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厄尔尼诺次年广西前汛期降水量差异成因分析
1
作者 黄翠银 周秀华 蔡悦幸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3年第2期15-19,共5页
利用1981年以来广西前汛期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资料、英国Hadley中心海表面温度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的大气环流指数、海温指数和积雪指数等资料,采用合成、相关计算方法,分析了厄尔尼诺次年广西前汛期降水量差异的成因。结果表明,... 利用1981年以来广西前汛期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资料、英国Hadley中心海表面温度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的大气环流指数、海温指数和积雪指数等资料,采用合成、相关计算方法,分析了厄尔尼诺次年广西前汛期降水量差异的成因。结果表明,厄尔尼诺次年广西前汛期降水偏多时,500hPa副热带高压更强更大更偏西,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但东亚槽偏弱,西西伯利亚分裂西风槽东移,引导冷空气主要从西路、中路南下影响广西。外强迫因子中,NINO3.4、IOBW、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和西太副高强度、脊线和西伸脊点正相关,NAT则为反相关;IOBW、SIOD对东亚槽强度作用相反,IOBW正位相有利于东亚槽偏弱,SIOD正值则东亚槽偏强;TIOD、SIOD负值有利于贝湖至巴湖高度值低,不断分裂西风槽东移南下。因而不同的海温关键区分布形态和高原积雪面积配置引起500hPa影响系统的差异,从而造成厄尔尼诺次年广西前汛期降水量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次年 广西前汛期 降水量差异 海温 高原积雪
下载PDF
冬季积雪对我国夏季降水预测的评估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林海 宋文玲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24-27,35,共5页
根据高原积雪和高纬积雪与我国夏季降水相关分析的结果 ,将高原积雪和高纬积雪作为独立因子分别对我国夏季降水预测做了检验 ,结果表明 :高原积雪较高纬积雪效果要好 ,冬季高原积雪异常偏多时 ,长江流域夏季易发生洪涝 ,这也是预测汛期... 根据高原积雪和高纬积雪与我国夏季降水相关分析的结果 ,将高原积雪和高纬积雪作为独立因子分别对我国夏季降水预测做了检验 ,结果表明 :高原积雪较高纬积雪效果要好 ,冬季高原积雪异常偏多时 ,长江流域夏季易发生洪涝 ,这也是预测汛期降水的一个重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积雪 高纬积雪 降水预测 评估 中国 夏季 相关分析
下载PDF
2022年5月江西省降水量气候趋势预测评估分析
3
作者 刘雅楠 吴琼 李勇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4期37-45,共9页
选用地面观测、NCEP再分析等资料,应用青藏高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和大气环流指数,对比实况与气候动力模式结果,对2022年5月江西省降水量气候预测进行评估,并分析预测信号及其应用情况。结果表明:2022年5月气候动力模式“江西省南部降水... 选用地面观测、NCEP再分析等资料,应用青藏高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和大气环流指数,对比实况与气候动力模式结果,对2022年5月江西省降水量气候预测进行评估,并分析预测信号及其应用情况。结果表明:2022年5月气候动力模式“江西省南部降水偏多”的总体降水气候特征预测较为准确,且“江西省存在降水集中期,部分地区有洪涝发生”的预测与实况相一致,5月降水过程的预报基本准确,但江西省北部以及中部地区的旱情预报等级偏小。前期预测综合了拉尼娜事件、前一年冬季冬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偏多和印度洋海温变化等多个预测信号对2022年5月江西省降水量气候趋势的影响,但低估了拉尼娜事件对该月江西省降水的影响,高估了高原积雪异常偏多对江西北部降水的影响,导致出现预测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尼娜 青藏高原积雪 印度洋暖海温
下载PDF
青藏高原积雪与亚洲季风环流年代际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32
4
作者 刘华强 孙照渤 朱伟军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33-739,共7页
利用高原测站的月平均雪深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青藏高原积雪的显著增多与亚洲季风环流转变的联系。研究表明,高原南侧冬春季西风的增强及西风扰动的活跃是造成青藏高原冬春积雪显著增多的主要原因,高... 利用高原测站的月平均雪深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青藏高原积雪的显著增多与亚洲季风环流转变的联系。研究表明,高原南侧冬春季西风的增强及西风扰动的活跃是造成青藏高原冬春积雪显著增多的主要原因,高原积雪的增多与亚洲夏季风的减弱均是亚洲季风环流转变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夏季华东降水的增多、华南降水的减少及华北的干旱化与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增多及东亚夏季风的减弱是基本同步的,高原冬春积雪与华东夏季降水的正相关、与华北及华南夏季降水的负相关主要是建立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因此,高原积雪与我国夏季降水关系的研究应以亚洲季风环流的年代际变化为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积雪 亚洲季风环流 年代际变化 气候
下载PDF
2008年广东“史上最强龙舟水”的气候成因 被引量:31
5
作者 王婷 胡娅敏 潘蔚娟 《广东气象》 2008年第4期5-7,共3页
分析了2008年广东"史上最强龙舟水"的气候成因。结果表明:(1)从2007年8月持续到2008年5月的拉尼娜事件,是强降水的主要气候诱因,在其影响下,西太平洋暖池一带热带对流活跃,有利于不稳定能量向北输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 分析了2008年广东"史上最强龙舟水"的气候成因。结果表明:(1)从2007年8月持续到2008年5月的拉尼娜事件,是强降水的主要气候诱因,在其影响下,西太平洋暖池一带热带对流活跃,有利于不稳定能量向北输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偏东,雨带滞留华南;南海季风爆发偏早、偏强,为强降水提供了丰沛的水汽条件。(2)去冬今春南极海冰面积偏大和青藏高原南部积雪偏少,有利于增强夏季风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拉尼娜 南极海冰 青藏高原积雪 龙舟水 广东
下载PDF
青藏高原南、北积雪异常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关系的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杨凯 胡田田 王澄海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5-356,共12页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有着显著的南、北空间差异,本文利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设计了增加高原南、北冬、春积雪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当高原南部冬、春积雪异常偏多,长江及其以北地区夏季降水偏多,华南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偏少;而当高...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有着显著的南、北空间差异,本文利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设计了增加高原南、北冬、春积雪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当高原南部冬、春积雪异常偏多,长江及其以北地区夏季降水偏多,华南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偏少;而当高原北部冬、春积雪异常偏多,华北及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偏多,长江下游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偏少,雨带更偏北。青藏高原南、北部冬、春积雪异常影响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物理机制的分析结果表明,高原不同区域(南部和北部)冬、春积雪异常引起的非绝热加热异常效应都可持续到夏季,且北部积雪异常持续时间更长。高原南部和北部积雪异常偏多均会减弱高原北侧上空大气的水平温度梯度,进而减弱高原北侧西风急流的位置及强度,进而影响下游出口区处急流的强度和位置,且高原北部积雪异常偏多的影响更大。当高原南部积雪异常偏多,急流出口区的西风急流加强且偏南;而高原北部积雪异常偏多,出口区的西风急流减弱且偏北。相应地,对流层中层500 h 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低层850 h Pa异常反气旋环流,影响中国东部地区水汽输送,从而影响了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雨带的变化。当高原南部积雪异常偏多,异常反气旋性环流位于东海附近,有利于更多水汽输送至长江流域,华南水汽输送减少;当高原北部积雪异常偏多,异常反气旋性环流相对偏北,更有利于华北及东北水汽输送,雨带偏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积雪 非绝热加热 西风急流 中国东部降水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特征及其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张薇 宋燕 +1 位作者 王式功 李智才 《气象科技》 2019年第6期941-951,共11页
本文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逐日地面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数据,以及NOAA的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通过合成分析等方法,对1961-2013年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高原整体、高原东部、高原西部进行了年际和年代际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整体冬、... 本文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逐日地面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数据,以及NOAA的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通过合成分析等方法,对1961-2013年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高原整体、高原东部、高原西部进行了年际和年代际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整体冬、春季积雪的变化趋势一致,雪深呈现“少雪-多雪-少雪-多雪”的变化趋势,积雪日数呈现“少雪-多雪-少雪”的变化趋势。高原东(西)部积雪在20世纪60-70年代均明显增加,20世纪80-90年代均减少,20世纪90年代末东部春季和冬季积雪减少更为显著,而西部地区除了春季积雪日数变化不大,春、冬季积雪雪深和冬季积雪日数均明显增加。其次,对青藏高原东、西部地区多(少)雪年的划分,发现高原东部和西部地区积雪异常年对应的大气环流形势也存在差异。最后,进一步分析了青藏高原不同区域积雪异常年环流形势变化特征及其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发现高原东(西)部积雪异常年时我国夏季降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将高原积雪作为气候预测因子的时候,应当考虑东部和西部积雪异常不同所产生影响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积雪 冬春季积雪异常 中国夏季降水 合成分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影响南海季风爆发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周悦 刘宣飞 陈海山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2-919,共8页
采用NCAR CAM3.0大气环流模式,研究了冬春季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可能影响机制。通过比较多雪年与少雪年试验中的热力场、环流场季节演变的差异得出,多雪年青藏高原感热加热偏弱、高原纬度的中上层大气温度偏低,导致大尺... 采用NCAR CAM3.0大气环流模式,研究了冬春季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可能影响机制。通过比较多雪年与少雪年试验中的热力场、环流场季节演变的差异得出,多雪年青藏高原感热加热偏弱、高原纬度的中上层大气温度偏低,导致大尺度经向温度梯度反转时间偏晚;同时,青藏高原感热加热偏弱将不利于Hadley环流的季节转换,使得中南半岛上空的下沉异常气流维持时间较长、副高在孟加拉湾断裂的时间偏晚、中南半岛对流爆发偏晚、中南半岛地表温度下降时间偏晚,从而造成中南半岛与南海局地纬向温度梯度反转时间也偏晚。在上述大尺度经向温度梯度以及中南半岛与南海局地纬向温度梯度的共同作用下,多雪年南海季风爆发偏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影响机制 数值研究 青藏高原积雪 南海季风爆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