同类型大数据在地理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学者基于手机、社交媒体、出租车等数据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社会感知概念刻画了地理空间大数据基于大量人的行为时空模式获取地理环境特征的的技术手段,该手段有助于重新... 近年来,不同类型大数据在地理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学者基于手机、社交媒体、出租车等数据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社会感知概念刻画了地理空间大数据基于大量人的行为时空模式获取地理环境特征的的技术手段,该手段有助于重新审视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因而本文选择了空间分布和空间交互这两个基本地理概念以及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这两个人文地理基本研究方法展开讨论。大数据从微观个体和宏观群体两个层面同时感知空间分布和空间交互,可以定量分析其中的距离以及尺度效应。进而,由于小样本访谈人群和场所是定性研究的基础,而大数据可以通过定量方法识别特定人群和场所并进行刻画,因此,社会感知手段为集成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构建混合地理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社会感知 空间分布 空间交互 定性方法 定量方法
原文传递
大数据时代的空间交互分析方法和应用再论 被引量:50
3
作者 刘瑜 姚欣 +8 位作者 龚咏喜 康朝贵 施迅 王法辉 王姣娥 张毅 赵鹏飞 朱递 朱欣焰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23-1538,共16页
空间交互是理解地表人文过程的重要基础,与空间依赖一起共同体现了地理空间的独特性、关联性以及对嵌入该空间的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空属性,因此对于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为空间交互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能够使我... 空间交互是理解地表人文过程的重要基础,与空间依赖一起共同体现了地理空间的独特性、关联性以及对嵌入该空间的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空属性,因此对于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为空间交互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能够使我们在不同时空尺度感知和观察空间交互模式并对其动态演化特征进行模拟和预测,从而为揭示人类活动规律及区域空间结构提供有力支持。本文在探讨空间交互与地理空间模式关系的基础上,描述了利用地理大数据感知空间交互的方式和定量模型,介绍了空间交互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空间规划与交通、公共卫生、旅游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就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大数据支持下空间交互相关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交互 大数据 模型 分析方法 应用 社会感知
原文传递
集成多源地理大数据感知城市空间分异格局 被引量:32
4
作者 刘瑜 詹朝晖 +3 位作者 朱递 柴彦威 马修军 邬伦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7-335,共9页
多源地理大数据为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相互作用及动态演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感知手段。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产生了多种地理大数据,并支持对于城市空间的理解。城市内部的分异格局是城市研究和规划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社... 多源地理大数据为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相互作用及动态演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感知手段。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产生了多种地理大数据,并支持对于城市空间的理解。城市内部的分异格局是城市研究和规划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社会感知数据提供了从'人-地-静-动'4个维度刻画城市分异格局的途径。梳理了不同类型大数据对于表达这4个维度特征的支持,并借鉴'生态位'模型,通过一个实例研究展示了集成多源数据量化城市空间分异特征的应用,最后讨论了相关的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大数据 空间分异 社会感知 城市
原文传递
使用时序出租车轨迹识别多层次城市功能结构 被引量:15
5
作者 姚尧 张亚涛 +2 位作者 关庆锋 麦可 张金宝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75-884,共10页
地理时空大数据被广泛用于城市功能结构识别,其中功能层次性的研究对于系统理解城市功能的结构特征和分布形态具有重大意义,但相关研究仍处于空缺状态。基于时序出租车出行数据和感兴趣点数据描述居民出行模式,结合动态时间规整和K-MEDO... 地理时空大数据被广泛用于城市功能结构识别,其中功能层次性的研究对于系统理解城市功能的结构特征和分布形态具有重大意义,但相关研究仍处于空缺状态。基于时序出租车出行数据和感兴趣点数据描述居民出行模式,结合动态时间规整和K-MEDOIDS聚类算法识别城市的功能属性和空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具有明显的层次性。随着层次细致程度的提升,其功能属性由"职-住"二元结构向"职-住-休"三元结构发展;其空间结构符合环状圈层构造,功能由外围的居住游憩向中心的商业休闲过渡,并在不同的圈层上呈现出各自的功能倾向。这为城市规划人员系统理解城市功能的属性变化和结构特征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功能结构 时序出租车轨迹数据 层次性 环状圈层结构 社会感知
原文传递
社会感知数据驱动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时空语义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又霖 庞烁 吴宗大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53,共10页
【目的/意义】社会感知数据(情感信息、用户行为信息和事件信息)驱动下的各类事件和行为信息是人类时空行为特征和规律的写照。对其进行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及语义层面的知识组织,从地理空间的视角对社会感知数据进行知识构建,从而实现突... 【目的/意义】社会感知数据(情感信息、用户行为信息和事件信息)驱动下的各类事件和行为信息是人类时空行为特征和规律的写照。对其进行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及语义层面的知识组织,从地理空间的视角对社会感知数据进行知识构建,从而实现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措施响应。【方法/过程】本文就面向突发事件的社会感知数据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且提出了社会感知数据驱动下的时空语义模型:数据获取与处理、基本元素识别、事件类识别及逻辑推理;最后以自然灾害(暴雨)事件为例梳理与之对应的时空语义模型。【结果/结论】本文面向突发事件构建了一个通用的时空语义模型,通过重用该本体模型可以快速构建特定类型的突发事件地理本体。【创新/局限】本文提出的"社会感知"理念及时空语义模型方案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社会感知 时空语义模型 时空数据
原文传递
地理学视角下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发展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志华 郜酷 +8 位作者 杨晓梅 苏奋振 黄翀 石铁柱 颜凤芹 李贺 张慧芳 吕宁 潘婷婷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946-2962,共17页
随着对地观测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地理大数据时代正在到来,其多尺度、长时序、多模态等海量“超”覆盖数据为土地利用/覆被(Land Use/Land Cover,简称LULC)分类及变化检测带来巨大的机遇,支撑着新时代人、地两大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认知... 随着对地观测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地理大数据时代正在到来,其多尺度、长时序、多模态等海量“超”覆盖数据为土地利用/覆被(Land Use/Land Cover,简称LULC)分类及变化检测带来巨大的机遇,支撑着新时代人、地两大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认知和实践。然而,多数地理学者认为地理学基本原理与核心思想并未因为大数据的到来而发生本质性变化。所以,从地理学基本原理角度理解LULC分类的发展,尤其在地理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方向,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途径。为此,本文从区域、尺度、综合三方面的地理学基本原理视角将LULC分类技术的发展划分为地球观测数据匮乏阶段、人类行为数据融合阶段以及地理大数据“超”覆盖阶段分别探讨分析,以期主动把握LULC分类技术及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在地球观测数据匮乏阶段,LULC分类多以类型还不丰富的遥感数据源,在空间分辨率较低的像元尺度上,进行以地表覆被状态为主的分类;发展到人类行为数据融合阶段,LULC分类在城市区域率先出现了对地观测数据和人类行为数据相融合,在街区尺度上进行以空间功能异质性划分、识别为主导的城市功能区分类;在地理大数据“超”覆盖阶段,LULC分类将实现多尺度协同、面向全空间的功能异质性划分,并在主体功能的基础上融合“社会-经济-自然”多维定量属性,本文称之为“空间场景”。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地理大数据时代LULC分类的新技术发展和新产品应用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大数据 遥感 社会感知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 区域 尺度 综合 功能区 空间场景
原文传递
基于社交媒体感知城市旅游活动类型--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子豪 张毅 +2 位作者 刘瑜 邬伦 孙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61,共8页
感知城市空间中的旅游活动特征,对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促进城市旅游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根据社会感知的研究框架,提出了感知城市空间旅游活动动态特征的研究方法,从社交媒体中提取海量个体旅游时空行为,在聚合层面上统计和发掘旅... 感知城市空间中的旅游活动特征,对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促进城市旅游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根据社会感知的研究框架,提出了感知城市空间旅游活动动态特征的研究方法,从社交媒体中提取海量个体旅游时空行为,在聚合层面上统计和发掘旅游时空行为轨迹的时间和语义模式,通过组合两种模式发现城市旅游活动类型及其空间分布。选择苏州作为案例地,抓取了5399161条新浪微博数据,基于该方法得到苏州市的旅游活动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实验结果显示准确率达91.34%,证明该方法的分类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感知 游客活动 活动时间模式 旅游要素 社交媒体
下载PDF
智能空间信息处理与时空大数据分析探索 被引量:7
9
作者 秦昆 许凯 +9 位作者 吴涛 徐敏 黄静 陈一祥 冯霞 赵鹏祥 王玉龙 张晔 徐源泉 毕奇 《地理空间信息》 2022年第12期1-11,共11页
提出一个智能空间信息处理与时空分析的研究框架,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分析讨论了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将关键技术总结为3个方面:智能空间信息处理、空间数据挖掘、时空大数据分析,分别介绍了智能空间信息处理的3个代表方法(云... 提出一个智能空间信息处理与时空分析的研究框架,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分析讨论了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将关键技术总结为3个方面:智能空间信息处理、空间数据挖掘、时空大数据分析,分别介绍了智能空间信息处理的3个代表方法(云模型智能空间信息处理、数据场智能空间信息处理、空间统计智能信息处理),空间数据挖掘的3个代表方法(基于概念格的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基于商空间及粒计算的图像理解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场景识别方法),以及时空大数据分析的3个代表方法(轨迹聚类与分析、融合遥感与社会感知的城市功能区提取、地理多元流分析)。最后对智能空间信息处理与时空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进行了总结,并指明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空间信息处理 时空分析 空间数据挖掘 概念格 商空间 云模型 数据场 空间统计 轨迹分析 社会感知 地理多元流
下载PDF
基于社会感知空间大数据的城市功能区识别方法探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建刚 杨帆 《城市建筑》 2017年第27期30-34,共5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位置服务的迅速发展使城市各类空间大数据不断涌现。海量数据的深入挖掘分析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功能区的自动识别带来新的途径。在社会感知理论视角下,利用空间大数据识别城市功能区,亦成为定量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位置服务的迅速发展使城市各类空间大数据不断涌现。海量数据的深入挖掘分析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功能区的自动识别带来新的途径。在社会感知理论视角下,利用空间大数据识别城市功能区,亦成为定量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新观测手段。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利用分时定位数据、兴趣点等开展城市功能区识别的探索,然而相关研究在数据使用、技术方法与准确度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城市功能区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提出了利用社会感知空间大数据来构建城市功能区识别方法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感知 大数据 城市功能区 签到 兴趣点
下载PDF
基于微博大数据的“一路象北”事件社会感知与时空格局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云佳 史兴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6,共7页
2020—2021年“一路象北”(一群云南大象集体向北迁移并返回)事件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该文对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一路象北”事件微博数据进行时空分析与情感分析,结果表明:(1)该事件属于大众媒体导入性事件,微博评论与... 2020—2021年“一路象北”(一群云南大象集体向北迁移并返回)事件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该文对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一路象北”事件微博数据进行时空分析与情感分析,结果表明:(1)该事件属于大众媒体导入性事件,微博评论与微博博文热度趋势大致同步,但最高值的出现时间不同;(2)全国尺度上,东、中、西部的关注热度空间格局各有特点,云南、河南、四川的热度较高,云南省内微博热度集中于大象行经地点,整体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3)微博博文与评论的文本相似度较低,情感的侧重点略有偏差,利用社会语义网络分析得到的中心、次中心有差异,整体呈现正向情感。该研究可为中长时间尺度的网络事件舆情分析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大数据 社会感知 时空格局 社会语义网络分析 “一路象北”
下载PDF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首要问题 被引量:3
12
作者 荆峰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1年第1期25-26,共2页
现代化既包括社会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的主体,是现代化的推动者。要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必须把实现人的现代化放在首位,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 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社会意识
下载PDF
社交媒体文本数据分析方法对比与适用性研究:以北京市城市公园感知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尚珍宇(译) 程可欣 +3 位作者 简钰清 王志芳 王颖(译) 周佳怡(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5期8-29,共22页
互联网科技和媒体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社交媒体数据,基于自发评论文本进行社会感知分析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也开始被应用于城市公园使用情况和情感认知的研究中。鉴于现有研究大都应用单一的文本分析方法,本研究尝试开展社交媒体文本数... 互联网科技和媒体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社交媒体数据,基于自发评论文本进行社会感知分析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也开始被应用于城市公园使用情况和情感认知的研究中。鉴于现有研究大都应用单一的文本分析方法,本研究尝试开展社交媒体文本数据分析方法的对比研究,并揭示其在公园感知研究中的优缺点和适用性。研究选择在相关领域广泛应用的词典模型和LDA模型,以大众点评网站上北京10座城市公园的点评文本为研究数据,分别从单个公园和公园整体使用感知两个层面进行文本分析,并对比分析感知主题的分类结果。结果表明:词典模型更有利于在公园间进行横向对比分析;LDA模型则可以直观显示公园特色和游客感知偏好;综合运用两种模型可优化公园感知评估。两种方法揭示了北京城市公园游客对公园的关注主要集中于社交活动的需求、自然景观带来的视觉审美需求,以及交通设施状况和城市公园消费情况。本研究既可为社交媒体文本分析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提供优化建议,又可为公园建设与管理改进提供依据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感知 文本分析 词典 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 城市公园 景观感知
原文传递
基于多模态多层级数据融合方法的城市功能识别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新民 胡宜桂 +1 位作者 刘文洁 孙荣俊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0-58,共9页
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与识别对分析城市功能区的分布现状和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这激发了多源地理空间数据融合的需求,特别是城市遥感数据与社会感知数据的融合。然而,如何有效实现城市遥感数据与社会感知数据的融合是一个技... 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与识别对分析城市功能区的分布现状和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这激发了多源地理空间数据融合的需求,特别是城市遥感数据与社会感知数据的融合。然而,如何有效实现城市遥感数据与社会感知数据的融合是一个技术难题。为了实现城市遥感数据与社会感知数据的融合,提高城市功能识别精度,以遥感图像和社会感知数据为例,引入多模态数据融合机制,提出了一种联合深度学习与集成学习的模型来推断城市区域功能。该模型分别利用DenseNet和DPN网络,从多源地理空间数据中提取城市遥感图像特征和社会感知特征,并进行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以及混合融合的多层级数据融合,对城市功能进行识别。所提模型在URFC数据集上得到了验证,其混合融合总体分类准确度、Kappa系数和平均F1值3个评价指标值分别为74.29%,0.67,71.92%。相比单模态数据的最佳分类方法,所提融合模型的3个评价指标值分别提高了18.83%,0.24,35.46%。实验结果表明,该数据融合模型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能有效融合遥感图像数据和社会感知数据,实现城市区域功能的精准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功能区识别 多模态数据融合 深度学习 集成学习 社会感知
下载PDF
多源地理大数据视角下的城市动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递 刘瑜 《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 2017年第3期7-17,共11页
海量具有个体标记和时空语义信息的地理大数据,为我们定量理解城市提供了手段。利用时空模式挖掘的方法,集成多源地理大数据中的个体时空间行为特征,在聚合层面揭示城市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联系和过程等规律,可以实现城市的动态感知。... 海量具有个体标记和时空语义信息的地理大数据,为我们定量理解城市提供了手段。利用时空模式挖掘的方法,集成多源地理大数据中的个体时空间行为特征,在聚合层面揭示城市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联系和过程等规律,可以实现城市的动态感知。本文梳理了目前城市研究中常见地理大数据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归纳了基于地理大数据感知城市动态的思路,介绍了相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并对地理大数据的前景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大数据 城市动态 社会感知 时空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城市社会感知研究与应用进展
16
作者 郭联欢 洪昕晨 《中外建筑》 2023年第6期11-17,共7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感知研究逐渐成为热门议题。社会感知是指社会公众对自然与社会的实体、过程和现象的感知和响应。文章阐述了国内外社会感知的研究现状,社会感知的主要数据类型,分析了场所环境感知、动态演化感知、社会关系感...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感知研究逐渐成为热门议题。社会感知是指社会公众对自然与社会的实体、过程和现象的感知和响应。文章阐述了国内外社会感知的研究现状,社会感知的主要数据类型,分析了场所环境感知、动态演化感知、社会关系感知3类主要研究内容维度,以及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子解析城市特征、预测城市规律、治理城市问题。以期梳理社会感知的研究进展,为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科学治理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感知 城市问题 大数据 环境 时空特征
下载PDF
社会感知与地理空间智能的研究动态与展望——“社会感知与地理空间智能”专栏导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学习 邓敏 刘瑜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地理大数据及其提供的社会感知手段为信息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带来了全新的研究范式,在“人—地”关系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价值。地理空间智能(GeoAI)作为地理空间科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交叉研究方向,有力提升了对于地理现象和地球科学过... 地理大数据及其提供的社会感知手段为信息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带来了全新的研究范式,在“人—地”关系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价值。地理空间智能(GeoAI)作为地理空间科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交叉研究方向,有力提升了对于地理现象和地球科学过程的动态感知、智能推理和知识发现的能力。该文系统综述了社会感知与地理空间智能研究的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对大数据时代社会感知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感知 地理空间智能 地理大数据
下载PDF
金融安全风险感知的社交网络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来自COVID-19期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婧倩 刘晓星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30,共13页
社交网络在提高金融市场信息透明度的同时,也成为金融安全风险传导的新渠道。基于风险感知溢出模型,研究金融安全风险感知在社交网络中的扩散机理,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港澳台地区除外)为研究对象,根据COVID-19期间社交网络文本信息构... 社交网络在提高金融市场信息透明度的同时,也成为金融安全风险传导的新渠道。基于风险感知溢出模型,研究金融安全风险感知在社交网络中的扩散机理,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港澳台地区除外)为研究对象,根据COVID-19期间社交网络文本信息构建区域风险感知指数,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验证风险感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基于社交网络信息的金融安全风险感知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地区疫情变化与金融市场繁荣程度对周边地区的金融安全风险感知程度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中国舆情环境能够有效引导投资者情绪保持稳定。研究结果为有效监管金融安全风险感知的跨区域传导,提升金融市场抗风险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安全 社交传感 风险感知溢出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COVID-19
下载PDF
社会信号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框架:从社会传感网络到计算辩证解析方法 被引量:29
19
作者 王飞跃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2013年第12期1598-1611,共14页
实时、可靠的社会信号,是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特别是反馈闭环式的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然而,相对于物理信号,社会信号的处理与分析有待系统化的研究与发展.随着社会新媒体和社会网络的蓬勃兴起和普及,这一问题变得更加迫切和急需.本文就... 实时、可靠的社会信号,是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特别是反馈闭环式的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然而,相对于物理信号,社会信号的处理与分析有待系统化的研究与发展.随着社会新媒体和社会网络的蓬勃兴起和普及,这一问题变得更加迫切和急需.本文就社会信号与社会系统建模与管理,社会信号的刻画,社会传感网的构建,计算辩证推理和综合的人工社会、计算实验、平行执行(ACP)方法等展开讨论,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研究与应用,最终建立面向社会信号之获取、分析、解析和应用的一般框架与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号 社会传感网 默顿系统 ACP方法 平行管理 计算辩证 计算解析
原文传递
“社会认知战”: 时代背景、概念机理及引领性技术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强 阳东升 +3 位作者 孙江生 刘建军 费爱国 王飞跃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2021年第2期97-106,共10页
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信息与智能技术催生的战争形态正呈现出物理、网络和社会系统虚实互动、协同共生的发展态势.从有效应对“混合作战”“全域作战”等新型威胁挑战出发,以新“三战合一”为牵引,以塑造有利态势为目标,提出了“社... 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信息与智能技术催生的战争形态正呈现出物理、网络和社会系统虚实互动、协同共生的发展态势.从有效应对“混合作战”“全域作战”等新型威胁挑战出发,以新“三战合一”为牵引,以塑造有利态势为目标,提出了“社会认知战”的全新作战概念,分析了新技术催生作战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梳理了概念内涵及主要特点,并从复杂性科学、系统科学角度出发分析了认知对抗的实施过程及其演化作用机理,研究并提出有效实施认知对抗的引领性技术,为未来认知域对抗能力生成提供了概念牵引与核心支撑,为提升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作出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作战 三战合一 社会认知战 PREA 认知对抗 社会传感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