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感染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付菊芳 王丹丹 +6 位作者 于方方 王悦 刘冰 边冬梅 马瑛 刘云锦 柴艳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7-320,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患者皮肤扩张器置入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查阅病历结合电话询问获取相关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532例扩张器置入患者,其中发... 目的分析影响患者皮肤扩张器置入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查阅病历结合电话询问获取相关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532例扩张器置入患者,其中发生术后感染22例,感染率为4.14%,病例组共纳入14例感染患者。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扩张器置入个数(OR=1.58,95%CI:1.20~2.32)、埋置部位(OR=1.75,95%CI:1.30~2.32)、患者居住环境(OR=1.87,95%CI:1.84~2.65)、是否常规消毒(OR=2.66,95%CI:1.76~4.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居住环境(OR=1.55,95%CI:1.15~2.25)、是否常规消毒(OR=3.66,95%CI:2.86~3.22)是进入回归方程的2个主要因素,均P〈0.01。结论患者居住环境以及是否常规消毒是影响患者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点加强对围手术期患者及主要照顾者预防感染知识教育,建立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扩张器置入 感染 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26例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埋植Ⅰ期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9
2
作者 朱金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933-934,共2页
目的对26例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埋植Ⅰ期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收治26例患者,在Ⅰ期的术前对患者的心理、皮肤清洁、扩张器做好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扩张器注水过程,以及注水后的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及时处理并发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后... 目的对26例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埋植Ⅰ期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收治26例患者,在Ⅰ期的术前对患者的心理、皮肤清洁、扩张器做好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扩张器注水过程,以及注水后的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及时处理并发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后注水期间的健康教育。结果 24例患者出院后经过定期注水、养皮;2例注水后期,均顺利进行了Ⅱ期手术。结论认真规范的操作、精心的护理及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面颈部瘢痕中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师军涛 黄凌云 +2 位作者 徐淑江 李劲涛 王君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5期35-39,共5页
目的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在面颈部瘢痕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面颈部瘢痕患者60例(2017年9月~2018年10月),简单随机法分为联合组(n=30)与扩张组(n=30)。扩张组仅单纯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联合组... 目的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在面颈部瘢痕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面颈部瘢痕患者60例(2017年9月~2018年10月),简单随机法分为联合组(n=30)与扩张组(n=30)。扩张组仅单纯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联合组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rhEGF治疗。观察对比2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皮肤扩张情况、Ⅰ/Ⅲ型胶原比值、羟脯氨酸(OHP)含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扩张组,术后1周、2周创面愈合率高于扩张组(P <0.05);干预后,联合组扩张用时较扩张组短,即时回缩率较扩张组低,皮肤扩张率较扩张组高(P <0.05);干预后,联合组Ⅰ/Ⅲ型胶原比值较扩张组低,OHP含量较扩张组高(P <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面颈部瘢痕患者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与rhEGF联合治疗,可显著加快创面愈合时间与组织修复速度,提高皮瓣移植成功率及创面愈合率,改善修复质量,且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面颈部瘢痕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部位感染风险的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7
4
作者 董琛 余州 +3 位作者 刘维 刘恒鑫 唐银科 马显杰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46-852,共7页
目的构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置入部位感染风险的临床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2009年1月—2018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者2934... 目的构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置入部位感染风险的临床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2009年1月—2018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者2934例,其中男1867例、女1067例,中位年龄18岁,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3053例次,置入扩张器4266个。以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民族、入院方式、手术指征、患病时间,有无吸烟史、饮酒史、输血史、基础疾病史、因过敏无法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单次置入扩张器数量、扩张器额定容积、扩张器首次注水率、扩张器置入部位、麻醉方式、手术时长、有无术后血肿清除为预测变量,以扩张器置入部位感染为结局指标。对数据采用最小绝对值压缩和选择算法(LASSO)回归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影响扩张器置入部位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对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因素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扩张器置入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发生扩张器置入部位感染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C指数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采用自助重采样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LASSO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入院方式、手术指征、患病时间、饮酒史、心脏病史、病毒性肝炎史、高血压史、因过敏无法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单次置入扩张器数量、扩张器额定容积、扩张器置入部位、术后血肿清除为影响扩张器置入部位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回归系数=-0.005、0.170、0.999、0.054、0.510、-0.003、0.395、-0.218、0.029、0.848、-0.116、0.175、0.085、0.202)。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急诊入院、患病时间≤1年、因过敏无法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扩张器额定容积≥200 ml且<400 mL或≥400 mL、扩张器置入部位为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术 感染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临床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扩张法假体置入乳房再造术 被引量:5
5
作者 单秀英 王彪 +3 位作者 汪怡 王美水 郑厚兵 刘照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后假体置入乳房再造术在乳癌术后乳房再造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一期手术在肿胀麻醉基础上钝性分离胸大肌后间隙,范围如术前设计大小,将250~350ml容积的圆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于胸大肌深面,术中依据皮肤张...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后假体置入乳房再造术在乳癌术后乳房再造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一期手术在肿胀麻醉基础上钝性分离胸大肌后间隙,范围如术前设计大小,将250~350ml容积的圆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于胸大肌深面,术中依据皮肤张力大小注水80~150ml,术后定期注水,依据对侧乳房体积超量注水30%~50%,维持3个月以上。二期手术时取出扩张器,置入合适容积的乳房假体,尽量达到双侧乳房形态的对称。结果:2010年-2013年,笔者所在科室采用扩张后假体置入法再造乳房21例,已完成二期手术19例。经过1~4年的随访,19侧再造乳房外形较满意,大小、位置与健侧乳房基本一致。结论:本法再造乳房大小合适,形态自然,位置对称,无附加供区,不增加额外瘢痕,操作简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乳房再造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扩张术 乳房再造术 乳房假体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乳腺癌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硅凝胶瘢痕贴片在烧伤瘢痕整形修复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陶俊生 李文静 王瑞 《智慧健康》 2019年第7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硅凝胶瘢痕贴片在烧伤瘢痕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与研究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烧伤整形美容科收治的70例烧伤瘢痕整形修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5...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硅凝胶瘢痕贴片在烧伤瘢痕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与研究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烧伤整形美容科收治的70例烧伤瘢痕整形修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硅凝胶瘢痕贴片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对治疗数据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皮肤面积以及皮肤扩张率对比:观察组35例术后皮肤面积以及皮肤扩张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硅凝胶瘢痕贴片可有效改善瘢痕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凝胶瘢痕贴片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皮肤扩张率 烧伤瘢痕整形修复
下载PDF
皮肤扩张器在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汪军 洪志坚 +3 位作者 袁斯明 胡心宝 汪涌 姜会庆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扩张器治疗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患者9例,病灶面积6cm×9cm-11cm×15cm。Ⅰ期手术,在动静脉畸形周围头皮帽状筋膜下埋置1、2个长方形扩张器,容量为25...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扩张器治疗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患者9例,病灶面积6cm×9cm-11cm×15cm。Ⅰ期手术,在动静脉畸形周围头皮帽状筋膜下埋置1、2个长方形扩张器,容量为250ml,术后第7天开始注水扩张,隔日注水10-20ml,30—45d完成扩张过程。Ⅱ期手术,阻断颈外动脉,缝扎畸形周围供应动脉,切除畸形,扩张头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在头皮扩张过程中均未发生畸形生长加速及出血等症状。有1例出现扩张囊腔内感染和血肿,经适当处理后未影响最终扩张效果。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动静脉畸形病灶切除后未见复发,扩张头皮瓣完全成活,未遗留秃发畸形。结论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预扩张头皮、Ⅱ期手术切除病变、扩张头皮瓣修复创面,是治疗头皮动静脉畸形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动静脉畸形 头皮
原文传递
烧伤瘢痕整形修复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结合硅凝胶瘢痕贴片的效果及对疼痛评分的影响
8
作者 韩颖干 吴召森 +5 位作者 谢书强 武昱君 邵高升 海莉 吴军庆 王存保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研讨烧伤瘢痕整形修复中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结合硅凝胶瘢痕贴片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医院接收的烧伤瘢痕整形修复患者中纳取68例配合研究,随机均分2组,34例/组。对照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观察组加之硅... 目的研讨烧伤瘢痕整形修复中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结合硅凝胶瘢痕贴片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医院接收的烧伤瘢痕整形修复患者中纳取68例配合研究,随机均分2组,34例/组。对照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观察组加之硅凝胶瘢痕贴片治疗。比较两组修复效果评分、修复中各指标数值、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修复效果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修复效果评分包括外观(8.75±0.65)分、质地(8.75±1.06)分、弹性(9.02±0.35)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0.02±2.32)d、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14.21±2.42)d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扩张率(115.23±17.35)%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2.15±0.23)分低于对照组的(4.05±0.21)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的26.4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硅凝胶瘢痕贴片常应用在烧伤瘢痕整形修复治疗中,患者修复效果较优,减轻疼痛感,防止其发生并发症,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硅凝胶瘢痕贴片 烧伤瘢痕整形修复 疼痛评分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硅凝胶瘢痕贴片在烧伤瘢痕整形修复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琳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4期64-66,共3页
目的:评定烧伤瘢痕整形修复中,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硅凝胶瘢痕贴片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烧伤瘢痕整形修复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 目的:评定烧伤瘢痕整形修复中,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硅凝胶瘢痕贴片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烧伤瘢痕整形修复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观察组联合硅凝胶瘢痕贴片治疗,对比瘢痕修复疗效、愈合时间等相关指标、皮肤相关指标及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瘢痕整形修复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0.00%(P<0.05)。除感染率两组差异不显著外(P>0.05),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皮肤面积等指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随着时间增加,两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同一时段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患者各个维度评分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烧伤瘢痕整形修复中,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硅凝胶瘢痕贴片可提高瘢痕修复有效率、促进创面愈合、血运恢复、皮肤扩张及活化胶原蛋白,同时减少患者疼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硅凝胶瘢痕贴片 烧伤瘢痕 修复 皮肤增殖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华 郑鹃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0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行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舒...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行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舒适感。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提高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术后的舒适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术后护理
下载PDF
反复快速皮肤扩张对皮瓣PC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清志 张蓓 王首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16期1731-1733,共3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反复快速扩张方式的扩张机制。方法 6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E 5组。各组取扩张皮肤标本进行HE染色及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①组织学观察:A、C组在不同维持期组织学表现接近,...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反复快速扩张方式的扩张机制。方法 6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E 5组。各组取扩张皮肤标本进行HE染色及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①组织学观察:A、C组在不同维持期组织学表现接近,B组在维持期1~3周均有大量胶原纤维断裂,D、E组无区别;②PCNA结果:A、B、C 3组中PCNA表达阳性细胞较多,D组较少,正常皮肤中的则更为稀少且散在;③成纤维细胞PCNA阳性结果:A组中除维持期3周时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外,余下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其增殖趋势与常规扩张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趋势接近,增殖率与常规扩张方式有显著性差异;④表皮细胞PCNA染色阳性率比较:维持1周A组与B、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A、B组与其他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C组与D组有显著性差异,在维持2,3周反复快速扩张与单纯扩张无差异,与其他3组有显著性差异,至维持4,6周时A组与其他4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反复快速扩张皮肤可促进扩张皮肤中成纤维细胞及表皮细胞增殖,增强了组织的生物性生长行为,促进扩张皮肤组织的生长,从而有效缩短皮肤扩张修复治疗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术 软组织扩张器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皮肤扩张术治疗小儿颈胸部烧伤后瘢痕畸形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翔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5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小儿颈胸部烧伤后瘢痕畸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2例颈胸部烧伤后瘢痕形成伴颈部功能受限的患儿,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结果 22例患儿皮瓣转移后全部成活,其中11例皮瓣尖端部分有水肿、渗液,换药治愈...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小儿颈胸部烧伤后瘢痕畸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2例颈胸部烧伤后瘢痕形成伴颈部功能受限的患儿,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结果 22例患儿皮瓣转移后全部成活,其中11例皮瓣尖端部分有水肿、渗液,换药治愈后对功能无明显影响。随访2年,外形及功能均得到改善,颈部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小儿颈胸部瘢痕畸形,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小儿 颈胸部 瘢痕畸形
下载PDF
改变扩张应力点在治疗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血运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傅娆 刘川琪 +3 位作者 方斌 黄如林 李青峰 谢芸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7-279,共3页
患者,男性,10岁,面部烧伤后瘢痕畸形6年入院。为改善面部瘢痕,患者入院行双侧颈部扩张器置入术,后因注水期间扩张皮肤局部张力过高、皮肤变薄及血运障碍,现有方案治疗效果均不佳。再次入院局部麻醉下更换颈部特制扩张器,以改变薄弱点局... 患者,男性,10岁,面部烧伤后瘢痕畸形6年入院。为改善面部瘢痕,患者入院行双侧颈部扩张器置入术,后因注水期间扩张皮肤局部张力过高、皮肤变薄及血运障碍,现有方案治疗效果均不佳。再次入院局部麻醉下更换颈部特制扩张器,以改变薄弱点局部应力,完成进一步扩张。后扩张器注水容积达1200 mL并顺利完成皮瓣转移修复术,术后效果良好。该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对于扩张器置入术后局部压力增高引起的皮肤变薄血运障碍的处理方法可为其他术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扩张应力 血运障碍
下载PDF
扩张皮瓣修复颌颈部瘢痕42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杰 魏小华 王绥江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458-460,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扩张皮瓣修复颌颈部瘢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42例颌颈瘢痕患者Ⅰ期行扩张器埋置术,皮瓣扩张满意后经Ⅱ期行扩张皮瓣转移修复颌颈部瘢痕畸形.结果 42例患者颈部活动受限得到明显改善.所有患者获随访2年... 目的 探讨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扩张皮瓣修复颌颈部瘢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42例颌颈瘢痕患者Ⅰ期行扩张器埋置术,皮瓣扩张满意后经Ⅱ期行扩张皮瓣转移修复颌颈部瘢痕畸形.结果 42例患者颈部活动受限得到明显改善.所有患者获随访2年,其中3例患者出现轻度瘢痕挛缩,需再次手术;39例效果满意.结论 扩张皮瓣在颌颈部瘢痕修复中取得了满意疗效,且术后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瘢痕挛缩 扩张皮瓣
原文传递
儿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相关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丹 王燕妮 +1 位作者 刘磊 齐鸿燕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11期1289-1291,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相关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使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进行治疗的患儿256例,根据是否发生扩张器相关感染分为感染组31例和未感染组225例,对患儿的... 目的探讨儿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相关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使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进行治疗的患儿256例,根据是否发生扩张器相关感染分为感染组31例和未感染组225例,对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56例患儿中发生感染31例(12.1%),主要症状:皮肤红肿26例(83.9%)、皮温升高19例(61.3%)、伤口渗液28例(90.3%)、体温升高21例(67.7%)、白细胞增高18例(58.1%)、C反应蛋白升高15例(48.4%)。两组患儿在扩张器注射壶是否外置、扩张器数量、是否放置引流管、切口是否存在瘢痕差异有显著性(P<0.05)。扩张器注射壶外置、扩张器置入数量>2个是引起扩张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31例感染患儿中,有28例接受细菌培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1例(39.3%),阴沟肠球菌1例(3.6%),肺炎克雷伯菌2例(7.1%),鲍曼不动杆菌2例(7.1%),其余12例患儿(42.6%)检测结果呈阴性。结论儿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后出现皮肤红肿、皮温升高、伤口渗液、体温升高、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上升应给予特别重视,需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前应注意术区备皮,术中注意加强无菌操作,术后对扩张器注水时需注意无菌操作。对于有注射壶外置、使用扩张器数量多的患儿应给予特别关注;如发生扩张器相关感染,应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感染 细菌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皮肤扩张器法治疗手套状皮瓣术后重度虎口挛缩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航 曾福俊 +6 位作者 蒋国华 刁杰 刘渝川 刘亚平 唐林俊 何林 张飞飞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皮肤扩张器治疗手套状皮瓣术后重度虎口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四川现代医院手外科采用皮肤扩张器治疗7例手部手套状皮瓣术后导致重度虎口挛缩的患者。一期在皮瓣下埋置50~100 ml的皮肤软组织扩... 目的探讨采用皮肤扩张器治疗手套状皮瓣术后重度虎口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四川现代医院手外科采用皮肤扩张器治疗7例手部手套状皮瓣术后导致重度虎口挛缩的患者。一期在皮瓣下埋置50~100 ml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1个,术后7~10 d开始注入生理盐水,5~10 ml/次,2次/周,扩张1~2个月;扩张后静置约2周行二期手术,取出皮肤扩张器,开大虎口,利用扩张的皮肤修复虎口创面。结果7例患者术后扩张皮瓣成活良好,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19个月,虎口开大60°~85°,皮瓣血运及质地良好。结论采用皮肤扩张器治疗手部手套状皮瓣术后虎口挛缩畸形,操作简单,是一种解决重度虎口挛缩皮肤不足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器 虎口挛缩 拇指指蹼矫形
原文传递
EGF在扩张皮肤中的表达意义及临床应用研究
17
作者 尹清志 张蓓 王首军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反复快速扩张方式的扩张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反复快速扩张组(A组)、快速扩张组(B组)、常规扩张组(C组)、植入不扩张组(D组)和正常对照组(E组)。5组于不同时期取扩张皮...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反复快速扩张方式的扩张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反复快速扩张组(A组)、快速扩张组(B组)、常规扩张组(C组)、植入不扩张组(D组)和正常对照组(E组)。5组于不同时期取扩张皮肤标本进行HE染色及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观察。结果组织学观察:A、C组在不同维持期组织学表现接近。B组在维持期1~3周均有大量胶原纤维断裂,且表皮层厚度增加不明显。D、E组无区别。EGF结果:在维持1周A、B、C组表达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2周A、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4周3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快速皮肤扩张可能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合成与分泌EGF来提高扩张皮肤的修复质量;反复快速皮肤扩张方式可以有效缩短皮肤扩张修复治疗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术 软组织扩张器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头面部烧伤后瘢痕修复中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越 韩东亮 崔光怀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对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头面部烧伤后瘢痕修复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头面部烧伤需行瘢痕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1例患者行保守药物涂抹治疗,观察组31例患者行皮肤软组... 目的对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头面部烧伤后瘢痕修复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头面部烧伤需行瘢痕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1例患者行保守药物涂抹治疗,观察组31例患者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0.97%,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头面部烧伤后瘢痕修复中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具有皮肤颜色与正常肤色一致、美观、安全性高、术后效果满意度高等优点,是治疗头面部瘢痕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后效果较满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 头面部 烧伤后瘢痕 修复
下载PDF
完善扩张器操作常规防治手术并发症 被引量:7
19
作者 姜笃银 徐明达 陈璧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8年第2期64-66,共3页
为提高皮肤软组织扩张器Ⅰ期埋入手术的成功率。从术前局部皮肤准备,术中扩张器放置至术后局部固定、注水等操作,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扩张器手术常规。27人次头、面、颈、胸和四肢等部位89只扩张器手术,除2只发生... 为提高皮肤软组织扩张器Ⅰ期埋入手术的成功率。从术前局部皮肤准备,术中扩张器放置至术后局部固定、注水等操作,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扩张器手术常规。27人次头、面、颈、胸和四肢等部位89只扩张器手术,除2只发生扩张器外露和1只感染致手术失败外,余均获成功,手术并发症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积极术前准备,规范手术操作,可防止甚至能杜绝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对切口缝合,推荐采用减张分层缝合法,必要时通过切口中央留皮桥的方法来防止切口裂开和扩张器外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软组织扩张器 手术 并发症 防治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燕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9期65-66,69,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长春市中心医院整形美容科进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患者228例,按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114例,观察组给予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对照组给予自...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长春市中心医院整形美容科进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患者228例,按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114例,观察组给予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对照组给予自体移植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患者满意度为92.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8%,患者满意度为74.6%,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满意,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整形外科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