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0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sm of Zr in in situ-synthesized particle reinforced composite coatings by laser cladding 被引量:4
1
作者 Yao-Wei Yong Wei Fu +1 位作者 Qi-Lin Deng Jian-Guo Yang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934-941,共8页
By adding mixture of ZrOand carbon, a Zrenhanced composite coating was produced onto an AISI1045 substrate by laser cladding.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hase formation, micro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the composite ... By adding mixture of ZrOand carbon, a Zrenhanced composite coating was produced onto an AISI1045 substrate by laser cladding.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hase formation, micro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 were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osite coating with metallurgical bonding to substrate consists of y-Ni, massive ceramic particles of ZrC,NiZr, NiZr,(Fe,Ni)Cand FeC. The in situ-synthesized ZrC particles are uniformly dispersed in composite coating, which refines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mposite coating. With different Zr02 and carbon additions, the properties are improved differently. Finally, the fine in situ ZrC particles improve the microhardness of composite coating to HV650, which is nearly 2.7 times that of Ni25 coating. Also, the composite coating has an advantage in wear resistance; it offers better wear resistance when more mixture of ZrOand carbon was added in nickel allo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situ-synthesis Zirconium carbide(ZrC) Composite coating Laser cladding Nickel-based alloy
原文传递
金属化合物@介孔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振财 陆娜 陈伟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4年第4期11-14,共4页
发展了一种以金属无机盐为前躯体,蔗糖为碳源,介孔二氧化硅SBA-15为模板原位合成金属化合物@介孔碳硅复合材料(M@CS)的方法。采用SEM、TEM、EDS和XRD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的原位合成过程对材料的组成和颗粒尺寸有比较... 发展了一种以金属无机盐为前躯体,蔗糖为碳源,介孔二氧化硅SBA-15为模板原位合成金属化合物@介孔碳硅复合材料(M@CS)的方法。采用SEM、TEM、EDS和XRD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的原位合成过程对材料的组成和颗粒尺寸有比较重要的影响。本文结果对高稳定嵌入式介孔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介孔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由煤系高岭土原位合成NaY分子筛 被引量:40
3
作者 刘欣梅 阎子峰 王槐平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4-99,共6页
以煤系高岭土为原料 ,经碱熔活化、补硅 ,在优化的合成条件下 ,可以原位水热合成NaY分子筛。详细考察了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加水量、老化时间和合成体系中硅铝比等反应因子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得出的最佳反应条件如下 ... 以煤系高岭土为原料 ,经碱熔活化、补硅 ,在优化的合成条件下 ,可以原位水热合成NaY分子筛。详细考察了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加水量、老化时间和合成体系中硅铝比等反应因子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得出的最佳反应条件如下 :合成体系中硅铝经为 2 ,晶化温度 370K、晶化时间 10h、老化时间 12h、加水量 4 0~ 6 0mL。其中 ,晶化温度和加水量是影响结晶产物物理结构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XRD、IR、N2 静态容量吸附法、DTA DTG等手段对结晶产物的晶态结构、比表面积及孔分布、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高岭土为原料可以原位合成出结晶度较高、无杂晶的NaY分子筛。所得分子筛比表面积较高 (42 0m2 /g) ,孔径分布集中 (集中在 0 .6nm) ,热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高岭土 原位合成 NAY分子筛 水热合成 晶相 比表面积 孔分布
下载PDF
颗粒增强铝基原位复合材料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进明 郑史烈 李志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2-54,共3页
原位反应合成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比强度和高温强度均高,是航空、汽车工业上很有发展潜力的新型结构材料。综述了它的制备方法、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原位反应合成 复合材料 铝基 颗粒增强
下载PDF
原位水热合成SrTiO_3/TiO_2复合纳米纤维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跃军 曹铁平 +1 位作者 王长华 邵长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490-2497,共8页
以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TiO2纳米纤维为模板和反应物,原位水热合成了具有异质结构的SrTiO3/TiO2复合纳米纤维.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光谱(EDS)、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 以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TiO2纳米纤维为模板和反应物,原位水热合成了具有异质结构的SrTiO3/TiO2复合纳米纤维.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光谱(EDS)、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罗丹明B(RB)模拟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SrTiO3纳米立方体均匀地生长在TiO2纳米纤维表面,得到了异质结构复合光催化剂,其与纯TiO2纳米纤维相比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且易于分离、回收和再利用,循环使用5次,RB的降解率仍保持在97%以上.初步探讨了SrTiO3/TiO2异质结的生长机制和光催化活性提高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原位水热合成 SrTiO3/TiO2 光催化降解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原位自生TiC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涂层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松 康煜平 +2 位作者 文効忠 吴维 王茂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2-427,共6页
以 Ti,Si C混合粉末作为预置合金涂层 ,采用 2 k W连续 Nd:YAG固体激光器进行激光熔覆处理 ,在 6 0 6 1铝合金表面借助于接触反应法制备原位自生 Ti C颗粒增强 Al- Ti复合材料涂层。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合适的激光辐照工艺参数 ,可获得... 以 Ti,Si C混合粉末作为预置合金涂层 ,采用 2 k W连续 Nd:YAG固体激光器进行激光熔覆处理 ,在 6 0 6 1铝合金表面借助于接触反应法制备原位自生 Ti C颗粒增强 Al- Ti复合材料涂层。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合适的激光辐照工艺参数 ,可获得增强相 Ti C弥散分布 ,以 Ti- Al金属间化合物及 Al过饱和固溶体为主要组成相的复合材料熔覆层组织。Ti C颗粒与复合材料基体润湿良好 ,熔覆层结晶致密 ,与 6 0 6 1铝合金基材呈良好的冶金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铝合金 原位反应合成 金属基复合材料 涂层 碳化钛
下载PDF
反应合成法制备先进陶瓷 被引量:11
7
作者 梁波 靳喜海 陈玉如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4-89,共6页
从固 -固反应、固 -气 (液 )、气 -气反应的角度 ,概述了原位反应合成法在先进陶瓷领域的应用 ;阐述了原位反应法的特点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关键词 原位反应合成法 先进陶瓷 制备 陶瓷
下载PDF
Effect of reaction routes on 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porous high entropy(Y0.2Yb0.2Sm0.2Nd0.2Eu0.2)B6 for transpiration cooling 被引量:9
8
作者 Heng Chen Zifan Zhao +5 位作者 Huimin Xiang Fu-Zhi Dai Jie Zhang Shaogang Wang Jiachen Liu Yanchun Zhou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3期80-85,共6页
Transpiration cooling technique is a reusable and high-efficiency 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TPS),which is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 reusability and security of re-entry space vehicle.Relatively low density,high permeab... Transpiration cooling technique is a reusable and high-efficiency 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TPS),which is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 reusability and security of re-entry space vehicle.Relatively low density,high permeability and high porosity are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porous media of transpiration cooling systems.In this work,a new porous high entropy metal hexaboride(Y0.2Yb0.2Sm0.2Nd0.2Eu0.2)B6 is designed and prepared by the in-situ reaction/partial sintering method.Two reaction routes are designed to synthesize(Y0.2Yb0.2Sm0.2Nd0.2Eu0.2)B6,including boron thermal reduction and borocarbon thermal reduction.The as-prepared porous HE(Y0.2Yb0.2Sm0.2Nd0.2Eu0.2)B6 ceramics possess homogeneous microstructure and exhibit low density,high porosity,high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high permeability.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properties makes porous HE(Y0.2Yb0.2Sm0.2Nd0.2Eu0.2)B6 promising as a candidate porous media for various transpiration cool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ENTROPY ceramics (Y0.2Yb0.2Sm0.2Nd0.2Eu0.2)B6 TRANSPIRATION COOLING POROUS UHTCs IN-situ reaction synthesis
原文传递
ZSM-5分子筛膜/多孔SiSiC陶瓷复合孔结构微反应器的制备 被引量:9
9
作者 罗民 王政 +2 位作者 王燕 梁军 房俊卓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0-334,共5页
以生物形态多孔SiSiC陶瓷为载体,采用原位水热法在多孔陶瓷微孔道内壁形成了一层2-5μm厚的b轴取向生长的ZSM-5分子筛膜.利用XRD、SEM-EDX、BET分析对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微观结构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热晶化时间、载体预处理... 以生物形态多孔SiSiC陶瓷为载体,采用原位水热法在多孔陶瓷微孔道内壁形成了一层2-5μm厚的b轴取向生长的ZSM-5分子筛膜.利用XRD、SEM-EDX、BET分析对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微观结构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热晶化时间、载体预处理对原位合成分子筛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晶化时间从5h增加到15h,从不连续的单层膜演变到-5μm厚的b轴取向的连续致密多层膜,该膜层是由粒径在1μm左右的ZSM-5分子筛颗粒堆积交联而成.载体表面Si OH浓度越高,分子筛膜和载体的结合力越强,但是较难控制分子筛膜的定向生长.ZSM-5/SiSiC复合孔结构材料的微孔体积为0.015cm^3/g,BET面积为42.8m^2/g,而相应的分子筛负载量为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形态多孔陶瓷 分子筛膜 ZSM-5 原位水热合成
下载PDF
In Situ Synthesis of NaY Zeolite with Coal-Based Kaolin 被引量:8
10
作者 Xinmei Liu, Zifeng Yan, Huaiping Wang, Yantuo Luo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Heavy Oil Processing, Key Laboratory of Catalysis, CNPC,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Dongying 257061, China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3-70,共8页
NaY zeolites were in-situ synthesized from coal-based kaolin via thehydrothermal method.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samples were extensivelyinvestigated.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N... NaY zeolites were in-situ synthesized from coal-based kaolin via thehydrothermal method.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samples were extensivelyinvestigated.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N_2 adsorption, XRD, IR and DTG-DTA methods, an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and amount of added water play an important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zeolite structure. The 4A and P zeolites are the competitive phasepresent in the resulting product. However, NaY zeolites with a higher relative crystallinity,excluding impure crystals and the well hydrothermal stability, can be synthesized from coal-basedkaolin. These zeolites possess a larger surface area and a narrow por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ismeans that optimization of this process might result in a commercial route to synthesize NaYzeolites from coal-based kaol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based kaolin NaY zeolite in-situ hydrothermal synthesis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Ceramic Coat Synthesized by In-Situ Combustion Synthesis to BF Tuyere 被引量:7
11
作者 YANG Da-zheng GUAN Yong +3 位作者 ZHANG Yue LI Jing HU Jun-ge LI Wen-zhu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70-72,共3页
A novel technology of tuyere protection is introduced. The ceramic coat .is synthesized by using in-situ combustion process as the internal, external, and nose protecting coat of BF tuyeres. It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A novel technology of tuyere protection is introduced. The ceramic coat .is synthesized by using in-situ combustion process as the internal, external, and nose protecting coat of BF tuyeres. It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tuyeres and reduce heat loss by cooling water. The technglogy is quick-acting, easy to use, energy-saving and can make tuyeres have long service lif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uyere ceramic coat is discussed and the energy-saving effect of the tuyere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tuyeres lined with refrac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 tuyere in-situ combustion synthesis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下载PDF
原位燃烧合成Si_3N_4/Ti(C,N)/SiC复相陶瓷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江涛 葛昌纯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研究了用TiC作添加剂时Si粉坯在高压氮气中的燃烧行为.结果表明:TiC加入量对燃烧合成产物的相组成有重要影响,原因在于TiC加入量直接影响燃烧过程中氮气向反应前沿的渗透性,从而影响试样中不同部位氮气分压的变化.适当... 研究了用TiC作添加剂时Si粉坯在高压氮气中的燃烧行为.结果表明:TiC加入量对燃烧合成产物的相组成有重要影响,原因在于TiC加入量直接影响燃烧过程中氮气向反应前沿的渗透性,从而影响试样中不同部位氮气分压的变化.适当调整工艺参数,可以合成Si3N4/Ti(C,N)/SiC复相陶瓷,并从热力学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合成 氮化硅 碳化硅 复合陶瓷 热力学
下载PDF
黄鳝二价体上随机引物原位DNA合成的探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奎 刘应伯 +2 位作者 余其兴 赵则春 余先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共3页
采用随机引物,在黄鳝二价体上建立了氖标记引物原位DNA合成技术,并详细探索了该技术的实验条件.其结果显示黄鳝二价体上DNA延伸效果十分明显,银颗粒基本上是非随机性的相间排列,而且主要特征是基本稳定的,据此可以进行染色体识别... 采用随机引物,在黄鳝二价体上建立了氖标记引物原位DNA合成技术,并详细探索了该技术的实验条件.其结果显示黄鳝二价体上DNA延伸效果十分明显,银颗粒基本上是非随机性的相间排列,而且主要特征是基本稳定的,据此可以进行染色体识别.此外,还讨论了建立该技术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价体 黄鳝 引物 DNA 合成
下载PDF
b-轴取向MFI型分子筛膜制备工艺 被引量:6
14
作者 郎林 张超 +1 位作者 阴秀丽 吴创之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22-1032,共11页
b-轴取向MFI型分子筛膜是一种具有特殊纳米孔道结构的硅铝分子筛膜,在膜分离、膜反应器、化学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综述了b-轴取向MFI型分子筛膜制备工艺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原位水热... b-轴取向MFI型分子筛膜是一种具有特殊纳米孔道结构的硅铝分子筛膜,在膜分离、膜反应器、化学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综述了b-轴取向MFI型分子筛膜制备工艺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原位水热合成法和二次生长法制备工艺;重点总结和评价了近年来在载体表面修饰、b-轴取向分子筛晶种层制备和水热合成条件调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深入分析了各种取向分子筛膜制备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对b-轴取向MFI型分子筛膜制备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I 型分子筛膜 b-轴取向 原位水热合成 二次生长
原文传递
成分参数对原位反应合成TiC/Cr18Ni8钢结硬质合金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桂香 刘均海 +1 位作者 黄继华 张建纲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0-23,49,共5页
以钛铁粉、铬铁粉、铁粉、胶体石墨等为原料,原位反应合成了TiC/不锈钢钢结硬质合金,并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对所制备的试样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主要研究了成分参数硬质相TiC含量和C/Ti原子比对原位反应合成TiC/Cr18Ni... 以钛铁粉、铬铁粉、铁粉、胶体石墨等为原料,原位反应合成了TiC/不锈钢钢结硬质合金,并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对所制备的试样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主要研究了成分参数硬质相TiC含量和C/Ti原子比对原位反应合成TiC/Cr18Ni8钢结硬质合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结硬质合金主要相组成为TiC+Fe-Cr-Ni固熔体,TiC颗粒较细小,形状较规则,最大约2~3μm,大部分在1μm以下,随理论硬质相TiC含量的增加,钢结硬质合金的孔隙度增加,密度降低,TiC颗粒长大.C/Ti原子比为0.9的钢结硬质合金比C/Ti原子比为1.0的钢结硬质合金的密度更高,所原位反应合成的TiC颗粒的尺寸更小、数量更多,而且分布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硬质合金 原位反应合成 成分参数 扫描电镜(SEM) TIC颗粒 组织结构分析 X射线衍射 原子比 胶体石墨 测试方法 研究结果 硬质相 钛铁粉 不锈钢 固熔体 相组成 孔隙度 合金比 含量 密度 长大
下载PDF
泡沫结构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姚军康 陈明高 +2 位作者 岳祥龙 赵波 王政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5-150,共6页
以商用聚氨酯泡沫为硬模板,采用原位水热法,在100℃下晶化48h,在聚氨酯泡沫骨架表面形成厚度为1μm且致密、连续的分子筛膜,经高温焙烧去除聚氨酯泡沫硬模板和合成分子筛所用的有机模板剂后,获得了可自支撑的泡沫结构多级孔ZSM-5分子筛... 以商用聚氨酯泡沫为硬模板,采用原位水热法,在100℃下晶化48h,在聚氨酯泡沫骨架表面形成厚度为1μm且致密、连续的分子筛膜,经高温焙烧去除聚氨酯泡沫硬模板和合成分子筛所用的有机模板剂后,获得了可自支撑的泡沫结构多级孔ZSM-5分子筛。XRD、SEM和N2吸附-脱附表征证实,该多级孔分子筛完全复制了聚氨酯泡沫的三维网络骨架结构,因而具有大孔-介孔-微孔复合孔道结构。采用微波法,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仅需反应8h,即可获得泡沫结构的ZSM-5分子筛。该泡沫结构多级孔分子筛在吸附、分离以及催化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整体式催化剂 多级孔分子筛 原位水热法 微波合成法
下载PDF
原位反应合成双相陶瓷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晓光 王为民 张金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10,共3页
原位反应合成技术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和经济优势。在分析了国内外原位反应合成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工艺的基础上,采用高温自蔓延和热压的方法制备双相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合成条件对材料结构和性... 原位反应合成技术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和经济优势。在分析了国内外原位反应合成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工艺的基础上,采用高温自蔓延和热压的方法制备双相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合成条件对材料结构和性能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与纯铜相比较,所制备的铜基复合材料电导率和热导率保持在80%以上,而耐磨损性能提高了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反应 原位合成 铜基复合材料
下载PDF
高性能ZL201铸造铝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红卫 陈康华 黄伯云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3-65,共3页
利用原位反应合成技术,以工业纯铝、氟钛酸钾和氟硼酸钾为原料制备的AlTiB 中间合金中,TiB2和Al3Ti 颗粒细小且弥散分布,对铝及铝合金具有显著的晶粒细化效果,并且能大幅度提高ZL201
关键词 原位反应合成 ZL201铸造铝合金 晶粒细化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原位水热法合成介孔LaCoO_3/MCF催化剂用于CO氧化反应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金林 龚渺 +3 位作者 赵福真 向勇 韦良 张煜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1,共5页
采用原位水热法制备了LaCoO3/MCF、LaCoO3/SBA-15催化剂,分别采用XRD、氮气物理吸附-脱附、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催化剂的CO氧化反应活性进行了测试,考察了不同LaCoO3负载量和不同载体负载的催化剂的CO氧化性能.... 采用原位水热法制备了LaCoO3/MCF、LaCoO3/SBA-15催化剂,分别采用XRD、氮气物理吸附-脱附、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催化剂的CO氧化反应活性进行了测试,考察了不同LaCoO3负载量和不同载体负载的催化剂的CO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原位水热合成法制备的LaCoO3/MCF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281.1~427.6 m2·g^(-1))和三维介孔泡沫状孔道结构,LaCoO3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催化剂中. LaCoO3的含量显著影响催化剂的CO氧化反应活性,负载量为30%的催化剂(30LaCoO3/MCF)的反应活性最高,CO在387℃氧化完全.与SBA-15负载的催化剂相比,由于 MCF 的三维互通结构,催化剂30LaCoO3/MCF 的催化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氧化反应 介孔二氧化硅泡沫 LACOO3 原位水热法
下载PDF
不同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Al_3Ti/Mg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冠男 刘英 李卫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79-82,共4页
采用原位合成和外加法两种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质量分数为10%、20%、30%、40%的Al3Ti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XRD衍射分析、微观组织分析以及硬度、压缩强度和磨损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原位合成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Al3T... 采用原位合成和外加法两种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质量分数为10%、20%、30%、40%的Al3Ti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XRD衍射分析、微观组织分析以及硬度、压缩强度和磨损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原位合成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Al3Ti颗粒尺寸较细,为1~5μm;外加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Al3Ti颗粒尺寸为5~15μm;Al3Ti颗粒均匀分散在镁基体中,可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原位合成法比外加法具有更好的强化效果,随着Al3Ti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压缩强度显著增加;原位合成法、外加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Al3Ti含量分别为20%、30%时耐磨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3Ti/Mg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粉末冶金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