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板膜浓缩污泥工艺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新华 吴志超 +2 位作者 杜兴治 华娟 王志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49-52,共4页
为了解决传统污泥重力浓缩存在的问题,采用平板膜浓缩污泥(MST)工艺进行了中试。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5h、膜通量为1511(m^2·h)、抽停比为10:2(泵抽10min、停2min)、气水比为60:1的条件下,污泥浓度达到30g/L左右... 为了解决传统污泥重力浓缩存在的问题,采用平板膜浓缩污泥(MST)工艺进行了中试。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5h、膜通量为1511(m^2·h)、抽停比为10:2(泵抽10min、停2min)、气水比为60:1的条件下,污泥浓度达到30g/L左右,能够满足后续脱水要求;MST工艺的出水浊度〈1 NTU,COD为28.0~42.0mg/L,氨氮为6.8~10.9mg/L,基本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的水质要求,可以进行回用。经济性分析表明,在考虑膜出水进行回用时,MST工艺可以实现零费用运行,比传统重力浓缩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膜 污泥浓缩 中水回用 膜污染
下载PDF
中水污泥再利用的设计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魏建鹏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7年第22期190-191,共2页
介绍城市中水处理工艺及产生的污泥在电厂脱硫系统的再利用,根据各种设计方案的对比,提出最优方案,并提出再利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中水污泥 再利用 设计优化
下载PDF
PFS复配粉砂及黏土在水厂排泥水回用处理中的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健 韩红波 +3 位作者 邓宇 史文燕 黄庆 易境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90-96,198,共8页
为提高水厂排泥水处理效率,消除聚丙烯酰胺(PAM)投加在排泥水回用时产生的水质安全隐患,降低运行成本,分别采用粉砂(PS)和黏土(CY)与聚合硫酸铁(PFS)絮凝剂进行复配,模拟实际排泥水浓缩处理过程,研究PS和CY压载对排泥水处理效果及回用... 为提高水厂排泥水处理效率,消除聚丙烯酰胺(PAM)投加在排泥水回用时产生的水质安全隐患,降低运行成本,分别采用粉砂(PS)和黏土(CY)与聚合硫酸铁(PFS)絮凝剂进行复配,模拟实际排泥水浓缩处理过程,研究PS和CY压载对排泥水处理效果及回用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Y-PFS复配对排泥水浓缩无明显的提升作用,PS-PFS复配可显著提高排泥水处理的浓缩效果和沉降速度。在最佳PS复配比例(40%)下,可将排泥水浑浊度降低至3 NTU以下,SV_(30)降低12.67%,固体通量达6.0 kg/(m^(2)·h),表面负荷为2.3 m^(3)/(m^(2)·h),吨水药剂成本为0.086元;处理后上清液有机物(TOC和UV254)和各项金属(常规性质、常规毒理性以及非常规毒理性)指标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标准限值,满足回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泥水回用 复配絮凝剂 回用水质 固体通量 运行成本
下载PDF
整车厂废水处理典型工艺、常见问题及解决方向 被引量:1
4
作者 宋伟 《当代化工研究》 2020年第11期113-115,共3页
本文介绍了整车生产企业废水的主要来源及水质特征,总结了整车厂废水处理的常用处理工艺,结合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目前整车厂水处理工艺面临的典型难题,并根据作者工程经验探讨了解决这些难题的策略方向,指出在当前形势下,降低处理... 本文介绍了整车生产企业废水的主要来源及水质特征,总结了整车厂废水处理的常用处理工艺,结合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目前整车厂水处理工艺面临的典型难题,并根据作者工程经验探讨了解决这些难题的策略方向,指出在当前形势下,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废水回用比例、减少污泥产生量是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车厂废水处理 污泥减量 中水回用 零排放
下载PDF
改良生物膜法在污泥减量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宗维春 龙涛 +1 位作者 李金坡 刘可卿 《环境科技》 2012年第6期38-40,共3页
通过对造船厂生产、生活污废水水质的分析,确定了采用改良生物膜法作为其处理工艺,给出了该工艺的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项目经过3年多的稳定运行,出水完全达到中水回用标准,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很少,实现了污泥减量化的工业应用。
关键词 生物膜法 污泥减量 中水回用
下载PDF
机务段废水处理与回用
6
作者 李安峰 潘涛 +1 位作者 郭行 骆坚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3,共3页
机务段废水中含有BOD、石油类和SS等污染物,采用隔油、气浮、活性污泥法为主体的工艺对机务段废水进行处理,工程调试运行后,出水可满足GB/T 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的要求。
关键词 机务段废水 隔油 气浮 活性污泥 中水
下载PDF
太阳能-中水热泵在市政污泥干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孙林波 田顺 +1 位作者 陈文娟 魏垒垒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5-68,共4页
介绍了太阳能-中水热泵污泥干化系统(SHP)的工艺流程及调试运行情况,并对翻抛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一套实现污泥高效干化的最佳工艺操作模式。SHP系统与室外环境相比,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分别高出9.7℃和19.6oC;污泥... 介绍了太阳能-中水热泵污泥干化系统(SHP)的工艺流程及调试运行情况,并对翻抛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一套实现污泥高效干化的最佳工艺操作模式。SHP系统与室外环境相比,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分别高出9.7℃和19.6oC;污泥干化2~3d,出泥含水率达34.5%~45.8%;处理成本仅为50.3元/m3。针对冬季污泥干化速率相对较慢的问题,实施了投加部分出料进行强化的措施,提高了污泥干化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处置 太阳能-中水源热泵技术 污泥干化
原文传递
再生水源热泵应用于污泥厌氧处理的能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田磊 史琳 +1 位作者 吴静 施汉昌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50,共4页
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容易腐败成为新的环境污染源,污泥高温厌氧消化是解决污染并实现污泥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但处理工艺的高能耗成为限制厌氧消化系统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通过将再生水源热泵应用到污泥消化流程中,提... 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容易腐败成为新的环境污染源,污泥高温厌氧消化是解决污染并实现污泥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但处理工艺的高能耗成为限制厌氧消化系统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通过将再生水源热泵应用到污泥消化流程中,提出了一种适合现阶段我国污水处理厂的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再生水源热泵回收污水处理厂外排再生水所含低温余热,将其提升后满足污泥高温厌氧消化供热要求,同时厌氧消化工艺产出沼气,可供给用做污水处理曝气流程的风机动力源。能流分析表明,再生水源热泵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污泥厌氧消化处理的能耗,所产沼气可替代污水曝气处理流程中鼓风机40%电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稳定 高温厌氧消化 再生水源热泵
下载PDF
某高校污水处理及再生回用工程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安峰 潘涛 李箭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27-129,共3页
某高校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处理原水为宿舍楼的生活污水以及浴室洗浴污水,将两种污水单独收集处理,主体处理工艺分别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可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 某高校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处理原水为宿舍楼的生活污水以及浴室洗浴污水,将两种污水单独收集处理,主体处理工艺分别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可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中城市绿化、道路清扫和冲厕的要求,不仅能减少COD排放量,节约大量新鲜水,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收的效果;而且处理设施灵活多变,为该校环境工程专业师生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和科研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生物活性炭 消毒 中水
原文传递
制革行业物化污泥制备再生水处理剂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国栋 庞晓燕 +2 位作者 段力民 丁志文 徐峻 《中国皮革》 CAS 2023年第8期1-6,共6页
为实现制革行业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以水洗-酸溶解为核心工艺,对制革物化污泥制备水处理剂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物化污泥的最佳煅烧温度为1000℃;最佳水洗条件为固液比1∶10,水洗时间1 h,水洗次数2次;最佳酸溶... 为实现制革行业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以水洗-酸溶解为核心工艺,对制革物化污泥制备水处理剂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物化污泥的最佳煅烧温度为1000℃;最佳水洗条件为固液比1∶10,水洗时间1 h,水洗次数2次;最佳酸溶解条件为固液比5 g/L,酸浓度0.5 mol/L,酸溶解温度20℃,酸溶解时间0.5 h;溶液中Cr^(6+)最佳还原条件为摩尔比(还原剂∶Cr^(6+))16∶1,还原温度40℃。在本文的工艺条件下,制革行业的物化污泥可实现最佳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物化污泥 六价铬 再生水处理剂 复鞣染色废水
下载PDF
平板膜浓缩污泥中水回用示范工程的调试与运行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学峰 周明远 +2 位作者 吴志超 苑文仪 关杰 《净水技术》 CAS 2015年第4期94-96,99,共4页
当进泥量为190m^3/d时,平板膜处理污泥中水回用示范工程在28d内稳定运行。在进泥浓度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下(7~17g/L),示范工程出泥浓度达到了设计要求,平均出泥浓度维持在35g/L以上。示范工程的2#、3#、4#反应器跨膜压差均小于... 当进泥量为190m^3/d时,平板膜处理污泥中水回用示范工程在28d内稳定运行。在进泥浓度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下(7~17g/L),示范工程出泥浓度达到了设计要求,平均出泥浓度维持在35g/L以上。示范工程的2#、3#、4#反应器跨膜压差均小于20kPa,而1#反应器膜压力上升较快,原因是其运行膜通量较高。在28d内示范工程出水CODCr均小于5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范工程 调试与运行 四段式 平板膜污泥浓缩 中水回用
下载PDF
生态填料净化床在小流域建设过程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志喜 于阳 +1 位作者 李婉 魏佳明 《环境生态学》 2019年第2期23-28,共6页
基于潜流湿地结构特征和技术特点,结合水解酸化污水净化原理,采用高孔隙率生态组合填料,构建流离水解滤池及生态填料净化床组合工艺系统,并结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案例分析,论述该组合工艺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过程中农村生活污水处... 基于潜流湿地结构特征和技术特点,结合水解酸化污水净化原理,采用高孔隙率生态组合填料,构建流离水解滤池及生态填料净化床组合工艺系统,并结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案例分析,论述该组合工艺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过程中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和运行管理优势。案例分析过程中,介绍了该生态组合工艺的原理和设计参数,并针对系统防堵、排泥、冬季运行保温等重难点给出解决方案。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出水能够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符合《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规范》(DB 11T548—2008)中农业灌溉及景观环境用水标准。较传统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该生态法组合工艺运行成本低,吨水运行费约0.1元/t,管理简单,无需专业污水处理技术人员维护;建安成本低,吨水建安投资约1 000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离水解滤池 生态填料净化床 生活污水 防堵排泥 中水回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