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的聚乙二醇修饰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
作者 路娟 刘清飞 +1 位作者 罗国安 王义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67-1174,共8页
简要介绍了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的生理化学特性,药物的聚乙二醇修饰的优势,详细介绍了蛋白质药物和小分子药物的聚乙二醇修饰技术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认为药物的聚乙二醇修饰技术通过改变药物的分子结构,可以有... 简要介绍了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的生理化学特性,药物的聚乙二醇修饰的优势,详细介绍了蛋白质药物和小分子药物的聚乙二醇修饰技术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认为药物的聚乙二醇修饰技术通过改变药物的分子结构,可以有效地改善药物动力学和药效等性质,增加注射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同时基于药物的聚乙二醇修饰技术的优势和研究现状,评述了药物的聚乙二醇修饰技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修饰技术 蛋白质 小分子药物
下载PDF
用于COVID-19潜在治疗的小分子药物及专利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黄璐 古双喜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7-475,共9页
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针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小分子药物及研究进展,并重点对临床试验的热点药物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磷酸氯喹、瑞德西韦等相关专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解读,以期为进行2019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研究与... 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针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小分子药物及研究进展,并重点对临床试验的热点药物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磷酸氯喹、瑞德西韦等相关专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解读,以期为进行2019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研究与药物临床应用的临床医生、医药企业、研究机构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小分子药物 临床试验 磷酸氯喹 瑞德西韦 专利研究
原文传递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的研发进展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朱芹汶 周婧琪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16年第5期431-436,共6页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小分子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具备高度杀伤力但靶向性较差,副作用较严重;而单克隆抗体虽靶向性良好但抗肿瘤活性较弱,使用剂量较大。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ag conjugates,ADCs)的出现正好使两者互补,代表了新一代...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小分子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具备高度杀伤力但靶向性较差,副作用较严重;而单克隆抗体虽靶向性良好但抗肿瘤活性较弱,使用剂量较大。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ag conjugates,ADCs)的出现正好使两者互补,代表了新一代抗体技术的发展方向,被认为是抗肿瘤的有力武器。文章从ADCs的3个组成部分即抗体、化学药物及连接物3方面讨论其研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介绍ADCs的安全隐患、企业研发现状、研发难点及挑战。展望了ADCs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药物偶联物 单克隆抗体 小分子药物 连接物
原文传递
小分子药物靶标寻找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婷婷 曾洪梅 邱德文 《生物技术进展》 2011年第1期38-44,共7页
许多微生物的次生代谢物属于小分子活性化合物,在医疗及农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推动下,一些新的小分子药物靶标寻找方法应运而生了,这些新的方法主要是基于细胞中基因或蛋白质的表达量... 许多微生物的次生代谢物属于小分子活性化合物,在医疗及农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推动下,一些新的小分子药物靶标寻找方法应运而生了,这些新的方法主要是基于细胞中基因或蛋白质的表达量、蛋白质的亲和性、稳定性等各种特性进行靶标寻找的。小分子药物靶标寻找方法的发展加快了阐明小分子药物作用机理的历程,也为发现新的靶标资源以便于进一步筛选活性更高的药物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药物 抗生素 药物靶标 作用机理
下载PDF
以RNA为靶标的小分子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杜晓利 陈慧慧 +2 位作者 叶向阳 谢恬 何兴瑞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902-2913,共12页
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小分子药物大部分以蛋白为靶标,小分子药物通过与靶标蛋白上的特定位点结合而发挥药效。然而可成药的蛋白在总蛋白数中占据较少部分。“不可成药”蛋白占人体总蛋白的80%。因为大部分的蛋白并没有合适的药物结合位点... 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小分子药物大部分以蛋白为靶标,小分子药物通过与靶标蛋白上的特定位点结合而发挥药效。然而可成药的蛋白在总蛋白数中占据较少部分。“不可成药”蛋白占人体总蛋白的80%。因为大部分的蛋白并没有合适的药物结合位点。在中心法则中,RNA处于蛋白质的上游,控制着蛋白质的翻译,靶向RNA的小分子药物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蛋白“不可成药”的难题。本综述文章总结了近年来靶向RNA小分子药物研究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以及靶向RNA小分子药物的筛选方法,并着重分析了靶向新冠病毒RNA的小分子药物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小分子药物 靶向RNA小分子药物 筛选方法 新冠病毒
原文传递
靶向肿瘤因子c-MYC基因启动区G4-DNA的小分子药物设计及核磁共振研究进展
6
作者 胡晓东 蓝文贤 +1 位作者 王春喜 曹春阳 《波谱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3-513,共11页
肿瘤基因MYC在人类70%癌细胞中高表达,抑制其转录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c-MYC启动子区P1近端的核酸酶超敏元件III1(NHE III1)控制MYC基因近90%的转录激活.NHE III1区域富含碱基G序列并且形成G-四链体(G4),调控c-MYC基因转录,是抗肿瘤药... 肿瘤基因MYC在人类70%癌细胞中高表达,抑制其转录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c-MYC启动子区P1近端的核酸酶超敏元件III1(NHE III1)控制MYC基因近90%的转录激活.NHE III1区域富含碱基G序列并且形成G-四链体(G4),调控c-MYC基因转录,是抗肿瘤药物靶标.但G4-DNA和G4-RNA的三维结构高度相似,小分子与其他G4(如端粒G4、mRNA G4、c-Kit G4等)的非特异性作用会产生小分子药物“脱靶”效应,同时小分子药物会诱导其他G4形成从而干扰正常细胞的功能,造成靶向c-MYC G4抗癌药物设计困难.本文综述了近些年靶向肿瘤因子c-MYC G4-DNA的小分子药物研究进展,及核磁共振(NMR)技术在G4-DNA和G4-RNA结构确定中的作用,为靶向c-MYC G4-DNA的小分子药物设计等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基因 C-MYC G-四链体(G4) 小分子药物 核磁共振(NMR)
下载PDF
小分子药物的APCI/MS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友宣 王超 +1 位作者 彭师奇 赵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8-373,共6页
目的 :建立可用于小分子药物分析的高灵敏大气压化学解离 /质谱 (APCI/MS)方法。方法 :比较电喷雾离子化 (ESI) /MS与APCI/MS对 5 8种小分子药物在 1μg进样量下的灵敏度 ;考察其中 4 4种小分子药物在AP CI/MS条件下的质谱行为 ;以其中 ... 目的 :建立可用于小分子药物分析的高灵敏大气压化学解离 /质谱 (APCI/MS)方法。方法 :比较电喷雾离子化 (ESI) /MS与APCI/MS对 5 8种小分子药物在 1μg进样量下的灵敏度 ;考察其中 4 4种小分子药物在AP CI/MS条件下的质谱行为 ;以其中 5种小分子药物为模型化合物 ,观察碰撞诱导解离电压 (CID电压 )对APCI/MS的影响。结果 :在相同的质谱条件下 ,APCI/MS测定小分子药物的灵敏度明显高于ESI/MS ;在APCI/MS条件下 ,小分子药物的分子离子峰 ,大多数为基峰 ,少数为强峰 ,极少数为弱峰。此外 ,还给出了丰富的碎片峰 ;小分子药物的结构与CID电压对APCI/MS的分子离子峰及碎片离子丰度有明确的影响。结论 :APCI/MS作为一种高灵敏分析方法在与小分子药物的体内过程相关的研究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 药物分析 大气压化学解离/质谱法 碰撞诱导解离电压
下载PDF
以Delta样蛋白3为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质量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萌 孙亮 +6 位作者 朱磊 于传飞 王文波 武刚 张荣建 崔永霏 王兰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018-2027,共10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半胱氨酸偶联方式的抗体偶联药物抗Delta样蛋白3 (DLL3)单抗-MPVP-PBD的质控方法。方法本实验利用转基因细胞法,以转染了DLL3的HEK 293T细胞系为靶细胞测定抗DLL3单抗-MPVP-PBD的生物学活性;利用ELISA法测定结合活性;利...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半胱氨酸偶联方式的抗体偶联药物抗Delta样蛋白3 (DLL3)单抗-MPVP-PBD的质控方法。方法本实验利用转基因细胞法,以转染了DLL3的HEK 293T细胞系为靶细胞测定抗DLL3单抗-MPVP-PBD的生物学活性;利用ELISA法测定结合活性;利用CE-SDS和SEC-UPLC测定大小异质性;利用i CIEF分析电荷异质性;分别利用HIC-HPLC和LC-MS对药物抗体偶联比(drug-to-antibody ratio,DAR)进行测定;利用RP-HPLC测定游离小分子药物含量。结果抗DLL3单抗-MPVP-PBD的生物学活性EC50平均值为(4. 02±0. 22) ng·m L^-1,RSD为5. 47%;结合活性EC50平均值为(12. 67±1. 09) ng·m L^-1,RSD为8. 60%;非还原CE-SDS完整Ig G峰面积百分比为(25. 58±0. 15)%、HHL为(36. 56±0. 24)%、轻链为(14. 61±0. 13)%等,RSD均小于2%;还原CE-SDS重链和轻链峰面积之和为(96. 97±0. 31)%,RSD为0. 32%;SEC-UPLC主峰面积为(98. 68±0. 05)%,多聚体(1. 32±0. 05)%,RSD均小于5%;i CIEF主峰面积为(68. 19±0. 68)%,主峰等电点(8. 28±0. 01),RSD均小于2%;LC-MS测定DAR为2. 08(完整相对分子质量水平)和1. 73(轻重链水平);HIC-HPLC测定DAR为(1. 86±0. 03),0-药物为(19. 49±0. 28)%,1-药物为(11. 21±0. 20)%,2-药物为(48. 64±0. 68)%,3-药物为(5. 21±0. 40)%,4-药物为(15. 44±1. 19)%,RSD均小于10%;LC-MS测定了偶联位点占有率;RP-HPLC测定游离小分子药物为(23. 20±0. 82)%,RSD为3. 53%。结论本实验初步建立了抗体偶联药物抗DLL3单抗-MPVP-PBD的质控方法,该质控方法具有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特点,可作为其常规检测方法,为我国相关抗体偶联药物的质量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质量控制 生物学活性 药物抗体偶联比 游离小分子药物
原文传递
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郑易林 谢琼 +3 位作者 肖立 李秋 徐丽丽 邵黎明 《药学进展》 CAS 2019年第2期100-110,共11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病人数众多,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AD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抗AD新药开发面临巨大挑战,迄今尚未找到治愈AD的有效治疗手段和药物。全球各大制药公司和研究机构均高度关注抗A...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病人数众多,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AD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抗AD新药开发面临巨大挑战,迄今尚未找到治愈AD的有效治疗手段和药物。全球各大制药公司和研究机构均高度关注抗AD药物的研发进展,尤其是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抗AD药物。根据药物作用靶点和机制,包括减少β-淀粉样蛋白、平衡Tau蛋白、调节神经递质、平衡Ca2+水平、抗氧化应激、抑制炎性反应、调节糖代谢和激素水平等,对目前抗AD小分子药物临床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神经递质 神经炎性反应 小分子药物
原文传递
小分子药靶——RNA药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晓飞 孙志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6-489,共4页
对RNA药靶的特点、研究策略和针对RNA药靶的小分子药物筛选方法 ,进行了综述 .RNA的三级结构作为分子相互作用的识别位点和结合位点对RNA的生物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决定作用 。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RNA药靶 小分子药物
下载PDF
抗SARS-CoV-2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11
作者 全佳丽 黄泽宏 +1 位作者 陈祺 黄守杰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9-477,共9页
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对公共卫生和世界经济产生了破坏性影响。为减少CO... 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对公共卫生和世界经济产生了破坏性影响。为减少COVID-19所致疾病负担和公共卫生影响,大量预防和治疗性抗SARS-CoV-2药物正被紧急开发,其中以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和单克隆抗体药物为主。目前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已批准的3款小分子药物和3款单克隆抗体药物正在使用,本文对目前已上市的主要抗SARS-CoV-2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其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治疗药物 单克隆抗体 小分子药物
原文传递
新型小分子靶向药物NCE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及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阳 樊春梅 +5 位作者 张金坤 何璇 余义义 方代龙 贺英菊 宋相容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542-2546,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小分子靶向药物4-(4-(3-三氟甲基)苯甲酰胺基)苯氧基-2-(甲基胺甲酰基)吡啶4-甲基苯磺酸盐(NCE)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及药动学。方法.1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将高、中、低剂量(40,20,2 μg·mL^-1)的NC... 目的.研究新型小分子靶向药物4-(4-(3-三氟甲基)苯甲酰胺基)苯氧基-2-(甲基胺甲酰基)吡啶4-甲基苯磺酸盐(NCE)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及药动学。方法.1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将高、中、低剂量(40,20,2 μg·mL^-1)的NCE按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灌肠,以重量法计算NCE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特性参数。单剂量90mg·kg^-1 NCE灌胃和静脉给药,HPLC法测定血浆中药物的浓度,以DAS2.1.1软件计算NCE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高浓度与低浓度相比,三肠段的Papp值和Ka值均无显著性差异;在同一浓度时,各肠段的Ka值和Papp值均无显著差异。NCE口服混悬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4.18%。结论.NCE在大鼠整个小肠均有吸收,无吸收部位特异性,且在2~40 μg·mL^-1范围内,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其吸收有上升趋势,但Papp值和Ka值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其在小肠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NCE口服生物利用度适中,可采用制剂学手段进一步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小分子靶向药物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 重量法 肠吸收特性 药动学
原文传递
新型小分子靶向药物F90对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方军 李储忠 +3 位作者 孙梅珍 李丹 王红云 张亚卓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小分子靶向药物F90在体外对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方法,集落生成试验探讨F90... 目的探讨新型小分子靶向药物F90在体外对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方法,集落生成试验探讨F90对SHG-4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蛋白免疫印迹(Immunoblotting,West-ernblot)方法检测F90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传导通路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 F90抑制SHG-44细胞的生长,并且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MTT试验及集落生成试验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50%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5.08±1.21)μmol/L和(0.14±0.03)μmol/L。F90抑制EGFR及其下游通路信号蛋白的磷酸化,上调P53蛋白的表达,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 F90可能通过干扰EG-FR通路,体外抑制胶质瘤细胞株SHG-44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小分子靶向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