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华煤船运防自燃试验研究
1
作者 陆俊雷 高广亮 顾小愚 《煤质技术》 2015年第6期40-45,共6页
通过监测模拟条件下O_2、CO_2、CO的含量变化及对船运煤炭的自燃分析,结合生产实践对神华高温煤、陈煤、淋雨煤进行防自燃试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燃油舱、轮机舱对其相邻的货舱中的煤炭加热可明显提高其缓慢氧化反应速度,即与燃油舱、... 通过监测模拟条件下O_2、CO_2、CO的含量变化及对船运煤炭的自燃分析,结合生产实践对神华高温煤、陈煤、淋雨煤进行防自燃试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燃油舱、轮机舱对其相邻的货舱中的煤炭加热可明显提高其缓慢氧化反应速度,即与燃油舱、轮机舱相邻的货舱是船运煤炭自燃防范的重点;应尽量避免高温煤和陈煤装船,雨后煤堆易自燃的内因为高温点的存在;船舱密闭是防止船运煤自燃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船运 缓慢氧化 高温煤 自燃临界点
下载PDF
冷轧带钢表面颗粒状氧化物退火后在水冷过程中的转化
2
作者 周锦程 江晓亮 +2 位作者 胥俊 陈卓 汪宏斌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2,共6页
冷轧带钢退火时表面会形成颗粒状氧化物,出退火炉后从130~250℃冷却至约40℃以下的过程中,氧化物会剥落而污染水冷槽,并造成带钢表面产生“小黑点”等缺陷。采用SEM、TEM和XRD研究了带钢表面氧化物的形貌、尺寸及成分。结果发现:氧化物... 冷轧带钢退火时表面会形成颗粒状氧化物,出退火炉后从130~250℃冷却至约40℃以下的过程中,氧化物会剥落而污染水冷槽,并造成带钢表面产生“小黑点”等缺陷。采用SEM、TEM和XRD研究了带钢表面氧化物的形貌、尺寸及成分。结果发现:氧化物主要为尺寸100 nm左右的MnOOH和Mn3O4,两种氧化物可相互转化,即MnOOH加热脱水时能重新形成Mn3O4。带钢水冷时,氧化物从其表面剥落后在水中会继续聚集形成大尺寸的团聚体。采用激光粒度仪对静置冷却水进行了4周的观察,结果表明:冷却水中氧化物团聚体的等效粒径从3μm增大至95.6μm。团聚体经超声波振动后被明显分散,这表明氧化物的团聚为普通的物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物 水冷槽 团聚 缓慢氧化
下载PDF
用于食用油的高阻隔抗UV功能的泡罩包装
3
作者 王赛 李少玮 刘昌树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31-135,共5页
目的为开发一种用于食用油的高阻隔抗紫外线(UV)功能片材,用于小容量食用油的泡罩包装,便于携带且方便一次性使用。方法研究基于高阻隔塑料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通过多层共挤和多层复合技术,得到一种4层结构的高阻隔片材CPP/APET/PE-E... 目的为开发一种用于食用油的高阻隔抗紫外线(UV)功能片材,用于小容量食用油的泡罩包装,便于携带且方便一次性使用。方法研究基于高阻隔塑料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通过多层共挤和多层复合技术,得到一种4层结构的高阻隔片材CPP/APET/PE-EVOH/PE,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气体透过率测定仪对片材的力学性能、水蒸气透过率、氧气透过率进行测定,并通过不同材料对比分析该材料在食用油包装中对食用油货架期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片材的力学性能优异,水蒸气透过量为2.0 g/(m^(2)·24 h),氧气透过量为0.6 cm^(3)/(m^(2)·24 h·0.1 MPa)。该材料用于食用油包装,在温度45℃、相对湿度50%条件下贮存30 d后,橄榄油过氧化值的变化量为1.22 mmol/kg,远低于GB/T 23347—2009《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中特级初榨橄榄油的上限值(10 mmol/kg)。结论该高阻隔抗UV功能的泡罩包装可用于食用油包装,可减缓食用油氧化变质,并保留食用油原有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阻隔抗紫外线 泡罩包装 小容量 食用油 减缓氧化
下载PDF
磁性纳米级Fe_3O_4的氧气诱导、空气氧化液相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7
4
作者 孟哲 张冬亭 王春平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89-491,共3页
氧气诱导、空气氧化液相合成出了粒径为 2 0 nm左右的磁性粉体 Fe3O4 。由 X- ray衍射 ,红外光谱(IR)、透射电镜 (TEM)
关键词 氧气诱导 空气氧化 液相合成 磁性粉体 FE3O4 纳米粒子 四氧化三铁 X射线衍射分析 红外光谱 透射电镜 表征
下载PDF
雾化铝-镁合金粉缓慢加热氧化机理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成成 向俊舟 +2 位作者 孙晓乐 郭阳 郭学永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62-168,共7页
为明确不同镁(Mg)含量的雾化铝-镁(Al-Mg)合金粉氧化反应历程,开展Al-Mg合金加热实验研究。采用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Al-Mg质量比分别为50∶50、80∶20、90∶10的雾化微米Al-Mg合金粉在空气环境下的缓慢加热氧化过程,并结合扫描... 为明确不同镁(Mg)含量的雾化铝-镁(Al-Mg)合金粉氧化反应历程,开展Al-Mg合金加热实验研究。采用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Al-Mg质量比分别为50∶50、80∶20、90∶10的雾化微米Al-Mg合金粉在空气环境下的缓慢加热氧化过程,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分析了雾化微米Al-Mg合金粉中Mg含量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雾化微米Al-Mg合金粉中Mg含量的增加,其起始反应温度逐渐降低,且雾化微米Al-Mg合金粉较Al粉反应更加完全;基于各个反应阶段的反应历程,提出了不同Mg含量的“核-壳”结构雾化Al-Mg合金粉在缓慢加热氧化过程中的热物理响应模型;采用热分析动力学法计算得到雾化Al-Mg合金粉各个阶段反应的活化能远小于纯Al粉,Mg的存在提高了雾化Al-Mg合金粉的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铝-镁合金粉 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 缓慢加热氧化 镁含量
下载PDF
新型包膜型强化缓释氧化材料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研究
6
作者 王贞 唐雪娇 +3 位作者 王翠苹 薛中华 孙红文 王晋刚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4-91,共8页
针对场地污染土壤原位化学修复工程中传统氧化剂耗散快、利用率低等问题,首次以壳聚糖(CS)-尿素(U)复合膜为膜材料,对二氧化硅、液体石蜡(LP)和过硫酸钠(PS)组成的缓释芯材进行包膜,研究其强化缓释性能.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针对场地污染土壤原位化学修复工程中传统氧化剂耗散快、利用率低等问题,首次以壳聚糖(CS)-尿素(U)复合膜为膜材料,对二氧化硅、液体石蜡(LP)和过硫酸钠(PS)组成的缓释芯材进行包膜,研究其强化缓释性能.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膜进行表征,考察CS、U投加量及溶剂组成等对成膜质量的影响,评价膜的抗热性能;研究LP投加量对芯材骨架成型效果的影响;通过在水、土壤环境中对PS的释放实验,探讨复合膜材料对PS的强化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当CS用量为0.8 g,U为0.4 g,2%乙酸水溶液和甘油的体积分别为20 mL和5 mL时,制备的复合膜表观形貌及抗拉伸强度最佳,抗热性能优异;CS与U二者在成膜过程中发生交联、氢键作用,复合膜保留了较好的亲水性,有利于PS释放通道的形成;CS-U复合膜材料对PS具有强化缓释作用,且复合膜具有较好的抗淋溶性能,有效降低渗漏损失,是理想的PS缓释氧化剂的包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尿素复合膜 强化缓释 水中缓释行为 土壤中缓释性能
原文传递
KMnO_(4)缓释氧化剂降解地下水中的苯酚和苯胺
7
作者 张渺 乔微涵 +4 位作者 胡志欣 董鲁钰 夏玉瑾 王雪丽 杨胜科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2-1043,共12页
为了达到氧化剂控制释放、有效传输和高效修复的目的,采用缓释技术实现氧化剂对地下水含水层的长期高效修复。实验通过熔化成型法制备了添加活性炭的高锰酸钾(KMnO_(4))缓释材料,并通过释放动力学确定缓释材料的最佳配比和尺寸。此外,对... 为了达到氧化剂控制释放、有效传输和高效修复的目的,采用缓释技术实现氧化剂对地下水含水层的长期高效修复。实验通过熔化成型法制备了添加活性炭的高锰酸钾(KMnO_(4))缓释材料,并通过释放动力学确定缓释材料的最佳配比和尺寸。此外,对KMnO_(4)缓释材料降解苯酚苯胺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地下水水质对苯酚苯胺降解的影响。最后开展了二维砂槽中缓释材料降解苯酚苯胺的实验。结果表明:石蜡、高锰酸钾、活性炭以及硅砂质量比为3∶3∶2∶1的1 cm立方体的KMnO_(4)缓释氧化剂缓释效果最好。释放动力学研究显示,30 d后缓释材料的释放率为64.17%,表明其具有优异的缓释特性,并且采用一级动力学方程对实验数据拟合时相关性较好。并且缓释后的KMnO_(4)缓释材料表面出现大量孔洞和缝隙,且表面Mn、O、Si和K元素含量明显增加,说明KMnO_(4)缓释材料在水中的释放原理是以溶解扩散为主。在缓释氧化剂作用下,二维砂槽中苯酚和苯胺的浓度变化形成以缓释材料为中心的锥形修复区域,且纵向苯酚苯胺的浓度下降较快。这一实验结果为实际地下水含水层污染修复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nO_(4)缓释氧化剂 苯酚 苯胺 降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