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昆仑雪菊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杜鹃 吴忠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3-96,共4页
以芦丁为标准品,对Na NO2-Al(NO3)3-Na OH法和Al Cl3法测定新疆昆仑雪菊总黄酮含量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Na NO2-Al(NO3)3-Na OH法的测定结果比Al Cl3法对于高原雪菊和平原雪菊分别约高19.76 mg/m L和9.34 mg/m L,Al Cl3法适宜酸度... 以芦丁为标准品,对Na NO2-Al(NO3)3-Na OH法和Al Cl3法测定新疆昆仑雪菊总黄酮含量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Na NO2-Al(NO3)3-Na OH法的测定结果比Al Cl3法对于高原雪菊和平原雪菊分别约高19.76 mg/m L和9.34 mg/m L,Al Cl3法适宜酸度为p H>5.5。邻苯二酚干扰实验表明,平均误差为0.019 mg/L,随着邻苯二酚量的增加,测得值无上升趋势。Al Cl3法的线性方程为:A=0.000 638+0.862 3C,r2=0.999 2。因此,对含酚类、酸类较多的昆仑雪菊应采用三氯化铝法测定其总黄酮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菊 黄酮 NA NO2-Al(NO3)3-Na OH法 AlCl3法
下载PDF
雪菊的药理作用及营养成分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方瑞萍 唐辉 +2 位作者 黄剑 陈瑞瑞 张保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43-146,共4页
雪菊是药食两用植物,又是许多保健食品的原料,有着非常大的利用价值。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雪菊的研究,综述了雪菊在抗糖尿病、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压以及抗癌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并对雪菊提取物中营养成分的提取及分析方法作了总括,详细... 雪菊是药食两用植物,又是许多保健食品的原料,有着非常大的利用价值。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雪菊的研究,综述了雪菊在抗糖尿病、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压以及抗癌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并对雪菊提取物中营养成分的提取及分析方法作了总括,详细叙述了雪菊提取物中黄酮类、挥发油、氨基酸、皂苷类、原花青素和多糖的提取及分析鉴定方法。结合雪菊这些营养成分的含量和特点加以开发利用,必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菊 药理作用 营养成分 分析鉴定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比较雪菊不同产地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凌霄 张帅 +2 位作者 胡德俊 李绍平 赵静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1-255,共5页
目的:比较雪菊不同产地和部位挥发性成分,为拓展其药用部位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顶空进样结合气相色谱联用质谱法(GC-MS)分析不同雪菊样品的挥发性成分。结果:依据MS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主要化合物11个(匹配度>90%),主要为萜烯... 目的:比较雪菊不同产地和部位挥发性成分,为拓展其药用部位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顶空进样结合气相色谱联用质谱法(GC-MS)分析不同雪菊样品的挥发性成分。结果:依据MS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主要化合物11个(匹配度>90%),主要为萜烯类成分,约占80%以上,1R-α-蒎烯和柠檬烯为雪菊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不同产地黄色雪菊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差异不大,但含量差异较为明显;黄色雪菊和红色雪菊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含量差异不大,对于不同物候期的样品,胎菊中除4-亚甲基-1-(1-甲基乙基)双环[3.1.0]2-己烯外,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均远高于黄色雪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有明显差异,其中雪菊种多数挥发性成分含量高于黄色雪菊及雪菊叶,而茎的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少且含量较低。结论:雪菊种、雪菊叶与黄色雪菊主要挥发性成分种类差异不大,有综合利用的可能。此外,雪菊生长环境对其挥发性成分含量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菊 挥发性成分 综合利用 柠檬烯 1R-α-蒎烯 气相色谱-质谱 顶空
原文传递
昆仑雪菊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艾尔肯.塔西铁木尔 黄蕊芳 +1 位作者 刘晓峰 熊进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研究昆仑雪菊的遗传毒性,为其食用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受试物为昆仑雪菊浸泡浓缩液,每毫升相当于1 g昆仑雪菊干品。Ames试验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分别设昆仑雪菊浸泡浓缩液0.008、0.04、0.2、1、5 mg/皿组和1.25... 目的研究昆仑雪菊的遗传毒性,为其食用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受试物为昆仑雪菊浸泡浓缩液,每毫升相当于1 g昆仑雪菊干品。Ames试验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分别设昆仑雪菊浸泡浓缩液0.008、0.04、0.2、1、5 mg/皿组和1.25、2.5、5 mg/ml组,直接计数培养基上各菌株的回变菌落数和染色体畸变细胞数。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小鼠精原细胞或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均设昆仑雪菊浸泡浓缩液低、中、高剂量组(5、10、20 g/kg),各试验分别镜检计数每只动物1 000个嗜多染红细胞(PCE)、1 000个完整精子、100个中期分裂相细胞,记录有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数量、畸变精子类型和数目、染色体畸变细胞数。结果昆仑雪菊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本研究未发现昆仑雪菊有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雪菊 两色金鸡菊 遗传毒性 小鼠 毒理学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雪菊的总黄酮含量 被引量:5
5
作者 冯昱龙 彭娟 +3 位作者 贺小刚 于佳萍 韩想 楚刚辉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9-284,共6页
建立了一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测定不同产地雪菊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以10个不同产地的100份雪菊样品为对象,采用NaNO_(2)-Al(NO_(3))_(3)比色法对来自不同产地的雪菊进行总黄酮含量测定;通过不同产地雪菊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和对应的... 建立了一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测定不同产地雪菊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以10个不同产地的100份雪菊样品为对象,采用NaNO_(2)-Al(NO_(3))_(3)比色法对来自不同产地的雪菊进行总黄酮含量测定;通过不同产地雪菊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和对应的总黄酮含量,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雪菊总黄酮含量的快速测定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连续小波变换与标准正态变换的方法进行光谱预处理,所建立的定量模型稳健有效,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862,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为0.6259,预测残差值为4.0907,预测回收率为93.06%~104.64%。说明通过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实现快速测定不同产地雪菊中总黄酮的含量,该方法预测效果良好,结果准确,对快速、无损地测定其他植物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菊 近红外光谱 总黄酮 快速测定 化学计量学 无损
下载PDF
不同产地昆仑雪菊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杜鹃 吴津蓉 吴忠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3-16,共4页
采用化学发光法比较不同产地昆仑雪菊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3种不同产地、海拔的雪菊水提物均能有效地清除O_2^-·、HO·和H_2O_2,只是对不同的自由基清除效果不同。和田高原雪菊对O_2^-·、HO·的清除效果... 采用化学发光法比较不同产地昆仑雪菊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3种不同产地、海拔的雪菊水提物均能有效地清除O_2^-·、HO·和H_2O_2,只是对不同的自由基清除效果不同。和田高原雪菊对O_2^-·、HO·的清除效果都是好的,达坂城平原雪菊对H_2O_2的清除效果最好,田高高原雪菊和喀什高原雪菊对HO·的清除效果都优于维生素C,不同产地、海拔雪菊中黄酮含量与O_2^-·、HO·的清除率之间相关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产地 雪菊 抗氧化性
下载PDF
雪菊活性成分提取及引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江虹 秦勇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46-50,共5页
雪菊原产于美国中西部,是中国西部地区广为栽培的一种植物,现今已逐渐作为一种茶饮普及开来。雪菊中含有多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主要对近些年来雪菊活性成分提取、引种及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 雪菊原产于美国中西部,是中国西部地区广为栽培的一种植物,现今已逐渐作为一种茶饮普及开来。雪菊中含有多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主要对近些年来雪菊活性成分提取、引种及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能对雪菊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菊 活性成分 引种 组织培养
下载PDF
雪菊与芦荟醇提物对UVB导致的小鼠皮肤光损伤的保护作用
8
作者 李阳 史友航 +2 位作者 吕青遥 焦鸿雁 焦士蓉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7-1354,共8页
雪菊和芦荟在保护皮肤光损伤方面有极大的潜力。文章研究了雪菊和芦荟的乙醇提取物对户外紫外线(Ultraviolet radiation B,UVB)诱导的小鼠皮肤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对照组(MC组)、雪菊醇提物组(SCAE... 雪菊和芦荟在保护皮肤光损伤方面有极大的潜力。文章研究了雪菊和芦荟的乙醇提取物对户外紫外线(Ultraviolet radiation B,UVB)诱导的小鼠皮肤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对照组(MC组)、雪菊醇提物组(SCAE组)、芦荟醇提物组(AVAE组)、雪菊芦荟醇提物组(SCAE+AVAE组)。通过对受损皮肤中抗氧化指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和小鼠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的测定,初步揭示预防小鼠皮肤光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MC组相比,三个干预组对UVB诱导的小鼠皮肤外观均有明显改善,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得出,SCAE+AVAE组和SCAE组比AVAE组效果更好,小鼠皮肤更加健康有弹性。三个干预组也可降低UVB诱导小鼠皮肤的氧化应激损伤,SCAE+AVAE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仅为(28.18±4.25) nmol/mgprot,显著低于其他组;SCAE+AVAE组三种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也显著升高。SCAE+AVAE组较单独醇提物组效果更佳,HYP含量达到了(4.12±0.18)μg/mg。三个干预组均可下调炎症因子含量,抑制炎症反应,其中SCAE+AVAE组效果更优,涂抹SCAE+AVAE使白细胞介素-1 (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活性分别降低了38.93%,43.31%,46.34%。雪菊和芦荟的协同作用在护肤美容等领域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菊 芦荟 UVB照射 皮肤光损伤 协同作用
下载PDF
雪菊的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罗琼枝 武亚楠 +5 位作者 齐磊 张娟 田亚宁 木合布力.阿不力孜 吴浩忠 张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6-341,共6页
目的对雪菊进行生药学研究,为雪菊的基原鉴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雪菊性状以及组织构造和粉末显微特征进行观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雪菊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并建立其指纹图谱,从药材性状、显微、理化方面对雪菊进行生药学研究。结... 目的对雪菊进行生药学研究,为雪菊的基原鉴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雪菊性状以及组织构造和粉末显微特征进行观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雪菊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并建立其指纹图谱,从药材性状、显微、理化方面对雪菊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雪菊性状特征,头状花序符合菊科共有特征,舌状花两色,上半部黄色,基部约1/2处紫褐色;粉末显微特征,黄色具刺的球形花粉粒、淡黄色至棕红色的分泌道碎片、乳头状突起的单细胞毛、花药基部细胞和花粉囊内壁细胞为其较明显的特征;建立了雪菊HPLC指纹图谱。结论雪菊性状特征符合菊科共有特征,与其同属植物剑叶金鸡菊和大花金鸡菊相比特征明显;研究补充雪菊生药学研究的不足,为雪菊系统的基原鉴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菊 生药学 性状特征 显微特征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显色法测定甘孜雪菊总黄酮含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继红 王静霞 李俊儒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0年第6期131-135,共5页
芦丁为标准品,弱碱条件下铝盐为显色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黄酮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在2-2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回收率89.3-99.6%,RSD:0.8-4.7%。分别用90%乙醇和沸水对甘孜雪菊和杭白菊进行提取,用该法对不同品种菊花中总黄酮含... 芦丁为标准品,弱碱条件下铝盐为显色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黄酮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在2-2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回收率89.3-99.6%,RSD:0.8-4.7%。分别用90%乙醇和沸水对甘孜雪菊和杭白菊进行提取,用该法对不同品种菊花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甘孜雪菊中测出的总黄酮(31.5%)含量远高于杭白菊(6.84%),也比文献报道的新疆雪菊的含量至少高1.5倍。沸水浸泡得到甘孜雪菊与杭白菊浸出率分别是11.53%和1.65%,说明用泡茶方式可有效摄入菊花中的黄酮类物质,但摄入量仅为总量的1/3。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不同菊花提取液,甘孜雪菊与杭白菊都含有黄酮类物质,但黄酮种类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菊 总黄酮 比较
下载PDF
雪菊及其变异类型的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卓冰雨 魏胜利 +4 位作者 冯紫薇 石玥 任蜜蜜 赵婷 张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9-77,共9页
目的比较不同批次的雪菊及其变异类型CTv-1质量,以期为雪菊的定向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解剖镜对雪菊和CTv-1头状花序的外观性状特征进行观察,通过花冠和内外苞片的石蜡切片,观察其组织构造,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 目的比较不同批次的雪菊及其变异类型CTv-1质量,以期为雪菊的定向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解剖镜对雪菊和CTv-1头状花序的外观性状特征进行观察,通过花冠和内外苞片的石蜡切片,观察其组织构造,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2种雪菊的HPLC指纹图谱、2种黄酮类化合物(马里苷和奥卡宁)含量以及雪菊总糖含量等进行研究。结果雪菊及其变异类型CTv-1在显微组织构造、指纹图谱相似度和3种成分含量上无显著差异。在外观性状方面,CTv-1的舌状花冠为纯黄色,花朵完整且不易破碎,而雪菊是由黄色和深褐色两种颜色组成。结论 2种雪菊商品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不易破碎的CTv-1更适合作为茶用雪菊,易破碎的雪菊可以作为药用原料。本研究为雪菊商品市场用途定向分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菊 变异类型 性状特征 显微构造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雪菊青稞酒酿造工艺的研究
12
作者 张有香 李惠娟 +6 位作者 朱广燕 赵国华 马延斌 任建国 赵生飞 牛青青 冯声宝 《酿酒科技》 2023年第10期77-81,88,共6页
以陈年青稞酒为酒基,雪菊为呈香呈味物质,采用复蒸馏工艺,经陈酿、过滤、勾调等工序配制得到雪菊青稞酒。酒质无色,澄清透明,有光泽,入口雪菊清凉芳香,酒香花香协调,味道怡人,口感舒畅丰满,醇厚爽口,雪菊香味绵长,富含丰富的氨基酸、黄... 以陈年青稞酒为酒基,雪菊为呈香呈味物质,采用复蒸馏工艺,经陈酿、过滤、勾调等工序配制得到雪菊青稞酒。酒质无色,澄清透明,有光泽,入口雪菊清凉芳香,酒香花香协调,味道怡人,口感舒畅丰满,醇厚爽口,雪菊香味绵长,富含丰富的氨基酸、黄酮类、萜烯类化合物,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酒 雪菊 复蒸馏工艺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菊花茶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溶出特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徐世伟 徐蓉 +3 位作者 孙雨茜 徐为民 徐寸发 王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4946-4954,共9页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同时测定菊花茶中1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并分析其溶出特性。方法以黄山贡菊、昆仑雪菊、杭白菊、胎菊4种市售菊花茶为原料,采用ICP-MS测...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同时测定菊花茶中1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并分析其溶出特性。方法以黄山贡菊、昆仑雪菊、杭白菊、胎菊4种市售菊花茶为原料,采用ICP-MS测定其中Mn、Cu、Zn、Ni、As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并按照传统的菊花茶饮用方法对不同浸泡时间及冲泡次数条件下黄山贡菊和昆仑雪菊的元素溶出特性进行研究。使用圆白菜标准参考物质(GBW10014)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结果 4种菊花茶中12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K、Fe、Se、Cd、Hg含量差异较大;Pb、Cr、Cd、Hg、As重金属元素都未超标;随冲泡次数的增加,菊花茶中微量元素的溶出量与其呈负指数降低;延长浸泡时间有助于营养元素的溶出。实验表明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86,检出限为1.443E-05~7.325E-03μg/m L,误差率都在1%~10%之间,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论本研究可为茶饮料的科学加工方法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黄山贡菊 昆仑雪菊 杭白菊 胎菊 微量元素 溶出特性
下载PDF
昆仑雪菊黄酮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斌 王丹 +1 位作者 葛红娟 宋春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3-106,共4页
为了研究昆仑雪菊黄酮提取物(KFE)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超声法提取昆仑雪菊中黄酮,乙醇浓度95%、温度40℃、时间15 min,提取3次。经过测定1 g昆仑雪菊粉末中含有0.125 g黄酮。分别用普鲁士蓝还原法、水杨酸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 为了研究昆仑雪菊黄酮提取物(KFE)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超声法提取昆仑雪菊中黄酮,乙醇浓度95%、温度40℃、时间15 min,提取3次。经过测定1 g昆仑雪菊粉末中含有0.125 g黄酮。分别用普鲁士蓝还原法、水杨酸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以及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不同浓度下KFE的还原能力,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结果表明,KFE还原能力随浓度上升而增强,但弱于维生素C;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在110 g/mL最强,清除率为18.72%,高于维生素C;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弱;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302.5 g/mL最强,清除率为94.47%;脂质体系抗氧化能力在605 g/mL最强,抑制率为54.22%。结果表明,KFE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雪菊 黄酮 抗氧化
下载PDF
维药昆仑雪菊多糖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文惠 曾诚 秦冬梅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4407-4411,共5页
目的:研究维药昆仑雪菊多糖(KSCP)对四氯化碳(CCl_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6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联苯双酯滴丸组(阳性对照,1.5 mg/10 g)和KSCP低、中、高剂量组(0.3、0.6、1.2 m... 目的:研究维药昆仑雪菊多糖(KSCP)对四氯化碳(CCl_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6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联苯双酯滴丸组(阳性对照,1.5 mg/10 g)和KSCP低、中、高剂量组(0.3、0.6、1.2 mg/10 g),每组16只,ig给药,每天1次,连续10 d。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ip 1%CCl_4菜籽油溶液诱导肝损伤。造模24 h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物(SOD)的水平,计算小鼠肝、脾指数,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病理评分,检测肝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TNF-α、IL-1水平和肝组织中MDA水平以及肝、肾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中SOD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发生肝细胞坏死、变性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病理评分明显增加(P<0.01);肝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以及Bcl-2/Bax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KSCP对CCl_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抗炎及调节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药 昆仑雪菊多糖 急性肝损伤 预防作用 抗炎 细胞凋亡 小鼠
下载PDF
昆仑雪菊水提取物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贵林 刘敏 +3 位作者 葛红娟 宋春梅 王丹 张平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2-245,共4页
目的:研究昆仑雪菊对小鼠的抗疲劳及抗氧化作用。方法:昆明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昆仑雪菊低剂量组(0.2 g/kg)、中剂量组(0.4 g/kg)、高剂量组(0.8 g/kg)和对照组(蒸馏水组)4组,连续灌胃30 d,观察小鼠疲劳转棒时间、跑步机电击次数;测... 目的:研究昆仑雪菊对小鼠的抗疲劳及抗氧化作用。方法:昆明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昆仑雪菊低剂量组(0.2 g/kg)、中剂量组(0.4 g/kg)、高剂量组(0.8 g/kg)和对照组(蒸馏水组)4组,连续灌胃30 d,观察小鼠疲劳转棒时间、跑步机电击次数;测定血浆中SOD、GSH活性及MDA、血乳酸、血尿素氮的含量。结果:昆仑雪菊能明显延长小鼠疲劳转棒时间、减少跑步机电击次数,提高血清中SOD和GSH-Px的活力,降低MDA、乳酸和血清尿素氮含量。结论:昆仑雪菊具有抗疲劳及抗氧化功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乳酸、血尿素氮生成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雪菊 抗疲劳 抗氧化
原文传递
立地条件对昆仑雪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刚 帕丽达 +3 位作者 朱军 樊丛照 吴明玉 李晓瑾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12期1060-1063,共4页
目的:探索栽培环境对昆仑雪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昆仑雪菊的道地性。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不同产地的昆仑雪菊总提物成分比对;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不同产地昆仑雪菊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浸泡法比对不同产地昆仑雪菊浸出液的色度。结果... 目的:探索栽培环境对昆仑雪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昆仑雪菊的道地性。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不同产地的昆仑雪菊总提物成分比对;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不同产地昆仑雪菊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浸泡法比对不同产地昆仑雪菊浸出液的色度。结果:在GF254预制硅胶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8∶1∶1)为展开剂,证实不同产地昆仑雪菊成分构成基本相似,与金鸡菊有明显差异;不同产地昆仑雪菊总黄酮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含量分别为18.33%、27.05%、32.93%、24.57%、26.94%、17.33%、26.17%、20.47%、23.68%、17.49%、24.25%;不同产地昆仑雪菊浸泡6次后色泽变化有显著差异。结论:不同海拔及不同采收期与昆仑雪菊的品质具有相关性,提示昆仑雪菊具有产品道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雪菊 两色金鸡菊 薄层色谱 总黄酮 色度
下载PDF
昆仑雪菊水提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邦能 舒畅 +3 位作者 杜玫 刘晓富 杨丽霞 李雪英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昆仑雪菊水提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将2型糖尿病小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吡格列酮组、阳性对照组,昆仑雪菊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10只。正常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日以0.001 m L/kg灌服0.9... 目的:探讨昆仑雪菊水提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将2型糖尿病小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吡格列酮组、阳性对照组,昆仑雪菊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10只。正常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日以0.001 m L/kg灌服0.9%氯化钠溶液;昆仑雪菊高、中、低剂量组每日分别以0.4、0.2、0.1 g/kg浓度按0.01 m L/g体质量灌服昆仑雪菊水溶液;吡格列酮组按每日0.01 g/kg灌服吡格列酮水溶液,1次/d,连续35天。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及餐前、餐后2小时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昆仑雪菊可显著降低病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值,效果优于吡格列酮;而在降低2小时血糖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方面与吡格列酮药效相当。结论:昆仑雪菊具有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胰岛素水平及改善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糖 昆仑雪菊 小鼠
下载PDF
昆仑雪菊表型性状及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樊丛照 郎乾坤 +3 位作者 朱军 王果平 宋海龙 李晓瑾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10期1367-1371,1391,共6页
目的:从表型性状和分子学角度研究双色金鸡菊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方法:对双色金鸡菊19个采集地120份供试样品的10个表型性状进行统计,并用14条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电泳检测后统计条带;使用SPSS 21.0... 目的:从表型性状和分子学角度研究双色金鸡菊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方法:对双色金鸡菊19个采集地120份供试样品的10个表型性状进行统计,并用14条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电泳检测后统计条带;使用SPSS 21.0等软件分析表型数据,PopGene 32分析条带统计结果。结果:表型性状中株高的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最高,其次是花冠大小和花色差异、茎杆粗细;聚类结果可将19个采集地样品聚为两大类,其中引种高海拔山区的双色金鸡菊有聚在一起的趋势。ISSR-PCR扩增结果显示双色金鸡菊在物种水平上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不同产地有明显的遗传分化;聚类结果将19个采集地的双色金鸡菊分为5大类,皮山县等高海拔地区样品在遗传物质上显示出较强的地域性。结论:昆仑雪菊种质资源存在地域性的遗传分化,表型性状和ISSR分子标记可对昆仑雪菊的种质资源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雪菊 双色金鸡菊 表形性状 I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昆仑雪菊饮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姬华 彭红艳 王庆玲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9-144,共6页
以昆仑雪菊、红茶、冰糖为主要原料,研制昆仑雪菊饮料。采用浸提的方法,通过对各种单因素的分析得到基本工艺条件,选取对雪菊和红茶浸提率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茶水比进行正交实验优化分析,得到雪菊浸提的最佳条件为... 以昆仑雪菊、红茶、冰糖为主要原料,研制昆仑雪菊饮料。采用浸提的方法,通过对各种单因素的分析得到基本工艺条件,选取对雪菊和红茶浸提率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茶水比进行正交实验优化分析,得到雪菊浸提的最佳条件为:温度80℃,时间15 min,雪菊与水比1:140;红茶浸提的最佳条件为:温度80℃,时间20 min,红茶与水比1:100。浸提液调配时,昆仑雪菊、红茶原液稀释倍数各为5倍,雪菊与红茶比例为7:3,冰糖添加量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雪菊 红茶 调配 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