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黑粉菌的加工利用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石太渊 孙大为 +2 位作者 张锐 张华 姜福林 《农产品加工(下)》 2006年第9期28-30,32,共4页
玉米黑粉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尤其是K,Fe,Se含量较高)、维生素、真菌多糖以及人体必需氨基酸。因此,玉米黑粉菌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是开发保健食品的优质天然原料,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玉米 黑粉菌 利用
下载PDF
甘肃省饲用植物的黑粉菌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生荣 薛福祥 白宏彩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9-61,共3页
文章报道了甘肃省饲用植物及作物上的黑粉菌共30种,分属于8个属。其中四个甘肃省新记录种,即竹黑粉菌、银莲花条黑粉菌、小孢黑粉菌和条纹黑粉菌。2个新寄主记录,即老芒麦为坚黑粉菌新寄主,赖草为茎黑粉菌新寄主。
关键词 黑粉菌 甘肃 饲用植物
下载PDF
甘蔗应答黑穗病菌侵染相关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宋奇琦 Pratiksha Singh +4 位作者 Rajesh Kumar Singh 王露蓉 农友业 杨丽涛 李杨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0-655,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甘蔗品种与黑穗病菌长期互作过程中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为甘蔗应答黑穗病菌侵染的抗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抗黑穗病品种桂糖29号和感黑穗病品种崖城71-374,用浸渍法接种黑穗病菌,对照组用无菌... 【目的】研究不同甘蔗品种与黑穗病菌长期互作过程中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为甘蔗应答黑穗病菌侵染的抗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抗黑穗病品种桂糖29号和感黑穗病品种崖城71-374,用浸渍法接种黑穗病菌,对照组用无菌水模拟接菌。在接菌后30、60、90和180 d取甘蔗+1位叶为样品,分析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和乙烯(ETH)含量的变化。【结果】在整个侵染期间,两个甘蔗品种叶片的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活性及IAA、CTK含量呈逐步降低或波动下降趋势,均在接种后180 d达最低值,而CAT活性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在接种后180 d达最高值;其中抗性品种桂糖29号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和ETH含量在整个浸染过程均高于感病品种崖城71-374。【结论】甘蔗在不同时期应答黑穗病菌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不同,感病品种与抗病品种的防御机制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黑穗病菌 酶活性 内源激素
下载PDF
茭白遗传多样性与育种技术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义满 柯卫东 +5 位作者 黄新芳 李峰 彭静 朱红莲 黄来春 李明华 《长江蔬菜》 2009年第08X期1-4,共4页
茭白产品器官是茭白植株受菰黑粉菌侵染膨大后形成的肉质茎。通过分析茭白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认为茭白遗传变异来源很可能主要来自菰黑粉菌的遗传变异。讨论了茭白育种技术及需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茭白 菰黑粉菌 遗传多样性 遗传变异 选种
下载PDF
玉米黑粉菌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石太渊 王霁 +2 位作者 孙大为 张锐 姜福林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144,150,共4页
对玉米黑粉菌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探讨浸提次数、时间、料液比和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料液比、次数,提取时间的影响最小;玉米... 对玉米黑粉菌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探讨浸提次数、时间、料液比和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料液比、次数,提取时间的影响最小;玉米黑粉菌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为1∶40的料液比,80℃水浴条件下,浸提3次,每次浸提2h,其水溶性粗多糖提取率为约10%。胰蛋白酶法与Sevage法结合使用脱除蛋白质时,玉米黑粉菌粗多糖的纯化效果优于单独使用Sevage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黑粉菌粉 多糖 提取 纯化
原文传递
丝黑穗病菌侵染对转Bt基因玉米抗病性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小文 李吉崇 +1 位作者 郭玉海 董学会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62,共8页
为明确外源Bt基因的导入对玉米抗病性的影响,本研究以转Bt基因玉米株系和其受体亲本郑58为材料,比较了接种丝黑穗病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Kühn)Clint.)后转Bt基因玉米防御酶系统、激素水平及次生代谢的变化情况,探讨了转Bt基... 为明确外源Bt基因的导入对玉米抗病性的影响,本研究以转Bt基因玉米株系和其受体亲本郑58为材料,比较了接种丝黑穗病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Kühn)Clint.)后转Bt基因玉米防御酶系统、激素水平及次生代谢的变化情况,探讨了转Bt基因玉米对病害抗性的相关生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接种丝黑穗病菌后,转Bt基因玉米在吐丝期的发病率达到24%,单穗总粒重较对照下降18%,百粒重下降12%,而郑58发病率为15%,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转Bt基因玉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防御酶活性比郑58玉米在抵御病害侵染时表现的较弱,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膜脂过氧化程度较为严重,这可能是造成转Bt基因玉米产量下降明显的原因之一。生育前期生长素(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含量明显下降,而脱落酸(ABA)含量明显升高使得转Bt基因玉米生长受限,同样造成产量的显著下降。此外,在各个生育时期体内的单宁和总酚的含量都低于其受体郑58玉米,生化防御机制受限也可能造成抗病性的降低,进而产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转BT基因 丝黑穗病菌 保护酶
原文传递
从进口早熟禾种子中检出的一种腥黑粉菌与其近似种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加凤 廖芳 +2 位作者 刘鹏 刘跃庭 黄国明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38,共7页
早熟禾是优良的草坪草和牧草,近年来,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多次从进境的草地早熟禾、加拿大早熟禾及一年生早熟禾上截获一种腥黑粉菌,暂名为Tilletia sp.。针对T.sp.、早熟禾上的形态相近的T.sterilis、T.togwateei,以及同属近似种雀麦... 早熟禾是优良的草坪草和牧草,近年来,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多次从进境的草地早熟禾、加拿大早熟禾及一年生早熟禾上截获一种腥黑粉菌,暂名为Tilletia sp.。针对T.sp.、早熟禾上的形态相近的T.sterilis、T.togwateei,以及同属近似种雀麦腥黑粉菌T.bromi和禾草腥黑粉菌T.fusca在冬孢子形态特征、萌发特性及细胞学性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比较。结果表明,Tilletia sp.与T.sterilis、T.togwateei存在较大差异,与T.bromi和T.fusca差别不明显;截获菌与Tilletia sp.在菌瘿、冬孢子形态特征上与T.bromi更为接近,根据研究结果将Tilletia sp.定名为T.bro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禾 腥黑粉菌 冬孢子 形态与萌发特征
原文传递
稻曲病菌有性世代和子囊孢子侵染水稻过程的研究
8
作者 王国良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1995年第Z1期3-9,共7页
田间调查表明,田间稻曲病菌菌核形成量,其幅度每亩为0~318粒,每亩加权平均为18.69~36.75粒。自然条件下越冬后菌核到早稻孕穗时,其萌发率旱田、水田分别为60.6%和22.8%。室内高湿培养二年总萌发率高达98%其中第一年萌发率为77.2%... 田间调查表明,田间稻曲病菌菌核形成量,其幅度每亩为0~318粒,每亩加权平均为18.69~36.75粒。自然条件下越冬后菌核到早稻孕穗时,其萌发率旱田、水田分别为60.6%和22.8%。室内高湿培养二年总萌发率高达98%其中第一年萌发率为77.2%第二年为20.8%。菌核形成子座必需有一定光照。高湿、25℃、光照条件最有利菌核萌发,形成子座和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长度变化同光、暗条件和子座成熟度有关。子囊孢子易萌发直接在孢子两端形成小孢子。加水稻花器或0.5%葡萄糖液能显著地促使子囊孢子快速萌发并形成多个小孢子。该小孢子通过直接形成侵染钉或先形成芽管,附着孢然后侵染水稻。侵染主要集中在处于破口前期的水稻柱头的乳头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菌 有性世代 子囊孢子 侵染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