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活检、腮腺造影及唾液腺SPECT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慧 赵春梅 +4 位作者 龚忠诚 凌彬 克热木·阿巴斯 尹小朋 林兆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比较腮腺造影、唇腺活检及唾液腺SPECT(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在诊断干燥综合征(SS)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接受3项检查的患者59例,SS 41例,非SS 18例。分析比较各检查方法诊断S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约登指数。结果:唇腺活... 目的:比较腮腺造影、唇腺活检及唾液腺SPECT(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在诊断干燥综合征(SS)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接受3项检查的患者59例,SS 41例,非SS 18例。分析比较各检查方法诊断S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约登指数。结果:唇腺活检、腮腺造影、唾液腺SPECT的灵敏度分别为:63.4%、82.9%和92.7%;特异度分别为:94.4%、83.3%、88.9%;准确度为分别为72.9%、83.1%、91.5%。唇腺活检的灵敏度及准确度较其他2项检查低(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 3±0.059 8、0.831 3±0.061 5和0.907 9±0.049 3(P<0.01);Youden指数分别为0.578、0.662和0.816。结论:唾液腺SPECT是诊断干燥综合征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腮腺造影 活检 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spect)
下载PDF
核素肾动态显像评估12种肾小球滤过率计算公式在肾脏疾病中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飞 邓庆梅 +5 位作者 黄山 王为民 张罡 张敬苗 朱夏夏 庞小溪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期170-178,共9页
目的核素肾动态显像评估12种肾小球滤过率(GFR)计算公式在估算肾脏疾病患者GFR中适用性。方法选择肾脏疾病患者137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53例;年龄16~85岁,中位年龄52.5岁;慢性肾脏病(CKD)84例,非CKD 53例。行99m锝-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 目的核素肾动态显像评估12种肾小球滤过率(GFR)计算公式在估算肾脏疾病患者GFR中适用性。方法选择肾脏疾病患者137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53例;年龄16~85岁,中位年龄52.5岁;慢性肾脏病(CKD)84例,非CKD 53例。行99m锝-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肾动态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术(SPECT)测定GFR。以SPECT所测得的GFR(i GFR)作为参考标准,以临床应用的12种方程(如MDRD公式、CKD-EPI、CG公式、Hojs公式、Filler公式)估算GFR(e GFR)为对照,分析各e GFR与i GFR的相关性、偏差、精确度、准确率、一致性及各公式预测早期CKD[或肾功能下降i GFR<60 m L/(min·1.73 m^(2))]诊断效能。结果各e GFR与i GFR均显示相关性(P<0.05)。在数值估算上,CKD组中CKD-EPI糖尿病估算的e GFR与i GFR有较小偏差、较高精确度、较高符合率及一致性,非CKD组一致性超过预定的界限。12种公式预测早期CKD[或肾功能下降i GFR<60 m L/(min·1.73 m^(2))]诊断效能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示CKD-EPI糖尿病测量的e GFR曲线下面积、Youden指数最大,非CKD组Hojs公式、Filler公式测量的e GFR曲线下面积、Youden指数最大。结论12种公式预测的e GFR均存在不同程度偏差,CKD-EPI糖尿病在CKD、非CKD两组中预测GFR值最适用;CKD-EPI糖尿病预测CKD组早期CKD发生诊断效能最大,Hojs公式、Filler公式预测非CKD组早期肾功能下降[GFR<60 m L/(min·1.73 m^(2))]发生诊断效能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态显像 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术(spect) 慢性肾脏病 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程
下载PDF
应用FOCUS-PDCA程序提高SPECT图像质量合格率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杨保 段永强 +1 位作者 吴振夫 吴敏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342-346,共5页
目的应用焦点管理循环(FOCUS-PDCA)(发现、组织、澄清、理解、选择、计划、实施、检查和执行)程序,提高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术(SPECT)图像质量合格率。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10月456例患者SPECT图像资料作对照组,其中男性209例,女性247例;... 目的应用焦点管理循环(FOCUS-PDCA)(发现、组织、澄清、理解、选择、计划、实施、检查和执行)程序,提高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术(SPECT)图像质量合格率。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10月456例患者SPECT图像资料作对照组,其中男性209例,女性247例;年龄39~80岁,平均年龄53.5岁;肺癌343例,乳腺癌56例,前列腺癌34例,胃癌、肝癌及心脏、肾脏疾病等23例。选择2016年3月至5月改进后582例患者SPECT图像资料为试验组,其中男性235例,女性347例;年龄31~82岁,平均年龄54.7岁;肺癌363例,乳腺癌117例,前列腺癌56例,胃癌、肝癌及心脏、肾脏疾病等46例。分析对照组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采用FOCUS-PDCA程序进行改进,比较改进后情况。结果 2016年应用FOCUS-PDCA程序持续改进后,试验组图像的不合格率降低为5.67%(33/582),与2015年对照组[13.82%(63/456)]比较,不合格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P<0.05)。结论应用FOCUS-PDCA程序可以有效改进SPECT检查中各环节操作、流程,有利于SPECT图像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PDCA程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图像质量 合格率
下载PDF
SPECT/CT质量控制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兴华 李亚明 +1 位作者 刁尧 李德顺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1期139-143,共5页
目的: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SPECT/CT)设备常见问题,提出从固有均匀性和旋转中心质量控制采集程序分析找出故障原因的解决方法,在较短时间内解决设备质量控制问题。方法:剖析SPECT/CT设备设计原理,研究其质... 目的: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SPECT/CT)设备常见问题,提出从固有均匀性和旋转中心质量控制采集程序分析找出故障原因的解决方法,在较短时间内解决设备质量控制问题。方法:剖析SPECT/CT设备设计原理,研究其质量控制中的固有均匀性和旋转中心等强制质量控制项目遇到的设备故障,从SPECT/CT检查床及准直器车接口结构等方面总结各种运动故障,梳理说明书上未提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结果:采用从固有均匀性和旋转中心质量控制采集程序分析找出故障原因的解决方法后,设备故障的维修时间,由工程师到场维修的2~8 h缩短为20 min。结论:SPECT/CT常见问题解决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解决SPECT/CT设备质量控制问题,延长设备使用时长,减少使用人员和患者等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 固有均匀性 旋转中心 质量控制 问题分析
下载PDF
简易模体和标准模体检测SPECT系统性能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惠金子 许哲祯 +5 位作者 屈阳 李治伟 吴培元 唐毅泽 李易阳 许建林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1期7-11,26,共6页
目的使用自制简易模体和标准模体分别对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设备的系统性能指标系统空间分辨力和系统平面灵敏度进行检测,分析2种模体检测结果的差异,评价简易模体应用于SP... 目的使用自制简易模体和标准模体分别对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设备的系统性能指标系统空间分辨力和系统平面灵敏度进行检测,分析2种模体检测结果的差异,评价简易模体应用于SPECT系统性能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采用GE Discovery NM/CT 670 Pro显像系统,参考国家标准WS 523-2019和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EMA)标准NU-1-2012,根据测量要求,采用标准模体和自制简易模体分别制备99mTc平面源和双线源,在标准检测条件下使用2种模体测量系统平面灵敏度和系统空间分辨力,并记录测量结果。改变源到探头的距离,其他采集条件不变,在不同源距下分别采用标准模体和简易模体进行检测,分析2种模体测得数据的差异性和一致性。结果在标准检测条件下,使用简易双线源模体和标准双线源模体测得系统空间分辨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探头1:Z=-1.184,P=0.854>0.05,探头2:Z<0.001,P=1.000>0.05);使用简易平面源模体和标准平面源模体测得系统平面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探头1:Z=-1.826,P=0.068>0.05,探头2:Z=-1.841,P=0.066>0.05)。在不同源距下分别用简易模体和标准模体进行系统性能指标检测,2种模体测得组间系统空间分辨力(Z=-1.460,P=0.144>0.05)和系统平面灵敏度(Z=-1.830,P=0.068>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简易模体和标准模体测得系统空间分辨力(差值95%CI:-1.036~2.186)和系统平面灵敏度(差值95%CI:0.842~12.158)一致性均良好。结论采用自制简易模体可在核医学科基础条件下实现SPECT系统空间分辨力和系统平面灵敏度的自主检测,为设备系统性能的快速评估提供了有效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 质量控制 系统空间分辨力 系统平面灵敏度 简易模体 核医学科 系统性能评估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设备固有空间分辨力和线性稳定性检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洪浩 耿建华 +5 位作者 郑容 巴建涛 郭宁 杨芳 杜昊燃 陈盛祖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9期10-15,共6页
目的:对国家卫生行业标准"伽玛照相机、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设备(SPECT)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523-2019)中两种SPECT固有空间分辨力和线性稳定性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为医疗机构进行SPECT稳定性检测提供参考。方法:按照WS523-2... 目的:对国家卫生行业标准"伽玛照相机、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设备(SPECT)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523-2019)中两种SPECT固有空间分辨力和线性稳定性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为医疗机构进行SPECT稳定性检测提供参考。方法:按照WS523-2019提供的两种方法,使用RGRMS型SPECT质量控制通用模体套装中的平行狭缝(Slit)铅栅模体和SPECT随机附带的四象限铅栅模体,分别对6个机型的SPECT进行固有空间分辨力和固有空间线性的检测。对Slit铅栅模体的数据利用RGRMS型SPECT质量控制通用模体套装所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四象限铅栅模体数据采用目测法进行处理。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SPECT固有空间分辨力和线性稳定性。结果:①固有空间分辨力,四象限铅栅法5台SPECT所得结果达到标准要求值(≤5.4 mm);Slit铅栅法模体处理结果6台SPECT所得结果均达到标准要求值(≤5.4 mm);②固有空间线性,四象限铅栅模体法4台SPECT合格,2台设备线源图像明显弯曲且不合格,Slit铅栅法模体结果与四象限铅栅法相同;③四象限铅栅缝宽度会影响固有空间分辨力的检测结果。结论:Slit铅栅测试法检测数据精确,但需额外购买模体;四象限铅栅随机附带,方便快捷,用于稳定性固有空间分辨力和线性的检测,能够保障临床图像质量。建议四象限铅栅方法测量固有空间分辨力时合格值放宽5%,两种方法结果能保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设备(spect) 固有空间分辨力 固有空间线性 稳定性检测 比较研究
下载PDF
SPECT联合MSCT在诊断早期隐匿性肋骨骨折中的法医临床学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虢洪松 李长征 +2 位作者 韦红红 姚媛媛 王飞舟 《中国司法鉴定》 2022年第4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和多层螺旋CT(MSCT)多种重建技术在早期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1例因胸部外伤怀疑存在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比较SPECT、MSCT及常规CT、X线在伤后第1~3...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和多层螺旋CT(MSCT)多种重建技术在早期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1例因胸部外伤怀疑存在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比较SPECT、MSCT及常规CT、X线在伤后第1~3周、第4~6周内在确诊隐匿性肋骨骨折的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伤后第1~3周内,SPECT与MSCT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SPECT、MSCT与常规CT/X线检查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第4~6周内,SPECT与MSCT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SCT在伤后第1~3周内与第4~6周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SPECT在伤后第1~3周内与第4~6周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最佳复查时间窗为伤后第4~6周,首选MSCT作为复查方式。SPECT具有高灵敏度的优点,与MSCT联合应用可以显著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 MSCT 隐匿性肋骨骨折 法医临床学
下载PDF
A Fourier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in π-Scheme Short-Scan SPECT 被引量:2
8
作者 SHI Tingting WANG Jinping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13年第2期97-101,共5页
In this paper, an approximate analytical algorithm in the form of direct Fourier reconstruction is obtained for the recon- struction of data functions arisen from ^-scheme short-scan sin- 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 In this paper, an approximate analytical algorithm in the form of direct Fourier reconstruction is obtained for the recon- struction of data functions arisen from ^-scheme short-scan sin- 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 with uniform attenuation, and the modified central slice theorem is develop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 tiveness of the develop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 inversion formula Fourier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thecentral slice theorem n -scheme short-scan
原文传递
一种通用型SPECT性能检测系统的验证研究——系统性能部分 被引量:3
9
作者 姚树林 耿建华 +3 位作者 陈英茂 徐白萱 刘亚强 马天予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6期37-40,共4页
目的:检验一种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系统(SPECT)质量控制通用模体套装及SPECT质量控制通用检测系统的可靠性。方法:使用SPECT质量控制通用检测系统和通用模体套装对两个厂商的3台SPECT设备的主要系统性能进行测试(自测),并与厂商专用模体... 目的:检验一种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系统(SPECT)质量控制通用模体套装及SPECT质量控制通用检测系统的可靠性。方法:使用SPECT质量控制通用检测系统和通用模体套装对两个厂商的3台SPECT设备的主要系统性能进行测试(自测),并与厂商专用模体及软件的测试结果(厂测)进行对比。结果:(1)系统平面灵敏度,3台设备的自测和厂测结果一致性很好,相对偏差在0.2%以下;(2)系统空间分辨力,3台设备的自测和厂测结果一致性很好,相对偏差在0.2%以下;(3)断层空间分辨力,3台设备的自测和厂测结果一致性很好,相对偏差在5%以下;(4)全身空间分辨力,3台设备的自测和厂测结果一致性很好,相对偏差在0.2%以下。结论:SPECT质量控制通用模体套装及SPECT质量控制通用检测系统可靠,测试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系统 系统性能 测试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骨骼系统PET/CT显像和核医学平面显像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晋纲 张红雨 +4 位作者 王丽丽 任媛 郑永明 庄坤 王爽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6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骨显像和PET/CT骨显像结果的差异及可能的原因。方法:对2例病例均先后行SPECT骨显像和PET/CT骨显像,并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骨骼对18F-fluoride(PET/CT骨显像剂)和99mTc-MDP(SPECT骨显像剂)...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骨显像和PET/CT骨显像结果的差异及可能的原因。方法:对2例病例均先后行SPECT骨显像和PET/CT骨显像,并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骨骼对18F-fluoride(PET/CT骨显像剂)和99mTc-MDP(SPECT骨显像剂)的摄取机理类似,均可以反映局部血流量及骨代谢更新的活跃程度,由于18F-fluoride与骨的亲和力强于99mTc-MDP,因此PET/CT图像具有比SPECT更高的系统分辨率和系统灵敏度。结论:PET/CT骨显像灵敏度和分辨率均高于SPECT,但由于其检查费用较高及自身受18F的短半衰期限制,因而其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 PET/CT 骨骼系统疾病 恶性肿瘤骨转移
下载PDF
一种通用型SPECT性能检测系统的验证研究-固有性能部分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树林 耿建华 +3 位作者 陈英茂 徐白萱 刘亚强 马天予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检验一种通用型slit模体及SPECT质量控制通用检测系统的可靠性。方法:使用此种通用型SPECT质量控制通用检测系统和通用型slit模体对两个生产厂商的3台SPECT机型的主要固有性能进行测试(自测),并与厂商专用slit模体及软件的测试结果... 目的:检验一种通用型slit模体及SPECT质量控制通用检测系统的可靠性。方法:使用此种通用型SPECT质量控制通用检测系统和通用型slit模体对两个生产厂商的3台SPECT机型的主要固有性能进行测试(自测),并与厂商专用slit模体及软件的测试结果(厂测)进行对比。结果:1固有空间均匀性:自测与一个生产厂商的厂测结果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与另一生产商的厂测结果差异较大,但分析差异表明自测结果更可信;2固有空间分辨率:3台设备的自测和厂测结果都取得了非常好的一致;3固有空间线性:3台设备的自测与厂测结果一致性较差,但是自测结果介于两厂商之间。结论:通用型slit模体及SPECT质量控制通用检测系统可靠,且测试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系统 固有性能 测试 slit模体 质量控制
下载PDF
^(99m)Tc标记生长抑素类似物KE108的制备及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健 王宁 +2 位作者 成伟华 李忠勇 王晓静 《同位素》 CAS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99m)Tc-HYNIC-KE108用于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显像的可行性,本研究设计合成了新型的生长抑素类似物HYNIC-KE108,并进行^(99m)Tc标记,优化标记条件,测定标记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和体外稳定性,研究其在正常小鼠及荷... 为了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99m)Tc-HYNIC-KE108用于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显像的可行性,本研究设计合成了新型的生长抑素类似物HYNIC-KE108,并进行^(99m)Tc标记,优化标记条件,测定标记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和体外稳定性,研究其在正常小鼠及荷瘤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在优化条件下,^(99m)TcHYNIC-KE108的标记率>90%,经Waters Oasis HLB小柱纯化后,放化纯度>98%,标记物的脂水分配系数logP为0.43±0.02(n=3),体外稳定性良好。标记物在正常小鼠体内血液清除快,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在胃、肺和肝脏中放射性摄取相对较高。荷瘤鼠体内分布结果表明,标记物注入体内4h时在肿瘤中的放射性摄取为(1.14±0.91)%ID·g-1,肿瘤与血、肌肉、心脏的放射性摄取比(T/NT)为1.78、8.14、3.35。本工作为进一步研究^(99m)Tc标记的KE108作为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显像剂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诊断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 生长抑素类似物 ^99mTc标记
下载PDF
新型^(99m)Tc-DTPA-GGGRDN-IF7靶向肿瘤血管Anxa1分子探针的制备及SPECT显像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新 陈飞 +4 位作者 邵科晶 肖翼春 朱宝 胡伟 浦晓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目的制备针对肿瘤血管表面受体Annexin A1(Anxa1)分子探针^(99m)Tc-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甘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GGGRDN)-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IFLLWQR,IF7),进行体外肿... 目的制备针对肿瘤血管表面受体Annexin A1(Anxa1)分子探针^(99m)Tc-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甘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GGGRDN)-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IFLLWQR,IF7),进行体外肿瘤细胞(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U87细胞)实验;探讨^(99m)Tc-DTPA-GGGRDN-IF7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规律,并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像术(SPECT)进行显像研究。方法将100μg DTPA-GGGRDN-IF7溶于10μL二甲基亚砜(DMSO)中,充入氮气保护。加入10μL 1 mg/mL氯化亚锡(SnCl2)溶液(pH 4.0),再加入约111 MBq(3 mCi)Na^(99m)TcO_4,37℃水浴反应30 min,经C_(18)柱淋洗后制备^(99m)Tc-DTPA-GGGRDN-IF7。取样注入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分析^(99m)Tc-DTPA-GGGRDN-IF7的放射化学纯度及体外血清稳定性。将U87细胞与^(99m)Tc-DTPA-GGGRDN-IF7共同孵育后,测定放射性计数并计算摄取率。取30只4~5周龄18~20 g荷瘤裸鼠,建立U87荷瘤裸鼠模型,进行^(99m)Tc-DTPA-GGGRDN-IF7的体内分布实验及SPECT显像。结果 ^(99m)Tc-DTPA-GGGRDN-IF7标记产率大于95%,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5%。在大鼠血清中37℃保温2 h后性状稳定,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2.3%。U87细胞在体外对^(99m)Tc-DTPA-GGGRDN-IF7摄取在60 min时达峰值(6.85%±0.97%),过量的GGGRDN-IF7可以明显降低细胞的摄取。体内分布实验结果显示,药物均在血浆清除较快,肝肾摄取高,主要从肝肾排泄。SPECT显像结果表明,肿瘤部位呈明显放射性浓聚态,注射2 h后肿瘤对^(99m)Tc-DTPA-GGGRDN-IF7摄取值为(3.56±0.44)%ID/g。结论 ^(99m)Tc-DTPA-GGGRDN-IF7合成简便,放射化学纯度高,易于推广;U87细胞对^(99m)Tc-DTPA-GGGRDN-IF7具有较强亲和力;SPECT显像表明肿瘤明显浓聚^(99m)Tc-DTPA-GGGRDN-IF7,体内生物分布理想,靶向性强,有望用于肿瘤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 Anxa1 肿瘤血管表面受体 分子探针 99mTc DTPA-GGGRDN-IF7 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
下载PDF
锰中毒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雷 闫永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7期757-759,共3页
近二十年来,医学影像学对临床医学的影响非常深刻,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是具革命性的。核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和单光子发射断层摄影(SPECT)等神经影像学方法在最近十年中已应用于锰中毒和其神经毒理学研究。... 近二十年来,医学影像学对临床医学的影响非常深刻,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是具革命性的。核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和单光子发射断层摄影(SPECT)等神经影像学方法在最近十年中已应用于锰中毒和其神经毒理学研究。MRI T1加权图像信号强度增加会反映锰的沉积,功能神经影像学如:PET、SPECT,能早期发现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的异常,因此MRI、PET、SPECT对于锰中毒的诊断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中毒 神经影像学 核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 单光子发射断层摄影
下载PDF
35例原发肥厚性心肌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双双 王燕妮 +1 位作者 牛建生 马爱群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503-504,512,共3页
对35例原发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及核素心肌显像资料进行分析,认为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及核素检查。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绝对厚度≥13mm为诊断可靠标准,IVS/LVPW≥1.8+SAM多见于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核素心肌显像对超... 对35例原发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及核素心肌显像资料进行分析,认为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及核素检查。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绝对厚度≥13mm为诊断可靠标准,IVS/LVPW≥1.8+SAM多见于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核素心肌显像对超声心动图不能诊断者可以补充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 核素心肌显像
下载PDF
双能量心脏CT多模态成像结合细胞外容积分数评估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可行性研究
16
作者 刘烁 敬文波 刘艳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0期37-43,共7页
目的:对比研究双能量心脏CT及延迟增强扫描结合基于CT衰减值的细胞外容积分数与锝99(^(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探讨双能量心脏CT一站式评价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4例在医院行冠状动... 目的:对比研究双能量心脏CT及延迟增强扫描结合基于CT衰减值的细胞外容积分数与锝99(^(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探讨双能量心脏CT一站式评价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4例在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与^(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相应的心肌节段进行对照,观察常规CT图像、能谱图像及细胞外容积分数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陈旧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效能。结果:在34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的578个心肌节段中,^(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影固定性缺损节段共230个,在双能量CT(DECT)能谱图像中电子云密度与等效原子序数(Rho/Z)值诊断效能相对较高,AUC为0.856,而常规CT图像诊断效能最低;延迟期增强扫描后的基于CT衰减值的细胞外容积分数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78,约登指数为0.735,最佳分界点30.70%时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86.0%、85.3%和87.8%。结论:双能量心脏CT多模态成像结合细胞外容积分数,可以提高OMI的诊断效能,有助于心肌血供的一站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细胞外容积分数 陈旧性心肌梗塞(OMI) 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心肌灌注显像
下载PDF
T细胞运载金纳米粒子活体成像的初步实验
17
作者 梁欣 李卉 +1 位作者 董坤 李永东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530-534,F0003,共6页
目的为直观评价过继免疫疗法的疗效,尝试用电穿孔法将显像剂标记的金纳米粒子(AuNPs)导入T细胞,再对T细胞进行活体成像。方法3只雄性BALB/C-nu/nu裸鼠,6周龄,体质量18~22 g。①以氨羧络合剂(DTPA或DOTA)对AuNPs的表面进行改性,再用聚... 目的为直观评价过继免疫疗法的疗效,尝试用电穿孔法将显像剂标记的金纳米粒子(AuNPs)导入T细胞,再对T细胞进行活体成像。方法3只雄性BALB/C-nu/nu裸鼠,6周龄,体质量18~22 g。①以氨羧络合剂(DTPA或DOTA)对AuNPs的表面进行改性,再用聚乙二醇(PEG)修饰,最后对AuNPs进行111In或64Cu标记。②通过电穿孔法将AuNPs导入正常人T细胞。③将含111In标记AuNPs的T细胞直接注射到裸鼠1肺内,采用微型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micro-SPECT)/CT对其活体成像。再以微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micro-PET)/CT对含有64Cu标记AuNPs的T细胞于裸鼠2及64Cu标记AuNPs于裸鼠3体内生物学分布进行活体成像。结果电穿孔法将111In标记的AuNPs导入T细胞后直接注射入裸鼠1肺内,以micro-SPECT/CT对其成像,结果为阳性,裸鼠1右肺内见高摄取区。用正电子核素64Cu标记AuNPs,同时尝试各种电转条件以进一步提高转染效率(2.3×105AuNPs/cell)和细胞存活率(65.4%),经尾静脉注射入裸鼠2体内,micro-PET/CT于注射后立刻成像、注射后2 h及18 h分别成像,清晰地显示含有64Cu标记AuNPs的T细胞在正常裸鼠2体内的动态生物学分布。作为对照,同时对64Cu标记的AuNPs本身于裸鼠3体内活体成像,发现含有AuNPs的T细胞与AuNPs本身的生物学分布显著不同。结论初步研究表明运载显像剂标记AuNPs的T细胞活体成像是可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T细胞 活体成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PET)
下载PDF
不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测量左心室功能的准确性研究
18
作者 刘秀芹 张毓艺 +4 位作者 郭悦 秦嵩 张建飞 陈学涛 姚稚明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3期37-40,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8帧和16帧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测量左室功能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86例拟行GMPI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同时行8帧GMPI和16帧GMPI图像采集和重建处理,比较两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 目的:比较分析8帧和16帧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测量左室功能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86例拟行GMPI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同时行8帧GMPI和16帧GMPI图像采集和重建处理,比较两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高峰充盈率(PFR)、高峰充盈率时间(TTPF)、1/3最大充盈率(MFR/3)等参数,同时与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帧和16帧GMPI测量的EDV、ESV、EF、PER及PFR值之间高度相关(r=0.972,r=0.954,r=0.885,r=0.814,r=0.751;P<0.05)。两种帧数GMPI判断PFR正常与否间的符合率为70.9%(Kappa=0.446,P=0.000);以LVEF≥50%为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界值,两种帧数GMPI判断LVEF正常或异常的符合率为70.9%。UCG测量的LVEF值为(64.21±5.74)%,8帧GMPI为(52.15±9.00)%(t=-11.376,P<0.05)。UCG检查LVEF≥50%的65例患者中,8帧GMPI判断LVEF异常的比例为32.3%,显著高于与16帧GMPI(4.6%)(x~2=16.557,P<0.05)。UCG判断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的23例中,8帧GMPI和16帧GMPI测量的PFR判断判断为异常的比例分别为60.9%和26.1%(x~2=5.662,P<0.05)。结论:8帧与16帧GMPI测量的左心功能各项结果参数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16帧与8帧相比GMPI测得的左室射血分数及高峰充盈率更准确、更能反映受检者的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 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GMPI) 左心室功能 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下载PDF
双核素图像VOI阈值、体积和靶本比间关系
19
作者 宁烈晶 司宏伟 +1 位作者 王明明 李飞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2-486,共5页
为探讨SPECT双核素图像VOI阈值、体积和靶本比间关系,利用圆柱形体模内置10个空心球,按照1:7、1:6和1:5的靶本比,同时和分别注入^(99m)TcO_4-和^(18)F—FDG,采集DISA和SIDA图像。采用阈值法勾画每个球体的感兴趣体积,拟合最佳阈值计算... 为探讨SPECT双核素图像VOI阈值、体积和靶本比间关系,利用圆柱形体模内置10个空心球,按照1:7、1:6和1:5的靶本比,同时和分别注入^(99m)TcO_4-和^(18)F—FDG,采集DISA和SIDA图像。采用阈值法勾画每个球体的感兴趣体积,拟合最佳阈值计算公式。最佳阈值计算公式为Tm=d+c×Bm/(e+f×Vm)+b/Vm。利用公式由球体真实体积计算的绝大多数阈值均在真实阈值所在的1%区间内,不在区间内者也处于该区间的上限或下限。无论DISA还是SIDA图像,利用VOI阈值、体积和靶本比间关系,以及球体真实体积均能较好地计算体积3.3~30.8ml空心球体的最佳阈值,其误差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最佳阈值 体积感兴趣区
下载PDF
双探头SPECT-CT仪常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宁 姚忠强 +5 位作者 廖光星 杨鸿宇 杨志 陆静佳 方建芸 肖国有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3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双探头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CT仪常规质量控制主要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及其意义,使显像仪器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提高图像质量。方法:利用符合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标准的锝99(^(99)Tc^m)点源、四象限铅栅... 目的:探讨双探头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CT仪常规质量控制主要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及其意义,使显像仪器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提高图像质量。方法:利用符合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标准的锝99(^(99)Tc^m)点源、四象限铅栅模型和Jaszczak断层模型来检测能峰、断层均匀性、能量分辨率、系统灵敏度、中心视野(CFOV)固有积分均匀性、固有线性以及固有空间分辨率等参数,监测仪器运行状态。制定当日、月、半年质量控制方案,对SPECT-CT仪合理质量控制和定期规范化保养,运行系统自带校正程序进行校正。结果:通过近5年对SPECT-CT仪所测的质量控制数据分析显示,所有性能参数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仪器运行正常,能够保证图像质量和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但随着仪器使用年限增长,其性能有逐年降低趋势。结论:制定合理及有效的质量控制计划,可有效保证SPECT-CT仪正常运行和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质量控制 性能参数 校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