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化水电站二期导流工程导流明渠泥沙运动与冲淤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涛 《广西科学》 CAS 1995年第2期67-73,共7页
大化水电站二期导流工程截流前,导流明渠基本堵塞,靠人力及机械清淤无法按时实现截流。经过分析研究,采用主河槽预抛方案提高上游水位,使导流明渠水流速由1.0m/s逐渐增大到3.25m/s,在17天内冲走25.2万m3淤积... 大化水电站二期导流工程截流前,导流明渠基本堵塞,靠人力及机械清淤无法按时实现截流。经过分析研究,采用主河槽预抛方案提高上游水位,使导流明渠水流速由1.0m/s逐渐增大到3.25m/s,在17天内冲走25.2万m3淤积泥砂,实现了按计划截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化水电站 起动流速 导流明渠 泥沙运动 冲淤
下载PDF
三峡水库库尾占碛子水道河床演变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涛 苏丽 +1 位作者 刘天云 黄颖婕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5-118,126,共5页
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后,库尾河段占碛子水道泥沙冲淤规律发生变化,泥沙淤积造成消落期碍航,多年来均需要靠维护性疏浚才能保障航道畅通。占碛子水道发生冲淤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汛后蓄水减弱汛后冲刷、消落期主流分散等。对占碛子水道... 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后,库尾河段占碛子水道泥沙冲淤规律发生变化,泥沙淤积造成消落期碍航,多年来均需要靠维护性疏浚才能保障航道畅通。占碛子水道发生冲淤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汛后蓄水减弱汛后冲刷、消落期主流分散等。对占碛子水道年内、年际冲淤变化特点和变化原因进行分析,对今后航道维护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尾 试验性蓄水 占碛子水道 消落期 泥沙淤积
下载PDF
黄河小浪底水库拦沙后期运用方式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建国 周文浩 韩闪闪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4-583,共10页
小浪底水库于1999年10月下旬下闸蓄水,2007年起进入拦沙后期。水库的运用方式,对于延长水库寿命,确保黄河下游防洪减淤,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三门峡水库数十年的运用经验,指出"拦粗排细"只有在水库淤积状态下出现,水库冲刷则可... 小浪底水库于1999年10月下旬下闸蓄水,2007年起进入拦沙后期。水库的运用方式,对于延长水库寿命,确保黄河下游防洪减淤,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三门峡水库数十年的运用经验,指出"拦粗排细"只有在水库淤积状态下出现,水库冲刷则可能出现"拦细排粗"或"粗细俱下、粗沙略多"的情况,评述了拟定的小浪底水库拦沙后期的运用方式,提出了水库运用应从"拦沙减淤"向"调沙减淤"转变的水库合理运用的基本原则和调整黄河中游大型水库的目的任务以确保黄河下游长治久安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淤积 拦粗排细 溯源冲刷 调水调沙 拦沙减淤
原文传递
二龙山水库排沙减淤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克玉 陈义琦 丁利民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7-63,共7页
本文分析了二龙山水库淤积及排沙观测资料,研究了二龙山水库冲淤规律,探讨了二龙山水库及其以蓄水发电为主的南方山区河流中型水库合理的排沙运用方式,指出设置异重流报警系统是提高排沙效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关键词 水库泥沙 水库 排沙 淤积 异重流 浑水水库 减淤
下载PDF
锦屏二级非常规洪水冲沙减淤优化调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练继建 菅佳乐 +1 位作者 徐奎 荣钦彪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4-53,共10页
泥沙淤积严重会影响水库正常运行,但汛期畅泄冲沙又会造成一定发电损失。针对人工泄水冲沙解决水库泥沙淤积问题,设计了一种非常规洪水冲沙方式,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对称非常规洪水与非对称非常规洪水输沙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对称非... 泥沙淤积严重会影响水库正常运行,但汛期畅泄冲沙又会造成一定发电损失。针对人工泄水冲沙解决水库泥沙淤积问题,设计了一种非常规洪水冲沙方式,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对称非常规洪水与非对称非常规洪水输沙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对称非常规洪水,平均流量相等条件下,输沙能力随着流量变幅的增大而增大;对于非对称非常规洪水,平均流量与峰流流量不变条件下,输沙能力随基流时长与峰流时长比值的减小而增大。并基于此建立了锦屏二级三维水动力泥沙数值模拟模型,设计了合理的非常规洪水冲沙方式,验证了非常规洪水对锦屏二级库区泥沙输移效果的优化。非常规洪水冲沙方式对解决水库泥沙淤积,节约冲沙用水量,达到经济最优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泥沙工程学 水库淤积 泄流冲沙 非常规洪水 水槽试验 推移质 三维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移动式水力清淤装置原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焕新 刘定民 +4 位作者 魏加华 雷涛 薛世军 李明 段炎冲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4,共8页
经济高效的泥沙清淤一直是泥沙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之一。前期室内试验表明近期提出的一种移动式水力清淤装置具有经济高效的清淤能力和较好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检验其现场应用效果,本文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该装置在陕西渭南东雷... 经济高效的泥沙清淤一直是泥沙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之一。前期室内试验表明近期提出的一种移动式水力清淤装置具有经济高效的清淤能力和较好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检验其现场应用效果,本文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该装置在陕西渭南东雷抽黄工程东雷一级站内的8#前池和进水闸外的黄河边滩进行了原型试验。结果表明:装置在两个试验点抽沙时水体均可维持较高的含沙量(平均含沙量分别可达560 kg/m^(3)和330 kg/m^(3),高于室内试验及传统吸排沙装置的结果),展示出优越的现场清淤效果。针对试验站点现存的泥沙淤积问题,提出了工程布置的优化建议,建议将前池的上中段改建为沉沙池并采用本装置实时抽沙,不仅可减少泥沙淤积继而保持泵站长期稳定运行,抽出的泥沙还可作为建筑用沙使用,兼具工程应用和泥沙资源利用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清淤 原型试验 射流冲沙 高含沙
下载PDF
台湾曾文水库水力排砂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家豪 许盈松 +2 位作者 廖清标 谢慧民 杨昱荣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60,共10页
台湾曾文水库集水区因属泥岩地区,地表易受豪雨径流冲刷,且因库区内缺乏有效之底孔排砂道设施,每年流入水库沉积之泥砂量甚为可观;自1973年至2005年12月底之淤积调查结果显示,水库之淤积量已达1亿4 589万m3,坝前之淤积标高为EL.162.50m... 台湾曾文水库集水区因属泥岩地区,地表易受豪雨径流冲刷,且因库区内缺乏有效之底孔排砂道设施,每年流入水库沉积之泥砂量甚为可观;自1973年至2005年12月底之淤积调查结果显示,水库之淤积量已达1亿4 589万m3,坝前之淤积标高为EL.162.50m,已高于河道放水道入口门坎(EL.153.37m),而水库年平均淤积量达445万m3。曾文水库之淤积主要来自豪雨径流,每遇台风或豪雨,虽带来丰沛水量,但亦挟带大量泥砂入库,淤积问题已使曾文水库欲达永续经营的目标受到严重考验。本研究目的在于针对曾文水库现况,以一维输砂与垂直二维异重流数值模式仿真其排砂效率,以供后续排淤工程规划、设计,乃至于排淤工程完成后之营运效益评估参考。研究成果显示,当泄水结构高程为155m时,出口流量为1 500m3/s,排砂比可达40%以上;而泄水结构高程为175m时,出口流量同为1 500m3/s,其排砂比亦可达15%以上。因此,在水库或坝体结构中,适当位置之低高程泄水结构与较大出口流量条件确实有助于提高水库排砂之效率,本模拟结果将可提供后续曾文水库排砂方案研拟之评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积 排砂 排砂效率
下载PDF
克孜尔水库泥沙淤积及减淤措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董秀斌 侍克斌 +1 位作者 夏新利 宋兴亮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4年第8期1-4,共4页
克孜尔水库是一座位于新疆多沙河流上,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与下游防洪的大型水库。水库灌溉和发电与排沙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确保其有效库容,充分利用渭干河水资源,是最大限度满足灌溉和发电需求的关键。在对入库水沙特性及泥沙淤积... 克孜尔水库是一座位于新疆多沙河流上,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与下游防洪的大型水库。水库灌溉和发电与排沙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确保其有效库容,充分利用渭干河水资源,是最大限度满足灌溉和发电需求的关键。在对入库水沙特性及泥沙淤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水库实际情况,探讨保持克孜尔水库有效减淤排沙的运用方式,认为导流堤与排沙渠联合排沙为一项可行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特性 泥沙淤积 减淤排沙 导流堤 排沙渠 克孜尔水库
下载PDF
葛洲坝航道冲沙闸设计特点与运行实施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忠儒 石含英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4-21,共8页
本文叙述了葛洲坝大江和三江航道上布置的冲沙闸和消能工型式。通过试验,对闸孔、过流面、多级消力池进行了优化。它们具有排沙方便,消能好,能适应大流量、尾水低等优点。经三江闸10年多和大江闸4年多的运行和监测,冲沙效果好,冲沙闸、... 本文叙述了葛洲坝大江和三江航道上布置的冲沙闸和消能工型式。通过试验,对闸孔、过流面、多级消力池进行了优化。它们具有排沙方便,消能好,能适应大流量、尾水低等优点。经三江闸10年多和大江闸4年多的运行和监测,冲沙效果好,冲沙闸、航道等建筑物运行正常,达到了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沙闸 设计 特点 运行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壅水明流排沙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翠萍 蔡蓉蓉 +2 位作者 张超 曲少军 伊晓燕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20,23,共3页
利用三门峡水库1964—2006年实测资料,对非汛期53场平水和144场洪水入库壅水明流排沙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出库含沙量与入库含沙量、水流滞留时间的关系式。分析表明,平水入库时入出库平均含沙量为8 kg/m3和5kg/m3,出库含沙量与黄河调... 利用三门峡水库1964—2006年实测资料,对非汛期53场平水和144场洪水入库壅水明流排沙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出库含沙量与入库含沙量、水流滞留时间的关系式。分析表明,平水入库时入出库平均含沙量为8 kg/m3和5kg/m3,出库含沙量与黄河调水调沙对下游河道调控含沙量指标要求相差较大;洪水入库时入库平均流量为1 200 m3/s,入出库平均含沙量分别为32 kg/m3和24 kg/m3,其中24%的场次出库含沙量达到黄河调水调沙调控指标要求,2.8%的场次出库流量和含沙量同时达到黄河调水调沙调控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明流排沙 排沙特性 壅水 调水调沙 三门峡水库
下载PDF
中小型建闸河口的闸下水体悬沙输运过程:以新洋港河口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明亮 汪亚平 +7 位作者 朱国贤 杨旸 项明 陆体成 成建 周俭华 张继才 高建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7-667,共11页
河口建闸使河口区沉积动力条件发生剧烈改变,常产生航道淤浅、泄洪不畅的危害。以新洋港河口为例,于2012年8月18-24日在对新洋港闸下河口进行全潮锚系观测,分析水位、流速及悬沙浓度时空变化和悬沙输运特征。结果表明,建闸河口区为不规... 河口建闸使河口区沉积动力条件发生剧烈改变,常产生航道淤浅、泄洪不畅的危害。以新洋港河口为例,于2012年8月18-24日在对新洋港闸下河口进行全潮锚系观测,分析水位、流速及悬沙浓度时空变化和悬沙输运特征。结果表明,建闸河口区为不规则半日潮,大潮期间涨潮历时短、潮流强,落潮历时长、流速相对较小;潮周期内沉积物发生强烈的再悬浮和沉降作用,再悬浮通量数量级可达到10-3kg m-2s-1;小潮期间流速、悬沙浓度和再悬浮通量均小于大潮期间的数值。大潮期间的强涨潮流导致水体不但能够产生强烈再悬浮,同时还将高浓度悬沙水体向上游输送、抵达闸下区域,这是造成建闸河口水道淤积的主要原因。在上游开闸初期和后期,存在较强的盐度垂向梯度,水体层化特征显著;但当上游淡水量较大时,流速迅速增强、再悬浮较为显著,水流可将高悬沙水体向外海输送,对河口水深的维持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海岸 挡潮闸 再悬浮 沉积动力
下载PDF
Silting in the Lower Courses of Tidal Sluices in China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金善 黄建维 杨红 《海洋工程:英文版》 SCIE EI 2004年第1期137-148,共12页
Serious sediment deposition often occurs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tidal sluices in small or medium-sized tidal muddy estuaries, so desilting or dredging is needed to meet the demands of flood discharge, saltwater ret... Serious sediment deposition often occurs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tidal sluices in small or medium-sized tidal muddy estuaries, so desilting or dredging is needed to meet the demands of flood discharge, saltwater retaining, and navigation in those areas.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sediment deposition induced by construction of tidal sluices is analyzed. Different problems of silting near tidal sluic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estuaries are summed up, at the same time, corresponding methods are given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a few successful examples are also given. The idea of comprehensive regul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estuaries is put forward, and some proposals for solution of sediment deposition in this kind of estuaries are m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 deposition lower courses of tidal sluices CUT-OF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river channel RUNOFF
下载PDF
导沙潜坝对双出口水道的分沙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先勇 董年虎 +1 位作者 曹文洪 方春明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60,共5页
通过对低水头水利枢纽双出口水道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型式和尺度导沙工程对双出口水道的分沙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出口断面的上游设置圆弧型或直线型导沙潜坝以及在水流出口断面设置排沙闸,均可不同程度影响分沙效果,分沙比与导... 通过对低水头水利枢纽双出口水道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型式和尺度导沙工程对双出口水道的分沙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出口断面的上游设置圆弧型或直线型导沙潜坝以及在水流出口断面设置排沙闸,均可不同程度影响分沙效果,分沙比与导沙潜坝的长度和高度以及排沙闸的数量均成正比关系。弧型导沙潜坝的分沙效果优于直线型导沙潜坝,且潜坝长度和高度变化均影响分沙比的增长速率;排沙闸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分沙比的增长速率减小,分沙比的增大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沙潜坝 排沙闸 分流比 分沙比 低水头水利枢纽
下载PDF
闸坝控制下沙颍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14
作者 马威 樊孔明 王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9期77-79,83,共4页
为了解在闸坝控制下沙颍河河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分别于2015年10月和2016年4月采集沙颍河干流表层沉积物,测定了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对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10月,沙颍河干流表... 为了解在闸坝控制下沙颍河河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分别于2015年10月和2016年4月采集沙颍河干流表层沉积物,测定了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对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10月,沙颍河干流表层沉积物中Cu、Cr、Pb、Zn、Cd、Ni平均含量分别为17.5、78.4、19.8、72.2、0.5、25.8 mg/kg;2016年4月,沙颍河干流表层沉积物中各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16.8、83.2、4.1、56.1、0.8、21.3 mg/kg;Cr平均浓度明显高于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浓度。单因子风险评价表明,仅Cd为极强污染风险程度,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值在134~993,平均值为318,属强污染水平。在闸坝的控制下,沙颍河干流中重金属在不同区域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变化较大,污染风险指数差异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坝控制 沙颍河 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
下载PDF
闸门淤沙摩阻力试验
15
作者 牛占 白东义 +1 位作者 杜军 王正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0-28,共9页
多沙河渠闸门因泥沙淤积引起启升摩阻力变化是水工设计的重要问题,本文报告了我们模拟浑水淤积条件,采用仿真闸板进行闸门淤沙摩阻力试验的情况和测试获得的有关参数数据.
关键词 闸门淤沙 摩阻试验 参数测试 水淤积条件 河渠
下载PDF
灌渠闭闸期闸前段流场特征及泥沙淤积速率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芳芳 张耀哲 粟晓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8,共8页
为研究灌渠闭闸期闸前段流场特征及泥沙淤积速率,基于南亚某河流待建引水明渠建立水流数学模型,并借助Flow-3D软件对高水位、中水位和低水位3种特征工况下,闭闸期闸前段流场进行模拟分析。依据盲肠水流泥沙运动的研究思路,提出闭闸期闸... 为研究灌渠闭闸期闸前段流场特征及泥沙淤积速率,基于南亚某河流待建引水明渠建立水流数学模型,并借助Flow-3D软件对高水位、中水位和低水位3种特征工况下,闭闸期闸前段流场进行模拟分析。依据盲肠水流泥沙运动的研究思路,提出闭闸期闸前明渠段泥沙淤积速率的估算方法,并结合同期明渠段悬移质泥沙模型试验资料,率定得出闸前段泥沙淤积速率求解公式。结果表明,闭闸期闸前段出现围绕竖轴近似呈椭圆型的回流现象,平面流速呈交替增减、水位呈中心低周界高的水力特征;泥沙淤积速率较大,灌渠将呈现累积性淤积特征。最终得出,闭闸期闸前明渠段与港池内盲肠水流运动相类似,闸前渠段淤积严重,引水明渠的口门初步设计方案有待充分论证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渠 流场 泥沙 灌溉渠系 闸前段 泥沙淤积
下载PDF
入海河口闸下淤积机理及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向明 张新周 +3 位作者 窦希萍 赵晓冬 徐雪松 曲红玲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92,共6页
从闸下淤积的机理、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技术3个方面,概述了对闸下淤积问题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闸下淤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采用概化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建闸河口闸下淤积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建闸河口闸下淤积物理模型模拟的改... 从闸下淤积的机理、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技术3个方面,概述了对闸下淤积问题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闸下淤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采用概化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建闸河口闸下淤积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建闸河口闸下淤积物理模型模拟的改进方法,在不能取得理想模型沙的条件下,闸下淤积特性试验应以满足闸下河道内淤积泥沙输移特征来确定模型的动力边界条件,并指出下一步要加强潮汐条件下浑水异重流、浮泥运动对闸下淤积的影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下淤积 机理 模拟技术 黏性泥沙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板桥峪抽水蓄能电站防沙措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希霞 王延贵 吕秀贞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34,共5页
通过板桥峪抽水蓄能电站防沙问题的试验研究 ,阐述了解决此类电站泥沙问题所可能采取的措施 ,其中包括抬高水库水位运行 ,在拦河坝以上修建拦沙坝 ,增建拦沙潜坝和排沙洞等。并通过比尺模型试验对这些措施的防沙效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
关键词 防沙措施 抽水蓄能电站 拦沙坝 排沙洞 拦沙潜坝
下载PDF
试析荆江四口建闸控制对江湖冲淤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宫平 黄煜龄 +1 位作者 卢金友 王翠萍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5-18,共4页
应用一维悬移质数学模型 ,对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干流和洞庭湖区冲淤变化进行了联合计算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荆江松滋口和藕池口的建闸调度方案对江湖冲淤和三口分流分沙的影响。结果表明 :建闸控制后 ,三口分流分沙量减少 ;松滋口... 应用一维悬移质数学模型 ,对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干流和洞庭湖区冲淤变化进行了联合计算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荆江松滋口和藕池口的建闸调度方案对江湖冲淤和三口分流分沙的影响。结果表明 :建闸控制后 ,三口分流分沙量减少 ;松滋口减幅最大 ;长江干流河道冲淤变化较小 ;松滋口分流道淤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河床冲淤 三口分流分沙 一维悬移质 数学模型 松滋口 藕池口 建闸控制 长江 洞庭湖 太平口闸
下载PDF
外秦淮河武定门闸上游减淤物理模型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升奇 许郑宇 +2 位作者 唐洪武 王世昭 陈界仁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3-68,共6页
针对南京市外秦淮河武定门闸上游近年来发生泥沙淤积严重的问题,建立了武定门闸河段物理模型,设定两种方案进行悬沙冲淤试验,分析偏转角为15°的导流墙工程对闸上游的减淤作用。结果表明:方案1(将闸门至上游60 m开挖至设计断面),设... 针对南京市外秦淮河武定门闸上游近年来发生泥沙淤积严重的问题,建立了武定门闸河段物理模型,设定两种方案进行悬沙冲淤试验,分析偏转角为15°的导流墙工程对闸上游的减淤作用。结果表明:方案1(将闸门至上游60 m开挖至设计断面),设置导流墙后,经过2年8个月的水沙过程,整治段淤积量减少30.4%;方案2(将闸门至上游240 m开挖至设计断面),设置导流墙后,经过1个典型水文年,整治段淤积量减少50.8%,经过2个典型水文年,淤积量减少44.0%,减淤幅度下降,河床趋于形成新的冲淤平衡,断面地形也趋向于均匀分布;设置偏转角为15°的导流墙对武定门闸上游河道有显著的减淤作用,有助于提高河道的过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定门闸 闸上淤积 物理模型 导流墙 减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