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研究 被引量:167
1
作者 许圣道 田霖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95-206,共12页
金融排斥理论是一门新兴理论。文章介绍了国内外金融排斥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实际,研究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空间差异,并通过建立计数模型,解析影响农村金融排斥的主要因素,提出如何实现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可持续性发展,... 金融排斥理论是一门新兴理论。文章介绍了国内外金融排斥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实际,研究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空间差异,并通过建立计数模型,解析影响农村金融排斥的主要因素,提出如何实现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可持续性发展,体现了研究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排斥 社会排斥 农村金融 计数模型
原文传递
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一个欧盟社会政策的分析路径 被引量:115
2
作者 彭华民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30,103,共9页
社会排斥理论是欧洲社会政策研究中新兴的理论。欧盟一体化进程和福利国家危机是社会排斥理论发展的主要背景。社会排斥指社会成员愿意参与社会活动但是被不可控制的因素阻止的事实。社会排斥问题的存在影响社会成员公民权利的实现。欧... 社会排斥理论是欧洲社会政策研究中新兴的理论。欧盟一体化进程和福利国家危机是社会排斥理论发展的主要背景。社会排斥指社会成员愿意参与社会活动但是被不可控制的因素阻止的事实。社会排斥问题的存在影响社会成员公民权利的实现。欧盟的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在健康、就业、社会保护、教育和住房五个与社会政策相关的领域中存在。社会政策是反社会排斥达到社会融合的手段。欧盟希望通过社会政策调整和实施去消除社会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社会政策 社会排斥 社会融合
下载PDF
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 被引量:136
3
作者 杜建政 夏冰丽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81-986,共6页
社会排斥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深层根源,长期为社会学者、政策研究者所关注。近年来,心理学者也将目光转向了社会排斥研究。在心理学者的视野中,社会排斥是指个体被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排斥或拒绝,一个人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 社会排斥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深层根源,长期为社会学者、政策研究者所关注。近年来,心理学者也将目光转向了社会排斥研究。在心理学者的视野中,社会排斥是指个体被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排斥或拒绝,一个人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文章主要介绍了社会排斥影响个体认知、情绪和行为的研究。文章认为,在我国开展社会排斥的心理学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认知 情绪 行为
下载PDF
我国金融排除空间差异的影响要素分析 被引量:93
4
作者 田霖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7-119,共13页
金融排除理论是一门新兴理论。文章介绍了金融排除的现状,并结合我国实际,尝试利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排序选择模型,确定影响我国金融排除空间差异的影响要素,同时指出金融排除理论深化研究的思路和前景。
关键词 金融排除 社会排除 复合剥夺指数 排序因变量模型
下载PDF
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式与理论模型 被引量:66
5
作者 程苏 刘璐 郑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5-915,共11页
社会排斥是一种普遍现象,对个体和社会有很大影响,具多种表现形式。常见研究范式有拒绝范式、放逐范式、孤独终老范式及其他范式。其理论模型有需要-威胁的时间模型、多元动机模型及情绪麻木和自我控制失败说。当前研究在社会排斥对基... 社会排斥是一种普遍现象,对个体和社会有很大影响,具多种表现形式。常见研究范式有拒绝范式、放逐范式、孤独终老范式及其他范式。其理论模型有需要-威胁的时间模型、多元动机模型及情绪麻木和自我控制失败说。当前研究在社会排斥对基本需要、情绪和自尊有何影响上存在争议。未来需谨慎使用研究范式,明确研究对象,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寻找社会排斥出现的原因,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开展社会排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放逐 需要-威胁的时间模型 多元动机模型 情绪麻木
下载PDF
中国城市中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排斥问题 被引量:59
6
作者 李景治 熊光清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1-66,共6页
社会排斥是指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社会主流关系网络之外,不能获取正当的经济、政治、公共服务等资源的过程或者状态。中国农民工在城市中遭受着经济、政治、公共服务和社会关系等多层面的社会排斥问题。应... 社会排斥是指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社会主流关系网络之外,不能获取正当的经济、政治、公共服务等资源的过程或者状态。中国农民工在城市中遭受着经济、政治、公共服务和社会关系等多层面的社会排斥问题。应从战略高度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排斥 社会融合
下载PDF
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社会排斥的多维度感知——江西婺源李坑村案例的质化研究 被引量:61
7
作者 郭华 甘巧林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7-94,共8页
文章以江西省婺源县李坑村为例,在质化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开发背景下当地居民社会排斥的主观感知状况进行了考察,发现旅游开发给当地社区带来了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导致社区居民的挫折感、自卑感增加,他们往往从经济排斥、政治排斥、... 文章以江西省婺源县李坑村为例,在质化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开发背景下当地居民社会排斥的主观感知状况进行了考察,发现旅游开发给当地社区带来了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导致社区居民的挫折感、自卑感增加,他们往往从经济排斥、政治排斥、文化排斥和关系排斥等多个维度来感知自身"被排斥"的状况。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相关制度设置为社会排斥提供了可能空间,不同利益相关群体在社区中的交互作用成为社会排斥的推动力量,社区居民个体自身能力与认知状况也构成社会排斥的重要原因。从经济、政治、文化及人际关系等多个维度入手消除由旅游开发问题所导致的社会排斥应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社区居民 社会排斥 感知 婺源李坑村
下载PDF
中国社会分层与教育公平: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51
8
作者 洪岩璧 钱民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64-76,共13页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我国社会分层与教育公平文献的梳理,指出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我国的教育分层逐渐从集体排斥转向个体排斥。但在当今教育扩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依然严重,集中体现在优质高等教育的获得上。同时指出国内...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我国社会分层与教育公平文献的梳理,指出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我国的教育分层逐渐从集体排斥转向个体排斥。但在当今教育扩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依然严重,集中体现在优质高等教育的获得上。同时指出国内对教育分层具体机制和途径的研究仍略嫌不足,尚有诸多问题有待拓展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层 教育公平 社会排斥
下载PDF
哪种品牌拟人化形象更受偏爱——归属需要的调节效应及边界 被引量:57
9
作者 陈增祥 杨光玉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5-143,共9页
市场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品牌吉祥物或虚拟的品牌形象代言人,这种品牌拟人化的手段已广为实践采纳,本文将在品牌拟人化情境下探讨不同类型拟人化形象的作用。具体而言,文章借鉴刻板印象内容模型,提出热情型和能力型两种拟人化形象,并阐... 市场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品牌吉祥物或虚拟的品牌形象代言人,这种品牌拟人化的手段已广为实践采纳,本文将在品牌拟人化情境下探讨不同类型拟人化形象的作用。具体而言,文章借鉴刻板印象内容模型,提出热情型和能力型两种拟人化形象,并阐明个体的归属需要对消费者选择不同拟人化形象的影响机制。文章通过三个实验,采用不同方式启动消费者的归属需要,共同论证了在高(低)归属需要情境下,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热情型(能力型)的拟人化品牌;但上述效应只存在于低购买风险情境,当消费者遇到高感知风险时,无论个体处于何种归属需要水平,消费者都更倾向于购买能力型的拟人化品牌。本文推进了品牌拟人化与归属需要的研究进展,为品牌的拟人化形象设计和营销推广提供了相应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人化形象 归属需要 社会排斥 自我建构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下载PDF
社会排斥与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的三重弱势 被引量:56
10
作者 杨菊华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83,共15页
在近二、三十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青年乡-城流动人口可能因户籍性质、户籍地点、年轻(故而缺乏工作经历和经验)而成为中国目前最脆弱的群体之一。文章以社会排斥理论为分析框架,使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在近二、三十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青年乡-城流动人口可能因户籍性质、户籍地点、年轻(故而缺乏工作经历和经验)而成为中国目前最脆弱的群体之一。文章以社会排斥理论为分析框架,使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探讨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的模式、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与其他相关人群相比,该群体的绝对经济社会地位和相对融入水平都是最低的,处于三重弱势地位。该现象说明,社会发展带来的潜在的积极后果可能被制度及结构性因素所抵消;同时,文章的发现也挑战了"市场经济在纵向上,一定会促进权利和法律平等"的观点,暗示社会融入的进程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呼唤打造一个更为包容、不同人群平等相处的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青年乡-城流动人口 经济融入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中的排斥与内卷 被引量:50
11
作者 陈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45,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地向城市聚集。在社会排斥和社会内卷双重动力的推进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小群体的形式占领特定城市空间,与主流城市文化之间形成了各种空间障碍和心理障碍,阻碍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地向城市聚集。在社会排斥和社会内卷双重动力的推进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小群体的形式占领特定城市空间,与主流城市文化之间形成了各种空间障碍和心理障碍,阻碍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和谐城市的建设必须逐步消除阻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各种障碍,促进民族关系的融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社会排斥 社会内卷 空间隔离
下载PDF
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地位的边缘化 被引量:46
12
作者 江立华 胡杰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112-116,共5页
农民工在城市遭受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的社会排斥,这种排斥通过制度机制、群体机制、市场机制得以运作。面临社会排斥,农民工主要采取自我隔离和积极融入两种适应策略。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造成了农民工在城市的边缘化地位的生产与... 农民工在城市遭受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的社会排斥,这种排斥通过制度机制、群体机制、市场机制得以运作。面临社会排斥,农民工主要采取自我隔离和积极融入两种适应策略。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造成了农民工在城市的边缘化地位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应采取全面、系统的对策,逐步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排斥 适应策略 边缘化
下载PDF
社会排斥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 被引量:45
13
作者 胡杰成 《兰州学刊》 2007年第7期87-90,共4页
农民工在城市社会遭受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保障、教育和空间等多个方面的社会排斥。这种排斥通过制度机制、群体机制、市场机制、农民工适应能力等得以运作,它主要是一种制度性排斥。在社会排斥的境况下,农民工内部的不同群体在融... 农民工在城市社会遭受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保障、教育和空间等多个方面的社会排斥。这种排斥通过制度机制、群体机制、市场机制、农民工适应能力等得以运作,它主要是一种制度性排斥。在社会排斥的境况下,农民工内部的不同群体在融入现状与前景上是有差异的,大量农民工将在城市长期维持一种边缘化状态,并形成边缘化的再生产,这可能带来一系列消极社会影响。为此,必须采取彻底改革城乡二元分割制度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农民工 城市融入 边缘化
下载PDF
流动儿童幸福感、安全感及其与社会排斥的关系 被引量:44
14
作者 师保国 徐玲 许晶晶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52-1454,1458,共4页
以715名流动和城市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流动儿童的幸福感、安全感特点及其与社会排斥的关系。结果发现:(1)幸福感方面,五年级流动儿童得分显著低于城市儿童,初中二年级两类被试没有显著差异;(2)安全感方面,五年级和初中二... 以715名流动和城市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流动儿童的幸福感、安全感特点及其与社会排斥的关系。结果发现:(1)幸福感方面,五年级流动儿童得分显著低于城市儿童,初中二年级两类被试没有显著差异;(2)安全感方面,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流动儿童得分均显著低于城市被试;(3)流动儿童知觉到的学校社会关系排斥与其幸福感、安全感得分均存在显著相关;(4)安全感在社会排斥与幸福感的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即社会排斥通过安全感对流动儿童的幸福感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幸福感 安全感 社会排斥 中介作用
下载PDF
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 被引量:43
15
作者 李伟梁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40,共6页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能否很好融入城市社会,是关系到城市社会和谐、城市民族关系稳定的重要问题。他们在城市经历了"从流入到生存、适应再到融入"的过程,但从总体上说仍只是部分地融入城市社会。作为少数族群,他们的族群认同带...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能否很好融入城市社会,是关系到城市社会和谐、城市民族关系稳定的重要问题。他们在城市经历了"从流入到生存、适应再到融入"的过程,但从总体上说仍只是部分地融入城市社会。作为少数族群,他们的族群认同带有一种强烈的"选择性",极大地促进了族群内部的整合,但不利于城市社会各族群之间的融合。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不断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中,既遭到了来自社会的排斥,也在不断进行自我的限制,从而使其社会融入困难重重。应该大力构筑以融合为中心的社会政策体系,但不能对少数民族"一味"地实行保护政策,否则会形成"隔离"这种事与愿违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社会融入 族群认同 社会排斥
下载PDF
社会阶层分化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被引量:32
16
作者 刘慧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2,共6页
我国各社会阶层在占有高等教育机会的结果方面是不均衡的,这种教育机会的阶层差异,主要是由个人背景所积累和放大的教育竞争能力差异,以及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等制度安排不当造成的,并非是高等教育机会分配过程中社会排斥的结果。对高等教... 我国各社会阶层在占有高等教育机会的结果方面是不均衡的,这种教育机会的阶层差异,主要是由个人背景所积累和放大的教育竞争能力差异,以及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等制度安排不当造成的,并非是高等教育机会分配过程中社会排斥的结果。对高等教育机会实现结果的改善,可以通过基础教育投入制度和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等制度安排的改革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弱势群体 社会排斥 制度安排
下载PDF
包容性创新理论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42
17
作者 吴晓波 姜雁斌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2012年第6期736-747,共12页
探讨了创新管理的新趋势:包容性创新系统的理论构建。在回顾了现有关于包容性创新研究的基本概念后,提出包容性创新是指通过创新实现消除贫困者权利的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机会均等和公平参与,使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 探讨了创新管理的新趋势:包容性创新系统的理论构建。在回顾了现有关于包容性创新研究的基本概念后,提出包容性创新是指通过创新实现消除贫困者权利的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机会均等和公平参与,使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所有群体都能参与经济增长并做出贡献,同时合理分享增长成果。亦指出了包容性创新和传统创新模式的区别,及其在新一轮社会发展中的特殊意义,进而从社会排斥角度提出了包容性创新推动包容性发展的三大理论促进机制即通过创新降低壁垒、提升能力以及制度变革。最后,从理论构建的角度,分析了在限制形成和限制解决两方面可能的理论发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创新 包容性发展 社会排斥 创新系统
下载PDF
社会排斥视野下的农村青年婚配难解读——来自辽东南东村光棍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39
18
作者 何绍辉 《南方人口》 CSSCI 2010年第4期18-25,共8页
农村青年婚配难是各种结构性因素与非结构性(场景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出生性别比失衡、婚姻梯次和年龄结构差等是导致农村青年婚配难的结构性因素,而个人条件、经济基础、思想观念和社会关系网络等则是引致农村青年婚配难的非结构性... 农村青年婚配难是各种结构性因素与非结构性(场景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出生性别比失衡、婚姻梯次和年龄结构差等是导致农村青年婚配难的结构性因素,而个人条件、经济基础、思想观念和社会关系网络等则是引致农村青年婚配难的非结构性(场景性)因素。本文基于辽东南东村光棍现象的实地调查,通过引入社会排斥理论,对农村青年婚配难现象的非结构性因素展开了分析和探讨,认为:身体排斥、身份排斥、经济排斥、观念排斥和社会关系排斥等是导致农村青年婚配难的主要排斥机制。婚姻排斥作为一个集场景性与结构性相结合的分析性框架,是我们理解和解释婚配难、婚姻市场失衡等问题的新的理论视角。农村青年要想顺利地进入婚姻市场,青年自身、基层组织和国家必须"力所能及"地克服和消除社会排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婚姻挤压 婚姻排斥 婚姻市场
下载PDF
叙事医学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病耻感的影响 被引量:36
19
作者 张飒乐 姚晚侠 +4 位作者 李英 冯香艳 马卫平 化前珍 彭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231-2234,共4页
[目的]探讨叙事医学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人25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叙事医学方面的全程干预;将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人250... [目的]探讨叙事医学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人25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叙事医学方面的全程干预;将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人2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出院健康宣教及定时复诊方法,病人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应用社会影响量表(SIS)对两组病人进行测评。[结果]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SIS评分为(63.9±11.2)分、(63.5±10.6)分、(62.9±11.2)分;对照组SIS评分为(66.6±12.2)分、(68.9±11.3)分、(69.3±11.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社会排斥、内在羞耻感、社会隔离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医学能够减轻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人的病耻感,帮助其疏泄不良情绪、获取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乳腺癌 根治手术 病耻感 社会隔离 社会排斥
下载PDF
融入与排斥的两难:农民工入城的困境分析 被引量:36
20
作者 陆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103,共7页
改革开放打破了城乡相对隔离的封闭状态,受到城乡差距"推拉力"牵引的农民大量离开农村涌入城市,在不断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农民工"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他们涌入城市,意在摆脱贫困,却无形中被纳入城市化进程中&q... 改革开放打破了城乡相对隔离的封闭状态,受到城乡差距"推拉力"牵引的农民大量离开农村涌入城市,在不断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农民工"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他们涌入城市,意在摆脱贫困,却无形中被纳入城市化进程中"边缘化"的困境。这种"边缘化"集中表现为身份的二重性以及精神世界的矛盾。究其深层原因,则是"农民工"力图摆脱贫困的主观能动性与城市生活的规则与其惯有方式对农民工心理上的排斥而造成的。因此,用合理的制度安排以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良性心理互动是有利于农民工摆脱困境命运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农民工 社会排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