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DREAM设计和同源重组进行一步定点突变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宝中 冉多良 +5 位作者 刘大斌 王盛 张昕 安小平 周育森 童贻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7-81,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DREAM设计和同源重组的简便、快速定点突变方法。方法:设计两条包含突变的反向PCR(inverse PCR)引物,使其5′端互补从而产生同源重组,同时使用DREAM设计方案在上述引物中引入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以便突变子筛选。用能扩增长... 目的:建立基于DREAM设计和同源重组的简便、快速定点突变方法。方法:设计两条包含突变的反向PCR(inverse PCR)引物,使其5′端互补从而产生同源重组,同时使用DREAM设计方案在上述引物中引入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以便突变子筛选。用能扩增长片段的高保真耐热DNA聚合酶扩增全长的质粒DNA,直接转化大肠杆菌。转化到细菌中的全长质粒DNA PCR产物可利用其末端同源序列发生同源重组而环化。利用引入的酶切位点方便地进行突变子的筛选。结果:用该方法成功地对长度大于7kb的质粒进行了定点突变。结论:本定点突变无需任何突变试剂盒和特殊的试剂,只需一步反应即可完成;利用DREAM设计使克隆筛选简便可靠,高保真耐热DNA聚合酶可保证多数突变子克隆不发生意外突变,而该酶扩增长片段的能力使该方法适合于大多数质粒不经亚克隆直接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突变 同源重组 突变子筛选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2基因定点突变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浩民 郁建平 胡风庆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34-1336,共3页
目的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2(SEC2)基因His118定点突变,以获得超抗原性保持不变的减毒肠毒素。方法利用PCR介导的定点突变技术,对SEc2基因中的His118密码子进行定点突变,得到的带有突变基因的表达质粒在大肠埃希菌中用异丙基硫代-β... 目的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2(SEC2)基因His118定点突变,以获得超抗原性保持不变的减毒肠毒素。方法利用PCR介导的定点突变技术,对SEc2基因中的His118密码子进行定点突变,得到的带有突变基因的表达质粒在大肠埃希菌中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其表达。采用镍离子金属整合(Ni-NTA)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突变体蛋白,并测定突变体蛋白超抗原性及体外抑瘤效果。结果应用点突变试剂盒,PCR扩增得到SEc2突变体表达质粒pET-28a-SEC2(H118Y)在1mmol/LIPTG诱导下高效表达。突变体蛋白SEC(H118Y)在2~200 ng时刺激人体细胞增殖效果与SEC2基本一致,体现二者具有相同的超抗原性。SEC(H118Y)时,在2~200 ng与SEC2抑制大肠癌细胞Cx-1效果基本相同,而在500 ng时,SEC(H118Y)抑瘤效果明显优于与SEC2。结论SEC(H118Y)超抗原性和抑瘤活性没有因His118位点的突变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2 定点突变 PBMC增殖 体外抑瘤
下载PDF
An easy-to-use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method with a designed restriction site for convenient and reliable mutant screening 被引量:4
3
作者 Bao-zhong ZHANG Xin ZHANG +4 位作者 Xiao-ping AN Duo-liang RAN Yu-sen ZHOU Jun LU Yi-gang TO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79-482,共4页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SDM) has been a very important method to probe the function-structure relationship of proteins. In this study, we introduced an easy-to-u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based SDM method ...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SDM) has been a very important method to probe the function-structure relationship of proteins. In this study, we introduced an easy-to-u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based SDM method for double-stranded plasmid DNA, with a designed restriction site to ensure simple and efficient mutant screening. The DNA sequence to be mutated was first translated into amino acid sequence and then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was reversely translated into DNA sequence with degenerate codons, resulting in a large number of sequences with silent mutations, which contained various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RE) sites. Certain mutated sequence with an appropriate RE site was selected as the target DNA sequence for designing a pair of mutation primers to amplify the full-length plasmid via inverse PCR. The amplified product was 5′-phosphorylated, cir-cularized, and transformed into an Escherichia coli host. The transformants were screened by digesting with the designed RE. This protocol uses only one pair of primers and only one PCR is conducted, without the need for hybridization with hazardous isotope for mutant screening or subcloning st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SDM)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mutant screening
原文传递
br基因的定点突变与表达
4
作者 潘笑娱 吴敏 +1 位作者 乔守怡 阮红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BR)是极端嗜盐菌(Halobacteriumhalobium)紫膜上的一种光能转换色素蛋白,是一种极有前途的生物光电材料.野生型BR蛋白达不到实用光电材料的要求,因此,通过对细菌视紫红质基因(br基因)的定点改造,构建和表... 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BR)是极端嗜盐菌(Halobacteriumhalobium)紫膜上的一种光能转换色素蛋白,是一种极有前途的生物光电材料.野生型BR蛋白达不到实用光电材料的要求,因此,通过对细菌视紫红质基因(br基因)的定点改造,构建和表达BR突变体成为生物光电材料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以野生型br基因为模板,通过连续PCR的方法向br基因引入一个点突变,并将之克隆至pUC19载体中.将经测序鉴定的br突变基因重组到穿梭质粒pNov-R中并转化BR缺陷型嗜盐菌L33,得到紫色阳性克隆.经PCR分析和Western杂交检测表明,阳性克隆中构建的br突变基因获得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视紫红质基因 br基因 定点突变 基因突变 基因表达 生物光电材料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基因定点突变方法及其在DdsA突变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欣毅 张惠展 袁勤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5-418,共4页
为了发展基因突变技术,介绍一种新型的基因定点突变方法.该方法巧妙利用了基因序列中广泛存在的不完整的平端酶切位点.与传统方法相比,可以迅速地在全基因的任何部位替换核苷酸,并可以在突变实验过程中直接将目的基因克隆到T载体上,便... 为了发展基因突变技术,介绍一种新型的基因定点突变方法.该方法巧妙利用了基因序列中广泛存在的不完整的平端酶切位点.与传统方法相比,可以迅速地在全基因的任何部位替换核苷酸,并可以在突变实验过程中直接将目的基因克隆到T载体上,便于测序及进一步克隆.利用该方法成功地获得了DdsA(deca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十聚异戊二烯焦磷酸合成酶)在4个氨基酸位点上的19个变体酶.这些位点分布在基因的不同区域内.证明这种新方法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平端酶切位点 定点突变 DdsA变体
下载PDF
嗜热细菌莱廷格热袍菌TMO普鲁兰酶TMP在大肠杆菌中的原核表达与酶学性质 被引量:2
6
作者 魏涛 迟雷 +3 位作者 余轩 张建华 刘坤 毛多斌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22,共7页
利用PCR技术从嗜热细菌莱廷格热袍菌TMO中扩增得到普鲁兰酶TMP的基因(Tlet_1262),将该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 ET15b,并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Coden Plus(DE3)-RIL中实现可溶性表达。通过80℃热处理和镍柱亲和层析两步纯化,得到纯化重... 利用PCR技术从嗜热细菌莱廷格热袍菌TMO中扩增得到普鲁兰酶TMP的基因(Tlet_1262),将该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 ET15b,并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Coden Plus(DE3)-RIL中实现可溶性表达。通过80℃热处理和镍柱亲和层析两步纯化,得到纯化重组酶。SDS-PAGE分析表明:该酶分子质量为97.0 ku。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90℃,最适p H 5.4。在最适反应温度90℃处理150 min,酶活力稳定在80%以上。普鲁兰酶TMP具有较强的耐酸性,在90℃高温和p H 5.0的酸性条件处理20 h,仍保持50%以上的活性。该酶对金属离子和变性剂SDS、尿素、Tween80和Trtion-X100具有一定抗性。还原剂DTT(0.5,5 mmol/L)对该酶活性具有明显激活作用,分别提高酶活18%和28%。在此基础上,利用重叠PCR构建普鲁兰酶TMP点突变体C501S、C649S和C704S。通过动力学分析,点突变体C649S催化普鲁兰糖和可溶性淀粉底物的效率(kcat/Km)相对于野生型分别提高37.8%和40.8%。由此推测C649位点可能与普鲁兰酶TMP催化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兰酶 克隆表达 酶学性质 点突变体
原文传递
人泛素结合酶UbcH5c活性突变体的构建·纯化以及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西轩 李晔 阮海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663-666,共4页
[目的]构建人泛素结合酶UbcH5c的活性位点突变体S22R和F62A,同时分析这2种突变体蛋白与野生型蛋白在泛素化反应中的活性差异。[方法]通过点突变(Site-Directed Mutagenesis)的方法构建2种突变体质粒,利用0.5 mmol/L IPTG分别诱导2种突... [目的]构建人泛素结合酶UbcH5c的活性位点突变体S22R和F62A,同时分析这2种突变体蛋白与野生型蛋白在泛素化反应中的活性差异。[方法]通过点突变(Site-Directed Mutagenesis)的方法构建2种突变体质粒,利用0.5 mmol/L IPTG分别诱导2种突变体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将菌体超声破碎后,依次利用阳离子交换层析法对UbcH5c突变蛋白进行分离纯化,最后利用体外泛素化酶促反应结合蛋白免疫印迹杂交的方法分析野生型UbcH5c与其活性突变体UbcH5c S22R和UbcH5c F62A在泛素化修饰上的差异。[结果]人泛素结合酶UbcH5c的2个突变体蛋白S22R、F62A的泛素化修饰程度明显弱于野生型蛋白。[结论]突变体S22R和F62A突变均不同程度的改变了人泛素结合酶UbcH5c与泛素分子之间的结合活性,即2个突变的位点中第62位苯丙氨酸残基及第22位丝氨酸残基均是UbcH5c结合泛素的关键位点,而且后者对于UbcH5c结合泛素活性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bcH5c 泛素化修饰 点突变
下载PDF
Connexin31显性听力下降相关突变体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谭志平 刘宇 +7 位作者 蔡芳 潘乾 贺立强 黄亮群 戴和平 夏昆 夏家辉 张灼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3-407,共5页
Cx31突变可以导致常染色体显性听力下降、常染色体隐性听力下降、周围神经疾病伴听力丧失,以及变性红皮肤病角化病,其导致不同疾病的机理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利用定点突变技术(site-directed mutagenesis,SDM)构建connexin31显性听力下降... Cx31突变可以导致常染色体显性听力下降、常染色体隐性听力下降、周围神经疾病伴听力丧失,以及变性红皮肤病角化病,其导致不同疾病的机理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利用定点突变技术(site-directed mutagenesis,SDM)构建connexin31显性听力下降相关突变体Cx31R180X,Cx31E183K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转染HeLa细胞,转染Cx31R180X-pEGFP-N1和Cx31E183K-pEGFP-N1Cx31突变体质粒的HeLa细胞质膜上没有出现斑块状染色和聚集现象,分别用内质网染料conA和高尔基体染料WGA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Cx31显性听力下降相关突变体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且大部分定位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同时分别用抗Cx31和抗GFP抗体进行蛋白质印迹检测,证实Cx31R180X,Cx31E183K在转染的HeLa细胞中都有表达.研究发现Connexin31显性耳聋相关突变体Cx31R180X,Cx31E183K不能正常地形成间隙连接通道,这与connexin31 EKV(变性红皮肤病角化病)相关突变体能够运输到细胞膜上形成间隙连接通道的报道不相同,提示connexin31不同部位突变导致不同疾病的致病机理可能不一样,从而为解释“one connexin two diseases”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31 定点突变技术 突变体 绿色荧光蛋白
下载PDF
利用优化的反向PCR策略高效构建多位点突变体 被引量:2
9
作者 徐碧林 朱庆 +1 位作者 陈岩岩 郑永良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1-809,共9页
蛋白质的突变体是研究其结构和功能的基础,文中旨在建立一种高效、快捷的多位点突变体构建方法。当要突变4个及以上相邻的氨基酸残基时,设计两长两短(长引物Ⅰ/Ⅰ、短引物Ⅱ/Ⅱ) 4条引物:长引物包含突变位点,且突变碱基数≤20 bp,短引... 蛋白质的突变体是研究其结构和功能的基础,文中旨在建立一种高效、快捷的多位点突变体构建方法。当要突变4个及以上相邻的氨基酸残基时,设计两长两短(长引物Ⅰ/Ⅰ、短引物Ⅱ/Ⅱ) 4条引物:长引物包含突变位点,且突变碱基数≤20 bp,短引物不包含突变位点;两条引物的GC含量≤80%、退火温度之差≤40℃,分别以Ⅰ/Ⅱ和Ⅰ/Ⅱ两对引物和模板进行两组反向PCR扩增。扩增后各体系均可得到含有突变位点的非甲基化线性质粒,且以Ⅰ/Ⅱ和Ⅰ/Ⅱ为引物扩增得到的两组线性质粒的断开位点分布在突变位点两侧。用DpnⅠ酶切回收后等摩尔比混合的PCR产物除去甲基化模板,再进行一轮变性和退火处理,两组线性质粒在95℃变性后互相以来自对方的单链DNA为模板退火形成开环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即可得到包含突变位点的转化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同时突变4–11个连续氨基酸残基(8–20 bp,将大幅简化多位点突变体的构建,从而进一步提高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物 反向PCR 定点突变 多位点突变体
原文传递
VP3 G–H环中氨基酸突变对O型口蹄疫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冬冬 白兴文 +12 位作者 宫晓华 包慧芳 李平花 李冬 付元芳 白启峰 袁红 孙普 马雪青 曹轶梅 陈应理 卢曾军 刘在新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85-1294,共10页
【目的】为了研究O型口蹄疫病毒VP3 G–H环中氨基酸突变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借助口蹄疫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平台拯救出2株定点突变体rHNV3174Y和rHND3173N+V3174E+N3179C。进行蚀斑形成试验、一步生长曲线的绘制、TCID50和L... 【目的】为了研究O型口蹄疫病毒VP3 G–H环中氨基酸突变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借助口蹄疫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平台拯救出2株定点突变体rHNV3174Y和rHND3173N+V3174E+N3179C。进行蚀斑形成试验、一步生长曲线的绘制、TCID50和LD50的测定、间接免疫荧光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结果显示,与骨架病毒rHN相比,虽然rHNV3174Y和rHND3173N+V3174E+N3179C对BHK-21细胞的感染性及其蚀斑表型和复制动力学无显著性差异;但rHNV3174Y和rHND3173N+V3174E+N3179C对乳鼠的致病力明显减弱,且均获得了小窝蛋白介导侵染CHO-K1细胞的能力。【结论】VP3上第3174位特征性氨基酸突变影响O型口蹄疫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毒力及其内吞作用路径,这有助于我们认知VP3 G-H环在口蹄疫病毒粒子立体空间构象中潜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VP3 G-H环 定点突变体 生物学特性 内吞作用
原文传递
体外激酶实验筛选p21活化激酶6对雄激素受体的磷酸化位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彤 李洋 +1 位作者 耿楠希 李丰 《解剖学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构建雄激素受体(AR)的点突变原核表达质粒,以体外激酶实验分析筛选p21活化激酶6(PAK6)对雄激素受体的磷酸化位点,更好的研究PAK6对AR的磷酸化所发挥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体外激酶实验分析PAK6对AR的较小磷酸化区域,并利用重叠延伸... 目的构建雄激素受体(AR)的点突变原核表达质粒,以体外激酶实验分析筛选p21活化激酶6(PAK6)对雄激素受体的磷酸化位点,更好的研究PAK6对AR的磷酸化所发挥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体外激酶实验分析PAK6对AR的较小磷酸化区域,并利用重叠延伸PCR的方法构建可能的磷酸化定点突变体;然后,体外纯化带有GST标签的突变体蛋白,及体外激酶实验筛选PAK6对AR的磷酸化位点。结果证明质粒构建成功,构建雄激素受体定点突变体,确定PAK6磷酸化雄激素受体位点。结论成功筛选PAK6对AR的磷酸化位点是578位丝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激酶实验 p21活化激酶6 雄激素变体 定点突变体 磷酸化
下载PDF
Improvement of PCR reaction conditions for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of big plasmids 被引量:1
12
作者 Bogdan MUNTEANU Mario BRAUN Kajohn BOONROD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44-247,共4页
QuickChange mutagenesis is the method of choice for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SDM) of target sequences in a plasmid. It can be applied successfully to small plasmids (up to 10 kb). However, this method cannot eff... QuickChange mutagenesis is the method of choice for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SDM) of target sequences in a plasmid. It can be applied successfully to small plasmids (up to 10 kb). However, this method cannot efficiently mutate bigger plasmids. Using KOD Hot Start polymerase in combination with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purified primers, we were able to achieve SDM in big plasmids (up to 16 kb) involving not only a single base change but also multiple base changes. Moreover, only si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cycles and 0.5μI of polymerase (instead of 18 PCR cycles and 1.0 μI of enzyme in the standard protocol) were sufficient for the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SDM) mutant Plasmid
原文传递
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突变体表达与修饰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青 苏志坚 +6 位作者 吴晓萍 许华 黄志锋 赵文 姚成灿 黄亚东 李校堃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8-91,98,共5页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法将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haFGF)基因中编码第 98位和第 132位半胱氨酸 (Cys)的密码子突变为编码丝氨酸 (Ser)的密码子 ,构建重组质粒pET3c haFGFSer98,132 ,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表达率达到 2 3 4 8...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法将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haFGF)基因中编码第 98位和第 132位半胱氨酸 (Cys)的密码子突变为编码丝氨酸 (Ser)的密码子 ,构建重组质粒pET3c haFGFSer98,132 ,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表达率达到 2 3 4 8% .用MTT法测定产物的活性 ,发现haFGFSer98,132 突变体的比活与天然haFGF相似 .采用单甲氧基聚乙二醇 (mPEG) 5 0 0 0 -马来酸酰亚胺酯定点修饰第 31位Cys ,修饰率达到 30 %以上 ,修饰产物的比活性保留 5 5 5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定点突变 突变体
下载PDF
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TAT蛋白点突变对其反式激活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龙川 袁建刚 +2 位作者 陈菊凤 屠郑 强伯勤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381-385,共5页
不同免疫缺陷病毒(HIV-1,HIV-2和SIV)的Tat均有3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Cys富集域、核心域和碱性氨基酸富集域,用PCR定点突变法在HIV-1Tat蛋白的这些区域引入单氨基酸或多氨基酸突变;构建了以HIV... 不同免疫缺陷病毒(HIV-1,HIV-2和SIV)的Tat均有3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Cys富集域、核心域和碱性氨基酸富集域,用PCR定点突变法在HIV-1Tat蛋白的这些区域引入单氨基酸或多氨基酸突变;构建了以HIV-1LTR-158到+8O区域为启动子,含有不同突变点的突变Tat基因表达质粒;以荧光酶基因为报告基因,瞬时共转染Jurkat细胞:分析不同氨基酸突变对Tat的反式激活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突变后的Tat蛋白的活性均极大地降低或丧失,表明这些序列内的氨基酸的确定性对Tat的活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毒 定点突变 TAT蛋白
下载PDF
杂合β-甘露聚糖酶AuMan5A^(loop)的H321对其酶学性质的影响
15
作者 李雪晴 袁风娇 +3 位作者 程建青 董运海 李剑芳 邬敏辰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53,共6页
目的:将loop置换杂合β-甘露聚糖酶AuMan5A^(loop)的H321突变回野生型酶AuMan5A对应的Gly,以分析杂合酶的酶学性质与H321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大引物PCR技术将AuMan5A^(loop)基因(Auman5Aloop)编码H321的密码子CAC突变为Gly的GGT,构建突... 目的:将loop置换杂合β-甘露聚糖酶AuMan5A^(loop)的H321突变回野生型酶AuMan5A对应的Gly,以分析杂合酶的酶学性质与H321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大引物PCR技术将AuMan5A^(loop)基因(Auman5Aloop)编码H321的密码子CAC突变为Gly的GGT,构建突变酶基因Auman5A^(loop/H321G);借助表达质粒pPICZαA将该突变酶基因在Pichia pastoris GS115中实施表达,并分析重组表达产物AuMan5A^(loop) H321G的酶学性质。结果:AuMan5A^(loop/H321G)置换前后的最适温度T_(opt)均为75℃,高于AuMan5A的65℃;AuMan5A^(loop/H321G)在70℃的半衰期t_(1/2)^(70)为300 min,介于AuMan5A(10 min)和AuMan5A^(loop)(480 min)之间;AuMan5A^(loop/H321G)比活性分别为AuMan5A和AuMan5A^(loop)的12.8和1.43倍;催化效率k_(cat)/K_m为后两者的14.1和1.12倍。结论:通过H321G置换及对3种酶的温度特性、比活性和催化效率的测定及比较,证实了H321对AuMan5A^(loop)的酶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杂合酶 定点突变 突变酶 酶学性质
原文传递
稳定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突变体细胞系的建立
16
作者 孙静 魏永伟 +1 位作者 章晓栋 于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3-478,共6页
根据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HZ2株VP2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将该基因成功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DsRed2-N1中,构建重组质粒pDsRed2-N1-VP2(简称PVP2);以PVP2作为过渡载体,运用PCR定点突变技术,对第279位点和第284位点的氨基酸残基分别或... 根据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HZ2株VP2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将该基因成功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DsRed2-N1中,构建重组质粒pDsRed2-N1-VP2(简称PVP2);以PVP2作为过渡载体,运用PCR定点突变技术,对第279位点和第284位点的氨基酸残基分别或同时进行突变,共构建P279、P284和PDA 3株突变体;在此基础上构建能稳定表达HZ2株IBDV及其突变体VP2蛋白的Vero细胞系,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表明,Vero细胞系中IBDV VP2蛋白已成功表达.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IBDV毒力及抗原变异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此外,利用定点突变技术改造VP2蛋白,建立不同毒力的突变体,在探求高效、廉价的IBDV DNA疫苗上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2基因 定点突变 突变体 Vero细胞系
下载PDF
弓形虫MIC6突变体的构建及其特性分析
17
作者 尹志奎 赵林静 +1 位作者 郑斌 詹希美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52,共3页
目的:体外构建弓形虫微线体蛋白6(MIC6)突变体并分析其特性。方法:利用基因定点突变的方法,将MIC6蛋白羧基端(MIC6C)的348位色氨酸的碱基突变为缬氨酸的碱基,PCR扩增MIC6C W/V突变体基因片段;构建MIC6C W/V/pGEX-4T-1重组原核表达系统,I... 目的:体外构建弓形虫微线体蛋白6(MIC6)突变体并分析其特性。方法:利用基因定点突变的方法,将MIC6蛋白羧基端(MIC6C)的348位色氨酸的碱基突变为缬氨酸的碱基,PCR扩增MIC6C W/V突变体基因片段;构建MIC6C W/V/pGEX-4T-1重组原核表达系统,IPTG诱导表达GST-MIC6C W/V突变体蛋白。以该蛋白为探针蛋白与弓形虫裂解液进行GST沉降实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获得了MIC6C W/V突变体基因片段,制备了GST-MIC6C W/V突变体蛋白;MIC6C W/V突变体蛋白的沉降产物中未见蛋白条带,而MIC6C蛋白(未突变蛋白)的产物中有一蛋白条带,且能被抗醛缩酶抗体识别。结论:在体外获得了MIC6突变体;MIC6突变体失去了与醛缩酶作用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微线体蛋白6 点突变 突变体 GST沉降技术
原文传递
嗜甲基菌DM11菌株二氯甲烷脱卤素酶基因的定点诱变
18
作者 蔡宝立 VuilleumierS WackettLP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3-167,共5页
为了研究嗜甲基菌(Methylophilus)DM11菌株二氯甲烷脱卤素酶的不同氨基酸残基在底物结合、谷胱甘肽(GSH)亲和以及催化活力中的作用,对编码该酶的基因进行了定点诱变研究。将保守的103位色氨酸(W)分别用苯丙氨酸(F)、缬氨酸(V... 为了研究嗜甲基菌(Methylophilus)DM11菌株二氯甲烷脱卤素酶的不同氨基酸残基在底物结合、谷胱甘肽(GSH)亲和以及催化活力中的作用,对编码该酶的基因进行了定点诱变研究。将保守的103位色氨酸(W)分别用苯丙氨酸(F)、缬氨酸(V)或天冬酞胺(N)替换,109位精氨酸(R)用亮氨酸(L)替换,117位色氨酸用酪氨酸(Y)或苯丙氨酸替换,得到6种突变酶。其中3种突变酶具有较低的活力,另外3种突变酶没有活力。突变酶W117Y的性质与野生型酶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甲基菌 二氯甲烷 脱卤素酶 定点诱变 突变酶
下载PDF
利用定点突变技术构建突变nm23-H_1和EGFP融合基因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大兴 周清华 +3 位作者 王艳萍 朱文 陈小禾 孙芝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17-122,共6页
背景与目的以前的研究已经证明nm23H1基因是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但其抑制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基因定点突变技术可以精确地改变基因的特定碱基序列,获得突变蛋白质。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构建突变型nm23H1... 背景与目的以前的研究已经证明nm23H1基因是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但其抑制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基因定点突变技术可以精确地改变基因的特定碱基序列,获得突变蛋白质。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构建突变型nm23H1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肿瘤抑制基因nm23H1的功能、生化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以逆转录病毒PLXSN野生型nm23H1EGFP质粒为突变模板,应用QuikChangeTM定点突变方法,简单、快速、高效地引入nm23H1S44A、nm23H1P96S、nm23H1H118F、nm23H1S120G四个点突变和一个联合位点突变nm23H1P96SS120G,构建了突变型nm23H1EGFP融合基因。结果成功构建了nm23H1S44AEGFP、nm23H1P96SEGFP、nm23H1H118FEGFP、nm23H1S120GEGFP、nm23H1P96SS120GEGFP五个突变型nm23H1EGFP融合基因,经DNA序列分析突变的碱基序列与实验设计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五个具有不同突变位点的突变型nm23H1EGFP融合基因。QuikChangeTM定点突变技术是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基因定点突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突变 NM23-H1 EGFP 突变型nm23-H1-GFP融合基因
下载PDF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3[K152E,E184D,Q195T]β4突变型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舒苗 于津鹏 +3 位作者 张笑凡 朱晓鹏 罗素兰 长孙东亭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54-1062,共9页
α3β4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nAChRs)是成瘾、癌症和肥胖等重要疾病的潜在新靶点。本研究对大鼠(rat,r)α3β4 nAChRs的α3亚基上的3个氨基酸位点同时进行突变,将这3个位点分别突变为rα6亚基上与α3... α3β4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nAChRs)是成瘾、癌症和肥胖等重要疾病的潜在新靶点。本研究对大鼠(rat,r)α3β4 nAChRs的α3亚基上的3个氨基酸位点同时进行突变,将这3个位点分别突变为rα6亚基上与α3亚基上相对应的氨基酸种类,构建α3[K152E,E184D,Q195T]β4三点突变型受体,并研究其功能。利用PCR介导的定点突变方法构建了α3[K152E,E184D,Q195T]三点突变体载体,体外转录获得相应的cRNA,与野生型β4亚基的cRNA按相同比例注射到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进行重组表达,然后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检测其受体活性和功能。测定α3β4 nAChRs野生型和突变型在乙酰胆碱、尼古丁和金雀花碱3种不同激动剂的诱导下,其配体门控电流的大小以及门控特征,比较野生型和突变型受体之间的功能差异。α3[K152E,E184D,Q195T]三点突变体的功能与野生型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乙酰胆碱、尼古丁和金雀花碱对α3β4 nAChR野生型的半数最大效应浓度(EC_(50))分别为277.5、34.02和23.05μmol·L^(-1);针对三点突变体,3种激动剂的EC_(50)分别为170.5、26.6和98.45μmol·L^(-1)。3种激动剂对突变体的EC_(50)与野生型受体的EC_(50)相比,其活性变化分别为0.6、0.8和4.3倍。其中突变型受体对金雀花碱的活性影响最显著,其激动剂活性下降了77%。此外,与1 mmol·L^(-1)乙酰胆碱诱导的峰值电流幅度相比,金雀花碱对野生型和突变型α3β4 nAChRs的最大激动效率(E_(max))从94.12%提升至155.08%。α3[K152E,E184D,Q195T]β4三点突变型明显降低了对金雀花碱的敏感性,但其最大激动电流幅度明显变大。三点突变型略微增强了对乙酰胆碱和尼古丁的敏感性,说明α3亚基上的这3个氨基酸对α3β4 nAChRs的配体结合功能影响较大,对不同激动剂的影响情况各异,这为今后探究α3β4 nAChRs重要受体的精细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介导定点诱变 α3β4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突变型 电生理学功能研究 激动剂 通道开放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