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导线接触电阻计算模型 被引量:37
1
作者 陈忠华 石英龙 +2 位作者 时光 王智勇 康立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8-195,共8页
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导线之间的接触电阻特性直接影响弓网系统载流性能。本文通过浸铜碳滑板与铜锡接触导线的滑动电接触实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接触电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导线无载流静态接触时,接触电阻随着接触... 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导线之间的接触电阻特性直接影响弓网系统载流性能。本文通过浸铜碳滑板与铜锡接触导线的滑动电接触实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接触电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导线无载流静态接触时,接触电阻随着接触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无载流滑动接触且接触压力不变时,接触电阻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强电流滑动接触且接触压力和滑动速度不变时,接触电阻随着接触电流的增大而减小。针对接触压力、滑动速度、接触电流对受电弓滑板与接触导线接触电阻特性的影响建立了接触电阻的计算模型,通过改进的高斯-牛顿迭代算法对模型的待定参数进行了求解并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电弓滑板 接触导线 接触电阻 计算模型 高斯-牛顿迭代算法
下载PDF
铝锆碳材料的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金从进 邱文冬 +3 位作者 孙加林 洪彦若 王天仇 施岳明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5-267,共3页
研究了Si、Al、B4C及复合添加物对铝锆碳材料的抗氧化性和物理性能的影响 。
关键词 铝锆碳材料 复合添加剂 耐火材料 滑板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大变形隧道钢拱架自适应节点轴压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何满潮 王博 +2 位作者 陶志刚 乔亚飞 肖颖鸣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共10页
针对挤压型软岩隧道大变形问题,基于能量释放的让压支护理念,发明了一种适用于软岩大变形隧道的自适应钢拱架节点;该节点通过滑移实现让压,能够显著降低围岩压力,充分发挥支护材料的性能。通过理论计算与室内试验,研究了自适应节点的轴... 针对挤压型软岩隧道大变形问题,基于能量释放的让压支护理念,发明了一种适用于软岩大变形隧道的自适应钢拱架节点;该节点通过滑移实现让压,能够显著降低围岩压力,充分发挥支护材料的性能。通过理论计算与室内试验,研究了自适应节点的轴向承载特性,证实了自适应节点的可行性和让压性能,并总结了自适应节点工作的4个阶段:弹性变形阶段、恒阻滑移阶段、压实阶段和塑性变形阶段。建立了考虑自适应节点细部构造的三维精细化模型,并基于理论解析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节点能够在保持恒定滑移阻力的同时产生较大变形,对比传统钢架连接节点具有较高的可压缩性;自适应节点的滑移阻力随螺栓扭矩的增大而增大,螺栓扭矩在70,80,90,100 N·m时,理论值、模拟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对比分析设置自适应节点的钢拱架和传统钢拱架的支护效果可知:在相同收敛变形时,设置自适应节点可使钢拱架的内力显著降低,但在节点处出现了应力集中;设置自适应节点可使钢拱架的极限收敛变形提升10倍左右,能够更好地适应隧道大变形。新型自适应节点取材方便、构造简单,可以为高地应力区软岩公路隧道大变形支护技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但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还未探明,要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软岩大变形 让压支护 自适应节点 滑移阻力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水上减阻仿生技术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白向华 吕建刚 +1 位作者 高飞 任伯峰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60-867,共8页
传统排水型两栖车辆航速在15km/h时出现"阻力墙"现象,致使水阻力急剧增大,限制航速进一步提升。文章从蛇怪蜥蜴高速踏水方式构思,基于固-液体高速作用动力学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改变两栖车体航态的仿生减阻技术。其依靠仿生... 传统排水型两栖车辆航速在15km/h时出现"阻力墙"现象,致使水阻力急剧增大,限制航速进一步提升。文章从蛇怪蜥蜴高速踏水方式构思,基于固-液体高速作用动力学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改变两栖车体航态的仿生减阻技术。其依靠仿生叶轮与水的高速作用产生向上托举力和向前推进力,将两栖车体托举出水面,进入高速滑行状态,从而避开"阻力墙"现象。仿真分析了刚性叶片夹角θ、入水深度h、转速ω等物理参数对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着重讨论了转速ω的影响,并给出了临界范围。结合先期原理试验,初步验证了此仿生技术能够实现两栖车体辆从排水状态进入高速滑行状态,从而避开"阻力墙"现象,达到减少水阻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固液作用 航态 滑行 阻力墙
下载PDF
水力振荡器降低摩擦阻力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孙庆春 郭宝林 赵利锋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5年第12期69-71,75,共4页
在斜井钻进中,钻具基于重力影响会自然贴合下井壁,并与井壁产生静摩阻,滑动钻进中则进一步演变为托压现象,常导致工具面摆置困难、机械钻速降低、单趟钻进尺减少等问题;若活动钻具不及时,则有可能引发钻具粘卡事故,严重时可致单井报废... 在斜井钻进中,钻具基于重力影响会自然贴合下井壁,并与井壁产生静摩阻,滑动钻进中则进一步演变为托压现象,常导致工具面摆置困难、机械钻速降低、单趟钻进尺减少等问题;若活动钻具不及时,则有可能引发钻具粘卡事故,严重时可致单井报废。因此,降低摩阻、减缓托压已然成为安全钻井的重要环节。摩阻大小由钻柱自重在井眼轨迹法线方向上的分力和静摩擦系数来决定。在滑动钻进中,技术人员往往通过向泥浆中添加润滑剂或进行短起下(目的为修整井壁)等方式来降低静摩擦系数,从而达到降低摩阻、减缓托压的目的。由经典物理可知静摩阻大于滑动摩阻,因此,可以通过把静摩阻转化为动摩阻来减缓托压。通过摩阻成因分析、水力振动器作用机理及其在苏里格气田、玉门油田和大庆油田等多口井的现场使用情况来评价水力振荡器的使用效果,并通过玉门油田鸭K1-7井现场试验来分析水力振荡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钻进 摩擦阻力 托压 水力振荡器
下载PDF
滑板电渗减阻机理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乔维高 蒋崇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71-75,共5页
通过对滑板电渗减阻机理进行分析和试验研究,得到了滑板电渗减阻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并对电渗减阻效应影响因素取值范围的优化选择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从而为电渗减阻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滑板 阻力 电渗减阻 土壤粘粒 电渗
下载PDF
对单环氧防腐海底管道配重层防滑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迟 杜中强 《石油工程建设》 2007年第2期33-34,共2页
文章介绍了海底管道配重层与防腐层之间的防滑工艺,针对中石化镇海海底管道工程中一条单环氧防腐海底管道采用增阻颗粒方法不能达到防滑要求的情况,借鉴3PE海底管道的防滑结构,提出环氧粉末+粘结剂+聚乙烯防滑颗粒的防腐和防滑结构,经... 文章介绍了海底管道配重层与防腐层之间的防滑工艺,针对中石化镇海海底管道工程中一条单环氧防腐海底管道采用增阻颗粒方法不能达到防滑要求的情况,借鉴3PE海底管道的防滑结构,提出环氧粉末+粘结剂+聚乙烯防滑颗粒的防腐和防滑结构,经抗剪切试验,最高加压载荷达到3102.6kN,无位移,远远高出设计和工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配重层 防滑工艺
下载PDF
刚玉类型对铝锆碳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石干 岳卫东 +2 位作者 李明 李晓军 孙庚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5-77,81,共4页
分别采用致密刚玉、白刚玉、板状刚玉为主要原料 ,制作铝锆碳试样 ,对其常温性能、高温抗折强度、耐磨性、抗渣侵蚀性、热震稳定性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 :由致密刚玉配制的铝锆碳试样的综合性能与由板状刚玉配制的试样的... 分别采用致密刚玉、白刚玉、板状刚玉为主要原料 ,制作铝锆碳试样 ,对其常温性能、高温抗折强度、耐磨性、抗渣侵蚀性、热震稳定性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 :由致密刚玉配制的铝锆碳试样的综合性能与由板状刚玉配制的试样的基本相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玉类型 铝锆碳材料 性能 滑板 高温抗折强度 耐磨性 抗渣侵蚀性 热震稳定性 显微结构
下载PDF
超短半径转向滑道的阻力建模及布轮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慧艺 孙培先 刘衍聪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38,83-84,共3页
超短半径的转向过程是带有初始应力的弹塑性弯曲过程,由于塑性弯曲的非保守性,钻杆最终的形态及施加在其上的载荷与加载顺序有关,实际计算超短半径钻杆转向阻力时要考虑载荷施加顺序的影响。通过对超短半径钻杆转向过程的受力分析,建立... 超短半径的转向过程是带有初始应力的弹塑性弯曲过程,由于塑性弯曲的非保守性,钻杆最终的形态及施加在其上的载荷与加载顺序有关,实际计算超短半径钻杆转向阻力时要考虑载荷施加顺序的影响。通过对超短半径钻杆转向过程的受力分析,建立了滑道的分段阻力模型,提出用滑道阻力系数评定滑道设计的优劣。结果认为,副弯曲段的阻力特性模数并不因为转向角度小而有明显降低,要重视其结构设计;降低系统摩擦因数μ值及保证钻进中μ值的稳定,是保证转向器工作可靠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半径 滑道 阻力系数 阻力模型 建模 布轮设计 水力喷枪射孔
下载PDF
断级配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及其性能试验评估
10
作者 陈章 陈贇峰 李娣 《山西交通科技》 2023年第3期29-32,共4页
传统环氧沥青混凝土密级配存在表面致密、构造深度偏小、作表面层时抗滑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SMA间断级配对环氧沥青铺装进行功能性优化;并通过室内试验及实桥验证,断级配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强度大于60 kN,可施工时间大于3 h,70℃动稳定... 传统环氧沥青混凝土密级配存在表面致密、构造深度偏小、作表面层时抗滑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SMA间断级配对环氧沥青铺装进行功能性优化;并通过室内试验及实桥验证,断级配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强度大于60 kN,可施工时间大于3 h,70℃动稳定度大于19000次/mm,-10℃破坏应变大于3900με,摆式摩擦系数74 BPN,零渗水,路用性能优异,满足钢桥面铺装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沥青 断级配 抗滑性能 钢桥面铺装 试验评估
下载PDF
C50-8.83/0.118型汽轮机调速系统问题分析
11
作者 刘昌君 《江西煤炭科技》 2009年第1期82-83,共2页
调速系统是汽轮发电机组的心脏,机组的所有控制都是由它完成的,所以调速系统能否良好工作将直接关系到机、炉能否安全运行。同时,它也是发电企业完善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键词 滑阀 摩擦阻力 旋转滑阀
下载PDF
埋藏斜坡上嵌岩桩桩群垂向应力分析
12
作者 潘忠强 《山西建筑》 2009年第25期134-135,共2页
结合实际工程,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嵌岩桩的桩群垂向应力及分布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就岩体垂向应力场而言,将不考虑和考虑侧阻力时的计算结果作了对比,以使人们对嵌岩桩的垂向应力有更深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
关键词 嵌岩桩 桩群垂向应力 侧阻力 有限元
下载PDF
永州市白泥坳滑坡特征及其治理
13
作者 杨利才 《湖南地质》 2001年第3期211-212,220,共3页
永州市白泥坳滑坡总体积为18 580 m3。采用防水和抗滑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设置截水沟、排水沟、涵洞、盲洞及挡土墙、抗滑桩、连系梁等,取得了良好效果,滑坡得以根治。
关键词 滑坡体 综合治理 永州市 防水 截水沟 挡土墙 排水沟 抗滑桩
下载PDF
悬臂式抗滑桩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刘洪佳 门玉明 +1 位作者 李寻昌 张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960-2966,共7页
作为治理滑坡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抗滑桩,由于岩土体介质的特殊性,桩后滑坡推力、土体抗力及桩身变形破坏模式与理论计算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悬臂式抗滑桩加固滑坡的模型试验,对滑体进行逐级加载,测得桩后滑坡推力、桩前土体抗力和桩体的应... 作为治理滑坡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抗滑桩,由于岩土体介质的特殊性,桩后滑坡推力、土体抗力及桩身变形破坏模式与理论计算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悬臂式抗滑桩加固滑坡的模型试验,对滑体进行逐级加载,测得桩后滑坡推力、桩前土体抗力和桩体的应变,研究滑坡推力分布、土体抗力的变化情况、桩身变形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悬臂式抗滑桩可分为分离段和接触段两部分,滑坡推力逐渐向接触段集中;桩前土体抗力主要在桩前25 cm以上,随着深度增加,抗力逐渐减小;悬臂式抗滑桩为折断破坏形式,破坏点的位置在滑面以下25 cm处。模型破坏主要是由于桩前土体发生屈服,从而使桩顶部位移过大,致使桩身因折断破坏而失效,最终滑坡模型失稳。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式抗滑桩 模型试验 嵌固深度 桩前土抗力
下载PDF
公路路堑边坡滑坡治理 被引量:25
15
作者 韦世卓 《中南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2-94,共3页
介绍了公路路堑边坡滑坡的治理方法,如截水沟、渗沟、水平钻孔等排水工程和抗滑挡土墙、预应力锚索加固等支挡工程,并通过海南东、西线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滑坡治理实例,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滑坡综合整治措施。
关键词 公路 滑坡治理 抗滑挡土墙 预应力锚索 排水工程
下载PDF
金属Al-Si复合不烧铝碳滑板材料的热机械性能及显微结构 被引量:23
16
作者 岳卫东 聂洪波 +1 位作者 钟香崇 石凯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研究了金属Al-Si复合不烧铝碳滑板材料的热态抗折强度、弯曲应力-应变关系和抗热震性,并利用XRD、SEM和EDAX对其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材料的热态抗折强度很高,在1200~1400℃时达到50MPa以上;(2)材料从400℃开始... 研究了金属Al-Si复合不烧铝碳滑板材料的热态抗折强度、弯曲应力-应变关系和抗热震性,并利用XRD、SEM和EDAX对其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材料的热态抗折强度很高,在1200~1400℃时达到50MPa以上;(2)材料从400℃开始到1400℃一直保持塑性状态,在1400℃仍没有进入粘滞流动阶段,只是在800℃以上变形量有所增加;(3)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在经受ΔT为1000~1200℃的一次热震后,其残余抗折强度均>30MPa,其抗折强度保持率仍为70%左右;(4)材料热机械性能优良的基本原因在于加入的金属Al和Si发生碳化和氮化等反应原位生成了非氧化物增强相,其显微结构特征从以碳结合为主转化为以非氧化物结合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烧铝碳滑板 热态抗折强度 应力-应变 抗热震性
下载PDF
山东地区不同苹果全爪螨种群对4种杀螨剂的抗药性检测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洪涛 王培松 +2 位作者 司树鼎 栾炳辉 王英姿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为明确山东省主要苹果产区苹果全爪螨的抗药性现状,指导对其进行田间药剂防治,【方法】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山东省11地区苹果全爪螨田间种群对4种常用杀螨剂的抗药性。【结果】结果表明,费县种群对4种杀螨剂的LC50均最低,因此... 【目的】为明确山东省主要苹果产区苹果全爪螨的抗药性现状,指导对其进行田间药剂防治,【方法】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山东省11地区苹果全爪螨田间种群对4种常用杀螨剂的抗药性。【结果】结果表明,费县种群对4种杀螨剂的LC50均最低,因此视为相对敏感种群;另外10个苹果全爪螨田间种群中,蓬莱种群对阿维菌素的LC50最高,为0.969 5 mg·L-1,相对抗性倍数为34.14倍;平度种群对哒螨灵的LC50最高,为270.332 7 mg·L-1,相对抗性倍数为52.76倍;荣成种群对三唑锡的LC50最高,为61.866 8 mg·L-1,相对抗性倍数为48.41倍;文登种群对炔螨特的LC50最高,为56.854 8 mg·L-1,相对抗性倍数为6.42倍。【结论】不同地区苹果全爪螨田间种群对药剂的抗性存在差异,应根据当地的抗性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抗性治理,以避免或延缓苹果全爪螨对杀螨剂产生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全爪螨 玻片浸渍法 抗药性 杀螨剂
下载PDF
锚杆抗滑桩桩侧地层抗力分布模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寻昌 门玉明 何光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655-2659,共5页
介绍了锚杆抗滑桩系统桩侧地层抗力分布规律的室内模型试验成果,试验共分3组,其中2组在坡体后缘加载,第3组采用千斤顶直接在桩后加载,桩身上各贴有一定数量的土压力盒,用以测定作用于桩身上的地层抗力。从3组试验中得出了锚杆抗滑桩桩... 介绍了锚杆抗滑桩系统桩侧地层抗力分布规律的室内模型试验成果,试验共分3组,其中2组在坡体后缘加载,第3组采用千斤顶直接在桩后加载,桩身上各贴有一定数量的土压力盒,用以测定作用于桩身上的地层抗力。从3组试验中得出了锚杆抗滑桩桩身的荷载分布图,分析这些荷载分布图可以看出,对于锚杆抗滑桩来说,其滑面以下桩身的地层抗力主要分布在桩前一侧,与普通悬臂式抗滑桩计算模型中采用的地层抗力主要分布在桩背一侧的模式是不同的。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锚杆抗滑桩系统桩侧地层抗力的3种分布模式,并给出了桩前滑面以下部分被动抗力值的大致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抗滑桩 试验研究 桩侧地层抗力 分布模式
下载PDF
岩坡稳定的层分析方法与抗滑系数图谱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冬田 余运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2,共5页
提出了应用岩坡多层DEM几何模型 ,参照简化Bishop法的假定 ,进行岩坡稳定分析的层分析方法。该方法是一种三维的岩坡极限平衡分析法。进而提出了抗滑系数图和抗滑系数谱的概念 ,以反映碎裂岩体稳定因素的不均匀性。
关键词 多层DEM模型 边坡 稳定分析 抗滑系数谱 岩体
下载PDF
h型抗滑桩简化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永杰 周欢 +2 位作者 冯夏庭 王桂尧 李邵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2935-2943,共9页
根据大型滑坡处治所采用的h型抗滑桩的承载变形特性,将其分为阻滑段与锚固段两部分,考虑桩周岩土体对前后排桩的作用特性,提出滑坡推力作用下阻滑段与锚固段的承载变形分析模型,并基于结构力学与桩基分析理论建立相应的内力与变形... 根据大型滑坡处治所采用的h型抗滑桩的承载变形特性,将其分为阻滑段与锚固段两部分,考虑桩周岩土体对前后排桩的作用特性,提出滑坡推力作用下阻滑段与锚固段的承载变形分析模型,并基于结构力学与桩基分析理论建立相应的内力与变形简化计算方法,进而建立出h型抗滑桩简化计算方法。结合典型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不同受力工况以及基桩截面尺寸、桩间距与锚固深度等因素对h型抗滑桩桩身内力与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考虑桩间岩土体对前后排桩的作用力与采用比例系数分配滑坡推力2种方法进行设计计算将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且计算结果相近;悬臂长度与滑坡推力对基桩内力与变形的影响程度均最大,截面尺寸对基桩变形的影响程度大于内力;优化设计时应合理确定悬臂长度与分担的滑坡推力,锚固深度宜取1/3~1/2桩长,横梁刚度宜取1.0~2.0倍前后排桩的刚度,根据岩土体性质应使桩间距能够满足产生坡体压力与抗力或传递滑坡推力,可取2.0~40倍斛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h型抗滑桩 桩间土体压力 桩间土体抗力 简化计算方法 敏感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