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统计地震学在京津冀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估中的应用
1
作者 孙丽娜 郭蕾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9-904,共6页
以1980~2022年京津冀地区现代地震目录作为统计样本,采用基于空间分割的非完全中心化Voronoi分割法来网格化研究区域,并以泊松模型为基础建立地震危险性概率模型,开展研究区中期尺度的中小地震概率预测。结果发现,计算得到的概率相对高... 以1980~2022年京津冀地区现代地震目录作为统计样本,采用基于空间分割的非完全中心化Voronoi分割法来网格化研究区域,并以泊松模型为基础建立地震危险性概率模型,开展研究区中期尺度的中小地震概率预测。结果发现,计算得到的概率相对高值区与M_(S)≥3.0地震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可以为地震的中长期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地震学 中小地震 概率预测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利用小震震源机制解研究太行山断裂带东南缘地区构造应力场 被引量:5
2
作者 莘海亮 刘明军 +1 位作者 康敏 王冲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0-233,共4页
利用P波初动和垂直向记录P_g、S_g振幅比方法,计算得到在太行山断裂带东南缘地区68个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通过统计方法、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分析震源机制解参数,并利用力轴张量计算方法求取区域平均应力场。结果表明,研究区68个中小地... 利用P波初动和垂直向记录P_g、S_g振幅比方法,计算得到在太行山断裂带东南缘地区68个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通过统计方法、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分析震源机制解参数,并利用力轴张量计算方法求取区域平均应力场。结果表明,研究区68个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走滑类占总数的57%,正断类与逆断类也都存在;最大、最小应力轴倾角都较小,接近水平。该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北东东-南西西向的水平挤压与北北西-南南东向的水平拉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地震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太行山断裂带东南缘地区
下载PDF
双差地震定位法在山西中小地震精确定位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靳玉科 范瑾 +3 位作者 赵虎明 宋美琴 张玲 董春丽 《山西地震》 2008年第4期11-14,35,共5页
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山西省内2001—2005年间发生的ML≥2.0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重新定位后得到410个地震事件的精确震源参数。结果表明,重新定位后的震中分布呈明显的条带状,且更加集中。定位后的平均震源深度为9.35 km,其中又以地... 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山西省内2001—2005年间发生的ML≥2.0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重新定位后得到410个地震事件的精确震源参数。结果表明,重新定位后的震中分布呈明显的条带状,且更加集中。定位后的平均震源深度为9.35 km,其中又以地面下2 km^14 km为发震优势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地震 震中 震源深度 双差地震定位法
下载PDF
广西主要断裂带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龙政强 周斌 +2 位作者 阎春恒 孙学军 谢夜玉 《内陆地震》 2015年第4期309-316,共8页
选取广西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2007—2013年广西主要断裂带2.0≤M1≤5.0地震事件,在已求得本地区非弹性衰减系数和台站场地响应的基础上,计算得到90个位于主要断裂带及附近的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并分析研究其相互间的标度关系和应力... 选取广西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2007—2013年广西主要断裂带2.0≤M1≤5.0地震事件,在已求得本地区非弹性衰减系数和台站场地响应的基础上,计算得到90个位于主要断裂带及附近的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并分析研究其相互间的标度关系和应力降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广西主要断裂带上的中小地震的地震矩在1.10×1012^-1.20×1012^N·m之间,应力降在0.032—15.44MPa之间,震源半径在87~510m之间;地震矩、应力降均与近震震级存在正相关,地震矩与震源半径存在正相关,拐角频率与地震矩存在负相关;应力降值主要分布在1~10MPa之间,占58%,主要分布百色一合浦断裂中段以及与桂林一南宁断裂交汇区域。△σ〈1.0MPa(低应力降)的地震占37%,主要分布在桂西北地区。△σ≥10MPa(高应力降)地震主要分布在桂东南且历史上曾经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的原震区及附近,反映了原震区及其附近仍具有高应力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地震 震源谱 震源参数 应力降
下载PDF
张家口地区地震活动与地质构造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燕翔 李金 +3 位作者 王妍 王曰风 张秀萍 屈曼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7年第5期14-21,共8页
依据张家口地区199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生的1 748个地震的震中分布,结合该区地震地质、构造等研究成果,通过对该区历史上破坏性地震和大量中小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地震多集中在几组活动断层交汇区及活动断层两端、... 依据张家口地区199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生的1 748个地震的震中分布,结合该区地震地质、构造等研究成果,通过对该区历史上破坏性地震和大量中小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地震多集中在几组活动断层交汇区及活动断层两端、拐点、分支、分叉部位和断陷盆地边界(沉降幅度差较大地区)部位,可能是因为这些部位是应力易集中地区。该结论可为张家口地区地震预报提供初步背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破坏性地震 中小地震
下载PDF
中小地震三维形变场重构方法研究与同震滑动分布反演——以2016年5月22日定日M_W5.3地震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纪润池 申旭辉 +1 位作者 张景发 田云锋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97,共14页
地震三维形变场对于研究地震发震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InSAR三维形变场重构研究中,只有中强地震的实例。由于形变量级小、 InSAR方位向形变的误差较大,中小地震的三维形变场重构易受噪声等影响。本文以2016年5月22日西藏定日MW5.... 地震三维形变场对于研究地震发震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InSAR三维形变场重构研究中,只有中强地震的实例。由于形变量级小、 InSAR方位向形变的误差较大,中小地震的三维形变场重构易受噪声等影响。本文以2016年5月22日西藏定日MW5.3地震为例,开展中小地震三维形变场重构的尝试。首先基于InSAR技术获取了Sentinel-1升轨和降轨观测模式下的同震形变场,再结合同震形变场的特点、区域构造特征等,添加限定方程(走滑运动为0),重构了同震三维形变场。结果显示,震中附近以下降为主,幅度达7 cm,南北方向形变较小(约2 mm),此区域还伴有2 cm的西向水平运动;形变中心区域东西两侧部分区域均出现少许东向运动(1.5 cm)。由同震形变场特征判断此次地震以正断破裂为主。本文提出了基于连续性分层采样选取样本点方法,以适应本地震形变场的实际情况。对所得的LOS向位移场和重构的三维形变场进行降采样,反演得到了断层面上的滑动分布,两种数据得到的结果相似,最优发震断层的走向约181°,倾角约45°,断层错动平均滑动角约-87.1°,平均滑动量约为3.6 cm,最大滑动量位于深度6.5 km处,相当于一次MW5.4的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形变场重构 INSAR 连续性分层采样 反演 中小地震
下载PDF
黄海近期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7
作者 李霞 林怀存 《华北地震科学》 2004年第1期46-50,共5页
通过对黄海北部海域近几年来地震空间活动特征和幕式活动特征的分析讨论,认为该区域大震前小震空间活动征兆明显;此区域仍然处于高应力水平,存在发生Ms≥5.0级地震的可能。
关键词 黄海北部海域 小震条带 孕震空区
下载PDF
山西北部地区中小地震重定位结果分析
8
作者 刘林飞 梁向军 +1 位作者 黄金刚 宋美琴 《四川地震》 2020年第4期23-27,共5页
利用山西省测震台网2010~2019年的观测报告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山西北部地区ML≥1.0地震重新进行了精确定位。结果显示:震源位置定位误差EW向为0.491 km,NS向为0.469 km,UD向为0.807 km,定位后的均方根残差为0.242 s;重新定位后的... 利用山西省测震台网2010~2019年的观测报告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山西北部地区ML≥1.0地震重新进行了精确定位。结果显示:震源位置定位误差EW向为0.491 km,NS向为0.469 km,UD向为0.807 km,定位后的均方根残差为0.242 s;重新定位后的地震震中平面分布与定位前的相比较,定位后的震中空间分布更加集中,沿断裂带展布,主要分布在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在两侧隆起区地震分布较少;重新定位后的深度比定位前更加合理,优势深度分布在6~25 km,基本发生在中、上地壳;7级历史强震破裂区内现今小震活动的频度较低、水平较弱,山西大同盆地中、小地震的活动性相对较高,应该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地震 山西北部 重新定位
下载PDF
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中小地震应力降分布特征
9
作者 贾炯 赵英萍 +3 位作者 王亚玲 蔡玲玲 王莉婵 王宁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1期20-25,共6页
采用河北测震台网资料,分析了张家口—渤海地震带2008—2018年1220条M_(L)≥2.0地震的应力降。结果表明,应力降可能与应力有关,并且随震级的增加而出现不同尺度的变化,该区域应力降优势分布为0.70—3.00 MPa。
关键词 张家口—渤海地震带 应力降 中小地震
下载PDF
伽师序列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刁桂苓 高国英 +2 位作者 聂小红 龙海英 王海涛 《国际地震动态》 2007年第12期1-9,共9页
采用点源位错模型,层状介质速度结构,通过计算理论地震图,与观测的地震垂直向记录的直达P、S波最大振幅拟合,反演震源机制的方法。系统查阅了万余张地震记录图件,得到可信的小地震震源机制共计554个。有震源机制的地震完全覆盖了序列的... 采用点源位错模型,层状介质速度结构,通过计算理论地震图,与观测的地震垂直向记录的直达P、S波最大振幅拟合,反演震源机制的方法。系统查阅了万余张地震记录图件,得到可信的小地震震源机制共计554个。有震源机制的地震完全覆盖了序列的震区范围,时间上也分布于序列的各个阶段,因此认为这些小地震对于地震序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计算2个震源机制的2个P轴在三维空间中的夹角和2个T轴之间的夹角,再以2个夹角之和作为距离,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对大量地震震源机制解进行分类。取和主体破裂方向(NE)一致的两类正断层地震,求其占全部类型的地震数目的比例,用来刻画应力场的变动情况。对照伽师序列的6级强震,两类正断层地震出现3次显著的增加。3组强震都在其后发生,这就给出了确切的前兆信息。小地震震源机制显示出的变化,表明它们对于强震孕育发生非常灵敏。文章最后提出伽师强震序列的块体旋转成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地震序列 中小地震震源机制 地震前兆信息 序列块体旋转成因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