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61
1
作者 阮经文 易玉珍 +5 位作者 严英硕 胡跃华 饶忠东 温明 曾小香 廖新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16-1620,共5页
目的:探讨针灸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改善睡眠质量的主要临床机制和针灸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法,依据针灸处方原则选穴,主穴加接KWD-808Ⅰ型脉冲电疗仪;配穴结合补泄手法,进行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30-40... 目的:探讨针灸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改善睡眠质量的主要临床机制和针灸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法,依据针灸处方原则选穴,主穴加接KWD-808Ⅰ型脉冲电疗仪;配穴结合补泄手法,进行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30-40 min,10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利用匹兹保睡眠质量指数积分对睡眠质量进行评判;利用多导睡眠图检测患者睡眠结构的变化;利用自拟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表对治疗中、治疗后1个月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针灸能明显提高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白天社会功能,能戒减服用安眠药的次数和用量(P<0.05);针灸对断裂破碎的睡眠结构有一定的修复作用(P<0.05),同时,针灸相对或绝对地延长了慢波睡眠的时间和快动眼睡眠时间(P<0.05);没有发生类似安眠药的宿醉、成瘾性、日间警醒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0%),但1个月内的失眠反跳率达32.14%。结论:针灸能够一定程度地修复睡眠结构,重构睡眠的连续性,并能延长慢波睡眠时间和快动眼睡眠时间,这是针灸提高睡眠质量的主要临床机制;针灸治疗慢性失眠症是安全的、有效的,但其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慢性失眠症 睡眠质量 睡眠结构
下载PDF
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睡眠进程和睡眠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9
2
作者 杨冬林 刘立芬 +1 位作者 郝英霞 栾清明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3-745,共3页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睡眠进程和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84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片20 mg,每日早晨口服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氮平片2...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睡眠进程和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84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片20 mg,每日早晨口服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氮平片2.5 mg,每日睡前口服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后的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情绪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进程[睡眠潜伏期(SL)、觉醒次数(AT)、实际睡眠总时间(TST)、睡眠效率(SE)、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EM)潜伏期(RL)]和睡眠结构[睡眠阶段1(S1)、2(S2)、3(S3)和REM占睡眠时间的比例],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TST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S1占睡眠比例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两组患者SE、S3和REM占睡眠比例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SL、AT、RL、S2占睡眠比例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优化睡眠进程和睡眠结构,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奥氮平 抑郁症 失眠 睡眠进程 睡眠结构
原文传递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及对睡眠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2
3
作者 戴海琳 王丽 +4 位作者 王彦珍 王秀卿 杨月君 张春良 赵凤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2月于保定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共206例,均符合进展性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随...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2月于保定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共206例,均符合进展性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103例及对照组103例(不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发病时间在48 h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8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8、15及30天进行PSQI、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入组第1及30天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对PSQ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评分、睡眠结构及进程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第15和30天,治疗组与治疗前同组及同期对照组比较,PSQI、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30 d比较,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深睡眠比例增加,夜间觉醒次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后30 d与治疗前比较,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深睡眠比例及REM期睡眠比例增加,入睡潜伏期、夜间觉醒次数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减少(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进展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可进行有效干预,并改善睡眠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睡眠障碍 睡眠结构 多导睡眠监测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年龄对睡眠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3
4
作者 郭东英 彭辉 +4 位作者 冯媛 李丹青 许婷 李涛平 廖生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2-926,共5页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年龄分别对睡眠结构的影响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因睡眠打鼾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的患者,并于次日在PSG下行CPAP治疗,分别控制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年龄分别对睡眠结构的影响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因睡眠打鼾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的患者,并于次日在PSG下行CPAP治疗,分别控制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年龄后,比较不同年龄组以及不同严重度OSAHS组的睡眠结构,并比较OSAHS患者CPAP治疗后睡眠结构、通气功能的变化。结果 N3睡眠与AHI的相关性最大(r=-0.361),REM睡眠及睡眠觉醒与年龄的相关性最大(r=-0.211,0.216)。四年龄组的AHI无显著差异下(P=0.185),睡眠效率、N1、N2及REM睡眠、睡眠觉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5,0.013,0.030,0.001)。随年龄增加,REM睡眠减少,睡眠觉醒增加。控制AHI后,睡眠效率及睡眠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严重度OSAHS组中,控制年龄后,患者的N1、N2及N3睡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17,0.001)。中重度OSAHS患者N3睡眠随AHI增加而减少。OSAHS患者CPAP治疗后,N1及N2睡眠显著减少,N3及REM睡眠显著增加,所有P<0.001。结论 OSAHS与年龄相比,REM睡眠及睡眠觉醒受年龄影响较大,N3睡眠受OSAHS影响较大,CPAP治疗可改善OSAHS患者的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年龄 睡眠结构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多参数信息融合实现非脑电的睡眠结构分期 被引量:27
5
作者 杨军 俞梦孙 +2 位作者 王宏山 张宏金 赵显亮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5-321,共7页
目前临床睡眠分析的主要手段是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PSG),用仪器记录被测者整晚的脑电、眼动电和颏肌电等生理参数,计算机进行自动睡眠分期,再由技术人员依据国际标准进行校正。几十年来PSG保持着睡眠分期金标准的地位。提出在不... 目前临床睡眠分析的主要手段是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PSG),用仪器记录被测者整晚的脑电、眼动电和颏肌电等生理参数,计算机进行自动睡眠分期,再由技术人员依据国际标准进行校正。几十年来PSG保持着睡眠分期金标准的地位。提出在不使用脑电的条件下,利用较易获得的心动周期、呼吸、体动等基本生理参数,提取其中与睡眠过程及其变化有关的规律和信息,建立知识规则库,采用不确定推理的证据理论进行多参数睡眠信息融合计算,实现睡眠结构分期。50余例与PSG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醒睡的平均符合率达90%以上,基本睡眠结构的平均符合率达75%以上,证明该技术达到了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结构分期 信息融合 不确定推理 证据理论
下载PDF
针刺调节失眠症睡眠结构和中枢神经递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邹品芳 周奇志 +2 位作者 蔡定均 肖夏 何建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8-428,F0003,F0004,共3页
失眠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其睡眠结构和中枢神经递质紊乱是其发病的重要环节。针灸治疗失眠症独具特色和优势,临床、实验和文献研究颇丰,但目前尚缺乏针刺改善睡眠结构、调节中枢神经递质机理的分析报告。据此对失眠症患者睡... 失眠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其睡眠结构和中枢神经递质紊乱是其发病的重要环节。针灸治疗失眠症独具特色和优势,临床、实验和文献研究颇丰,但目前尚缺乏针刺改善睡眠结构、调节中枢神经递质机理的分析报告。据此对失眠症患者睡眠结构和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特征及其针刺干预作用进行论述分析后发现,失眠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睡眠结构比例失衡,总体表现为浅睡眠增多,中深度睡眠减少,中枢单胺类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均可影响睡眠结构;针刺可能通过调节与睡眠有关的中枢神经递质含量来改善睡眠结构和睡眠质量,该研究为临床广泛运用针刺治疗失眠症提供了新的科学文献研究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睡眠结构 多导睡眠图/检测仪 中枢神经递质 针刺
下载PDF
高血压病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结构与血压节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帅学军 吴蕾 +4 位作者 王辰 陈博 孔晶 魏育林 朱宇清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结构与血压节律的关系。方法选择睡眠障碍患者共154例,分为伴高血压组81例、非高血压组73例,所有病例采用基于心肺耦合技术的睡眠质量监测仪和动态血压监测仪采集相关数据,分析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结构与血压节律的关系。方法选择睡眠障碍患者共154例,分为伴高血压组81例、非高血压组73例,所有病例采用基于心肺耦合技术的睡眠质量监测仪和动态血压监测仪采集相关数据,分析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之间总睡眠时长、深睡时间和浅睡时间比例、醒/做梦时间比例的差异,并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分别再分为正常血压节律亚组、异常血压节律亚组,分别比较各自睡眠结构的差异。结果高血压病组深睡比例低于非高血压组(32.4±16.1;40.5±11.1 1,P=0.008)、浅睡比例高于非高血压病组(52.16±19.1;30.8±13.5,P=0.000);高血压组中正常血压节律亚组深睡比例高于异常血压节律亚组(39.8±10.5;27.3±14.1,P=0.019),浅睡比例低于异常血压节律亚组(42.0±12.9;52.9±18.4,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结构中深睡眠减少,浅睡眠增加,夜间血压节律异常与深睡眠减少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睡眠障碍 睡眠结构 血压节律
下载PDF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斌 郝雪利 +1 位作者 李雪丽 刘武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究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对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从多导睡眠图(PSG)数据库选择了26例接受SSRIs治疗2周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治疗组),并同时选择了24例近3个月未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 目的探究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对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从多导睡眠图(PSG)数据库选择了26例接受SSRIs治疗2周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治疗组),并同时选择了24例近3个月未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未治疗组)。评估患者睡眠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D-24)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组和未治疗组的睡眠长度、睡眠潜伏期、非快速动眼时相睡眠(NREM)Ⅱ期与Ⅲ期的睡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SSRIs治疗,治疗组进入快速动眼时相(REM)的时间与未治疗组相比缩短〔(77±30)min vs.(146±6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并进入正常范围;治疗组的NREMⅠ期睡眠比例与治疗组相比〔(14±5)%vs.(18±8)%〕和微觉醒指数(AI)〔(14±5)次/h vs.(18±6)次/h〕均减少,但AI仍高于正常值(<5次/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未治疗组HAMD-24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6)分vs.(27±10)分,P=0.007〕。Logistic回归显示治疗组患者的REML越短〔OR=0.627,95%CI(0.517,0.923)〕和AI越低〔OR=0.839,95%CI(0.721,0.987)〕,就越容易显示出临床疗效。结论抑郁症的REM睡眠异常应该是抑郁症的核心睡眠节律异常,支持了抑郁症的睡眠时相前移假说;睡眠结构的改变影响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睡眠结构 抑郁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认知功能与情绪及睡眠结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奕姝 谭慧文 +1 位作者 曾尹 肖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40-1345,1350,共7页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患者长期出现夜间间歇性低氧血症和睡眠片段化,影响睡眠质量及情绪调节,这与患者认知功能有密切关联。目的探讨OSAHS患者认知功能与情绪和睡眠结构的关系。方法回顾...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患者长期出现夜间间歇性低氧血症和睡眠片段化,影响睡眠质量及情绪调节,这与患者认知功能有密切关联。目的探讨OSAHS患者认知功能与情绪和睡眠结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经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OSAHS的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得患者多导睡眠监测的数据、睡眠监测前填写的调查表〔包括焦虑筛查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MES)、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Epworth嗜睡量表(ESS)〕资料。根据MoCA总分将OSAHS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MoCA总分≥26分,n=79)和认知异常组(MoCA总分<26分,n=37),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认知功能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OSAHS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认知正常组与认知异常组GAD-7、PHQ-9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性别、MES总分、微觉醒总次数、非快眼动睡眠(NREM)期微觉醒总次数、快眼动睡眠(REM)期微觉醒总次数、总睡眠时间(TST)、睡眠后觉醒时间(WASO)、睡眠效率、N3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N3/TST%)和REM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REM/T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oCA总分与年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WASO呈负相关(P<0.05),与TST、睡眠效率、REM/TST%,微觉醒总次数和REM期微觉醒总次数呈正相关(P<0.05);MoCA中延迟回忆得分与年龄、WASO呈负相关(P<0.05),与睡眠效率、REM/TST%、微觉醒总次数和REM期微觉醒总次数呈正相关(P<0.05);MES总分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与REM/TST%、微觉醒总次数、NREM期和REM期微觉醒总次数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认知功能 情绪 睡眠结构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露娜 邓丽影 +2 位作者 邹学良 刘昊 丁勇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8-492,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结构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加拿大产stellate Harmoaie system视频多导睡眠仪对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睡眠进行全夜监测,并与63例正常相同年龄范围人群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总睡眠时...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结构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加拿大产stellate Harmoaie system视频多导睡眠仪对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睡眠进行全夜监测,并与63例正常相同年龄范围人群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快速动眼期(REM)均明显减少(P<0.01),而觉醒期(WASO)明显增加(P<0.01)。65.1%(56/86)脑梗死合并伴有睡眠呼吸紊乱(SRDB),伴有SRBD患者的S1期睡眠明显增加(P<0.05),快速动眼期(REM)明显减少(P<0.05),而且重度SRBD的脑梗死患者的总睡眠时间(TST)、S1期睡眠、REM潜伏期(RL)明显高于轻度SRBD患者。与皮层下,脑干、小脑比较,大脑皮层梗死者的睡眠质量最差(P<0.05)。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与快速眼动(REM)睡眠时间呈负相关(r2=0.537,P=0.00)。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睡眠效率低和睡眠结构的紊乱,与睡眠呼吸紊乱程度、梗死的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常规筛查和评估脑梗死后的睡眠功能,尽早干预,有可能改变脑梗死的不良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多导睡眠图(PSG) 睡眠呼吸紊乱(SRBD) 睡眠结构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结构与血压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5
11
作者 朱宇清 龙杞 +4 位作者 王辰 帅学军 陈博 孔晶 魏育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2220-2223,共4页
目的运用心肺耦合测评分析技术观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睡眠结构和24 h血压变化的特点。方法纳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8分的睡眠障碍患者共79例,均来自中日友好医院国际医疗部睡眠中心。采用基于心肺耦合技术的便携... 目的运用心肺耦合测评分析技术观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睡眠结构和24 h血压变化的特点。方法纳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8分的睡眠障碍患者共79例,均来自中日友好医院国际医疗部睡眠中心。采用基于心肺耦合技术的便携式睡眠质量监测仪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同步监测,采集相关数据。根据睡眠质量监测仪分析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47例和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32例,分析两组间睡眠结构和24 h血压波动的差异,在总样本中分析AHI与睡眠结构数据和血压数据的相关性。结果SAS组患者睡眠结构中深睡时间和深睡时间占总睡眠时长比例(29.1±14.9)%低于非SAS组(43.3±24.3)%患者,而浅睡时间占总睡眠时长比例(50.5±17.8)%高于非SAS患者(33.7±2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HI与深睡时间、醒/做梦时间呈中度负相关(-0.6≤r〈-0.3),与浅睡时间呈中度正相关(0.3〈r≤0.6);SAS组患者24 h及白天平均收缩压(128.9±11.9)mmHg(1 mmHg=0.133 kPa)及舒张压(85.9±8.5)mmHg高于非SAS组[(105.0±39.5)、(73.5±27.4)mmHg]患者,夜间收缩压下降幅度低于非SAS组患者,夜间收缩压超过极限值比率、夜间平均心率高于非SAS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HI与夜间舒张压下降幅度呈高度负相关(r=-0.785,P=0.000);与夜间收缩压下降幅度(r=-0.398,P=0.029)呈中度负相关,与平均舒张压水平呈中度正相关(r=0.425,P=0.019)。结论伴SAS的睡眠障碍患者睡眠异常较无SAS者严重;睡眠结构异常程度、血压水平与SAS严重程度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耦合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结构 血压变化
原文传递
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结构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边云 梁伟业 +5 位作者 岳伟华 韩笑乐 林晨 张静 王智雄 马泊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8-214,共7页
目的:系统分析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睡眠结构的特征性改变。方法:使用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和"睡眠结构"(或"睡眠紊乱"或"多导睡眠图"等)在MEDLINE、Embase、Springer、PsychINFO... 目的:系统分析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睡眠结构的特征性改变。方法:使用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和"睡眠结构"(或"睡眠紊乱"或"多导睡眠图"等)在MEDLINE、Embase、Springer、PsychINFO、谷歌学术、万方数据库等检索相关文献,发表时间为1980年-2015年,筛选针对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结构特点的对照研究,最终共纳入15篇文献,使用文献质量评价量表(NOS)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用Stata13.0软件完成meta统计分析。结果: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潜伏期延长(P<0.01),睡眠效率下降,快动眼睡眠潜伏期缩短(均P<0.01)。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非快动眼1期睡眠所占比例增加,4期和慢波睡眠期所占比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排除药物的影响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表现为总睡眠时间减少(以慢波睡眠减少为著),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效率下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睡眠结构 慢波睡眠 认知功能 META分析
下载PDF
频繁的临床下癫痫样放电对睡眠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高伟 吴立文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5期403-406,共4页
目的分析临床下癫痫样放电(SED)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对44例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BECTS)患者进行脑电-多导睡眠监测研究,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数据。结果BECTS患者的睡眠周期中棘波指数分布为Ⅱ期>Ⅰ期>Ⅲ... 目的分析临床下癫痫样放电(SED)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对44例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BECTS)患者进行脑电-多导睡眠监测研究,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数据。结果BECTS患者的睡眠周期中棘波指数分布为Ⅱ期>Ⅰ期>Ⅲ/Ⅳ期>REM期;BECTS患者的睡眠REM期缩短、Ⅰ期睡眠比例增加、Ⅲ/Ⅳ睡眠比例减少;SED频率与睡眠结构失调发生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频繁的SED(>10次/分)是引起睡眠结构失调的主要危险因素,可以引起睡眠结构的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样放电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 睡眠结构
下载PDF
三普红景天和乙酰唑胺对海拔5380米居住人群睡眠结构和睡眠中血氧饱和度的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哈振德 朱永安 +5 位作者 张西洲 崔建华 张素萍 马勇 王伟 简新琼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27-530,共4页
目的 探讨居住海拔 5 0 0 0m以上地区人群睡眠结构和睡眠血氧饱和度 (SaO2 )的变化以及三普红景天和乙酰唑胺的调节作用。方法 对移居海拔 5 380m高原 1年的 2 4名青年随机分为A组 (三普红景天组 )、B组 (乙酰唑胺组 )和C组 (三普红景... 目的 探讨居住海拔 5 0 0 0m以上地区人群睡眠结构和睡眠血氧饱和度 (SaO2 )的变化以及三普红景天和乙酰唑胺的调节作用。方法 对移居海拔 5 380m高原 1年的 2 4名青年随机分为A组 (三普红景天组 )、B组 (乙酰唑胺组 )和C组 (三普红景天 +乙酰唑胺组 ) ,每组 8名。在服药前和服药 2 4天后分别进行睡眠结构和睡眠SaO2 监测。结果  3组青年服药后较服药前清醒时SaO2(WSaO2 )、睡眠监测过程中最低SaO2 (LSaO2 )和平均SaO2 (MSaO2 )均增高 ,氧减饱和度指数 (DI4 )及SaO2 ≤ 80 %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 (SIT80 )均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非快动眼睡眠(NREM)Ⅰ、Ⅱ期缩短 ,Ⅲ、Ⅳ期延长 ,快动眼睡眠 (REM)期延长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总觉醒时间 (TWT)缩短、有效睡眠指数 (SEI)升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服药 2 4d后B组和C组与A组比较 ,SIT80 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WSaO2 、LSaO2 、MSaO2 、DI4及睡眠结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三普红景天和乙酰唑胺均能明显调节高原睡眠紊乱 ,提高睡眠SaO2 ,改善睡眠质量 ,但两种药物合用无明显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氧饱和度 睡眠结构 睡眠质量 三普红景天 乙酰唑胺
原文传递
亚健康失眠人群睡眠结构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绍旦 杨明会 +1 位作者 刘毅 周登峰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31-633,共3页
目的探讨亚健康失眠人群的睡眠结构特征表现及其与失眠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微动敏感床垫睡眠监测系统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分别检测亚健康失眠者的睡眠结构情况和PSQI总分值。结果46例亚健康失眠者的睡眠结构表现为睡... 目的探讨亚健康失眠人群的睡眠结构特征表现及其与失眠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微动敏感床垫睡眠监测系统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分别检测亚健康失眠者的睡眠结构情况和PSQI总分值。结果46例亚健康失眠者的睡眠结构表现为睡眠总时间不足(26.1%)、浅睡期增多(100%)、深睡期减少(87.0%)、快速眼动期不够(60.9%)、入睡潜伏期过长(65.2%)、觉醒次数过多(47.8%)、觉醒时间过长(43.5%)。46例亚健康失眠者的PSQI总分均≥7分,其中以12~16分的中度失眠为主(73.9%)。PSQI与睡眠结构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均不具备显著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亚健康失眠者睡眠特征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表浅、易醒等,但其失眠的睡眠结构特征表现与失眠程度之间无明显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亚健康 睡眠结构
原文传递
和胃安神法改善亚健康失眠者睡眠结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绍旦 杨明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34期4379-4380,4383,共3页
目的探讨和胃安神法对亚健康失眠者睡眠结构的改善情况。方法 148例亚健康失眠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与试验组(75例),分别采用养心安神法与和胃安神法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后应用微动敏感床垫睡眠监测系统检测睡眠结构情况。结果对照组... 目的探讨和胃安神法对亚健康失眠者睡眠结构的改善情况。方法 148例亚健康失眠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与试验组(75例),分别采用养心安神法与和胃安神法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后应用微动敏感床垫睡眠监测系统检测睡眠结构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睡眠结构完全改善率分别为29%和48%(P<0.05)。2组在深睡期时间、浅睡期时间、REM期时间、觉醒总时间及大于5 m in觉醒次数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和胃安神法能明显改善亚健康失眠者的睡眠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入睡和睡眠障碍 和胃安神法 睡眠结构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结构近远期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肖永龙 Frank Richter +3 位作者 Fulk Brunner Birgid Lerche 张德平 郑培德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51-653,共3页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 (nCPAP)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结构近远期的影响。方法  17例对照者行多导睡眠图 (PSG)监测 ,对 30例经PSG诊断的OSAHS患者行nCPAP治疗 ,治疗第 1夜行PSG监测 ,连续家庭nCPA...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 (nCPAP)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结构近远期的影响。方法  17例对照者行多导睡眠图 (PSG)监测 ,对 30例经PSG诊断的OSAHS患者行nCPAP治疗 ,治疗第 1夜行PSG监测 ,连续家庭nCPAP治疗 6个月后行第 2次PSG监测 ,分析比较睡眠结构的变化。结果 OSAHS患者治疗前睡眠转换次数、1期、2期睡眠比例较对照组增加 (P <0 0 5 ) ,慢波睡眠期、快动眼 (REM )期比例较对照组低 (P <0 0 5 ) ;nCPAP治疗第 1夜睡眠转换次数、1期、2期睡眠比例较治疗前降低 (P <0 0 5 ) ,慢波睡眠期、REM期比例较治疗前升高 (P <0 0 5 ) ;nCPAP治疗 6个月后睡眠转换次数、1期、2期、慢波睡眠期比例与治疗第 1夜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REM期比例较治疗第 1夜降低 (P <0 0 5 )。结论 OSAHS患者睡眠转换次数明显增多 ,1期睡眠增加而REM期睡眠减少 ,睡眠结构紊乱。nCPAP治疗第 1夜及6个月后睡眠结构得到有效纠正 ,是OSAHS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前 CPAP 睡眠结构 患者 OSAHS PSG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比例 次数 诊断
原文传递
上气道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秀 王小轶 +2 位作者 罗巍 袁世针 王晓晔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3期181-185,共5页
目的定量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接受上气道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前后睡眠结构的变化。方法对2018年7月~2020年6月以睡眠打鼾为主要症状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经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为OSAS的成年患者,完成人体学... 目的定量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接受上气道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前后睡眠结构的变化。方法对2018年7月~2020年6月以睡眠打鼾为主要症状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经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为OSAS的成年患者,完成人体学特征采集,并在1个月内再次于我院睡眠监测中心接受标准整夜人工压力滴定。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进行分组:轻中度组(AHI≤30次/h),重度组(30次/h60次/h),比较各组间临床特征、睡眠结构,比较CPAP治疗前后睡眠结构的差异。结果共纳入93例患者,男82例(88.2%,82/93),女11例(11.8%,11/93),年龄18~80(44.3±13.8)岁,体质量指数(BMI)21.8~43.8(30.5±4.8)kg/m2,AHI 11.0~130.8(70.7±24.2)次/h。轻中度组6例(6.5%,6/93),重度组22例(23.7%,22/93),极重度组65例(69.9%,65/93),三组间觉醒指数(AI)分别为(8.3±4.7)次/h、(24.3±15.3)次/h、(54.8±25.7)次/h,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85,P=0.000);三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N3期)分别为(3.1±3.4)%、(2.7±5.6)%、(0.2±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30,P=0.000)。CPAP治疗前和治疗后,AI分别为(45.3±27.8)次/h、(2.4±2.7)次/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90,P=0.000),一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N1期)分别为(18.7±15.0)%、(8.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1,P=0.000),二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N2期)分别为(62.4±13.1)%、(58.2±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9,P=0.011),N3期分别为(0.94±3.1)%、(6.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8,P=0.000)、快速动眼期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REM期)分别为(18.0±6.8)%、(26.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83,P=0.000)。结论OSAS患者经过CPAP治疗,能够增加深睡眠、明显改善睡眠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上气道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睡眠结构 睡眠分期
下载PDF
针刺通过调节睡眠结构改善失眠的神经递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仲文 诸毅晖 +2 位作者 宋孝军 刘薪雨 廖凌鑫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8-624,共7页
失眠患者的低质量睡眠与睡眠结构失衡及神经递质紊乱密切相关。针刺可减少浅睡眠时间及其比例,增加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及其比例,从而调整睡眠结构。本文总结了针刺通过调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γ-氨基丁酸、乙酰胆... 失眠患者的低质量睡眠与睡眠结构失衡及神经递质紊乱密切相关。针刺可减少浅睡眠时间及其比例,增加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及其比例,从而调整睡眠结构。本文总结了针刺通过调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食欲素等改善睡眠结构的相关研究,探索针刺对神经递质的作用特点及神经递质调控睡眠结构的具体表现,以期为针刺改善失眠提供文献依据,并为针刺调整睡眠结构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睡眠结构 神经递质 综述
原文传递
中重度OSAHS患者日间过度嗜睡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邵川 董肖琦 +4 位作者 陈益女 张亮 屠金晶 余碧芸 汤耀东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40-142,153,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多导睡眠监测(PSG)相关参数,探讨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日间过度嗜睡(EDS)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应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估272例中重度OSAHS患者的EDS,根据ESS将患者分为有EDS组(ESS>10)和... 目的通过分析多导睡眠监测(PSG)相关参数,探讨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日间过度嗜睡(EDS)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应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估272例中重度OSAHS患者的EDS,根据ESS将患者分为有EDS组(ESS>10)和无EDS组(ESS≤10),比较两组夜间低氧和睡眠结构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 EDS组95例,无EDS组177例,两组ESS分别为14±3和6±3。两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0±21.0 vs 54.7±17.7,P>0.05);EDS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较无EDS组更低[(63.1±15.8)%vs(67.5±14.0)%,P<0.05],夜间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睡眠时间的百分比(SIT90)较无EDS组更高[(39.3±30.5)%vs(28.2±25.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IT90是OSAHS患者EDS的独立影响因素。两组间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ODI)和睡眠结构相关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有EDS的中重度OSAHS患者较无EDS的患者夜间低氧程度更重,且夜间低氧是中重度OSAHS患者ED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日间过度嗜睡 夜间低氧 睡眠结构 多导睡眠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