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18
1
作者 张春云 王印庚 荣小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8-123,共6页
2003年春季,山东省青岛地区刺参养殖场暴发了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腐皮综合征”,该病引起的死亡造成约30%的损失。养殖刺参的发病症状表现为:厌食、摇头、肿嘴、排脏、身体萎缩、口部溃烂乃至体表大面积溃疡。从患病个体溃疡部位分... 2003年春季,山东省青岛地区刺参养殖场暴发了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腐皮综合征”,该病引起的死亡造成约30%的损失。养殖刺参的发病症状表现为:厌食、摇头、肿嘴、排脏、身体萎缩、口部溃烂乃至体表大面积溃疡。从患病个体溃疡部位分离得到一种优势细菌KL1,KL1经人工回接感染实验证明对健康刺参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感染病参的症状与自然发病海参的症状相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菌进行的分类鉴定表明,导致养成刺参“腐皮综合征”的致病菌是灿烂弧菌(Vibriosplendidus)。本文首次揭示了该地区“腐皮综合征”导致养成刺参大规模死亡的致病原因,对刺参病害防治和健康养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海水养殖 疾病 细菌 腐皮综合征 16S RDNA
下载PDF
福建海区网箱养殖刺参“腐皮综合症”病原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20
2
作者 葛辉 何丽斌 +2 位作者 林琪 方旅平 周宸 《福建水产》 2012年第2期105-110,共6页
2011年冬季,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海区网箱养殖刺参发生"腐皮综合症",并伴有死亡现象出现。刺参的发病症状表现为:厌食、排脏、身体萎缩、体表局部溃烂乃至大面积溃烂。从患病刺参病灶处分离得到两种优势细菌CS1和CS2。经人工... 2011年冬季,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海区网箱养殖刺参发生"腐皮综合症",并伴有死亡现象出现。刺参的发病症状表现为:厌食、排脏、身体萎缩、体表局部溃烂乃至大面积溃烂。从患病刺参病灶处分离得到两种优势细菌CS1和CS2。经人工回接感染实验证明两种菌对健康刺参都具有较强的感染性,且感染病参的症状与自然发病刺参的症状相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两株菌分别与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相似。菌株CS1与灿烂弧菌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率达到99%,菌株CS2与假交替单胞菌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率达到95%。菌株CS1可鉴定为灿烂弧菌,菌株CS2可鉴定为假交替单胞菌。另外,在患病刺参呼吸树膜和腔体内发现大量后口虫(Boveria sp.)。所以导致本次刺参"腐皮综合症"的原因可能是致病性细菌和寄生虫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首次揭示了该地区"腐皮综合症"导致养成刺参大规模死亡的致病原因,对刺参病害防治和健康养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腐皮综合症 灿烂弧菌 假交替单胞菌 后口虫 16SrDNA
下载PDF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大水面养殖池塘环境中优势益生菌筛选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杜佗 李彬 +4 位作者 王印庚 廖梅杰 王金燕 刘志轩 王诗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0-187,共8页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大连地区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大水面养殖池塘进行了春、夏、秋、冬四季有益菌分离筛选,从其水体和底泥中共分离得到66株细菌。以刺参"腐皮综合征"主要病原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大连地区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大水面养殖池塘进行了春、夏、秋、冬四季有益菌分离筛选,从其水体和底泥中共分离得到66株细菌。以刺参"腐皮综合征"主要病原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为指示菌进行拮抗作用实验,利用选择培养基对菌株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能力进行测定,最后通过安全性实验得到潜在益生菌株YQ-2。结果显示,该菌株对灿烂弧菌和假交替单胞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分别达到22 mm和24 mm;对淀粉和蛋白选择培养基水解圈的直径达到22 mm和36 mm。安全性实验显示,该菌株无论是在108 CFU/ml浸浴还是投喂108 CFU/g的粉末饲料感染,30 d内供试刺参没有发病和死亡现象,健康程度好,且相对于对照组的体重明显增长,108 CFU/g粉末饲料投喂组的相对增长率达到39.31%。此外,本研究对YQ-2菌株的生理生化指标、16S r DNA序列进行了分析,其同源性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KLP2015相似度达99%,故将该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该株枯草芽孢杆菌在大水面刺参池塘四季水体中数量为140–280 CFU/ml,高于其他菌株;同时,该菌株在水体中还具有较高的优势度,优势度分别为4.2%、3.5%、2.6%、4.6%,冬、春季节的优势度明显高于夏、秋季节;它属于土著分离菌株,对引起刺参腐皮综合征的2株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这对刺参大水面生态养殖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大水面池塘 腐皮综合征 益生菌 枯草芽孢杆菌 拮抗菌
下载PDF
夏季保苗期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腐皮综合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阈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文泽 王印庚 +5 位作者 廖梅杰 荣小军 李彬 张正 李华 范瑞用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87,共9页
2013年夏季山东地区某刺参育苗场处于保苗期的刺参苗种暴发腐皮综合征疾病,表现为附着力下降、棘刺顶端溃烂、排脏、表皮溃疡和自溶等症状。自患病个体病灶组织分离优势细菌,并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回接感染、16S rDNA基因序... 2013年夏季山东地区某刺参育苗场处于保苗期的刺参苗种暴发腐皮综合征疾病,表现为附着力下降、棘刺顶端溃烂、排脏、表皮溃疡和自溶等症状。自患病个体病灶组织分离优势细菌,并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回接感染、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完成致病原的鉴定。此外,通过对发病前后养殖系统中优势菌丰度的变化,追踪确定了所分离病原菌的致病阈值。结果显示,从患病参苗体表病灶处分离的一株优势菌HP130917A-1,经回接感染证实,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其对刺参苗种的半致死浓度为1.2×106 CFU/ml。生理生化结合分子鉴定表明,该菌株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此外,完成了患病池保苗期间池水和附着基表面微生物菌群结构动态分析,共分离得到了6种主要优势菌,分别为溶藻弧菌、需钠弧菌(Vibrio natriegens)、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马胃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quorum)。溶藻弧菌一直是养殖系统中优势度最高的种类,且随着附着基在保苗池中时间的延长,其在附着基表面沉积物中的浓度越来越高。到第50天时,浓度达到8.97×106 CFU/cm2。而此时系统中参苗开始暴发腐皮综合征疾病,可将此浓度视为该病原的致病阈值。因此,在夏季保苗过程中应加强养殖系统中弧菌总数的监测,制定适宜的附着基更换频率,建立和优化刺参保苗工艺,以期为刺参苗期疾病防控和优化健康养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保苗期 腐皮综合征 病原菌 溶藻弧菌 致病阈值
下载PDF
刺参“腐皮综合征”颉颃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亚楠 李雅华 +2 位作者 闫欣欣 郭瑞峰 李斐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8-32,36,共6页
为了防治刺参“腐皮综合征”,筛选微生物制剂菌株,试验采用对峙培养法以灿烂弧菌和假交替单胞菌为指示菌,进行了颉颃微生物筛选,并用形态学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法进行菌株鉴定,对优良颉颃菌进行了凝集试验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共分离... 为了防治刺参“腐皮综合征”,筛选微生物制剂菌株,试验采用对峙培养法以灿烂弧菌和假交替单胞菌为指示菌,进行了颉颃微生物筛选,并用形态学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法进行菌株鉴定,对优良颉颃菌进行了凝集试验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共分离筛选到10株对2种病原菌具有较高颉颃作用的细菌;经形态学鉴定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9株为芽孢杆菌属,1株为节杆菌属;菌株CN101、HN96、SY38和SE88不产生溶血素,浓度为1×109cfu/mL以下时,对刺参幼苗安全;4株菌在20小时时对灿烂弧菌和假交替单胞菌的凝集率分别在73.50%和70.40%以上,自凝集能力均在76.25%以上。对灿烂弧菌的抑菌圈直径在11.5~20.0mm之间,对假交替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在10.0~17.0mm之间。说明CN101、HN96、SY38和SE88对2种病原菌均具有高颉颃性和凝集性,并对刺参安全,可用于开发微生物制剂防治刺参“腐皮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颉颃菌 腐皮综合征 筛选 鉴定
原文传递
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两种致病菌Dot-ELISA快速检测 被引量:23
6
作者 谢建军 王印庚 +1 位作者 张正 荣小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9-64,共6页
以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腐皮综合征两种主要致病原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为抗原,分别制备兔抗血清,建立了两种病原菌的点酶ELISA(Dot-ELISA)检测方法。根据方正试验,... 以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腐皮综合征两种主要致病原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为抗原,分别制备兔抗血清,建立了两种病原菌的点酶ELISA(Dot-ELISA)检测方法。根据方正试验,确定检测用一抗、二抗最佳工作稀释度:灿烂弧菌抗血清稀释度320,酶标二抗稀释度3 000;假交替单胞菌抗血清稀释度160,酶标二抗稀释度2 000。阻断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抗血清特异性均较高。灿烂弧菌抗血清在稀释度为40时与溶藻胶弧菌、河流弧菌、创伤弧菌等弧菌发生微弱交叉反应,提高稀释度到160时,不发生交叉反应。假交替单胞菌抗血清基本不与常见海水致病弧菌发生交叉反应。人工感染试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从患病海参溃烂组织、未发病海参组织和感染水体检测到相应致病菌,检测灵敏度为9.4×103个/mL。人工感染试验检测结果经直接凝集反应验证。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不需复杂仪器设备,适合在基层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腐皮综合征 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 假交替 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zfaciens) Dot- ELISA 快速检测
下载PDF
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灿烂弧菌检测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印庚 张凤萍 +2 位作者 李胜忠 陈霞 崔玉龙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9-125,共7页
腐皮综合征是近年来养殖刺参发生的严重疾病。发病时,刺参大批死亡,经济损失惨重。以其主要致病原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DNA为模板,PCR扩增出16S-23S核糖体RNA基因间隔区序列,插入pMD19-T,转化大肠杆菌DH5α并测序。根据该间隔区... 腐皮综合征是近年来养殖刺参发生的严重疾病。发病时,刺参大批死亡,经济损失惨重。以其主要致病原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DNA为模板,PCR扩增出16S-23S核糖体RNA基因间隔区序列,插入pMD19-T,转化大肠杆菌DH5α并测序。根据该间隔区序列,设计引物扩增177 bp的地高辛标记的探针。该探针对灿烂弧菌呈现特异性,而对其它细菌V.fluvialis,V.anguillarum,V.alginolyticus,Aeromonas hydrophila,V.harveyi,V.parahaemolyticus,V.vulnificus均呈阴性。探针对灿烂弧菌DNA的检出限为6.25 pg,具有较高敏感度。用该探针对人工感染以及从青岛、烟台、威海获取的腐皮综合征发病海参和养殖水体进行斑点杂交,灿烂弧菌检出率达100%。结果表明,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快速检测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的病原灿烂弧菌。用该方法检测刺参腐皮综合征尚属首次,为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快速诊断和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腐皮综合征 灿烂弧菌 聚合酶链式反应 斑点杂交
下载PDF
中草药对刺参腐皮综合症病原菌的抑菌试验 被引量:14
8
作者 侯文久 杨凤影 王维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5期76-80,共5页
为探讨中草药对刺参"腐皮综合症"的治疗效果,用抑菌圈法和改良2倍稀释法测定了42种单方中草药和9种复方中草药对刺参"腐皮综合症"病原菌——黄海希瓦氏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显示:诃子、五倍子、牡丹皮、石榴皮、... 为探讨中草药对刺参"腐皮综合症"的治疗效果,用抑菌圈法和改良2倍稀释法测定了42种单方中草药和9种复方中草药对刺参"腐皮综合症"病原菌——黄海希瓦氏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显示:诃子、五倍子、牡丹皮、石榴皮、金樱子、地榆、丹参和丁香8种草药的效果较好。将诃子、石榴皮、丹参、丁香4种单方中草药组成9种复方,复方最低抑菌浓度显著好于单方,最低最低抑菌浓度为0.547mg/mL。试验结果显示:复方最佳配比为诃子:石榴皮:丹参:丁香=2: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腐皮综合症 中草药 最低抑菌浓度 配方
下载PDF
刺参“腐皮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强 孙康泰 张显昱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0-45,共6页
随着北方刺参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刺参病害问题日趋严重,其中"腐皮综合征"因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已成为制约刺参养殖业的一大难题。就该病的流行情况及发病症状进行了概述,详细分析了该病的病原病理和发病原因,归纳总结了该... 随着北方刺参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刺参病害问题日趋严重,其中"腐皮综合征"因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已成为制约刺参养殖业的一大难题。就该病的流行情况及发病症状进行了概述,详细分析了该病的病原病理和发病原因,归纳总结了该病常见的诊断技术及防治措施,并对刺参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刺参养殖过程中"腐皮综合征"的有效防治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腐皮综合征 诊断技术 防治措施
下载PDF
老化参池刺参腐皮综合征致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华伟 王印庚 +1 位作者 陈霞 张凤萍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60-1468,共9页
从患病刺参体表病灶组织分离出菌株060330B,其优势度高达90%,人工回接感染试验证实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导致健康刺参出现与自然患病刺参相同的症状。通过形态学观察、API半自动化鉴定和常规生理生化试验的结果表明,菌株060330B具有假... 从患病刺参体表病灶组织分离出菌株060330B,其优势度高达90%,人工回接感染试验证实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导致健康刺参出现与自然患病刺参相同的症状。通过形态学观察、API半自动化鉴定和常规生理生化试验的结果表明,菌株060330B具有假单胞菌属的特征,其表型特征与恶臭假单胞菌相似。对该菌株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其与恶臭假单胞菌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率达到99.5%。菌株060330B可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并视为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的致病原之一。通过对多起不同来源患病刺参的研究表明,使用年限长、淤泥层厚呈黑色并伴有腥味的养殖池塘在该时期容易导致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腐皮综合征 恶臭假单胞菌 老化参池
下载PDF
刺参“腐皮综合症”致病菌LNUB415的分离及防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艾海新 于晶晶 +4 位作者 郑方亮 朱春玉 丁国伟 李鹤 刘宏生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68-72,共5页
从大连海域患"腐皮综合症"的养殖刺参肠道中分离纯化到1株优势细菌LNUB415,经人工回接感染试验确定其对刺参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被初步鉴定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从多... 从大连海域患"腐皮综合症"的养殖刺参肠道中分离纯化到1株优势细菌LNUB415,经人工回接感染试验确定其对刺参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被初步鉴定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从多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中草药中筛选到抑菌效果最好的黄连,可使刺参死亡率降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腐皮综合症 蜡样芽胞杆菌 黄连 抑菌
下载PDF
刺参腐皮综合征发生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成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5-373,共19页
2003年以来,海参产业发展速度和拓展规模均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在国内形成了继海带、对虾、扇贝、海水鱼类养殖之后“第五次”海水养殖产业浪潮。伴随着养殖规模和密度的扩大,病害问题也日益凸显,已逐渐成为海参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对... 2003年以来,海参产业发展速度和拓展规模均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在国内形成了继海带、对虾、扇贝、海水鱼类养殖之后“第五次”海水养殖产业浪潮。伴随着养殖规模和密度的扩大,病害问题也日益凸显,已逐渐成为海参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威胁巨大,其中以腐皮综合征最具代表性。本文梳理分析了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腐皮综合征的主要病原,系统阐述了刺参应对病原感染的免疫调节机制和代表性病原致病机制研究进展,总结了刺参病害的生态防治方法,并在实现刺参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病原致病机制及环境调控疾病发生研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以期为构建绿色健康的刺参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腐皮综合征 灿烂弧菌 免疫调控 生态防控
下载PDF
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致病菌--灿烂弧菌的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印庚 荣小军 +3 位作者 张凤萍 王岚 廖梅杰 邹安革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4-118,共5页
以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的重要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的16S~23S间隔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制备地高辛(DIG)标记探针,建立了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感染刺参体内灿烂弧菌的技术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人工感... 以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的重要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的16S~23S间隔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制备地高辛(DIG)标记探针,建立了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感染刺参体内灿烂弧菌的技术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人工感染刺参和健康刺参各组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刺参的体壁结缔组织、肌肉组织、肠粘膜上皮、辐水管等组织的原位杂交检测呈阳性,而与健康刺参组织无交叉反应。在感染组织中,阳性信号(显色)强弱清晰,能准确反映出灿烂弧菌的侵染部位及感染程度,这为探明灿烂弧菌的感染途径、感染病程等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养殖刺参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腐皮综合征 灿烂弧菌PCR 原位杂交
下载PDF
度夏仿刺参病原菌伯麦罗氏弧菌的分离鉴定和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方旅平 周宸 +4 位作者 黄瑞芳 林琪 何丽斌 葛辉 李少菁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282,共10页
以患有腐皮综合征的度夏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对象,从其体壁病灶处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病原细菌.通过传统细菌鉴定方法对病原菌的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培养特征进行研究;以16SrRNA基因测序为基础,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 以患有腐皮综合征的度夏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对象,从其体壁病灶处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病原细菌.通过传统细菌鉴定方法对病原菌的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培养特征进行研究;以16SrRNA基因测序为基础,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在分类上属于伯麦罗氏弧菌(Vibrio pomeroyi);人工感染实验验证了不论是注射感染还是浸浴感染,该菌株均能导致仿刺参发病甚至死亡.此外,将本次实验获得的伯麦罗氏弧菌菌株SUS(V.pomeroyi SUS)与伯麦罗氏弧菌的其他菌株,如V.pomeroyi LMG20537T(典型菌株)、V.pomeroyi 929进行比较,探讨了来自不同海域的菌株生理生化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伯麦罗氏弧菌为南移度夏仿刺参腐皮综合征的病原菌,而且表明MALDI-TOF MS技术结合微生物数据库MALDI Biotyper系统的鉴定方法准确、便捷、重复性高,非常适合于传统鉴定方法易混淆的种类鉴别,这为南移仿刺参的疾病检查和预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麦罗氏弧菌 仿刺参 腐皮综合征 16S rRNA MALDI-TOF MS
下载PDF
注射一株灭活气单胞菌苗对刺参部分免疫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晓苏 王印庚 +3 位作者 荣小军 廖梅杰 李娟 陈霞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2-88,共7页
从患有"腐皮综合征"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 Liao)病灶处分离出1株优势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分析以及1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其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1个种;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该菌株对刺参有一定毒力。将... 从患有"腐皮综合征"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 Liao)病灶处分离出1株优势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分析以及1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其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1个种;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该菌株对刺参有一定毒力。将其制备成甲醛灭活菌苗后对健康刺参进行体腔注射,测定灭活气单胞菌苗对刺参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同时将生理盐水注射组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注射菌苗浓度3.9×108CFU/mL组刺参血清中溶菌酶活力在注射后6h达到峰值,而4.7×107CFU/mL注射组的活力在注射后24h达到最高值;实验组的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3.9×108CFU/mL组中,碱性磷酸酶活力于48h达到最高值;而4.7×107CFU/mL组在96h达到最高值,实验组的碱性磷酸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之下,注射菌苗对血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影响却不显著。总体上,该菌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刺参机体产生强的免疫应激反应。注射高浓度菌苗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活力达峰所用时间较短而且显著,但其酶活力升高持续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腐皮综合征 气单胞菌 灭活菌苗 免疫指标
下载PDF
预防刺参腐皮综合征复方中药的筛选及体内药效评价
16
作者 庞明海 王春元 +6 位作者 王印庚 李成华 廖梅杰 张正 荣小军 李彬 刘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0-1140,共11页
为开发防治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复方中药,从14种中药中筛选出对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单味中药,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抗菌复方FF-Z(诃子﹕五倍子﹕穿心莲﹕川芎=15 g﹕2 g﹕10 g﹕5 g)。在饲料中分别添加10、20、3... 为开发防治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复方中药,从14种中药中筛选出对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单味中药,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抗菌复方FF-Z(诃子﹕五倍子﹕穿心莲﹕川芎=15 g﹕2 g﹕10 g﹕5 g)。在饲料中分别添加10、20、30和40 g/kg的复方FF-Z作为试验组,不含复方FF-Z的饲料为对照组,并以含恩诺沙星粉20 g/kg的饲料为药物对照组,连续投喂刺参10d,继而用终浓度为10^(7) CFU/mL的灿烂弧菌进行浸浴攻毒,以观察预防保护效果。结果显示,灿烂弧菌对复方FF-Z极敏感,抑菌圈直径可达(23.10±0.62)mm,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值分别为7.81和15.63 mg/mL;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复方FF-Z各剂量组刺参的SOD、ACP和AKP活性显著提高,且优于药物对照组。在灿烂弧菌感染后,复方FF-Z各剂量组处理的刺参发病时间比阳性对照组推迟2d,其中复方FF-Z 20 g/kg组、FF-Z 30 g/kg组和FF-Z 40 g/kg组刺参的20d发病率分别为22.08%、22.14%和14.58%,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的84.45%。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添加30 g/kg复方FF-Z的饲料能够有效减轻灿烂弧菌入侵引起的刺参组织炎症反应,从而起到保护作用。研究证明,复方FF-Z能够显著提高刺参的免疫和抗病力,对灿烂弧菌引起的腐皮综合征具有良好的预防保护效果,能延缓该病的发病进程并降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皮综合征 灿烂弧菌 中药复方 恩诺沙星 体外抑菌 刺参
下载PDF
三株新型海参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潇冉 葛长字 +1 位作者 张玉群 刘洪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118-122,126,共6页
从感染严重腐皮病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皮肤溃烂组织中分离得到3株优势致病菌WY-1、WY-8、LY-2,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16S rRNA分子鉴定、药物敏感性分析、生长特性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WY-1、WY-8、LY-2在2... 从感染严重腐皮病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皮肤溃烂组织中分离得到3株优势致病菌WY-1、WY-8、LY-2,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16S rRNA分子鉴定、药物敏感性分析、生长特性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WY-1、WY-8、LY-2在2216E固体培养基上排列呈葡萄状、乳白色,革兰氏染色呈阳性。人工回接感染试验表明,3株菌对仿刺参有较强的致病力,可以引起皮肤溃疡等症状,且与自然感染症状一样。通过16S rRNA分子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证实,菌株WY-8、WY-1、LY-2分别与溶血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us)和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同源性最高,并在系统发育树中各自聚为一支。结合形态、生化鉴定,WY-8、WY-1、LY-2分别为溶血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药敏试验表明,海洋水产中常用的抗生素四环素和土霉素对3株病原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生长特性试验表明,3株病原葡萄球菌具有适应高温、低盐的生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腐皮病 16S rRNA 生长特性
下载PDF
刺参养殖池塘中一株植物乳杆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永刚 李彬 +5 位作者 王印庚 王金燕 廖梅杰 张正 宁鲁光 范瑞用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4-162,共9页
2017年5月,从山东东营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获得49株乳酸菌。以刺参"腐皮综合征"的2株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为指示菌进行拮抗作用... 2017年5月,从山东东营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获得49株乳酸菌。以刺参"腐皮综合征"的2株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为指示菌进行拮抗作用实验,获得1株具有显著抑菌活性的乳酸菌CLY-5,对该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序列分析、生长特性及其对刺参的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菌株CLY-5对灿烂弧菌和假交替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菌株的胞内产物与胞外产物均具有抑菌效果,抑菌圈分别为20、23 mm和27、38 mm,胞外产物的拮抗作用优于胞内产物。利用该菌对刺参进行高浓度浸浴测试其安全性,浓度为1×10^9、1×10^8和1×10^7 CFU/ml,实验期间刺参状态良好,无死亡现象。16Sr DNA序列分析表明,CLY-5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NR117813.1)的相似性为100%,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菌株CLY-5在30℃~44℃、pH6~8范围内生长较快,20 h进入对数生长期,28~32 h达到生长高峰。筛选的植物乳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且其生长特性适应刺参池塘的养殖环境,为刺参疾病的生态防控及乳酸菌资源的开发提供应用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腐皮综合征 灿烂弧菌 假交替单孢菌 植物乳杆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晓宇 冯丽娟 +5 位作者 徐乐 王丽丽 张美霞 李淑英 李纪彬 徐永平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9-768,共10页
为探究大连地区某刺参养殖场仿刺参溃烂死亡的病因,自患病仿刺参病灶处分离出1株优势菌株AP-1,经形态学观察、16S 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鉴定,确定其为溶藻弧菌。人工回接感染试验采用腹腔注射感染、体壁创伤浸浴感染及浸浴感染3种攻... 为探究大连地区某刺参养殖场仿刺参溃烂死亡的病因,自患病仿刺参病灶处分离出1株优势菌株AP-1,经形态学观察、16S 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鉴定,确定其为溶藻弧菌。人工回接感染试验采用腹腔注射感染、体壁创伤浸浴感染及浸浴感染3种攻毒方式,结果显示,仿刺参除浸浴感染未出现病变症状外,其他2种攻毒方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剂量依赖性致死,且体壁创伤浸浴攻毒的半数致死密度为5.23×10^(6) cfu/mL,腹腔注射攻毒的半数致死剂量为3.08×10^(4) cfu/g。此外,对其毒力相关基因进行PCR检测,发现其携带有toxR、FlaA、Collagenase、fur、AspA、ompW和tlh 7种毒力相关基因。药敏结果表明:该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奥格门汀、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及阿米卡星6种抗生素耐药;对头孢呋辛、头孢西丁、氯霉素、氨曲南和新霉素5种抗生素表现为中介;而对其他16种受试抗生素敏感。本试验结果可为大连地区仿刺参的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腐皮综合征 溶藻弧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腐皮综合症发生相关蛋白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鹏 李成华 +3 位作者 李晔 苏秀榕 金春华 李太武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41-746,共6页
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2011年10月20日取自辽宁省普兰店室内养殖厂腐皮综合症刺参和健康个体肠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电泳条件(80μg脱盐蛋白、pH4—7[NL,13cm]的IPG预制胶条)下,共检测到约700个蛋白质... 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2011年10月20日取自辽宁省普兰店室内养殖厂腐皮综合症刺参和健康个体肠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电泳条件(80μg脱盐蛋白、pH4—7[NL,13cm]的IPG预制胶条)下,共检测到约700个蛋白质点;表达量差异两倍以上的蛋白点51个,最大表达差异比率为4.32;对其中重复性一致的30个差异点进行质谱鉴定,成功鉴定了23个差异蛋白,包括铁蛋白,过氧化氢酶,泛素相关修饰子3,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肌动蛋白等;进一步扫描实验室完成的刺参转录组数据,筛选了过氧化氢酶和泛素相关修饰子3的EST序列。本研究是蛋白层面上刺参腐皮综合症发生机制的有效尝试,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认识该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腐皮综合症 双向电泳 转录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