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高速炭质页岩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施工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成聘 王伟力 《建筑技术开发》 2019年第3期114-115,共2页
炭质页岩组织的高边坡在近些年发生滑塌事故较多,滑动体一般规模较大,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通过对某高速公路典型坡脚区分布炭质页岩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通过常规方案和双宽平台方案的计算分析,全面阐述了双宽平台方案治理坡脚区域分布... 炭质页岩组织的高边坡在近些年发生滑塌事故较多,滑动体一般规模较大,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通过对某高速公路典型坡脚区分布炭质页岩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通过常规方案和双宽平台方案的计算分析,全面阐述了双宽平台方案治理坡脚区域分布炭质页岩高边坡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脚 炭质页岩 高边坡 双平台
下载PDF
左江水利枢纽水坡升船机设计简介
2
作者 何善国 谭巧矛 +2 位作者 彭凤琼 杨自多 黄刚 《广西水利水电》 2003年第B12期22-27,共6页
左江水利枢纽水坡由上游引航道、上坡首、坡槽、坡脚和下游引航道组成,全长约1235.0m,坡槽采用钢筋混凝土U型结构,坡槽净宽6.8m,槽壁净高3.75m,坡槽纵向坡率3%;推进机采用外电——机械传动,设计总重约900kN,驱动功率648kW,上行速度为50... 左江水利枢纽水坡由上游引航道、上坡首、坡槽、坡脚和下游引航道组成,全长约1235.0m,坡槽采用钢筋混凝土U型结构,坡槽净宽6.8m,槽壁净高3.75m,坡槽纵向坡率3%;推进机采用外电——机械传动,设计总重约900kN,驱动功率648kW,上行速度为50m/min;投资约为船闸的2/3,耗水约为船闸的1/34,过坝时间约为船闸的7.7/10;最大通航船舶吨位为120t机驳船,设计年货运量为50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江水利枢纽 水坡 升船机设计 上游引航道 上坡首 坡槽 坡脚 下游引航道
下载PDF
坡脚型与偏转型地震滑坡运动距离及地形因素作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樊晓一 冷晓玉 段晓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80-1388,共9页
运动距离作为滑坡防灾减灾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不仅受到滑坡体积和落差的控制,还与滑坡的下垫面场地的地形作用相关。通过分析坡脚型和偏转型两类典型的地震滑坡运动特征,研究了滑坡体积V、落差1H、坡度差α和偏转角度θ对最大垂直运动... 运动距离作为滑坡防灾减灾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不仅受到滑坡体积和落差的控制,还与滑坡的下垫面场地的地形作用相关。通过分析坡脚型和偏转型两类典型的地震滑坡运动特征,研究了滑坡体积V、落差1H、坡度差α和偏转角度θ对最大垂直运动距离H、水平运动距离L以及坡脚以下或偏转后的水平运动距离L'的作用。由于偏转型滑坡受偏转前、后坡度和偏转角度对运动距离的共同影响,导致H/L指标小于坡脚型滑坡,而两类滑坡的L'/L的均值较为一致,表明地形因素对不同类型滑坡的水平运动参数的作用具有一致性特征。分别建立了体积、落差与地形参数的坡脚型和偏转型滑坡运动距离拟合方程。拟合方程的参数指标表明:体积对H的作用指数较小,体现了高位滑坡的运动特征;1H对L'的影响指数较小;坡脚型滑坡的坡度α对运动距离的影响指数都较为显著,偏转角度θ对偏转型滑坡的L'的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果为滑坡运动距离的预测和地形因素控制提供了参考,并且对于坡脚型和偏转型滑坡运动距离的模拟和机制研究而言,不应忽略坡脚坡度差和偏转角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脚型滑坡 偏转型滑坡 运动距离 坡脚坡度差 偏转角度
下载PDF
江河崩岸的概化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张幸农 应强 +1 位作者 陈长英 张思和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3-267,共5页
根据长江中下游崩岸的基本特征,采用典型崩岸河段原体沙,在试验室中建立了概化坡体模型,针对坡体崩塌破坏机理进行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坡体的崩塌破坏表现形式、过程及特征与长江坍塌型崩岸基本相似。渗流强度越大,破坏作用越... 根据长江中下游崩岸的基本特征,采用典型崩岸河段原体沙,在试验室中建立了概化坡体模型,针对坡体崩塌破坏机理进行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坡体的崩塌破坏表现形式、过程及特征与长江坍塌型崩岸基本相似。渗流强度越大,破坏作用越明显。水流冲刷的破坏作用主要是淘蚀坡脚,使坡体坡度趋缓,崩塌破坏范围及程度随之逐步减小,坡体坡脚未受淘蚀的极限稳定坡度为1∶2至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河崩岸 机理 模拟试验
下载PDF
坡面锚索与坡脚抗滑桩联合加固边坡设计方法 被引量:26
5
作者 赵晓彦 黄金河 +3 位作者 周一文 李玉龙 蒋楚生 岳宗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9-495,共7页
路堑高陡边坡的加固中,二级及以上边坡坡面锚索与一级边坡坡脚抗滑桩的组合结构应用广泛,但其设计方法尚不成熟,为此,提出该组合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研究坡面单束锚索预应力对滑体各条块的作用效果;继而,通过预应力锚固后的边坡稳... 路堑高陡边坡的加固中,二级及以上边坡坡面锚索与一级边坡坡脚抗滑桩的组合结构应用广泛,但其设计方法尚不成熟,为此,提出该组合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研究坡面单束锚索预应力对滑体各条块的作用效果;继而,通过预应力锚固后的边坡稳定性计算,获得设桩处的剩余下滑力、确定抗滑桩上的荷载,实现锚索预应力和抗滑桩被动力的协调作用;最后,以广(通)大(理)铁路某实际边坡为例,论证所提方法的设计过程.论证结果表明:该组合结构的设计可以锚索预应力占总下滑力的40%进行初算,并以抗滑桩中心间距5.0~8.0 m、桩截面宽度1.0~3.0 m、截面高度1.5~4.0 m、嵌固段长度为总桩长的1/3~1/2为控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锚索 坡脚抗滑桩 联合加固 设计方法
下载PDF
三维土工网垫植草护坡防坡面径流冲刷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肖成志 孙建诚 +1 位作者 李雨润 刘晓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3-458,共6页
基于水力学和河流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利用坡面糙率和拦污栅模型分别模拟三维土工网垫和坡面植被作用,建立了三维土工网垫和坡面植被引起的坡面沿程水头损失和径流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式,并建立三维土工网垫植草护坡时坡面径流速度计算表达式... 基于水力学和河流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利用坡面糙率和拦污栅模型分别模拟三维土工网垫和坡面植被作用,建立了三维土工网垫和坡面植被引起的坡面沿程水头损失和径流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式,并建立三维土工网垫植草护坡时坡面径流速度计算表达式,将颗粒启动速度引入分析坡面土颗粒流失初始的启动流速,进而通过坡脚流速和坡面土颗粒启动流速的对比分析和通过分析坡角、植株密度、网垫和植被类型对坡脚流速的影响来研究三维土工网垫植草护坡的防径流冲刷特性。结果表明,坡脚流速随坡角增大而增大;网垫类型对坡脚流速影响不明显,但同无护坡时相比网垫能显著降低坡脚流速;坡脚流速随植株和叶部倾角增加而变小,且随植株密度增大而减少,并在考虑不同边坡土质的颗粒启动速度与坡脚流速相等时计算得到护坡所需的植株最小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土工网垫植草 生态护坡 坡脚流速 土颗粒启动流速 水头损失 径流
下载PDF
滇东南斗南锰矿重力流沉积及其聚锰环境 被引量:16
7
作者 郑荣才 张锦泉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65-75,共11页
通过对含锰岩系和锰矿体的沉积相研究,认为滇东南中三叠统法郎组斗南锰矿具重力流沉积特征。锰质颗粒的搬运可识别出颗粒流及其衍生的变密度颗粒流和浊流三种方式,由流体性质转化引起主要聚锰环境下斜坡和坡底不同密度流的异地堆积和富... 通过对含锰岩系和锰矿体的沉积相研究,认为滇东南中三叠统法郎组斗南锰矿具重力流沉积特征。锰质颗粒的搬运可识别出颗粒流及其衍生的变密度颗粒流和浊流三种方式,由流体性质转化引起主要聚锰环境下斜坡和坡底不同密度流的异地堆积和富集成矿作用,出现同一矿化层中矿体随重力流流动方向由厚变薄、品位降低,及不同矿石组构的分带性。对应两次热水成锰事件,法郎组含锰层位向北东抬升,下斜坡—坡底相的有利聚锰环境随之同方向迁移,受明苏断裂同沉积活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重力流 沉积 聚锰环境 成矿
下载PDF
坡脚开挖诱发滑坡机理——以沙井驿滑坡为例 被引量:17
8
作者 裴向军 袁广 +3 位作者 张晓超 李维庆 袁野 赵峥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5-202,共8页
坡脚开挖、坡面堆载、不合理灌溉等人类活动诱发的工程性黄土滑坡灾害频频发生,对于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本文以兰州市沙井驿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地质勘测的基础上,研究滑坡的基本特征及导致滑坡发生的关键因素。通... 坡脚开挖、坡面堆载、不合理灌溉等人类活动诱发的工程性黄土滑坡灾害频频发生,对于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本文以兰州市沙井驿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地质勘测的基础上,研究滑坡的基本特征及导致滑坡发生的关键因素。通过减围压三轴试验研究黄土边坡开挖过程中土体的变形破坏特征。基于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黄土边坡的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开挖过程中边坡不同深度的土体应力及变形发展规律,揭示开挖过程中坡体稳定性变化规律及滑坡启动机理。结果表明,沙井驿滑坡是由于坡脚不合理开挖导致老滑坡复活,为牵引式滑坡;在开挖过程中,坡体内发生应力重分布,应力状态不断发生变化,随着开挖的进行,坡体变形逐渐增大;开挖结束后,坡体中部产生大量剪切裂缝,后缘产生张拉裂缝,坡体稳定性降至最低,中上部均有较大变形,最后发生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脚开挖 滑坡机理 减围压三轴试验 FLAC3D
下载PDF
坡脚开挖诱发古滑坡复活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春利 贺凯 李同录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55-260,共6页
黄土地区存在许多古滑坡体,由于滑后土体土质疏松,裂隙发育,在坡脚开挖作用下极易发生变形破坏,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同时也对开挖施工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对坡脚开挖诱发古滑坡复活的失稳机制的研究十分迫切和必要。以延安市王窑村... 黄土地区存在许多古滑坡体,由于滑后土体土质疏松,裂隙发育,在坡脚开挖作用下极易发生变形破坏,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同时也对开挖施工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对坡脚开挖诱发古滑坡复活的失稳机制的研究十分迫切和必要。以延安市王窑村滑坡为例,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三轴应力环境下围压、含水量对土体变形破坏的影响,并运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开挖过程中最危险滑面上的应力及强度变化趋势,揭示了坡脚开挖诱发古滑坡复活的变形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坡脚开挖改变了坡体中下部的应力分布,抗滑段土方开挖减小了滑坡抗滑力,增大了下滑力,最终滑坡下滑力超过抗滑力,导致古滑坡复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 古滑坡复活 坡脚开挖 三轴试验 变形机理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坑不同水位降速下土石围堰松散粘质边坡渗流特性与开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宋成年 邓洋 +1 位作者 刘德兵 贺昌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9-73,共5页
研究基坑排水后覆盖层堆积下的边坡全过程施工卸荷时土体承载变形规律,对准确判断堰坡开挖稳定性及制定合理施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以邕宁水利枢纽一期临时土石围堰工程为例,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法计算了基坑抽水期不同水位降速下的土石围... 研究基坑排水后覆盖层堆积下的边坡全过程施工卸荷时土体承载变形规律,对准确判断堰坡开挖稳定性及制定合理施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以邕宁水利枢纽一期临时土石围堰工程为例,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法计算了基坑抽水期不同水位降速下的土石围堰渗流-应力场演化规律,分析了坡脚开挖变形与塑性分布、潜在塑性滑动面及失稳滑塌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大的水位降速致使浸润线高度抬升、防渗墙渗控效果减弱,堰坡渗透稳定较差;采用宽片石置换淤泥层方案行之有效,覆盖浅层坡脚卸荷未形成贯通的塑性滑动面,开挖稳定性较好;深层开挖坡脚前缘先发生局部坍塌,随后靠近开挖面边坡沿着滑动面产生牵引式滑塌,滑动位置位于距离坡脚9.65~10.91m处,仅为开挖面局部土体滑坡。研究成果可为临时围堰边坡开挖方案、支护时机合理选择及后期抢险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围堰 基坑降水 坡脚开挖 流固耦合 收敛约束法 边坡失稳
下载PDF
坡面降雨和坡脚浸泡对土坡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一冰 朱宝强 +2 位作者 周成 谭昌明 韩利彪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年第2期21-26,32,共7页
降雨是诱发边坡失稳破坏的重要因素,为研究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的滑动破坏规律,为了便于制模和坡土位移的PIV观测,开展了无黏性土降雨滑坡的模型试验,利用体积含水率传感器测试了降雨条件下坡土不同位置处含水率的变化特征,利用PIV技术... 降雨是诱发边坡失稳破坏的重要因素,为研究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的滑动破坏规律,为了便于制模和坡土位移的PIV观测,开展了无黏性土降雨滑坡的模型试验,利用体积含水率传感器测试了降雨条件下坡土不同位置处含水率的变化特征,利用PIV技术研究了边坡渐进变形破坏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变形场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长时间降雨坡脚浸泡导致的破坏规律。结果表明:持续降雨入渗条件下坡土体积含水率依次可分为初始平稳期、上升期和最终稳定期三个阶段,坡脚土体的积水会导致边坡进一步滑移破坏。边坡破坏模式为渐进式滑移变形破坏;根据边坡速度场和位移场随厚度分布特征,可将坡土从下往上分为稳定层、剪切层和随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边坡 坡面降雨 坡脚浸泡 变形破坏
下载PDF
西域砾岩边坡破坏机制及稳定分析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玉杰 孙平 +1 位作者 李文新 张强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63-872,共10页
针对新疆地区水利工程建设中遇到的西域砾岩边坡的破坏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和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西域砾岩边坡特殊的变形破坏机制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力和力矩平衡分析,提出了与其变形破坏机制相适应的稳定分析方法,并分析了... 针对新疆地区水利工程建设中遇到的西域砾岩边坡的破坏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和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西域砾岩边坡特殊的变形破坏机制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力和力矩平衡分析,提出了与其变形破坏机制相适应的稳定分析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掏蚀深度与裂缝深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西域砾岩边坡破坏过程总体呈现"坡脚掏蚀-后缘拉裂-错落式塌落"的特点,可分为坡脚掏蚀、局部塌落、局部塌落加剧与竖直拉裂缝形成、整体塌落4个演化阶段。随着掏蚀深度或后缘拉裂缝深度的增加,边坡的倾倒安全系数也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砾岩 边坡稳定 坡脚掏蚀 破坏机理 离散元方法
原文传递
三维网垫喷播植草护坡防径流冲刷机理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肖成志 刘晓朋 孙建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93-96,共4页
三维网垫喷播植草护坡作为一种重要生态防护形式而被广泛用于土木工程领域。通过结合水力学和河流动力学原理,分别采用坡面糙率和拦淤栅模型来模拟三维网垫和坡面植被作用,建立了网垫引起的坡面沿程水头损失和植被引起的径流局部水头损... 三维网垫喷播植草护坡作为一种重要生态防护形式而被广泛用于土木工程领域。通过结合水力学和河流动力学原理,分别采用坡面糙率和拦淤栅模型来模拟三维网垫和坡面植被作用,建立了网垫引起的坡面沿程水头损失和植被引起的径流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式,并由此建立了三维网垫喷播植草护坡时坡面径流速度的计算表达式,综合对比分析了边坡坡角、网垫类型、植草类型和植株密度对坡脚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坡脚流速随坡角增大而增大;坡脚流速随网垫类型变化而无明显变化,但无护坡时流速明显降低;坡脚流速随植株和叶部倾角增加及植被密度增大而减小。通过计算还得到不同土质边坡的颗粒启动速度与坡脚速度相等时,护坡所需植株最小密度值。所得结果对三维网垫喷播植草护坡的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头损失 径流 生态护坡 坡脚流速 三维土工网垫喷播植草
下载PDF
坡脚冲刷作用下近坝库岸边坡滑坡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冯有亭 李卓 周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1-125,共5页
为研究坡脚冲刷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某水电站近坝库岸边坡滑坡区实测降雨资料,通过自行研制模型试验装置,进行了坡脚冲刷作用下室内边坡滑坡模型试验,分析了坡脚冲刷作用下的边坡滑坡特性。研究表明:坡脚冲刷作用是引起边坡滑... 为研究坡脚冲刷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某水电站近坝库岸边坡滑坡区实测降雨资料,通过自行研制模型试验装置,进行了坡脚冲刷作用下室内边坡滑坡模型试验,分析了坡脚冲刷作用下的边坡滑坡特性。研究表明:坡脚冲刷作用是引起边坡滑坡的主要因素,即:由于强降雨引起河水对边坡侧向产生冲蚀会掏空坡脚的岩土体,且坡脚已冲刷的边坡在降雨作用下不利于边坡稳定,使得边坡失稳下滑会引起边坡滑坡。此时,坡脚处滑坡会不断向边坡上部发展,坡脚冲刷作用下的滑坡以滑动滑坡为主,滑坡类型为浅层牵引式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脚冲刷 滑坡 模型试验
下载PDF
三峡库区猴子石滑坡防治工程设计 被引量:7
15
作者 邹从烈 郑轩 +1 位作者 熊传义 朱良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61,103,共6页
猴子石滑坡防治工程是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最重要、受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度最高、工程投资最大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之一。由于其地理位置和保护对象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其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治理过程的曲折性、治理方案的新颖性、治理措施的... 猴子石滑坡防治工程是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最重要、受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度最高、工程投资最大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之一。由于其地理位置和保护对象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其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治理过程的曲折性、治理方案的新颖性、治理措施的多样性、施工期的紧迫性等多方面原因,有很多值得建设者和设计者总结和反思的经验教训。就该滑坡防治工程设计的地质背景、制约因素、设计思路、设计方案与工程措施进行介绍和总结,供同行或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防治 置换阻滑键 回填压脚 排水 护岸 安全监测 土工格栅 格栅钢架 猴子石滑坡
下载PDF
清子高速某工程滑坡诱发机制及治理模拟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晨栋 苑康泽 +1 位作者 郭子坤 任钊 《地质与资源》 CAS 2020年第2期196-201,共6页
以清子高速某场地工程滑坡为研究对象.该工程滑坡的形成从地质条件上来看受下伏砂质粉土软弱层影响极大,该层遇水饱和后强度下降极大.从工程条件来看,由于修建服务区开挖坡脚,破坏了原始应力平衡,产生了一个有利于滑坡产生的临空面,两... 以清子高速某场地工程滑坡为研究对象.该工程滑坡的形成从地质条件上来看受下伏砂质粉土软弱层影响极大,该层遇水饱和后强度下降极大.从工程条件来看,由于修建服务区开挖坡脚,破坏了原始应力平衡,产生了一个有利于滑坡产生的临空面,两种因素共同导致该工程滑坡的发生.本文采用FLAC3D模拟软件模拟场地开挖后滑坡的发生机制,模拟结果验证了分析的准确性.治理措施拟采用抗滑桩.使用FLAC3D模拟软件对该抗滑桩加固效果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用抗滑桩治理后,滑坡整体将处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坡脚开挖 工程滑坡 FLAC3D 抗滑桩 清子高速 陕西省
下载PDF
考虑土体结构性的库岸滑坡成因机制和力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东英 杨光华 姜燕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4-150,共7页
滑坡的成因机制和力学特征是指导滑坡防治策略的重要依据,在当前库岸滑坡仿真模拟中存在滑带土强度弱化假设不能反映土体的结构性损伤特征及未考虑变形参数同步弱化的问题,因而揭示的滑坡成因机制和力学特征失真。提出以应力水平代替塑... 滑坡的成因机制和力学特征是指导滑坡防治策略的重要依据,在当前库岸滑坡仿真模拟中存在滑带土强度弱化假设不能反映土体的结构性损伤特征及未考虑变形参数同步弱化的问题,因而揭示的滑坡成因机制和力学特征失真。提出以应力水平代替塑性剪应变表征结构性损伤程度构建新的强度折减法,基于此分析了不同类型滑坡的渐进破坏过程、应力位移特征及稳定性衰减规律,揭示不同类型滑坡的成因机制,所得主要结论有:(1)推移式滑坡中部首先发生滑移导致上部土体失去支撑随之滑移并与之一起挤压下部土体,使下部土体剪切力增大明显进而产生较大剪切变形,最终形成整体剪切破坏面;因而推移式滑坡的主滑段在中部,牵引段在滑坡上部,抗滑段在滑坡下部;(2)牵引式滑坡中下部抗剪力不足以平衡剪切力率先滑移,使临近土体失去支撑抗滑力降低随之滑移,并依次迅速引发滑坡的"多米诺骨牌"式破坏,因而牵引式滑坡的主滑段在中下部,其上土体均为牵引段,其破坏面为剪切-拉剪-张拉复合型破坏面;(3)当发生一定剪切变形后,牵引式滑坡位移增长迅速并呈不可控态势,并由稳定迅速降低至失稳状态;而推移式滑坡则在发生较大剪切变形后长时间处于欠稳定状态,破坏前有较长的缓冲时间;(4)从灾害防治角度,推移式滑坡应注重"强腰",牵引式滑坡应注重"固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土体结构性 成因机制 固脚 强腰
下载PDF
复杂地形条件下排土场优化设计及综合治理措施 被引量:7
18
作者 任红岗 谭卓英 孙文杰 《矿冶》 CAS 2016年第1期17-21,共5页
针对山坡型露天矿、复杂山谷地形特点,对排土场合理选址、排土工艺优化设计,有效利用了地形优势增强了排土场稳定性。通过增加了排土场堆积容量节约了土地资源,就近集中排弃达到缩短运距目的,经济效益显著。为避免汛期排土场北侧形成堰... 针对山坡型露天矿、复杂山谷地形特点,对排土场合理选址、排土工艺优化设计,有效利用了地形优势增强了排土场稳定性。通过增加了排土场堆积容量节约了土地资源,就近集中排弃达到缩短运距目的,经济效益显著。为避免汛期排土场北侧形成堰塞湖,采用底部泄流体技术,疏排上游汇水及排土场内部渗水,同时在排土场内外分别设置防洪设施,保证了排土场的安全稳定。最后利用土工网垫护坡及复垦措施,实现了维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工艺 压坡脚式 底部泄流体 防洪 复垦
下载PDF
露天矿非工作帮红黏土顺层边坡稳定控制对策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再明 罗霄 白润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3-197,共5页
针对顺倾红黏土层严重影响露天矿端帮边坡稳定甚至引发边坡变形失稳的问题,采用数值分析与极限平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平朔东露天矿北帮滑坡灾害防治为背景,对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坡脚反... 针对顺倾红黏土层严重影响露天矿端帮边坡稳定甚至引发边坡变形失稳的问题,采用数值分析与极限平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平朔东露天矿北帮滑坡灾害防治为背景,对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坡脚反压、削方减载两种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坡脚反压治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端帮边坡的稳定性,增大露天矿内排空间,缩短排土运距,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研究结论为实际开采过程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红黏土 顺层边坡 坡脚反压 削方减载 边坡稳定
下载PDF
梯形类渠道水力最佳断面统一公式的推求 被引量:7
20
作者 荣丰涛 《山西水利科技》 2003年第4期5-7,共3页
文中导出了梯形类渠道(包括梯形渠道、弧形底梯形渠道、弧形坡脚梯形渠道)的水力最佳断面统一计算公式。
关键词 弧形底 弧形坡脚 水力最佳断面 梯形渠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