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坡向坡位和撂荒地对云雾山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5
1
作者 邱莉萍 张兴昌 程积民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87-93,共7页
对封育21年的云雾山典型草坡不同坡位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4种酶活性在坡顶和坡底分布均为阴坡>阳坡>撂荒地。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坡面任何坡位均表现为阴坡>阳坡>撂荒地;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坡面则... 对封育21年的云雾山典型草坡不同坡位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4种酶活性在坡顶和坡底分布均为阴坡>阳坡>撂荒地。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坡面任何坡位均表现为阴坡>阳坡>撂荒地;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坡面则表现为阴坡>撂荒地>阳坡。不同坡向、不同坡位剖面土壤4种酶活性随剖面层次的增加而降低;在坡顶和坡中部土壤剖面脲酶活性波动较大,在坡底为阳坡>阴坡>撂荒地。封育增加了土壤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其影响深度从坡顶向下而增加;长期封育增加了深层土壤水分和有机碳含量,从而降低了相应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不同坡向、不同坡位剖面土壤4种酶的活性与对应土层土壤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酶活性敏感地揭示了植被恢复对土壤肥力提高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雾山草地 坡向 坡位 撂荒地 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坡位造林地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被引量:25
2
作者 薛立 赖日石 +3 位作者 陈红跃 谭绍满 罗秋兰 马湘华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研究了深圳市宝安区生态风景示范林的不同坡位———上坡和下坡造林地的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呈现下坡 >上坡的倾向。
关键词 坡位 造林地 酶活性 土壤养分
原文传递
山区线性工程地质灾害风险动态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钢 汤明高 +3 位作者 周泓 屈飞行 李云杰 辛玉琴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4-532,共9页
线性工程的路线长(如输变电、道路、管线工程等),特别是在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山区,工程建设及运营期间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风险大,防范管理的难度大,进行动态评价是防范风险的有效途径,也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趋势。结合藏中电力联网输变... 线性工程的路线长(如输变电、道路、管线工程等),特别是在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山区,工程建设及运营期间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风险大,防范管理的难度大,进行动态评价是防范风险的有效途径,也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趋势。结合藏中电力联网输变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提出了基于InSAR监测技术、考虑斜坡活动性的地质灾害风险动态评价方法。该方法构建了考虑斜坡活动性的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可以动态更新的加权信息量评价模型,针对电网工程输电塔位这一核心易损目标,初步实现了山区线性工程地质灾害风险动态评价,最后采用历史灾害分布和ROC曲线对比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对于山区线性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工程 地质灾害 风险动态评价 斜坡活动性 加权信息量模型
下载PDF
基于用户相似性的加权Slope One算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林静 楼文高 冯国珍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08-2711,共4页
针对因Slope One算法没有考虑相似性,而导致个性化推荐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相似性的加权Slope One算法(BUS weighted Slope One算法)。通过先评定用户活跃度,筛选出活跃用户,然后依据项目间相似性对部分未评分项目进行... 针对因Slope One算法没有考虑相似性,而导致个性化推荐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相似性的加权Slope One算法(BUS weighted Slope One算法)。通过先评定用户活跃度,筛选出活跃用户,然后依据项目间相似性对部分未评分项目进行预测填充,再利用用户间的相似性得到用户的最近邻居集合,将用户间的相似性作为预测评分权重,最后根据最近邻居集合对样本进行预测分析。通过三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传统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同时提高了评分预测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推荐系统 slopeOne 相似性 用户活跃度 评分预测
下载PDF
植生土类型对岩石边坡人工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培俊 艾应伟 +3 位作者 陈朝琼 李伟 王倩 裴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3-208,共6页
针对川中丘陵区遂渝铁路的典型岩石边坡,以临近自然边坡为对照,对来源于不同植生土类型的岩石边坡人工土壤以及自然边坡自然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活性的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石边坡人工土壤和自然边坡土壤有机碳含量、含水量、... 针对川中丘陵区遂渝铁路的典型岩石边坡,以临近自然边坡为对照,对来源于不同植生土类型的岩石边坡人工土壤以及自然边坡自然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活性的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石边坡人工土壤和自然边坡土壤有机碳含量、含水量、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和细菌数量均表现为自然边坡土=农田源植生土>岩石源植生土;土壤容重表现为岩石源植生土>自然边坡土>农田源植生土;真菌、放线菌数量以及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表现为自然边坡土>农田源植生土>岩石源植生土;蛋白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表现为自然边坡土>岩石源植生土>农田源植生土(P<0.0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含水量、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和容重相关关系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生土 岩石边坡 人工土壤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丽江-小金河断裂南、中段地貌特征及构造指示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环宇 丁锐 张世民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0-391,共12页
丽江-小金河断裂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川滇菱形块体内重要的次级边界断裂。构造活动对区域河流水系的发育有重要影响,因此,定量研究水系地貌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内构造活动信息。本文采用地形坡度、地形起伏度、面积-高程积分值... 丽江-小金河断裂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川滇菱形块体内重要的次级边界断裂。构造活动对区域河流水系的发育有重要影响,因此,定量研究水系地貌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内构造活动信息。本文采用地形坡度、地形起伏度、面积-高程积分值(HI)等地貌参数研究沿该断裂区域地貌对构造活动的响应。研究发现,断裂北侧坡度和地形起伏度较断裂南侧高,跨断裂4级流域盆地内亚流域盆地面积-高程积分值变化也指示断裂北侧流域成熟度低于断裂南侧,这反映了丽江-小金河断裂存在一定逆冲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小金河断裂 坡度 地形起伏度 面积-高程积分值 构造活动
下载PDF
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流程与关键问题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屈飞行 张菁 汤明高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420-428,共9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近年来地质灾害领域一个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学者在实践应用中仍会遇到或忽视个别问题。本文对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流程进行归纳,将评估流程分为评价单元选择、...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近年来地质灾害领域一个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学者在实践应用中仍会遇到或忽视个别问题。本文对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流程进行归纳,将评估流程分为评价单元选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估模型与方法分析、危险性评价、评估结果有效性论证方法和危险性区划和应用等六方面内容。对各个部分的关键问题可选择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阶段各步骤各选择的适宜性,实现了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流程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评价单元 评估模型 ROC曲线 Kappa系数 斜坡活动性
下载PDF
豫西中新生代地球动力学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司马献章 《河南地质》 1998年第3期196-201,共6页
以隆断区和断陷盆地地壳厚度的显著差异,隆断区与盆地分界的深大断裂(边缘断裂,与地幔斜坡对应),隆断区和盆地的岩浆作用及现代地热活动,盆地沉降历史四个地质特征为依据,作者认为本区盆岭构造形成的动力学机制是:中新生代上地... 以隆断区和断陷盆地地壳厚度的显著差异,隆断区与盆地分界的深大断裂(边缘断裂,与地幔斜坡对应),隆断区和盆地的岩浆作用及现代地热活动,盆地沉降历史四个地质特征为依据,作者认为本区盆岭构造形成的动力学机制是:中新生代上地幔起伏和下地壳不均匀岩浆熔融并由此产生的岩浆作用和热能、重力地质作用等引起的物质膨胀和岩浆侧向上侵入、岩浆冷凝和体积收缩导致同沉积断层运动,形成本区盆岭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动力学 盆地 地壳厚度 岩浆活动 中新生代
下载PDF
龙门山中北段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明 张世民 +1 位作者 姜大伟 梁宽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40-651,共12页
龙门山中北段位于青藏高原东缘,该区作为高原向东扩展的前缘部位,其地形与河流水系的演化记录了高原隆升与挤压扩展及其气候环境效应的各种信息。龙门山中北段构造活动有明显差异,从中段逆冲为主转化为北段的走滑为主,本文采用定量化地... 龙门山中北段位于青藏高原东缘,该区作为高原向东扩展的前缘部位,其地形与河流水系的演化记录了高原隆升与挤压扩展及其气候环境效应的各种信息。龙门山中北段构造活动有明显差异,从中段逆冲为主转化为北段的走滑为主,本文采用定量化地貌参数从构造地貌的角度揭示了区域构造活动的差异。龙门山中北段地貌因子(坡度、地形起伏度和条带状剖面)的阶梯状分布特点,显示了高原扩展的逆冲推覆特征,在中央断裂处构造抬升作用最强,同时显示出了南北向构造活动减弱的趋势,由中段的逆冲转换为北段逆冲兼走滑的形式。北川-映秀断裂两侧流域的HI值也显示了断裂上盘高、下盘低、沿走向减弱的趋势。综合分析认为,本区构造活动是地貌演化的主控因素,龙门山中北段地形存在差异,北川-映秀断裂两侧的小流域地貌指数分析显示,构造抬升活动自南向北减弱,中段以逆冲为主,北段为逆冲兼走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度 地形起伏度 HI值 构造活动
下载PDF
浅析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光玲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24期168-169,共2页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对于各种矿产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在这一基础上,对于露天矿山的边坡稳定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于提升采矿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文中围绕露天矿山边坡的稳定性开展了研究,首先概述了...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对于各种矿产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在这一基础上,对于露天矿山的边坡稳定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于提升采矿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文中围绕露天矿山边坡的稳定性开展了研究,首先概述了露天矿山边坡的稳定性,其次分析了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包括岩体特征及结构影响、人类采矿活动影响、风化及植被影响以及露天矿山地表水影响,最后提出了防止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灾害的相关办法,旨在提升露天矿山的开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山 边坡稳定性 采矿活动
下载PDF
生长条件对肉桂叶精油含量、组成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笮晦 童永清 +1 位作者 黄广智 毕良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54,共6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生长条件下肉桂叶精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精油化学成分,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含量,并通过滤纸片法研究了精油对常见的3种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树龄、种植密度和坡向对肉桂叶精油...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生长条件下肉桂叶精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精油化学成分,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含量,并通过滤纸片法研究了精油对常见的3种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树龄、种植密度和坡向对肉桂叶精油得率均有影响,其中树龄的影响最大,15年生疏植(No.3)精油得率最高(1.60%),20年生(No.7)最低(0.51%);坡向的影响其次,15年生南坡(No.5)精油得率(1.20%)高于15年生北坡(No.6,0.55%);种植密度的影响最小,15年生疏植(No.3)精油得率(1.60%)略高于15年生密植(No.4,1.34%)。不同生长条件下肉桂叶精油的成分均有差异,7份精油共鉴定出28种化学成分,其中15年生疏植(No.3)的精油成分最多(21种),15年生密植(No.4)和15年生南坡(No.5)最少,均为7种,共有组分为苯甲醛、苯丙醛、顺式肉桂醛和反式肉桂醛。反式肉桂醛在7份精油中均为GC含量最高的成分,在15年生密植(No.4)精油中GC含量最高(90.26%),在10年生(No.2)中GC含量最低(67.73%)。7份精油质量浓度均为500 g/L时,对3种实验菌的抑制效果顺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抑菌圈直径范围分别为22.57~39.63 mm、27.58~34.31 mm和16.39~23.89 mm,其中20年生(No.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为39.63 mm;15年生密植(No.4)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为34.31 mm;5年生(No.1)对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为23.89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叶 肉桂醛 树龄 坡向 种植密度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对百花山边坡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桂彬 李月华 窦德泉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2-15,共4页
选择百花山公路边坡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喷混植生、客土种植、营养土种植、三维网种植、六棱砖种植)的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稳定的自然植物群落作为对照,研究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含... 选择百花山公路边坡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喷混植生、客土种植、营养土种植、三维网种植、六棱砖种植)的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稳定的自然植物群落作为对照,研究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含量方面,不同恢复措施样地之间差异显著,营养土种植样地含量最高,三维网种植和喷混植生样地次之,客土种植和六棱砖种植样地最低;对比土壤脲酶活性,营养土种植、三维网种植和喷混植生恢复样地与自然植物群落样地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客土种植和六棱砖种植样地;在土壤生物学和土壤养分相关性方面,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脲酶活性与土壤全氮、速效氮、有机质等呈显著正相关,与全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生态恢复 微生物量碳氮 脲酶 土壤养分
下载PDF
斜率法预测活度系数与UNIFAC法比较
13
作者 汪绍昆 时钧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10-16,共7页
将汪文化等提出的(dγ/dx)_(x=0)近似表达式用于预测二元溶液液相活度系数,与UNIFAC法相比,在266组等温互溶与44组等温部分互溶体系中,175组斜率法预测的误差比UNIFAC法预测的误差小,73组两法预测的误差相近,62组斜率法预测的误差大.对... 将汪文化等提出的(dγ/dx)_(x=0)近似表达式用于预测二元溶液液相活度系数,与UNIFAC法相比,在266组等温互溶与44组等温部分互溶体系中,175组斜率法预测的误差比UNIFAC法预测的误差小,73组两法预测的误差相近,62组斜率法预测的误差大.对两法预测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平衡 斜率法 UNIFAC 活度 溶液
下载PDF
高原东侧陡峭地形对一次盆地中尺度涡旋及暴雨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65
14
作者 何光碧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0-441,共12页
利用MM5中尺度模式,对2003年8月8~10日发生在四川盆地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表明:MM5模式较成功地模拟出2003年8月8~10日发生在高原东侧陡坡地形区域的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大暴雨过程。在本次暴雨过程中,中尺度涡旋有... 利用MM5中尺度模式,对2003年8月8~10日发生在四川盆地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表明:MM5模式较成功地模拟出2003年8月8~10日发生在高原东侧陡坡地形区域的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大暴雨过程。在本次暴雨过程中,中尺度涡旋有利于盆地上空正涡度输送和辐合上升运动的维持,有利于降水的维持和强降水的发生。地形对中尺度涡旋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复杂陡峭的地形扰动有利于中尺度涡旋的形成。保留真实地形,在青藏高原东部到盆地西部,涡旋活动频繁;降低地形高度和坡度,不仅减少了涡的个数,还减弱了涡的强度,并改变了涡的生成源地以及涡的移动路径;不考虑地形使得青藏高原到四川盆地西部涡旋活动明显减少,且涡移动速度加快;仅降低地形高度而不改变地形坡度,对该地区的涡旋活动无明显的影响;仅保留青藏高原地形,高原地区涡旋活动频繁,无地形地区涡明显减少。数值试验还表明,地形与涡旋的活动及降水的分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东坡地形 涡旋活动 数值试验
下载PDF
南堡凹陷东营组同沉积构造活动性与沉积格局的配置关系研究 被引量:43
15
作者 王华 姜华 +1 位作者 林正良 赵淑娥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70-77,共8页
应用构造-层序地层分析的思维,通过构造格架与地层格架的关联分析,对南堡凹陷东营组沉积充填样式与过程、控制要素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沉降史分析,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古近纪可划分为4个次级构造幕。凹陷内断裂发育,同沉积断裂及... 应用构造-层序地层分析的思维,通过构造格架与地层格架的关联分析,对南堡凹陷东营组沉积充填样式与过程、控制要素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沉降史分析,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古近纪可划分为4个次级构造幕。凹陷内断裂发育,同沉积断裂及其时空配置关系对凹陷内结构和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展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控凹断裂直接控制了局部构造带的可容纳空间变化和古地貌形态,从而形成不同的沉积展布特征。高柳断层是南堡凹陷内最为重要的二级断裂,其活动始于Es1沉积时期,在东营组沉积时期活动最为强烈。在东营组沉积时期,高柳断层将凹陷分为南、北两个独立的沉积系统,尤其在Ed3沉积期其强烈的翘倾作用使高柳地区成为一个孤立的湖盆,直接影响到了高柳地区的沉积充填。根据东营组沉积时期同沉积断裂组合样式划分出4种断裂坡折带:断崖型、断坡型、同向断阶型和反向断阶型,为研究南堡凹陷东营组同沉积断裂对沉积格局的控制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指导,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东营组 断坡带 高柳断层 构造活动性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天然气晚期成藏特征 被引量:34
16
作者 施和生 秦成岗 +3 位作者 高鹏 张忠涛 朱俊章 赵仁永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8年第2期73-76,95,共5页
通过断层活动性研究、油气充注史分析及典型气藏剖析,论证了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天然气藏属典型的晚期成藏。新近纪以来白云凹陷一直处于主生、排烃期和东沙运动引起的断裂活动是该区天然气晚期成藏的必要条件,二者的相... 通过断层活动性研究、油气充注史分析及典型气藏剖析,论证了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天然气藏属典型的晚期成藏。新近纪以来白云凹陷一直处于主生、排烃期和东沙运动引起的断裂活动是该区天然气晚期成藏的必要条件,二者的相互匹配是该区晚期成藏的充分条件。建议在该区以断层为依托,以晚期天然气平面运移路径为指向,寻找保存条件有利的地区进行甩开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 天然气 晚期成藏 主生排烃期 断裂活动性
下载PDF
秦岭南坡两个大熊猫活动密集区的生境特征及大熊猫对生境的选择 被引量:21
17
作者 刘雪华 金学林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23-2128,共6页
对秦岭佛坪和长青2个保护区的大熊猫活动密集区的系列生境因子(包括海拔、坡度、坡向、水系密度、生境类型、竹子种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与大熊猫痕迹点的关系。结果表明:佛坪和长青保护区的生境特征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故2个保... 对秦岭佛坪和长青2个保护区的大熊猫活动密集区的系列生境因子(包括海拔、坡度、坡向、水系密度、生境类型、竹子种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与大熊猫痕迹点的关系。结果表明:佛坪和长青保护区的生境特征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故2个保护区的大熊猫对生境的选择也呈相似性和差异性;在长青和佛坪保护区各存在1个大熊猫活动密集区,其具有明显的宏观生境特征;大熊猫活动密集区的生境资源可获得性和大熊猫对生境因子的适应选择对应关系明显;秦岭南坡大熊猫选择的生境特征主要是:海拔1200~2600m,坡度20°~40°,水系密度为2~3条.km-2,针阔叶混交林,巴山木竹和秦岭箭竹的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南坡 大熊猫 活动密集区 生境特征
下载PDF
黄土高原退耕坡地不同类型林分土壤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翟辉 张海 +2 位作者 邱梅 郝月姣 张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38,72,共7页
选取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树种紫穗槐、油松、侧柏、新疆杨、刺槐和柠条为研究对象,以撂荒坡地为对照,分别测定不同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呼吸速率以及土壤酶活性,并通过计算土壤生物学活性综合指数比较不同类型林分土壤生物学活性差异... 选取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树种紫穗槐、油松、侧柏、新疆杨、刺槐和柠条为研究对象,以撂荒坡地为对照,分别测定不同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呼吸速率以及土壤酶活性,并通过计算土壤生物学活性综合指数比较不同类型林分土壤生物学活性差异。结果表明,0~60cm各土层中不同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呼吸速率和酶活性均较对照显著提高。0~20cm和20~40cm土层,刺槐林地土壤呼吸速率、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其他林地,柠条林地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呈现最大值,而土壤微生物量碳分别以刺槐和紫穗槐林地最大;40~60cm土层,刺槐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和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林地,而土壤微生物量碳、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均以柠条林地最大,各林地与对照之间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生物学活性综合指数表现为柠条〉刺槐〉油松〉侧柏〉紫穗槐〉新疆杨〉对照。在黄土退耕坡地营造人工水保林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生物量碳、呼吸速率和酶活性,从土壤生物学活性角度考虑,柠条和刺槐可作为试验区退耕还林的优先选择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退耕坡地 不同树种 土壤生物学活性 土壤生物学活性综合指数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海底火山活动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栾锡武 张亮 岳保静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4-432,共9页
南海北部陆坡发育海底火山。海底火山的发育是否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是该区进行水合物勘探首先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建立地质模型,并通过模型温度场计算,认为发生岩浆底侵时,高温岩浆使水合物稳定域的厚度变... 南海北部陆坡发育海底火山。海底火山的发育是否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是该区进行水合物勘探首先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建立地质模型,并通过模型温度场计算,认为发生岩浆底侵时,高温岩浆使水合物稳定域的厚度变薄。随着热量的散失,水合物稳定域的厚度逐渐恢复。底侵的深度较浅时,水合物稳定域减薄的幅度增大,恢复周期变短。对海底火山喷发的情况,水合物稳定域将完全不存在,但其恢复的时间更短。岩浆底侵深度为6 km时,其对水合物稳定域的影响周期为1 Ma左右。南海北部东沙运动和流花运动都伴随着规模性的火山活动,两次构造运动期间岩浆侵入、侵出引起的热效应到目前为止已对该区水合物稳定域的发育没有影响,但海底火山活动对增大地层的孔隙与通道,从而对甲烷气体的运聚和水合物的成藏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火山活动引起的高地温梯度,对生物甲烷的产生也将起到一定的帮助,从而有利于水合物的形成。南海北部陆坡火山区仍是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有利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坡 火山活动 天然气水合物 成藏 影响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山区寿竹林地土壤微生物量与酶活性在不同坡位和剖面层次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20
作者 秦华军 何丙辉 +3 位作者 赵旋池 李源 毛文韬 曾清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580-3586,共7页
以重庆市梁平县城东乡云佛村寿竹(Dip)林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坡位[上坡(US)、中坡(MS)、下坡(BS)]和剖面[表层(0~15 cm),底层(15~3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氮(SMBC、SMBN)、微生物碳熵、氮熵(qMBC、qMBN)、土壤过氧化氢酶(CAT)、碱... 以重庆市梁平县城东乡云佛村寿竹(Dip)林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坡位[上坡(US)、中坡(MS)、下坡(BS)]和剖面[表层(0~15 cm),底层(15~3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氮(SMBC、SMBN)、微生物碳熵、氮熵(qMBC、qMBN)、土壤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LK)、脲酶(URE)、蔗糖酶(INV)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坡位下,表层土壤SMBC、SMBN、qMBC、qMBN、CAT和INV表现为BS>MS>US,ALK呈BS>US>MS,URE呈MS>US>BS;底层土壤SMBC和qMBC呈MS>BS>US,SMBN、qMBN、CAT、ALK、URE和INV呈BS>MS>US.在不同土壤层次下,SMBC、SMBN、CAT、ALK、URE和INV均表现为表层>底层;qMBC和qMBN表现为底层>表层.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坡位和剖面层次土壤微生物碳氮与土壤酶活性、含水率之间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从回归分析得出的2个方程可知,SMBC随着土壤CAT和ALK的增加而增加,随着pH的增大而减小;SMBN则随着INV和ALK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地 寿竹林 坡位 土壤剖面层次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