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机遇、问题与对策——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崔秀荣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2-76,共5页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不同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是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都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主体功能区建设使得贫困地区成为国家转移支付的重点地区,这将为贫困地区...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不同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是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都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主体功能区建设使得贫困地区成为国家转移支付的重点地区,这将为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带来历史性机遇。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视角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还存在诸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规模过小、税收返还测算方法不尽科学等问题;加快财政体制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将公共服务效果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等,是加快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主体功能区 贫困地区
下载PDF
建构主义视角下能力导向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以社会保障学科专业理论课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季璐 齐玉辉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7年第3期46-50,共5页
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新授课方式挑战着传统课堂教学,在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社会保障学科专业理论课教学正经历教学模式改革,主要体现为多种参与式教学手段的运用,但效果不佳,缺乏理论指导。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社会保障学... 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新授课方式挑战着传统课堂教学,在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社会保障学科专业理论课教学正经历教学模式改革,主要体现为多种参与式教学手段的运用,但效果不佳,缺乏理论指导。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社会保障学科属性相契合,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视角下构建社会保障学科专业理论课能力导向型教学模式,并对其内涵、实施策略和配套措施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能力导向型 社会保障学科
下载PDF
东莞市城乡医疗救助政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任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264-268,共5页
医疗救助是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是新时期实现和谐社会的途径之一。东莞市的医疗救助工作为贫困民众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障。东莞市医疗救助分为三类:低保基本医疗救助、困难家庭重大疾病... 医疗救助是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是新时期实现和谐社会的途径之一。东莞市的医疗救助工作为贫困民众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障。东莞市医疗救助分为三类:低保基本医疗救助、困难家庭重大疾病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当前东莞市医疗救助工作存在两大问题:辖区镇级救助政策制定不完善和流动人口医疗救助工作薄弱。通过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新莞人)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取消起付线、提高救助比例和封顶线、加快制度化和诚信体系建设等措施,可以进一步完善东莞市的城乡医疗救助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救助 社会保障 重大疾病 困难家庭 流动人口 东莞市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角下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教学优化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晓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32期49-52,共4页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新发展阶段,提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民生福祉的新发展理念,也给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打造高校社会保障专业教学...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新发展阶段,提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民生福祉的新发展理念,也给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打造高校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新格局,需要在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及人才培养方式上进行反思,并在实践中做出适度调整,主要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融入思政教学内容、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典型案例教学等方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专业 教学优化路径 人才培养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新常态”趋势下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凤珍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75-77,共3页
在经历了以投资为主要动力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30年后,中国经济已进入"换挡期",即所谓经济的"新常态"时期,需求结构中消费率明显上升,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未来劳动与社... 在经历了以投资为主要动力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30年后,中国经济已进入"换挡期",即所谓经济的"新常态"时期,需求结构中消费率明显上升,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未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大学生培养,一定是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预测社会对该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会日益增加,但就业的层次应主要在社会基层服务方面。着眼于未来如何设置该专业学科体系并加强专业建设,明确未来的专业定位,是值得再三思考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就业结构 社会保障专业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需求导向型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动态培养方案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瑞 边恕 苏春艳 《长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10-114,共5页
近年来虽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迅速,但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在就业市场上却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这种情况下,设计需求导向型专业人才动态培养方案是提高就业水平的有效途径。该文探讨了三个问题:一、构建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平台课程对... 近年来虽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迅速,但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在就业市场上却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这种情况下,设计需求导向型专业人才动态培养方案是提高就业水平的有效途径。该文探讨了三个问题:一、构建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平台课程对应关系矩阵;二、绘制课程体系配置流程图与创新教学方法;三、设计需求导向型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五大平台”动态培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导向型 社会保障专业 对应关系矩阵 “五大平台”
下载PDF
养老金方向在劳保专业设置中的必要性——基于中南财大与西南财大的对比分析
7
作者 李锐 刘倩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7-19,26,共4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下简称劳保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劳保专业设置上存在同质化问题,专业特色方向的缺失导致教学与就业不匹配。养老金作为劳保专业的必备知识,对劳保专业学生考取资格证...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下简称劳保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劳保专业设置上存在同质化问题,专业特色方向的缺失导致教学与就业不匹配。养老金作为劳保专业的必备知识,对劳保专业学生考取资格证书、就业等有重要作用。基于中南财大与西南财大劳保专业设置的对比分析,本研究认为高等院校在劳保专业的设置上应利用自身特点增设养老金方向,走专业特色发展之路,重构课程体系,建设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满足市场与社会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 养老金方向 专业设置 同质化 专业特色
下载PDF
强化方法论课程的教学地位——以财经类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例
8
作者 白凤峥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7年第3期60-62,共3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综合性、跨学科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调查和研究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基本功。目前财经类大学该专业教学体系中方法论课程教学偏弱,难以有效满足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培养要求,需加强和改进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教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综合性、跨学科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调查和研究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基本功。目前财经类大学该专业教学体系中方法论课程教学偏弱,难以有效满足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培养要求,需加强和改进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教学,增加教学时间,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专业 方法论课程 社会调查与研究
下载PDF
重大灾害事故中的遗属社会保障比较研究
9
作者 周慧文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1年第9期89-92,共4页
通过对若干主要国家的比较研究发现,面对重大灾害事故时,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可形成重要的、有机的应对组合,较为妥善地解决遗属的长期生活保障问题。中国可借鉴国际经验,扩大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完善工伤保险、养老... 通过对若干主要国家的比较研究发现,面对重大灾害事故时,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可形成重要的、有机的应对组合,较为妥善地解决遗属的长期生活保障问题。中国可借鉴国际经验,扩大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完善工伤保险、养老保险遗属补偿制度,明确遗属待遇是社会保障制度减灾和重大灾害事故风险补偿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险 重大灾害事故 遗属补偿
下载PDF
数据与意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保障100年大事记的数理分析
10
作者 席恒 余澍 李东方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85,共13页
围绕社会保障主题类属与大事类型两个关键维度,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保障100年大事记》进行编码处理与量化分析,整体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的社会保障事业的变迁历程与巨大成就。研究认为从主题类属看,社会保障体系从单一项目向... 围绕社会保障主题类属与大事类型两个关键维度,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保障100年大事记》进行编码处理与量化分析,整体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的社会保障事业的变迁历程与巨大成就。研究认为从主题类属看,社会保障体系从单一项目向综合保障发展,形成了以保障全民的社会保险为核心,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与社会优抚、慈善事业等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大事类型看,社会保障事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其制度化、规范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服务环境日趋稳定,其发展和决策过程中的科学化程度明显提高。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在百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以其百年的努力,实现了人民群众的光荣与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主题类属 大事类型 变迁与成就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岳成美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期11-14,共4页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欠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亦需进行供给侧改革。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分析了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优化教学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供给侧改革 实践能力 教学体系
下载PDF
高校社会保险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和改革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凤月 郑建明 《科教文汇》 2015年第25期72-73,共2页
社会保险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但目前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处于探索和改革阶段。基于这一现状问题,本文以上海海洋大学的社会保险实验教学改革为例,探讨社会保险实... 社会保险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但目前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处于探索和改革阶段。基于这一现状问题,本文以上海海洋大学的社会保险实验教学改革为例,探讨社会保险实验教学体系的问题和改革对策,提出应构建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丰富的实验教学内容,不断提升社会保险实验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实验教学 社会保险实训平台
下载PDF
将劳动教育融入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生课堂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烨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4-98,共5页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决定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重要功能,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重要导向作用。新时代下,实施劳动教育对于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生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应立足...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决定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重要功能,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重要导向作用。新时代下,实施劳动教育对于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生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应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辛勤劳动的劳动观念,同时结合专业培养方案融入课程实践,夯实劳动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推动劳动教育与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生课堂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本科生教育
下载PDF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关键能力培养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严丹 吴江秋 《科教文汇》 2015年第30期69-70,共2页
关键能力对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职业调整和变换起着关键作用,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该专业本科生在关键能力培养上存在缺乏培养课程、教学方法落后、教师能力不匹配等问题,因此,应采取制订相应方法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 关键能力对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职业调整和变换起着关键作用,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该专业本科生在关键能力培养上存在缺乏培养课程、教学方法落后、教师能力不匹配等问题,因此,应采取制订相应方法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能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美好生活需要下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供给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维国 李立清 《经济论坛》 2019年第10期28-35,共8页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美好生活需要的显化,凸显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供给优化及其效用充分发挥的紧迫性。社会保障资金的收入补偿、风险规避、社会公平协调等功能,能满足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身心健康、社会正义等美好生活需要,但资...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美好生活需要的显化,凸显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供给优化及其效用充分发挥的紧迫性。社会保障资金的收入补偿、风险规避、社会公平协调等功能,能满足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身心健康、社会正义等美好生活需要,但资金供给存在的可持续性弱、总量不足、筹资主体责任不明等藩篱,阻塞了资金作用路径、制约了作用空间。因而,有必要通过发展集体经济、适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明确各主体责任等途径破除供给障碍,促进社会保障资金功能有效释放,进而满足被征地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征地农民 社会保障资金 美好生活需要 社会主要矛盾转变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学习质量考评体系建设探析
16
作者 杜芳雨 王雨娟 王慧冰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0期17-20,共4页
新文科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考评、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秉持多元化、科学性以及动态化原则,尝试在CIPP模式的指导下,探索具有全程性、过程性的学生学习质量考评体系,提出完善劳... 新文科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考评、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秉持多元化、科学性以及动态化原则,尝试在CIPP模式的指导下,探索具有全程性、过程性的学生学习质量考评体系,提出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学习质量考评体系的建议,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决策和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CIPP模式 学习质量 人才培养 考评体系
原文传递
碎片与整合:基于福利治理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同成 袁晶晶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4-16,共3页
通过对选取的56个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办学高校相关网站的内容分析,发现尽管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分类培养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环节等方面仍存在着碎片化等突出问题,阻碍了专业的健康发展。随着... 通过对选取的56个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办学高校相关网站的内容分析,发现尽管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分类培养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环节等方面仍存在着碎片化等突出问题,阻碍了专业的健康发展。随着我国福利筹资、提供和规制主体的日益多元化,必然要求我们在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下,加大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师资队伍的整合,以培养既具跨界管理能力,又有一技之长的复合型、应用型福利治理专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治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分类培养 整合
下载PDF
体验式学习在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关键能力中的作用研究
18
作者 严丹 《科教文汇》 2019年第1期114-115,共2页
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的关键能力培养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主要说明了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应用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关键能力中存在明显优势,并探讨了针对本专业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 关键能力 体验式学习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下载PDF
校企合作视阈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以安徽警官职业学院为例
19
作者 蒋玲玲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12-116,共5页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顺应高职发展规律,以校企合作为抓手,以实习实训为依托,以1+X为契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着力培养学生“双创”能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1+X
下载PDF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
20
作者 孙林 许东黎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54-60,共7页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从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招生招工一体化、课证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和任务导向的课程标准四个维度...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从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招生招工一体化、课证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和任务导向的课程标准四个维度全面推进。通过试点学校的人才培养实践发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体制机制可以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现代学徒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