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垄栽培甘蔗试验增产效果 被引量:96
1
作者 韦本辉 甘秀芹 +7 位作者 申章佑 宁秀呈 陆柳英 韦广泼 李艳英 胡泊 刘斌 吴延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544-4550,共7页
【目的】评价粉垄栽培技术相比于传统栽培方法种植甘蔗的优势所在。【方法】选用新台糖22号和柳城03-1137两个品种,在不同地区进行粉垄栽培和传统栽培比较试验,在甘蔗工艺成熟期进行根系、绿叶、蔗茎性状、产量、品质及冬笋芽数等调查... 【目的】评价粉垄栽培技术相比于传统栽培方法种植甘蔗的优势所在。【方法】选用新台糖22号和柳城03-1137两个品种,在不同地区进行粉垄栽培和传统栽培比较试验,在甘蔗工艺成熟期进行根系、绿叶、蔗茎性状、产量、品质及冬笋芽数等调查测定。【结果】粉垄栽培与传统栽培相比,根系鲜重增加了115.05%—146.48%;完全展开绿叶数(功能叶片)增加14.65%—19.35%;蔗茎产量增加21.91%—27.35%;甘蔗蔗糖含量、蔗汁蔗糖含量分别增加3.81%—5.17%、3.63%—5.75%,蔗汁还原糖分降低5.50%—9.76%;宿根冬笋芽数增加47.64%—197.70%。【结论】粉垄栽培的甘蔗,根系特别发达,功能叶片数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改善,冬笋芽数增加。粉垄栽培方法是一项较好的栽培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栽培 产量 品质 “根”本理论 水肥均衡供给 甘蔗
下载PDF
稻田粉垄冬种马铃薯试验 被引量:45
2
作者 韦本辉 甘秀芹 +9 位作者 陈耀福 申章佑 罗学夫 陆柳英 胡泊 李艳英 吴延勇 刘斌 韦广泼 宁秀呈 《中国马铃薯》 2011年第6期342-344,共3页
利用粉垄栽培技术在国内首次进行稻田粉垄冬种马铃薯试验,探索粉垄栽培技术对马铃薯的增产效应。以荷兰15为试验材料,进行在稻田粉垄栽培和传统栽培冬种对比试验,粉垄整地稻田耕层深度为20 cm、松土厚度达30 cm,分别比传统整地增加5 cm... 利用粉垄栽培技术在国内首次进行稻田粉垄冬种马铃薯试验,探索粉垄栽培技术对马铃薯的增产效应。以荷兰15为试验材料,进行在稻田粉垄栽培和传统栽培冬种对比试验,粉垄整地稻田耕层深度为20 cm、松土厚度达30 cm,分别比传统整地增加5 cm和10 cm。试验结果显示:与传统栽培方式(CK)相比,粉垄栽培的马铃薯株高增加33.03%,根系数量和长度分别增加37.56%、52.04%;产量增加25.05%,商品薯率增加3.7个百分点。表明粉垄栽培技术可以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并提高商品薯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 稻田 马铃薯 冬种 产量
下载PDF
农耕新方法粉垄整地土壤速效养分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韦本辉 甘秀芹 +9 位作者 陈保善 韦广泼 申章佑 宁秀呈 陆柳英 何彰杰 胡泊 李艳英 莫润秀 吴延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42-45,共4页
取旱地粉垄0~30、0~40、0~50、0~60 cm和水田0~40 cm土壤剖面样品,以其相对应的原土为对照,测定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含量和有效硼、铜、锌、锰含量。结果显示,粉垄整地后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含量均比原土增加,旱地有机质、速效氮... 取旱地粉垄0~30、0~40、0~50、0~60 cm和水田0~40 cm土壤剖面样品,以其相对应的原土为对照,测定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含量和有效硼、铜、锌、锰含量。结果显示,粉垄整地后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含量均比原土增加,旱地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增加量分别为3.02%~35.16%、6.80%~39.54%、2.81%~44.46%、7.72%~53.71%,微量元素硼、铜、锌、锰的有效含量增加;水田粉垄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的增加量分别为19.64%、24.02%、24.27%、57.78%,硼、铜、锌等微量元素含量增加。提出了作物栽培的新理论——"根"本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整地 活化利用 速效养分 含量增加 “根”本理论
下载PDF
粉垄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花生根系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高伟 张俊 +5 位作者 郝西 刘娟 崔亚男 张曼 张朋磊 臧秀旺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71,86,共6页
研究了新型耕作方法(粉垄耕作)对之后两年花生田土壤物理性状及花生根系、产量的影响,为通过耕作方法获得花生高产提供理论依据。以豫花22号为材料,设旋耕(CK)、粉垄25 cm、粉垄40 cm三个处理,于前茬冬小麦播种前进行,其他田间操作均保... 研究了新型耕作方法(粉垄耕作)对之后两年花生田土壤物理性状及花生根系、产量的影响,为通过耕作方法获得花生高产提供理论依据。以豫花22号为材料,设旋耕(CK)、粉垄25 cm、粉垄40 cm三个处理,于前茬冬小麦播种前进行,其他田间操作均保持一致。试验结果表明,粉垄耕作对土壤性状、作物根系发育和产量构成影响较大。与对照相比,粉垄40 cm处理土壤容重降低12%,土壤孔隙度增加17.20%,花生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分别增加111.90%、93.37%、42.09%,根干质量提高54.55%,增产21.55%。粉垄耕作措施能有效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根系发育,增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粉垄 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 根系 产量构成
下载PDF
粉垄耕作技术在饲草种植上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5
5
作者 韩锁义 秦利 +5 位作者 刘华 张忠信 齐飞艳 臧秀旺 王素霞 王忠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97-1600,共4页
牧草是发展家畜禽生产的重要基础,牧草中含有家畜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及对家畜健康特别重要的粗纤维。不合理的耕作及人为因素导致牧草产量降低与品质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粉垄耕作技术在有效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还可使牧草品... 牧草是发展家畜禽生产的重要基础,牧草中含有家畜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及对家畜健康特别重要的粗纤维。不合理的耕作及人为因素导致牧草产量降低与品质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粉垄耕作技术在有效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还可使牧草品质改善,产量增加20%以上。本文就粉垄耕作在牧草上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旨在为有效提高牧草产量及品质、改善草地环境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 牧草 现状
下载PDF
Yield Increasing and Quality Improving Effects of Smash-ridging Method("4453" Effects) and Its Potential in Benefiting the Nation and the People 被引量:4
6
作者 韦本辉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10期1767-1769,共3页
Yuan Longping proposed that smash-ridging technology could be extend-ed widely nationwide. ln the research, smash-ridging technology reconstruct cultiva-tion layers with loose soils in agricultural fields, creating "... Yuan Longping proposed that smash-ridging technology could be extend-ed widely nationwide. ln the research, smash-ridging technology reconstruct cultiva-tion layers with loose soils in agricultural fields, creating "4453" effects, as fol ows: "Four increases" include to increase loosen soil quantity in cultivation layers, soil nutri-ents use, "water pool" in soils, and "oxygen pool" in soils. Four reductions are to reduce soil erosion, carbon emission, salt content and heavy metal in soils. Five resistances refer to improve crop resistance capacity in terms of drought, high tem-perature, lower temperature, disease and lodging. Three improvements indicate to enhance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over 10%, yield in 10%-30% and quality over 5%. lt is researched that without additional chemical fertilizer, yield could increase by 10% by labor force, animal, tractor or smash-ridging machine. What’s more, by smash-ridging cultivation, the depth can be 20 times or higher compared with tractor cultivation, with looser soils. lt is estimated that if smash-ridging cultivation is applied once in agricultural lands in China, present soil layers can be twice as deep as present. Specifical y, the thickness of loose soil-layers could be extended from 10-18 cm at present to 25-35 cm, and natural rainfal would increase by 40 bil ion cm3. After vitalization of soil nutrients, chemical fertilizer would decrease by 7 bil ion kg, and the increased c rops would feed more than 300 mil ion population as per yield at 7 5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sh-ridging technology Extension nationwide lncrease range in 10%-30% Supporting more 300 mil ion population"4453" effects Development potential
下载PDF
粉垄整地与传统整地方式种植玉米和花生效果比较 被引量:70
7
作者 韦本辉 甘秀芹 +9 位作者 陈保善 申章佑 俞建 宁秀呈 陆柳英 韦广泼 胡泊 莫润秀 李艳英 吴延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16-3219,共4页
[目的]研究粉垄整地与传统整地种植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差异性。[方法]采用专用型机械将土壤垂直旋磨粉碎并自然悬浮成垄的粉垄整地与拖拉机整地、畜力整地和人力整地3种方式比较,以玉米、花生为供试作物品种,各个处理全期均不施肥。测定... [目的]研究粉垄整地与传统整地种植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差异性。[方法]采用专用型机械将土壤垂直旋磨粉碎并自然悬浮成垄的粉垄整地与拖拉机整地、畜力整地和人力整地3种方式比较,以玉米、花生为供试作物品种,各个处理全期均不施肥。测定玉米、花生前期的根系长度和数量,后期功能叶片的光合特性及产量。[结果]与拖拉机整地、畜力整地和人力整地相比,粉垄整地种植的玉米、花生前期的根系长度增加18%以上,数量增加15%以上,后期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提高10%以上,产量增加8%以上。[结论]粉垄整地方式种植的作物比传统整地的根系发达,光合效率提高,产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整地 垂直旋磨 “根”本理论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粉垄后第6季稻田土壤变化与水稻产量品质分析 被引量:35
8
作者 甘秀芹 韦本辉 +5 位作者 刘斌 申章佑 劳承英 李艳英 胡泊 吴延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03-1607,共5页
[目的]研究稻田粉垄后第6季土壤及产量、品质状况,为粉垄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粉垄后第6季水稻收获期测定耕层土壤深度、土壤容重、土壤全氮磷钾含量、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并进行水稻产量测... [目的]研究稻田粉垄后第6季土壤及产量、品质状况,为粉垄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粉垄后第6季水稻收获期测定耕层土壤深度、土壤容重、土壤全氮磷钾含量、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并进行水稻产量测定和品质分析,与常规耕作(对照)相比,分析粉垄耕作处理后对第6季稻田土壤状况和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稻田粉垄耕作深度20~22 cm,至第6季时仍保持22 cm,耕作层加深7 cm,土壤容重降低10.56%,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每公顷分别增加48.46%、23.85%和32.89%,土壤全氮、磷、钾含量分别增加25.03%、31.12%和25.59%,有机质含量增加21.46%;第6季稻谷产量增产1832.7 kg/ha,增幅22.65%;粉垄第1~6季平均每季增产897.75 kg/ha,增幅11.10%,净效益平均每季增加21.82%;且品质改善,粉垄稻米整精米率提高4.35%;稻米垩白粒率降低25%,由二级升为一级;稻米垩白度下降43.75%;稻米蛋白质提高13.58%,由三级升为二级.[结论]稻田粉垄耕作一次后,至第6季时仍可有效加深土壤耕作层、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对水稻具有持续增产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 水稻 土壤理化性质 持续增产 品质
下载PDF
粉垄耕作对土壤性质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江汉 何文寿 《东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5,共6页
针对连年旋耕而引起犁底层上移、耕层变浅、土壤质量退化导致作物产量低下等问题,研究粉垄耕作技术对土壤性状的改良效应。本试验设置粉垄耕作(F30:耕作深度0~30 cm)、粉垄耕作(F45:耕作深度0~45 cm),以传统旋耕(C15:耕作深度0~15 cm)... 针对连年旋耕而引起犁底层上移、耕层变浅、土壤质量退化导致作物产量低下等问题,研究粉垄耕作技术对土壤性状的改良效应。本试验设置粉垄耕作(F30:耕作深度0~30 cm)、粉垄耕作(F45:耕作深度0~45 cm),以传统旋耕(C15:耕作深度0~15 cm)为对照,探究粉垄耕作对马铃薯产量、土壤物理性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15处理相比,粉垄耕作后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含水量,协调土壤三相比,有助于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F30、F45处理马铃薯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6.48%、10.19%,商品薯率分别提高4.46%、6.83%。此外,经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分后,以0~45 cm耕作深度进行粉垄耕作对土壤的综合改良效果最佳。可见,粉垄耕作技术可为雨养农业区提供一种有效的新型耕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耕作 产量 土壤物理性状 土壤微生物
原文传递
粉垄耕作对河套灌区盐碱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杨博 屈忠义 +5 位作者 孙慧慧 杨威 王丽萍 刘霞 张如鑫 王麒源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2-59,共8页
【目的】探究粉垄耕作对河套灌区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原位小区试验,设置粉垄耕作处理,以常规耕作为对照,测定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质量、全氮量、微生物菌落数等指标,分析粉垄处理和对照各指标在... 【目的】探究粉垄耕作对河套灌区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原位小区试验,设置粉垄耕作处理,以常规耕作为对照,测定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质量、全氮量、微生物菌落数等指标,分析粉垄处理和对照各指标在同一土壤深度下的差异性。【结果】与常规耕作相比,粉垄耕作0~40 cm深度土壤可溶性全盐量及pH值显著降低;粉垄耕作可使土壤体积质量显著降低、增大土壤孔隙度并降低土壤三相比,尤其在20~30 cm深度的表现更为明显;粉垄耕作增加了0~40 cm深度土壤有机质量、全氮量及水稳性团聚体量,且粒径在0.25~1.00 mm的团聚体量增加明显;粉垄耕作增加了0~40 cm深度土壤微生物菌落数,相比而言20~40 cm深度的土壤微生物菌落数增加更显著。【结论】粉垄耕作可显著改善河套灌区盐碱地土壤理化生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耕作 土壤体积质量 土壤孔隙度 有机质 水稳性团聚体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粉垄栽培对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周灵芝 韦本辉 +7 位作者 甘秀芹 刘斌 申章佑 李艳英 周佳 劳承英 胡泊 吴延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9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粉垄栽培甘蔗的增产机制,为粉垄甘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桂糖4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粉垄耕作栽培和传统耕作栽培对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粉垄栽培有利于提高甘蔗的出苗率和分蘖率,粉垄甘蔗的出苗率比对... [目的]探讨粉垄栽培甘蔗的增产机制,为粉垄甘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桂糖4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粉垄耕作栽培和传统耕作栽培对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粉垄栽培有利于提高甘蔗的出苗率和分蘖率,粉垄甘蔗的出苗率比对照增加20.7%,分蘖率比对照增多25.4%;粉垄甘蔗的月生长速度比对照快6.4%~53.7%;蔗茎增粗7.7%~23.8%;粉垄蔗茎产量为191.25 t/hm^2,比对照增产18.2%。相关分析显示,有效茎数、茎长和茎径3个性状对蔗茎产量影响由大到小为茎长、茎径、有效茎数。[结论]粉垄栽培是一项适宜甘蔗优质高产生产的新技术,可加以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 甘蔗 生长 产量
下载PDF
粉垄耕作对新疆盐碱土理化性质及棉花生长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孙美乐 蔺国仓 +4 位作者 回经涛 仙鹤 任向荣 张润龙 杨净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64,共7页
为了明确粉垄耕作后结合大水漫灌洗盐措施对新疆盐碱土理化性质及棉花生长指标、产量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耕作模式,对土壤设置间隔粉垄、连续粉垄两个耕作措施,以传统翻耕为对照,对播种前、苗期、收获期3个不同时期土壤的容重、含水量、... 为了明确粉垄耕作后结合大水漫灌洗盐措施对新疆盐碱土理化性质及棉花生长指标、产量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耕作模式,对土壤设置间隔粉垄、连续粉垄两个耕作措施,以传统翻耕为对照,对播种前、苗期、收获期3个不同时期土壤的容重、含水量、总盐指标变化和棉花生长势及产量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相比,粉垄耕作降低了不同时期土壤耕作层的容重,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间隔粉垄和连续粉垄在0~40 cm降低了土壤含盐量,达到显著水平(P<0.05),以0~20 cm土层最为显著,分别比传统翻耕耕作层含盐量降低37%、37.5%,显著提高了棉花的生长势及产量,分别较传统翻耕处理增产46.2%和49.5%。间隔粉垄与连续粉垄对土壤的理化指标及棉花长势、产量影响无显著差异,说明粉垄对土壤结构影响持久,综合研究本区的土壤、自然环境等因素,可采用粉垄-传统翻耕-粉垄耕作模式,改良土壤结构,降低耕作层土壤含盐量,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 土壤理化指标 棉花生长
下载PDF
粉垄栽培水稻减施化肥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被引量:10
13
作者 甘秀芹 周灵芝 +5 位作者 刘斌 周佳 李艳英 申章佑 吴延勇 韦本辉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17-20,24,共5页
以特优582为供试材料,以常耕零施化肥(CK0)和常耕常规全量施用化肥(CK1)为对照,设置以粉垄常规全量施用化肥为基数进行6种减施化肥处理:粉垄零施肥(A0)、粉垄常规全量施用化肥(A1)、粉垄减施10%(A2)、粉垄减施20%(A3)、粉垄减施30%(A4)... 以特优582为供试材料,以常耕零施化肥(CK0)和常耕常规全量施用化肥(CK1)为对照,设置以粉垄常规全量施用化肥为基数进行6种减施化肥处理:粉垄零施肥(A0)、粉垄常规全量施用化肥(A1)、粉垄减施10%(A2)、粉垄减施20%(A3)、粉垄减施30%(A4)和粉垄减施40%(A5),对水稻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相对含量、相关产量性状和产量、效益等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粉垄A0产量比CK0增加7.98%;A1产量比CK1增产252.0 kg/hm2,增幅4.19%;A3产量最高,为6 366.0 kg/hm2,比A1、CK1分别增加1.62%、5.81%,与A1、CK1差异不显著,但其经济效益最好,达11 355.0元/hm2,比A1、CK1分别增多1 215和1 821元/hm2,增幅分别为12.0%、19.1%。由此,粉垄栽培水稻减施化肥10%~20%具有可行性;从兼顾统筹产量、效益和改善土壤污染等出发,提出在粉垄条件下水稻生产可进行减施化肥20%~30%的初步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栽培 水稻 减施肥料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岩溶区甘蔗地土壤优先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晓冰 严磊 +3 位作者 李振东 SAEED Rad 陈廷速 甘磊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6-794,共9页
岩溶区特殊的岩性地质条件,使土壤优先流现象广泛发生。以广西岩溶区内的典型农地甘蔗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染色示踪技术和图像解析方法,分别对传统耕作(CT)和粉垄耕作(SRT)方式下的田间土壤优先流特征进行分析,揭示耕作方式对岩溶... 岩溶区特殊的岩性地质条件,使土壤优先流现象广泛发生。以广西岩溶区内的典型农地甘蔗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染色示踪技术和图像解析方法,分别对传统耕作(CT)和粉垄耕作(SRT)方式下的田间土壤优先流特征进行分析,揭示耕作方式对岩溶区甘蔗地土壤优先流的发生及其空间发展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相同外部供水条件下,传统耕作甘蔗地优先流运动分化程度相对较高,多呈指状形式,且平均湿润锋下渗深度为43.19 cm,显著大于粉垄耕作(P<0.05),而粉垄耕作甘蔗地优先流以横向运动形式为主,表现为团块状湿润锋形式;②粉垄耕作甘蔗地土壤优先流发生时间显著滞后于传统耕作(P<0.05),是其1.67倍;③随土壤深度的增加,两种耕作方式下的甘蔗地土壤优先流发育程度总体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粉垄耕作甘蔗地优先流比(70.72%)和长度指数(527.12%)均显著小于传统耕作甘蔗地(P<0.05),且在土壤空间中对应的染色形态变异系数(1.19)是传统耕作的1.38倍,优先流发育程度显著低于传统耕作甘蔗地。粉垄耕作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田间土壤优先流现象,改善了田间土层中的水肥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粉垄耕作 传统耕作 优先流
下载PDF
粉垄耕作对稻谷富硒营养化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灵芝 韦本辉 +7 位作者 甘秀芹 刘斌 胡泊 申章佑 李艳英 周佳 劳承英 吴延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4期7-9,共3页
以水稻品种特优582为试材,研究常规拖拉机耕作和粉垄耕作2种耕作方式对水稻富硒(Se)营养化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垄耕作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4.19%和6.36%;粉垄稻谷硒(Se)、锌(Zn)元素含量分别增加了78.14... 以水稻品种特优582为试材,研究常规拖拉机耕作和粉垄耕作2种耕作方式对水稻富硒(Se)营养化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垄耕作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4.19%和6.36%;粉垄稻谷硒(Se)、锌(Zn)元素含量分别增加了78.14%和15.99%;砷(As)、铬(Cr)含量比对照下降;铅(Pb)、总汞(Hg)、镉(Cd)含量比对照增加,其含量在国家标准限量范围内。因此,粉垄耕作稻田对稻谷产生的营养性影响利大于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耕作 水稻 富硒 重金属
下载PDF
粉垄早稻+再生稻亩产稻谷1000公斤种植模式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泊 甘秀芹 +4 位作者 刘斌 申章佑 李艳英 吴延勇 韦本辉 《广西农学报》 2013年第3期25-28,共4页
利用粉垄农耕新技术,经粉垄栽培水稻试验表明,粉垄中低产稻田耕作层由传统耕作15—18cm增加到22—25cm,早稻利用超级稻组合种植产量达550—650kg/667m2,比传统耕作增产20%左右;粉垄水稻根系发达,早稻收获后作再生稻栽培,低位分蘖,每667m... 利用粉垄农耕新技术,经粉垄栽培水稻试验表明,粉垄中低产稻田耕作层由传统耕作15—18cm增加到22—25cm,早稻利用超级稻组合种植产量达550—650kg/667m2,比传统耕作增产20%左右;粉垄水稻根系发达,早稻收获后作再生稻栽培,低位分蘖,每667m2产量可达400kg以上。据此分析了在广西双季稻地区尤其是发展秋冬种的地区,粉垄早稻+再生稻实现"一种两收"亩产稻谷1000kg,利用再生稻比晚稻提早成熟收获20—30d发展秋冬种高值种植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栽培 再生稻 秋冬种 高值 模式
下载PDF
不同耕作和覆盖方式对广西地区甘蔗地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晓冰 朱彦光 +3 位作者 李帅 韦灵 陈廷速 甘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51-1758,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耕作和覆盖方式对甘蔗种植地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探究适宜的耕作管理方式,为广西地区甘蔗种植和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科学研究基地典型甘蔗种植区内,设置粉垄耕作+无秸秆覆盖处理(T0)、免耕... [目的]研究不同耕作和覆盖方式对甘蔗种植地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探究适宜的耕作管理方式,为广西地区甘蔗种植和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科学研究基地典型甘蔗种植区内,设置粉垄耕作+无秸秆覆盖处理(T0)、免耕+无秸秆覆盖处理(NT0)、粉垄耕作+秸秆覆盖处理(TS)和免耕+秸秆覆盖处理(NTS)等4个处理,原位监测其5、20和40 cm土层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分析其在不同时期内的土壤水热状况的变化及原因。[结果]秸秆覆盖处理(TS和NTS)相比于无覆盖处理(T0和NT0)显著降低了土壤温度(P<0.05,下同)且土温日变幅变幅较小,保持了土壤温度的稳定。粉垄耕作相比于免耕更有利于土壤热能的传导,升温迅速,在气温降低后具有增温效应。粉垄耕作和秸秆覆盖均能明显改善土壤水分状况,T0处理在试验期土壤含水量比试验开始前提高31.3%,差异显著。整个研究期内5~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同一耕作处理下,TS比T0、NTS比NT0分别高出15.4%和5.7%;同一覆盖处理下,TS比NTS、T0比NT0分别高出11.3%和2.0%,差异均显著。同时,经粉垄耕作后下层土壤水分可供给上层。[结论]粉垄耕作和秸秆覆盖均能有效调节土壤温度,提高土壤含水量,粉垄耕作+秸秆覆盖的耕作管理方式可作为广西地区甘蔗种植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耕作 免耕 秸秆覆盖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微咸水灌溉下粉垄耕作土壤水盐运移特性
18
作者 朱成立 杨花蕾 +5 位作者 冯根祥 韩莉 王策 翟亚明 冯宝平 赵涛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目的】明确微咸水灌溉条件下粉垄耕作土壤水分入渗规律及水盐运移特征。【方法】基于室内土箱试验,分析3种微咸水矿化度(0g/L(S1)、3g/L(S2)和5g/L(S3))和2种耕作(粉垄耕作(FL)和传统翻耕(FG))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和水盐运移规... 【目的】明确微咸水灌溉条件下粉垄耕作土壤水分入渗规律及水盐运移特征。【方法】基于室内土箱试验,分析3种微咸水矿化度(0g/L(S1)、3g/L(S2)和5g/L(S3))和2种耕作(粉垄耕作(FL)和传统翻耕(FG))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和水盐运移规律。【结果】水分平均入渗速率和垂直湿润锋推进速率随着微咸水矿化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水平湿润锋运移速度随着微咸水矿化度的升高而持续增加。FL处理下的土壤水分入渗速率、湿润锋推进速率相比FG处理有明显提升。Kostiakov模型可较好地拟合2种耕作措施下的土壤累积入渗量与入渗时间之间的关系(R^(2)>0.99)。灌溉后20 d,FL处理下的土壤含水率均小于相同微咸水矿化度下的FG处理;同一耕作措施下,土壤含水率随着微咸水矿化度的升高而增加。【结论】微咸水灌溉与粉垄耕作对土壤水分入渗、土壤湿润锋运移和土壤水盐再分布具有改善作用。与灌溉前相比,灌溉后20 d,FL处理下的土壤平均脱盐率为42.95%~55.98%,而FG处理下的土壤平均脱盐率为32.34%~43.29%。随着矿化度的增加,FL处理下的平均土壤电导率相比FG处理分别下降22.38%、18.54%和1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灌溉 粉垄耕作 土壤水分入渗 土壤水盐动态
下载PDF
粉垄耕作后效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9
作者 马玲芳 王娟 +5 位作者 陈萍 马文礼 解艳玲 贺萌萌 鲍举文 谷传申 《农业科学研究》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盐碱地粉垄耕作后效对下茬作物的影响,以期为通过耕作方式改良利用盐碱地提供数据支撑。在上茬作物水稻播种季,设置传统耕作(CK)、粉垄耕作35 cm(FL35)、粉垄耕作50 cm(FL50)3个处理,在水稻收获后次年播种玉米,观测不...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盐碱地粉垄耕作后效对下茬作物的影响,以期为通过耕作方式改良利用盐碱地提供数据支撑。在上茬作物水稻播种季,设置传统耕作(CK)、粉垄耕作35 cm(FL35)、粉垄耕作50 cm(FL50)3个处理,在水稻收获后次年播种玉米,观测不同处理各个时期玉米生长的情况以及收获后的产量。结果表明:粉垄耕作能够增加玉米株高、茎直径、干物质量、穗长、穗粒数、单穗籽粒质量、百粒质量,粉垄耕作通过增加穗粒数和单穗籽粒质量提高产量,各处理玉米籽粒产量大小依次为FL50(959.32 kg/667 m^(2))、FL35(799.11 kg/667 m^(2))、CK(606.82 kg/667 m^(2)),FL50、FL35产量分别较CK高58.09%、31.69%,且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与传统耕作相比,粉垄耕作对玉米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增加根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根平均直径,大小依次为FL50、FL35、CK,FL35处理的根冠比较高,FL50处理的根冠比较低。可见,粉垄耕作后效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有利于养分向地上部转移,进而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耕作 后茬玉米 生长 产量
下载PDF
粉垄耕作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及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20
作者 薄国栋 胡希好 +7 位作者 王树键 丁志勇 赵福彬 王耀斌 邰振益 刘红霞 王启业 申国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136-139,221,共5页
[目的]探究粉垄耕作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及团聚体结构影响,为粉垄耕作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青岛烟区传统翻耕(CK)为对照,对比30 cm(SM1)、40 cm(SM2)、50 cm(SM3)粉垄深度下的土壤养分及团聚体特征的影响。[结果]在相同耕作深度条... [目的]探究粉垄耕作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及团聚体结构影响,为粉垄耕作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青岛烟区传统翻耕(CK)为对照,对比30 cm(SM1)、40 cm(SM2)、50 cm(SM3)粉垄深度下的土壤养分及团聚体特征的影响。[结果]在相同耕作深度条件下,粉垄耕作技术较传统耕作能够提高植烟土壤全氮、速效磷、有效钾及有机质含量。粉垄耕作增加>2.000 mm、>1.000~2.000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及>0.250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促进大团聚体及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且以粉垄耕作深度40 cm时的养分含量、平均重量直径(MWD)及几何平均数(WMD)最大,分形维数(D)最小。[结论]粉垄耕作技术能够提高植烟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且以40 cm粉垄深度作为青岛烟区最适宜的耕作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耕作 植烟土壤 土壤养分 团聚体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