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蠕滑曲线对地铁小半径曲线轮轨接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平 郭强 +3 位作者 李晨钟 陈嘉胤 徐井芒 钱瑶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45-1153,共9页
为了降低地铁小曲线半径处钢轨的损伤,延长钢轨使用寿命,提出合适的轮轨摩擦因数和Kaker权重系数。首先,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利用SIMPACK软件建立了小半径曲线动力学模型,考虑轮轨磨耗与滚动接触疲劳的耦合关系,建立钢轨损伤模... 为了降低地铁小曲线半径处钢轨的损伤,延长钢轨使用寿命,提出合适的轮轨摩擦因数和Kaker权重系数。首先,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利用SIMPACK软件建立了小半径曲线动力学模型,考虑轮轨磨耗与滚动接触疲劳的耦合关系,建立钢轨损伤模型;其次,根据标准工况下动力学计算结果,分析小半径曲线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征,研究内侧和外侧钢轨的损伤特性,提出了最优损伤方案;然后,设置50个轮轨摩擦因数和Kalker权重系数匹配方案,分析摩擦因数和Kalker权重系数对轮轨动态相互作用和钢轨损伤特性的影响;最后,综合考虑车辆运营安全性和钢轨损伤特性,提出轮轨摩擦因数和Kaker权重系数匹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准工况下,内轨损伤形式为磨耗,外轨的磨耗程度大于内轨磨耗程度,考虑到缓和曲线上累积的疲劳损伤,外轨的使用寿命更低;Kalker权重系数越小,轮轨横向力、脱轨系数和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越小,Kalker权重系数越小且摩擦因数对轮轨动力行为、磨耗和疲劳损伤的影响越小。建议小曲线半径地段轮轨摩擦因数应不大于0.2,Kalker权重系数应该不大于0.1,此时内轨和外轨磨耗指数最大值均小于100 N,钢轨几乎不产生磨耗,内轨和外轨疲劳损伤最大值为0,大幅提升了钢轨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小曲线半径 蠕滑曲线 摩擦因数 Kalker权重系数 钢轨损伤
下载PDF
双护盾TBM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银江 《建筑技术开发》 2019年第16期72-73,共2页
双护盾TBM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施工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隧道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隧道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施工过程中硬岩掘进机的使用效果。介绍了双护盾TBM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从目... 双护盾TBM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施工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隧道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隧道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施工过程中硬岩掘进机的使用效果。介绍了双护盾TBM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从目前的施工状况,分析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双护盾TBM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施工技术的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护盾TBM 小半径曲线 地铁隧道 纠偏工作量
下载PDF
采用不等长缓和曲线优化站端小半径曲线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吕昌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9-123,共5页
由于地铁车站位置受边界条件控制,特殊情况下车站有效站台端部仅能采用小半径曲线顺接,容易导致轮轨磨耗增加,列车运行速度受限。本文在考虑规范要求的超高顺坡率、欠超高、过超高、超高时变率等曲线参数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用不等长缓和... 由于地铁车站位置受边界条件控制,特殊情况下车站有效站台端部仅能采用小半径曲线顺接,容易导致轮轨磨耗增加,列车运行速度受限。本文在考虑规范要求的超高顺坡率、欠超高、过超高、超高时变率等曲线参数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用不等长缓和曲线精细化设计站端小半径曲线的思路和方法,以增大曲线半径,改善运营条件。通过分析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朝阳山CBD站站端小半径曲线方案,认为采用不等长缓和曲线设计的实质是因为超高顺坡率、欠超高超出规范要求而需要限速,而过超高、超高时变率一般满足规范要求。最后分析了该方法在线路设计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站端小半径曲线 不等长缓和曲线 方案比选 轨道超高
下载PDF
站桥同位合建上盖钢箱梁“π”形支架门吊架设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胜 《隧道建设》 2012年第6期866-872,881,共8页
为了解决繁华城区既有道路有限空间内快速、安全架设小半径曲线钢箱梁的施工难题,依托地铁车站柱网形式及围护结构冠梁为基础,采用高位门吊及"π"形支架体系架设方案,实现了在空间受限情况下,地铁车站、市政道路及高架桥三者... 为了解决繁华城区既有道路有限空间内快速、安全架设小半径曲线钢箱梁的施工难题,依托地铁车站柱网形式及围护结构冠梁为基础,采用高位门吊及"π"形支架体系架设方案,实现了在空间受限情况下,地铁车站、市政道路及高架桥三者的和谐统一。以合肥南北高架一号线Ⅰ标明挖地铁芜湖路站及其同位合建的上盖小半径反曲线钢箱梁为例,阐述站桥同位合建理念及"π"形支架联合门吊架梁方案,并对架梁支架及架梁对地铁车站的影响进行力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站桥同位合建共用一个走廊,既减少拆迁,又节约投资,为繁华城区有限空间立体开发提出了解决思路;2)利用下卧地铁车站柱网及桩顶冠梁,"π"形支架联合门吊架设,支架简单可靠、门吊快速安全,平行流水作业,安全、快速、经济,很好地克服了"S"形小半径反向曲线反超高的空间扭曲结构曲线拟合难、安全风险大的困难;3)"π"形支架支撑体系利用了下部车站柱网结构,能满足安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桥同位合建 小半径曲线 钢箱梁 “π”形支架 高位门吊 地铁车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